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从梵语经文看“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含义

2018/6/26 13:12: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本文转自朱亚仲先生的博客,标题自拟。文章原名是:净土宗《阿弥陀经》少善根解析与脱文考证

  朱亚仲师兄净土宗造诣精深,曾在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发表过净土宗论文,得到佛教界和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本文的结论是:从梵文本里看,根本不存在多善根福德,更不存在念佛到一心不乱。

  本文只是节选,有兴趣可百度原文。

  一、引言

  鸠摩罗什译本《佛说阿弥陀经》为净土三经之一,是净土宗重要的修学教材,也是诸多寺院早晚课的必诵读本,译本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在玄奘译本《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中译为“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清净佛土”;德裔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牛津大学教授马克思•缪勒(F.Max Müller 1823-1900)的梵英译本译为“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Beings are not born in that Buddha country of the Tathagata Amitayus as a reward and result of good works performed in this present life)(1)。首先笔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三个译本进行分析。

  二、少善根的语言学分析

  该句梵文是:nāvaramātrakeṇa śāriputra kuśalamūlenāmitāyuṣas tathāgatasya buddhakṣetre sattvā upapadyante(2)。分拆每个单词的意思是:na(不)avaramātraka(少)śāriputra(舍利弗)kuśalamūlena(善根)amitāyuṣas(无量寿)tathāgatasya(如来)buddhakṣetre(佛国)sattvā(众生)upapadyante(生)。直译为:舍利弗,众生不可以少善根得生无量寿如来的佛国。

  罗什译本中的“福德、因缘”,梵文本里没有对应的单词;玄奘译本与梵本意思基本一致;缪勒译本则区别较大,主要区别在nāvaramātrakeṇa kuśalamūlena这两个词的翻译上,nāvaramātrakeṇa由na+avaramātrakeṇa组成,na意思是“不或非”,avaramātrakeṇa是avaramātraka的具格,avaramātraka由avara+mātraka组成,avara意思是“卑微、下劣、少”, mātraka意思是“少”,所以该词翻译为“少”是正确的。

  笔者个人认为,“少”在汉语里,只能用来形容数量,但这个梵语单词却有双重含义:数量少且质量低劣。这就是不同语言使用情境不一样所造成的差异,汉译为“微劣”更加精确。

  缪勒将该词翻译为“今世”,译本注释中说:“Avaramātraka.This is the Pali oramattako,belonging merely to the present life.”(3) Avaramātraka对应巴利语是oramattako,仅属于今世。

  梵语和巴利语的关联非常密切,二者之间的互通性很强,很多单词都可以互相转换的,梵语的avara-mātraka在巴利语的对应单词是oramattako(今生的,世俗的),释迦牟尼当年讲经说法,用的就是巴利语而非梵语,因此,该译法从佛教史和语言学角度是可以成立的。

  kuśalamūlena的直译是“善根”,但按照佛教义理,“善根”应是宿世善根,与今世无关,所以缪勒意译为good works(善行)。

  缪勒教授是在其学生南条文雄的协助下翻译了净土经文,而南条文雄是日本净土真宗学者,由于日本真宗与中国净土宗在教理上有较大分歧,因此少部分国人对该译本提出了质疑,质疑翻译时会不会融入真宗的思想。这种想法纯属杞人忧天,缪勒和南条文雄的翻译属于纯学术研究,遵循的是客观公正的学术标准,与译者本身的信仰没有关系。而且,日本真宗依据罗什译本的“少善根”和“执持名号”,结合脱文,认为持名念佛才是多善根,总结出了“以净废圣”的错误思想(详见后文的脱文考证)。但是在缪勒译本里,根本不存在“少善根”,“执持名号”也译为心念而不是口念,这样反而把真宗的错误思想给颠覆了,由此可见翻译的公正性。

  至于玄奘大师的译本,则上千年来都被束之高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师译经并非随意而为,而是有缜密计划的,这点从《慈恩传》中的一则事例可以看出,在翻译《大毗婆沙论》时,唐高宗建议先译未译过的经文,因为《大毗婆沙论》以前是有译本的,但玄奘大师却认为前人译的《大毗婆沙论》不完整且有不少错误,所以还是坚持自己的计划。相信大师重译《阿弥陀经》也一定有自己的考量。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从字面理解,一般都认为往生是要多善根福德因缘,那么怎么才算多?多少才算多?上千年来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而解释的不统一,容易造成净业行人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以怀疑心求生净土,从净土宗的教理分析,只会有两个结果:或是不能往生,或是往生到边地疑城;而仅从语言学的角度,无法诠释出释迦佛的真实义,下面笔者不揣冒昧,尝试用佛学义理加以阐释。

  三、少善根的佛学义理阐释

  “善根”在佛学里是指般若智慧的觉悟。按照圆教的性具思想,善根是我们先天本性具足的,只是开显出的多少有区别;而说到善根,按照佛教义理,是宿世善根深厚、宿世善根成熟,所以今生善根的多少,取决于你的前世。

  善根说起来比较抽象,把它比喻成天赋,就很容易理解了。不论各行各业,想要做出卓越成就,天赋的因素都不可或缺,以书圣王羲之为例,若不是他天赋异禀,书法造诣绝不可能登峰造极,上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左右;但若不勤学苦练,他的天赋也无法发挥或发挥不到极致,墨池的故事可谓人尽皆知。

  善根和天赋当然并不是一回事,只是方便理解的比喻而已。在世间法中,先天天赋和后天努力,基本上是各占一半,但佛法中的善根,占的比率要大一些,有时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宿世善根深厚且成熟,所以今生听听佛经就开悟了,但是你看到的,是他今生轻松的顿悟,你看不到的,是他前世累劫的修行。末法时代的众生,大多都是善根浅薄,烦恼深重,所以更要精进修行。

  世尊这里说到少善根,是和他以前说过的法相比较而言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多少之分。例如小乘佛教的《阿含经》,读起来就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因为《阿含经》是观众生法界的,而《阿弥陀经》是直观佛法界的,众生和佛法界的差距实在太远了,因此世尊感叹其为难信之法,少善根是难以信受的。

  少善根不能往生,其实只是表达一个观点而已。例如笔者说:“你想成为书法家,是不可以少天赋的。”这句话,读者不可能误解为是要你去多天赋,因为天赋是无法增多的;同理,想得生彼国,是不可以少善根的。世尊也并不是让你去多善根!

  如上,去掉梵文本里不存在的“福德、因缘”,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只是告诉你,往生不可以少善根这个观点而已,根本不存在要多善根福德因缘的含义。

  既然不存在多善根福德,那么是否要修善业呢?答案是一分为二的。首先来看什么是“业”。《俱舍论》云:造作名业。《成唯识论》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是一种身口意的行为,作用是招感果报,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

  业力的果报是在三界六道轮回内实现的,如果你专修圣道门,那就要偏重业力的修学,广修资粮,忏悔业障,为来生善得人身、六根具足做好准备;如果你修净土宗,来生往生极乐,不再六道轮回,业力修学自然就不是重点。凡夫能否往生,完全靠弥陀本愿的摄受,与你今生的善业没有关系。

  善业与往生的关系,一直是颇有争议的话题,印祖在《一函遍复》里说: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既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说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之话;心不起贪欲、嗔恚、愚痴之念)。又须……

  看完这些善业,估计没几人能做到,真做到的人,应该也不是凡人,所以希望净业行人今后能明确一点:得生与否,与你今生善业无关!

  与今生善业无关,并不代表反对你修善业,更不是鼓励弃善扬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的基础;不信因果,不信善恶有报的人,是不可能真信弥陀和极乐存在的。

  在《观无量寿经》里,净业三福被释迦佛定义为修行净业的正因。三福的修行,既决定了往生后品位的高下,又可以促进和巩固往生的信愿心。因此,对于以净业三福为代表的善业,净业行人仍应随缘尽分的积极践行。

  只是要明晰一点,那就是能否往生与善业无关而已。缪勒译本“众生不因今世所做之善行而得生彼国”是符合净土宗教理的。

  那么众生该如何得生彼国呢?少善根之后的经文给出了答案:净业行人听到阿弥陀佛名号后,思维弥陀本愿和名号功德不可思议,通过闻思而生起往生的信愿心,一心思念一日至七日(4),这样的净业行人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菩萨弟子将现在其前,由于佛力的加持和摄受,净业行人便会心不颠倒,以平静安详的心情去世,往生到极乐净土。

  所以只要真信切愿,即可得生彼国,而国人则普遍误解为要持名念佛到事一心不乱或理一心不乱,印光大师有明确开示: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而复又生一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完全与真信切愿相反矣。(5)

  罗什译本中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玄奘译为“闻已思惟……系念不乱”,梵本中的对应词是“avikṣiptacitto manasikariṣyanti”(一心思维)(6)。学术界亦有相同的论证:今以梵本为中心对比诸本,罗什译的“执持名号”则相当于“思念……名号”,这点很明显。(7)

  中国和日本的净土宗,上千年来都误将“执持名号”解释为持名念佛,而其本意应为思维层面的心念,并非口念;顺带一提,康僧铠译本《无量寿经》十八愿中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梵本对应单词直译为“为了往生投心于那个佛国,甚至只发起十个念头”(8),所以“乃至十念”指的是心念;《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的“专念无量寿佛”,念佛的动词是“manaskāra”(思维、忆念)(9),同样也是心念的意思。

  其实“执持名号”里的“持”,与《观无量寿经》流通分里的“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里的“持”,都是“受持”的意思(领受行持,思想上接受并身体力行),而并非持名的意思,否则,世尊在《观无量寿经》正宗分里说了那么多,全是没用的废话了。

  “一心不乱”就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意思。无论做任何事情,三心二意都是很难成功的,所以一心不乱,是让你往生的信愿心专一不变,并非按照通途教理所解释的事、理一心不乱。一些净业行人既欣求极乐,又贪恋娑婆,目标不定,心不专一,所以难以往生。梵本原文里,完全没有持名念佛到事、理一心不乱的词句和含义。

  综上所述,《阿弥陀经》的本意,只要你对净土法门有真实的信心,就不属于“少善根”。而有了真实的信心,就必愿求生净土。所以往生的标准是:真信切愿,以信为本。往生百分之百靠佛力,不要怀疑,不用顾虑,不论罪福,真信切愿,乘佛愿力,定能往生!

  印光大师说: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贪嗔痴,令其尽净无余,方可了生脱死,此则难于登天,非吾辈具缚凡夫所能希冀。若以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则无论功夫深浅,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轮船过海,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10)

  往生完全靠佛力,但往生的信愿心,是靠众生的自力生起的。以印光大师所举坐船过海为例,但肯上船,即可到于彼岸,乃属船力,非自己本事。但是购买船票和按时上船,是靠你自己完成的!如果按照净土真宗的纯他力思想,就是弥陀帮你买票,然后再把你背上船,但是没有自力,何来他力?他力是要靠自力的承担和转化才能起作用的!

  净土宗的信愿心,是对教理认知后而生起的如实观照: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种信愿,是建立在真如本性之上的般若智慧,与神教的宗教激情或宗教情操,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否认有极少数宿世善根极其深厚的人,可以生而信之,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要通过闻、思、修,来培育、建立和巩固信愿心,这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众生在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修行,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净业行人一方面要认知弥陀本愿他力摄受的增上缘,坚固信心;另一方面也要有紧迫感,勇猛精进,修道增善,不可因弥陀的无条件摄受而生起懈怠之心。

  信愿心属于心念,但众生的心识散乱,杂念纷纷,难以为之,持名念佛作为忆佛念佛的工具,由思维导引口称,再由口称强化思维,简便易行,三根普被,因此善导大师善巧方便地将其定为净土宗的主要修持方法。教内普遍采用的字字清楚,句句不乱,耳听心入、自念自听的自性念佛,与圣道门的止观是一致的。念佛时,心神专注,不起杂念,就是止;一句佛号,口念耳听,清清楚楚,便是观。

  止观是佛法修行的不共法门,包括如来、菩萨和声闻在内,他们所成就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功德,全是靠止观来实现、增长和圆满的。《解深密经》云: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当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之果。

  从佛学义理分析,这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持名念佛,可以增强你的心力(堪能性),从而使你更快更好的与弥陀本愿感应道交。虽说只要真信切愿就能往生,但毕竟是心力先启动佛力,佛力再加持心力,而凡夫众生的心力本就羸弱,因此从取法为上的角度,净宗的祖师大德,多建议净业行人践行这种自性念佛的方法。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