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交友


法宝流通


 

文章分类
 
 
 
 
 
 
我的友情链接

 

超然法师: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

2020/9/18 22:42:00 阅读:   下载word文档   微信分享


虚云老和尚关于参禅的一段开示:

“···行人都摄六根,从一念始生之处看去,照顾此话头。看到离念的清净自心,再绵绵密密,恬恬淡淡寂而照之。直下五蕴皆空,身心俱寂,了无一事。从此昼夜六时,行住坐卧,如如不动。日久功深,见性成佛,苦厄度尽。”

略解:学佛人参禅,或者修习出世间禅定,只要是发愿今生成就解脱的人,都应当这样修行,堪称修行人。六根不分别六尘,叫做都摄六根(严格说来,前五根是没有分别的,是意根通过前五根进行的分别)。所谓眼根不分别形相美丑;耳根不分别声音好坏;鼻根不分别气味香臭;舌根不分别饮食味道;身根不分别触觉粗细,舒适与否;意根(第六意识)不回忆过去的事,不设想未来的事,不在意当下的事。如果做不到,就要在僻静之处反复实践,一旦发现自己的六根起了分别,马上放下就好,不必责备自己。时间长了,就会渐入佳境。切记,千万不要放弃,因为心本来就没有那些分别。

在都摄六根之际,心放在哪里呢?应当观察自己内心深处,生起念头的那个地方。所谓的话头,其实是‘念’头,也就是分别念没起来之前,那个明明了了的心境。这样观察久了,因缘契合之际,刹那间,就会看到自己那个离念的清净心。这其实就是第一次开悟,禅宗叫做破本参,天台称为开圆解。但两者智慧力差别很大,因为对于经教熏习的程度不同,开圆解智慧更胜一筹,堪称法师(如今穿上僧装,就被叫做法师,实在是即非法师)。

虽然已经悟到自己的离念真心,开圆解的法师已经知道,它就是自己不生灭变异的法身;破本参的禅师也已经知道,它就是爹娘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但是,仅仅是‘知道’而已,尚未证得。所以,不应当得少而足。到这里的人,已是不多;停步不前者,又大有人在。应当像虚云老和尚那样,不到桶底脱落,大彻大悟,见性成佛之时,决不罢休!

照到了离念的清净自心,修行就正式开始了。这就如同走夜路,忽然有了灯光一样,不会再迷路了。修行的方法,就是看住所悟的离念清净心,让它不要被妄想念头所覆盖。也就是禅宗门下所谓的牧牛行。实际上,刚开始是看不住的,妄想杂念时而会生起来,甚至会蜂拥而来。但是不要紧,杂念来了绝不理它,继续看那个离念真心。妄念就像一个小偷,你一看,它就吓跑了,因为它本来就不是实有的。这样坚持看下去,心念就会逐渐变得细而静,观照的心自然会‘绵绵密密,恬恬淡淡’。这时,修行人是没有粗念头的,很接近真如一心,好像无波之水,所以叫做‘寂’;虽然没有粗念头,心中对于离念心体却很明了,所以叫做‘寂而照之’。

这样照的久了,忽然与离念真心相应,就会在当下,深切地体会到‘五蕴皆空’,就是说色、受、想、行、识都不是实有的。身心远离相的执着,身无来去动静之相,心无动念分别之相,所以叫做‘身心俱寂’。这里又是一悟,深达无为,禅宗门下称为‘重关’。修行人得大受用,自在安然,‘了无一事’。纵然如此,无始无明尚未勘破,仍不应当停步不前,而应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何进步?继续安住离念真心而已。这时已经不需要刻意观照,白天黑夜纯是一心,几乎不起二念。行住坐卧当中,一心明了而自然不会动摇,所以叫做‘如如不动’,这就是三昧正定,三世诸佛的摇篮。

深入三昧以后,心念已经不动,于本来的明了当中,只剩下最后的一点儿认知,它就是无明。《楞严经》所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最后的一点儿没来由的知见,随着修行者日久功深的行持,于三昧当中,在某个因缘的促动下,轰然瓦解。心中的微细念头,戛然而止,朗然大觉显现,当即‘见性成佛’。

到这里,实在无性可见,因为全见即性;实在无佛可成,因为全境即佛。没有丝毫对立和认知,叫做佛性已是痴人说梦。更没有个我,也没有不是我。没有苦,没有乐,纯是无拘无束大自在。没有了任何实有之物,因此也就没有了福祸灾难,所以‘苦厄度尽’。虽然度尽,却没有苦海可度,没有烦恼可尽,没有涅槃彼岸可到达。纯一圆满觉性当中,一切本来如是,方便称为见性成佛而已。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tw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050117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