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太上感应篇

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九

  日期:2011/8/4 22:13:04   阅读:    繁體   

 

太上感应篇  (第一五九集)  1999/12/3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59

  请看《感应篇》第七十五节,也是两句:

  【乘威迫胁。纵暴杀伤。】

  这是我们平常所谓的「仗势欺人」,也是一般人很容易犯的,不知道这些事情跟众生结下了怨仇大恨,引起对方强烈的报复,而这个报复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所以古圣先贤教人,在你有权力的时候,你有地位的时候,你有威势,你要懂得修福,要懂得积德,不应当乘势去欺负别人。你看祸福就在一念之间,我们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做宝坻知县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地位、有权力,他利用他的权势做好事,减租。这一个举止,他本来要发心做一万件好事,这一个举止受恩惠的人家,不止一万人,全县里面这些农民统统都受惠了。如果不懂这个道理,作威作福,欺压百姓,造作的罪业是地狱的果报。我们从这个明显的例子,就应当深深的省察,深深的去思惟,吉凶祸福确实是在一念之间。

  我们也看到西方有一些传说,说人的一生从出生下来起,就完全按照自己命运去走,一生绝不能改变。在古老的预言里面,我们也是这样看到的,好像依照剧本去演戏。我们要问,这个剧本是谁写的?是不是上帝写的?鬼神安排的?如果这是事实,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完全听别人摆布,听别人玩弄。这个话讲不通。所以有人来问我,西方这个说法根据什么?我说他这个说法跟《了凡四训》里面孔先生的讲法,没有两样。孔先生将袁了凡一生命运都算定了,而了凡先生从自己实际生活上去对比,果然不错。每年去考试,考中第几名,跟命里算的一样;每年所得的俸禄,也跟命中所说的一样,一点都没错,这是宿命论。人有没有命运?有,只有迷惑的人,按照自己这个剧本去表演。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亦复如是。遇到云谷禅师后,云谷禅师把这个道理说清楚了,剧本是谁写的?自己写的,前世所造的。所以佛家讲「业力牵引」,这是真理。

  因果报应,佛说得好,「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想到你前世造的是什么业,我们这一生所受的就是,这一生所受的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要问我来生怎么样?你这一生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这是你的修因。因好,果当然好。所以我们晓得过去迷惑颠倒,没有善知识教诲,错了!这一生很幸运遇到佛法,遇到经典,逐渐逐渐我们明白了、觉悟了,痛改前非。迷的时候,我们不知好歹,以为人人都是坏人,人人跟我都是敌对,一天到晚小心去防范;觉悟之后知道了,这是自己的错误。日日是吉日,人人是好人。哪个人不好?我自己不好,我对人怀疑,我对人猜忌,我对事犹豫,对理迷惑,我自己不好。人哪有不好的!这一回头,就是学佛了,学佛就是学觉悟,学佛就是学做好人。迷惑的时候,起心动念总是欺负别人,总是伤害别人;觉悟之后,我们才真正忏悔,从今而后,处处忍让、礼让。

  《感应篇》到这个地方是一个段落。下面这是讲不知道爱惜物力,今天讲浪费资源,要给我们说这一些过失。这个以上是对人,下面这一段是对物。所以诸位仔细去观察,世出世间圣贤教导我们,我们把它总归结,不外乎教我们怎么做人,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底下一段再教给我们,人与大自然、与这些万物如何相处?人与天地鬼神如何相处?天地鬼神,决定不迷信,虽然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现在我们清楚,我们生活空间维次不一样。我们生活在三度空间,他们可能生活在四度、五度、六度,或者是更高维次的空间,我们看不到他,高维次的他能看到我们,低维次的他看不到我们。所以古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那就是不同空间维次的众生,我们怎样跟他相处?我们看不见、听不到、接触不到,但是知道他存在,我们用真诚的心、恭敬的心,礼敬他们,平等的礼敬。不仅是礼敬,赞叹!高维次时空众生,他们的智慧福德高过我们,值得我们赞叹,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佛在「六念」里面教我们「念天」。「念佛、念法、念僧」,这是念三宝;念天、念戒、念施。天修上品十善业道,天人修慈悲喜舍,念天是念上品十善,念慈悲喜舍。念念当中要效法,要向他们学习,这是真正的尊敬,礼敬赞叹,以我们的修德回向供养。我们拿什么供养?我们自己修得很好,就是对他的供养。普贤菩萨讲,「如教修行」就是供养。

  这三种关系搞好了,很清楚,很明白,做得很圆满,天下太平,身心安乐,烦恼自然不生,智慧自然增长,何乐而不为之!为什么要造作恶业?对待任何人,感恩戴德。人有恩于我,一餐饭的恩德,一天接待的恩德,终生不忘,时时刻刻有图报之心,这样就好。别人侮辱我们,陷害我们,决定不要放在心上,把它忘得干干净净。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人人是好人,人人是佛菩萨,世出世间圣贤是这样教我们的。时时要懂得忍让,决定不可以有意或者是无意的伤害别人,伤害万物。不但人不能伤害,树木花草都不可以伤害,这是佛菩萨、贤圣教我们做人之道。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五十八
下一篇:一九九九年讲于新加坡 一百六十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