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二百九十

  日期:2011/8/30 15:27:59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九0卷)  2000/3/29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290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龙众偈颂,第四首:

  【无量无边国土众,佛能令入一毛孔,如来安坐彼会中,此焰口龙之所见。】

  这是焰口龙王,在前面长行我们看到,他修学证果的法门是「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我们看他的赞颂,赞颂就是他的修学报告。这里面所说的,就是大乘经上常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这是宇宙之间真实的状况。我们一般人没有方法理解,原因是我们执着在三度空间,没有办法突破空间的维次,见不到事实真相。偈子里面所说的,是清凉大师所讲的「事事无碍」的境界,事事无碍就是不可思议。

  『无量无边国土众』,「众」是众生,「国土」是依报,众生是有情的正报,数字是没有办法计算的,不但我们人无法计算,今天就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器也计算不出来。佛在经上常常跟我们说,即使是诸佛如来大家一起来计算,时间是无量劫,有没有方法计算出来?还是没有办法;这个话说的是真话,说的是实话。

  世界无量无边,众生无量无边,但是这样复杂广大的众生国土,『佛能令入一毛孔』。「毛孔」是小,我们这汗毛毛孔,这是正报里头最小的。诸位学佛也许听过,佛法里面常讲「芥子纳须弥」,这已经不可思议了,这个境界比那个还要微妙。芥子是芥菜子,芥菜子大概跟芝麻差不多大,芝麻粒那么大;须弥山,这山太大了,把须弥山装在芥菜子里面。芥菜子没有放大,须弥山没有缩小,试问怎么装进去的?这已经是不思议的境界了,跟这个比那是小巫见大巫,那算什么!毛孔比芥菜子小得多,小得太多太多了;十方无量无边众生国土,岂是须弥山能相比的?它为什么能够装在一毛孔里面?毛孔没有放大,无量无边众生国土没有缩小,怎么能装得进去?可是事实是真的装进去了,我们凡夫不知道。

  佛如是,试问问我们汗毛端里头有没有这个境界?我们毛孔里头有没有这个境界?有,肯定是有!佛有,我们也有。佛有,佛知道,佛明了,佛能够见到;我们有,不知道,我们不但见不到,连感觉都感觉不到。这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佛在经上怎么可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佛家讲开悟、讲迷惑,我们迷惑,迷惑什么?不了解事实真相,我们的毛端毛孔里面都含藏无量无边众生国土。所以古大德讲往生,往生是怎么回事情?「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你是不是往生极乐?决定往生;有没有去?没去。为什么没去?西方极乐世界在我这一毛端里面,在我这一毛孔里面。何谓生?西方极乐世界真的见到了,真现前了。

  这个事情我们要跟初学的人谈,怎么讲也讲不通,在他们心目当中,这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说毛孔装无量无边世界,茶杯这么大,你能把电视机装进去吗?这个都做不到,那你还谈什么?我们没有能力做到,可是有一类的人确实有能力做到,魔术师他能做到,幻术。我们懂得了,幻术能做到,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原来虚空世界、毛孔毛端都是幻化的,它不是真的,真的就做不到了,幻化的。什么东西幻化的?自性幻化的。一毛孔也是自性,虚空法界还是自性,自性里头没有大小,所以能容,没有大小,有大小就不能容。自性里头没有大小,自性里头没有来去;换句话说,没有距离,没有先后。先后是讲过去、现在、未来,现在可以放在过去时间里面,过去也可以放在现在,未来也可以放在现在,它没有过去、现在、未来。

  这是大乘经里面佛跟我们讲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真相佛要我们亲自证得,你亲自证得了,这才叫证果。我们听佛这样说,我们相信佛说的话是真的,不是假话,但是我们毕竟没有证得,那你还是凡夫。你要是证得,你就是圣人,你就不是凡夫。佛告诉我们,这个事实真相是每个人都可以证得的,你为什么不能证得?就是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妄念太多。凡人跟圣人的差别,圣人没有妄想;换句话说,有妄想的人是凡夫,没有妄想的人是圣人、是佛菩萨,佛菩萨没有念头。

  怎么样把自己的妄想真正能彻底的放下,六根接触外面的境界能像诸佛菩萨一样照见?照见是没有妄想,没有念头才是照见,这是真实的功夫。我们修净土,念阿弥陀佛,也是以这个为最高的目标。念佛功夫分三等,最低的叫「功夫成片」,再高一等的叫「事一心不乱」,最高的叫「理一心不乱」,这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你能够念到理一心,你今天看经文就是你自己的现量境界,你完全看到了,完全明白了。你要不到理一心,那只是听佛这样说法,我们对佛有信心,相信佛不打妄语,佛不欺骗众生,佛说的话是真的,只是我们自己有烦恼覆盖了自性,见不到这个真相,我们只能够用这个方法来肯定,不是我们自己的境界。我们看焰口龙王,焰口龙王是这个境界,他不是佛菩萨化身他是谁?他要真正是六道里面,畜生道里面的龙,他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你一看这个经文就晓得,诸佛如来化现的,应以龙王身得度者,即现龙王身而为说法,不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

  这首偈里头最重要的是第三句,『如来安坐彼会中』。「如来」是代表大千世界佛的教化区,如果这个如来要是称「弥陀如来」、称「毘卢遮那如来」,那这个意思就更广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剎土都在其中,所谓是「坐一毛端里转大法轮」,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从这个地方细心体会,会领悟到一桩事情,那就是诸佛如来无处不在。所以修普贤行的菩萨「一切恭敬」,为什么?诸佛如来无处不在,真诚恭敬一剎那都不能间断,间断就失敬,礼敬就没有了。我们今天面对着佛菩萨形像生恭敬心,佛菩萨形像不在恭敬心就没有了,就放逸,妄念就生了,这怎么能成无上道?普贤菩萨的用心是尽虚空、遍法界,从来没有间断过,一秒一毫都不间断,那叫普贤行。所以大经里头才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道理在此地。普贤行是圆满性德的流露,《华严经》古大德都称之为「一乘了义」,也是从这个意思上建立的。

  由此可知,我们的性德、良知良能,充遍了宇宙,充遍了全身,只是自己被烦恼盖覆了,真可怜!迷失了自性,才搞得现前这种灰头土脸的样子,无量无边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焰口龙王的修学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从他修学法门,从他的偈颂里面,渐渐明了事实真相,从此勇猛精进,不敢懈怠,断恶修善。这个善恶不是十善、不是五戒,五戒十善是善恶最低级的标准,这个地方讲的是最高的标准;最高的标准是无明、是妄想,无明妄想都没有了,于是性德才能现前。这是焰口龙王所见的大意,我们要发心修学的就是普贤行,比大乘菩萨还要究竟、还要圆满,大乘菩萨还达不到这个境界。我们再看底下这一首:

  【一切众生瞋恚心,缠盖愚痴深若海,如来慈愍皆除灭,焰龙观此能明见。】

  焰龙王,在前面我们看到他修学证果的法门,他是「得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焰口龙王显示出宇宙人生的真相,焰龙王他的修学、他的报告,帮助我们除去障碍,证得如来果地上的境界。长行与偈颂里头为我们显示贪瞋痴三毒烦恼。

  我们今天讲用功、讲修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不管是显教、是密教,是宗门、是教下,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要断烦恼,烦恼不断你怎么能成就?念佛人为什么不能往生?烦恼没断。念佛法门比其它的法门到底殊胜在哪里?其它法门要断烦恼才能够成就,才能证果,这是一切经里头常说的。断见思烦恼,你才能超越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就不容易。见思烦恼里面头一关是身见,我们执着这个身是「我」就完了,头一关就过不去,你还会有什么成就?你们想想几个修行人觉悟了身不是我,有几个人觉悟?觉悟到这个身不是我,这个人有救了。

  我们念佛功夫为什么不能成片?就是执着身是我。勇猛精进,念一辈子佛,都不能往生,真正的原因没找到。凡是念佛往生的人,最低限度他已经不执着这个身是我,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叫带业往生。身心世界都放下了,还带什么业?带分别、带妄想,带这个业。粗重的执着没有了,还有微细的执着还没断,这叫带业往生。如果不是这个法门,你身见破了还是出不了三界,身见破了只是证小乘初果须陀洹果,四果罗汉才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念佛法门,只要有这么一点小小的功夫,就能够乘佛本愿威神的加持,就能出离,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我们人人能往生。祖师大德常说「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真的,也就是说明我们肯定可以做得到。

  至于你这一生还不能往生,那是你没有把这个做到,你不能怪佛,不能怪菩萨,不能怪祖师大德,只能怪自己不听话,没有认真去做,没有能够把身见放下。八十八品见惑只要破几品就行了,并不是全破,你看看这个多方便!全破不是容易事情,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这五大类,只要破身见。破身见,身见是什么?我常常讲的自私自利,这是身见。这个念头要改掉,决定没有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为别人,我们这个念头转过来了,这样念佛肯定往生。我今天念佛是为大众,不是为自己,自己没有了。这个身体在世间是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它是工具,它不是我,这个念头转过来,我们身见就破了。一切为众生,事情做得成就,众生有福,我们欢喜;事情做不成功,众生没有福,与我不相干,我没有懊恼,不会难过,不会后悔。从这个地方去勘验,也从这个地方真正把它转过来。

  修行证果,在这两千多年当中,佛门里面,真的,论成就中国人最殊胜。古时候的中国人明理、真干,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都非常淡薄,这就是功夫,能放得下。现在修行比古时候,在缘上面来讲的确方便太多,但是成就远远比不上过去。这个原因在哪里?我执太重了,自私自利的心太重了,再加上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心是浮动的。看到人家这个好马上就想要,看到那个好又想得到,心总是被外境所转,他做不了主。为什么?处处为着我,我的利益,还是把这个放在第一位,他天天我执在增长,没有淡化。所以修行功夫不得力,搞了一辈子还是搞六道轮回,原因在此地,我们不能不知道。

  我们看到人家得到再大的好处,与我不相干,决定没有羡慕,决定没有希求,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如如不动,决不为外境所转。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随缘心是清净的,攀缘心是浮动的;随缘是菩萨行,攀缘是凡夫行。怎么能够转凡成圣?也在这一点。这个在现在修行人大难大难,起心动念不知不觉统统是随顺烦恼习气,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当家,他还有什么成就?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也枉然,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真正觉悟的人要从内心把念头转过来,这个念头一转,一声佛号就成功了。经典上告诉我们,一念、十念就能往生,为什么?他境界转过来了。可见得这个转不过来,十万声、二十万声都没有用。这个要做真功夫,要学佛菩萨,佛菩萨没有贪瞋痴慢。

  我们在生活里头,对人对事对物还会起贪瞋痴慢,你能够觉察到,这叫觉悟。无论是生活,无论是应酬,念头才一起,有贪瞋痴慢,立刻就觉察到,这叫始觉。这一觉悟,念头马上就消了,就不再起来了,这叫功夫,这叫修行,你把你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了,修行是这么个修法的。功夫得力的人、会修行的人,在起心动念之处,在这里做功夫,所谓是「从根本修」。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知道从哪个地方下功夫,怎样念到功夫成片,决定有把握往生。

  偈颂里面前面两句,这是说我们的病根。『一切众生瞋恚心』,这「一切众生」是十方诸佛国土里面六道众生。四圣法界里面没有贪瞋痴慢,贪瞋痴慢的心没有了,念头没有了,但是还有贪瞋痴慢的习气,习气难断。贪瞋痴慢的习气都断了,他就不在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去了。我们要晓得这个问题的严重,特别是把瞋恚心放在前面,瞋恚是最严重的,瞋恚心堕地狱,悭贪心堕饿鬼,愚痴堕畜生。贪瞋痴不断,决定堕三恶道。这三个烦恼有连带的关系,有一个必定有那两个,至于你堕在哪一道,要看你所犯的轻重。

  『缠盖愚痴深若海』,「缠」是缠缚,「盖」是障碍,这两个字都是烦恼的代名词。无量无边的烦恼,缠缚盖覆了我们的真心自性,使我们的性德透不出来。贪瞋痴的根是什么?是性德里面的戒定慧。一个人觉悟了,贪就转变成戒,瞋就转变成定,痴就转变成慧,所谓是「烦恼即菩提」,是一桩事情,不是两桩事情;迷惑颠倒的时候叫做贪瞋痴,大彻大悟的时候叫做戒定慧。由此可知,凡圣、迷悟都在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成佛,转凡成圣;一念迷,我们自性堕到三途去了。

  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是真的,所以佛才说「无量无边国土众,佛能令入一毛孔」。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梦幻泡影,幻相,相有体无。六百卷《大般若》讲了有几千次、上万次,佛说「无所有,不可得」,这个话是真的。十法界里面依正庄严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你认为是有,错了。你怎么会误认为有?是从你的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产生的幻觉、错觉。不可得,你要想得到,你说你苦不苦?六道众生哪一个不是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就是「缠盖愚痴」,下面三个字是形容,「深若海」。这话讲得正确,六道众生确确实实是这样的,烦恼习气深如海。

  『如来慈愍皆除灭』。佛家教学,大家都常常听说到,「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佛为什么教化这些痴迷深如海的众生?众生不好教,你好心对他,他以恶心回报,你说谁愿意教他?世间的善人不肯教,好心得不到好报;出世间的二乘不愿意教,二乘人退心;只有佛跟大菩萨有大慈悲心,不舍离众生。你毁谤佛、侮辱佛、陷害佛、厌弃佛,佛还是教你,这叫大慈大悲。众生不知道感恩戴德,但是佛总是不疲不厌,这是普贤菩萨。我们从这个地方也能明显体会到,今天在这个世界真正发心照顾众生的是什么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普通菩萨不肯干,是普贤菩萨。

  在中国大乘里面所说的地藏、观音、文殊、普贤、弥勒,这些菩萨不舍弃众生。他们真的是大慈大悲,不怕众生侮辱,不怕众生毁谤,知道他愚痴,知道他可怜。虽然过去生中有些善根福德,这一生能遇到佛法,能遇到善友,并不是很驯服的来学道。他这一生能不能成就?那还是在他自己,他什么时候真的醒悟过来,忏悔知道自己错了,真的回头,回头是岸。大菩萨绝对不会放弃令众生回头的机会,他不会放弃的,但是二乘人做不到,权教菩萨做不到。

  「如来慈愍」,怎样帮助众生灭除贪瞋痴?这要靠教化。我们要懂得,绝对不是这些宗教仪式,烧香拜拜求感应,那个不能解决问题。这样的做法,现在社会大众说迷信。人家说我们学佛的人迷信,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迷信?真的迷信,人家那些话说得没错。迷信佛,佛是什么?不知道。佛是什么?庙里大殿供的那个就是佛,这怎么行!把泥塑木雕的神像当作佛,错了!你信佛,「佛」是什么不知道,什么叫「信」也不知道,你不是迷信谁是迷信?没有搞清楚就相信它,都叫做迷信。可是佛法里面,你迷信入门没有关系,入门之后再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你就从迷信转变成正信。如果自己再透过学习,契入到经典所说的境界,那你就从正信转变成真信,你才能得佛法真实利益。真信的人是依教奉行,这个人是真信;正信,虽然是你明白这个道理,你相信了,你没有做到。道理我懂,佛的教训我也记得,做不到,做不到不是真信;换句话说,佛法真正的利益、好处你没有得到,真信的人才得到。一定要做!

  最明显的例子,诸位一定要知道,贪瞋痴慢障碍自性,障碍你的性德。我们性德里面有无量无边的智慧,无量无边的能力;再跟大家讲,有无量无边的财宝,你们大家想发财;无量无边的相好,你们都想自己相貌好、身体好,自性里头圆满具足。为什么统统不能现前?贪瞋痴慢障碍住了。所以佛教我们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你要想发财就舍财,不贪财,它就来了。你要贪财,那就看你命里头有没有财,你命里头财多,你得的财多,也只得那么多,再多就没有了。那财是你过去生中修的,不是称性的。命里头没有财,怎么贪都贪不到,诸位念《了凡四训》就明白了。

  佛教我们句句话都是称性的,我们欢欢喜喜修财布施,财就源源不断而来;欢喜修法布施,你的智能就增长;欢喜修无畏布施,什么叫无畏布施?别人有困难帮助他,解决他的困难,解决他的痛苦,叫他身心能得安稳,这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教我们这个方法,你要肯真干!你真干你就得利益,你就得好处;你不肯干,你从哪里去得?果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是神仙能够赐给你,佛菩萨也没有能力赐给你。佛菩萨如果有能力赐给我们,我们还用得着修行吗?不用修了。佛法跟你讲道理,不跟你讲迷信。我们求佛菩萨是求佛菩萨教导我们,我们理明白了,方法懂得了,如理如法的去做,果报就现前,这是佛法。

  佛法不是宗教,佛菩萨不是神仙,在神仙面前求赐福也不是真的。神仙面前求赐福的人有多少,有几个人得到?这不就很明显吗?是有几个得到,如果说是每一个去求的都得到,那这个神就灵;一百个人去求,只有十个、八个得到,这个神不灵,为什么厚此薄彼?于是我们才明了,那个得到是命里头有的,不求他也得到,求而得不到是命里没有,求也没有用。学佛就是要明理,决定不可以迷信。明理就一定要读经,不但要读经,佛在经上常常劝导我们「深解义趣」;读不行,要懂意思,意思懂了之后要落实,要去做到!

  今天这个社会,诸位都很担忧,儿女不孝,儿女悖逆。那你要想想儿女为什么悖逆?为什么不孝?问问自己,我自己对父母有没有尽孝?我对父母没有尽孝,要想儿女对我尽孝,你不叫打妄想吗?学生不听老师的,不尊重老师,学生难教。那你自己想想,我自己对老师有没有尊重?我自己不尊重老师,要想学生尊重老师,这个话也讲不通,凡事都有因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了,我们今天如何能教儿女能孝顺父母?学生能够尊师重道?从自己本身做起,本身做一个样子给他看。诚心诚意去做,不能虚伪,不能装假,假的装得再好,必定有一天被人揭穿,一文不值。

  我们做给别人看是教化众生,自己修的是实德能,真实的功德,真实功德果报殊胜,这是真正为自己;纵然不知道念佛求生净土,来生也一定享天福,得天人的果报。这才是真实利益,自利利他。所以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决定不是虚假的,我们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不舍世间,你也得世间的大福报;世间不能住,有天上;四王天的环境不很好,有忉利天;忉利天还不够理想,上面还有夜摩天、还有兜率天。二十八层天愈往上面愈殊胜,要修德行才能生天,天人的基本德行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一生认真奉行五戒十善,起心动念都不忘记,决定与五戒十善相应;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舍是布施,舍是断贪心,喜是断瞋心,慈悲是断愚痴。

  所以天道愈往上面去,烦恼愈来愈淡薄,到色界、无色界天,瞋恚没有了。佛在经论上跟我们讲了很多,上二界,就是色界跟无色界没有瞋恚。由此可知,我们瞋恚这个念头没有断,嫉妒的念头没有断,你修行功夫再好,你也只能到欲界天,你到不了色界,色界的人决定没有瞋恚、决定没有嫉妒。这个道理要不是佛跟我们讲,我们怎么会懂得?

  如何能够叫一生当中不生瞋恚、不生嫉妒?然后再进一步,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起贪爱?日常生活凡事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很好,绝不强求,贪瞋痴就没有了。新加坡许哲居士录相带你们见过,她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她一生当中,她说没有贪心、没有瞋恚心,贪瞋痴慢都没有;一生没有发过脾气,没有怨恨过人。在工作的时候遇到跟人有冲突,她不怪别人,回过头来自己忏悔,自己责备自己做得不够好,叫别人心里不欢喜,责备自己,从来没有说过对方不好。所以她长寿,她健康,一生没有生过病。

  我们学佛,果然能够依教奉行,要真做,天天念、天天讲不管用,要真做。许哲虽然没念佛经,也不懂佛经,但是她做到了。我们仔细观察,她做到的确实就是五戒十善、四无量心。人家起心动念没有为自己,起心动念都是帮助别人。这个世间有很多可怜的人,有很穷的人、很苦的人,她就帮助这些人。一生照顾老人、照顾病人,对于老人、病人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尽心尽力,照顾得无微不至,这是她一生修积的真实功德。她没有接触到佛法,她深深的相信老天爷会保佑她,那是真的,一点不假。她要不知道佛法,不知道念佛求生净土,她决定生天。她的念头转过来,现在念阿弥陀佛,她决定往生净土,肯定的!决定没有怀疑。佛家三转法轮,她在此地是给我们作证转,宗教里面讲给我们做见证、做证明。所以人修行从哪里修起?五戒十善、慈悲喜舍。在现在这个时代,不要搞得太多,太多也记不住,太繁太杂了反而不能落实,一样也没修好;简简单单的,就把这些牢牢抓住,你就成功了。

  我们在此地想利用早晨这个时间,现在每天早晨九点到九点半我们在学习《感应篇》,《感应篇》快要圆满了。《感应篇》圆满之后,我想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善业道经》,如何将我们的心行完全落在十善业道里头。果然能够落实十善业道,我们念佛往生就有把握。我们今天看到社会这些现象,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缘,什么样的业因,造成什么样的果报。从看到果,就晓得因;看到因,就知道将来的果。我们要消除恶因、要消除恶缘,把恶的因与缘断掉,恶的果报才能消除,这是佛法教育、圣贤教育、宗教教育。世间这些教育、法律是果报形成之后,再怎么样去惩罚他,收不到效果。一定要懂得从因缘上着眼,要从我们自己本身去做,这才能有救。

  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这是根本。儒家头一句话是断烦恼,欲是欲望,就是贪瞋痴慢,欲望你要把它克服,克服自己的欲望,这叫「格物」。格是比喻跟欲望格斗,你要战胜它,永远舍弃一切欲望,不让欲望的念头,五欲六尘的享受、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决定不能让这个念头在自己心里面生根。但是它已经根深蒂固,如何把这个根拔掉?这是要格物。

  格物而后致知,致知是开悟,真实智慧现前。所以你只要有物欲横在心里,你的心就不会开窍,你的心只会生烦恼,不会生智慧。你要想象惠能大师一样,「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很令人羡慕。他为什么常生智慧?他心里没有烦恼、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五欲六尘、没有贪瞋痴慢,这个心就常生智慧。我们要不把这些东西拔除,智慧怎么会现前?这是修行的根本,从根本修。

  致知开悟,决定要读圣贤书,决定要体入圣贤之道。佛在经上劝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那就是修身,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佛法这一句之中。我们要懂得怎样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是自利利他,这是真正的菩萨道,这是诸佛如来真实的慈悲。世出世间圣人所说的是一个道理。

  『焰龙观此能明见』,龙王在这个法门里面修行证果,也就是说他落实了,他成就了。我们要能落实,我们也能成就。可是决定要记住,如果不把贪瞋痴慢这四个烦恼拔掉,你就不能成就,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是真实功德。真实的功德,真实的成就,就在这个地方去省察、去检点,我贪瞋痴慢的习气行为,跟去年比较一下,是不是少了一点?是不是淡了一点?比去年淡,今年有进步;贪瞋痴慢、是非人我跟去年一样,那就完了,没有进步;如果还加重,那更糟糕了。

  烦恼轻,智慧长,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如果智慧不长,烦恼一天一天加重,这是堕落的现象,我们堕落就是往三恶道去了。总得自己要明白,不要去问人,人家不知道,说什么都不可靠。要问自己,自己心里头最明白、最清楚,我是往上升还是往下堕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二百八十九
下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二百九十一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