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三百七十五

  日期:2011/9/13 15:35:41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七五卷)  2000/1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75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诸神众,主昼神长行,第二句:

  【发起慧香主昼神,得普观察一切众生皆利益令欢喜满足解脱门。】

  菩萨修学的法门,『普观察』,我们着重「普」字。普是平等的意思,普遍的意思;换句话说,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够做到。『一切众生』,这是我们都要特别着眼的。「一切众生」,这个经上所讲的是虚空法界的一切众生;不分国土,诸佛如来的剎土;不分族类,族类就是讲十法界有情众生;当然更不会去分别,像现在讲的国家、族群、宗教、文化这些等等。由此可知,法身菩萨的心量,确确实实是包虚空、周法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人家才是真正的大成就者,这是我们要学习、要效法的。

  凡夫修行不能成就,第一个因素就是心量太小,心量小是迷而不觉。要知道一切众生他的真心,心量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迷失了自性之后,生起妄想分别执着,就把自己的心量愈变愈小,这个样子才造业。造作一切不善业,变现出三途六道的苦报。这些东西,三途六道,连十法界本来都没有的,现在虽然是有,可是要记住,迷的时候有,悟的时候没有。所以在法身大士他们心目当中,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他看到我们这些迷失自性的众生,经上常常感叹着,「可怜悯者」。这些可怜悯者到底是怎么回事情?无非都是从分别执着里面生起的幻相。这个现象《金刚经》上讲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不是真的。比较而言,一真法界是真的。法身菩萨有没有真妄的概念?给诸位说,决定没有。如果他说一真法界是真的,那也是妄想,那也错了。必须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虚空法界的真相才大白。

  我们看到经上,在在处处都提到「一切众生」,我们要想到这一句的开示,决定不能有分别、有执着,『皆利益,令欢喜』,还要『满足』。诸佛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学佛从哪里学?就在这些地方学,心思、言语、造作,无不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我们说利益一个地区,忘掉另外一个地区,这不是利益。为什么?这两个地区利益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最后必然归结到灾难。世间灾难怎么来的?我们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起心动念最低的限度,我们今天住在这个地球上,要替地球上所有众生去设想,决定不偏在一边,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的冲突灾难,才能够化解。如果只顾到自身的利益,必定会引起冲突。孟夫子对梁惠王所说的,「上下交征利,其国危矣」,这个话说得有道理。大家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彼此互相争利,现在社会确实这样,争名夺利,恣情纵欲,这还得了吗?这一种现象要得不到改善,这个世界最后,那就是像基督教、伊斯兰教所说的世界末日。现在这些现象,已经浮在我们面前,非常明显,我们如果不努力改善,世界末日是一天一天跟我们逼近,决定不能够避免。这是人为的,世界毁灭是人为的。

  谁能救这个世界?唯有圣贤的教诲。圣贤教诲何以能救世界?圣贤没有私心,圣贤没有私我,无私无我,他才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不受圣贤教育怎么行?我们自己接受自己得度,这个话一点都不假。你天下乱,我不乱;你们斗争,我不斗争;你们走世界末日,我没有末日;换句话说,你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我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你们在世间攀缘,我们在世间随缘;随缘就自在,攀缘那就辛苦了。什么样的人最幸福、最快乐?舍己为人的人,永远是安稳快乐的。为什么?他的心行如理,我们一般所谓理得心安,理明白了,心就安;心安理得,心安了之后,理就愈来愈明白。这个理就是诸佛菩萨所讲的大道,在三学里面理是般若智慧,心安是定,因定开慧,定帮助你开慧,慧帮助你入更深的禅定,定慧相辅相成,互为体用,一直到无上道。

  定慧是自性本来具足的,大乘经上讲性定,自性本来具足;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都不是外来的。我们今天迷失了自性,没有清净心、没有平等心,对「一切众生」这一句话,真正的含义不了解。如果真正了解,你的分别执着就没有了,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融合成一体。所以点点滴滴再小的利益都遍虚空法界,这样才能令一切众生欢喜满足。

  我们看这一句经文,清凉大师批注里面注得不多,总共只有九个字,九个字把这一句义趣点出来了。「义圆称机,故满心成益」,义圆是契理,称机是契机。我们看菩萨的修行,给我们做重要的参考,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去学习。这两者必须兼顾,这是大乘;如果偏重在成就自己,然后再帮助别人,这个思想是属于小乘。小乘成就自己难,难在哪里?执着放不下。大乘的教学首先教你放下自己,《金刚经》实在说是大乘初学,佛在经上首先教菩萨要破四相,「无我相」就是无私无我,把自私自利的心完全舍掉,这就入菩萨境界,才能够入理。凡夫学佛用许多的岁月、许多的精力,而不得其门而入,原因就是没有把我放下,这是一切烦恼里面的大根大本。生死轮回的根就是我执,所以执着「我」是绝大的一个错误。

  到底有没有「我」?大乘经上说有,有真我。这个身是妄我,虚妄的,不是真实的。真我是什么?大乘经上常讲的法身,法身能生万法,这是我。我们这一个身是所生,不是能生。能生的才是真我,所生的是虚空法界依正庄严一切众生。《华严经》上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能生,性识是能生,虚空万法是所生。能生的是我,我是主宰的意思,我是永恒不变的意思。这个身做不了主,我们现在妄想心也做不了主,这个身、妄心里头没有主宰,哪儿来的我?一切众生把这个身误以为是我,这是根本的错误。这一个错误,如果不把它转变过来,大乘佛法你就不得其门而入;大乘的法喜,大乘的法乐,你决定得不到;方东美先生以前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没有办法体会到。你能够放下一分执着,你能体会到一分。

  但是执着的根是我,佛家讲的,这是大小乘经论常常讲的见思烦恼。见惑,见是见解,惑是迷惑,用现代的话来说,错误的见解,错误的看法,头一个「身见」;把身当作我,头一个错误。叫你放下一分,那一分是什么?这就是一分;你放下这一分,你就得一分受用。佛讲的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八品分为五大类: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根是身见,身见破了,后面那个容易,不难了。你得什么样自在快乐?你证得小乘须陀洹果位,大乘初信位的菩萨,智能开了,确实人间这一些烦恼去掉一大半,身心安乐,自在快乐,都得到了。

  我们今天学佛学了多少年,都入不了这个境界,原因是身见没舍、没放下,起心动念、一切造作,自自然然生起来「我的利益」,这个事情麻烦。我的利益,我家的利益,我团体的利益,现在为什么世界上局势这么紧张?每一个国家就是我的国家利益,麻烦就来了。每一个国家都在发展新武器,这些高科技的武器发展到最后干什么?毁灭世界,跟别人到最后同归于尽。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起来,没有胜负,同归于尽。人愚痴到这样的程度,不愿意共和,愿意共死,有什么法子?什么原因?都是自私自利的执着。为什么不把这个念头转过来,替对方想?如果每一个人都想到别人的利益,天下太平。我相信不会搞这些武器,拿这些财富来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这些地区人民,大家共存共荣,那就是佛的世界。总在这一念之差,这一念头转过来,超凡入圣。须陀洹已经是圣人,小乘四果叫四圣。这个念头转不过来,我们学一辈子,还是凡夫。

  凡夫实在迷惑到极处,不知道放弃自私自利的好处;放弃自私自利,自己才得真正的利益。世间人不管他得什么利益全是假的,亿万财富也是假的。世界走向末日,整个世界都毁灭,你还能得到什么?你连命都保不住。我们看了许许多多外国信息,预言里面讲世界末日,讲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战争爆发之后,世界上的人大概只剩下七亿人,这是一般估计得最多的。也有很多人说,全世界只剩下七千万人,很可能!人类自己毁灭自己,愚痴到这种程度,全是自私自利造成的。

  我们在新加坡这两年,接触新加坡九大宗教,跟各个宗教领导人往来,逐渐开始有这个觉悟,谁能够救这个世界?佛菩萨能救,上帝能救,神能救,必须上帝、神圣、佛菩萨,大家手牵手合作起来,才能救;如果彼此对立,还是同归于尽,决定救不了。觉悟了就合作,彼此界限就没有了,不再想自己的利益,想别人的利益。我们佛教想基督教的利益、想天主教的利益、想伊斯兰教的利益,想他们的利益,我们的心开放了,我们能够相处,能够互相尊重、互助合作。只想我的利益,不想他的利益,就产生矛盾,就会变成斗争,就会变成灾难。

  佛家讲理要圆,理怎么圆?放弃自私自利就圆了;佛所讲的原理,你明白了。这一个念头转不过来,不但佛经上讲的你听不懂,祖师详细批注你同样看不懂,障碍在自己这一边,不在别人那一边。所以把这个念头转过来,不但佛菩萨的意思你懂,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世出世间所有一切义理你也懂了,我们看看其它宗教经典都懂了,都没有障碍。真的是一障一切障,那个「一」是什么?自私自利,只要有这一个障碍,所有障碍全都出现了。这个障碍舍掉,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不通达的,一通一切通。我们为什么不接受佛的教诲?为什么不认真去学习?

  称机,说实在的话,机是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着想就称机,不肯为一切众生着想如何能称机?我们再仔细去观察,那些大成就的人,那些彻底觉悟的人,他们示现在世间表现的是什么样子?在世间法里面,我们在历史上读到的孔子、孟子、周公,在各个宗教里面我们看到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耶稣基督、穆罕默德,每一个宗教里面的创始人,都是过到清苦贫民的生活。他们有智慧、有德能,为什么不过富裕的生活?为什么过一种清苦的生活?为什么?他们是真正大慈大悲为一切众生,世间还有许许多多这样苦的人,他的示现一定要跟他们生活一样,才能让这些苦众生得安慰、生欢喜心,「我过得这么苦,佛也这么苦」,才能普度众生。佛要是过一种贵族豪华奢侈的生活,这些苦人看到他,赶紧躲到旁边去,赶紧走了,他就度不了众生。

  我们看此地,许哲居士她的生活非常清苦,李木源问她:妳为什么要过这样苦的生活?她很坦白的告诉我们,她常常接触到的都是非常苦的可怜人,「我的生活要跟他们一样,他才喜欢接近」。她一生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衣服从哪里来?垃圾堆里头捡来的;捡回来,洗洗干净,能穿就穿,不能穿改一改。这是圣人的心,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到。古圣先贤距离我们太远了,说起来我们的印象淡薄,许哲就在我们眼前。后天本来我是要请她到此地来录像,我给她做个专集,听说她前天跌倒,腿不方便,不好穿鞋子,我们决定星期六到她住所去访问。这是我们现前的见证,现身说法。她一生过得快乐、过得自在,她这一生真正丰富。回头想想我们自己,这一生空过了,白过了。她的花报,我们看到无比的殊胜,一百零一岁身体还像年轻人一样,耳目聪明。物质生活差不多跟释迦牟尼佛一样,她一天吃一餐,完全吃生菜,她不吃油、不吃盐、不吃糖,所有我们认为身上营养必需的,她统统都不要,她只吃生菜。每天去照顾二十多家贫穷的人家,这是我们的榜样。

  另外还有一位法师,也是新加坡传奇人物,谈禅法师。我听说他在福建捐款建了一个寺庙,西禅寺,捐助新加坡钱将近一千万。我知道他在美国有一些道场,也捐了不少钱。他的生活也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非常清苦。我去看过他几次,我去他把我当作上宾看待,最好的供养拿给我,是什么?一杯矿泉水。这是他待客最高尚的,他自己喝自来水。过佛陀的生活,做菩萨的事业,没有想到自己,都是为别人想,为佛法想。

  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结论:凡是念念为别人想的,这是上帝,这是神圣,这是佛菩萨;念念为自己想的,这人是凡夫;念念为别人想的,这叫菩提心;念念为自己想的,这叫轮回心;我们要搞清楚、要搞明白。学佛最重要的要改心,这个意思就是要改变观念、要改变念头。如果念念还为自己想,大乘佛法决定你不能入门,这个障碍在你自己一边。大乘佛法必须要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你就契入了。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好,若菩萨还有这四相,佛说即非菩萨。菩萨是觉悟的人,你还有这四相,你不是菩萨,你是凡夫,你还是迷惑颠倒。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才有办法入理。

  然后再讲到称机,你一定要仔细观察现前众生的根器,要看他的根性,要去观察他,他想些什么?他说的是什么?他做些什么?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善法菩萨一定鼓励他,帮助他善法增长,恶法菩萨一定帮助他改正,这里面就有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方便,帮助众生。智慧跟方便具体表现,就是佛菩萨自身的生活行为,具体表现。释迦牟尼佛要是自己做不到,他教别人的,人家能相信吗?他所说的他句句都做到,我们听了他的话,不能不相信、不能不赞叹、不能不佩服。如果有相当程度的感动,自自然然就会向他学习,这叫至诚感通。至诚,不是一个口号,「我诚心诚意」,不行,要做出来,表里一致,这才叫至诚。我们心里跟外表不一样,不诚。这一桩事情,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头,一再提示我们要「真干」。

  在中国,大乘佛法这四大菩萨代表的,地藏菩萨代表孝道。同修们都知道,《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世尊教导我们头一句话:「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就是一部《地藏经》,学佛从这里学起。然后把孝道、孝亲尊师发扬光大,孝顺一切众生,奉事一切众生,这就是观世音菩萨代表的,大慈大悲。这个福报大,福报大,智慧就开了。中国古人谚语常说「福至心灵」,心思就灵敏。所以第三位菩萨,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智慧现前,不再感情用事;智慧现前,妄想分别执着就破了,转变了,转烦恼成菩提。而普贤菩萨落实,就是真干。菩萨的名号没有自私自利,贤,普遍都是贤人、都是圣人,不是我一个人成贤成圣,普遍一切众生都是圣贤。所以他教我们修学的方法,叫普贤行。普贤行里头没有我,只有一切众生。「礼敬诸佛」,所有一切众生都是诸佛;不但对人,对事、对物一切恭敬,这是普贤菩萨。佛在大经上说,「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无上道」,这个话很有道理,是真的不是假的。圆满的大觉,必定是从圆满大行里面建立的;没有圆满的大行,哪儿来的圆满大觉?所以普贤代表的就是真干,表里一如,性相不二,成就究竟圆满的大觉。

  佛教导我们重要的是原理原则,这些原理原则落实,一定要观机。我们现实这个社会,与古圣先贤的教育脱节;不但在中国脱节,全世界都脱节;西方人跟圣经脱节,中国人跟孔孟跟佛陀教育脱节;而且脱节的时间相当长,不是我们这一代,我们上一代就脱节。所以我们对于古圣先贤的教诲非常陌生、非常淡薄,于是今天想修学就有一定程度的困难。自己修学尚且困难,何况教化众生?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到,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众生和睦、幸福繁荣,是建立在四种教育的基础上。中国古圣先贤留给后世的教育哲学,我们用现在的名词讲,教育哲学,大家好懂。《礼记》里的「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哲学,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人他知道,什么最重要?建立一个国家,建立一个政权,什么最重要?教育。只要把教育办好,这个国家就长治久安,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今天社会的动乱,我们愈发看得清楚,政治不能解决,武力也不能解决,科学技术不能解决,工商经济也不能解决,仔细想一想,还是要跟佛陀学习,只有圣贤的教育能解决问题。所以七十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讲,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个人算得上是有学问,这是个外国人,英国人。所以现在英国学校,小学、中学、大学课本里面有佛经。他们第一个把佛教的教学列入学校的教科书,我们听到非常惊讶,基督教的国家。过了一年,澳洲跟进,澳洲现在也把佛学编列为学校教科书。我们看到很欢喜,但是也很难过,为什么?佛教虽然发源于印度,但是佛教的长成茁壮、开花结果确实在中国,中国没有领先、没有带头,让英国、澳洲人带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是我们感到很遗憾的一桩事情。我们对这两个国家不能不衷心的佩服,欢喜赞叹,我们还要全心全力去帮助他,希望他能做得更好,带动整个世界走向和平幸福的道路。

  今天社会的弊病,由于脱节时间太久,都变成了自私自利为本位。外国的法律有隐私权,隐私权鼓励你有私心,有私心这是对的,没有错误。甚至于我还听人家说,我没有看到过,外国人讲「贪婪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这人没有贪心,社会就没有进步,这还得了吗?贪婪在佛法是三毒烦恼,三毒增上,这个社会不断在进步,这是什么社会?三恶道的社会。天天在进步,不是三善道,是三恶道。三恶道天天在进步,三善道天天在消失,所以世界有末日。这些因素我们不能不多多的去观察、去思惟,然后怎样能保住自己绝不堕落。

  这是世出世间圣人都教导我们,保全自己的方法,「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我们在这个世间绝不堕落;这是真实教诲,我们在这个世间决定得大自在。自己要有智慧,要能辨别是非利害,不能够受外面邪知邪见所动摇。佛在《楞严经》上告诉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也常常遇到有同修提出问题,邪知邪见常常影响自己的心理,要怎样去防范?他有这个觉悟,就算是很难得了,知道自己要怎么防范。能够把这四桩事情放下,这是最好的防范。

  上一次我在香港接受亚视访问,何守信先生访问我,他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他说:法师,自古以来都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问我对这个说法有什么看法?我当时就告诉他,这个话是错误的,误导了许许多多众生。你们大家想想,释迦牟尼佛不为自己,天也没有诛他,地也没有灭他,而且这几千年来,多少人尊敬他,多少人纪念他。耶稣不为自己,这些古圣先贤、大圣大贤都不为自己,天没诛他,地也没灭他,反而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尊敬。而自私自利的人,死了之后,默默无闻,谁知道他?这个话错误了,这是邪知邪见,不是正知正见。

  我们能够舍弃自私自利就自度,决定不堕三恶道。不但不堕三恶道,我们今天遇到净土法门,老实念佛,这一生当中决定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当生成就,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了。这个因缘无比殊胜,我们自己一定要抓住,同时劝导有缘人。什么叫有缘人?他能信,他能解,他也能行,这是有缘人。你给他讲,他不相信,他不懂,他不肯干,这是无缘之人;不是佛不帮助他,是他自己有障碍。佛菩萨的教诲决定是平等的,决定是普遍的,不是说「他没有缘,我就不教他」,没有这个道理。「佛不度无缘众生」,这一句话的意思我们要懂得。佛是普遍在教化,就像下雨一样,雨水是平等落下来,树大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那是它根机不一样;遇到一块石头,它根本不能吸收水分,那是它自己障碍,不是雨水不平等的给它。从这些地方你细细去观察,才知道佛菩萨什么叫大慈大悲,什么叫普度众生,永远是慈悲的,永远是平等普度。所以不度无缘之人,那是他自己那一边的事情,不是佛菩萨这边事情。

  欢喜信受奉行的人得利益,所以得度。不信、不解、不行的人,不得利益;虽不得利益,是不得现前利益,而「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利益是永恒的。这一生不得利益,也许来生,也许后世,也许多生多劫之后,你什么时候欢喜接受,能信、能解,就是你的缘成熟;什么时候成熟,什么时候就得度。严格的讲,得度就是往生净土,这是一句真话。在《华严经》里面,我们看到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十地的开始是初地,十地的终了是等觉,一共十一个位次,全部都是念佛求生净土的。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做表率、做榜样,带头,带着他们去。这是真实利益,真正讲清楚,让一切众生明白认知,欢喜心当然就生起来。如果我们不能够切身做到,只是天天在口头上教导他们,很难;一定要有行动,要针对现实环境。

  这个时代已经走向高科技,这几天有同学给我一些信息,最新的,现在电话手机已经可以当作电视来用,传播信息。电话手机,那个面现在很大;这最新的产品,可能现在市面上还没看到,网络信息里面收到的;可以收到全世界的无线电台。换句话说,这个东西将来就是电视机,小型的掌中电视机。科技发展到这种程度,在我想这个,可能两、三年市面上就很普遍,每一个人口袋里装的电视机。我们弘扬佛法要用电视、要用卫星,把佛法送到每一个人手掌中,讲堂讲经那个时代过去了,不重要了。这一定的趋势,现在已经发展出来了。所以我们要晓得要不要再盖庙?不要盖了,花那么多钱,那些钱都埋在地下。现在要建道场建什么?建卫星,卫星电视台是真正的道场。

  退休之后,一切放下,全心全力修行。退休村,老人院,在美国称为老人公寓,加拿大都称为老人公寓,澳洲称为退休村,现在马来西亚政府推行银发族,都是给退休的老人,为他们服务的。我们弥陀村这个构想,就从这儿来的。退休之后,专心念佛,专心修行。没有退休之前,可以多听讲经,认识佛法,了解佛法;退休之后,我们修学佛法。我们将「信、解、行、证」分做两个段落,年轻在社会工作的时候,我们着重信解,信解用电视来传播;退休之后,你就做行证,我们有弥陀村、有赡养村。往后的佛法决定是走这个道路,那些寺院庵堂一定变成古迹。那是古代的道场,提供现在大家观光旅游,那是个纪念,不是实用的。这就我们今天讲的观机,要晓得时代怎么走法,我们应该怎样适应。

  我们参观了许许多多国家地区老人福利事业,我对这个非常有兴趣,走到哪里我首先想看看这些地方。有些国家地区办得非常好,对于年老人生活照顾得很周到,比自己家儿女照顾周到,这些人很幸福;但是缺乏精神生活,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所以我常常在想,我们要做一个榜样,我们并不想做多,做一个,做一个样板让大家参观,来看看,你们觉得这个方式好,统统可以照这个模式去做。这一个老人院里面,天天有讲经,天天有念佛;有念佛堂,喜欢参禅的有禅堂。现在这个世界,我们要记住「一切世界」,所以不能够分别族群、不能分别宗教,我们一定大家共同在一起生活,我们要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所以有基督教徒的,我们请牧师来讲道;有伊斯兰教徒的,我们请阿訇来讲他们的经,我们都可以听。现在我们居士林,每一个星期天,请新加坡九个宗教在那里讲道,我是一定去听的。每个宗教我都听、我都学习,我还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我们要认识这个时代,知道在这个时代里怎么作法。现在这个时代,因为跟古圣先贤的教育脱节,不知道孝亲,不知道尊师,我们要怎样提倡?办老人院最好。我们把每一个老人看作自己的父母,用做子女尽孝的心来服务,教导社会大众。这个老人院经常办一些活动,让年轻人进来参观学习,让他们看看我们对老人的孝敬,教他们。现在学生不知道尊师重道,我们对于这些传教师教导我们的,我们恭敬有礼,教导年轻人尊师重道。所以这个老人院,这一个退休村,是一座学校,是社会教育。希望用这个社会教育,带动辅助家庭教育、辅助学校教育,也辅助社会教育。所以宗教教育,一定要辅助帮助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这个有意义。我们这个工作,做得快乐、做得自在。我天天想,想这些事情。

  现在居士林弥陀村想了两年,找过几个地方都没有成功,现在最后不得已,把居士林还有一点点空地,把它建起来。这两天好像已经在动工,在开始围围墙。我听李木源居士告诉我,他是准备盖七层大楼,盖好之后,大概可以容纳五百人,里面可以住五百人。也好!念佛堂、讲堂、义诊所都在一起,照顾非常方便。所以居士林就是一个养老院、就是一个退休村,一定能够做到很如理如法,将来是世界上一个很好的榜样。我们希望能够向全世界来推动,这是做行证的工作。

  信解,我们的目标是要做卫星电视。现在我们没有财力,缘不成熟,但是我们的软件是充分在准备,我们每一堂的教学讲经统统录像。这个录像,然后就做成VCD,做成光盘。所以软件我们不断的在做,一旦机缘成熟,我们这些东西拿到电视台播放,播几年都播不完,有东西、有内容去播出。不至于机缘成熟了,没有东西、没有内容,临时去搞,来不及,我们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这是真实利益,利益一切众生,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平等的利益众生,令一切众生得欢喜满足。今天时间到了。



上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三百七十四
下一篇:二零零零年讲于新加坡净宗学会 三百七十六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