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二十三

  日期:2011/9/23 11:34:32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二三卷)  2002/2/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23

  诸位同学,请看「如来现相品」,华焰髻菩萨偈颂第三首:

  【若有深信喜,及为佛摄受,当知如是人,能生了佛智。】

  清凉大师说,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这四首偈是讲的「所摄」,前面两首是讲能摄受,这是讲所摄受。能摄受的是佛菩萨,所摄受的就是众生,就是所教化的,也就是佛菩萨教化的对象。这十六句,我们就要特别留意,我们今天是凡夫,我们是不是佛法的当机者?是不是佛所教化的对象?这十六句经文,我们仔细对照对照自家的心行,如果有不相应的地方,要认真努力来学习;有相应的地方,要认真保持不能够失掉。我们看到自古以来,许许多多善根非常深厚的人,遇到佛法也能够欢喜信受,但是中途退转,或者是转修其它的道门,非常可惜。为什么不能够保持?尤其是在我们现代的这个时代,外缘不好,诱惑的力量太大,如果自己不能够小心谨慎,难免产生错误。

  过去韩馆长对我们护持三十年,为什么她能够不退心?有两个原因。早期十七年我住在她家里,那个十七年她是天天闻法,我每一堂讲经她从来没有一次缺过席;听完之后她记笔记,有疑问回来的时候她一定问得很清楚。所以弘法护法对于经教要不是相当通达,这桩事情很不容易做好。往后图书馆建立,她要担负起护持道场、护持大众的责任,不像从前十七年护持是我一个对象简单。现在要护持道场、要护持大众,还要跟佛教界里面交流,事务就多;事务虽然多,我讲经她也从来不缺。这是你们在图书馆居住多年的大众都看到,除非她是生病住院不能来听经,紧急的事情很少,听经从来不缺;但是问问题的机会少,其实过去问了十七年,也差不多够了。

  第二个,馆长有一个最大的好处,不听谣言。有人造谣生事,她很厉害,她会追查,「你这个话听谁说的,你讲出来」,然后把那个人找来,你听哪个人讲的?她会找出根源。然后问他,你是什么用意?你有什么目的?你直接跟我讲。她这一招很厉害,所以没有人敢在她面前造谣生事。为什么?知道她会追根究柢。所以图书馆能够维系十几年,法缘殊胜而不衰,有它的道理。如果听到有人毁谤法师的话,她会请法师来问有没有这个事情。如果没有这个事情,她有时候也宽宏大量不追究;如果是严重的,她还是会追究,这是做领导人的原则,是个好领导人。我们合作三十年没有出任何问题,凡是喜欢听别人闲话的,自己没有主意的,听经少的,对佛法认识了解不够的,哪有不出事的道理?

  我是凡夫,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我这一生修学能有这一点成就,只有一个原因,不违背老师教诲,不离开经教,我这一点是百分之百的做到。我每天读经,每天讲经,乐此不疲;其它世出世间事情我不闻不问,我绝不打听。几十年来,我没有看过电视、报纸、听广播,所以我能保持六根清净,我不被污染。不是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定功般若,我没有;我不接触,我用这个方法。这是我在这个时代,修学能有这么一点成就,四十四年没有离开讲台。在这个以前,我跟李老师学教,虽然我没有在讲台讲经,几乎每天都有相当长的时间跟同学们研究讨论,帮助经学班同学学习讲经。所以,不可以离开经教。

  我们要护持佛法,离开佛法,你护什么?离开佛法,你就迷惑了。魔得其便,魔王就会控制你、就会掌握你,你自己不知不觉一切顺从魔王的支配,佛法忘掉了。这种情形在今天的社会尤其是多,我们看到、听到的太多太多了。这个时代法弱魔强,魔的力量太大了,魔也有护法神,我们惹不起。只有一个方法「退避」,除这个方法之外,没有第二个方法。要在一个地方弘扬佛法,要有很有力量的、有道心、对佛法正确认识的这样的大护法。

  你们同学跟居士们,都知道我对韩馆长为什么这样的感恩。我非常清楚,没有她,我没有今天的成就,早就被魔王打倒,我自己心里清楚。那个时候摆在面前两条路:一个是还俗,回去作居士,自己修自己的;另外一个就是随顺,去做经忏佛事、去做法会。要在台上天天讲经,不可能,没有人赞成、没有人拥护,都是劝你参加法会,做经忏佛事有钱赚。所以我没有走这两条路,是韩馆长的护持。我们道场虽然小,一般护持的力量非常薄弱,但是能支持得下去。我们天天讲经,听众虽然不多,一、两百个人,能维系几十年,我是这么成就的。

  我们培训班的同学,你们要想成就,自己要发真诚的道心,求三宝威神加持。三宝威神怎么加持法?佛菩萨会替你找一个护法,像韩馆长这样的人,不会被外境动摇,主意纯正坚定,他能护持你。法师自己本身不贪图名闻利养,真正能够放下荣华富贵,愿意过清苦的生活,清苦的生活容易维持;生活样样讲究不容易。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护持正法的人少,正法里面是纯正,没有什么花样,老老实实的。佛门有一个谚语讲:「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真正好的出家人、修行人,他不作怪;不作怪,居士就不来拜,当然你的供养收入就少,所以要过清苦的生活。我们在台湾那三十年当中,听经的几乎都是家境清寒、收入很微薄的,听经他们有兴趣;富贵人家学佛不来听经,没有一个。

  我在台湾三十年,没有一个富贵人家到我道场来的。你要知道我们这样的环境,我们从来不攀缘,从来不巴结人,因为攀缘、巴结人很累,要看人家脸色讲话,你说那个多辛苦。我们对于任何同学直话直说,句句都是好话,好话不好听,古人常讲的「良药苦口」,好的药吃的时候很苦,好的言语同样的不好听。现在人喜欢听好听的话,真正的好话很难听得进去。所以这些权贵富有的,我们这个道场一个都没有。道场很小,连门面招牌都没有,谁瞧得起你!但是我们这样平平安安的成就了,把自己道行的根基奠定了,这是韩馆长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佛菩萨难得,真的是难得。佛菩萨来不来帮助我们?完全看我们自己有没有道心。有道心一定有感应,蒙佛加持,天天有悟处,这真快乐!法喜充满,天天有悟处。

  下面这十六句,我们就注意了。『若有深信喜,及为佛摄受』,这将条件说出来了。清凉大师批注,「何人能了,内信外摄者」,了是明了。什么人能够明了?内信、外面有佛摄受,佛摄受是有佛加持。所以,「深信喜」重要。信心从什么地方建立?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加以研究。我们对佛有没有信心?我曾经跟诸位同学报告过,我出家两年之后才受戒。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就讲经,我已经教了两年佛学院,也常常到处去讲经。受戒之后,佛门的规矩一定要去拜老师,这是中国的古礼。世俗间的古礼也是如此,年轻人参加国家考试,中举人、中进士,头一桩大事情回家祭祖、拜老师,感激祖宗之德、老师教诲之恩。我们出家正式受了大戒,回到台中拜老师,老师教诲之恩。我还没有进门,老师在客厅里面,我在大门外,老师就指着我:「你要信佛!」等我走到面前,我也呆了。那个时候我学佛九年,讲经教学已经两年,老师第一句话讲:「你要信佛!」说了三、四声「你要信佛」。我都受了戒,怎么不信佛?老师叫我坐下来,告诉我什么叫信佛;有多少出家人到老到死都不信佛,我这才稍稍能体会老师的意思。然后他细细的跟我讲:佛的教诲你不能够理解,你不信佛;佛的教诲你没有能奉行,你不信佛。我这才明白。

  不要说多了,「三皈五戒」你懂不懂?你有没有做到?如果三皈五戒的意思你搞不清楚,你不能够落实,你不信佛!「皈依佛,觉而不迷」。你现在还迷不迷?名闻利养你迷不迷?五欲六尘你迷不迷?你还会动心、你还会被迷,你不信佛!「皈依法,正而不邪」。你对于一切人事物的思想见解,你自己想想你是正还是邪?正邪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佛菩萨,与佛菩萨的见解相同,这是正;与佛菩萨见解相违背是邪。佛菩萨的标准在哪里?在经典,每一部经典都是标准。你依什么标准?依你自己主修的经典。像我们现在学净宗,我们采取的根本的依靠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上所讲的,我们做到没有?这就看你信不信。不要说别的,《无量寿经》前面,佛讲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还有没有说人家的是非长短?你还有没有念头损人利己?你还会不会挑拨是非、颠倒黑白?如果还有这些毛病习气,你不信佛!

  《了凡四训》里面,袁了凡先生对他儿子讲话,关于人事上的问题,他常常感慨万千,好人多遭谤。不一定是学佛的,世间好人很容易遭人毁谤,但是这些好人遭人毁谤,他不会辩白,好人!不是好人,他要跟你辩论,他不承认,他不接受;好人,你毁谤他,他不会辩白,他不会跟你争论。他是什么态度?他回避、他退让,这是好人,不会跟人争的;跟人争,跟人吵,不是好人。据理力争,好人都不干。我是被冤枉,我是被欺负,我是被陷害,没有一句话说,避开这个环境就好,好人!好人退了,谁的损失?社会的损失,大众的损失。对于这个退的好人,于他来讲他没有损失。所以志士仁人,有志的、有德行、有学问的这些人,有权有势的这些人要懂得为他辩白,要常常保护他。这叫什么?护法,志士仁人,明白人要来护持。

  我们在台湾的时候,造谣生事毁谤的人很多,馆长夫妻两个人出来辩白,出来把这些事情摆平。否则的话,我们只有退让;我退让的底线就是还俗,不搞这一行了,我也不会跟人争。没有学佛之前,那个时候我在公家机关做事,我的行持就是处处退让,我不跟人争名,不跟人争利,所以实在讲是很吃亏。我工作很勤劳,考绩都拿第一,年年升级没有我的分。到后来跟我很好的一些朋友们告诉我,他说:你知道什么原因?我说:不知道。你不会做人!我说:那怎么会做人?这些主管人事的人,送一点礼给他。我这才明了,原来那些年年升官的人厚礼送过去了,有人替你关照。我们不懂这一套,只知道勤奋工作,勤奋工作也没有用。以后晓得这种情形,我就把工作辞掉,我知道那条路我走不通,我不是这种性格,所以考虑走出家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章嘉大师替我决定的。我跟他老人家谈我将来走的路,想了几种道路,也想到出家这条路。章嘉大师决定,你走这个路好,「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但是佛门里头还是有争有求,比一般社会稍稍好一点而已,在我那个时代。现在我看大概也差不多了,不输给世间任何一个行业了,你就晓得信佛是多么难!

  我再说得具体一点,你一天不读经,你不信佛。你一天有讲经的机缘、听经的机缘,你一天不听经,你不信佛。讲经的机会是少,但是现在比从前方便,有录相带、有录音带。如果你家里面要是有法师讲经的录相带、录音带,你每天一定要抽出一个时间去听。为什么?菩萨戒里头说,无论是在家出家,你要是受过菩萨戒,四十里这个距离之内有法师讲经,你不去听经你就犯菩萨戒。四十里的距离是说你一天去听经来回,来回是八十里。古时候印度的四十里就是现在的二十公里,这样的距离有法师讲经,受过菩萨戒的人不去听经,犯戒!现在交通便捷,你出门有车,二十公里不算远,开车大概二十分钟。从时间上来讲,你开车距离两小时车程之内的,你一定要去听经,你往返四个小时。两小时的车程差不多是一百五十公里,这是用佛所讲的这个原理原则来说。你现在自己有车,两小时车程之内你不去听经,你犯戒,你不信佛。自己没有车,乘公共汽车或用其它交通工具,你要计算也是两小时之内。佛要求弟子们合情合法合理,我们要懂得这个原则。

  所以道场有远道到这边来参学、来听经的,我们对他要尊敬、要照顾,人家真不容易。我们在此地,在澳洲,有很多同学从中国来的,这几天从日本来的、从韩国来的、从美国来的、从加拿大来的、从法国来的。这么远的距离,他要到讲经现场多听几次,这是真的百千万劫难遭遇!尤其《华严》,讲其它的经这个机会还多,讲《华严经》的机会太少了,谁讲这部大经!你能够有缘听一次,你的福报就不小;你能够多听几次,不是容易事情,所以这样的机缘应当珍惜。

  现在我们做成光盘,非常便捷,你带到家里头随时可以听,一天定一个时候,听半个小时,听一个小时,天天不间断,这叫功夫;断断续续的听,那不是功夫,功夫就是天天不间断,长时熏修。什么时候你真正听懂、入味了,就是法味出来了,法喜充满,到那个时候你欲罢不能。你会利用你工作多余的时间,你会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听经学教上。为什么?乐趣,那里头乐趣比什么都快乐,世出世间的大乐比不上闻法的乐趣。

  我刚刚学佛的时候就喜欢听经,讲经的场所不多,很少。没有法师讲经的时候,我读经;有疑难的地方,我写在一个小本子上,每个星期天见章嘉大师向他请教。我很用功,我真干,「深信喜」的关键就在你自己能不能真干。我是一个凡夫,很平常的人,我能得到;换句话说,人人都能得到。只要你得到深信,只要你得到法喜,诸佛摄受加持,不用求,这就是求;我们用深信求佛,用法喜求感应,自自然然得佛摄受加持,

  『当知如是人,能生了佛智』,佛的智慧你能明了,所以你不会舍弃佛陀的教诲。你为什么不能够常常亲近佛智慧?佛智慧在经里头,是因为你不明了,你还认为世间有比读经、听经更乐的事情,当然你不喜欢这些。你有更好受用之处,超过佛法,你去学那些去了。佛法的厚味,深厚的法味,你没有尝到,你没有体会到,你对佛法不能生起信心。所以很多信佛的人是怎么信的?迷信。社会一般大众,看到我们出家人、学佛的人,迷信!这个话讲得正确,不为过。你听了要是不高兴,那得问问你,什么叫做佛?什么叫做法?什么叫做教?什么叫佛教?什么叫佛法?你能够讲得清楚吗?你连这个最起码的一种常识,你都搞不清楚,你不是迷信,谁迷信。所以别人说我们迷信,我们要接受,我们真的是迷信。

  那怎样不迷信?学教,真正深入经藏,深解义趣。我这个信是有理论做基础的,我决定不是盲从的,不是盲目的,这一般人称为正信;正信是你有正确的理由,你有正确的理论依据,你不是迷信。正信怎么样?还是不行,这个地方讲的深信,正信不深。深信是怎么样?深信是真信。什么叫真信?佛经上所讲的东西你统统做到,你入了境界,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为什么?你入了境界,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这叫深信。三皈真做到了,在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确确实实「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个人真信,这个人叫深信,他生欢喜心,他得佛加持,他了佛智慧。了佛智慧就是他「了」,我们通常讲的明心见性,他明了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德能、相好。「愿得智慧真明了」,当然得一切诸佛威神加持,这个加持是感应,这自自然然结合了;我们今天讲接轨了、通了、没有障碍了。想想看我们是不是这样的人?这是诸佛如来摄受加持的对象。

  华焰髻菩萨偈颂第四首:

  【诸有少智者,不能知此法,慧眼清净人,于此乃能见。】

  清凉大师为我们提示,「以何眼见,唯胜非劣。」这个意思就是讲什么人,用什么眼睛,你能够见到如来的大法。大师告诉我们,这个要非常殊胜的眼光、眼力,普通人见不到。我们看经里面的意思,『诸有少智者』,智慧少的人,『不能知此法』,我们就晓得了;反过来是要以多智慧、大智慧才能够见到。「此法」就是指「大方广佛华严」,就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所受用的一切法;我们讲得通俗一点,他们所享受的一切法,要有相当的智慧你才能见到。这个话跟世尊在《弥陀经》上讲的一样。

  《弥陀经》上佛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个「少」是贯下去的,善根少、福德少、因缘少,都不能够生弥陀佛国。这个地方讲智慧少了,你对于诸佛如来、法身大士的境界你不能知。你想想看,是一个意思!于是我们就要注意,「慧眼」,前面讲少智者,少智者没有慧眼。佛在《金刚经》上讲,如来有五眼,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要想见如来境界,这个地方的标准不高,「慧眼清净」就能见到;慧眼不是肉眼,是真实智慧。

  智慧从哪里来?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什么人有慧眼?阿罗汉有慧眼、菩萨有慧眼。六道里头的天人、大梵天王、摩酰首罗天王,这是三界里面福报最大的,他们只有天眼,他们没有慧眼。什么人有慧眼?阿罗汉有慧眼。虽有慧眼,阿罗汉的慧眼还是少智者,他见不到佛的境界。这个慧眼的慧,是三学里头的「戒定慧」。智慧开了,你得慧眼。阿罗汉确实他们修行因戒得定,小乘人对于戒律看得很重。所以现在很多小乘国家瞧不起大乘佛法,有道理。

  为什么瞧不起大乘?大乘把戒律忽略了,而不知道「戒是无上菩提本」。小乘人有根有本,学大乘的人,根本不要了,所以修学大乘人的成就,当然不如小乘。小乘严持戒律,虽然心量狭小、智慧不开,他能不失人身,他的果报在人天,难得!大乘人把戒律完全废除了,果报在三途地狱,哪里能比得上人?这些都是事实。今天大乘人研究经教、讲经说法,狂慧,不是真实智慧。我们对于世间的修行人要仔细观察,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人看自己难,看别人容易),我自己修学如法不如法?佛在经上多次说到:「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佛这个话是什么意思?重视基础的教育,没有基础你怎么能成就!你不相信佛的话,不顺从佛的教诲,你当然不是佛弟子,你当然不信佛。

  所以我对我们的同学们说,特别是住在图文巴的同学,你们在网络上现在都在收看,我对你们的要求一点都不苛刻,是世尊对我们的要求,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要求,是毘卢遮那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对我们的要求,希望我们在这一生都能够契入佛的境界。要想入佛境界、要想入佛知见,你不随顺佛的教诲,你怎么能做到?想在这一生入佛境界,落实佛境界,《弟子规》重要、《太上感应篇》重要、《沙弥律仪》重要。我教大家每天学一条,你们做了没有?不管我在不在学院,你们都要认真去做;你不能认真去做、不能落实,你不信佛,你不是佛弟子。不信佛、不是佛弟子,冒充佛弟子,住在佛的道场享受四众的供养,你过去生中修积的福报很快就耗尽,你的前途可悲!你有没有觉察到?有没有看到?

  我们一定要遵循佛陀的遗教,「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常常放在心上,时时刻刻警惕自己,因戒得定。定是什么?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这是定;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我不动心,内里面不起贪瞋痴慢,不起自私自利,这是定。外不着相是禅,内不动心是定,禅定是佛家修学的枢纽,无论是哪个法门都不能够离开禅定。佛法里面常讲八万四千法门,你要晓得,法是方法,门是门道;方法门道有八万四千种,方向是一个,目标是一个,方向目标是禅定。这样你才晓得,不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哪一法不是修禅定!绝对不是禅宗才是修禅定,那你搞错了。禅宗以外,所有的佛法无一不是修禅定,只是修禅定的方法、门道不一样而已。禅宗用的是观心的方法、参话头的方法,这是总的来说。我们净宗修禅定的方法是用念佛的方法,念佛又分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这四大类,我们今天采取的是持名念佛。我们用持名修什么?跟诸位说,修禅定,懂得的人不多。《弥陀经》上讲的「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我们持名念佛的目标是这个,要念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心不颠倒就开智慧了。用持名这个方法,达到一心不乱,达到禅定,从禅定达到心不颠倒,智慧开。

  净宗法门所依的还是「戒定慧」三学,它的大根大本还是在持戒。怎么知道?你看看佛教导学净宗的人,从哪里学起?「净业三福」。在《观无量寿佛经》会上,韦提希夫人代表我们大众向释迦牟尼佛请法,他是代表我们净宗学人出面请法的。佛教他求生净土的方法,没有说方法之前,先讲「净业三福」。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教导我们,你想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先决具备的条件。你没有这个条件,那就不必谈了,给你讲方法没用处。

  你要先具备这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条落实在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你懂不懂?你做到没有?你要是没有做到,念佛也不能往生。为什么?西方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心行不善,阿弥陀佛就是慈悲把你接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跟那些人不能相处。为什么?那些人是纯善之人,你的心行不善,也会被人家把你排挤出去,你不是他那个团体的,我们自己要清楚、要明了。西方世界的人心地行为纯净纯善,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教导我们的「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夹杂」。你做到没有?你没有做到,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你看古大德常说:「喊破喉咙也枉然!」这个事实真相不能不晓得。

  具足这个条件,你才能「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学东西按部就班的,按秩序来学就不难了。我们现在受三皈,三皈做不到;受五戒,五戒做不到;讲威仪,威仪做不到,为什么?你头一个基础没有。为什么古时候人能做到,现在人做不到?现在人第一个条件没有,所以第二个条件你就非常困难。正因为这个事实真相,我劝同学们认真学《弟子规》,《弟子规》帮助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成就我们第一个条件,我们取西方净土才有把握,你不干怎么行!

  所以我常讲,你不是佛教徒,你没有受过三皈五戒,你念佛能不能往生?有,很多!他为什么念佛能往生?他具备头一条戒,三福里头第一条。不是正规的佛弟子,但是他具足孝亲、尊师、慈悲心,具足十善业,这样的念佛人,心里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没有受过三皈,他能往生。他生到哪个地方?我们很清楚,凡圣同居土。受持三皈,受了菩萨戒,受了五戒,甚至于出了家,念佛都不能往生,什么原因?头一条没有。诸位要知道,头一个条件没有,你决定没有第二条,第三条更不必说了。像盖楼房一样,第一层没有,哪来的第二层,哪里会有第三层!第一层世间善人,第二层、第三层是佛法里面的善人,经上常讲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要常常想到,经上讲善男子、善女人包不包括我在其中?我是不是佛口里叫的善男子、善女人?要多想一想,反省反省。

  为什么我这样重视《弟子规》,重视儒家的小学,童蒙教学?「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是修行证果的大根大本,你连这个都没有,还谈什么!十善业道你不能奉行,就是一开端佛讲的这两句你没有。你才知道,佛菩萨的根是在做好人,是世间的好儿女、好弟子;这个好人能够修善、修善心、修慈悲心,爱护众生,修十善业,善人!所以「孝亲尊师」是好基础、好根基、好底子,佛法是从这个地方建立起来的。这像一棵大树一样,这是根,埋在地底下你看不见。我们今天修学大乘的,只看到树干枝叶花果,根没看见。所以根怎么样?根不要学。学什么东西?学枝叶花果,学这些好看。结果你所学的全是假的,你所学的是死的,不是生的、不是活的。大家要明白,要能够体会得到。

  我们确实很不幸,小时候父母疏忽了,老师疏忽了,没有教导我们,佛在《无量寿经》上讲得很好「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佛菩萨不怪我们,也不怪我们的父母,我们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我们生在乱世,伦理道德、圣人教诲都被大家疏忽了,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所以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但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还是相当幸运,我们在这一生当中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识,不容易!虽然我们年岁大了,善知识的教诲我们还可以做补救,所谓是补习教育。我们发愤认真努力,在这上面扎根;要知道不在这上面扎根,你的道业决定不能成就。不管你学哪一宗、哪一派,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大乘也好、小乘也好,你不在这上面扎根,你是假的,你是落空的。今天讲这些话,讲得像我这样清楚明白的,不多了。

  我感激佛菩萨的大恩大德,我把我的修学毫无隐瞒的全盘托出,供养一切有缘的众生,我知道唯此能报佛恩。我们天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不这样作法,不能报恩。知恩不能报恩,那就不是善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分。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看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你为什么来,真是这样的。不知恩的人也不能往生,知恩不能报恩的人也不能往生。我们在这个世间,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做出知恩报恩之事,要行知恩报恩之法,以这个功德回向净土,我们求愿往生才真有把握。

  我跟诸位同修说过,《无量寿经》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个保证书我们要拿到。不是这个书本你拿到的时候,你就算拿到了,不是的。要实质拿到,实质拿到是能信能解能行,你真的拿到了。我对于这部经典,就像此地讲的「深信喜」,佛在经上讲的字字句句,我懂得佛的意思,我知道怎样落实在我现前生活、现前工作上。处事待人接物,我都遵循《无量寿经》的教诲去做,把《无量寿经》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行为,这部经你真的得到了,这就是你往生净土的保证。阿弥陀佛给你作证,释迦牟尼佛给你作证,十方一切诸佛给你作证。你想想,这个快乐,这种法喜,世出世间哪一法能比得上!

  我们希望将来有一个多元文化和平村,希望这个村里面能住一千人,各个不同宗教、不同族群,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照顾、互相协助。学佛的同修在这个和平村里面,多多的来表演念佛往生,预知时至,可以向全村的居民宣布,不生病,站着走、坐着走,现身说法。像早年香港何东爵士的老太太,那时我在台湾听说,欢喜赞叹!何世礼将军一家人是虔诚的基督徒,他的母亲念佛。何将军受过中国儒家的教育,对母亲很孝顺,虽然是基督徒还是孝敬父母。母亲在家里念佛,在家里也给他设立一个佛堂,他们自己星期天到教堂作礼拜。他们不信佛,不障碍他母亲,难得,不容易。

  他母亲往生的时候,把他的儿子媳妇家人都召集到面前,告诉他们:我什么时候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说:我们家里很难得,宗教信仰不同,但是彼此并不妨碍,都能尊重。你们信基督教,我没有反对;我信佛教,你们也没有反对,很难得。我往生,希望你们能念几句佛号送送我,也算是我们母子一场。这个是人情,家里人他们都答应了。往生这一天,真的开往生大会,亲戚朋友都来了。老太太宣布她要走了,亲戚朋友这一天都来念佛送她。看到老太太到时间快到了,洗澡、换衣服、梳头整整齐齐。她是虔诚的佛教徒,穿上海青;她受了菩萨戒,搭上缦衣,坐在那个地方合掌念佛,念不到几声她真的走了。这一家基督徒亲眼看到的,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全家都念佛了。

  你看看老太太,了不起!用什么方法度她家人?现身说法,做给你看。现在人家讲,拿出成绩给你看,拿出证据给你看,一句话不要讲,你看看我这个样子,你能做得到吗?这不能不服。所以何东爵士,他在走之前把他家里的房子统统捐献出来,就是现在香港的东莲觉苑;东莲觉苑是他的住宅,捐献出来做佛教的道场,他们这一家人变成佛教的护法。不拿出成绩不行,现在的人,你跟他讲他不相信,他很难接受,做出成绩来给他看。

  你讲经,你能说到,你能做到吗?你说没有自私自利,你做到没有?你说不杀生,对于蚊虫蚂蚁你都能爱护牠,没有伤害牠的念头,你做到没有?你说不偷盗,你还有没有贪财、贪利、贪名,还有没有想占人一点便宜的念头?你得做到才行,你做不到不行。我们自己有一点福报,是不是真的给一切大众共享,还是你自己独享。

  世间人贫穷的人还是占大多数,老人、身体不健康的人、需要人照顾的人,在这个世间是很大的比例。全世界人都晓得人口老化,老人年岁大了,工作能力没有了,晚年怎么度过?每个国家、每个地方政府都注意到,这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学佛的人面对着这种社会问题,这是我们修行、落实佛陀教诲的大好机缘。佛教我们孝养父母,我们父母已经不在了,看到这些老人年龄跟我父母差不多的,就是我的父母;我能孝养这些老人,我的父母有人孝养,因缘果报必定如是。我的父母不管在哪一道肯定都有感应,我能够孝敬别人的父母,别人就会照顾我的父母;我能够事奉别人的师长,别人就会尊重我的师长,我们要在这个地方落实。

  所以我们想办个老人院,在一般方式上跟其它老人院没有两样;不相同的,我们是以孝顺心、真诚平等的恭敬心去做这桩事情。我们把这个事情看作是道场,这个事情是佛的事业、神圣的事业,我们这样去做。我们怕没有能力,只要发心纯正,我相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加持,我有信心,一点都不怀疑,世间所有宗教里面的神圣都保佑。即使是魔王、修罗、罗剎,我深深相信他们在旁边看到也欢喜赞叹。你要是问为什么?修罗、罗剎、魔王也有佛性,也有良心。我们今天做的事情无私无我,究竟彻底的奉献,你要说不能感动诸佛如来、一切众生,没有这个道理!李老师教导我的「至诚感通」,上通诸佛如来,下通恶道众生。

  我们同学们,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抓住这个机会,这是我们成就福慧的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遇到这样殊胜的一个机会是我们有福报。你想想,世间有许多人具足聪明智慧、财力、物力、人力,但是他们没有做,你说多可惜!我们今天力量不如人,我们的心比别人殊胜,我们从小的地方点点滴滴去做。现在开始,我们每个星期六晚上办温馨晚宴,我们从这里做起。再进一步,我们把星期六扩展到一个星期两天、三天;可能的话,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不缺,看我们的力量;再发展为多元文化和平村,我会尽心尽力向这个方向去做,全心全力的投入。我相信像这个经上所讲的『慧眼清净人,于此乃能见』,诸佛菩萨大圣大贤都是慧眼清净人,他会看到我,我也能看到他;他会加持我的,我也会满他们的大愿。好,今天时间到了。



上一篇: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二十二
下一篇:二零零二年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六百二十四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