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六百四十八

  日期:2011/9/23 15:20:18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四八卷)  2002/03/14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0648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显示如来诸大愿海。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

  这里有三句,三句成一门,一门分二,对前二句成人。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跟我们讲,这是「成就摄持门,为成持人法对」,一门分二,「初成果人功德大愿」,第二是「持法轮令不断绝,由斯玄理,法眼常全故」,这两句并不难懂,义趣很深很广。『成就一切佛功德海,显示如来诸大愿海』,能成就的是普贤三昧,所成就的是「一切佛功德海」。普贤三昧,我们总得要记住,这个三昧名「一切诸佛毘卢遮那如来藏身」,名词里面的含义,清凉跟我们做了详细的解释。「一切诸佛」是说什么,「毘卢遮那」是说什么,「如来」是说什么,「藏」是说什么,「身」是说什么,这一节经文就是解释三昧名称里面「身」的意思。由此可知,普贤三昧的重要性。哪一个人不想契入华严境界?由此可知,要想入华严境界,我们一般讲入一真法界,这是真正的成就、真实的成就。

  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天台大师讲得好,六即佛里头四圣是相似即佛,而六道里面只能够修到观行即佛,观行位;四圣法界是相似位,一真法界是分证位,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读《金刚经》江味农老居士的批注,《金刚经》上常常讲到诸佛,江老居士解释「诸佛」,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分证即佛」,宗门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也就是证一分法身,这是分证位,这是真正的成就。用什么方法破无明?普贤三昧,这么明显的摆在我们面前!普贤三昧是一切诸佛毘卢遮那,毘卢遮那是光明遍照,我们要从这上面去体会,如来藏身。这里头有事有理,玲珑剔透,重重无尽,圆融无碍,这是究竟圆满的大定。要用我们浅显的话来说,就是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丝毫的妄想分别执着;从深的意思来讲,又具足了无量无边的功德。

  证到圆满的大定不是没有事情,如果要没有事情了,释迦牟尼佛何必到这个世间来示现?他之所以到世间来示现、来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他有事。但是虽然有事,事情很多,虚空法界有缘的众生太多了,哪里有缘,哪里现身。无论现什么身,依旧在三昧之中,没有舍弃三昧。这是什么境界?我们有没有去想想?宗门里面所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他不是不从百花丛中过,他经常在百花丛中过。我们凡夫麻烦在哪里?凡夫那就是身上沾染得太多了。他有能力片叶不沾身,不但片叶不沾身,色香味也不沾染,这就是普贤三昧。普贤三昧善财童子修成,五十三参就是百花丛中过。每一参访到末后这一段文字,我们看到「恋德礼辞」,恋德是感恩,成就自己戒定慧三学,这是感恩;礼辞,一丝毫不沾染,礼是具足诚敬,辞是丝毫不染。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那个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历事练心,就在事相上十法界依正庄严里面,练成纯净纯善。纯净是真实功德,纯善是万能,万德万能。这个「万」不是数字,是代表圆满。我们通常十是代表圆满,百、千到万是代表大圆满。净到了大圆满,善也到大圆满。净是自行,善是化他、利益众生,自利利他都到了大圆满。

  前面成就果人功德大愿,如果没有这样甚深广大的三昧,我们还是换句话说,没有甚深广大的正常享受,这个功德跟大愿都不能成就,被障碍了。在这个地方,功德跟福德有区分,我们不能不知道。福德,果报在三界,在六道里面享福,福很大;功德,能帮助你超越三界六道、超越十法界,功德重要!学佛的同修,关于这一方面许许多多人混淆不清,误以为福德就是功德,这个铸成很大的错误。福德跟功德在相上是非常相似,这个相似是某些形相里头相似,让一般人产生误会了。最容易让人混淆不清的,是佛门许多寺庙道场都放一个箱子,让一般人把钱丢到里面去,那个箱子叫「功德箱」。人误会了,我们对于三宝拿一点钱财去供养,这就是功德,错了!如果这样是修功德,梁武帝为佛教建立四百八十座的道场,规模都很大,供养几十万出家人,他问达摩祖师:「我的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告诉他:「并无功德」。那是什么?是福德。如果他要问:「我这个福德大不大?」达摩祖师一定说:「甚大!甚大!」你修的是福,你来生享受大福报。人间没有那么大的福报,那你就得到天上去了,去享天福去了。天有二十八层,看你福报的大小,福报会把你不断往上抬升,上则为天王,福报大的到天上去作天王去了。

  功德,有一些功德一分钱都不要花的。譬如修布施,布施到底是对治什么?对治悭贪。悭吝的心断掉,没有了,贪心断掉了,对世出世间法都没有贪心,你布施波罗蜜圆满,这是功德,这不是福德。有没有福报?有,那个福报超过人家修福的,超过梁武帝。为什么?梁武帝修的福报是有限的,你把悭贪烦恼断掉了,那个布施就是舍、就是放下,你这个是称性的,称性的福报是永远享不尽的。持戒也很容易混淆,我看过有一些出家人严持戒律,持戒很严,他修的是什么?福德。五戒十善、菩萨戒他真做到,戒律清净,怎么知道他是福德,不是功德?他恶念没有断,持戒是对治恶业的。恶业怎么没有断?他瞧不起不持戒的人,批评不持戒的人,「某个人不持戒,某个人犯戒,某个人破戒」,这个念头他不断,他心不清净,所以他是福德,他不是功德。

  怎样持戒是功德不是福德?持戒清净,恶念都断掉了。不但没有恶行,恶的行为没有,恶的言语没有,恶的念头也没有了,念头没有了这是功德。所以我们看到一些持戒持得很严的人,他身虽然没有犯,他口还有犯,从口里面批评的,我们就晓得他意恶没有断。后面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亦复如是,这个东西要细细去讲求,你才真搞清楚、搞明白。换句话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地一定要跟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相应,相应而不着相,那是真实的功德;相应着相,依旧是福德。不能不知道,不要误会把修福当作功德。功德有了,福在其中,哪有没有福报的道理?福报现前的时候,未必具足功德。所以功德里头有福德,福德里头没有功德,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成就一切佛功德海」,佛是证果的人,他的功德成就了。普贤在此地为我们示现,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我们要知道如何来修学。

  「显示如来诸大愿海」,如果没有成就佛果圆满功德,佛在因地所发的弘愿不能圆满。大愿的代表是普贤菩萨的大愿,是后面的十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到「普皆回向」,不能圆满,菩萨虽然在做,没有法子做得圆满。我们非常向往,很想学习,没有办法做到圆满。为什么?我们没有圆满的功德。但是不能不做,尽心尽力去做,在我们的分上那就算圆满了,要尽心尽力。特别在现前这个环境里面,佛法讲境界,我们要带头去做,要深明因果。印光大师示现在近代,要不是他老人家极力提倡因果,我们对因果这一桩事情疏忽了。不是不相信,不会去重视,那就大错了。印光大师这么一提倡,我们接触到了,才知道因果教育对现前众生之机比什么都重要。今天的世界浊恶到这个样子,就是不相信因果报应,不相信有情众生死了以后有来世,他不相信。不相信有天地鬼神,甚至于连上帝都不相信了,于是真的像鬼神所说的「胆大妄为」,什么样的恶念、坏事他都敢干,等到果报现前,后悔莫及了。

  所以要挽救当前的劫运,没有别的,特别提倡因果教育。我们最近在台湾翻印一部书《八德须知》。我们这次印的时候,重新给它题了一个书名,《道德教育课本》,大家好懂。原来的书名保留,印在封面的里面一页。它是依照八德来排列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每一个字取历史上的这些事迹来做证明。在历史上哪些人行孝道,得什么样的果报;哪些人是不孝父母,他得什么样的果报。这两种果报对比,让你看,这都是正史里面所说的,决不是虚构的。讲因果报应,决定不是迷信。佛在因地行菩萨道,都曾经发愿要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大愿,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这四大类,所以叫四弘誓愿。度众生那个度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度?就度字本意,是从这一个岸度到对方的那个岸;就像我们坐渡船过河一样,叫渡船。此岸、彼岸,此岸是凡夫,彼岸是圣人,如何从凡度到成圣,这是度字的本意。引申的意思,有帮助众生的意思、协助众生的意思、教导众生的意思、成就众生的意思。

  我们怎样帮助众生不堕三恶道,用什么方法?教导众生、劝导众生断恶修善。恶的念头、恶的行为是三恶道的因,我们不要造三恶道的因,当然就不会有三恶道的果报。要努力行善,果报就在三善道。善恶的标准是什么?佛教众生总是简单明了,大家好记,定了十个标准:身,恶业是杀生、偷盗、YIN欲,这是恶业,感三恶道的;十恶反过来就是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YIN欲,你看看这个标准多么简单!这个标准的境界浅深广狭,完全看你自己的善根、因缘、程度。这十个科目,从初发心就学这十个科目,一直到成佛还是这十个科目,佛教的!口有四种恶业,妄语,两舌,两舌是拨弄是非,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众生;恶口,说话很难听、很粗鲁,口有这四种恶。翻过来就是四种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是起心动念,意三种恶:贪、瞋恚、愚痴;翻过来是三种善业,这念头不贪,没有贪的念头,没有瞋恚的念头,没有愚痴的念头,这是十善业,把善恶的标准教给我们了。

  佛这种教诲广大没有边际,不一定是学佛的人,你做不做他的学生、愿不愿意跟他学都没有关系,他总是以十善劝化一切大众。你要以他为师,要跟他学,那还要讲得更详细,他真教你。今天我们要帮助世人、要成就自己,你不修十善怎么行?大小乘经论,诸位一展开,佛常常叫着「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相应才是善男子、善女人;与十善不相应,佛在经上叫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就没分,不是佛所称的,我们能懂吗?所以我讲四弘誓愿,我说实际上就是一个愿,就是第一愿,后面的三愿成就第一愿,「显示如来大愿海」要靠后面三愿。「烦恼无尽誓愿断」,用什么来断烦恼?用戒定。戒对我们来讲,是强制我们要断烦恼,断恶修善;定就不是强制的,定就自然,自自然然不造恶。不但不造恶,恶念没有了,自自然然生善念、行善法。断烦恼是要靠戒定,你们诸位想想,你要不用十善业,你怎么能断恶修善?你要是用三皈五戒,这是入佛门,以佛为师了,是断恶修善的标准。三皈依是原则,是总纲领、总原则: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三皈常常说翻邪三皈。什么是邪?迷邪染都是邪。

  我们今天实实在在讲是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自己要认真反省。别人说我们、批评我们,我们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自己回头想想人家批评的有没有错误?如果没有错误,人家这样指责我我也欢喜。为什么?消我业障。真的消业障,成就我的忍辱波罗蜜,成就我的精进波罗蜜,成就我的禅定、般若波罗蜜,怎么不感谢?感恩!在这个境界里头看看我自己是不是如如不动?是不是增长自己的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如果拒不接受,心里还起反抗,那就错了!那你的一切烦恼圆满具足,你的果报在三途,不在人天。所以佛教给我们,时时刻刻要修忏悔法门,儒家教学也教你天天要做反省的功夫,自己好好反省、好好检讨,找出自己的毛病,改过自新,这就对了。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自己以为自己什么毛病都没有,别人都有过失、有毛病,我没有,我肯定堕地狱。为什么?最大的毛病是不知道自己有毛病。自己果然没有毛病了,成佛了,只有佛没有毛病。

  等觉菩萨还有毛病,为什么?那一品生相无明没破,所以他每天还是要做忏悔的功夫,还是要做反省的功夫,这是等觉菩萨。成了佛,确确实实没有毛病了,还要装出有毛病,还要装作改过自新,干什么?怜悯众生。要是显示一点毛病都没有,众生看到佛没有毛病,「我也没有」,你给众生做的是什么形象?所以佛大慈大悲,从什么地方显示?没有毛病装作一身毛病,没有过失还装作有过失来改过,这叫示现。随类化身,随机示现,什么样的机缘要做什么样的示现,利益众生。如果你从这个地方有所体会,你才会真正感谢佛菩萨,你才真正能够在佛菩萨那里学到一点东西;否则的话,每天懵懵懂懂,这一生过去了,真的一事无成,一生都堕落在迷邪染,这还得了吗?你看看释迦牟尼佛,这早已经成佛了,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从经典记载里面看到他老人家的生活行谊,点点滴滴都为我们做榜样,都为我们做模范。我们从这些地方看到、学到怎么样修行证果、普度众生。

  「法门无量誓愿学」,慧开了,戒定慧三学,戒定断烦恼,慧学法门。慧没有开不能学法门,学法门怎么样?增长邪见。清凉大师在《疏钞》里头说,烦恼不断,学法门是增长邪见,没有好处。佛摆的这个次第,次第不能颠倒,烦恼断了学法门,智慧开了。最后「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什么?如果不证得究竟圆满,那个度众生的愿就不能圆满,为什么?譬如你是等觉菩萨,等觉菩萨能度十地以下的,你没有办法度等觉,他跟你程度一样。必定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度众生的大愿才圆满。这是「显示如来诸大愿海」,都是在戒定慧三学上。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点点滴滴,如果要是与三学、六度脱节,相违背,那你就是什么?立刻堕落到三途,你就往下堕落了。怎样能保住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与三学、六度相应,我们在这个经文里要如是的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我们接着看底下这一句:

  『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这一句在我们今天看来,实在讲有无限的感慨。佛法传到今天,确确实实是像古人常讲的危急存亡之秋。前两个星期我在新加坡,从韩国、从日本来了几位法师来看我,他们非常坦诚,没有忌讳,跟我谈到他们国家的佛教已经衰落到谷底,问我有没有办法再振兴起来?从谈话语气当中,他们对于佛法振兴的信心都失掉了,希望我到韩国、日本去做一次访问,我答应他们。所以我们预定这个月底,三十号访问汉城,在韩国三天,在日本十天。日本可能还没有十天,我们是四月二号从韩国到日本,十一号我就回香港。所以这一次是很短期的,我是去看看,去了解一下状况。这两个是我们中国的近邻,跟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过去都是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这两个国家的佛教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文化渊源非常深厚。我去看看有没有办法帮助他们,我现在不敢说。

  我们读到这一句,「一切诸佛所有法轮」,这个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流通也不容易,过去说实在话,我的缘不成熟,所以在亚洲、美洲,近代这几年才走入澳洲、太平洋周边这些地区,到处把佛法介绍给大众,这个工作做了几十年。我们算是最早利用录相带、录音带、经书、善书,全心全力的在制作、在赠送,累积到现在,我们没有统计。在台湾我有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过去有一个「华藏图书馆」,负责在推动。自从有了网络之后,我们就尽量利用网络的传播,各个地区也有电视广播,总是尽心尽力在做。做得不够,地球还是太大了。欧洲、非洲、亚洲的西北部,我们都没有做到,但是也有流通到那边,数量很少。这样已经尽心尽力,能不能真正做到「使无断绝」?太难太难了!要想佛种不断绝,只有一个方法,要后继有人。

  我在讲经的时候常常提到,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听我讲经,讲到正法的弘护,他很受感动。跟我商量办培训班,培训讲经弘法的人才,好事!我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发心,才长住在新加坡。培训班办成功了,前面三届我自己教的,到第四届学生们有不少喜欢听《华严经》,有一些并不是真正发心来求学的。所以在第四届,李木源居士跟我商量,我们第四届好的学生纳入华严班,就没有发毕业证书了,《华严经》没讲完。第五届的学生不错,我就让华严班这些老学生担任助教,把我教给他们那些方法,你去教新的同学,教得很成功。这一届是第六届,第五届担任教学的,现在升为讲师;而第五届留下来的好的同学都担任助教,来教第六届,培训班算有了成绩。一届一届办下去,这些负责教的人,他们不断的在锻炼,不断的在提升,这样才能「使无断绝」。短期的培训,重点是在师资,我们用这个方法。因为在新加坡,是想办一个学院,因缘不具足。这样我离开新加坡到澳洲来,澳洲我们也很努力向学院这个目标来发展。

  读到这一段经文,我们愈感觉到续佛慧命的责任沉重!担不起还是要担,不能说担不起我就不担了,我们对不起佛菩萨,我们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这些护法的,所以担负不起也要硬着肩膀来承担。现在我们的学院还在草创,最少要等我们教室建好。这个工程,同学们告诉我大概要十月底能完工,完工之后我们尽快的来招生。我们先从短期来做起,我们在新加坡办培训班,以这个经验来做基础。所以我现在劝导同学们,你们在德行上要奠定根基,德行是修功德、福德;经教上你要深入一门,将来学院正式招生,你要担任这个科目的教学。如果我们的学程前几年来试验,从这个地方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的来求改进、求进步。你这一部经,一届三个月一期,三个月一期,一年至少你可以讲三遍,两年就讲六遍,三年就讲九遍,大概就差不多了。你讲熟了,熟能生巧,你才有悟处,这个悟处与德行有密切关系。所以出家人「沙弥律仪」你要不肯认真学习,你不能够条条做到,你在经教上求悟处,难了!

  我劝导大家在佛法里扎根,完全是依据净业三福。佛跟我们说得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个话说得多么重!第一福落实在《弟子规》、《十善业道经》,第二福落实在三皈五戒,出家的同学落实在《沙弥律仪》,第三福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总共这是四门;《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如果有力量愿意学、肯学的,可以加上一个《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可以摆在第二福,三皈五戒,出家人学《沙弥律仪》;《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福。你没有这个底子,你不能把这几样东西落实,你想开悟不容易。为什么?你烦恼习气堵塞你的悟门。这个障碍、堵塞去掉了,容易觉悟,你才能得定,才能开慧。

  所以净业三福是讲戒学,要从这里扎根,然后你学一部经典。像《十善业道经》很好,《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也非常好,我跟李老师学经第一部就是学《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每一个人学一部经典,学院开学的时候,你们就要去上课。你教得很好,学院继续聘请你;教得不好,底下一届不聘请你,你就被淘汰掉了。现在就要学,做预备功夫。教室十月才能建好,现在才三月,至少我们还有半年的时间,你要好好的用功学习,要练讲。你在讲堂讲,我们这里四众同学在一起都来听,听得很满意,觉得你讲得不错,你可以来教,学院开学聘书给你,聘请你做第一届短期班的老师;你讲得叫听众听了不满意,我们就不会聘你。一定要努力,解行相应,道德跟经教要同时并进,经教是学问。

  这几天我也做深入的反省,本来我实实在在不想管事,这么大的年岁了,我跟你们说过,你们叫我管事,你们对不起我。但是看看这个学院到今天,也差不多将近一年,我要是不闻不问,这样混下去,这个学院肯定失败。想想的时候还是没有法子,不能不管。我要不管,我对不起佛菩萨,我对不起这些护法的居士们,他们出钱出力来供养,供养让你们到这里来享福,把这个道场据为己有,这成什么话?学院应该是十方的,不能变成子孙庙。所以我们还是要依照法令规章来做,要成立一个董事会,由董事会来管理。董事会这是权力机构,我一定去找深信因果、有修有德的这些大德们,来参加我们的董事会。就像当年我办「佛陀教育基金会」一样,「佛陀教育基金会」最初创始的那些董事,都是我自己选聘的。往后我们董事的产生,不是从信徒产生,董事有缺,或者他有别的事情半路离开,不能担任这个职务,由董事会大家斟酌选聘,所以基金会一直能够保持兴旺,保持它不衰,这个方法好。

  深信因果,常常听经,他不听经问题一定出来。我选择的董事一定是天天都听经的,纵然不住在图文巴、在澳洲这个地方,我们网络传播,他在家里都听到。我也常常问,「我今天讲经,你们有没有在听?」选择这些人,不要多,五个人到七个人,成立这个董事会,不超过七个人,应该是五个人也可以,要把它办成一个学校。里面所有这些执事,都由董事会来聘请。要把这个道场走上轨道,尽到我们护持的责任。学院开学,前面两三届我还会担任一个科目,我希望到第四届以后我就不要再上课了,前面三届我会给大家上课。我的讲经不会中断,我现在讲经四个小时,我再加一堂课两个小时,我一天讲六个小时,还行!我全心全力在做护持正法的工作,希望正法久住,希望借着正法能消除这个世间的灾难,希望有继起的人才,把正法弘扬光大,真正能够做到普度众生,帮助全世界的众生破迷开悟、断恶修善,重新建立对于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想法,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转凡为圣。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就是来干这个的,不是来享福的,不是来占有的。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是常常跟你讲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想享受,你想占有,错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经》上常讲,「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些话天天要念几句,才能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去掉几分,不再生这个妄想了。如果这个道场给你们,你们说「这是我的」,我的罪过很重。什么罪过?你们出了家,送个家给你,就把你又送回家去了,这个罪重!好心发心出家,你怎么又给个家给他?他原来那个家是小小家,现在搞个大家把他架住,他就完了!所以道场叫十方常住,不是私有财产,我们住在这个地方,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比自己的财产还要认真、还要爱护它、维护它。为什么?希望它永久存在,代代都出高人,这个道场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所以看这个情形,我不在这长住不行,你们同学们在一起,谁都不服谁,每一个人都有私心、都有成见、都有妄想、都有分别、都有执着,这怎么得了?我在这个地方定下来住几年,帮助你们,希望你们能真正把妄想、分别、执着淘汰掉,道心、道念、道行要向上提升,自己的前途才一片光明。自己成就了,才能够帮助众生,自度而后你才有能力度他。所以说到流通、护持,流通里头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是塑造自己,代表如来正法的形象,这是真实的流通。我们自己学不好,阳奉阴违,这就把流通堵塞了。经不能一天不读,教不能一天不听,你听得愈多愈好,听的时候要认真!

  前天我还劝悟庄,要拜佛!消业障!在这个道场担任执事,你的工作很忙,一天最少拜一百拜。一百拜大概需要十五分钟,你早晨就抽不出十五分钟来吗?拜五十拜。晚上再抽出十五分钟也拜五十拜,就够了,最少!标准的是三百拜,标准的。三百拜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如果分两次拜的时候,一次一百五十拜,半个小时。早晨拜半个小时,晚上拜半个小时。专门拜阿弥陀佛,不要有分别妄想。拜阿弥陀佛,所有一切诸佛统统拜到了,阿弥陀佛做总代表。我们这个地方是净土道场,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要与净宗相应。我们要办活动,活动里头是以讲经为主,为什么?这是学院。念佛,像佛七,这一次佛七是为了纪念韩馆长,在此地我们找不到适当的场所。往后学院的形象不能破坏,办活动是以上课为主。念佛是可以订做早晚课,早课一个半小时,或者是两个小时,晚课两个小时念佛,那一天就四个小时念佛。六个小时上课,我们办活动用这个方法。十个小时,四个小时念佛,六个小时上课,把课程安排好。活动时间的长短,不必呆板的刻定,可以活活泼泼的来做,每一次活动有特定的对象,这个好!譬如说我们这一次活动,以台湾同修为对象;下一次活动,以海外的同修为对象;第三次活动,以本地同修为对象;在学校放假期间,我们可以以学校的老师为对象、以学生为对象,都可以办,完全配合他们当前的需要来选定课程。

  我们来选经,选讲一部经,行!佛经可以,儒家东西也可以,甚至于其它宗教经典都行,不必全讲,节录、选讲,针对当前迫切需要。修的学生,我们办这个班对象是学生,像往年李老师在台中办「慈光大专佛学讲座」,他的对象是大专学生。现代学生有哪些不良的风气,我们要对症下药。所以每一次活动,我们有一个宗旨、有一个目标、有一个主题,这样办很有意义。我们家里面的住众,无论是在家出家都可以自己下一点功夫,准备一些功课,在这个活动里面担任教导。不能担任课堂教学的,担任早晚课的领众,或者担任常住的事务,做护法的工作。弘护一体,弘护要密切的配合,这样的道场就活动起来了。如果这个道场没有上课,也没有念佛,住在这里面的人无所适从、暮气沉沉,这是佛法的衰相。怎么样转衰微为兴旺?我们要常常去想,要努力去做,要认真、全心全力的来带动,功德无量!

  从哪里做起?从我自己本身做起,那一切诸佛所有法轮,你说这个使命多重!所有法轮包括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今天我们讲的各宗各派,我们要平等的护持。我们自己学一个法门,对于任何法门,只要是佛传下来的,我们都有使命、有责任来护持,来帮助它推动弘扬。所以我们净宗学院,学院成立我就讲得很清楚,这个学院决不是只教净宗,我们现在天天讲《华严》,想学《华严》的,行!参加我这个班。《华严》怎么学法?要采取古大德教学的方法,你要覆讲。你今天上午听我讲两个小时,听完之后,下午在我没有讲经之前,你就要覆讲一遍。覆讲不要两个小时,一个小时。我可以带两个学生,下午我讲了两个小时,明天早晨你覆讲,如果两个同学学,一个同学讲一个小时。我讲两个小时的东西,你们把它浓缩起来,一个小时讲出来。天天不间断,我一天讲四个小时,跟我学的人每天讲两小时,讲给大家听。不是这样,那你怎么学得出来?古大德教学,培养讲经的法师,就是用覆讲小座,叫讲小座。

  我们的预定,《华严》讲完之后,我接着讲《法华》,《法华》以后接着讲《楞严》,《楞严》以后接着讲五经一论,你们真正肯学是这个学法。不是说听了之后不来覆讲,那个没有用处,白听!这是用古时候的方法培养弘法人才。所以你听讲的时候你要注意,你要整个精神集中。为什么?听完之后你就得要讲,上午听了下午讲,下午听了明天早晨讲。我这边的房子,四月底就完工,完工之后我住到这边来,你们每一堂课我都会来听,我也求三宝加持,希望我还能有这个体力。我为什么这样作法?无非是这个经上讲的,「一切诸佛所有法轮,流通护持,使无断绝」。我学了我要落实,不能说念了就算了。你们真正有心有愿,欢迎你们到这里来一同学习,我会全心全力护持大家、帮助大家。

  我常说护法比弘法难,像学校一样,护法的是校长,弘法的是教员,护法要不懂佛法,他怎么护持?再热心都会出问题,「善护」谈何容易?外行没有办法护持内行,这是一定的道理,世出世间法都不例外,不懂佛法就不能护持佛法。韩馆长过去能够护持我们三十年,韩馆长听经没有中断。特别是前面十七年,我们没有道场的时候,那个十七年我住她家里,每天讲经回来之后,她听经做笔记,回来之后,有问题的一条一条的来问,她的基础底子是那个时候打下去的,她懂。有了道场之后,当然道场还要做早晚课,还得做这些法会,法会不多,总是也做做。她特别在台北,哪些法师唱念唱得好的,法器敲得好的,她去学。所以你们今天看到图书馆这些人打佛七、做三时系念,这些仪规全是馆长教的。她有音乐天才,她这些东西一学就会。没有学佛之前她唱平剧,她登过台、表演过的,她有这个底子。所以她常常跟我讲,她前世大概是赶经忏的和尚,因为经忏佛事这些仪规,她一接触很快就学会,回到图书馆教你们大家。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六百四十七
下一篇:二零零二年讲于澳洲净宗学院 六百四十九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