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九十三

  日期:2011/10/6 17:49:33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0九三卷)  2003/9/10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017-1093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南方最胜世界,苦圣谛第六句看起:

  【或名招引怨。】

  这也是苦圣谛的别名,这个名称确实让我们感到惊讶。六道众生由于迷惑颠倒,烦恼习气很重,有意无意在言语举止当中起现行,许许多多地方,确确实实是言者无意、做者无意,可是见闻之人有心,造成了误会。由误会招引怨业,几乎是每个众生在日常生活当中都很难避免,纵然是大圣如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应化在这个世间也不能避免。佛菩萨的心多清净,多么真诚,绝不夹杂丝毫恶意,但是世间人心目当中看诸佛如来、看诸大菩萨,常常有批评,误会多多。佛菩萨真是善意待人,他在那里打问号:为什么用善意?世间哪有真正善意的人,必定有企图。这时怎么办?所谓是好心得不到好报,难怪小乘圣者常常退心,你要问他为什么退心?不愿意遭受人家冤枉自己。

  大乘菩萨了不起,你怎么样批评他,你怎么样冤枉他,甚至于你陷害他,他不在意,他还是生生世世的照顾你、帮助你,直到你真的醒悟、回头了。如果不是真正觉悟,彻底觉悟,一般人做不到!世法里头,不但现世你没有见到这种人,历史上也不容易找到。找到那么一个、两个,人家还批评他愚痴,他没有智慧。还要糟蹋人,还要批评人。这些事实,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此界他方;最胜世界不是娑婆世界,是他方世界,此界他方烦恼习气大致上都差不多。由此可知,我们这个世界不好。我们到他方诸佛剎土,现在我们看看娑婆世界周边,东南西北上下,这个十方世界跟咱们娑婆世界差不多。确实也有纯净的世界,「世界成就品」里面我们读过,有纯净的、纯善的,但是不多,那些是法身菩萨的报土,不杂九法界,所以那是纯净。我们自己得想想,无明未破,见思尘沙没断,纵然到他方世界,也没有办法离开三苦八苦,没法子离开。在这个经里面我们了解这个事实状况,知道事实状况了,又晓得眼前有何路可走,这个缘分不能不珍惜,这个缘分太重要了。

  我们知道『招引怨』,觉悟的人应当尽一切可能去避免,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要谨慎,要用智慧,决不能用烦恼习气,用烦恼习气就决定不能避免「招引」。跟一切人物结怨是你自己招引的,不是冤家对头来找你,你不招引他,他不会来惹你,你招引的。我们冷静细心思惟观察,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之前,是不是常常犯?学佛之后,前面十年还是很容易犯这个毛病,大概你有个十年、二十年的功夫,学佛有一点心得了,这桩事情逐渐可以减少,依旧不能避免。真的是减少了,这就很有进步,怨业减少,菩提道上障碍就少了。

  要往生,对于过去现前冤亲债主,你要怎样去安抚他们,他们不至于来障碍你念佛往生,这比什么都重要。你要没有方法安抚他,这个方法里头最重要的,自己认真努力积功累德,将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们,特别要跟他们约定: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在那边修学有成就了,我一定很快回来帮助你们,让我过去现前一切冤亲债主同生极乐国。这种安抚约定,他们一定欢喜接受,不但不障碍,还来做你的护法,为什么?我们的利益是共同的。这里面不能有虚情假意,不能有自私自利;如果你有自私自利,你有虚情假意,你的话是假的,你的话将来不能兑现,这些冤亲债主他不会饶过你。所以诚意非常重要,诚则灵,这个灵就跟这一切灵感通。我们要把怨结化解,化怨为亲,化敌为友。

  菩萨成佛之后,永远在法界虚空界里面普度众生,不论是有缘、无缘,普度!无缘给他下佛种子,有缘接引他往生。我们选定净土法门,往后生生世世无量劫又无量劫还是这一个法门,决定没有改变,为什么?在无量法门当中,这个法门真正是易行道,只要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没有一个不成就的。第七个名字:

  【或名能欺夺。】

  这个世间,『能欺夺』这样的不善业习,在现代社会几乎是很普遍,而且得到社会大众的赞美:这个人了不起,他能欺负人,他能够夺取别人的权位、财富、利益,这人能干!不顾后果,他只看到眼前,他不知道有后果。读圣贤书的人、明了事实真相的人,敢不敢欺负人?敢不敢夺取别人的财富、别人的权位?不敢。为什么?起心动念、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有报应在里头。这个事情绝对不是有什么神明在做主宰,不是的,业力,业报。只要我们知道这个世间有业报,业报通三世,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侥幸逃避业报的,没有。可以说此界他方,过去、现在、未来一个例子都找不到,没有一个人能逃出业报的范围,这是真理,这是事实真相。造作恶业的,有意无意欺负人,夺取、霸占,实在说这也不是偶然的,与前世的业习有密切的关联,这一世、来世、后世必受恶报。这些恶报或者是你疾病,你受病苦的折磨,或者是精神上的打击,或者是事业上的挫折。总而言之,你的生活不如意,你的苦难重重,你没有法子避免。有人为的,别人加害于你,那冤冤相报;有我们现在所谓的自然灾害,业报!

  你要是真的看清楚了,这个世间是什么?就是业报在循环,业报在相续。把戏拆穿了,你就不想再玩这个游戏了,这个游戏不好玩,出离的心就有了。念念都有出离的心,念念有帮助自己家亲眷属,对自己亲爱的人,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出离。他们现在还不知道事实真相,纵然也有修学,可是程度还不到,还没有把事实看透、看清楚,因此在修学过程当中他还有疑惑,还是不免犯错。我们在旁边看得很清楚,但是他自己不知不觉,不知道他自己犯错,他认为他自己是正常的,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回头想想前若干年,我们自己不也是如此吗?今天能有看破的能力,是几十年真的在不断学习,从学习当中得到的进步。

  长时熏修重要,唯有长时熏修才能够豁然大悟,熏修的力量不可思议。哪一尊佛陀,哪一尊菩萨不是长劫熏修成就的?没有例外。上根利智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熏成的,不是天然的。所以上中下三根什么个道理,我们得搞清楚、搞明白。过去熏习的时间长,上根;熏习的时间短一点,中根;更短一点,下根,就这么回事情。习气跟圣教恰好是个对比,不受圣贤人教诲的熏习,一定就是受世间烦恼习气的熏染,肯定的。一切众生这两种熏习都有,这是我们肯定的,只是熏习时间长短,熏习力量有厚薄不相同,上中下三根是从这里来的。我们现在即使是在下下根,不要紧,长时间的熏习把下根提到中根,中根就熏成上根,上根就熏成上上根,决定不可以离开圣教熏陶。第八句:

  【或名难共事。】

  我想这个名词我们大家读了都会深有所感,确实很『难共事』,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为什么?大家不讲原则。在古时候还好,社会上普遍尊重圣人,接受圣人的教诲。早年李老师跟我们说,民国初年,中国虽然落后,但是还有局部的承平,在哪里?小城市、乡下,不是交通要害,也不是兵家必争之地,生活在这个地方人很幸福。那个时候没有传媒,某个地方发生了事情,如果是距离五十里以上,五十里,中国里,就是现在的二十五公里、三十公里这样的距离,要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概总得要七、八天,甚至于十天才知道;那边有个人过来了,跟你讲那里出了什么事情,没有报纸,没有信息。远一点,隔个两、三百里发生的事情,总得要一、两个月才知道,知道时候事情早过去了,很久就过去了。

  这些地区居民免不了有争执、有不平,吵吵闹闹的,怎么办?也没有法官,也没有警察,找什么人来调停?三家村里面的秀才,教私塾的这些老师。他来给你评评理,给你讲一点道理,孔老夫子怎么说,孟夫子怎么说,大家一听就平了,有效,很有效果,马上就把事情摆平了。为什么?大家都尊重孔老夫子,尊重孟夫子。说是孔夫子所说的,那还有什么话说。从前的社会。现在不行了,现在把孔老夫子搬出来不服,把释迦牟尼佛搬出来也没效果了,这问题严重了。最后的结果,经论上常讲的生生世世冤冤相报,仇恨愈结愈深,深仇大恨,多少世都不能够化解,这个事情多难。我们在《安士全书》里面读到《文昌帝君阴骘文》,文昌帝君开头自己曾经说过,他在过去生中「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读书、做官,在这个期间当中当然也做了不少好事,但是也结了不少冤仇,冤冤相报,一世比一世残酷。最后遇到佛法,这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做错了,回头是岸,把多生多劫的怨恨舍弃掉了。

  所以与一切众生「共事」不容易,现在这个社会尤其艰难,从什么地方能看见?最明显的例子,家庭,夫妻不合,这「难共事」最明显的例子。离婚,没有儿女,这个罪业还轻一点;要有了儿女,罪业重,你怎么对得起儿女?你跟儿女又结了冤业,这个冤业不是没有事,来生后世你自己必定要受这个果报。这桩事情在现前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动乱的根源。谋求解决的人很多,多少善心人士,学术界、科学界、宗教界志士仁人,都在那里思惟、在那里研究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人提出来的这些方案,但是我们细心观察,没有法子落实。

  就像上个月我在曼谷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说话的人很多,能不能落实和平?大有问题。为什么不能落实和平?根本的一个因素,不能放弃自己的利益,这个事情就难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总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前面,然后再谈别人的利益,别人能接受吗?人人都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哪有不冲突的道理?冲突不能化解,和平就不能落实。真正要想解决,你就得要把自己利益放弃,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就解决了。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利益放弃,依然是拼命在争取利益,这是让我们看到、听到很痛心的一桩事情,知道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绝对不是一桩容易事。这个事情要能做出成绩出来,必须这个世间真正有一部分人觉悟了,这一部分人是多少?宋朝何尚之的话,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就起作用,这个比例不能再少了。现在世界上人口有七十亿,百分之一至少要有七千万人,到哪里去找?找不到!那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教。中国古人说得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要教,你要办教育,要教;你要不教,永远没有觉悟的人。

  今天难,是真难,为什么?教育的基础崩溃了。大家迷信科学,否定了神圣的教诲,否定了宗教教学,把宗教看作迷信,把宗教看作消极,不知道宗教是最好的真善美慧的社会教育。你们想想哪一个宗教不是教人做好人?每一个宗教的教义,都是教人断恶修善,都是教人远离罪恶,提升自己的灵性,不重视物质生活,着重在精神生活、灵性的生活。它的目的确确实实能够达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教导大家能够认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我在讲席常讲,这三个关系处好了,你这一生幸福美满,自在快乐,这是宗教教育的果德就现前了。

  现在的教育,全世界一味只发展科学技术、工商经贸,人文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忘得干干净净。科技是日新月异,工商贸易是很发达,人与人当中只有利害,有利的是朋友,不利的是敌人,这还得了吗?利、共利,不能长久!今年我们有共同利益,明年就没有了。所以今天的朋友可能是明天的敌人,你说这个人间有什么意思?天天在斗争,天天在战争,身心永无宁日,苦,太苦了。精神不安,身体多病,我听说,肯定也是事实,这社会上许许多多人,每天晚上不能离安眠药,离安眠药不能睡觉,你说这个多痛苦。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现在大家有个错误观念是一定要竞争,你要不竞争你就活不下去,这个观念是个错误观念,误导众生,害死人!他不知道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凡四训》里面讲得清楚,美国人卡西这本书里头也讲得清楚,这是外国的,你命里头有,命里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争也争不来。这个竞争岂不是误导了众生吗?命里有的,哪里要竞争?想尽方法争,争到手的,还是你命里有的,你说冤不冤枉?人不能没有智慧,不能不明了事实真相。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竞争放下了,心安理得,你才能过清净幸福的生活,不再跟人斗争。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苦圣谛的第九句:

  【或名妄分别。】

  这一句也是实话,给我们一语道破事实的真相,确确实实虚妄分别。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跟我们说「本来无一物」,这是事实真相。本来无一物,哪里来的分别?所以一切分别皆非实相,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里头没有分别,也没有执着,更没有妄想。离妄想分别执着,真相才能够现前,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你才真正能够看到真善美慧,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庄严。本经的经题原文是《大方广佛杂华庄严经》,中国人喜欢简略,杂华,杂字不要了,庄严,庄字不要了,留下《华严经》。《杂华庄严经》我们称它为《华严经》。你才能够看到庄严。所以庄严跑哪里去了?庄严不见了。什么原因不见了?因为你有妄想分别执着。实在讲庄严就在周边,并没有失去,但是你见不到。你所见到的这些庄严具统统被染污,看不到它的庄严,被染污了。这个染污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佛在经上讲的三大类烦恼,烦扰了真如本性,把真如本性的智慧德能蒙蔽住,障碍住,虽有不能现前,不起作用。所以虚空法界唯心所现庄严的实相,见不到了。

  境随心转,这是原理原则,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今天的心想不善,所有一切境界都变成不善。江本胜博士的实验为我们做了有力的证明,如果我们的心行善,如同《十善业道经》上所说的,我们的心善、念头善、行为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外面所有一切境界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华藏、极乐在哪里?就在此地。变了,真的变了,能变是心、是念头,心现识变,念头是识,就是心想。十法界依正庄严,我们用的什么心就现什么样的境界。你是佛心现佛境界,你是菩萨心现菩萨境界,你是饿鬼心现鬼境界、畜生心现畜生境界。给你说真的,外面境界什么都没有,本来无一物。

  一切法心想生,不要忘记,一切法里面第一个是什么?身体。你要记住这个身从心想生,所以你的思想好、你的念头好,你的心纯善没有恶,从你的相貌、从你的体质、从你的言行就透露出来了。人家一看,这个人是个善人,看他的相,相善;听听他的话,言善;看看他的动作,举止善,无一不善。落实在事相上,第一个就是自己身体。然后再看你生活环境,看你工作环境,看你处事待人接物,没有一样不善!恶人看见你,不起恶念,这是什么?我们中国人讲是你善心的感召,外国人讲你的磁场太好了,他进入你的磁场,他就受你的感化。不管怎么说法,总而言之,你的善心诚意能感动别人。即使对你有恶意的人、有敌意的人,见了你的面,看到你的形象,他的敌意、恶念就没有了。但是这个没有是暂时没有,离开之后可能又生起来了,这什么原因?我们这个感召的力量不够,不能让他永远把敌意恶念消除,只是暂时他不起。

  从这些事情我们要细心体会,中国古圣先贤常说的感应不可思议,甚至于「生公说法,顽石点头」,我们要问这可能吗?可能。为什么?顽石是矿物,矿物有法性,法性的德能有见闻觉知,既有见闻觉知,它怎么会不点头?不过它的反应没有动物、植物那么样的灵敏,也就是说它比较迟钝,可是肯定是有反应的。你要用十分的真诚,不是不能感动,古人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说明境随心转。我们这个心的念力非常之强,连矿物都感应、都感动了。

  所以分别都是虚妄的,既然都是虚妄的,要不要分别?不需要。不但不分别、不执着,连妄想也不需要。法身菩萨永远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法身菩萨!我们今天如果说是也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那你就是法身菩萨同一类了。你一念放下,一念相应,念念放下,念念相应;什么时候又想起来,放不下了,那就不相应。这些理事都要通达明了,这是我们学习的依据,学习的张本。再看末后一句:

  【或名有势力。】

  有什么『势力』?清凉大师有批注,《疏》里头说「有势力者,生老病死,犹四山临人,世虽贤豪,力无与竞」,这几句话说得好。大师慈悲怕我们还看不懂,《钞》里面还有详细的批注,这个钞是注疏的,疏的批注,文很长我们不必去念了。总的来说,生老病死这是六道里面所有一切众生都不能够避免的,人间尤其是显著。纵然你做到帝王将相,或者大圣尧舜禹汤,或者是贫贱沦落到乞丐,生老病死对一切人几乎是平等的,没有一个人能跟它竞争。「力无与竞」,这个「竞」就是竞争,你的力量没有办法跟它竞争。

  老不是十年十年的老化,不是,一天比一天老;再跟你说得微细,一念比一念老,现在这一念比前面这一念老了。念念不住,这在佛法里叫行苦。佛法里面讲苦苦、坏苦、行苦,行苦什么意思?念念不住。不是天天不住,天天太长了,念念!现在人对这个念念不知道,没这个概念;现在人讲分秒,现在这一秒比前一秒就老了。一秒比一秒衰老,这是事实真相,你能够保持得住?后一秒跟现在这一秒,你能够保持得住吗?保持不住。我们以前在八厘米的小电影(早年我也玩过)最容易体会到,我们拍摄的时候,一秒钟二十四张,张张不一样,从这里看到佛经上讲的行苦,剎那不住,这叫无常!这说明无常「有势力」,生老病死「有势力」,你没有办法避免,你有什么样的智慧德能都逃不过。

  所以你在这个地方要了解事实真相,真相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一定要晓得,念念不住是讲的相,正因为这个相是念念不住,所以佛才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意思很深、很广,真实的,一点都不假。相有生灭,性不生灭。一切有情众生的相,我们今天讲动物,牠有佛性,佛性不灭;一切无情众生,植物、矿物、自然现象,它有法性,法性长存,法性也不灭。不灭的是自己,真我;会变灭的是假我,幻我。这个身,身是假的、幻的,灵走了,我们的性,性离开了,离开这个身体了,身体不要了。灵性要一离开,我们就说这个身体叫死尸,很快它就腐坏、就腐烂了,还归大地。那灵性又到别的地方去了,他又去找个身体去了。

  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你就晓得,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世间为的是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总得要有个目标、有个方向,你这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正确的价值是不断提升你的灵性,这是价值。这一生我们在人道,下一生能够到天道、到欲界天,再下一生能够提升到色界天,一世一世都往上提升,这了不起,对了。学佛的人也常常到十方世界,应化在九法界里头、应化在六道里面,干什么?自行化他。自行是提升自己的境界,譬如初住菩萨提升到二住,二住菩萨提升到三住,不断的向上提升。意义是什么?不断在学习。自行化他是学习,我一定把初住菩萨课程学完了,升级升到二住,二住菩萨的课程学完了,我升到三住,永远在学习。

  孔老夫子说的话很有味道,我在早年读《论语》体会不到,只是这句话念过而已。但是在现前,我体会得很深很深,非常有味,他说:我一天不吃饭,一夜不睡觉,我在那里想,无益,不如学也,学习。为什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把自己的灵性不断向上提升,不会堕落;你要不学,不学是肯定受烦恼熏习,烦恼习气熏习,烦恼习气熏习没有不堕落的。六道里头为什么有三恶道?这非常明显,堕三恶道的人没有学习圣贤之道。他每天学习的是什么?学习的是贪瞋痴慢,学习的是自私自利,完全是负面的,学习的是控制占有,损人利己,所以他的灵性往下坠落,不能向上提升;向上提升要学圣贤之道。

  由此可知,今天社会动乱的根源,你就明了了。科学技术、工商贸易不是圣贤之道,它这里面学习什么?学习竞争,学习斗争,永无止境的斗争,这还得了吗?害得自己每天不吃安眠药就不能睡觉,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这生活太苦了。我们到澳洲来,看到澳洲的人民,我们很欢喜,为什么?看到他们不争,他们懂得过幸福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在现在社会很难得,很不容易,不争!

  现在在开放的国家,先进的地区,哪一个不竞争?争利、争名、争权,没有一样不争;自己跟自己争,自己跟一切人争,苦不堪言。这个社会里头不争,他不要钱,普普通通的日子能过他就很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早睡早起,清晨四、五点钟天亮了,他们起来在户外运动、散步,悠闲自在。他们做生意开店,十点钟早晨才开门,多么悠闲,晚上五、六点钟就关门,不做生意了。不像一般大城市,生意是二十四小时通宵,他要竞争,他要赚钱;这个地方的人不要赚钱、不要竞争,要悠闲。懂得过大自然的生活,身心健康。

  我到乡村看了些老人,八十多岁、九十多岁很健康,很健谈,许多都是基督教徒。他们很开明,跟我讲很想听听佛教,听了一段时期之后,又告诉我他很想学佛。八、九十岁,动作很伶俐,人老,但是没有老态,什么原因?他没有烦恼,他没有忧虑,他没有牵挂,他没有竞争,一生从来不懂得什么叫竞争,过的是人的生活。我们学佛的人,到这个地方来看看当地的居民,如果我们还有竞争的意识,那就错了,连他们都不如,你还学什么佛。他们真正能放得下,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的追求,他不搞这些,贪瞋痴慢很薄。所以佛法宗教教学在此地发展是个非常好的环境。宗教教学在现在这个开发的国家地区,普遍大家意识里面都是竞争、斗争,宗教教学很困难,这个竞争、斗争就是抗拒,不容易推展。澳洲人有智慧、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善恶,所以我说今天这个地球上,澳洲、纽西兰可能是唯一的净土,还没有被污染。我们有幸也能到这块土地来居住,在这个地方舍弃万缘,安心修道,要是不能成就,这决定不是外在的障碍,那是自己业障。这样殊胜美好的学习环境,实实在在不容易得到。

  我们今天仰仗着过去生中修积的一点福德,得三宝威神的加持,缘具足!我们的善根、福德要加紧的补习,希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我们大幅度的把善根、福德提升起来,三个条件具足,取西方净土有把握,这就是超越「有势力」。超越有势力就是出苦,苦圣谛你超越了,超越什么?就跟阿罗汉、菩萨一样有谛无苦。菩萨有谛无苦,超越了。但是对于不是认真修学的人,它还是有势力;认真修学真能放得下,勇猛精进可以超越。「苦圣谛」我们就讲到此地。再看第二段: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彼最胜世界中,或名败坏,或名痴根,或名大怨,或名利刃,或名灭味,或名仇对,或名非己物,或名恶导引,或名增黑暗,或名坏善利。】

  到这里是一段。前面「苦圣谛」是讲世间的果报,苦报,六道众生没有一个能避免的;「苦集圣谛」是讲的因,这两条世间因果。这个世间六道里头的因就是「集」,果是「苦」。先说果是因为你现在正在受的,你现前所受的,你的印象深刻;然后再跟你说因,让你认真细心去反省观察,现在造作的是什么。造作因,因必感果,你就晓得将来的果是什么。如果造作这个因的力量强大,果报不要等来生,在这一生就现前,我们一般人讲现世报,这个现世果报里头有善有恶。善因,现世善果就现前,恶因,现世的恶报就现前,你造作的这个力量强大。

  『最胜世界中』,第一个名叫『败坏』。我们想想看,我们现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个地方所讲的相不相应?总的来说,「败坏」自己的性德。自己的本性本具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我们今天所作所为起心动念违背了性德,所以性德里面的德能,确确实实败坏了。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佛教众生总离不开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是性德,一切众生本来具足,现在并没有丧失,但是怎么呢?没有了。什么原因没有了?你起了烦恼习气,把你的性德埋没掉了,完全看不到了,埋没掉了。埋没在深处,它没有败坏,什么时候你把这些障碍去掉,它又现行了,它就又起作用,「败坏」是这个意思。

  佛讲的善根福德实在讲都是性德,乃至于中国儒家所讲的五伦、五常、八德,哪一样不是性德?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但是今天我们所想的、所念的、所说的、所做的跟性德完全相违背,一百八十度的相违背,起心动念无不是自私自利,这个麻烦大了。自私自利是罪恶的根源,就是「败坏」的根本元素,你有了这个东西,你的性德万德万能全都败坏了。你生活在这个世间,你不能不受苦,你不能不受病痛。这个病痛有物质上的、有肉体上的、有精神上的,你要受这个果报。所以人不能不学圣教,圣教是在四谛里面最后的一段,「苦灭道圣谛」,那就是修道。造出世间的因得出世间的果报,造世间的因,你就没有办法不受世间果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现在时间到了。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九十二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一千零九十四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