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131

  日期:2011/10/6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三一卷)  2003/1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31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邻次十界第六段,东南方饶益世界,第二段苦灭圣谛第二句看起:

  【或名真实。】

  这名词,我们看到了,好像是很容易懂得,其实很难。这『真实』的定义是如来无上的果德,究竟涅盘,圆满菩提,这才是「真实」。换句话说,等觉菩萨还不能称真实。对我们来说,这是比较的讲法,天道比我们真实,声闻道就比天还要真实,天跟声闻比他就不能称真实,声闻不如缘觉,缘觉不如菩萨。菩萨地里面,权教不如实教;实教里面,十住不如十行,十行不如十回向,十回向不如十地,十地不如等觉,等觉不如究竟佛果。所以这个真实要讲到究竟,只有诸佛如来才真实,这是我们学佛唯一的目标。真,则不假;实,则不虚。虚假谁能够看破?六道凡夫把虚假误以为真实,错了,错得太离谱了。大乘经教里面,佛常说六道九法界如梦幻泡影,梦幻泡影就是虚假,就不是真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哪来的真实?真实,唯独法性,那我们就要了解真实的定义。什么叫真实?不生不灭,永恒不变,这是真实。换句话说,有生有灭,它有变化,这就不是真实。所以我们细心观察万法,宇宙之间万事万法,哪一法符合真实的定义?真的找不到。

  动物有生老病死,死就是灭,换句话说,有生有灭,天天在变化,不是年年变化月月变化,天天在变化。人老,不是一年比一年老,不是一月比一月老,一天比一天老。一天当中,每个小时不一样,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一样,这不是真实,这里头找不到真实。植物,我们看到植物里面,最明显的树木,有千年的树木,真的它这生命与寿命比我们长。我曾经看到三千年的神木,还是活的,年年还发新枝,但是它还是有生灭,植物里头也找不到真实。矿物,山河大地,这变化微细,我们粗心大意很难看出,但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你每十年去观察,你才发现古人讲的沧海桑田。又何况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天文学突飞猛进,在天文望远镜里面观察星象,天天都有新星出现,天天有旧的星爆炸、消失了。那就说明什么?说明星球有成住坏空。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地球有毁灭的一天;太阳这光跟热有消失的一天,它是个火球,天天在燃烧,它的能源有限,烧完了,光也没有了,热也没有了,这一个星系就坏了,这是成住坏空。学佛的同学要常做如是观,你才真正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

  真相大白之后,我应该要怎样生活?要怎样面对这一些万事万物虚幻的现象?再不会被这些虚幻相所迷,再也不会在虚幻相里面生妄想分别执着,那就对了。这时候,你才过正常的生活,你的思想正常。如果把现前这些人事物当真,你的思想见解,佛法里叫邪知邪见。它是虚幻不实的,你把它当作实在,你的想法错了,你的见解错了。你要真正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有没有?相有,不能说没有,当体皆空,了不可得,你才真正正知正见现前了,原来这些现象是无所有。怎么说无所有?剎那生灭,念念不住。我们六根接触的是这些境界的相续相,就像看电影,在电影银幕上看的那个画面一样,念念不住,剎那生灭。真的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所以你可以欣赏,可以受用,不能控制,不能占有。诸佛如来了解事实真相,所以他有受用,他能欣赏,就像看电影银幕上的表演一样。

  古德有说「人生如戏」,这个形容形容得好,人生如梦,人生如戏,我们要觉悟。这些话会说的人很多,这境界契入的人太少了。为什么转不过来?虚假的熏习时间太长了,变成什么?变成弄假成真。但是你要晓得,假决定成不了真,误以为是真,被虚假的幻相蒙蔽了。于是乎真心就在面前,你永远不能够悟得,这是凡夫。诸佛菩萨看到这现象,称凡夫为「可怜悯者」,可怜可悯。为什么?真就在妄里头。他执着妄以为是真,真,永远见不到。他也晓得到处去找真,穷年累月,生生世世去找真,永远找不到。你要问为什么?「找真」这个念是妄念,妄怎么能找到真?那要怎样才能找到?息妄原来就是真,只要把妄放下,妄停止了,这一切都是真的。但是凡夫烦恼习气重,烦恼习气是虚妄的,虚妄的习气重,不肯放下。真实虽然在你面前,佛在楞严会上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真的,你就是不知道,你就是在生妄想分别执着,起惑造业,受虚妄的苦报,这个苦叫冤枉。就如同做恶梦一样,恶梦里头吃尽了苦头,一觉醒了,做了个恶梦,想想梦中境界还心有余悸。你说冤不冤枉?不是真的吗?可是你当真,你就真的受苦,你真的受难。

  佛菩萨教化众生,目的是什么?反妄归真。我们要从虚妄当中能够回得了头来,回头是岸。所以大乘的修学,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是自利,形式是利他,形式是表演,表演是给别人看的,是希望别人看到了之后,他忽然省悟过来,忽然也能回头了,用意在此地。可是自己要得不到实质的利益,你的表演就不是真的,你那个表演会露出马脚。会表演的人,舞台上表演的人一定要知道剧情,表演的时候一定要投入,我们讲:他演得好逼真。对于剧情不了解,不是十分透彻了解,你表演的就不真实,一看到,他是假装的,不能够感动观众。中国戏剧舞台叫名角,第一等的演员,他的条件就是透彻熟悉剧情。他演那个角色,就把这角色演活了,演得非常逼真,让观众感动,他的演艺成功了。这是真实落实在生活当中,演戏如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待人接物都要如是。所以,善导大师教人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这就对了。

  我们在因地上从真实心中作,果是真实,大菩提、大涅盘是真实,因跟果相应,这是学佛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什么叫真实,这意思你要懂!就像演艺人员一样,对于剧情不能不熟悉。真,决定不假;实,决定不虚。我们要存心,真诚心,诚就是实,诚实常常连在一起说的,真实,真诚。所以真实跟真诚是一个意思,是菩提心之体,或者我们换句话说,是法性之体。实在说,法性是不能够思惟想象的,也不能言说的,哪来的真实?哪里来的真诚?这是不可说之中,世尊以善巧方便建立名相,让我们从这些名相里面去悟入的,所以它是工具,它是个指标。菩提心的体是真实,至诚心。

  菩提心的自受用,深心。什么叫深心?古德批注里面说的「好善好德」,这批注没错。什么是善?什么是德?那就很难讲,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今批注里头说得很多。我们取其精华,《无量寿经》经题上讲得好,「清净平等觉」,你看这句话说得多好,清净平等觉就是深心,就是善,就是德。所以我们就用它这个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在清净平等觉那个觉上加个正觉,这是深心,这是真实的自受用。

  慈悲是真实的他受用,慈悲就是爱,这爱里面有真实、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所以我们把这爱换一个名称叫慈悲。世间人讲爱,这爱里头有情,有妄想、有分别、有执着。慈悲要是爱,但是慈悲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它有真诚清净平等觉。换句话说,从真诚清净平等觉里面生的爱,就叫做慈悲;如果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生出来的,那我们就叫做爱。所以爱形象完全相同,骨子里头不一样;一个是从真心流出来的,一个是从妄心流出来的;一个里头有情,一个里头是有智。

  正觉是智,所以依情跟依智不相同,依情,它会变!我们常常看到男女相爱,真的相爱!但是他那个爱是妄想分别执着,情执;到彼此意见不同,闹分裂了,演变,一方就杀害一方。他为什么要杀他?爱他。他现在不爱我了,我把他杀掉。这就是世间情执的爱,它有这后遗症,所以爱会变成恨,会变成冤仇,那个爱是假的,不是真的。

  慈悲,这爱是真的,佛对一切众生慈悲,真爱!众生毁谤佛,众生侮辱佛,众生要把佛菩萨消灭,佛菩萨对他还是慈悲,一丝毫怨恨没有,一丝毫报复没有,见到众生有苦有难,他马上来帮助。那就是说,佛菩萨那个爱是永恒不变的。为什么?他是真心流露,真心不会变。世间人爱是虚情假意里头流出来的,所以变幻莫测,这不是真的,这道理我们要懂。

  我们学佛了,学佛我们学真的。没有学佛之前,我们也是虚情假意,朝三暮四。我们看世缘不稳定,自己又何尝不如此?所以学佛之后才恍然大悟,我们回头,从虚假回归到真实。这真实,头一个,不是对别人,对自己!对自己要真实,你才真的回头了,这就是说回归到自性,真实是自性,回归到本性。儒家讲的「人性本善」,那个善是真的,不是假的。真的回归了,这个人在佛法里面,宗门就称为某人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回归了自性。教下讲:某人大开圆解了。念佛人说:某人得理一心不乱。各个宗派里头用的术语、名词不一样,一个境界,这些不同的名相说的是一桩事情。怎样回头?尽量回头,处事待人接物诚诚恳恳,这不是说对别人好处,对别人当然是有好处。人家得的好处很小很小,百分之一二,自己得到的好处,百分之九十九。自己怎么得这么多的好处?自己会明心见性,回归自性。

  然后你才真正明了,古人所谓的害人不是害人,是害自己;你害人,人受你的害只有一分,自己受害百分之九十九,这都是事实真相。你害人,你把这人杀了,杀了他,他受的害只有百分之一。为什么?杀了之后,中国人一般讲,一般说法,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他再来了;佛法讲,四十九天他又投胎又来了,换个身体而已,所以他受的害很少。那你杀人这罪可不得了,你杀了人这罪将来堕三途,堕三途这个害,这祸害,那就是百分之九十九。哪里是害人?害自己!杀人,那是自杀!这事实真相,世间人懂得不多。如果真的懂得了,不但没有害人的行为,连害人的念头都不生。为什么?他不愿意伤害自己。他晓得利人才真正是利自己,别人得的利益不多,自己得的利益大!

  佛经上的话,你可以兑现,财布施,你施的财并不多,别人得的也得不了好多,可是你种的这个因,果是大富。欢喜财施得大财富;欢喜法施得大智慧,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所以,外面别人得的利益并不多,自己得的利益太大太大,这是真理,这是事实。懂得的人,哪有不认真勇于去修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遇到有修善的机缘,决定不放过,尽心尽力,就是圆满功德了。不一定要施财要施多少钱才有功德,不是的。

  你们看看《了凡四训》,它里头有个故事,这故事,我们听了很有启发性。一个女子真诚心在寺庙里头供养两文钱,真诚心的供养,她是圆满功德。为什么?她只有两文钱,两文钱全部拿去供佛供养三宝,圆满功德。以后,这女人修了大福报,以后做了王妃,这是大富贵,大富大贵,到这庙里面来,带了黄金千两来供养,这时候气派可大了。老和尚回向,叫他的徒弟给她回向就行了。她感觉得奇怪,从前她布施两文钱,她在贫穷的时候,老和尚自己为她回向;现在她供养这么多,老和尚自己不给她回向,叫他徒弟给她回向,她有一点觉得奇怪。老和尚就给她说:从前两文钱是你全部财产,你的功德是圆满的;现在你的财富太多了,这一千两黄金对你来说是不算什么,所以从功德上来讲,以前两文钱那是圆满的,你这只有一半。所以布施不在钱多少,在你的真诚心,你已经尽心尽力,圆满功德。

  从这地方,你就能够体会到,富贵人修福比不上贫穷人。贫穷人谦卑,谦虚卑下,布施的虽然少,功德大。富贵人那个排场气派,已经把他布施的福报报掉了;你说到寺院里头,特别来接待你、招待你,你是上宾,你是贵宾,特别礼遇,这福报就报掉了。何况富贵人的习气,骄慢!虽然对出家人尊重客气,礼貌都周到,比不上贫穷人对出家人从内心里发出真诚的恭敬,从起心动念一切作为,全都要打折扣。这些事情,诸位读《了凡四训》,细心去思惟去体会,你就明白了。修究竟圆满的功德,人人都有分,这东西不分富贵贫贱,每个人都能修圆满的福德、功德,你懂不懂?你会不会?这里头最重要的,真诚心。所以善导讲得好,「一切要从真实心中做」,真实心中就是真心,就是与性德圆满相应,那个一文钱的功德是遍法界虚空界。心地不真实,布施万两黄金也比不上真实心的人布施一文钱,比不上。为什么?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你万两黄金是虚妄的,他那一文钱是真实的。这道理还不是大乘经上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想对不对?一个心想真实,一个心想虚妄,就这么个道理。

  真实,自受用,不是他受用,这也是佛门里面常讲「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头一个对自己真实,从哪里下手?那真实的相,你应当要略知一二。有执着,真实没有了;有分别,真实没有了;有妄念,真实没有了。真实心中无一物,《坛经》上讲「本来无一物」,本来就是真实的,本来就是法性,本来就是真心,本来就是真如。佛经上这些名词,随便拈拈几十个,说一桩事情。真实就是明心见性,真实就是理一心不乱,确确实实无一物。你妄想,有了一物,真实破坏了;有分别,真实被破坏了;有执着,那更是严重破坏。我们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有,所以你虽有真实心,真实心不能现前。你所现前的是什么?八识五十一所,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妄心!

  妄从哪里来的?妄依真起,就是真心被破坏了,真心里头夹杂了,就变成妄心。所以我常常劝人,不要把别人的不善放在自己心上,把别人种种不善放在自己心上,自己的真实心没有了。不但不善不能放在自己心上,善也不能放在自己心上。为什么?真心里头没有善,也没有不善,真实心本来无一物。这是什么境界?法身菩萨,这不是十法界,太高了。是,是真高,我们到不了一真法界。我们在六道,我们不出十法界,那怎么样?我们的心中要放一切众生的善,不要放一切众生不善。为什么?善心在十法界是节节上升。如果你心里头都装着一切众生不善,不善很重,往下堕落,你要明白这道理。

  善跟恶两个比,善往上升,恶往下降。你要是知道这事实真相,一切众生一切不善绝对不放在心上,决定不记这些东西,看到也好,听到也好,立刻就忘掉了。我们讲没有印象,你要学这个,学着不落印象;所有一切不善,不落印象。所有一切善,记在心上,好好的向他学习,提升自己境界,这属于第二义,不是第一义,第一义在一真法界里头。十法界里这样做,对了,这样做就没错了,与真实接近,善跟真实接近,恶跟真实远离。好,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苦灭圣谛第二句:

  【或名离难。】

  这名词现代人看到,我相信都有很深的感受,我们现前社会灾难太多了,如何消灾免难是现代人内心迫切期望的。有什么方法能够消灾免难?这社会上确实有不少志士仁人,都在认真努力做这桩事情。效果如何?那很难预料,总而言之,做决定比不做好。要如何做才能达到效果?我也想了很久,想了很多年,也在做这事情。我认为把这桩事情做得真正有效果,还是一句老话,要放弃自己的成见,随顺圣贤的教诲,才能够产生效果。这地方的『离难』,意思很深。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未破,那就是他的灾难。所以真正「离难」,只有究竟佛果一个人,他是真正离难,等觉菩萨也比不上。这讲得太高了,这是《华严》圆教,圆教里面的灭谛都是如来究竟果号(究竟果地的名号),这一点我们得认识清楚。

  可是,我们现前灾难怎么办?这一次我有机会到印度尼西亚访问,见到印度尼西亚的副总统、前任总统就是第四任总统瓦希德先生;见到他们的宗教部长,主管佛教、兴都教的司长;会见他们人协主席、内政部长,印度尼西亚六个宗教的领袖。我们会见谈话的中心主题就是,怎样离难,消除冲突,促进安定和平?这是我们谈话的主题,就是这里讲的离难,大家都在努力做这桩事情。前总统瓦希德是一个温和热爱和平,团结各个不同宗教族群的伊斯兰的信徒,非常难得。所以我们这么多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一见如故,真诚相待。我对他们的建议,要想真正落实到化解冲突,社会真正回到安定和平,才有繁荣兴旺的希望。这事情要从什么地方做?要从教育做。我给他们讲的这四个教育,都能接受。这四个教育是我们中国古人教我们的,伦理道德的教育,伊斯兰教、基督教里头都有伦理道德。怎样把伦理道德落实?怎样把伦理道德讲清楚讲明白?这个重要!所以中国人自古以来,以什么治天下?不是以武力,也不是以警察,不是用经济用科技,这都不能解决问题,用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中国古圣先王用的方法就是教学。

  圣贤人的教学,非常简单,非常扼要。尧舜禹汤在中国是上古时代,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国人的祖先教人什么?五桩事情,古书里面讲的五教:第一个是父子有亲;第二个是君臣有义;第三个夫妇有别;第四个长幼有序,长幼就是兄弟;第五个是朋友有信。就这五桩事情,就教这东西。「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这是道,这是天伦,天然的,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自然然形成的,自然的法则就叫「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男女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个字是「德」。什么叫道德?这就很明显的给说出来了,亲爱、仁义。这「夫妇有别」,男女有别,别在哪里?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任务。你明了,你能够尽到你自己的使命与天职,这是德。兄弟「长幼有序」,兄友弟恭,这是德。「朋友有信」,信是德。所以中国古圣先贤的教学,随顺自然的法则,道德的教育。

  学习有方法、有程序,理论上的学习,古人教我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讲理。明了诸法实相,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法则,你有了理论依据。然后,随顺自然法则怎么样落实到我们的生活,那是什么?「笃行」,笃行就是把自然法则落实。我们生活随顺自然法则,我们工作随顺自然法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随顺自然法则,这是笃行。笃行就是我们今天讲落实,把这五教落实。理明白了,把道理变成生活、变成实际上的德用。这又笃行里面分三个科目:第一个修身,第二个处事,第三个待人,就这么简单。这里头修身为本,《大学》里头说「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我们现在一般人讲修养;某人很有修养,那就是道德的落实。落实在修养里面两句话,「言忠信,行笃敬」,多简单!言,言语;行,行为。修身不外乎这两桩事情,言行。言语要忠,要有信,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忠,言之忠,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实语者、真语者、如语者」。这个忠,忠,你这话是从你心里头说出来的,真心,这忠就是真心。忠不偏,你心地有偏,不忠,你心里头有邪就不忠。可见得心里头无私无邪,你出的言,这个言是真言,就是真语、实语、如语。行为,待人接物,行为,笃敬就是诚敬,真诚恭敬,那个敬就是负责。负责尽职,尽职是诚,负责是敬,诚敬。你看这么简单。这底下它特别还有八个字,这八个字特别提起你要落实的:「惩忿」,用佛法来讲,不瞋;「窒欲」,不贪;「迁善改过」,不痴;佛法里面讲的三善根,不贪、不痴、不瞋。他把不瞋摆在第一条,不瞋、不贪、不痴,修身!儒跟佛所讲的,不谋而合,合得那么圆满。

  办事的原则也两句话,「正其谊不谋其利」。你要办事,你所考虑的,应不应该?应该的,不要问对自己有没有好处?不为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对一切众生,有没有好处?为这个,决不问自己的利害得失,这是办事的标准。第二句「明其道不计其功」。道是什么?理。这事情合不合道理?合道理,自己的功过不要去考虑,办事的最高指导原则。待人接物也是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中国圣贤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从尧舜禹汤,这有文字记载的,一直到前清,这四千五百多年,将近五千年,中国人都遵守这纲领。蒙古人入主中国,满清人入主中国,也是遵守这教学纲领,从来没有改变过。到民国才把这纲领舍弃了、不要了,学外国的,这把中国社会搞乱了。

  今天全世界社会都乱,要怎样挽救?我们想来想去,这一套纲领简单明了。我到印度尼西亚,把这纲领介绍给印度尼西亚副总统,介绍给瓦希德,也介绍给印度尼西亚的六大宗教。这纲领落实在家庭教育,落实在学校教育,落实在社会教育,落实在宗教教育,这社会就能长治久安,真正消灾免难。在今天,我们大家都晓得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又不讲这些。社会教育,诸位都知道,你现在看看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戏剧、歌舞,你就晓得,完全是违背道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统统没有了,社会焉能不乱?

  古人常讲「道、德、仁、义、礼」,这是维系社会的自然的法则。道失掉之后,有德;德失掉之后,有仁;仁失掉之后,有义;义失掉之后有礼;礼要是没有了,天下大乱。中国自古以来,这有史两千年来,从汉朝统一了中国,一直到今天,中国依旧维持大一统的局面。靠什么?就靠这五个字。最近这一个世纪,动乱不堪,人民受苦,原因是什么?礼失掉了。中国在古代,最不好的时代还有礼维系,人与人之间有争端,中国古代的社会好,不需要警察,无需要司法机构,请一个念书人来评评理。那个念书人一定把孔老夫子端出来,把古圣先王端出来;孔子怎么说的?孟子怎么说的?大家听了服了,马上就化解了,还有一个礼。现在礼没有,用法,用法律。礼里面有人情,有天理、有人情;法律里头没有天理、没有人情,硬邦邦的。所以聪明人他就走法律漏洞,笨拙的人一生要受法律的约束。法不如礼,礼是活的。

  现在讲法治,中国古时候讲礼治,讲到最高的,「以道治国,以礼化民」,道德。推行道德的教育,在中国称为圣王,帝王时代称为圣君。我们要细心去思惟、去观察、去比较,不能说那是封建,一笔抹杀,封建里头有好东西。民主里头,也不见得样样都好,要有智慧,要懂得权衡。如果能够采取封建跟民主之长,长处,舍弃它的短处,那这是大圣人。这世间有大圣人出来,众生就有福了;没有大圣人出来,这世间就乱了。大圣人一定行道履德,自己一定具足完备的道德,不但有道德的思想,他有道德的言行,这才足以能教化众生,帮助众生断恶修善。恶就是不善的,专制不善的,民主不善的,我们要把它舍弃;民主里头善的,专制里头善的,我们要取它。舍恶取善,使我们这社会做到尽善尽美。真正尽善尽美的社会,佛菩萨已经把它展示出来了。在哪里展示?极乐世界是纯净纯善,华藏世界是纯净纯善世界。有人念《无量寿经》,讲极乐世界,念《华严经》,讲华藏世界。现在的学者认为什么?这是文学作品,这是理想的世界。这是世间人的看法,我们晓得这不是理想的世界,这是实际的世界,这世界我们可以去的。

  现在学术界里面不相信有因果轮回,所以他们一生言语造作,是听命于自己的想法、看法,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所以他不能够离苦,不能够离难。古圣先贤没有自己的想法,释迦牟尼佛没有自己的意见,孔老夫子没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所以他没有苦难。他随顺法性,他随顺性德,随顺大自然的原理原则,生活!行事!你看看尧舜禹汤讲的这五教,笃行里面这三条,那是自然的法则,这不是人为的。我希望别人怎样对我,我应当先要如是对人;我不希望别人对我的,我也不应该用这去对付别人,这是自然的法则。所以随顺大自然的,这叫行道行德,这才真正能够化解灾难,永离灾难,天灾人祸都没有了。

  现在这世界上,包括联合国,都在想什么方法来排解纠纷,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有和平,这才有安定、才有繁荣、才有兴旺。所以这是,你不用教育,用什么方法?社会一切的建设性,基础就是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安定和平,那一定要道德教育。你再看古今中外,所有圣贤都是讲道德教育,都是随顺自然法则,所有宗教的经典也都是随顺自然法则,自然法则就是神圣的教诲。神圣不是指某一个人,神圣是指自然法则,今天人讲真理,神圣是真理。

  我们这研究讨论,交换意见,彼此都能接受。所以我跟六个宗教在一起,时间虽然不长,大家都感到无比的温馨。吃完饭之后,每一个人都来跟我合照做纪念,这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因为不同的宗教,不认识的人,彼此初见面总有隔阂,我们这一见面隔阂就没有了。这么样的温和,这么样的投缘,谈得很投机,真不容易。包括他们的国家的领导人,这初次见面都这么样的坦诚。内政部长是我在机场,将要离开机场之前,在飞机场碰到他的。虽然时间很短,十几二十分钟,谈得很愉快。这地方与我有缘,佛法里面讲宿世之缘分,这不是这一生的。为什么一见面谈得那么投机?人协主席赖斯,从他那个诚恳,我们很受感动。我离开的时候,他在门口送我,一直到我们车走了,看不见他了,他站在那里不动,很感动人。所以我们的理想、愿望是一致的,我们交换心得,交换经验,对我们彼此都有好处。

  我们不是为自己,在佛法里面讲,我们为正法久住。正法不是完全指佛教,指佛教,那就狭义了;这正法是指这世界上,古今中外一切圣贤的教诲,他这教诲是不违背道德的,就是不违背大自然的理则,原理原则,这是正法。佛教是正法,《新旧约》是正法,《古兰经》是正法,每一个宗教里面的经典都是正法。随顺正法来学习,就是学习圣贤的教诲。先正自己的心,先正自己的念头。心正,身就正;念正,言就正。所以我跟大家说,化解冲突从哪里开始?从自己内心里面的矛盾、对立,从这儿下手,要努力去学习。我在这一生当中,与一切人事物,不论是中国外国,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决定没有对立。不对立就和睦相处了,就能够和合;一对立,和合就没有了。为什么不对立?大自然里头没有对立的。你仔细去观察,宇宙没有对立的,我们从这里去学,得到真正的智慧。

  人身体是个小宇宙,我常讲,我们身体里面许许多多器官,这不同的器官就像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组成了一个身体,组成这地球,组成这宇宙,它是和谐的,它是相辅相成的,它不是对立的。我们身体这里头所有一切器官,哪个器官不合作了,对立了,毛病就生了,这人生病,严重就死亡。死亡不是他一个死亡,所有的都要死亡,一生一切生,一灭一切灭。从这地方观察,接受圣贤教诲,智慧哪有不开道理!智慧开了,自然就和合。所以和合的基础是平等,平等,你要肯定我们身体每个器官都第一。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舌,尝第一,样样都第一,这身体健康,他没有毛病。如果你身体器官有第一、有第二、有第三,麻烦了,你病出来了。眼见可以第一,耳聋了,鼻也不灵光,这人病了,不正常了。所以正常是各个第一,没有第二的,要懂这道理。所以宇宙是多元的,人身体本身是多元的,不是独立的。

  我们在这社会上,就决定要跟一切人合作,跟一切众生合作,决定不能拒绝,决定不可以排斥。拒绝、排斥,你就违背了自然的法则,违背了自己身心的和谐;;它本来是和谐的,不可以不和。所以我们常常想到,故宫大殿里面,太和、中和、保和,和谐的。宇宙是和谐的,人身体是和谐的,身心是和谐的,健康长寿,聪明智慧,福德圆满,这就是佛家讲福慧圆满,本来就是这样的。现在为什么搞到智慧也没有,福报也没有?就是不和。不和从哪里生的?从自己心里生的。我看这人喜欢,看那个人不顺眼,所以搞得自己身心不和,毛病百出。不是别人加给你的,是你自己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你懂吗?这是我们今天化解所有一切冲突,促进和平基础的观念。如果我们大家都能有这共识,这连手在一起做,就像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的董事长所说的,我们大家手牵手心连心,那是要建立在一个共识上。这共识是跟自然法则圆满相应,一丝毫不违背,才真正能够做到心连心手牵手,世界大同,和平安定,这基础太好了。从这基础上建立的,一切的建立,当然是繁荣、是兴旺、是幸福、是美满。

  这一次访问印度尼西亚,实在讲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也增长了我们的智慧,也加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知道这世界上确实有很多,用佛法讲,真正有善根的人,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慈悲心的人。一个人力量很薄弱,我们是身体里的一个细胞,联合许多细胞就变成器官,联合器官就变成身体。所以我们祈求,这里头宗教人士多,祈求真神保佑,我们佛门里头祈求佛菩萨威神加持,使这善愿能够早一天实现,帮助这世间苦难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是果,果必有因,没有因哪来的果?因正,果就圆满。圣贤教诲是正因,我们要明了,要觉悟,要重视,要认真努力去学习,要把它发扬光大,我们这一生干这事情。所以我在那边极力提倡的,宗教教育,要把这经典详细讲解,学习是全民人人都应该学习。

  全民的教学现在能办到,用卫星、用因特网。印度尼西亚这国家是岛国,它有一万七千多个岛屿,你要是设学校,不容易,老师找不到。所以我跟他们国家领导人建议,每一个宗教,它有六个宗教,每一个宗教找两、三个老师,这样六个宗教,三六一十八,二十个老师左右,组成一个宗教教育一个会,或者把这设立在宗教部。它有宗教部,宗教部底下设立一个宗教教育司,网罗这些人才,让他们自己把自己的经典详详细细的讲过,这些有道德、有修持的人,好老师,善知识。然后把他们讲的东西在网络上传播,在卫星电视上广播,让全国国民都能接受这教育。现在这无线电广播没有边际的,其它国家也接受这教育。我说半年就有效果,一年就有成就,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不是做不到,可以做得到。印度尼西亚有特别好的环境,那就是什么?他们统统信神,神的教育,大家都很重视,好办事。好,现在时间到了。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130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132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