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133

  日期:2011/10/6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三三卷)  2003/11/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33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邻次十界第六段,东南方饶益世界,苦灭圣谛第六句看起:

  【或名随顺。】

  这名号,我们看到了好像很容易懂得,实际上来讲是非常难懂。怎么说?『随顺』一切善法,我们会点头、会称赞;「随顺」一切恶法,我们会摇头,我们会感到奇怪。诸佛如来应化在十法界,这大家知道,学佛之人都知道,应化在十法界,他就要随顺十法界。天台大师告诉我们,十法界里面每一个法界又具足十法界。譬如我们这人法界,我们现在生活在人法界,人法界里面有佛法界。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佛身,出现在这世间,释迦牟尼佛是佛法界。我们在《无量寿经》上看到,出家的菩萨有文殊、普贤、弥勒,有在家菩萨,由此可知,佛随顺菩萨法界。

  同时在这世间,有造作五逆十恶的众生,那是人间的地狱法界,这是造因。在果上讲,一切众生满业不相同。有人前生有福报,修财、法、无畏三种布施,他到人间来,得的是大富大贵、健康长寿,这等同天人,人间的天法界。有些过去生中造作罪业的,从恶道里面出来的,还带着罪恶的习气,也带着三途的余报,生活非常贫苦,贫贱之极;又不懂得断恶修善,不相信世间有佛菩萨,不相信世间有圣人,成见很深,恶习气很重,这是人间的三途果报。所谓人间地狱、人间饿鬼、人间畜生,外表他是个人的形状,他的心情、他的感受无异于三途。佛统统要随顺。

  这地方讲的佛,灭谛,苦灭圣谛里面所讲的,这个佛是究竟果地的佛。究竟果地佛是什么?就是佛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心,能随顺一切众生。随顺一切造作种种善不善业众生,他随顺;也随顺一切众生所感得的果报,天堂地狱无一不随顺。那我们要问,他是怎么样一个随顺法?他一念不生,从来没有起个念头,从来没有分别执着,他随顺。他的能随顺,他的德随顺,能是见闻觉知,德是心现识变;识变是有规律的、是有次第的,一丝毫都不会紊乱,大自然的运行,德。这就是说明心性随顺一切法,心性变现一切法,这个话的意思很深很深。

  我们要学习,学习诸佛如来究竟大觉,真正能做到圆圆满满,普贤愿里面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如果不能够随顺,你就要生烦恼了。众生造善业,有善报;造恶业,有恶报。善恶报应是什么?消业的。这恶报的业要消,善的也要消吗?对。为什么?善业恶业统统是染业,既然是染业,那就得消。大乘经我们不也常常念到,「真如法性里面,一法不立」,就是惠能大师讲的「本来无一物」。没有恶,也没有善,所以恶要舍,善也要舍,这时候真的随顺了。所以随顺这意思很深,很不容易体会。

  宗门里面有个小故事,佛家的术语称为「公案」,小故事。道场两个出家人争执了,争执什么?经教,这一句经文,这一段经文,两个人的意见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看法,谁也不愿意服谁,两个人吵架,争论起来了。怎么办?找老和尚评一评,这甲到老和尚面前,跟老和尚讲这一段经文应该是怎样怎么怎么意思,说了一大段,问老和尚:你觉得我这见解我这说法是不是正确的?老和尚点点头:你对。他心平气和,他对。离开老和尚,出去就告诉乙:老和尚给我证明,我对,你不对!好,乙也去见老和尚,把他的见地说法跟老和尚诉说一番,问老和尚的意思,老和尚点点头:你也对。这也打发走了。老和尚旁边有个侍者,看到老和尚对这两个人都说对,这侍者就跟老和尚讲,说:老和尚,他们两个见解都完全是相反的,你怎么都说对?老和尚看到笑笑他:你也对。这是什么样的示现?随顺,没事!为什么说没事?全是妄想分别执着,你想对不对?统统把它归到妄想分别执着不是都对了吗?甲也是妄想分别执着,乙也是妄想分别执着,旁边侍者小和尚还是妄想分别执着,怎么不对?都对。只有老和尚一个人离妄想分别执着,离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够随顺妄想分别执着。你没有离,不能、不会随顺,离了才随顺。老和尚比这三个高明太多了,这小故事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

  我们今天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自寻烦恼,真的是古人所说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的妄念不间断,想这样,想那样,想那样,一天到晚烦死了。念佛,不要说一心不乱得不到,功夫成片也得不到。什么原因?你没放下,你想想对不对?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是不是还是那么多?自己真的学佛了,你要好好去检点检点。今年跟去年做个比较,今年到底有没有进步?如果有进步的话,今年的分别执着比去年少,今年的智慧比去年高,这就是所谓烦恼轻智慧长,这有进步。如果说想一想,我今年的分别执着跟去年还差不多,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我们这一年白过了。果然真的烦恼比去年多,我们退步了,考验功夫就在这地方。

  烦恼轻是什么?心清净。心为什么清净?分别执着少了。分别执着要是无了,那你跟法身菩萨做邻居了,你很快就能够证入佛境界。分别执着一断,我们晓得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见思、尘沙断了,二障没有了,你就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法身菩萨。我为什么说你跟法身菩萨做邻居?你明心见性的因具足,就少个缘,一遇到缘,那不定是什么缘,豁然大悟,你就见性,你就证果,这果是法身菩萨的果位。所以修行人总得要晓得,我们为什么不能成就?妄想分别执着总是断不掉。世间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出世间妄想分别执着没有放下。你必须要晓得,是叫你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叫你去更换妄想分别执着的内容,这句话你要听懂。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放下对世间的。世间法的妄想分别执着我放下了,出世间法呢?佛法呢?佛法也要放下。《金刚经》上佛讲得很明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与非法统统要放下。放下之后就是随缘,这随顺的境界就现前了。什么叫恒顺众生?什么叫随喜功德?到这时候就现前。

  所以,这名词在此地是如来究竟果地的名号,这是自性的名号,这是性德的名号,应当学,不能不学。你真的学习了,入个几分境界,这时候你的心态是什么样子?佛家平常讲的烦恼轻智慧长。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肯定你法喜充满,你像布袋和尚一样,一天到晚笑呵呵的,布袋和尚随顺,所以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深。深一层的境界,随顺众生,我们常讲九法界众生,一般人他不能随顺,不甘心、不情愿随顺,那是什么原因?不了解事实真相。九法界事实真相是什么?心现识变!你真正把这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原来随顺十法界是随顺心现、是随顺识变,这是随顺性识。

  前清早年,青莲法师注《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本子流通得很广,《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过去我们也讲过好几遍。前面的五重玄义,你看看五重玄义的名目跟其它法师注经讲演不一样,他每一个名词都加上「不思议性识」。我学习这注子,我对于他这几个字,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也读过很多大经大论的注疏,别人没有用这几个字。这几个字用得好,明显的告诉我们,宇宙之间万事万法,总的来说是什么?无非性识而已。我不晓得青莲法师是不是学唯识的,我相信很有可能。法相唯识家对宇宙的观察讲唯识,只有「识」,加个「性」的话就更圆满了。只有性识,除性识之外,无有一法可得,所以他五玄里头统统加上去。

  今天我们在此地看到如来果地上的名号叫「随顺」,我们可以从《地藏经科注》能够体会到他的深义,甚深的义趣。你能体会得到,你才能学得到;你如果体会不到,你无从下手。真能体会到,就落实在生活当中。真正做到随顺,这是《华严》什么境界?事事无碍!比理事无碍还要圆融,还要殊胜,还要高一重,真正是法身菩萨的事,九法界里头没有。所以像这样深的体会,确实就少了。但是没有这样深刻的去体会,我们就没有办法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能随顺?为什么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能随顺?这真正的因素,我们才能够领会到。领会之后,把我们那个不能随顺的障碍,把它排除。这障碍也是业障,这业障消除之后,我们也能够像法身菩萨一样随顺。

  记住!随顺的样子是不动心,眼见、耳闻,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这才是随顺的境界。境界里稍稍起个念头,随顺就没有了;要起分别执着,那更不必说了,那哪来的随顺?所以这个随顺是随顺自性,随顺性体,随顺性相,就是心现,还随顺识变。没有人问,这时候戒定慧水乳交融,分不开!分不开什么是戒?什么是定?什么是慧?分不开,融成一片,佛光遍照。如果有人问,那你无所不知;没有人问的时候,无知,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他不迷惑,像什么?像镜子,像一面镜子,干干净净的镜子,把外头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般若无知。你去问他,请教他,他就无所不知,他会给你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很透彻。所以,《般若经》上常讲「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自受用;无所不知,他受用。自他不碍,他受用不妨碍自受用,自受用不妨碍他受用,自他又不二,不思议的境界。这是在华严会上遇到这样一个名相。

  我跟诸位讲解,我讲解的能力有限,为什么有限?我契入不多,只能把自己的境界说出来跟大家共享。我相信到明年、到后年,我要讲这两个字会讲得更细,会讲的时间更长。为什么?我们的悟性不断在提升,我们的烦恼习气也是不断的在减少。诸位要想契入境界,人生最高的享受,怎样契入?我跟同学说了好多遍,我是从学教契入,每天读经,每天学习圣贤教诲。我常说的,把经典里面的理论、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把经典里面的教训、戒律变成自己的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戒定慧相应,你就能契入少分,入门一定是这方法。

  深层的契入,那就真的到随顺了。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绝对没有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着,这时候你契入就有相当深度了。这时候境界,正如大经上所说的,无功用道。无功用道很不好懂,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我们凡夫境界还得勇猛精进,凡夫着相!他们的境界,不但四相空了,四见也没有了。所以他们那个提升境界,理论、方法、现象,我们无法想象,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里头真精进。这个话,这境界,初学人确实是不懂。痕迹都不着,怎么叫真精进?为什么我们不懂?我们没离相,所以体会不到。离相才真正能体会到。

  现在话说回来,说到我们现前这境界,今天我们怎么修法?凡夫位,一品烦恼也没有断,要学,学着能顺别人。有什么好处?好处很多,要知道凡夫最难破的那一关就是执着,这一关难破。果然能随顺一切,执着就没有了。你们细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有执着、有成见,你肯定不能随顺。到什么时候?我没有成见。没有成见不是白痴,没有成见,显示你高度智能。情识是决定不能够随顺的,情识有执着,所以也叫做情执。你有分别,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虽然这些句子你也会念,甚至于你也会讲,可是境界一现前,忘掉了,忘得干干净净的。还是妄想分别执着当家作主,希望别人随顺我,我是对的,他是错的。我是对的,他是错的,这就是分别、就是妄想分别;坚固执着,不肯随缘,这就是执着。由此可知,菩萨法里面,这科目很重要,学习这科目能得大利益。你要问什么利益?简单的给你说,能帮助你看破放下。看破放下是菩萨修学总的原理原则、总的纲领。我们听佛菩萨讲,我们听祖师大德讲,我们听善知识教导,多年以来,似懂非懂;好像是懂了,可是认真检点反省,那完全做不到,做不到就是没懂。所以我说是似懂非懂,你没做到。要怎样才能做得到?这个法门好,随顺,为什么不随顺?随顺是无心,随顺的心永远清凉自在。

  我们在讲席里头也常常提醒同学,清净心生智慧,纯善心生福德,这善心我加个「纯」,善里头不能夹杂。不能夹杂什么?总的来说,不能夹杂妄想;不能夹杂分别、不能夹杂执着。你的善心、善意、善行、善言,这里头不夹杂妄想分别执着,这叫纯善。纯善生福德,纯净生智慧,福慧双修,境界当然向上提升。提升得快,提升的幅度高,这科目好,我们要学。可是确实有不少学大乘的人学习,学到最后学歪了、学偏差了,中国佛门里面有一句话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你去修随顺,学到最后什么?学到最后变成祸害,变成下流去了。由此可知,修学这个课门是要有基础条件的。这基础条件是什么?是定慧。没有定慧,修学这法门,那就像古人所讲的「用不上力」。它要以定慧为基础,这是大乘菩萨法门。严格的来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才有资格学这法门。学这法门,真的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们今天初学,学随顺,不能像菩萨那么样的成就。我们能够处处学随顺,但是天天不离经教,天天不离念佛,行!每天念经教,你没有离开佛菩萨;每天念佛,你心里头有佛。心里头有佛,没有离开佛菩萨,凡夫学随顺,也不会有太大的过失。佛号加持你,经教是一个标准,纵然不能完全合这标准,上下差不多,所谓说八九不离十。慢慢智慧开了,对于恶人做恶,不讨厌、不计较;善人行善,随缘赞叹,随力成就,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真的能成人之美,心地怎么样?干干净净的,一尘不染。这样的随顺就是清净的,帮助你定慧的增长。如果随顺里面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企图,有私心在里头,那个随顺就造业了。这业里头有善恶,果报不出六道轮回。真的,法门无量,任何一个法门的修学,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丝毫差错都不能有。这事情怎么防范法?总的来说,防范就是一个: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纵有偏差,不大。渗透一丝毫自私自利在里面,问题就严重,大家要深思熟虑。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第七句:

  【或名根本。】

  『根本』这两个字,也是很不好懂。不是说这字不认识,意思不明了,真的,它里头有很深的意义。那是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根本,也是根源。我们要问,虚空从哪里来的?世界从哪里来的?这世界是经上讲的大的世界,不是小的。我们今天讲的银河系、太阳系,实在说,这在《华严经》里面还是小世界,《华严经》里面讲的大世界,比银河系大得太多了。银河系在大乘佛法里面只是一个单位世界。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一千个单位世界,这么一个组织称为「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为单位,一千个小千世界合起来,称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一千个中千世界,这合起来是一个「大千世界」。由此可知,这一个大千世界里头有多少个单位世界?十亿个。十亿个银河系,是佛经里面讲的一个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释迦牟尼佛不仅是在地球上教众生,他教化的范围这么大,十亿个银河系。

  诸佛如来教化众生也是因缘不同,有的佛他跟众生的缘结得很广,教化很多很多众生,不止一个大千世界,有五个大千世界、十个大千世界、一百个大千世界,不一样。但是最低的,一个大千世界,最少的,不可思议!这叫大星系,一个大千世界是一个大星系,这星系还不是最大的。《华严经》上讲的华藏世界,这大了,太大太大了。华藏世界有多大,我们没有法子想象。这经上世尊告诉我们,华藏世界有二十层,像大楼一样,二十层大楼。我们这世界叫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教区。西方极乐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在华藏是同一层,第十三层,同一层,你就晓得这华藏世界多大。西方世界跟我们娑婆世界,这当中相隔的有十万亿个佛国土,那至少是十万亿个大千世界。这一层范围多大?像这样的华藏世界,在太空当中无量无边。

  我们今天要问,这世界从哪里来的?每个世界,我们讲每一个星球,每一个星球里面的生物,我们现在讲的是动物、植物、矿物,从什么地方来的?太空当中这些自然现象从哪来的?生命从哪来的?知觉从哪来的?这有个根本!就是这根生出来的。这根是什么?《华严经》上讲的心性,心现识变,心性是根本。灭谛,苦灭圣谛,苦灭了之后,世出世间一切苦统统都灭了,心性显露出来了。能变的,你见到了,能变虚空、能变法界、能变无量无边星系、能变每一个星球里面的一切万物,这个根本你找到了。今天你看看,这千百年来,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我们也看了很多很多这些报告。西方关于这一方面科学的报告,跟《华严经》一比,那叫小巫见大巫,他们还是在摸索。什么真相?不知道,在探索。他们能不能找到这根本?给诸位说,肯定找不到。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肯定的说这科学家、哲学家都找不到?为什么?方法错误。

  大乘法相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世间人现在所用的心是什么?我们讲思考、研究,这个心,它没有离开,思考是妄想,没有离开思考,没有离开分别、没有离开执着,所以它是妄心。妄心的能力只能缘虚妄的境界,真实的境界它缘不到,它无能为力。换句话说,对于宇宙之间的现象,它能够探索得到,这些现象的真理,它缘不到。佛菩萨清清楚楚,为什么?佛菩萨不用心意识。所以他那个方法是另外一套方法,不用这些思考,他用什么方法?用禅定。甚深禅定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才能见到事实真相。所以这些科学家、哲学家,如果不要用这些仪器,不要用这些妄想,用禅定,他也能够证得。这不是说他们不可能证得,他们现在的方法用错了。就是说用妄想分别执着,是决定决定办不到的;离妄想分别执着,那就很可能证得,这个事实真相你会搞清楚搞明白。明了之后,你所有一切的疑惑都没有了,你才晓得宇宙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生命,人生意义、价值是什么?你就统统都明白了,这是大学问,世出世间无出其右。

  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能跟这个法相比,这个法是真明了,明了诸法实相。明了自己过去、现在、未来,明了一切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烦恼没有了,生死没有了,恶的因没有了,恶的果也没有了。不但恶因恶果没有了,善因善果也没有了。永嘉大师说「觉后空空无大千」。什么都没有了,那是个什么境界?大乘经上有一句「光明遍照」,这时候的境界,老老实实跟你讲,只有唯心所现,没有唯识所变。所以这境界叫一真法界,这境界叫华藏世界、叫极乐世界,是一切众生天天所梦想的,天天所希求的,本来就是。

  你现在为什么不能证得?你现在迷失了自性,你错用了心。你用妄心,你永远堕在虚妄;你用真心,这境界就现前。佛法里头常说,一真一切真,一真是心,你心真,真心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我们在讲席里头也常常说佛教的一个术语,真正修行人,真正功夫得力的人,禅宗如是,教下又何尝不如是,那就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决定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就是妄想没有了,当然不分别不执着。因为起心动念才有分别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分别执着?这时候叫一心,境界叫一真。一真就是极乐世界,一真是真正的天堂,这叫根本。性是根本,相是根本,理是根本,事是根本,因果也是根本,你才能够证得,你才能够受用。所以在中国古大德,他们常常提倡,提倡什么?从根本修。

  中国人确实聪明,现在外国也承认。八三年,纽约沈家桢居士邀请我到纽约去讲经,那是我第一次到纽约,是第二次到美国,第一次到纽约。他请我吃饭,就有一个当地美国人跟我讲,他说:法师,现在我们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看法,跟上一代的不一样。我说:怎么不一样?他说:上一代的人对中国人歧视,瞧不起,认为中国人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未开化的国家。他说:现在我们懂得,中国人很了不起。他说:全世界一个一个比,中国人第一。居然是这一百八十度的转过来,接着他就说:两个人两个人比,犹太人第一;三个三个比,日本人第一。最后说了一句风凉话,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团结?还是瞧不起中国人。肯定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中国人的才干,瞧不起中国人一盘散沙,不团结,拐这么大的圈子来讽刺中国人。我听了之后就笑笑,因为他们是基督徒,我回答他,他问我为什么不团结?我说:上帝安排的。他非常惊讶,他说:为什么是上帝安排的?我说:中国人要团结起来,你还有饭吃吗?大家哄堂一笑。

  但是他这话很值得我们反省,中国人确确实实自私自利,只知道自己的利益,不晓得有国家的利益,不晓得有族群的利益,所以今天受这么大的苦难。你要晓得,过去的中国人跟现在的中国人不一样,过去中国人像现在的中国人,这国家民族早就灭亡了,你还能存在今天吗?过去中国人怎么?过去中国人是团结的。中国古代文学里头没有「团结」这两个字。为什么?它本身就是团结的,自自然然就是团结的。说团结,它已经不团结了,才把它团结起来。它本身是团结的,那还有什么团结好讲,这话怎么说?中国古圣先贤,至少我们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我们的教学就是统一的,就是团结的。

  我们的教育是伦理教育,伦理是讲五伦,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中国人常讲的五伦,五伦就是团结。五伦的教育就是天然团结的教育,怎么可以分裂?父子怎么会分裂?夫妇怎么会分裂?君臣是道义的结合,朋友是信义的结合。所以他本身这教育从小就教你是个团结的概念、观念,这观念永远不会破碎!一直到清朝末年,中国人还是遵守五千年老祖宗的教育。满清何以灭亡?满清末年,道光、咸丰之后,逐渐丧失民族的自信心。外国的坚甲利兵侵入中国来,中国没有能力抵抗,于是中国人就起了一个背逆的思想潮流,认为中国传统的东西不足以应付现代的时代。所以清末就有人提倡「全盘西化」,学西方东西,中国固有祖宗东西不要了。这两百多年来所受的苦难,根源在此地。

  中国古圣先王的东西,你要说不好,人家日本人保存。日本明治维新,这诸位都知道,它保存优良传统,它没有失去,吸收西方人的科技,它成为东方的强国。我们想法错误了,我们想法是要把中国固有的传统统统废弃,完全引进西方科学文明,错在这里。还是日本人聪明,日本人知道传统好,尊重传统、保存传统,传统是根本,科学技术是枝叶,所以它起来了。虽然在二次大战之后,它是无条件投降,你们看看不到半个世纪,它又以世界经济大国出现了,什么原因?根本没有丢掉。它的根本是中国的儒释道,特别是儒跟佛传入日本之后,融入日本的文化,变成日本文化的主流;换句话说,注入日本的新生命。虽然战争失败了,它很容易就能够复兴,它有根,像一棵大树一样,那个失败,把树砍掉,不要紧,根在,没有几年,它又长出新的枝叶花果出来,就这个道理。中国人困难什么?自己把根拔掉了,悲哀!

  日本人能看得懂中国文言文,能读中国古书,所以我们到日本非常方便,言语不通,写字通;你不要写白话文,你写文言文,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今天文言文在中国不行了,不但文言文不行,繁体字也不行了。中国人把根拔掉了,在日本人用繁体字,日本的书籍,愈是高深的,汉字愈多。日本的佛经,祖师大德的批注,我们能看得懂。为什么?汉字很多。我们看它的东西,至少能够懂得它七八成,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在日本。今天世界上人讲汉学,日本人如果有这认知,知道汉学在全世界文化里面的地位、价值,他要是发展汉学比我们中国容易。说实在的话,我们听到很多人讲,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话说得没有错,但是也不能误解。不是中国的政治,不是中国的武力,也不是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中国什么东西?中国的文化。因为只有中国文化,它有根、它有本,它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这文化就是儒释道。所以最容易带动的,当龙头老大的,日本,这是我们决定不能够轻视日本人,道理在此地。

  日本人团结,真的像美国人所说的,三个人三个人比,是日本人第一。日本人内部可以不合,对外绝对一致,这是他厉害的地方。他有没有缺点?有。缺点是什么?心量太小,不能包容人。从他们商业行为上,你就能看到,你看全世界,凡是有日本人居住地方,他们一定居住在一起,日本城、日本街。你到日本人家里去,你看他们家里所用的东西,全部都是日本货,他不买外国人的货。这是什么?这就是心量很小。他的钱决定不会让外国人赚去,赚外国人的钱,自己钱不会给外国人赚去。这是他们爱国,决定用自己国家的产品,他不会用外国产品,我们中国人就做不到。他这心量如果拓开的话,他就能成为世界领袖,我们中国古人常讲「量大福大」,他现在量不太大。但是他的民族特性,人人都懂得保存传统,保存古迹,这一点我们真佩服他。

  我们到日本去参访寺庙,汉唐时代的建筑,大多数是唐朝时代建筑,一直到今天还保存原来的样子。怎么保存的这么好?我们去的时候才知道,它每隔几年要整修一次。整修,如果哪一根柱子坏了,这根柱子换下来,这根柱子原来用什么木材,还用这木材,原来什么样子,造的什么样子,还照原来的样子。所以千百年当中,它没有改变,它部分部分的来换,像换零件一样,但是决定是原有的木材,同类的,原有的样子,我们不能不佩服。踏在人家地板上,人家告诉我,这地板已经几百年,七、八百年了,不能不佩服。我住在东京,他们带我去观光,走一条古道,是从前马车走的,它开的有高速公路,公路在旧道路的那一边,当中种的是一排树木,它保留这古道,不把这古道废弃改成高速公路,它保留。我们看了不能不尊敬,不能不赞叹,不能不佩服。那就是它知道爱惜根本,那是他们国家的文化,绝不轻易改变,决定不会把它毁灭,要搞新的,旧的要保留,新的在外头搞。这一点我们应当学习。

  大乘佛法里面根是什么?根是真心,心是根本。外面境界,所谓是大到无量无边的虚空世界,小到极其微小的微尘,心现的,心是能现,世界微尘是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能现的是根,所现的是枝末。整个宇宙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心性是根本,这在如来究竟果证里面所说的。所以我们要知道心性是不生不灭的,那是真正自己,宗门里头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就是讲这个。明心见性不是别的事情,就是把根本找到了。大彻大悟,悟什么?悟这根本。宗门教下的善知识们,教导我们从根本修。现前我们怎么从根本修?根本是从心上修。我们现在用的是妄心,真心完全不知道,不要紧,你就用妄心修,把妄心,妄心有善、有不善,先把不善的舍掉,一层一层再往上提升。在妄心里面先修到纯善,纯善就接近真心,真心是纯善的,纯净纯善的。所以佛门里头常讲「借假修真」,因为真妄是一不是二,迷了真就叫妄,妄要觉悟了,原本就是真的,实实在在就是迷悟问题。所以在妄心里头求觉悟,觉悟就对了。

  当然我们要找个标准,要找一个引导,佛法的经论就是标准、就是引导。只要我们能认真学习,世间人所希求的,在佛法看起来鸡毛蒜皮,还都在其中,这是佛家常说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财富得财富,求富贵得富贵,求功名得功名,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有求必应,这话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许许多多人有求,为什么不应?那是不是佛法说的不灵光?不是的。许多人所求的是,他迷,他不觉,他不懂得求的道理,不懂求的方法;你要懂得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求,没有不感应的。这究竟是个什么道理?根本道理,大乘经教里头常说,佛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就是基本的原理。所以你想什么就现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想佛,你就成佛了;想菩萨,你就成菩萨了。想什么现什么、变什么。所以那个心想就是能变,你懂得这方法,懂得这道理,那个感应不可思议。世间人不能深入经藏,所以他的日子过得那么苦,他不能改善他的环境。

  世间人希求富贵,说到富贵,谁能跟佛比?古人常讲「不读华严,不知道佛家的富贵」。这句话也很能诱惑人,《华严经》上你看看毘卢遮那佛的福报,天上人间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你读《净土三经》,你就晓得阿弥陀佛的福报多大。我们在这世间,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你从事哪一个行业,你要懂这理论、懂得这方法,佛经上讲,你都是世界第一,佛法里头没有第二的。你要问佛法好处在哪里?佛法好处就是帮助自己提升到世界第一。无论你修学哪个行业,你这行业都会变成世界第一,为什么?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

  佛法自始至终求的就是智慧。智慧从哪来?智慧从定中来,从清净心当中来,从纯净纯善里头来,不是世间聪明。世间聪明不离妄想分别执着,只要你带着有妄想分别执着,你只能够有聪明,不能有智慧,智慧得不到。离妄想分别执着,智慧就开了,智慧能解决世出世间一切问题,没有一样不通达。所以佛菩萨对这世间人非常感叹,说「可怜悯者」。我也是学佛几十年,才懂得这一句话的味道。为什么佛要说世间人是可怜悯者?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什么?本来你是大富大贵,本来你是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你现在变成这样子。你为什么变成这样子?迷失了自性。换句话说,你迷失了自己,你不知道自己,你才变成这样子。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这世间,来干什么?这是佛门所谓的,佛度有缘人。什么人是有缘的?你有机会接触到,你能相信、你能理解,你肯认真学习,这就有缘,你就能改造你自己。这改造是大幅度的改造,转凡成圣。

  圣,你们的观念当中,不要只一听说圣人、佛菩萨,你就想到出家人,你就想错了。你展开《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的法身菩萨、等觉菩萨说了十六个,在家的;出家的菩萨只说了四个,所以在家的佛菩萨多,出家的佛菩萨少。哪一个行业里头都有佛、都有菩萨。什么叫佛菩萨?彻底觉悟的人就叫佛,觉悟还不到彻底叫菩萨。所以佛菩萨没有男女老少,没有固定哪个行业。你看看《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观音菩萨什么相?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们看到古人画的《观音变相图》,五百个不同的形相。所以一听到佛,你就想到出家人,错误。

  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维摩居士是在家佛,同时两尊佛出现在世间。你看看佛的弟子,目犍连、舍利弗,这是佛的大弟子,见维摩居士,都要跟维摩居士顶礼三拜,右绕三匝,那个见面礼跟见释迦牟尼佛完全相同,他是佛。但是现代学佛的人是观念错了,佛,佛法是师道,师道是老师第一大,不是出家第一大。你们诸位要有机会去读一读支那内学院的院训,欧阳竟无居士着的,他就讲得非常清楚,他那是正法,正法是老师第一大。所以居士升座讲经,出家人要离座。他升座讲经,他代佛说法,坐到那个位子上,那就是老师,尊师重道,你不能不拜。现在人如果是出家,在家人上台讲经,出家人拜他,那还得了!所以佛法衰了,佛法被扭曲了,真正佛法的面目没有了,见不到了;真正佛法让你见到,你感觉到惊讶,你说他那是错了。错的你认为是对的,这叫什么?这叫颠倒。几个人明白?一万个人难得有一个明白人。佛法衰微到这样子,遭这劫难,其来有自,不是没有原因,根本忘得干干净净,也没有人讲了,也没有人敢讲了。今天时间到了。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132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134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