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216

  日期:2011/10/6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二一六集)  2004/1/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216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百界偈颂第三首看起,第三首还没有讲完,我们先将经文念一遍:

  【或见经行时。具无量功德。念慧皆善巧。丈夫师子步。】

  清凉大师要我们学这一首偈颂,参考「离世间品」最后一卷,第五十九卷所说的四方各示行七步,参考这一段经文。在这段经文里面,上一次我们学习到「欲与众生勇猛力故,示行七步」。这一句里面含义非常深广,我们简单的报告过了,今天再看下面经文。「现修行七觉宝故,示行七步」。七,大家知道是表法的意思,代表圆满。菩萨示现成佛,带给众生七宝,这个宝不是物质是法宝。总而言之,法宝离不开智慧,总的来说,就是根本智与后得智。实在像这一品前面李长者给我们说的,根本智是自心即是不动智佛,不动智起作用就是善巧方便,善巧方便是妙慧,妙慧是文殊菩萨所代表的。所以不动智佛跟文殊师利表这个甚深的义趣。这才是如来出世给我们无上无比无量的珍宝,为什么?确确实实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众生没有智慧,所以才随顺烦恼习气,烦恼习气里面最严重的无过于自私自利。现在自私自利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无有一念、无有一语、无有一行不是损人利己。损人的面有大小不同,让别人受损害的时间有长短不同,这里头结业果报不一样;严重的都是阿鼻地狱,就算是轻的也跟地狱挂上勾。一个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不干这个事情。早年我们在台中求学,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聪明人有前后眼」,什么叫前后眼?前眼看过去生的因果,后眼看未来世的因果。前后眼,换句话说,就是明了三世因果。一个通达明了三世因果的人,起心动念才称得上正思惟、正语、正业。这些事情我们每位同学只要冷静观察现前的世间,你就明了了。观察之后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回光返照,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我自己每天想的是什么?说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再想想现前所造的业因,将来会受什么样的果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需要问人。

  偈颂『或见经行时,具无量功德』。如果我们真的心思敏锐、心思细密,你什么时候没有看到人在行路?佛出世走七步表这个意思。哪一个众生在路上行路不表这个意思?统统都表这个意思。佛菩萨借着佛走这个七步来为我们说明,从见到人行路的时候应该怎么学习。你会了,我常讲《大方广佛华严经》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一切现象就是一部活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世尊为我们讲的,我们现在所读的,这是《华严经》的一把钥匙。从这部经里面恍然大悟,从今而后我会看了,我会听了,我会嗅了,我也会尝了,样样都会了,这不可思议。果然样样都学会了,这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学会了,你就入了佛的境界,你就超凡入圣。所以这个经是大乘圆顿第一法门,超越三乘,叫一乘教。七圣财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无处不是。宗门大德常说「你会么」,不会要学。世出世法里头没有比这个更可贵,这个法得到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末后一句说。

  「现所得法,不由他教故,示行七步」。我前面所说的这一番话你要是听懂了,这一句你就自然明白了,需不需别人教你?现在的人真不懂,为什么?懂了你就会做,懂了你智慧生起来了,你慈悲心生起来了、善巧方便生起来了,你会看你就会做,会听你就会演,做给别人看的。我们在这段经文里面,「离世间品」讲得详细,这个地方只是四句偈提一提。在经教上偈颂是略说,「离世间品」长行是细说,菩萨如是,声闻缘觉、觉悟的人没有一个不如是。为什么?既然会看会听,他就会表演。表演内容是什么?要观机。也就是说,这个表演的内容太多了,无量无边说不尽!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你现在在这里表演什么?就好像节目众多,无量无边,你现在在这个地方要演哪几个节目。当然你得要打听打听这个地方的人喜欢哪些节目,你总不能选出他不喜欢的,他不需要的,那你就错了,你的表演不受人欢迎,你的表演对于现在社会没有利益,这就要观机了。

  现在社会病根,我们在讲席里头也曾经说过,但是没有特别强调,我们强调因果,这个对于自己学习也有承传的因素,特别强调因果教育,这是印光大师一生所提倡的。社会真正的病根,强调因果教育是一服药,药是治病的。谁病了?现在人讲地球病了,社会病了。地球、社会怎么会病?生长在地球、社会里面这些人病了。经上讲得好,境随心转,一切法从想心生。身病了,所以外面环境都病了。身怎么病?心病了。心有病,身才有病,心没有病,身体一定健康。心里面得了一个要命的病,所以惹来的天灾人祸,感得来的世界末日。病根是什么?城隍来告诉我们,现在这个世间所有一切众生不孝父母、不敬祖先。我听了之后愈想愈对,真难为他,他把这个病根找出来。孝亲敬祖这个心有没有?我有,从小培养的。我受教育三岁开始,我父亲教我,当然这很小的事情,我母亲跟我讲。我母亲不认识字,她说我在三岁那一年父亲教我,大概就能够认得三、四百个字,每天教我认字,所以知道孝顺父母,知道敬祖宗。

  我们住在乡下,乡下民间的风俗,清明扫墓,中元、冬至一定祭祖,一定到祠堂里面去。每一家都有祠堂,祠堂是教敬祖先。人能够敬祖先,哪有不孝父母的事情?只要心里头有祖宗、有父母,人就不敢做坏事,不但不敢做坏事,他不敢起坏的念头。为什么?如果我做了坏事,我的父母、我的祖宗没有脸见人。他们出去,你看看这个人养出那种坏儿子,养出那种坏的后代,我们的父母、祖先有羞辱,这是自己最大的耻辱,自己怎么能在社会上做人。所以起心动念不敢想坏事情。

  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候我在台湾,听说大陆祠堂被废除了,家谱被烧掉了。这个讯息传到台湾之后(那个时候我才三、四十岁),我至少有一个星期晚上不能睡觉,想到这个问题严重,天天想怎么办,所以想出一个百姓宗祠。我这个百姓宗祠那篇文章是一九七七年写的,这篇文章曾经在报纸杂志里面登过,响应的人有。虽然有人响应,没有人赞助,没有力量来建百姓宗祠,可是这一桩事情常常放在心上。一直到我们在台北景美有了一个图书馆,我们把图书馆佛堂左侧这一面墙供百姓祖宗神位。这一面墙上用的小牌位,那是用纸写的,依照《百家姓》,《百家姓》里面只有四百多个姓氏,我们供了很多年。

  一直到去年,在香港有一个居士提供了一层楼,三千呎这么大的一个面积,我就想到了我们要做一个祖宗纪念堂。向中国那一边请教搜集,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因为我估计中国的姓氏应该超过两千,大概有两千到三千个姓氏,绝对不是《百家姓》里面讲的四百多个姓氏。这一搜集才晓得,中国姓氏概略的估计有两万两千多个姓氏。现在有人搜集现成的有一万两千多个,这出乎我意料之外。所以我就叫人把这些姓氏收集在计算机里面,我们要做牌位,第一个,这不是百家姓,万姓,我们这一个纪念堂就称作「中华民族万姓先祖纪念堂」。难得去年还正式举行一个开幕典礼,场面虽然小,我们做得很隆重。

  到此地,我们建了新教室,当中有一间大教室,这个场地比香港场地大,所以我们就用小的木刻的小牌位做一万多个,这立体的,比香港的要殊胜。香港是印在纸上,一张一张印在纸上画成格子,现在这个是一个一个牌位摆上去,很庄严!我们走进纪念堂时候生欢喜心,生感恩的心。今天社会上人把祖宗忘掉了,把父母忘掉了,我们在此地提倡孝亲敬祖,尊师重道,知恩报恩。这是现在社会上严重的病态,我们怎么救?就从这救起。所以我们同学要晓得这不仅仅是为个人,为整个社会,为整个地球。你是一个人,你从哪里来的?父母生养的。你父母从哪里来的?你一定有祖宗。人不能忘本,这个叫做教育。

  所以今天这个社会伦理没有了,我们要把伦理做出来。伦理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我觉悟了,他没有觉悟,他对我不好,我要对他好;不能说他对我不好,我为什么对他好,他迷了,我也迷,两个都迷。他不知道对我好,他迷了,我知道我要对他好,我觉悟了,觉迷不一样的现象就在这个地方。我喜欢这个人,我讨厌那个人,迷,你没有觉。真正觉悟了,觉悟的心你要记住,真诚是觉悟的心,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正觉悟了。你对人没有诚意,对这个人好,对那个人不好,没有诚意,你迷,你没觉悟。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有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染污,七情五欲是染污,你不清净;自以为是,轻慢别人,不平等,不平等是迷;不觉悟,不慈悲,这怎么办?

  我们要帮助别人觉悟,先要帮助自己,你自己真正觉悟了,才能帮助别人。我们讲了十几年了,以真诚心待人,清净心待人,平等正觉慈悲心待人,天天在练,天天在干。以前看不惯的,现在都能看得惯,以前不能相处的,现在统统都能相处,这进步。以前受不了的侮辱,现在都能受,都能接受。经学多了,不是别的,我在这个经教上天天在读,天天在讲,今年五十三年了,今年二00四年,五十三年了,五十三年才把观念转过来。世尊在楞严会上说的「若能转境,则同如来」,经文是转物,「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得会转。

  早年年轻的时候没有学佛,念了一点孔子书,「士可杀不可辱」,没有办法忍辱。别人要是侮辱我,无缘无故造谣生事陷害我、毁谤我,决定要反驳,决定要报复。学了佛以后,真正二、三十年之后,觉悟了,学佛之前一段忍,忍辱波罗蜜,修忍,忍很难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要忍了,怎么样?化了,得受用。忍是属于定,这一化了,智慧开了,知道这是好事不是坏事。正如《般若经》上所说的。我们一生真的在修行,真的在天天改过,天天自新,古人讲「士别三日刮目相看」。这什么意思?读书人三天没有见面,这一见面的时候刮目相看,为什么?他进步了,他跟三天前不一样了。学佛的人年年不一样,月月不一样,习气年年减少,智慧年年增长,那怎么会一样?成绩,成绩在你面孔上,成绩在你身体上,成绩在你举止上,成绩在你生活上,这一点都不假。要把自己修成心地纯净,言行纯善,纯净纯善,念佛求生净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纯净纯善之人不知道有西方净土,肯定生天。生哪一层天?我们从理事来推断至少是兜率以上。为什么?兜率知足。你真正能够了解事实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决定是「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无争无求就是知足,这是兜率天的业因。真正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心里头绝对不会生一念损人利己,念念舍己为人,所以最低限度是兜率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如果你再修禅定,禅定决定能修成功,到色界天去了,到无色界天去了。这是说你不知道求生净土,你也得这样殊胜的果报。

  所以我们今天要为人演说的是什么?你看看现在社会大众需要的是什么,他缺乏的是什么。他缺乏孝顺,我们做孝顺给他看;他缺乏敬祖,我们年节祭祖做出那个样子给他看;他不懂得事奉尊长,我们做出事奉尊长的样子给他看。社会教育!我们所做所为是在做社会教育。佛菩萨生生世世一切处、一切时没有舍弃社会教育,孔老夫子当年在世这一生也没有舍弃社会教育。夫子在世演得多教得少,他教实际上只有五年,但他表演,那是他一生。表演什么?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真的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夫子心行觉正净。夫子的心行与十善业相应,决定没有十恶这种行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你仔细观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十恶业相应,那怎么办?我们决定跟十善业相应,决定远离十恶业,这是表演给人看。我们做这种表演,自利利他,自己得大利。

  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什么关系?大乘经教里头给我们讲,「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华严经》讲的关系更密切,「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是我常常讲的,虚空法界剎土众生同一个自性,同一个法身,你看这个关系多密切,先要把关系认识清楚。我们的自心同一个不动智如来,我们六根作用同一个妙慧,文殊师利菩萨。名号是表法的,不动智如来是一切众生的本体,体性;善巧妙慧是自性的起用,是性德的流露,文殊普贤代表。无量无边的诸佛、无量无边的菩萨在哪里?在自己身心,圆满具足。我如是,你也如是,他也如是,一切众生无一不如是。所以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说明我们大家的关系。然后你才真正理解,五伦八德是有来由的,不是前面聪明人发明的,他们建立的,不是,自性本来具有的。

  随顺自性就叫做性德,自性是道,随顺道就叫做德,绝不违背性德。性德真正是究竟圆满,没有一丝毫缺陷,是纯净纯善没有丝毫不净,没有丝毫不善。我们常常听人说万善同归,万善同归真性,万善同归自心,自心就是真心。恶从哪里?恶是迷了自性,违背了自心才发生的。从这个地方建立我们的真信切愿,从这里建立我们的正知正见,佛知佛见。所以这不由他教。你看看世尊出生走这个七步,岂不是具足一切诸佛如来圆圆满满的佛法,也正是《华严》里面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不二」。后面还有一句。

  「现于世间,最胜无比故,示行七步」。现是现在,现在在世间,世间没有人能跟他相比,这个绝对不是佛骄傲自大。所以有些学者,我初学佛的时候,台湾大学有几位教授我跟他们很熟,他们年龄大概都比我大,大我十几二十岁,我那个时候二十几岁,他们四十多岁。我那个时候刚刚学佛,这些老教授们给我说:佛是不错,但是太骄傲了。我说何以见得他骄傲?你看看释迦牟尼佛一出生,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傲慢。这是一般学者们没有认真去研究佛法,佛法里讲的「我」是什么他不知道。他把那个我认为是世间人把身体当作我,这个错了。

  佛家讲「我」意思讲得很多,通常诸位在佛学辞典这些参考资料里面你能看到,讲八个我,这里头最重要的有两个,主宰、自在。所以佛说「凡夫无我」。你没有主宰!如果你有主宰的话,我年年十八多好,我何必要老?我何必要生病?自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你没有我。自在,你常常生烦恼,你一点都不自在。所以这两个定义,主要的定义你都没有,所以佛说无我。但是佛讲了法身有我,三德里头有我;法身有我,有常乐我净,般若有常乐我净,解脱有常乐我净,那是真我,你真有主宰,你真有自在。唯我独尊,主宰、自在这最尊,说这个意思,不是说我这个身体,不是讲这个,意思不能错会。佛行七步里头包括这么许多的意思在里头,这是我们要知道的。经文就不必再解释了,『念慧皆善巧,丈夫师子步』。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下面第四首偈:

  【或见绀青目。观察于十方。有时现戏笑。为顺众生欲。】

  我们看这一段。菩萨示现在人间一定是随顺人情,如同我们常讲的通情达理,不是无情无义,所以他也会示现的戏笑。清凉大师在这个批注里面只用了七个字,「顾盼时,观方现笑」。而偈颂里面,『观察于十方,有时现戏笑』。这个里面的深义,一切众生业报受生,但是谚语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由此可知,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给诸位说不是财富,为财富而活一生是错误的;不是权力、不是地位,而是什么?是快乐。这个才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你活在这个世间要活得快乐,你就没有白活了,与贫富贵贱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活得幸福,活得快乐。

  夫子在《论语》里面说,《论语》不是孔子的著作,是孔子弟子们记录老师的言行这样的一本书。里面所记载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夫子综合他一生的经验得出来一个结论,人生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是学习,学圣人,学贤人,学道德,这个重要。所以《论语》上有一段记载着说,夫子自己讲的,我相信他一生不止讲一遍,应当是讲很多遍,学生都非常熟悉。他自己述说他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就是他的学业完成,该学的东西都已经学得很完备了。学以致用,学了之后要把你所学的变成你的思想,变成你的行为,变成你的言语,你所学的东西真正得到了。

  我们今天所学的,依旧没有办法脱离烦恼,依旧没有办法改变习气,是什么原因?你所学的东西没消化。天天在学,就好像天天在吃,吃了怎么样?你里面内脏功能失效了,不能吸收,完全没有消化。这没有消化麻烦大了,我们这个人身体虽然不能消化,它还是排泄掉,你又没有办法排泄,都储存在这里面,就变成了大病。这个病是什么?所知障,不能消化是烦恼障。于是我们天天在学的时候,增长烦恼,增长所知。学到最后哪里去了?学到最后都到三途去了。你说你冤不冤枉?你所学的东西没有变成你自己的思想,没有变成自己的受用,没有变成自己的言语,这坏了,古人说不如不学。可是你要晓得你不学佛法,你会学社会上那些东西。总而言之,不会学、不善学,统统是毛病,这个问题很严重。

  我们今天要发心,要表演给大家看,最容易见到的是我们的态度。跟一切人接触欢欢喜喜,诚诚恳恳,这重要。诚诚恳恳,欢欢喜喜,表里一如,非常重要,你要做到。你心里有什么统统表现在外面,绝对不是说里外不一样,里外不一样是假的;真诚心就是讲的表里一如,我心里想的是什么,表现在外面就是这个样子。做给别人看,这就是度化众生。你要怎么度法?这就是度众生。众生有严重的烦恼习气,有妄想分别执着,我没有,至少我这些很轻很轻;众生生活在烦恼忧虑恐惧之中,我生活在安定、和谐、快乐、无忧、安全之中。心安,无论到哪里都平安;心善,无论在哪个境界里都善;心净,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都清净。这得受用。

  在经里头学会了,天天学天天增长智能,天天增长德能,他怎么不快乐?学以致用。所以夫子境界不断在提升。四十不惑,不迷惑了。什么叫不迷惑?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摇,也就是说自己能做得了主宰。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觉而不迷,是一片慈悲、一片祥和。这是现在一般人感受不到的,夫子所表现是这个,决不受外面环境干扰。他有能力、有智慧能够转变外面的环境。五十知天命,知天命就是指知道因果报应。用佛家的术语来说,他知道三世因果,这真的一点不假。我们今天社会这个样子,夫子知不知道?知道,很清楚、很明白。一切众生只要随顺道德,天下大治,人民安乐,真正和睦;如果违背道德,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社会大乱,生民痛苦,他知道这些道理。千年万世,他怎么会不清楚?清清楚楚。五十岁就有这功夫了。

  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理事无碍了。看什么都好,听什么都好,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无有选择。所以他能够到六道三途去示现教化众生,什么环境都适应。这里头还有很深的意思,什么深义?他在无论什么环境里头,他的感受是平等的,这个不可思议。为什么他感受是平等?因为他没有分别执着了。我们能适应,什么样环境能适应,没有离分别执着;换句话说,还是不平等。这一种境界凡夫没有。七十而随心所欲不踰矩。《华严经》上讲的事事无碍。夫子是读书人的代表,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你看看他功夫的提升,学业的进步。我们要学,他能做到,我们也能做到。问题就是看你是不是肯真干?你要真干,享受,快乐无比!真正是消业障增福慧,消灾免难,什么样大灾大难对我都平等,我没有受到一丝毫影响。为什么?无我,无我所。你们会受灾难是因为你有我、有我所,你就会受苦受难,你每天就会操心,患得患失。真正觉悟的时候,无我。

  《金刚经》上讲的三心不可得,心是能现能变,能现能变都不可得,所现所变哪里会是真的,哪有这种道理。所以你才真正契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像很多预言里面讲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核武生化全部都上台了,这个地球要毁灭了。那个现象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个现象也是梦幻泡影,一点障碍都没有,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怎么会有恐怖?怎么会有忧虑?你那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妄想分别执着来的。只要离妄想分别执着,法界是一真。现在全世界有好像有十万多颗原子弹,科学家说这些原子弹要是爆发可以毁灭地球一百七十次。那个觉悟的人眼目当中,这毁灭一百七十多次都是梦幻泡影,对他来说怎么样?如如不动,他没有受一点点干扰。不要说这个小事情,这算什么?鸡毛蒜皮。大千世界毁灭了,这大事!成住坏空,星球爆炸了,星系毁灭了,那比地球上爆这几个原子弹严重多了,还是梦幻泡影,还是皆是虚妄。他有没有妨碍?没有。有没有伤害?没有。何以没有?他的身是法身,他的心是虚空,他的身是法界剎土众生,这一切众生没有生灭。

  能现的心没有生灭,所现的相给你说也没有生灭,我们在大经上读得不少了。识变还是没有生灭,如果有生有灭那是真的,那就不能叫虚妄,决不可以说梦幻泡影。所以《般若经》上讲得好,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我们要是常常把这些经句多念几遍,会开悟,心定下来了,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这才叫返本归源,才见到宇宙人生真相,佛法的名词叫诸法实相。不但说你从此以后不造罪业了,你念头都不生。过去无量劫来迷惑所造的罪业,现在一觉悟统统都没有了。造罪业就好比黑暗,现在灯一点上黑暗就没有了,千年暗室,一灯能照明,这个比喻我们可以多想想。所以人生在世,你都通达明了了,你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得失,你多快乐。

  佛教人常生欢喜心,要常学,学圣人。学圣人,无论你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只要你肯学圣人,你的生活一定非常快乐。颜回贫穷,物质条件很差,生活得天天快快乐乐。孔夫子以他做一个榜样,教导一切众生,人生活在世间要快乐不要有忧虑。忧虑是从迷惑烦恼生的,快乐是从智慧生的。学圣人,圣人有智慧,圣人有德行,所以你的快乐是从智慧、是从德行里面流露出来的,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是快乐。所以菩萨示现,「观察十方,有时现戏笑,为顺众生欲」,为顺众生欲是教化众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清凉大师教我们参考《疏钞》六十九卷第十一页,我们看「离世间品」这一段的原文,「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微笑心自誓」。十是表法的,不是数字,代表圆满。遇到开心的事情当然就笑了,这个地方讲示微笑心自誓,什么叫自誓?《疏》里面有批注,我们把这个批注念一念,晓得自誓是什么意思,因为十句都有自誓。《疏》里头说「现微笑在行七步时,瑞应经云,菩萨示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为尊,即自誓也」。这清凉大师为我们解释的,自誓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意思前面跟诸位解释了,这个意思很深很广。像我们在前面所讲的,人要活得快乐,人要过得很幸福,人要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自己能做得了主宰,得大自在,这是最尊最贵的,「我」就表这个意思。不是说我这个身体是最尊贵,我的地位最尊贵,我的聪明才智最尊贵,不是指这些。指自己真正能做得了主宰,真正能做得了主宰是智慧、是德行。所以它这自誓两个字的意思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我们再往下看。

  「何等为十」,这下面有十句,第一句「所谓菩萨摩诃萨念言,一切世间,殁在欲泥,除我一人,无能免济,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这句不难懂,实在讲,确确实实是事实,尤其是现前的社会,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言,言是说出来提醒大家。一切世间,就是一切世间里面的众生,沉殁在欲泥,泥是污泥,池塘底下的污泥,比什么?比五欲,财色名食睡。佛经上常讲这五个字,财色名食睡叫地狱五条根。那个泥就是代表地狱。人为什么会堕地狱?就是迷在这五桩事情里头不能自拔,迷得太深了,他所感得的果报就是地狱。贪财、贪名、贪色、贪吃、贪睡,把五欲六尘比喻作污泥。我们看看现前这个社会是不是这样的?为财色名食睡,父子之情断掉了,所以今天社会有儿子杀父母的,有父母杀儿子的。这是城隍讲的不孝父母。父无慈,子无孝,还会敬什么祖先?他不堕地狱谁堕地狱?有这个行为堕地狱,没有这个行为有这个念头也堕地狱。地狱的种类很复杂,里面受的苦难有轻重不相同。

  江老师画的地狱变相图,希望诸位要常常看,多多看。为什么?你看一遍触目惊心,警惕自己,不但不能有恶行,恶的念头都不能有。你要有恶念恶行,转眼之间这就是你的果报。这一张图就是把这个讯息传达给你,你要知道。另外还有一张西方极乐世界图,这张图正在绘制之中,大概要一年才能完成,劝你念佛的好处。念佛求生净土,你得到的是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所以佛看到的人间世。「除我一人,无人免济」,这个「我」是菩萨。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来干什么?来救苦救难。谁是菩萨?觉悟的人就是菩萨。先觉觉后觉,先知觉后知,觉悟的人不是别的,把「我」找到了;迷惑的人不是迷别的,把我迷掉了,不知道有我,不知道什么是我。你的真心就是我,你的性德就是我。《楞严经》上所讲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真我从来没有离开你,天天跟你在一起。非常可惜,你不认识他,你得不到一点点的受用,这才叫冤枉到极处。所以佛看到这个样子,看到这个现象,现在应化到世间来。应化,当然是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菩萨这个时候笑了,意思就在此地。

  菩萨又示现,第二句说「复念言,一切世间,烦恼所盲,唯我今者,具足智慧,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确确实实一切世间众生烦恼习气非常严重,把自性(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大德大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统统遮住了。烦恼所盲,盲是瞎了眼看不见。这烦恼是什么?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妄想执着。「出现品」里头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明白了,妄想执着就是此地讲的所盲。你有妄想分别执着,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你完全看不见。实在讲扭曲了,把自性本具的智慧变成烦恼,把德能变成了造业,把相好变成了苦报,三途地狱的苦报。

  所以真正觉悟了,觉悟的人常说烦恼即菩提,造业就是德能,苦报就是相好,真的一点都不假。这变形了、扭曲了,你只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马上就恢复正常,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立刻就现前。扭曲是暂时的,因为妄想分别执着不是真的,不是永恒的,他是暂时迷,什么时候清醒过来,放下了,什么时候就恢复正常。从理论上讲一念之间,一念觉众生就成佛,一念迷,念念迷,永远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菩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众生念念是烦恼,菩萨念念具足智慧。因为有智慧不会堕在烦恼里头,因为有智慧不会堕在三途,也不会受六道轮回的苦报,在轮回而不受轮回苦。我们看到菩萨那是示现、表演给大家看的,不是真的。真的,我们要多想想,菩萨无我、无我所。一个人真正是无我、无我所了,他哪有苦乐之受?没有了。离一切苦乐受,苦乐忧喜舍受,他是正受。正受是恒常不会变的。菩萨住正受,所以正受叫三摩地。所以菩萨看众生,给众生笑,这笑的意思好多、好多!此地介绍的是其中之一,佛在这里举出十个意思。

  第三「又念言,我今因此假名身故,当得如来充满三世无上法身,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菩萨要帮助众生觉悟,用什么方法?现在人讲高度艺术,这是一切众生都欢喜接受的,高度艺术是演戏、表演。你说讲经说法,绝大多数的人不喜欢听,你叫他坐在那里坐两个钟点,累死了,他受不了。要演戏,卖票他都来。你今天在那里讲演,什么好的招待他也不愿意来。演戏的时候,他来了,菩萨示现,演戏!所以经教上常常教导我们,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演是表演。我们今天在此地建这个道场,道场就是舞台,我们在这边天天演。所以同学们,凡是住在这个地方,无论是长住,无论是暂住,你住一天也好,住半天也好,你上了这个舞台,你演什么,你有因果,这真的,一点都不假。你这一天表演的是什么?是善、是恶、是利、是害?你自己比什么人都清楚,只是你自己没有反省,你要一反省你就明白了。

  所以像我们这些人,真正讲修行,最好还是用功过格,每天把你所做的善的、不善的记起来。像古人一样,这一个本子分成两半,上一半记善的,下一半记恶的。为什么?你能够便于考察。你每一个星期从头翻一遍,看看我这个星期善多还是恶多?一个月累积下来善多、恶多?一年累积下来善有多少?恶有多少?自己到哪里去就清楚了。什么是善?利益众生的都是善。什么是恶?利益自己的都是恶。这一点你不能不明了。为什么说利益自己都是恶?利益自己是增长我执、增长我见。你要晓得我见、我执是六道轮回的真因。这个因、这个根天天在增长,你还能脱离得了六道轮回吗?所以佛说这是真恶。无我就脱离六道轮回了。所以我常常说自私自利,病根。自私自利要不能拔除,你这一生无论怎样用功修行,你不会开悟。为什么?烦恼习气障碍了你的悟门,你不能往生,证果那更不必说了,你才晓得这个东西严重。

  你要是真修,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作菩萨,你要不依教奉行,没有第二条路可走。这里头最重要的,《无量寿经》上教你的善护三业,第一个「善护口业」。善护口业怎么样?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从这个地方做起。你说话还不老实、还骗人,骗人小事,自己将来堕落是大事,你要把帐算清楚。所以菩萨有智慧,菩萨发露忏悔,发露忏悔是我不骗人,我做对了就对了,我做错了就错了,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诸佛菩萨尊重你。尊重你什么?尊重你真正修道,你真的在依教奉行。天龙善神拥护你,为什么?你这一生能脱离六道轮回,你能修行证果,当然尊敬你,原因在此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这个意思没有讲完。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215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217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