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55

  日期:2011/10/6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五五卷)  2006/5/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5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六大段,第三小段,第二十一首偈看起。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这是出家人乞食,在路上遇到国王,现在我们称为国家领导人。引发菩萨的大愿,希望这个王能为『法王』,法王是佛,就是像佛一样,以正法来教化众生。这在外面也是有可能的,从前是国王出巡,在现在机会就更多,但是你看到他车辆经过,很不容易跟他见面。可是也有特别的缘分,像现在由于交通的便捷,信息的发达,人与人之间往来密切,国家跟国家,族群跟族群,乃至于宗教跟宗教,往来都非常密切,在这种机遇里面,就有很多场合真的会见面。像这些,无论是国家领导人,族群的领导人,宗教的领导人,乃至于企业界、工商界的领导人,都可以称他是王。他的部属众多,像现在跨国大公司,员工都有几万人、几十万人,那确实是个王。现在的社会动乱不安,如果见到,这是影响力最大的,我们有义务劝告他们。

  今天举世之人最关心的,迫切希求的就是稳定,都不希望动乱。这些领导人他们可以做得到。而实际上,他们也是天天在祈求,用什么方法化解冲突。尤其这些高级领导人,他们最担心的是民怨,老百姓有怨恨、有不平,这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一般人只注意到贫富的不均,什么人能做到贫富均等?给诸位说,做不到!古圣先王也做不到,上帝也做不到。你看宗教里面的信徒,在外国的宗教信徒都是上帝的儿女,他们贫富也不均,智慧也不等,能力也不齐。所以连上帝都做不到,佛菩萨也做不到。

  怎么能把社会大众人心摆平?这桩事情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你看古圣先王用什么方法?「教育」,伦理的教育,让大家知道人与人的关系,这个太重要了,如何把关系处好。第二个科目「道德」,道德就是知道自己的身分,知道自己的本分,把自己本分的事要做好,与一切大众密切配合,创造一个安定和平的社会。第三个很重要的,「因果的教育」。为什么有不平?每个人造的因不一样,得的果怎么会相同?因是谁造的?自己造的。在中国,儒释道都讲因果,一部《二十四史》诸位仔细去观察、去读诵,就是一部因果的记录。知道因果,才晓得这个社会为什么不平。明了因果的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心就平了。富贵安于富贵,贫贱安于贫贱,社会就安定了,安很重要!富贵人对于贫贱人不可以欺侮,彼此互相要尊重。贫贱对富贵要尊重,富贵对贫贱也要尊重,社会才能和谐。要互助,贫贱人帮助富贵人,富贵人也要布施贫贱人,这样才能够调和。

  要懂得怎样修福,不能造孽。现在社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伦理道德没有了,人活在这个世间,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说,做人的尊严没有了;道德没有了,不知道自己应该尽的本分;因果没有了,所以怨天尤人,他为什么富贵,我为什么贫贱,怨天尤人。老天也不公平,那就得怎么办?革命、造反,夺取别人的富贵。能办得到吗?办不到。如果别人富贵我们可以夺取来,因果定律就可以推翻,就没有因果了。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对于这些理事也有少分的认知,心里就很清楚。尤其是佛在经教里教给我们,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求儿女是求好儿女,你在《安士全书》里面读到,周安士怎样求好儿女,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哪有求不到的?

  章嘉大师五十年前给我选的这个行业,弘法利生。专门从事这个行业,必须要把社会的工作放弃,才能专心。我就向大师请教,他给我选出家这个行业,我到哪里去出家?跟谁去出家?他老人家告诉我,不但这个事情,你这一生当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不要求人。求人,人家要不答应,你心里多难过!我说是!我心里是会很难过,那怎么办?求佛,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求,并不是用感情去求,不是的;要用理智,认真去学习,这是真求,这是感应。

  真的学佛,怎么真的学?老师教给我,以五戒来说,那时刚刚学佛,还是在家的年轻人,他教给我。譬如五戒,你能做到一条,这一条就是真正持戒,不是形式上去受戒;形式上受戒,佛菩萨、护法龙天、鬼神他们不承认。你真做到,依教奉行,他们承认。戒行是属于道德教育,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就真做,一条一条的去做。现在我介绍同学们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德行的基础。《感应篇》,印光大师介绍我们的是《汇编》,里面有很多故事,有理论,有事实,那属于因果教育,道德因果教育,道家的根。佛门里面,《十善业道经》,如果想出家,《沙弥律仪》,把沙弥律仪先做到你再出家。出家,真的这四样东西,《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这四样东西你统统都做到,自然感应就现前。

  感应现前是我们有意思出家,有这个念头,章嘉大师告诉我,老师会来找你。老师找我就容易,我找他不容易。这个法子是章嘉大师教的,真的有求必应。我做了七年,缘成熟了,真的有出家的师父来找我,知道我有出家的意思。因为那时候我也没有家,在台湾就一个人,没有任何牵挂。来找我,一次,我很欢喜,我说我要考虑考虑。一个多月当中,他派人来找了我九次。我看他的心很真诚,不是虚伪的,很乐意我出家,用出家身分来帮助这个道场。所以我就提出我的条件,他同意,我也欢喜;他不同意,就算了,我再等机会。

  我什么条件?我出家要学教,因为现在寺院里头没有学教的,我说我要学教,我出家不愿意做经忏佛事,不愿意搞法会。法师,你们的道场,能不能答应我?能不能容我以这个条件出家?第三个条件是我跟李老师多年,我接受他的教诲,出家之后,我每个月要到台中去住一个星期,继续跟他学。从台北到台中是坐火车,我没有这个费用,常住要给我买来回车票。这些条件统统答应,我也很欢喜。所以那个师父找我九次,我这三个条件提出来,他同意了。所以我一出家就教佛学院,白圣法师办了个三藏佛学院,我在台中所学的经教,就在佛学院里面开课。可以说一出家就开始讲经教学,到今年四十八年。我学佛七年,学了七年才出家,上台能够讲经。

  所以真正发心学讲经,我的经验当中,以及这么多年来,我所看到佛门的状况,先学成,再去出家,好!为什么?没有障碍。如果你出了家再去学,有障碍。常住人多,人多就意见多,同意你、帮助你去求学的人不多。而你出家,总是希望你要帮常住做事,经忏佛事、法会,总要叫你参加这些。因为现在的寺院庵堂的常住靠这个收入,以这个收入来维持常住。不像从前,从前常住(就是寺院庵堂)有财产,有山地、有田地租给农夫去种植。农夫收成的时候,就向常住纳租,所以常住等于是地主一样,他们要向常住纳租。常住这个收入,它的经济、生活条件有保障,有来源。所以从前寺院庵堂不依靠信徒,换句话说,替人超度的佛事很少,法会也很少,一年只做几次,不是天天以这个为职业,而寺院里面都是讲经、念佛、参禅,真的是有修有学。

  现在没有这个道场了,怎么办?我们自己先学,学好之后,再求佛菩萨,求感应。这样出家,你经教的基础已经奠立了。你自己出家的道场,欢迎你讲经,很好;出家道场不欢迎,其它道场也可以去讲,佛学院里面也可以去教学。除这个方法之外,就难了。这说明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都是求佛菩萨,老师教的。出家,求佛菩萨;受戒,也求佛菩萨。所以我出家两年之后才受戒,为什么?戒坛里有人找我去受戒,我都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因为那时候受戒有一笔费用,那个费用我拿不出来,在我们出家人来说是相当可观。我出家时候在家的老师,他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听说基隆那边开戒,就问我:你有没有去受戒?我说:没有,没有去报名。为什么?我说:没有钱。老师听了之后说:这个不难,我们这个地方的同学、老师很多,联系一下,这个费用我们同学替你拿。这是因缘成熟。

  今天我们讲领导,社会上各行各业里面都有领导人,这些人希望他们都能「得为法王」。怎么为法王法?用佛法教化你的员工。前几年马来西亚吉隆坡丹斯里李金友居士,请我去做两次大型的活动,讲两个专题,听众一万五、六千人。他开个酒店,我就住在他的酒店里,员工很多。他把他的员工,各个阶层的主管、员工统统召集来,一百多人,让我给他们讲开示。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经营这么大的事业,酒店就是道场,老板是法王,员工是菩萨,住在你酒店里面的客人都是众生,你们要好好去度他,帮助他断恶修善、破迷开悟。他们听了很欢喜,不必用出家的身分。

  小而家庭,你学佛了,你自己就可以作法王,给你一家人做最好的榜样。你能够把净业三福做出来,十善业道做出来,六度、四摄做出来,普贤十愿做出来,你这个家庭就是道场,你一家人都得度。所以小而家庭,大而国家。大乘教里面,佛说得很多,仁王护国,那是专门对国王讲的,用什么来治国家?用十善业道。所以仁王就是法王,上下统统都能够依教奉行。

  我们在《无量寿经》,梅光羲老居士做的序文,这个序文很长。里面有一段记载着清朝初年,这些帝王是虔诚的佛弟子,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虔诚的佛弟子。他们是帝王,帝王统治这个国家,国家不是一个教,那时候国家有三教,儒、释、道,他统统学,他才能领导。自己学得很有功夫了,所以经常礼请儒释道三家的高人,请到宫廷里面去讲经,讲儒学、讲道学、讲佛学。到宫廷里讲经,那真的是高人,不是普通人,为什么?帝王很内行,他不外行,你不能讲错,你欺骗不了他。他让这些人教化他的文武百官、皇宫里面的眷属、臣民,所以在那一段时代国运昌隆,真的是世界第一等的大国、强国,国家非常富庶。人人善良,人人都接受儒释道的教化。这是通过了试验,证实儒释道教学的效果能化解一切冲突、能致安定和谐,这真的通过试验了。

  一直到乾隆以后,嘉庆、道光都还不错,不过后世子孙没有像前面几代皇帝那么样认真去做,所以国运慢慢就衰了。到了咸丰年间,慈禧太后干政,大概她听这些教诲不太入耳,所以就把宫廷里面讲经这个制度废除。取而代之的,慈禧迷信,喜欢驾乩扶鸾,搞神通感应,这个错了。所以清朝的亡国亡在邪道上,不是正法。这些事情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

  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很小的时候,十二、三岁,那时候住在福建,福建人喜欢扶乩。我们小时候常常看,我很相信。为什么?那个乩盘是两个人托着的,这两个人是什么人?大概都是临时在街上找卖柴、挑水的、拉黄包车的,不认识字,苦力,把他们找来。请他们洗洗手、洗洗脚,洗干净,来端乩盘。在沙盘上写的字写得很工整,没有草字,我们在旁边的小朋友都认识,大概一个小时会写几十个字,记录下来。我很相信,那绝对不是假装的,因为两个人都不认识字,不是一个人操纵乩盘。

  我在二十几岁时在台湾所看到的扶鸾,跟福建不一样,它专门有乩童,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个乩盘,没有,不是的,专人。而且乩动的时候,速度很快,字很潦草,我在旁边仔细看,看一、二个钟点,我一个字都没看懂。他是念念有词,一个小时写几千字。我就把这桩事情报告章嘉大师,向他老人家请教,这到底是真的是假的?章嘉大师才把清朝宫廷里的事情告诉我,他说扶鸾不是真的,是灵鬼冒充佛菩萨、冒充神仙,也是想做点好事,修点功德,多半也都是劝人为善。小的事情、很近的事情,他讲得很准,所以相信的人很多;大事、时间远的事,他就胡说八道,反正说了之后,你也找不到他。所以把这些事情告诉我,佛门的佛弟子不要搞这些,不要跟这些鬼神往来,对鬼神敬而远之。实在讲,我们修持稍稍得力,鬼神会来找你帮他;换句话说,他帮不了我们,我们可以帮他。

  在学佛这么多年当中,无论是在家、出家的同学,我想这些事情常常遇到,纵然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同参道友你会见得到。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有鬼神附身,也有鬼神托梦,他来求你,求你诵经、念佛给他回向,真管用。这个讯息从哪里来的?从附身来的,有鬼神附在人身上,来要求超度。我们讲经回向,功德也很大。念佛、三时系念来做超度佛事,做完之后,有时候他又附身,我们就问他:怎么样?我们给你诵经,劝你来听经,你们有没有得到利益?他就会告诉我们,大概得利益的占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里面得利益的,当然人的根性不相同,鬼神也一样,真正念佛求生净土的,有,不是没有,少数。而多数怎么?生天,脱离恶道,生天。我们知道,他们生天多半是在四王天跟忉利天,有的转到人道来,有的转到畜生道,转到畜生道的多。诸位要知道,地狱、饿鬼转到畜生道是超生,那是占绝大多数。还有三分之二还没有得度,绝对不是一次就度很多人,不可能,这个道理我们懂。所以我们讲经不中断,念佛不中断,每个月我们三时系念也不中断,天天给他回向,月月给他们回向。这次没有得利益的,下一次,再下一次,再下一次,他会得利益。所以,这是我们帮助这些众生。自己修行功夫得力,自己能有成就,也帮助了很多众生。

  所以,回向非常重要。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最后一条,「普皆回向」,我们要有这个心量,念念不舍一个众生。尤其是自己的冤亲债主,我们这一生当中没有跟人结怨,前生、宿世,你就不能保证没有跟人结怨。没有跟人结怨,有没有跟畜生结怨?有没有杀害过畜生?有没有吃众生肉?你吃众生肉,你杀害众生。蚊虫、蚂蚁、苍蝇、蟑螂,你有没有杀害牠?牠也是一条命。不要以为这些动物小,任意的去杀害牠,错了,那也是一条命。杀一条命,你就欠一个命债,你占人家一点便宜,你也就欠人家的债务;欠命的要还命,欠债的要还钱。因果通三世,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无论是什么身分,处事待人接物,决定不敢害人。

  自己有能力、有智慧,全心全力帮助苦难众生,这才对。哪些是苦难众生?没有超越轮回,统统是苦难众生。纵然今天大富大贵,富贵享完之后,来生能不能再得到富贵?靠不住。一万个人当中,死了以后,来生还得人天福报的,恐怕只有几个人,不成比例。为什么?大多数富贵人享福的时候不知道修福,他所修的福不是真正的福田。这桩事情诸位好好的念念《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前些年,马来西亚做的两片,两个小时。对于真正修行人,把《了凡四训》当作功课来做的人是非常方便,因为时间只有两小时。每天用两小时时间看一遍,你能够一年不间断,看上三百六十遍,因果教育的根,就在你心里面生起来了。我相信你这一生,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你就会想到因果,对于你的修行有大帮助,这不能疏忽。

  印祖在世,一生极力提倡,那是真实智慧,他看到我们现前的社会状况。在我们推想,用儒来教来不及,用佛来教也来不及。用什么方法能有效?因果。每个人都知道因果报应,你起心动念一定会收敛,一定会想想害人的事情不能做,亏心的事情不可以做,你就有警觉心。不能做一桩对不起人的事情,不能做一桩对不起社会的事情,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世界的事更不会做了。起心动念,利人就是真正自利。现在人不一样,不相信因果,不知道伦理道德,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以为损人可以利己,实际上损人是害自己,所以他在一生当中受的苦难、折磨很多,他自己都不晓得什么原因。只有聪明智慧有大福德的人,王!这些人容易度化,你一说他就明了,他就清楚。

  下面一首偈跟这一首有连带关系,我们未尽之意到下个小时我们再继续探讨。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着看第二十二首偈: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我们读这首偈,也要懂得引申的意思。『王子』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们能做社会大众的好榜样,影响尤其是大。我们今天为佛弟子,佛是法王,菩萨是法王子,既然学佛,都是佛的学生,佛的学生,古印度的称呼就是菩萨。菩萨有等级的,就好像在学校念书一样,菩萨是学生,毕业了,毕业就是佛。

  所以菩萨是学生,有一年级、二年级,有小学、中学、大学,不一样,都是学生。佛法里面讲,像《华严》给我们说的,十信,第一个十年级,好比是小学。第二个叫十住,第二个十年级,好像是初中。第三个十年级,十行位的菩萨,好像是高中。第四个十年级,好像是大学。第五个十年级,好像是研究所。所以,佛法里面讲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一个位次,上面还有个等觉,五十一个阶级。而修学时间长短不一样,完全靠个人的功夫。有些人在一生当中,这五十一个位次他都完成,好像是他拿到博士学位。在佛法里最高的学位是佛陀,第二个学位是菩萨,最低的学位是阿罗汉,这都是真正拿到学位了。小乘有四果四向,八个阶级。

  我们今天『从法化生,而为佛子』,那就是一定要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学习。「从法化生」这个意思很深,父母生我们的身,肉身,恩德很大!生我们,养我们,教我们。现在做父母的,生跟养做到了,教疏忽了。我们接受佛陀的教育,圣贤人教育的目的在变化气质,这是从中国古圣先贤教人,读书在求变化气质。也就是说,变恶为善,变迷为悟,变凡为圣,变就是变化,这叫什么?法身慧命。佛法讲我们有两条命,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佛是老师,这个诸位一定要清楚。

  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他什么?本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是什么意思?尊敬,我们讲尊敬的,要翻成中国的意思,尊敬的根本的老师释迦牟尼。「佛」是学位的名称,他拿到最高的学位,像我们今天讲的博士,最高的学位。所以翻译出来,你就知道没有迷信,佛不是天神,佛不是鬼神,佛不是神仙。佛是个觉悟的人,化迷为悟,化凡为圣,他是觉悟的圣人。我们遵从他的教诲,依他的教诲来修行,转变我们的气质,这是真正的佛弟子。

  它有标准,我们同学们在一起,都选择净土宗,净土宗最重要的修清净心,心净则佛土净。清净,那你就想到,清净的反面是染污,什么东西染污?烦恼是染污,最严重的染污。所以佛给我们的标准,十善业道!初学佛的人要从这里下功夫,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从这里扎根,从这里入门。现在人说实在话,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诲,包括佛法,佛法是圣贤教诲,不懂得孝顺,什么叫孝顺,不知道。而现在做父母的人,因为他也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育,他也不懂得什么叫孝顺。所以他生儿育女,教他的儿女,他自己都不懂得什么叫孝顺,子女怎么会懂得?

  我听到庐江文化中心的报告,最近有个小朋友,很顽皮也很聪明,很难教。他们全家学了弟子规之后,父母懂得怎样孝顺自己的父母,晨昏定省,从前没有,现在知道了。早晨、晚上都要问问父母好,衣着能不能保暖?常常关怀;饮食合不合口味?照顾的很周到,小朋友看到了,看到,他自动就会学。学了什么?照顾他自己的父母,这就对了。看到父母孝顺祖父母,他旁边学会了,所以教育是要以身作则。你对自己父母不孝顺,孙子看到,你做儿子不孝顺,你要求他孝顺你,哪有这个道理?他从小天天看,父母就是他一面镜子,就是他的好榜样。所以父母要想儿女孝顺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要孝顺你自己的父母给他看,自然他就学会了。你要尊重自己的老师,让儿女看到,他才会学到尊师重道。这应该的,这个道理我们讲得很多。

  尊师就是尊重「道」,老师是代表道统、传统。由此可知,老师是社会大众的表率,是社会大众的榜样。老师的生活是最清苦的,在古代常讲穷秀才,因为他没有从事生产事业,他只是教书。教书,学生家长送一点供养。学生家庭富裕会多送一点,逢年过节多送一点礼,供养老师。家境清寒的就很少,甚至于还有家境非常贫苦的,三餐饭都得不到温饱的,这时候老师还要照顾他,还要帮助学生的家庭。所以做老师的人很辛苦,但是起心动念,言谈举止,都给社会做个好榜样,伦理的好榜样,道德的好榜样,因果的好榜样,老师要做出来。

  他的辛苦,我们非常明白,他有好的果报。往往果报不在这一生,果报在来生后世。因为一生心行端正,念念都为下一代,给社会大众、给下一代人做最好的榜样,他的福报在来生。虽然自己清苦,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布施。所以,他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换句话说,来生得大富贵。我们就知道,现在世间这些大富贵人,前生、宿世多半是什么?多半就是这一类的穷秀才,他所修积的德行,他所修的三种布施,所以在这一生当中得大富贵。

  我们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对富贵人羡不羡慕?不羡慕。对于这些教书的,清苦的这些老师尊不尊敬?非常尊敬,由衷的尊敬,他们是社会安定的根源。所以古时候帝王、大臣、长者,对于读书人没有不尊敬的。虽然他很清寒,他非常清高,真正做到「于人无争,于世无求」,甘心情愿过他清苦的生活。他的快乐在读书、在教学,得天下之英才而乐育之,这是人生最大的乐事,他有他的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圣贤之乐。现在的社会价值观转变了,在从前读书是社会地位最高,最被人尊敬的。社会的排行榜,士农工商,士是读书人,读书人排在第一。现在价值观改变,现前社会是富裕的排行榜第一,工商摆在第一,读书人贫穷,现在读书人排在最末后。这是社会为什么会动乱,这个道理你有没有参透?凡是社会重视伦理道德的,决定是太平盛世;凡是社会废弃伦理道德,不要了,疏忽它,不要了,肯定是乱世。

  我们今天生在价值观颠倒的时代,圣贤书还要不要读?现在就有许多家长说念这个书没用,念这个书将来在社会上找不到工作。现在念什么?念工商、念科技。大概学生最热门、热衷的是计算机、电子、机械,这是最热门的。为什么?找工作方便,大公司都需要这些人才。伦理道德的人才,他没用处,这个东西不能赚钱。是!不能赚钱,但安定社会。今天社会动乱,冲突这么多,靠什么?要靠这个来化解,要靠这个来安定,所以,只有少数真正觉悟了,舍己为人。今天做这事情很辛苦,不容易。所以有同学们告诉我,好事难做,好人难为,人家误会你,大家看到你讨厌你。你做好人,他不是说你是好人,说你是傻瓜、你愚痴、你傻,你怎么不知道赚钱,你怎么不知道享受?你真正想做一桩好事,障碍太多,不让你做;你做坏事,帮助的人可多了。你不相信,我开个赌场,就有很多人投资,为什么?赚钱。那是害人,让人倾家荡产。所以今天社会是颠倒的社会。

  我们真正发心做,我们要明白,将来的果报不可思议。你今天能付出多少的牺牲、多少的代价,来生后世百倍的报偿、千倍的报偿,福德不可思议。所以今天我们什么享受都没有,我们今天干的是什么?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只愿布施,不求回报,回报的念头都没有。可是在自己,虽然很清苦,生活能过得去,好!够了。三餐能吃得饱,衣服能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足了。我们生活在世间的需求满足了,不必再求。你现在给我大的房子,我不要,为什么?每天整理就很辛苦,一个人住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一间房子足够,很容易整理,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你说你多么快乐,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恐惧。

  所以要心净,要把染污放下,现在染污严重,大家都知道。首先在哪里?从生活上放下染污。穿衣服,还是穿棉布保暖,好!你穿一些尼龙、绸缎,化学的东西,对身体不是健康的,伤害健康。饮食,今天的肉食决定不健康。除非你住在农村里,你在超级市场买的肉食都不是健康的,里面有很多化学微生素在里头。甚至于素食,蔬菜有农药,很严重的农药。乃至于茶,我去参观过农场,参观过茶园,茶农种茶也是用农药、用化肥,所以茶叶长得很好,很好看,不正常。

  所以三十年前汤恩比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真正懂得健康,懂得卫生,还是要恢复到过去那种农耕的方法,它是自然的,那是健康的。家里面养的畜生,一定要放到外面,可不能关在笼子里,关在笼子里决定不健康,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外国人他们喜欢吃牛羊肉,牛羊是养在牧场,牧场的规模都非常大,正确的,牠不是养在笼子里头。不是自己用化学肥料来喂牠们的,牠们自己去觅食。这就是说明,确实有些外国人他们的饮食比我们健康。现在海里面的东西都不能吃,为什么?海水严重污染。在从前认为什么?海鲜、河里面的鱼大概是比较好一点,现在我们知道,河川、海洋严重的污染,都是人为的,都是自己害自己。从这些地方你就懂得怎样调整你的衣食卫生,保护你的生理。

  再说到精神的染污,就更严重了。我们天天所接触的,大概现在接触最多的是报章杂志跟电视,还有计算机,这是接触最多的,这些东西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妨害。就是里面的内容是严重的精神染污,你天天接触它,没有好处。所以我学佛之后,懂得这些道理,我至少有四十年跟这些断绝关系,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不看报纸,不看杂志,断绝四十年。连电话都很少,尤其现在的手机对人害处很大。我看到有些广告里提出一些警告,很有意思。它说用手机的人,希望用的次数愈少愈好,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换句话说,一分钟以上,对你身体就有伤害。所以方便是给你方便,可是你要付出代价,你付出的代价跟你所得到的方便不成比例;换句话说,为了这点方便,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不值得。

  所以在这些地方,佛弟子应当天天接受佛菩萨教诲,佛菩萨教诲在经典里面,我们一定要把时间拿来多读经书、多念佛。我们这一生要走的路,要转迷为悟,转凡为圣,这就正确了。要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智能,提升自己的道德,提升自己的灵性,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没有白来,方向、目标正确。要知道过个平淡的生活,平淡就是最健康的,就是最幸福、最美满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还是很多。真正能看破,能放下,我们有五、六个人,三、四个人,都不算少,在一起共修,大家依众靠众,互相勉励。不但我们每个人是社会大众的好榜样,我们这个小团体也是所有团体里面的好榜样,为什么?这个团体是修六和敬的。

  印光大师教导我们,在我们现前社会状况,道场要小,他告诉我们,同学共修不超过二十人。你想一想,祖师为什么要说这个话?为什么要这样教我们?你明白吗?你懂吗?就是现在社会价值观改变了,生活方式改变,制度改变了。如果道场人众太多,不能修行!人众太多,费用太大,谁能供得起你?供不起你怎么办?那只有自己想方法,你一定会想到用什么?企业的方式,那就不是建道场,叫开佛店。法会、经忏佛事,办种种活动招来信众,你还有什么时间修行?你的心是乱的、是动的、是染污的,不是清净的。

  如果你这个道场真的不超过二十个人,现前社会善心人士还有,他乐意帮助你,你能过个很平淡的生活,二十个人很容易维持。可以能做到什么?做到如法,如理如法的修行。不向外攀缘,没有经忏佛事,也没有任何法会。二十个人天天在一起读书、讲学,一个人讲,十九个人听,每天大家轮流讲,轮流讲是逼着你要读书。一个人学一部经,或者是两个人学一部经;二十个人,两个人学一部经,就十部经,每个人学有专攻,好!二十个人在一起,每天同学们互相讲,互相在一起学习。虽然我学的跟你学的不一样,我讲给你听,你讲给我听,我们都有专攻,但是对其他的经论也都有知识,为什么?都听过。这样子我们十年、二十年不出门,就变成专家学者了,自自然然全世界爱好、想听这个经的人,都会请你,为什么?你是专家。

  譬如我学《弥陀经》,我十年、二十年就专门学这部《弥陀经》,肯定将来就变成阿弥陀佛;你学《无量寿经》,你就是无量寿佛;你学《金刚经》,那你就是金刚菩萨;你学《地藏经》,你就是地藏菩萨;你学《普门品》,你就是观音菩萨,专家!什么人对这部经论用过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功夫?在这个世界上,现在交通方便,每个地方想听这个经的人一定请你。心一定要定下来,一定什么都放下,依教修行,这才真正是佛子。「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可不能学多,可不能学杂。同学在一起互相学习,譬如我专攻《弥陀经》,我也听你们讲经,听到那些东西可以帮助我,可以在我学习当中,或者在我的讲解当中引用。每个人都有主修的,可以在一块互相学习、研究、讨论,大家都向上提升。

  每天念佛,如果是着重在教理的研究,念佛不能少过四个小时。每天拜佛,不能少过一个小时,怎么会不快乐,怎么会不成就?不必要挂个什么佛学院的招牌,用不着。小小的一个精舍,小小的一个念佛堂,同学不分在家、出家,都可以,二十个人。出家,可以住在道场里;在家,希望他来参加上课。上课的时候就可以来,下课的时候,他可以回家。专攻!这是真正的佛子。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我们在经典上常常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同学几十年追随释迦牟尼佛都不离开。他们真是学到家,学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不需要别人照顾,这是最初的僧团。

  民国初年江味农老居士,这是个在家很有成就的大德,他一生专攻《金刚经》。在这一部经上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写成《金刚经讲义》,现在是《金刚经》批注的权威。还有一位周止庵居士也是这个样子,一生用二十多年时间,专用在《心经》上,《般若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他把自古以来出家、在家大德注的《心经》,他统统都读过,写成一部《心经诠注》,是《心经》古往今来的集大成,变成权威。这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成就的典范,我们要想自己成就,你就用这个方法。如果你要贪多、贪杂,心里还有妄念,你就不能成功。成功的人决定是万缘放下,心地清净,清净就相应,杂乱就不相应;为自己名闻利养就不相应,为续佛慧命,为普度众生,那就相应。相应是得三宝加持。

  所以时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只要有心,没有一个不能成就。中国谚语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真正发心想干,始终不变,没有一个不成功。连成佛作祖都办得到,其它世间事叫鸡毛蒜皮,小事,哪有做不到的?转凡成圣,破迷开悟,这是第一等的大事。《法华经》上讲的「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世尊如是,我们如果要发心效法世尊,亦如是。为什么不发心,为什么不真干,为什么不做个真的佛弟子?

  有名无实,不能成就。虽然在佛门种了善根,可是你的业障一定要消除,业障到哪里消除?业障要受很多的苦报,这个不能不知道。所以你学得不如理、不如法,造的是什么业?破坏佛法的形象,让社会大众产生误会:学佛就是这样的,这个佛不要学了,这个东西是迷信,这个东西对社会没好处。造成了误会,这个误会就是很重的罪,它是有果报的,哪有说不造业因,没有果报的?没有道理,业因一定有果报,所以这是不能不知道。

  所以出家人如是,在家人也不例外,在家人在社会上要做个好榜样。我奉劝大家,我们一定要落实十善业,要落实三皈、五戒,要落实弟子规。还是要从弟子规做起,然后三皈、五戒、十善业不难;弟子规做不到的话,后面这三样很难。所以,我们看在家同学,十善业做不到,三皈、五戒做不到,这就不是真正佛弟子。出家人,沙弥律仪做不到,这不是真正出家弟子。为什么做不到?没有弟子规的基础,也就是缺少这个基本的训练。我们明白了,搞清楚了,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来得及!

  真正有心的,勇猛精进的,弟子规这门课,三个月可以圆满,能把它做到;根性钝的,烦恼习气重的,花上一年时间也能落实。有这个基础,你再认真努力学十善业,希望也能够用三个月、半年的时间,把十善业落实,你是真佛子。然后无论你修哪个法门,无论你学哪一部经典,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十年、二十年,你就是大德,佛门的大德。无论在家、出家都是大德,在家,就像夏莲居、像梅光羲、像江味农,这样的成就;出家,那就是祖师。真的是自度度他,续佛慧命,弘法利生,真正佛子。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54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56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