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无量寿经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二百七十二

  日期:2011/7/18 15:51:48   阅读:    繁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七二集)  2011/2/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27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百三十面倒数第七行,从「至于法藏大士」,从这里开始:

  「至于法藏大士才发愿已,空中便即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者,何也?」这是提了一个疑问。法藏菩萨才发愿结束,这个「已」就是圆满的意思,结束了。大地震动,空中就散花、天乐,还有赞叹,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何也?这是什么缘故?「《无量寿经起信论》所释,甚为精要。兹用其意,而简述之如下」,下面这一段都是《无量寿经起信论》里面所说的。《无量寿经起信论》是前清乾隆年代彭际清居士作的,这位居士也是很了不起,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是一位大德居士。出生于,用现在的话来讲高干子弟,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就是现在的国防部长,这是属于贵族。他很年轻,应该是不满二十岁就考取进士,一生没做官,爱好佛道,专心学习,成就不在高僧大德之下,留下不少的著作,提供给后人做参考。《无量寿经起信论》就是他的作品之一,他在这上面有这一段话:「一切佛土,不离众生一念清净心,而得成立」。这句话非常重要,前面这「一切」两个字应当着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剎土从哪里来的?是众生一念清净心所生、所现的,唯心所现,正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能生万法。

  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回事情?下面说,「法藏大士发此宏愿,祇为破除众生妄执」,妄是妄想,执是执着,就是世尊在《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彭居士讲,法藏菩萨发四十八大愿,就是破除众生的妄想执着。「开显当人本有心量」,当人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我们自己本有的心量多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这是我们本有的心量。「令知净土」,这是教我们知道十方诸佛的实报庄严土是净土,弥陀净土也不例外。「即是法性本然,非从外得」,就是前面所说的,不离众生一念清净心。弥陀的一念清净心,所有一切众生的一念清净心,形相再多,无量无边诸佛众生,心现是一个,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是这样现出来。所以现土现身即是法性本然,非从外得,这个外就是心性之外。心性之外无有一法,所以法法不离自性,法法不离本心。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这种智慧属于道种智,道是道理,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有相一定有性,有事一定有理,道理搞清楚,就真正觉悟了。

  下面自己设个问答,「何以故」,何以故,用现在话说,为什么?下面是解答,「自性空寂,离诸恶趣」。十法界、六道三途统统称为恶趣,为什么?自性空寂,本来没有!这是从自性理体上说的。下面讲,「自性妙圆,具诸相好」,前两句从体上讲,这两句从相上讲。《大方广佛华严经》给我们说的是体相用,世出世间一切法概括起来不外乎这三方面,有体、有相、有用,所以自性妙圆,具诸相好。这个「诸」把所有一切的现象全包括了,现在我们常说把它分为三大类,诸相,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大类就统统都包括了。

  「自性无碍,现六神通」,这是讲作用,因为自性空寂,自性无碍,所以事事无碍,用六神通来做代表。「自性无住,不可断灭」,这句话说自性不生不灭。自性不生不灭,它的相、它的作用有没有生灭?实际上也是不生不灭。我们凡夫看到好像有生灭,那是看错了,你没有看到真相,真相确实是不生不灭,连科学家都晓得,精神不灭,物质不灭,这科学家讲的。为什么不生不灭?佛跟科学讲是一样的道理,缘聚缘散,缘聚无生而生,缘散不灭而灭,你才真能看到真相,缘聚缘散而已。这个事情近代科学家发现了,物质不灭。你看物质可以变成能量,能量又可以变成物质,觅生灭了不可得。

  「自性无内,如镜普现」,这个现象不难懂。两面镜子对照,互相照,我们人站在当中,你看有没有止境?从这个比喻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几分,确确实实是无尽,重重无尽。我们前面念过,佛经上说的极微之微,现在科学家称为量子,小光子。前面我们读过的,一尘一毛之微点就是科学家讲的小光子,有没有内?没有。自性无内,自性所现的相哪里会有内!「自性光明,如日普照」,这个光明是本有的,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光明就是智慧,智慧光明如日普照,像太阳一样。真的吗?真的。无论是精神现象、是物质现象,我们知道它都是依波动而形成,频率非常的快速,我们看不到,用仪器也没有办法把它看清楚。看到了,到底有多快不知道,只知道速度非常快。佛经上,依照佛经上所讲的,一秒钟它振动的频率一千六百兆,你说速度多快,才动就周遍法界。这就像如日普照一样,才动就周遍法界,出生无尽。出生无尽是什么?整个法界起变化。那我们想想,这个法界是有多少众生,有多少物质现象,有多少精神现象,所有一切现象的频率都在那里动,以极快的速度在那里动,所以整个法界虚空界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可是动中有不动,什么东西不动?自性不动,自性是体,体没有动,相在动,作用在动,动静不二,动静一如。

  「自性平等,如香普熏」,这个房间要是烧一炷好香,香很少,满屋你都闻到香味。佛经上有一个比喻,古印度有牛头旃檀,宝香,经上记载这香烧一晚,不大,像黄豆、绿豆这么大,一晚,四十里都能够闻到。可惜这种香现在没有了,在这个世界绝种了。为什么会绝种?人知道修福,知道修慧,知道积功累德,这个世界珍宝就出现。珍宝从哪里来的?是一切众生清净心、慈悲心所结晶的,变现出来的,唯识所变。如果我们的心不善,不清净,它就变成污秽的东西,矿物,珍宝也是矿物,泥沙也是矿物,粪土也是矿物,都是心现识变,要懂这个道理。

  西方世界,我们就知道是人最极清净心、最善的慈悲心变现出来的。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这个地球现前的状况,是极不善的心念所现的,极不善的心行所变的,是这么回事情。现在社会乱了,地球灾变异常,有没有办法恢复?答案是肯定的。就像现代美国的科学家所说的,只要地球上的居民大家都觉悟,都乐意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社会就安定了,地球上这些灾变就化解。他所说的这个道理,提供这个方法跟大乘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佛教我们勤修戒定慧是扬善,息灭贪瞋痴是离恶,教我们正心,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古圣先贤的教诲,修身养性就是端正心念、改邪归正。我们自己有救了,你的家庭也得救。家庭幸福,你的一生美满,今生现前就得无比殊胜的利益。

  佛家讲觉迷,觉迷的样子很简单,你对世出世间法有信心就是觉,没有信心就是迷。信心从哪里来的?信心从性德里头流出来,这是性德。为什么知道它是性德?中国古圣先贤跟我们讲的,做人立身于世不离四科,四个科目:第一个是五伦,第二个是五常,第三个是四维,第四个是八德。五伦里面,朋友有信,你看有这个信字;五常里面,仁义礼智信,你看又有一个信字;八德里头,孝悌忠信仁爱和平,里头又有信字,你看四科里头三个信字,这个信多重要!大乘法里头,信为道元功德母,能长一切诸善根,这不信怎么行?信的反面就是疑惑,疑是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大乘经教里头,疑是菩萨第一个障碍,对圣人教诲怀疑,对佛菩萨怀疑,对自性怀疑,不知道有性德。就连最普通的医疗,医疗有没有效果?有的有效果,有的没有效果,效果从哪里产生的?从信心。大概总在三十年前,我有一次在美国得到感冒,达拉斯有个中国医生也小有名气,我们同修带着我去看医生,请他治疗。我就给医生谈这个问题,我说医生跟病人要有缘,没有缘治不了病,他同意。缘是什么?病人对医生有信心,医生对病人有信心,这个病很容易治好;如果没有信心,再高明的医术都治不好。我给他说这个道理,他非常同意,他能接受。我说其实病怎么好的?至少十分之七是你的信心让你这身体恢复正常,你好了,医药充其量只有三分力量。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求学、求道、学佛,这个信心太重要了。

  净土修学三个条件,信、愿、行,第一个是信。这信怎么讲法?蕅益大师在《要解》里面跟我们讲六个信,六个信里面第一要信自己,这个很难。第二个信佛,你不信自己,信佛没用。信自己信什么?大乘经里面,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信自己本来是佛,我们《无量寿经》刚刚念过的,一切皆成佛。你要相信这一句,你这一生很可能就成佛了。你要不相信自己是佛,你怎么能成得了佛?你看念佛的人多少,信佛的人多少,佛是谁?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如来,信这些,从来没想到自己是佛,所以学一辈子还是学的凡夫,天天念佛诵经礼拜依旧搞六道轮回,你说冤不冤枉?原因出在哪里?原因出在不信,这多重要!惠能大师一生成就,你看他见五祖的面,礼拜的时候五祖问他,你来求什么?我来作佛。你们看《坛经》,他来是要作佛的,真成佛了。你成不了佛,你不想作佛,你不知道作佛。

  这段经文好!跟我们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十方诸佛如来教化一切众生教什么?就是教他们真正明白觉悟一切皆成佛,你的真诚心、恭敬心就流露出来了;也就是说你自性里面真心的智慧德相就统统出来了,自然流露出来了。不信怎么样?不信,自己有傲慢、有烦恼,你要是不信自己是佛,你所流出来的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疑,你心里常常流出来是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怎么能成佛!佛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这些东西从阿赖耶来的。你得搞清楚,阿赖耶里头有这些东西,自性清净心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要放下,我们要抛弃,抛弃放下阿赖耶,你不用它,它跟你愈去愈远,慢慢就消失掉了。你天天喜欢它,天天要用它,它跟你愈来愈亲近,永远离不开,你的麻烦就大了,阿赖耶制造的结果是六道轮回。

  《楞严经》上佛把这个道理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告诉大家,你错用了心。真心有,你不认识它,你不用它,真心没离开你,真妄和合在一起,你不知道哪是真,不知道哪是妄,把妄心当作真心,叫错用了心。学佛也学不成就,学一辈子,学一点皮毛,学一点佛学常识,对自己得定、开慧、证果毫不相干。所以你所希求的、所期望的,你这一生得不到。佛菩萨教我们放下,我们没放下,我们搞错了,我们把真心放下了,妄心没放下。世尊为我们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讲什么?就是提醒我们,要把真心跟妄心搞清楚,要认识清楚,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诚心待人接物,你不吃亏,你不会上当。用虚情假意,就是妄心,八识五十一心所,你用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虚伪,这个东西不是真的,它会变,真心永远不会变。真心空寂,自性就是真心,无住,不可断灭,这时候不生不灭。

  「自性无作,无有限量」,无有限量就是出生无尽,《还源观》三遍的第二种。无作而作,作而无作,所以出生无尽,就是整个宇宙一分一秒那个静止都没有。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频率在振动,到一毛一尘的微点,没有一个是例外的。这世界怎么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情?科学家这种认知,佛法证明他,他也证明佛法,两个互为作证,科学证实佛讲的是对的,佛讲的证明科学家发现的是正确的,互相证明。

  「菩萨即顺众生自性本具之空寂心」,菩萨明了事实真相,所以即顺这个顺就是恒顺众生,普贤十愿里的,菩萨就恒顺众生,顺着众生什么?顺着众生自性本具的空寂心、「妙圆心、无碍心、无住心、无作心、无外心、无内心、光明心、平等心,而庄严佛土」,这些话是赞美西方极乐世界。你看这里面讲的空寂、妙圆、无碍、无住、无作、无外、无内、光明、平等,都是我们自性清净心本来具足的,我们有,佛也有。阿弥陀佛是以他的性德,统统合起来就是性德,把众生的性德引发出来。众生性德被引发出来,众生还不知道,这个妙了,众生真不知道,为什么?众生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真的被阿弥陀佛引发出来,阿弥陀佛要不能把你性德引发出来,你怎么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可见得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你自己这些心造的,阿弥陀佛这个心,你也是这个心,心心相印,阿弥陀佛的实报土,也就是你自己的实报土。他用什么东西引的?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名号。你只要肯老老实实的放下万缘,念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就从这句佛号把你自性的性德引发出来,那就是构造极乐世界的原始材料。极乐世界建造,我们自己有一分在里头,人人都有这一分,自己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知道?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一开悟就知道,原来是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佛也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就是圆满的性德,叫阿弥陀。正报如是,依报亦如是,真的是妙,真的是不可思议!

  所以像这些句子我们常常看,每天在心中过一遍,阿赖耶这些种子就多了,我们讲印象深刻,你才能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提起观照功夫。空寂是我们自己的真心,妙圆也是我的真心,无碍、无住、无作亦如是,无内无外那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光明是智慧,平等是佛性。我们在这个地方终于是明白过来,觉悟了,四十八愿是一条一条的细讲,这个地方总的十句话是四十八愿的总结。建筑西方极乐世界的基础之总结,心现识变,我们如果把它搬造我们此地,我们用这十种心来建筑地球,我们用空寂心,空寂就是清净,一丝毫染污都没有,空寂是不生不灭,惠能大师见性第一句就说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无动摇,这都是空寂的意思。本自具足,能生万法,那就是底下这个妙圆,我们能用空寂心、用妙圆心生活在现前的世间,这个世界跟极乐世界会有两样吗?用无障碍心、无住心、无作心、无外心、无内心、光明心、平等心庄严地球,这就叫端正心念,这就叫改邪归正。反过来就是邪,空寂的反面就是无量的染污,无量的垢秽,无量的业障!妙圆没有了,妙圆变成什么?变成妄想,变成分别,变成执着,就不圆了。于是底下无碍就变成无量无边的业障,无住变成严重的执着、控制、占有,无作变成造作,无内外变成严重的分别,光明变成愚痴,平等变成傲慢,那不是庄严国土,是毁灭世界。

  所以我们要会,真正学会了,现前庄严地球,将来庄严极乐世界,往生就是庄严极乐世界,现在庄严地球。现在庄严地球是花报,将来往生庄严极乐世界是果报。现在没有花报,希望将来有果报,那个果报有很大的问题;换句话说,你未必能往生。现前你用这些心庄严地球,你回向求生极乐世界,你是决定得生。那是什么?花好,你将来的果当然好。在现在怎么个修法不就明白了吗?我要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的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恢复到空寂,心要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寂是不动,寂就是能大师讲的本无动摇,空是能大师所讲的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我要回归到空寂。这个事情说起来、做起来难,太难了,弥陀教给我们有方便,这就太难得了。什么方便?一切归一句佛号,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好办多了。心里一样没有很难,心里有个阿弥陀佛,这是真正的善巧方便。用一念,阿弥陀佛这一念,把所有妄念都打掉,就用这种方法,用一念排除一切的妄念。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德号,就是当人自性,妙不可言。自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心,用这个方法把空寂心找回来,空寂心找回来就妙、就圆了。妙圆是起作用,圆是圆满,不仅是娑婆世界十法界依正庄严,它能扩展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十方诸佛剎土依正庄严。《还源观》上讲的三种周遍里面的第二种出生无尽,这句话其实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能生万法,出生无尽,妙!圆满!一法不缺。

  无碍就是得大自在,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没有障碍。无住,不能住相,不但相不能住,还不能住念,不住相就是《金刚经》上讲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四相不住;念都不能住,那就是《金刚经》后半部,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你的境真空寂、真清净,就是什么?在六尘而不染,眼见色而不染于色,耳闻声而不染于声,外面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智慧,内心如如不动是自性本定。为什么不染?因为知道所有现象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怎么会染污?为什么会染污?你当真,你以为它是真的,你被它染污,也就是说你被境界影响,你被境界所转了。不染污的人,不受外面环境影响,不但我不受它影响,我能影响它。它影响我全是假的,我影响它全是真的,这叫佛度众生。

  无作是作而无作,那天天干,干不着相,这就叫作而无作。着相就错了,着相是什么?着相就到阿赖耶去了,不着相就回归自性,自性是空寂的。着相就是阿赖耶,阿赖耶落印象,落印象就是十法界流转的种子,特别是六道。无内无外,无内外是今天科学家在探讨的一个命题,宏观世界大而无外,微观世界就是量子力学,小而无内。这两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最后的结论,还在探索,可是跟大乘佛法真的愈来愈接近。光明心是智照宇宙、智照法界,对于整个法界清清楚楚,一丝毫都不迷惑。平等心,没有丝毫分别,才有分别就落在意识里头去了。意识是分别,意根是执着。意根跟意识,大乘教常用一个名词叫意地,只要落在意地就迷了,即使成佛,天台大师判作相似即佛,你不是真佛,相似即佛。不落在意地,那就是真佛。不落在意地是什么?回归自性,教下常讲消归自性。消是消化,像吃东西一样,消化了,营养全被吸收了,这个好!落在意地里头没消化,没消化将来还会起作用,那就在六道里头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没消化,消化就没有了。所以你才晓得消归自性有道理,完全消化了。

  消化变成什么?变化性德,善是性德,恶也是性德,净是性德,染也是性德,无有一法不是性德。你一化就变成性德,不化,僵硬在那个地方,那就是病因。僵硬什么?不是净就是染,要不然就是善,再要不然就是恶,它变成这个东西。消化之后呢?消化之后是染净善恶全没有了,这叫功夫。我们看经听教,听教就是听讲,在日用平常当中,眼见色、耳闻声,你落不落印象?当然落印象,你这个印象是染、是净、是善、是恶,有没有?有,你没消化。如果要是消化掉,消化掉之后,染净善恶没有了,变成什么?变成智慧,全是自性里面的智慧,你觉悟了。提升你觉悟更高的层次,这是庄严佛土。古来祖师大德常常勘问学人,「你会么?」意思是你会用心吗?这里举得这么清楚,就是这些心,你会用吗?空寂、妙圆、无碍、无住、无作、无内外、光明、平等、觉,你会用这些吗?会用吗?会用的就是菩萨,不会用的是凡夫。自己的心,不是别人的。

  「是以四十八愿,一一愿即众生本具之心。即以自心,庄严自土」,这说极乐世界,弥陀引导我们,在前面带路,用这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前面所说的十种心,用十心来总结四十八愿,告诉你这是一切众生本具之心,真心,佛心,一切众生个个人本来具足,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还是即以自心庄严自土,极乐世界是你自心变现的,阿弥陀佛也不例外,这几句话把中峰禅师在《系念佛事》开示的两句话说明白了!中峰大师说,「我心即是弥陀,弥陀即是我心;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是不是即以自心庄严自土?在极乐世界如是,在我们现前世界忘掉了。如果用这个愿心,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十个心,用这个愿心,庄严地球,庄严我们现前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亚于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界也跟极乐世界一样清净庄严,一样的美好。这个世界的居民跟极乐世界一样,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人人发四十八愿,人人是这十种心,就是上善。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这个上善之人是最有福的人,地球就是福地。

  美国布莱登先生说的这几句话,可能他没有想到这么具体,没有想到这么圆满,他要是看这段经文,那个三句话就详细批注了。怎么叫弃恶扬善,怎么叫改邪归正,怎么叫端正心念?这段经文不是具体说明,完全落实了吗?那个结果他说得好,不但是二0一二不是世界毁灭,而是人们会把世界带到更好的走向。我们更具体的要问一句,具体落实方法何在?我们同学有没有能答得出来,用什么方法真正能够落实愿心?两句话,细说《无量寿经》,落实自心愿行,就办到了。这就是平常一句俗话说弘法利生。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寺院庵堂,人家一看这是佛门的道场,佛门的道没了,场还在,道无场有。现在如何怎样把这个场里面道充实起来?这里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是佛陀教育,连带的圣贤教育,如果能把圣贤教育、佛教教育天天来教学,天天来讲经,大家听了慢慢觉悟。听一遍不够,我从小就有一个习惯,听东西至少是十遍,这是至少,正常的我的数是三十遍,为什么?十遍印象还不够深刻,三十遍印象一定比较深刻。我们在一起学习,学佛的人都很多,成就有很多人不如我,原因在哪里?我听的遍数多。李老师当年讲「佛学概要」,他是编十四个大纲,表解,材料也叫《佛学十四讲》,我听了十一遍,他每次讲我都去听,从头听到尾。一遍、两遍不行,过几天就忘掉了,它不起作用。我连听光盘,我在旧金山的时候,甘贵穗居士,那个时候没有光盘,录音带一盘,一盘录音带送给我,倓虚老法师在香港佛七当中的开示。倓虚老法师是东北人,乡音很重,我只大概听到三、四成,很多听不懂。但是我很有耐心,我听到三十遍,他的话我全听懂了。以后我找北方的同学把这一卷录音带写成文字,还印成小册子流通,里面讲锅漏匠的故事,念佛,还讲一个徒弟参禅的,以后做了土地公。遍数不多不行!

  所以古人讲,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古人教导我们,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千遍不多!那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一千遍,你心定了,千遍是戒律,因戒得定。譬如古人读经,读《华严经》的有,读《法华经》的,你看,无尽藏比丘尼读《涅盘经》,都是大部头。一天读经时间最好不少过十个小时,用读诵的方法,读经不要去想经的意思,规规矩矩照着经文去念,不去想它,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念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跟念佛一样,不怀疑,不夹杂,一直念下去,一天十个小时。念上个三、四年,就是一般根性,中等根性的人,他清净心就得到了。一天受十个小时的训练,训练什么?训练你不打妄想。不念经的时候会想,会胡思乱想,念经又不准你想意思,就根本不准你想,那就是什么?那就是修定。得明白这个道理,你一想,定就失掉,把你功夫全破坏了。念经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叫你开悟,定久了,三、四年得定,六、七年就开悟了,目的是在开悟。十年就可能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在教下叫大开圆解,那个境界跟禅宗里面是平等的,大开圆解就是见性成佛。成佛,那个境界你什么都通了,叫一经通一切经通。

  古时候,咱们中国老祖宗跟印度这些高僧大德都用这个方法,跟现在西方人是完全不一样。西方人用头脑,用研究,所以他们所得到的是知识。东方人所做的这一套,他得到的是智慧。智能能通一切法,知识不行,知识隔行如隔山,你完全不懂,智慧一切法融会贯通,不一样!最近这一个世纪,没有这种人才出来了,主要原因是什么?受西方的影响,都喜欢用头脑去想、去研究,所以全都变成知识了。中国传统文化变成知识,儒释道的学习也变成知识,我常说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智慧能解决问题。知识解决问题它有限,有局限,而且有后遗症,智慧没有。

  你看看古圣先贤,诸位要是细心去阅读,古代,中国人讲古圣先王,你去看尧舜禹他们是以道治天下,完全是智慧,没有后遗症。到五帝就不行了,但是距离道还不远,是以德治天下。五帝是以德。三王又降了一级,三王是夏商周,夏是禹王,以禹王的儿子做代表,王启,商汤,周朝的文王、武王,以仁治天下。孔子出生在乱世,五霸,五霸仁没有了,又降了一等,义,还讲礼。五霸之后,秦统一五霸,统一了。十五年亡国,汉取而代之,到汉武帝用礼,你看道德仁义礼,用最后一个。一直到满清,在中国这两千年当中都是以礼治天下。礼没有了,古圣先贤讲那就是乱世。现在这一百年是乱世,礼没有了。能不能再恢复到从前那样的盛世?跟诸位说,这不可能,没有方法恢复,一定是愈来愈乱。什么时候能把古人这个礼找回来,那稍微能够改善一些。如果有能力,有这个愿心向上提升,我们从礼要提到义,要提到仁,要提到德,要提到道,那就成圣成贤了。道是圣人,德是贤人,仁以下称君子。如果我们认为古人不行,古人不如现代人,轻视了古人,那就像科学家所说的,这个世界会走向末日,会走向整个崩溃毁灭,然后再重来。

  科学家告诉我们,地球过去确实是有好多次的毁灭,现在又到了这个临界点,也就是可能会毁灭。是毁灭还是复兴,都在我们自己一念的心愿,这个权不在别人手上,在自己。佛菩萨不管这个事,圣贤也不管这个事,天神、鬼神都不管这个事。所以我们要明白、要觉悟,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怨天尤人那是罪加一等,不能责怪任何人,确确实实是自己作自己受。我们同学难能可贵,不容易!我们得人身、生净土,澳洲这块土地是净土,学习大乘,学习《无量寿经》,这是多大的福报,这是多么幸运。许许多多人走向了绝望,而我们这些人,人数不多,我们的前途充满了光明,充满了希望。我们认识了佛菩萨,我们认识了古圣先贤,我们对于大乘经上讲的诸法实相,虽不能透彻了解,也知道一些,不怀疑,有信心。

  所以读到这个地方,最重要的是「即以自心,庄严自土」,这两句话重要,提醒我们。「如水归海,如响应声」,水归海意思好懂。如响应声是怎么回事情?如果我们旅行,我小时候,如响应声是常常遇到,那时候逃难,走到山谷长啸一声,回音就来了。我们长啸是响,那个山谷的回音是应。「心土不二,因果同时」,心能现,土是所现,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是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能所不二,心土不二,因果同时。「是故法藏发愿毕,空中即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这就是为我们解答了,为什么法藏发愿完毕就真的大地六种震动,空中雨花、天乐,还有赞叹,这什么原因?念老很了不起,把彭际清的《无量寿经起信论》里这段话来解答这个问题,妙!解答得太好,太妙了。「以不可思议之因,起不可思议之果」,不可思议的因就是愿心,四十八愿自性本具的十心,空寂心、妙圆心。「当知不可思议之因,即不可思议之果」,应了前面的一句话,因果同时,因果不二,因果同一个心念。为什么因果同时?因是空寂心、妙圆心,果也是空寂心、妙圆心;因是四十八愿,果也是四十八愿,法藏菩萨如是,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见闻此经,依教奉行无一不如是。

  「有志净土者,须从此信入」,这两句话解得好,真正想我们这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一段经文重要。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我们要把它当作经来看待,在这一句话里头,他能够引用经义,发明经义来劝导我们,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他自己没有做到,他说不出来;换句话说,是他自己修学心得的分享,我们听了能有感悟。他长啸的声,我们这里的反应,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对净宗从这个地方起信,从这个地方契入弥陀愿心,我们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此身即是弥陀,此方即是净土。这个世界它乱我不乱,它动我不动,它有灾难,我没有灾难。这是这一段,彭居士这一段开示给我们,提醒我们殊胜的功德利益。「此论宜深参究」,不是叫你研究,研究是你有妄心在分别,你有分别执着,参究是完全接受,没有丝毫疑问。我明白,我懂了,我今天就依教奉行,这叫参究。究是明了,离心意识叫做参,用心意识叫研,研究跟参究不一样。西方人用研究,东方中国跟古印度用参究,不用心意识,就是不用阿赖耶。阿赖耶是心,末那是意,第六是识,不用心意识就叫做参。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二百七十一
下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二百七十三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