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72

  日期:2011/10/6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五七二卷)  2006/6/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57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净行品第十一」,偈颂第九段,第七首看起: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这是绕塔,通常见到宝塔,佛门弟子都会礼拜,『右绕』就是顺时钟的方向,一般都是绕三圈。如果你有时间,绕七圈,绕二十一圈,绕一百零八圈都可以,至少是绕三圈。「右」是代表顺,这里头有表法的意思。古印度跟中国人,东方人,都以右为顺,顺是随顺性德。所以绕塔的时候引发菩萨的大愿,『所行无逆,成一切智』,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所行」,包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起心动念是意业,言语是口业,造作是身业;「无逆」就是三业清净,都能够随顺性德。三业清净圆满,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究竟圆满的佛果。由此可知,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深。

  此地讲的「一切智」是广义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如来正遍知海。虽然此地只有八个字,标示出我们学佛终极的目标,是要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得来的,这个同学们必须要知道,大乘教里面讲得很多。可是必须要不断重复的来讲,为什么?众生非常健忘,讲了之后,听了就忘掉了,听个十遍,听个百遍,千遍、万遍,你还是不能落实;不能落实,那就还得要讲。由此可知,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在六道里头搞轮回,诸佛菩萨大慈大悲,大乘教里头常说,「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无论什么样的根性,佛菩萨从来不舍弃;换句话说,时时刻刻在帮助你,帮助你从来没有间断。然后你才晓得,佛菩萨对众生恩德之大,超过父母太多了。众生不知道,不知恩,不晓得报恩。但是佛菩萨不责怪众生,还是不舍弃的、不断的在教化你。

  在你没有觉悟之前,佛菩萨的教化,我们常讲冥冥当中的加持,但是明眼人看得很清楚,凡夫看不出来。所以凡夫不知道感恩,不晓得报恩。明白人,到什么时候明白?就是觉悟了,什么时候觉悟?在《华严经》的标准,初信位的菩萨,小乘教里面,初果须陀洹,觉悟了。怎么觉悟?你把烦恼放下就觉悟。如果烦恼习气不能放下,像我们现在这样的,生生世世,虽然接受诸佛菩萨潜移默化,依然是不觉悟。要问为什么不觉悟?习气太重,就是无量劫来熏染的恶习气。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提示同学的,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这是在恶习气里面略举几种。这几种你要是不能放下,你就没有法子体会到。

  明显的加持,有事相,有说法。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住世的时候,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就是给我们做榜样的,学佛就应该要学他那个样子。首先你看看他给我们示现的,把世间的荣华富贵、名闻利养统统放下,他是王子,出家了,他不愿意做国王。你说王位,想争取的人有多少?他是已经得到,舍弃了,这个教育的意义非常之重。我们这一品经快讲完了,到底下一品就详细讲到,为什么舍弃王位?为什么要舍弃荣华富贵?这些求欲望的心理、行为,都属于轮回业。轮回苦,你不知道。人在这个世间,现在讲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哪里?诸佛菩萨,古圣先贤,苦口婆心教导我们,什么是人生意义?什么是人生价值?世间人全都错误了。真正的意义跟价值是不断提升自己的灵性,那你这一生到这个世间就没有白来。可不能在这个世间,这一生时间是不长,数十寒暑,你要是完全所行都是逆道,都是违逆自性,你麻烦大了!你这一生纵然得到荣华富贵,你来生往下堕落。

  生死轮回,佛说得很多,儒、道也说得很多,现在西方人也说得不少,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佛不教给我们别的,教我们不断向上提升。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有没有生死?没有;有没有来去?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一乘教里面,这是佛法讲到极处,一乘教里头,迷,生死、涅盘,烦恼、菩提,皆不可得。给我们说真话,佛无量寿,哪个人不是无量寿?真的无量,不是假的无量。你在六道里头舍身受身无量劫到今天,还不是你吗?你哪有生死?只是在六道里头不断的换身体,这是真的。这就是告诉你,身体有生死,有生灭,灵性不生不灭。

  所以我们常常用比喻来说,我们把灵性比喻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把衣服比作我们身体,把身体比作灵性。你看看你每天睡觉的时候脱衣服,脱衣服就是身体不要了。明天早晨起来的时候,又换一件新衣服,就又穿上衣服,衣服穿上,你就又得一个身体了。脱掉了之后,就不要了,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不太好使用,不要了,换一个,这是事实真相。你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就不会贪生怕死,知道没有死,没有生死,只是换身体。当然佛希望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至少你要换阿罗汉的身体,那就对了;阿罗汉不在六道,超越六道轮回。当然最希望的是希望能换个佛的身体,这一生在这里当凡夫,来生就作佛去。可不可能?可能。换上一个佛身,你就得大自在,究竟圆满,不是做不到的。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看到一生成佛的,至少看到有十几个,真的,不是假的。用什么方法成佛?念佛往生,诸位要知道,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下下品往生,都成佛。这叫「所行无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一切智」。这是八万四千法门里头一个特别法门,古大德给我们讲,这是成佛的易行道。其它的法门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那都是难行道,难在哪里?要断烦恼,这个不容易。

  我常常在讲席里头给诸位报告,佛、菩萨、罗汉,不是神,不是仙人,他是人,是觉悟的人。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意思就是说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还是佛,只是个胡涂佛,迷惑颠倒的佛,被什么迷惑了?妄想分别执着,这三大类的烦恼。妄想就是一般大小乘教里面所讲的无明烦恼,妄想是无明烦恼,分别是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华严经》上讲妄想分别执着,一般大小乘里面都讲的是无明、尘沙、见思。如果我们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着,执着真放下了,就是阿罗汉,就出了三界,出了六道轮回;换句话说,你还有执着,哪怕有一丝毫的执着,你就出不了六道,六道轮回的业因就是执着。你执着就是违逆自性,自性里头没有执着,自性里头没有分别,自性里头没有妄想。「所行无逆」就是没有这个东西。

  我们今天做到没有执着,就成阿罗汉,就超越六道;没有分别,你就是菩萨;没有妄想,你就成佛,你就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华藏世界,华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华藏里面的一个中心点。如果我们把它比喻,华藏世界好比是九龙这个地区,极乐世界是九龙地区的太子道,最热闹的这条街,最精华的这条街,华藏跟极乐是一不是二。生极乐就是生华藏,生华藏一定到极乐,为什么?文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生华藏,一定遇到文殊、普贤,他们两个会带你去。这叫成佛之道,这叫「所行无逆」。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要知道自己的性德,这个性是本性、自性。自性里头本有的德能,纯善纯净,净是讲它的体,善是讲它的相,它所生起的现相,纯善;它的体,纯净,永恒不变。我们现在是迷了自性,迷失了自性,我们的自性这个纯净的体、纯善的相,有没有失掉?没有,这个要知道,决定不会失掉。如果它会失掉,那就有改变,那就不叫做自性,不叫做纯真、纯善纯净,就不是这个意思了。永远不会失去的,只是迷了之后,烦恼、习气把我们的性之体、性的相遮盖了,就好像今天香港的天气,阴天,还有点小雨,云层很厚,把太阳给遮住。我们问今天天上有没有太阳?有!太阳被云层盖覆住。云层有没有真的障碍太阳?没有,云层哪里能遮住太阳,太阳比地球大几百万倍,云层怎么能遮住它?云层遮了我们的眼睛,并没有遮太阳,你从这个比喻里细细去体会。

  所以迷是自己迷,自性没有迷,也没有悟,没有迷悟。我们只要把云层消失掉,太阳就又现前。所以佛就给我们说,我们怎样把自性上面这一层云层的盖覆把它去掉,你自性里面的智慧,般若智慧就现前,自性的德能就现前,德能就是八识、六根的作用。你看相宗所讲的,转八识成四智,那就是觉悟,觉悟就转了,八识是迷,四智是觉悟。那时候,你的眼见没有障碍。

  现在我们眼见的能见度非常窄小,要用百分比来讲,我们现在眼能见的能见度,大概只有百分之二;换句话说,还有百分之九十八见不到。这是什么?迷了。你现在因为有了妄想分别执着,三重障碍,你见不到宇宙的真相。如果能把执着放下,第一重的障碍去掉了。佛告诉我们,阿罗汉的眼,普通的阿罗汉能见一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就不得了,一个世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银河系,一个小千世界是一千个银河系。不要用望远镜,看一千个银河系里面的景观,就像在面前一样,就能看得那么清楚。听的能力也是如此,不必用任何机械,无需要帮忙,你的能力,这叫本能,只要把障碍去掉,你就恢复。现在科学家也承认,科学家是说什么?宇宙之间确实有不同维次的空间,我们这个世界是三维空间,有四维空间,乃至无量无边维次空间。维次空间是怎么造成的?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要知道空间没有维次,那是真的。

  如果你再放下分别,那你是菩萨地位,你比阿罗汉高,又提升了。那么你所见的,我们举一个例子,你的能见度又扩大,你能扩大到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这是普通菩萨。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菩萨有五十一个等级,见到一个大千世界的菩萨是什么地位?《华严经》上八信、九信的地位就看到了。到十信地位的时候,他看到不是一个大千世界,能看到一百个大千世界、一千个大千世界、一万个大千世界,到最后,你能看到遍法界虚空界。这是自己本能,本来是这个样子,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相好,相好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是佛的方便说,你在《华严经》上看到,「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一切众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现在为什么搞得这么可怜?违逆自性,就是我们所行违逆,所行违逆就不是成一切智,成什么?成六道、三途。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跟佛菩萨不一样,佛菩萨起心动念是救苦救难,哪个地方有灾难,他就到那个地方去,佛菩萨从来没有说避难的。

  地藏菩萨的大愿,诸位晓得,「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到哪里度众生?法界里面最苦的众生是地狱,他到地狱度众生。别的菩萨为什么不去?给诸位说,只要到地狱度众生都叫做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不是一个人,太多了。所以要晓得佛、菩萨、罗汉都是通号,不是一个人专门的名号,是通号。就像我们现在在学校读书,学不同科系一样。在地狱里面教化众生,最重要教什么?基本课程。为什么?他连基本课程都违背,基本课程是孝亲尊师。你看中国从前读书,童蒙教材,《三字经》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一开头就把这个教育说出来。教什么?教伦理,伦理头一个,「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上古时代的教育就是教这个。

  所以父慈子孝,这是教育的根。父母教儿女,要尊师重道;老师教学生,要孝顺父母,这两个人的恩德一样大。在中国江南一带,你们看供祖先牌位,现在是少了,从前家家都有,哪个家里不供祖先牌位,那还得了,那就不是人了。祖宗牌位写什么字?「天地君亲师」,供这个牌位。所以老师也供在上面。天地,天覆我,地载我,君则是从前帝王,国家领导人,他保护我,再底下就是父母亲,再就是老师,这是属于性德。

  教育的兴起,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教育,五千年都是这么一个思想,都是这么一个宗旨,就是父子的亲爱。教育的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父子的亲爱如何能够在一生当中永远保持不变,教育的目的达到了。第二个目标,这个亲爱要发扬光大。从你爱父母扩展到爱兄弟、爱你的家族、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爱众生,一层一层往外扩大。这是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理念,你要是明白了,用现在的话说,中国的教育、圣贤人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你爱人,你怎么会害人?你看《弟子规》里面,「凡是人,皆须爱」。凡是人,就是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人跟人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和睦,睦里头就有相亲相爱的意思,所以不是讲和平,和睦,和是和谐。这是中国教育基本的理念,完全是所行无逆。

  我们今天,现在的社会,可以说所行皆逆,完全违背了性德,所以才呈一片混乱,混乱到乌烟瘴气。我在香港住了有一段时间,即使是晴天,看不到青天白云,抬头天空一看,一片混浊。四月份,我参加杭州的会议,参加完之后,我到北京,从北京到云南,由云南再回到香港。坐在飞机上,我就非常感慨,看到下面是一片混浊,就是一片的烟雾,这就说明空气的染污多么严重。跟我在太平洋的飞行,在澳洲这些地区不一样。太平洋上空,你往底下一看,能看到海水,干干净净;在澳洲上空看到地面,清清楚楚;在中国的上空,这一带上空,看到一片烟雾。怎么会成这样子?一年到头,确实很难得有几天看到蓝天,晚上能看到星星。这决定不能够说是自然的现象,自然现象跟人心有密切的关联,佛法讲感应。心行善,山河大地,一切众生,没有一样不善;心行不善,那就没有一样是善的。

  这桩事情经教上讲得很多,「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现在这个地区的居民,这一切众生,他心里想的是什么?想的都是贪瞋痴慢疑,你说这怎么得了!这跟自性一百八十度的违逆。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贪婪是饿鬼,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所以饿鬼道里面,永远天地是昏沈的,烟雾昏沈,看不到日月,也看不到星星,就好像阴天一样。这是饿鬼道里面的气候。什么造成的?贪婪。地狱道就非常苦,地狱道可以说是一片火海,八寒地狱里面也是一片火海。那是什么变的?瞋恚心变出来的,瞋恚是火,贪欲是水,愚痴是风,这就是三灾的来源。水灾、火灾,火山爆发都属于火灾;飓风、台风,怎么能说与人心没有关系?

  圣贤的教诲,佛菩萨的教诲,没有别的,让我们回归自性。所以他教我们要远离五欲六尘,这个东西决定贪恋不得,你有这个就错了。你要学佛菩萨,佛菩萨了解事实真相,自性里头没有这些东西,自性里面有的是智慧、是德能,是无量的相好。我们现在人所讲的,真、善、美、慧,这是性德。世间人只晓得这些名词、名相,真善美慧,实际上真善美慧一个字他都没有见到。不但没有见到,他无法体会到,所以有名无实。可是在修行人里面,有名有实,你只要把违逆自性的放下。马鸣菩萨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善本有,不善本无。本来无的,当然可以断掉,只要你肯放下,就断了。本来有的,当然可以恢复,纯净纯善一定可以恢复。你要真干,实在讲并不难。

  佛教导一切众生,在方式,他有三大类,第一个是提示,这是对上根人讲的。只要一提示他就明白,所谓是「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是上根人。中根人,提示之后还要劝导。下根人,那一定要做出榜样来给他看,让他真正看到,他相信了。今天下午齐居士来了,在我们道场,我听说她从高雄来。四十年前我在高雄佛光山,那时候佛光山刚刚开山,星云法师办了个佛学院,请我去教书,我在那里住了十个月。有一天晚上有个工人,佛光山一年到头都有工程,所以他的工人是长工。有个工人是台南将军乡的人,我们十几个同学,晚上在月光之下,在那里讨论学习的功课。这个人走到我们面前来,也来听,听了一会儿,他告诉我们,他劝我们念佛求往生。他说是真的,一点都不假。我说你怎么知道是真的?他说去年,那时候讲去年,他们同乡(就是将军乡)有个老太太,念佛三年,站着往生,亲眼看到的,没有生病。

  他说这个老太太人很好,好人,非常慈悲。在过去是反正佛也拜、神也拜,她也不懂,反正到处都拜拜就是。三年前娶了个媳妇,媳妇是学佛的,就劝她不要出去拜,不要乱拜,家里头供个佛堂,专念阿弥陀佛,专拜阿弥陀佛。这个老太太善根很深厚,她接受她媳妇的劝导,从此以后就不到外头乱拜,在家念佛,念了三年。儿子媳妇很孝顺,往生这一天她就跟她儿子媳妇说,她没有讲她要往生,晚上吃晚饭时候,她说「你们先吃饭,不要等我,我去洗个澡,先吃好了」。儿子媳妇还是等她,等了很久,没有看她出来。就到房间里面去看,她真的是洗了澡,换衣服,叫没有人答应。走到她的小佛堂,她穿了海青,站在佛像的前面,手上拿着念珠,叫她也不答应。走到面前仔细一看,已经死了,站着走的。这邻居都看到,真的,一点都不假,三年。

  老太太也很聪明,不说她要往生,免得她家里人阻碍她,她就走了,到家里人知道,她已经走了。这桩事情,南部很多人都知道。我好像在十一、二年前,那时我在台湾南部中山大学做一次讲演,提到这桩事情。听众举手,知道,他说他们晓得这件事情,不是假的。往生的条件是什么?没有别的,放得下!所以,念佛堂的堂主常说,放下身心世界,这一句佛号就够了。

  所以那天晚上,我的印象很深,这个工人给我们说出老太太念佛往生的经过,劝导我们一定要认真念佛,一点都不假。这才叫百分之百的随顺性德,真的成一切智了,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了。在末法时期,除这个法门之外,其它的法门想在一生当中成就,真的是非常困难;连证个阿罗汉都不容易,何况是成佛。唯独净土这个法门能成就。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接着看下面一首偈,第八首: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这首偈是教导我们,学佛要知道精进。佛法讲善根,世法善根有三种:无贪、无瞋、无痴,能生世间一切善法,所以称之为三善根。三善根的反面就是贪瞋痴,称为三毒,三毒烦恼;也就是世间所有一切的恶法、不善法,都是从这三个根生的,这个我们一定要知道。要成就世间一切善法,那你就要记住,决定要断贪瞋痴。贪瞋痴真的断掉,就是四果罗汉。在华严会上,菩萨果位是第七信位的菩萨,贪瞋痴断掉,这个人就成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正觉他就得到了。在整个大乘教里面,第一个阶段他成就了,像我们读书,这是学位,第一个学位,学士他拿到了。阿罗汉这个名词在佛门里面讲,用现在的学校制度来比喻,学士。菩萨是硕士,佛陀是博士,最高的学位,称为佛陀,这不能不知道。所以佛门里面,佛、菩萨、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

  你能够放下执着,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再执着,第一个学位你就拿到,正觉就拿到了。再往上提升,不但不执着,分别心也没有了,那就是菩萨,菩萨叫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等于佛当然还不是真正的佛,等于佛。最高的学位是佛陀,佛陀是无上正等正觉,上头再没有了,他到了顶头。『绕塔三匝』也有这个意思,为什么绕三匝?第一断见思,第二断尘沙,第三断无明,它是表法的。从证果上来讲,第一圈证阿罗汉,第二圈证菩萨,第三圈证佛果,表法的意思很多,我们想想,能体会得到。所以引发的大愿是『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懈」是懈怠,「歇」是休息;懈怠就懒散,歇息决定退转。

  修行跟求学,都是一个道理,古人比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什么?无量劫来,凡夫的心性都是受烦恼习气熏习,那么你就要晓得,烦恼习气的熏习时间多长?无量劫,在六道里面。六道里面有善有恶,我们能体会得到,肯定是善少恶多。所以佛给我们讲根本烦恼,讲二十六个,二十六大类,给我们讲善心所只有十一类。烦恼心所二十六个,这是说我们的妄心,也就是讲识心,八识,识心。识心里面的烦恼心所、不善的心所,跟善心所比较,超过一倍还多,二十六个。所以为什么人学坏很容易,学好很难?这道理你不就明白了吗?阿赖耶识里面的习气种子,不善的多,善的少,善心所跟不善心所不成比例。佛是这样分类,善恶心所不一样,数目字不相同,而实际上我们现在能体会得到。在习气上来说,应该可以这么说法,我们不善的习气应该占十之八、九,善的习气只有十之一、二。所以学好很难,学坏很容易。

  在中国过去古老的教育,确实它的精神都在防微杜渐,所以教学非常严格,唯恐儿童学坏,所以很严格。康熙教导他的儿女,二十岁之前,诗词歌赋都不可以学,着重在经史子书。为什么?怕学坏。文学作品里面,在古时候也都有原则,所谓是思无邪,都能守住这个原则,可是开放的幅度很大,经书就非常的谨严。所以二十岁之前,最主要的是学经,经学。史学是吸取教训,历史是人类经验的结晶,看看古今中外的这些人物,成功,依什么成功?失败,什么原因失败的?个人的成败,国家社会的兴衰,历史是一面镜子。以这两样东西为主修的。康熙是个很聪明的人,确实勤政爱民,对儿女管教非常严格。宫廷里面,经常不断邀请这些学者专家,在宫廷里面讲学,上课。

  中国五千年来安定和平,怎么得来的?就是「建国君民,修身为本,教学为先」,就是这三句指导原则。中国五千年传统的教育,没有离开这个原则,永远遵循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到民国才丢掉了,要学西方人的,把自己祖宗东西放弃了。这一百年,中国人民受尽了苦难,这苦难从哪里来的,我们要知道。就是背弃了祖宗的教诲,遭这么大的难。祖宗的教诲是爱的教育,爱就不会害人,爱就会尊敬人,爱一定能照顾人,能帮助人,能舍己为人,而不是损人利己,损人利己是违背性德。自己即使是受苦受难,也不可以损人利己。这里面要有因果教育,懂得因果教育,自己受苦受难,他不怨天尤人,这时候怎么办?古圣先贤教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应该自己好好的反省、检点,改过自新,求忏悔,消业障,这样才能够转变自己的命运,没有怨天尤人的。

  诸位看看《了凡四训》,你就明白了;看看最近出来的《俞净意遇灶神记》,这两样东西是改造命运典型的教材。这两样东西你要多看看,你就知道怎样改造自己命运。改造命运最上乘的,是在这一生成佛、成菩萨,这是最上乘的。前面我跟诸位提到,四十多年前将军乡的老太太,念佛三年,站着往生的,这是上乘的成就。你要问什么原因?没有别的,放得下,没有丝毫留恋,那你就是节节高升;有丝毫放不下,就是严重障碍。

  前天深圳有个黄居士,三十八岁往生,也是念佛两年十个月,我昨天才看到这份资料。他是听说灾难的严重,这个世间灾难严重,自己也深深感受到,不愿意受这个灾难,想在灾难还没有来的时候就往生,他真做到了。他是发了个愿,给大家做个样子,念佛三年真的会往生,这个难得,他做个示范。他只念了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预知时至。我看到他那些数据,他这两年时间闭关,止语,不说话,一切都放下。每天听六个小时的经,念十一个小时的佛,没有间断过。晚上这餐断掉,心地清净。他做个样子,依照这个模式去做,没有一个不往生。心里起心动念只想阿弥陀佛,只念阿弥陀佛,只拜阿弥陀佛,一部《无量寿经》,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成就了。

  我看到这个资料很感动,在眼前,前天。往生之前,他给那边同学说,要到香港来看看我。我们讲经四点半开始,有时候差一点,大概是四点三十五分,他是四点五十分走的,真的走了。火化的时候有舍利,有舍利花。我吩咐那边同修捡出来,好好的供养,这是我们念佛人的榜样,这是真正的成就。他就是两年十个月的时间,「勤求佛道,心无懈歇」,这八个字他做到了,他的净业就圆满。

  凡是念佛多年,连个消息都没有,什么原因?懈怠、懒散,天天是念佛,若有若无;天天听经,亦复如是。烦恼习气不断,听一辈子经,还是迷惑颠倒,甚至讲一辈子的经,到临命终时还是手忙脚乱。这什么原因?没放下。牵肠挂肚的事情太多,所牵肠挂肚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全是假的。《般若经》会讲,真的没懂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会念,他会讲,他没有做到。他还是把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把这个身体还是当真的,那怎么办?我们只好说,业障习气太重。这一生不成就,肯定搞轮回,轮回是非常的可怕,非常的恐怖。

  如果我们的警觉心提不起来,我们前年编了一部书,就是把《大藏经》里面,佛讲的地狱,有关讲到地狱的,我们全部把它摘录出来,抄出来,编成一本书,一共采集二十五部经论。我给这个书订了个题目,《诸经佛说地狱集要》。如果警觉心提不起来,读这部书好,你看看佛讲地狱情形,比《玉历宝钞》好。《玉历宝钞》是道教的,流通得很广,它里面讲果报讲得多,可是还没有佛多,佛经里讲的比它那个详细得多;业因比较少,造什么样的业因,得什么样的果报,它讲得不太清楚。可是《诸经佛说地狱集要》里面说得详细,你要是真正常常读、常常检点、常常反省,你会真正感觉到,地狱太恐怖,太可怕了。

  宋朝莹珂法师能往生不是别的,他知道地狱苦,他为什么能够勇猛精进?他怕堕地狱。所以这个可以警觉自己,可以提醒自己,不敢懈怠。读了之后,好好想想自己,自己平常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你是不是都在造地狱的业因?佛教导我们学习的,我们这几年特别提倡的弟子规,做到了没有?我常常讲儒释道的三个根,儒家弟子规,道教的《感应篇》,佛法的十善业。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你能把这三个根修好,百分之百做到,你就决定不堕三恶道。不能够往生,来生不会失人身,修得好还能生天,这不能不知道,不能够不警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古大德所说的,不是骗人的,句句真实。只有真正体会得的,看到、读到了才会感动。真的是痛哭流涕,自己为什么堕落成这个样子?一转眼之间,三途去了。我们这几年为什么特别强调《弟子规》,这三教的根本的课程?只有一个目的,希望你不堕三恶道,希望你来生能保住人天身,这一生不能提升,来生还有机会再往上提升。如果来生人身得不到,麻烦就大了,一定堕落;三恶道进去容易,出来可就难了。

  我们在这几年接触到不少的灵媒,所以有这些灵鬼、神灵附在人身上,透了一些讯息给我们。在中国、在外国我都遇到过。所透露的讯息,不同的人,不同的地区,这些灵媒互相不认识,但是所说的状况大致都相同,都说地狱苦,鬼道苦。现在鬼道的苦,已经跟地狱差不多连起来了;也就是说,比以前的鬼苦得多。这些讯息我们听了之后,能相信、能接受,什么原因?现在人的贪心比从前重,现在人贪婪所造的恶业也比从前人重,所以我们看到因就能想到果报。人不能不修善因,心地要善,言语要善,行为要善,不但要善,还要主动去帮助一切苦难众生。有机缘,要知道修福,要懂得惜福,你才会有福报。福至心灵,所谓是你才会开窍,有一点聪明智慧,能够接受佛菩萨圣贤的教诲。你接受的时候,你能听懂;你有这个意念依教奉行,那你就有福了。

  佛教导我们纯真无妄,道是什么?道是自性,大乘教里面常讲的法性,这是佛道。不仅仅是禅宗学习的目标是明心见性,教下也不例外,就是名字不一样,教下叫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一个是从定中得到的,一个是透过教学,看破放下,才得到。如果只有教学,自己不能看破放下,那你要知道,你所学的叫佛学,不是学佛,佛法里真正的义趣你没能体会到。所以佛教教学跟世间教学不一样,世间教学,你说孔子也是教人放下,但是他不彻底。他有没有欲望?有,把欲望降低,德行自然就提升,他没有断欲!佛法不但是欲望降低,欲望要把它断尽,那就大幅度的提升,不同在这个地方。

  儒家教人为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里面没有离开自己,同时也照顾自己。多分为别人,少分为自己,圣贤。佛法不为自己,百分之百的舍己为人,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所以,佛教给我们这些方法,得到是圆满的,圆满的性德。圆满的性德就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能力,德能就是能力,圆满的美好,相好就是美好,你没有一丝毫欠缺。世间人为什么不求?不是不求,用佛法的术语来说,业障习气障碍了性德,纵然接触到佛法,因为业障习气重,他赞叹佛法,欢喜佛法,他做不到,他不能把佛陀教诲落实,纵然能做,做少分。说来说去,还是放不下自己这个臭皮囊,对于世间的物质环境、人事环境依旧留恋,不肯放下,这是病根。要对治这个病根,那就得勇猛精进,下个狠心,统统舍弃掉。

  统统舍弃掉,那以后我要用怎么办?我年轻的时候学佛,老师教我放下,我能体会这个道理,真的放。我还有一个抗战期间的世间法的老师,周邦道先生,很多人都认识他。晚年他也学佛,住在台中,我们常常一起听李老师讲经,他也拜李老师为师。我那个时候真的是很不容易,很辛苦攒一点钱,买了一套《大藏经》,一部《二十五史》。我全部都捐出去,因为老师办了一个图书馆,这是两部大的,平常自己喜欢读的东西全部捐掉。周老师告诉我,你现在学佛,经典对你很有用,你怎么连经典都捐掉?我那时年轻,也很冒失,说了一句话,说过之后我也很后悔,知道说错了。我说的是什么?我说「老师,我这个东西捐出去,大概我将来想要的书,一定有感应,我想要,它一定就会来」。周老师听到,看看我,一句话不说。

  可是这个话是真的,以后学经教,想要的参考数据都能得到。连李老师都感觉到我很奇怪,因为他提起一些经书,古来的注疏,他所提出来的,我手头上统统都有。他说奇怪,你怎么会有这么多东西?真的,你统统舍尽之后,佛家讲的心想事成,有求必应。这是章嘉大师教我的,如理如法的求,为自己的道业,为弘法利生,没有不感应的。当你有求而没有感应的时候,你一定有业障,那你自己要反省,你把业障找出来,然后把业障忏除,感应就现前。这统统是老师教的,我用了五十五年,果然有效。所以对于佛陀的教诲,我能百分之百的奉行。需要的时候,真的它就来了,我不需要的时候我就舍掉。

  这些年来,我搜集的书也不少,现在全部都给净宗学院,净宗学院有个图书馆,图书室,全部捐赠,给下一代年轻人去做参考。内容太丰富,大部的有《四库全书》,有《四库荟要》,《大藏经》我收有十种不同版本。所以学佛真正要用功,真正想学教,净宗学院是个很理想的学习场所。因为学院没有经忏佛事,没有法会,纯粹是以读书、教学为目标。所以澳洲的学术界,澳洲的政府,我们注册的时候他还把我们算做宗教团体。这些年来一看,看到这个事实,他说他们不是宗教,他们是学术单位。所以我们今天在澳洲是属于学术单位,不是宗教团体,这是事实所造成的。

  我们当年去的时候,注册,穿的这个衣服,人家一看是宗教。搞了那么多年,他们不是搞宗教,跟一般寺院完全不一样,他们在读书,他们在讲学,他们在教人。所以我们往来,也是跟大学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学校主动的赠送学位,我年岁太大了,尊重我,聘请做学校荣誉教授,荣誉教授就是可以不上课的。荣誉教授给谁的?是给学校里面资深的老教授,退休了,学校给荣誉教授,对他的尊重。我也得到这么一个待遇,那就是肯定你对于教育的贡献。所以我有时候参加学校里头教授们的座谈会,我参加这些,跟他们一起做研究讨论,多数他们提出一些提问,我帮助他们解答。

  我一生的工作他们也都了解,我一生都在教学,除教学之外,自己读书。一直到今天我连寺庙都没有,只是出家在寺庙里面住了两年;以后在台中慈光图书馆,李老师办的,我在那里住了十年。自己一生没有道场,哪个地方请我讲经,就到哪里去,讲完了就走了。法缘不错,到处都有人请,也走遍全世界。澳洲建立这个学院是为悟字辈的这些同学。我们离开台湾之后,没有固定的道场,大家都感觉得很不便,很痛苦。这样才建这个学院,让他们晚年有个安身立命之处,有个真正用功学习的场所。外缘统统具足,只要他们能做到这八个字,「勤求佛道,心无懈歇」,没有一个不成就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71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573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