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691

  日期:2011/10/6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六九一卷)  2007/1/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69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上一次我们学到贤首大师「妄尽还源观六门」,在清凉《钞》里面,这六门我们都学过了,「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行四德,入五止,起六观」。《华严经》博大精深,贤首国师慈悲给我们提纲挈领,指出一条入门的途径,非常的难得。清凉在这里只是略略的举出名目。它的本文我们在《大藏经》里面把它节录出来了,将来会印成小册子供养大家。《华严》如何入门?怎样契入华严境界?这是个很好的参考数据。

  前面我们讲到六观里面的第四观。这个六观,观是教我们看法,就是说对宇宙人生正确的看法。第一个是「摄境归心真空观」。境界无量无边,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确实它是相有性空,事有理无。《金刚经》上跟我们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正确的;《大般若经》的总结是「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要是这种看法,那就跟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一样的看法,这叫佛知佛见。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些挫折,你还会介意吗?自然就不会了。无论遇到什么,我们凡夫讲的大风大浪,你都能够如如不动。为什么?你了解事实真相。

  由此可知,诸佛如来教化众生,他教什么?无非是教人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的明了!这是真实智慧。这个智慧,佛在《华严》上说得很清楚,我们这一切众生各个具足,所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并不是释迦牟尼佛他的专利,不是的,佛说每个人都有。德是什么?德是纯净纯善。相是什么?相是一真法界、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相好是自己性德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头来的。

  所以你要懂得诸佛如来教我们什么,诸佛如来给了我们什么。教,他是真的教了;你说给我们什么,是什么也没有。我们所证得的智慧、德能、相好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我们现在把它迷了,迷失了。实在讲迷是迷了,失,没有失,没有失掉。迷了怎么样?迷了把无量的智慧(般若智慧)变成妄想、杂念、烦恼、习气。要知道这个东西统统都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你迷了之后它就变成这个东西,所以我们可以说迷,并没有失掉。我们的德,纯净纯善的德就变成造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变成善业、恶业、无记业,变成业;相好,相好就变成三途六道,就变成这个。如果一旦觉悟,真实智慧现前,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不明了,真的是全知全能。所以你要记住,没有失掉,只是迷悟而已。佛教导众生没有别的,开悟!怎样才能开悟?你把障碍放下就开悟。

  诸位要知道,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你要记住妄想分别执着是三大类,每类真的是无量无边。这三大类全是虚妄的,不是真实,这点你要懂得。如果你知道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我们现前虽然还受害,就减轻很多。怎么减轻很多?在顺境里面不生贪染,在逆境里面不生瞋恚,你能做到这点。这是什么?这是你明白了妄不是真的,这个道理要懂!所以佛在经上常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做了个比喻,这个地方有三张透明的颜色纸,第一张黄色的,第二张蓝色的,第三张红色的,在科学里面讲这是三原色。你看色彩无量无边,它的根本就是这三种,无量无边的色彩是这三种调和出来的,这三种叫原色。我们用黄色代表妄想,像这样我们就有了妄想。我们把我们的眼睛、把我们的身体代表法性,外面的境界是法相,法相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什么?迷了自性,起了无明。这个无明就是阿赖耶识,三种合起来这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能变,把境界扭曲了,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可是在这个示意里头你能看得清楚,这是阿赖耶,阿赖耶有没有妨害我们的自性?没有,法性没有妨害,有没有妨害外面境界、法相?也没有。但是你要是迷了,你把这个东西当作真的,它真起作用,确实遮住我们的眼睛,看外面东西就模模糊糊、就不清楚。

  佛教我们这是虚妄的,这是一种抽象的意念,根本不是事实。所以佛告诉我们,你能够把执着放下,红色代表执着,那就叫阿罗汉。这三大类的烦恼,阿罗汉断掉一大类,阿罗汉就像这样子。这个好像我们戴个绿色的太阳眼镜,看外面就清楚多了,可是看到外面一片都是绿色的,这阿罗汉。再把分别去掉,我们对一切法不分别了,分别去掉了,这只剩下妄想,那这样就很清楚,我看得很清楚了,这是菩萨;要把妄想再放下,本来是佛。所以你首先要晓得,十法界六道里头芸芸众生被虚妄的妄想分别执着障碍,或者我们说被它害了,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有没有伤害?一丝毫的伤害都没有。所以佛讲,你成佛的时候,你的智慧德相没有增一点点,没有增加一点点;你现在纵然是造作罪业,堕落三途六道,你的智慧德相也没有少一点点,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诸佛如来肯定你本来是佛,你真的是佛,他能肯定,因为什么?他知道事实真相。我们不敢承当,为什么不敢承当?我们把这一重虚妄以为是真实的,不知道它是虚妄的。什么时候你真的知道,你也就很容易把它放下。怎么放下?人家骂你,不生气了;人家毁谤你、侮辱你、羞辱你,你还会跟他笑一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绝对不会动一点念头,你就有这个功夫了,我们一般人讲这是修养。如果你要是看到别人毁谤你、羞辱你,你马上生气,你完了,你已经被烦恼习气,你受了它的影响,你不知道那是假的。

  用烦恼来对付烦恼,只有增加烦恼,不能解决问题。现在你看世界上天天在喊着化解冲突,用烦恼去化解冲突,永远化解不了。要用什么?要用智慧、要用德行,很容易化解。中国五千年的老祖宗教导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重要!佛门亦复如是。世出世间所有一切问题不在外头,外面没事,没问题。问题在哪里?问题在本身,就是本身这三种虚妄没放下。为什么我们放不下?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知道事实真相,很容易放下。无论顺境、逆境你接触到了,你都是一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决定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你看《楞严经》上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不被外面境界转,你就转境界。你转境界你就是法身菩萨,你就是诸佛如来;你转不了境界,还被境界转,你是凡夫,那是错了。你一定永远知道,外面没有错。

  我记得我在联合国曾经讲过这个话,大家听了,听不懂。我怎么讲?我说:别人错了也是对的,我自己对了也是错的。这他们不懂,为什么别人错了也是对的,我自己对了也是错的?别人错了也是对的,他是凡夫!凡夫表现出来他就是这样子,所以他是对的。我自己对了也是错的,是什么?我已经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无明,我已经有一层无明盖在脸上;如果再分别的话,那就又加上一层,错了。我要怎样才对?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对了。这个道理很深,这个能解决问题,能化解这个世界一切的纷争冲突。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你自己做不到,那你就在制造冲突、制造麻烦。麻烦是什么?六道轮回,你在制造六道轮回,错了。如如不动,超越三界六道,超越十法界,要如如不动,境界现前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自己性德里面无量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

  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华藏世界在哪里?也在这里。在这个境界里面,诸位常听《华严》应该能想得到,时间、空间没有了。时间、空间是从妄想执着里头变现出来的,所以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时间、空间没有了。时间没有了,无量劫之前在哪里?就在现在;无量劫以后在哪里?也在现在,先后没有了。空间没有了,距离没有了,所以说极乐在哪里?极乐在此地;华藏在哪里?华藏也在此地,距离没有了,这叫一真法界。这个理很深。佛教学非常善巧,所以佛四十九年教化,八个字讲得圆满,「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是方法,便是最恰当的方法、最适合的方法。最适合、最恰当那就是没有一定的方法,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事施教,活活泼泼,一点都不呆板,能令一切众生接受佛菩萨教诲,大彻大悟。

  所以佛菩萨很厉害,他能摄境归心。境是所现,心是能现,能所是一不是二。境是有,心是空,心是真空,境界叫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为什么?它能现相,所以它不空。妙有非有,不是真有,为什么?了不可得。我们看到这外面的现相是个什么相?是相续相,不是真的,这一定要知道。相续还不是真的相续,真的相续那真有,不是真的相续,相似相续。你从这里体会这个味道,所有一切境界相相似相续,你就不会被外境所欺骗,真正明了。这是摄境归心。

  第二「从心现境妙有观」。这就看什么?这有,现相,从哪来的?心现识变的。心现的相,在大乘教里面称一真法界。你起了无明、尘沙烦恼,就是刚才讲的,你戴这三种颜色的眼镜,这三种颜色眼镜叫阿赖耶识,戴上这个把外面境界相扭曲了。外面境界相是不是真的扭曲?没有。这刚才你能看得到,没有妨害我们自性,也没有妨害外面的境界相。可是你不晓得,你这眼镜戴习惯,你认为外面确实是黄色的、是蓝色的、是这些杂色的,乌烟瘴气。三种颜色合起来戴上那就是什么?那就真的像地狱相。所以知道外面境界相能现能变,不会被外境所转了。

  第三「心境秘密圆融观」。这个秘密,实在讲是道理很深,深密,心境都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这句话决定不是搪塞的话,好像什么?佛还不是说不出来,用这么句话来敷衍我们。不是的,这句话意思太深了。为什么?只要你不思,只要你不议,不思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议是什么?不分别、不执着,心境圆融你就亲自证得了。你这个证得跟诸佛如来的证得无二无别,你证得了。我们要能在这上体会,你能够放下思惟,放下想象,诸法实相就在眼前。心深密,境也深密,你彻底明了了。

  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的,这是我读《释迦谱》,第一次我读这部书的时候,五十五年前,没有体会到这个意思。去年有个同学拿着这一本来给我,我重新再读一遍,体会到了,看出来了。你看五十五年前没看出来,我老师也不告诉我。老师为什么没告诉我?这是教学的方法,老师教你悟,你自己悟入的是真的;老师一教你的时候,你的悟门堵死了,你不能开悟。悟的是什么?原来放下就是!《释迦谱》上记载的,释迦世尊十九岁离开家庭,放弃王位,去寻师访道。由于他的身分、他的智慧,肯定是受这一切宗教领导大德们的关怀照顾,认真来教他,教了十二年,到三十岁。这十二年可以说印度这些高僧大德,各个宗教修行人,他都见过,问题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六道轮回从哪来的?为什么会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能不能突破?突破之后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印度所有宗教都不能解决。

  佛陀为我们示现,到恒河边上菩提树下去打坐,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不再执着,不再分别,不再打妄想,这一放下,豁然大悟。悟的是什么?本来是佛,放下就是。这一放下,问题全解决了,他才开始教学,教了一辈子,从三十岁开始教学,教到七十九岁,世尊七十九岁圆寂的,四十九年。这是大家熟知的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他老人家示现的。他所讲的根据什么?是不是根据婆罗门教的,根据瑜伽的,根据数论的?都不是。根据什么来教?自性本有的智慧德能,自性的!这个道理要懂。自性里头无量无边的智慧,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行有不得,十二年求都求不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回来统统放下,统统舍弃,大彻大悟,反求诸己。

  我能体会也得力于中国一个重要的参考线索,这个重要参考线索是什么?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是怎么学的?然后你才晓得,经教不是一点一滴累积的,是彻底放下。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再学经教,还是彻底放下?你能彻底放下,上上根人;你放不下,放不下还得学经教。经教是什么?经教是叫你慢慢放下。我跟诸位说得很清楚,不是上上根人,老师虽然头一天见面就教我看破放下,我就接受了,我的看破放下做了五十六年,每年放一点,每年放一点,真的年年有进步。现在从《释迦谱》里面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来放下就是!你放下之后,心境秘密圆融观就现前。

  下面一句,「智身影现众缘观」,这也是现实,也是事实真相。智身是什么身?报身。应化在十法界,这个应化是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我们现在没见性,我们这个身也是应化身。不过那些再来人,像中国历代的那些祖师大德,我们知道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的,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的,永明延寿也是阿弥陀佛化身的,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的,这历史传记里头记载很多。这些人在我们这个世间就是影现众缘,他不是业报身;我们今天也影现众缘,我们是业力影现的,他们是智身影现,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努力,努力怎么样?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把我们的业力转变成智慧,转变成愿力,我们也就等于乘愿再来了,真的得自在,这不是假的。

  可是自在里头有不自在,自在里头有很多苦难,这是什么?我们要跟这些业障深重的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我们心里清楚明白,他不清楚,他不明白,他还要造种种的恶业来障碍你、来破坏你。我们看到、听到、受到了,心里头清清白白、一尘不染,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不能勉强,勉强就错了,随顺就对了。记住,佛菩萨帮助一切众生不在一时,这个要知道,时节因缘没有成熟,随他,他纵然堕阿鼻地狱也能救他,为什么?他有善根。在阿鼻地狱里头,如果有人提醒他,他也很容易觉悟。什么时候他认错了,他就离开恶道继续再学习。必须要把这些功课统统都修好了,也就是说恶的念头、恶的言语、恶的行为全部都改正过来才能入佛境界;没有改过来,不行。

  修行两个字你要认识清楚,行是行为,包括你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这是行为;修是什么?修是修正,你的行为错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性德。你看不是佛订的标准,不是哪个人订的,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性德,那是至善。我们讲纯净纯善,至善至美,是你本性里头本有的;所有一切不善,所有一切不净,你性里头没有,一丝毫都没有。所以诸佛如来对地狱、饿鬼、蜎飞蠕动都那么样的真诚恭敬,一丝毫轻慢心都没有。为什么?他知道他本来是佛,尊重他就是尊重自性,这是我们一般人不知道!学佛对这桩事情要搞清楚、搞明白,也不是桩容易事情。我们真是搞了几十年才明白,才真正见到。

  下面一句,「多身入一镜像观」。这句给我们说明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多身是什么身?一身。如果你用四面镜子,镜像,镜里面现相。当年贤首国师讲《华严》,讲到这个境界,皇上在听听不懂,贤首国师就请皇帝在讲堂外面建一个亭子,八角亭,建好了,八面每一面放一面镜子,八个镜子,请皇帝到亭子当中站一下,去看看镜子里面的影像,他恍然大悟。站在亭子当中看到八面镜子里面照到自己,自己那个相、那个身变成无量无边身,数不清楚。这说什么事情?一身是法身、法性,无量无边身就是现相。外面境界森罗万象从哪里来的?全是你自性的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统统是自己变现的影像,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

  这些经文我们听不懂,我们无法体会,原因是在哪里?原因是我们有坚固的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你就晓得,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真相就在现前。这里面给我们说一个重要的讯息,这个讯息是什么?告诉我们整个宇宙是一体,整个宇宙是自己,整个宇宙,现在的话讲有机体,就是活的。这桩事情被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矿物,我跟他讲泥沙是矿物,石头是矿物,跟水一样有见闻觉知,有色声香味,为什么?那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来具足。所以水能看、能听,能懂得人的意思。山河大地,泥沙石块,乃至于我们在房间里面桌椅板凳所有一切家具,它有没有见闻觉知?有,统统都有。这些物质小,小到什么?小到原子,小到电子,小到粒子,小到夸克,统统具足圆满的讯息,自性里头圆满的讯息。自性没有大小,宇宙不大,夸克不小,完全相同。所以得到一个,一切都得到了,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条给我们这个讯息。

  末后一条,「主伴互现帝网观」。这个帝是帝释天,我们中国人讲玉皇大帝,印度人讲的忉利天主。网是忉利天主宫殿里的罗网,装饰品。这个罗网每个结里头都有明珠、宝珠,宝珠透明的,它有光彩,所以每个宝珠里面都有所有宝珠的影子在里头,像镜子一样主伴互现。主不是独一的主,人人都是主;伴,人人都是伴。这就现在所讲的民主,民主自由开放,大会里面做主席,讲堂里头做主讲,轮到谁上去他就是现前的主,轮到第二个人,他下台他就是伴,主又换了。所以主不是独一,伴也不是独一,主伴圆融,主伴平等。这个启示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懂得互相尊重。为什么?我们是互为主伴,也就是领导与被领导,领导是主,被领导的是伴。

  特别在现在这民主时代,诸位能看见,领导人是大家推选的,而且任期都是有一定,连选可以连任,你做得很好,主是为伴服务的。中国古人讲县市长叫父母官,你是这一方百姓的父母,你用父母的心照顾百姓,就像照顾自己的兄弟儿女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决不是叫你高高在上,不是这个意思,那你就完全错了。真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在佛法讲为一切众生服务。无论在什么地位,一个目标,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为一切众生服务,这就对了,这是真正觉悟的人。后面说,这是贤首国师以《华严》,「文富义丰,寻览莫穷,由是总括大宗,述此六门,令后学修习,尽诸妄还真源也」,就是尽妄还源,讲了这六条。我们简单报告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偈颂,前面的六首颂「明海印三昧」,第一首:

  【或有剎土无有佛。于彼示现成正觉。或有国土不知法。于彼为说妙法藏。】

  前面三首都是讲的佛事。清凉大师在段落上给我们的交代,前面这五首偈「别明业用周遍」,后面有一首是「总结大用所依」。这就是前面六首偈,一、二、三这三首偈是「佛事」,第四首是讲「三乘」,第五首是讲其余的,「类余」,那就包括无量,末后讲大用,无方大用依据是什么。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先说「佛说法」,佛出现在世间只有一项工作,教化众生,教化众生就不能忘记为人演说。诸位要特别记住「演」字,演是表演,我们中国人讲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也就是说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他的一些做法都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换句话说,本来就是这样的。绝对不是说从哪里学来的,哪个人教他的,不是的。这就是大乘教里头所说的性德圆满的显示,他就是这样的。

  这显示的是什么?我们今天讲的戒律。所以戒律不是释迦牟尼佛制定的,不是哪尊佛传下来,不是的。只要真正觉悟的人,他的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你把他记下来,统统一样,佛佛道同,没有两样的。由此可知,不是人创造的,不是哪个人订的规矩去约束哪个人。现在一般人不能接受戒律,错误就在此地,总认为戒律是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所制定的,叫这些学生们大家都要遵守。这个说法有没有根据?有,不是没有根据的,这讲制戒的因缘。但是你要晓得,这个制戒的所依是性德,是自己的自性。最明显的在中国就是惠能大师,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五祖居然把衣钵就传给他了,以后他成为一代祖师,主持道场;他没有学过戒律,可是道场的秩序井然,一点都不错。他从哪学来的?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本来就是!这是给我们证明了,就是说他是性德的流露。

  我们迷了自性,把自性里面的智慧扭曲了,变成烦恼,烦恼无量无边。所以我现在讲,你的性德迷,迷并没有失掉,这变形了。变形是不是真的变形?不是!是你自己以为好像是变形了,实质上并没有变。这个道理很深,也很难懂。你迷得愈深就变得愈厉害,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变成造业,相好变成六道三途,产生变化。殊不知六道三途就是极乐、就是华藏,你所造的善恶业本来就是无量的德能,无量无边的烦恼本来就是菩提,就是无量智慧。这桩事情总要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学佛信心建立了。什么信心?这一生当中有可能回归自性。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你要是信心丧失那就难了,就不知道要到哪一年!如果你有信心,这信心从了解事实真相你才能生起来、才能建立,你有这个信心就不怕。

  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锻炼就是修行,把我们的过失修正过来。所以在顺境、在善缘,我们讲境是物质环境,外面的环境,讲缘是人事环境;物质环境很好,往来的人都是善人,都是你很喜欢的,这叫做善缘,顺境、善缘。这里头最重要的修什么?修不生贪恋,随缘!也不要故意去离开,那是错误的,随缘,把这个贪瞋痴,从这磨自己的贪心,贪心一定从这个地方断。如果我们遇到逆境,这环境非常不好,障碍很多,遇到的是恶缘,往来的人都想害我,都想占我便宜,这时候怎么办?这个时候去修断瞋恚。这贪瞋痴,顺境断贪,逆境断瞋,贪瞋没有了,愚痴也就没有了,智慧就能现前。这是我们中国古人常讲「福至心灵」,你有福了,福是什么?断恶修善是福,断恶修善有了效果,智慧开了,那个心灵了,灵就是什么?愚痴破了。这是佛教中下根人,中下根人占大多数,佛教我们修行,在生活当中修,在工作里面修,在待人接物里面修,这要懂得。

  经文告诉我们,『或有剎土无有佛,于彼示现成正觉』。像三千年前我们这个地球上没有佛,释迦牟尼佛来了,示现成正觉。他的示现,我们就特别要注意,他怎么示现的?示现生在帝王家,是帝王的长子,将来继承王位的,这是世间人梦寐所希求的,哪个人不想去做皇帝?他这皇帝现成的,现成到手不要,舍弃了。这个示现就是告诉人,你们不都是以为做皇上好吗?还有比做皇上更好的,你要是发现这更好的,皇上就没有什么意思,可以把它舍掉,你要从这里体会这个意思。大乘佛法教人什么?离苦得乐,破迷开悟。佛陀所示现的乐肯定比做皇帝更乐,皇上不如他,你要从这个地方去体会,从这个地方去认知,去认识它,去发现它。

  中国古人有说,那个也很有道理,他说人生有三大乐,第一个父母双全,父母都在;第二个兄弟无故,兄弟都非常和睦,这家和万事兴;第三个是得天下英才而乐育之,第三个有好学生肯接受圣贤的教诲,这是人生三大乐事。没有说升官乐,也没有说发财乐,你们想想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懂得,选择修行、教学。

  十二年的苦行在当时有当时的意义。古印度,释迦牟尼佛出世那个时候,印度可以说得上是世界宗教之国,大大小小的宗派,佛经上有记载九十六种,九十六种不同的宗教。最著名的,就是规模最大、信徒最多的有六大派,佛经上讲六师外道,这是印度最大的宗派。所以印度人对于宗教有特殊的兴趣,人人都在寻求,寻求什么?寻求涅盘。所以涅盘的术语不是出在佛经上的,是印度古老宗教共同的一个目标,它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叫不生不灭,就是我们今天讲追求永恒。每个宗教都追求永恒,各个宗教方法不一样,当然各个永恒的境界也不相同。

  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他,他们几乎都修禅定。禅定的功夫有浅深不同,浅的功夫可以突破三恶道。所以人道,我们讲空间维次跟鬼道是最容易沟通的,人要想跟鬼见面打交道,一点都不难。早年我有个同学明演法师,跟我同年,我们一起学佛,我出家比他早,过了一年之后他也出家了,我们同时受戒,我们的命运都差不多,都一样的,都是苦命,而且都是短命。算命的说我们三个人短命,三个同年,法融法师,过不了四十五岁。所以四十五岁那年二月,法融生病过世,五月明演走了,七月我生病,我就晓得时间到了,所以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为什么?医生、药物能治病不能医命。所以关起门来念佛,求生净土。念了一个月,病就好了。真的是有命运,我并没有求长寿,只求往生,没有想到好了。

  好像又过了二、三年,我遇到甘珠活佛,他告诉我说:净土法门法师,你过来。我说:佛爷,有什么话好说。他比我年岁大,大概大十几岁的样子。他说:我们在你背后都批评你。我说:批评什么?人是很聪明,可惜没有福报又短命。我说:这个没有关系,这当我面讲我不忌讳,我很清楚。他说:你现在这几年讲经弘法,功德很大,你的命全转过来。我说:转过来了?他说:是,你的寿命很长,福报很大。没有求,只求的是什么?规规矩矩依照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依教奉行。这个东西是求不得的,自然的感应。寿命长为众生多做点事,寿命短少做点事,少做、多做都一样,不增不减,要懂这个道理。

  世尊给我们的示现,我们要体会得到那个示现真正的意义。在当时印度信仰宗教是狂热的分子,依照宗教修行,所以释迦牟尼佛必须要示现十二年寻师访道,每个宗教他都学,学了最后都摇头,然后才有人相信他。否则的话,你没有学过,你哪里懂得?他到以后讲经,「我都懂,那些我统统学过」。所以,以后法缘非常殊胜,成道之后你看来求学的。所以佛教不是宗教,这点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许多宗教里面的传教师、修行人都来跟佛学习,佛没有叫他改变宗教,这个我们要认清楚,佛没有破坏别人的宗教。他跟佛学什么?学开智慧,学断烦恼,把你宗教上的成就再向上提升,皆大欢喜!所以我们要把佛教本质认清楚,释迦牟尼佛没有宗教,他一生教学。

  所以用今天的看法来跟释迦牟尼佛定位,释迦牟尼佛一生扮演的什么角色?职业的老师,跟孔子一样,职业的老师,一生教学,用现代的话说,他是多元文化的教育家。他不分国家,不管你哪一国的人,不管你是哪个族群,不管你信仰什么宗教,来者不拒,都是诚恳来教导你,让你得到满意的成绩才离开。这个我们在世尊一生传记里头看到,一生没有盖庙,没有道场,释迦牟尼佛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一生遵守奉行,没有道场。欢迎他的人很多,走到哪里,都一大群人围绕着他,山林树下、河边找个好地方,大家坐下来,他就讲经说法。欢喜大众提问题,有问必答。所以现在佛经里面有很多都是问答,学生问的,信众们问的,佛给他解答,以后记录下来就称为一部经,这个例子太多了。

  佛陀当年在世教学没有教科书,没有教材,跟孔子一样,孔子那个时代也没有教材。所以像《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孟子》这七篇是孟子自己的著作,孔子没有著作,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著作。现在研究学问,你引经据典一定要注明你这是出自哪部经,哪个人所说的。释迦牟尼佛没有,释迦牟尼佛出自哪里?出自自性,性德流露,那是真的,不是根据某个人的。而且性德是我们共同的,你见了性,你跟他没有两样。这是给我们做学生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他能成佛,我们各个人都能成佛,只要放下,坚定你人生的方向跟目标,你一定会成就。所以,佛在印度示现成正觉。

  惠能在中国就不需要去示现十二年的参访,为什么?中国的佛教在惠能那个时代已经是相当的发达,大乘八个宗派都已经建立,所以就不需要示现参访,而示现什么?顿悟,放下就是。这是给人一个很大的启示,你看你天天学,学得好辛苦,总是离不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没有离开。你没有离开就是全部都是落在识心里面,用识心。识心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你用这个,你没有办法突破妄想分别执着;换句话说,你没有方法回归自性。他给我们示现不需要学习,一放下就是,放下果然为我们示现,示现什么?示现无所不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能大师不认识字,你把这个经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佛法如是,世法亦如是,世间无论哪个行业你去找他,向他请教,他都会指点你,高明!这个智慧、这种能力从哪里来的?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一切众生平等的,不是说哪个有,哪个没有,问题在哪里?你不肯放下。

  所以学佛没有别的,我头一天遇到章嘉大师,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我问他怎么放下?他说布施。施财得财富,施法得聪明智慧,施无畏得健康长寿,这个道理不能不懂。现在这个世间人心眼都在财富上,他怎样去获得财富?起心动念、所作所为总不外乎损人利己。损人利己能得财富吗?不能。损人利己你得的财富,还是你命里有的。我常讲打折扣了,譬如你命里有一百亿的财富,但是你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想占人的便宜,自己获利益,你所得的财富大概打了对折,一百亿变成五十亿。你自己觉得很骄傲,不得了,你看我真有本事,我赚这么多钱。殊不知你命里头有一百亿,你已经损失了一半。如果心再不好,那就再打折扣。人要真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他就不会害人,不会损人利己,念念怎样?念念帮助别人,布施愈施愈多。

  我命里很穷,没有财库,所以财库空空,章嘉大师教我修布施。我说我没有能力,没有钱,每个月赚的钱过生活都不够。他就问我一块有没有?一块有。一毛有没有?一毛有。你就一毛、二毛布施,一块、二块布施。这个行。怎么布施?到寺庙里看到别人印经,我们出个一块钱,随喜功德;看到人家放生,我们出个几毛钱,从这里施舍。没想到愈施真的愈多,居然到晚年的时候,布施美金一、二百万还不是难事情,想象不到!所以我们五十六年来证明了,佛法讲得不错,施财得财富,真的是心想事成;布施法,我们布施法是最多,法也要钱,印经典。这么多年来,不说一般经典,说《大藏经》,我们印《大藏经》送给别人超过六千套,所以我还发心希望再印四千套,满足一万套。布施一万套《大藏经》,这都可以做得到,增长聪明智慧。

  无畏布施里头最重要的是素食,不吃众生肉,不伤害众生。早年蚊子咬我,真的一巴掌会把牠打死。这个大概什么?十年前,六十多岁、七十岁的时候就没有了,我不会打牠,牠来叮着我,我也很欢喜,布施让牠吃饱,让牠吃饱再走。牠是来找吃东西的,就布施牠一顿;不肯布施,把牠赶走就好,决定不伤害牠,蚊虫、蚂蚁绝不伤害。大概七十五、六岁以后,就是最近这些年来可以跟牠们沟通,很听话、很合作,跟这些小动物蚊虫、蚂蚁、蟑螂、老鼠,这家里都有的,和睦共处,互不干扰,真难得。所以我相信印光法师的话,印祖(在他老人家的《文钞》里面看到)七十岁之后他所住的房间,本来这个房间有跳蚤、有蚊虫、有臭虫,有这些东西。他老人家去住,你去找,一个都找不到,搬家了,牠不干扰祖师,搬家了。我相信,因为我在七十五岁以后有这个现象,感应!

  所以从种种示现里面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增长我们的信心。这个示现偏重在表演,偏重在身行。这也是我常常说的,世尊在世,孔子在世,为什么教学那么成功,那样的摄受人心?我们去多思惟,细心去观察,没有别的,他做到了,他所讲的每句话他都做到,所以学生服了。我们现在教学,为什么听众不能成就?原因是我们所讲的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自己没做到;自己没做到,劝别人做到,别人会说你是来骗我的,这不是真的。所以,我们在汤池的教学能有点成就,没有别的,要求老师对《弟子规》要百分之百做到,你们才能把这个小镇风俗习惯转变过来。自己做不到,你天天去讲学、去教人,没有人相信,一定要从身体力行做起。

  下面这两句就更重要,『或有国土不知法』,这就是这个地区没有佛法,没有圣贤的教诲,这个社会肯定动乱,人心不善。各个人都是自私自利,各个人起心动念都是占别人便宜,全都是想的损人利己,这个社会很苦、很可怜!这是什么?不知法。今天在这个世界上像这样的地区很多,我们常常遇到,那要怎么样?『于彼为说妙法藏』。这就是有少数学佛的同学,有少数善心的同修们,他们在这个地方建个小的讲堂,建个小的念佛堂,请法师在那个地方讲经说法。我们也遇到不少,特别是过去二、三十年当中,我自己在四十岁到六十岁这二十年,走遍全世界,哪个地方同修写信、打电话来找我我都去。为什么?自己没有道场,到处去游化广结善缘,所以法缘很殊胜,到处结缘。

  学佛,尤其是要走弘法、走释迦牟尼佛这个路子,什么最重要?结法缘最重要。我走到别人大殿,这规矩一定要在大殿上礼佛三拜,我这个礼佛三拜就发愿,第一拜,与这个地区有缘,佛菩萨加持我跟地区结缘;第二拜,我跟这个道场的常住结缘,我到这里来,他常住很欢喜;第三拜,我跟这个道场所有信徒结缘。我跟人家不一样,我来讲经的时候有很多人来听,结法缘。信徒对我的供养,信徒的供养,我不会带走一分钱,全部供养常住。所以我在世界上法缘很盛,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法缘殊胜?总不外乎感应道交。如果我们到那个地方去,人家供养全部带走,还要有一大批皈依的,这法师就没有法缘。那个道场里面的常住对你就不欢喜了,下次怎么样?不再请你。因为请你去,把我的信徒带跑掉,把我的信徒口袋里财物也都拿走了。我们要了解,这鸡毛蒜皮小事情,不能干这个事情,广结法缘这个重要。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其中就讲到「请转法轮,请佛住世」,这个要缘分,不能勉强,有缘有人启请,来!早年我在香港讲经是有一段时间,从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来住四个月,讲《楞严经》,以后几乎是每年来一个月。再往后我到国外去,在美国、在加拿大住了段很长的时间,没有到香港来。香港回归,我特别来看回归的大典,就遇到一些老同修,何彩娟、何丽湘她们这帮人,这是从前的老听众。她问我:法师,你很久没来了。我说:好像有几年了。一算的时候,七年。她说:你为什么不来?我说:没有人请我,没有人请我我不能自己来。她说:行,我们请。我说:好,你们启请我就来。所以回归之后她们启请,又很难得得到这边陈老居士发心供养这个讲堂。我说好,你们大家既然热心要来启请、要来听法,我会来。这就是我们这次在香港讲经的因缘。

  除了人启请,还有很不可思议的,一些灵媒,我们讲附体的,从各个方面来的。这些灵媒彼此都不认识,他们附身的这些鬼神同样也启请,也透给我们一些讯息。这些讯息我们可以做参考,学佛的人千万要记住,鬼神往来我们要有理性,不能完全听他的,听他的话那你就错了。学佛的人怎么会听鬼神摆布?那就错了。所以他们的讯息可以做参考,也就是说不能不信,不能全信,我们要有很良好的态度来帮助大众。

  这些年我们活动的空间愈来愈大,这也是一桩好事情,可是让我们看得更多,了解得更多,真正看出来中国传统的教育,儒释道三家,现在都缺乏人才。所以我从联合国开会之后,到英国伦敦访问,这世界上最著名的剑桥、牛津、伦敦大学。回来之后,我感触很深,如何帮助培养儒释道真正的人才?真正人才,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就晓得,哪个人不能培养?各个人都能。可是方向、目标、耐心、毅力是成败的关键。一个人要想成就,至少十年,我们中国人从前讲「十年寒窗,一举成名」。你要下定决心十年工夫去学习一部经论,十年之后,那你在世界上你这门东西成为世界权威,就成功了,不是难事情。就在你的耐心、你的毅力,你的方向、目标永远不变,你学《论语》,你一生专攻《论语》,你将来成为《论语》的专家;你学《老子》,你一生专学《老子》,你是《老子》的专家;学《无量寿经》或者学《金刚经》,一生就是一部,十年之后,你是《金刚经》的权威,你是《无量寿经》权威,都成了。

  所以最重要是有个安定的环境,好好念书。古人在那个时候的环境,所谓独善其身就不能够兼善天下;但是在今天可以做到,独善其身同时可以兼善天下。这怎么做?譬如我们有十个同学,一个人学一样东西,十部,十部经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报告,或者两天有一个小时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在摄影棚,摄影棚就是教室,摆上课桌椅,一面报告,一面就用因特网播出去,全世界人都看到,这叫兼善天下。我们共同学习,点点滴滴都是公开的,都是让全世界的人从网络上统统可以学得到,兼善天下。

  所以在今天干这个事情不难,就是要真正有心人肯干,把一切都放下,好好的去读十年书。我最近找地方,找个安静的场所,我来照顾大家的生活,跟大家在一起学习。我讲我的《华严经》,你们各人搞一样,共同学习,互相砥砺,十年之后各个都成就,不是难事情。如果怕苦,没有毅力,没有决心,那就真难,那就没有法子。北京的大方广,汤池我们的中心,里面有不少老师都是真干、真学,每天学习的时间十二个小时以上,孜孜不倦,所以他有成就。归根结柢还是在好学,好学没有不成就的;最怕的是不好学,不好学就难了。自古以来中国、外国,凡是成功的人都是自己勉励自己,自己好学成就的。绝对没有说是哪个老师督促你才成就,没听说过;凡是成就的,全是自动自发,这点我们要了解。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首偈。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690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692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