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01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0一卷)  2007/8/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80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今天从第九段读起,第九段有六光,说「内净六根」,光的次序是三十三,「眼清净光」。这六首偈就是六个光,六根,每一个光是一首偈,我们把经文念一念:

  【又放光名眼清净。能令盲者见众色。以灯施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四句偈第一句是毫光的名称,第二句是它的功能,第三句是修因,所以虽是四句,意思统统具足。六根是对六尘境界,特别是对我们修行人来讲,非常重要。佛菩萨毫光之中,有清净六根这样的功德。当然也是需要清净六根才能感受得到。我们的眼清不清净?这个地方说它的功能,『能令盲者见众色』。我们有没有能力见众色?不能。遍法界虚空界,森罗万象,依正庄严,我们就是连人法界里面,还有许多见不到的。现在科学家说,科学家证实,确实宇宙之间,有许多不同的空间维次。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已经被证实的、肯定的有十一种。从理论上来讲,这个数量是没有边际的,无量无边空间维次。在佛法里不叫空间维次,叫法界。通常经上给我们讲十法界,每尊佛土都有十法界,十法界也是没有边际的。这从理上来讲,没有边际。谁有能力见到呢?眼不盲能见众色,现在我们知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就不盲,他就能见众色。没有见性的人都是盲者,所以经上讲的就是我们,我们没有见性。即使我们今天眼睁开,能够见到外面的色相,色相究竟是什么不知道。科学家不断的在探索,在给我们解释,解释的人有很多,说法有很多,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定论,所有的总结都还打上问号。为什么原因?因为这是经验当中得到的总结。

  今天科学家认为这是定理、真理,再过几年又被人推翻。所以现在科学家不敢讲真理,只能讲发现,有新的东西发现,比过去更进步。终极,佛法里面有。佛法跟科学用的方法不相同,科学用研究、用观察,制作许多科学仪器观察,佛法不是的,佛法不需要用这些仪器,佛法用禅定。用这个方法来认识诸法实相,并不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而在古老的印度,至少在一万多年之前,他们就懂得用禅定的方法来突破空间维次,在甚深禅定当中看到诸法实相。实相也就是真相,是不是他们真的看到?确实他们比我们看得多,譬如六道里面的状况,我们除了人道之外,其它的道见不到。即使在人间,人间绝对不止一个地球,地球只是在人间的一个小部分,一个小点而已。这么多年来,科学家常常报导的飞碟,外层空间人,外星人,你要晓得外星人还是属于人道,不是天道。有些人说,天道大概就是外星人,这在佛法里说不通,为什么?如果是天道,他就不需要用交通工具。还要用飞碟,有这个交通工具,那就是人道不是天道,天道不需要用这个东西。你就晓得人道范围有多大?不是一个地球,在太空当中无数星球里面有人,只是一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没发现。

  《华严经》上的菩萨,眼清净者他能见到。不但能见到人道,十法界都能见到。这我们逐渐明白了。阿罗汉,佛在经上讲一般阿罗汉,他的天眼能见小千世界,这就了不起!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们,现在科学家发现的银河系,这个范围太大!银河系是佛经上讲的单位世界,一个小世界。多少个单位世界是个小千世界?一千个,现在科学技术还没有这个能力看到一千个银河系。一千个银河系里面,这些形形色色的,这一千个天顶是初禅天,欲界六层天他看得清清楚楚,往下面看,畜生道,非常广大,饿鬼道、地狱道,他们都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色界、无色界天上面他们还看不到。换句话说,阿罗汉要跟菩萨比,阿罗汉是盲者,菩萨,《华严经》上说的五十一个阶级,上面看底下,这是盲者。

  什么人才能够见到遍法界虚空界的诸法实相?佛告诉我们,见性的菩萨,法身大士,也就是说,这经上常常告诉我们,真正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他就见到。放下执着就能见到六道,放下分别就能见到四圣法界下面两层,放下妄想就能见到十法界,他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到华藏世界去,到一真法界去。一真是法身菩萨的归宿,我们一般人讲老家,真正回家了,没证得是在外面流浪。什么时候开始流浪?佛说得好,「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你就变成流浪汉。什么时候再觉悟了,你就回头,回头是岸,这里面的理很深,事非常复杂。

  所以我们读到这个经文,一定要能够细心去观察,不是我们身体很健康,我们六根都很圆满,这个经文大概说的不是我们,那你就错了,我们统统在里头,六根不净,六根都有严重的毛病,都不自在。所以我们虽然能见,真叫是「目光如豆」,你能见到的非常有限。古人说得好,隔一张纸就见不到,你就有了障碍。什么都不隔,你那个眼光还是非常有限,近看得清楚,远就看不清楚。隔一重障碍,眼的能力就受限制。隔一道墙,看不见。

  现在科技对于学佛帮了很多忙,现在人用科学技术知道有许多的光线能突破障碍。诸位了解最清楚的像X光,它不受障碍,它能够透过,能看见;紫外线,能突破一切障碍。科学家告诉我们,光波,我们现在眼睛能够见的光波,是非常窄狭的一个波段,比这个波段长的见不到,比这个波段短的,我们也见不到。比我们能见这个光波长的,或者是短的,没有数量,太多太多,我们的能见量很窄小,那不是此地讲的盲者吗?这说明什么?我们的眼根不清净。为什么眼根不清净?心不清净。所有一切法都是从心生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清净,六根才清净,外面的色法也清净,那是极乐世界,那是诸佛报土。

  佛跟众生,净土跟秽土,实实在在说没有差别。所以众生本来是佛,那也就是说你六根本来清净,哪有你看不到的东西?哪里会有障碍?色相,惠能大师跟我们说得很清楚,他见性之后告诉我们,「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句是什么?这句是他见到众色,他眼光开了。这个光是什么?如诸佛如来五眼圆通,光明,所以他见到确实遍法界虚空界所有的色相,依正庄严、森罗万象是自性所生的,也是佛在大乘经教里常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六道众生,包括天人,色界天,无色界天,再往上去,包括声闻、缘觉、权教菩萨,讲到十法界,都没有见到事实真相。换句话说,在法身菩萨心目当中,这些统统是盲者。

  诸佛如来,法身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十法界里面,来做什么?只有一桩事,《法华经》上讲得好,「诸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个大事是什么大事?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就这一桩事情。众生觉悟了就成佛,佛迷了就变成众生,就这么回事情。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迷了变成众生。这问题来了,佛为什么会迷?佛是几时迷的?现在众生修行成了佛,成佛之后,他还会不会迷?这些问题在佛教里面叫根本大问。世尊在楞严法会里面,富楼那尊者是个阿罗汉,他就提出这些问题向世尊请教,世尊有解答,解答的经文很长,解答得很详细。实在讲,解答的也很简单,说迷、说悟,在佛说法两个原则当中,这两个原则就是随俗谛说、随真谛说,这两个原则。

  真谛是什么?是佛境界当中来跟你讲的。俗谛是随顺众生知见来讲的,好懂。随顺凡夫的常识,聪明智慧,这是好懂,随顺佛的正知,我们就不懂了。如果是随顺佛的正知,他亲证的境界,那才真正叫事实真相。有没有众色?没有,真的是没有。没有染净、没有生灭、没有有无,这讲法我们难懂。他跟你讲真相,一切法不生不灭,我今天看到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真的是不生不灭,从来不生,哪来的灭?我们今天看的现象是什么?佛经上真的是这样说法,相似相续。我没读到这个经文,在我想象当中是相似相续,果然佛经上有这句话。为什么会有相似相续?佛说这叫法尔如是,没有理由,你不必过问,这一过问立刻就迷了。为什么?你不知道真相,这就叫一念不觉。

  《楞严经》上讲「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什么叫无明的根本?就是你在知见上再建立一个知见,知见是什么?你看得很清楚,你听得很清楚,这是知见,佛知佛见。你在上面加个疑惑,为什么会有?怎么来的?这是什么?这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是佛知佛见,在这里面一起心、一动念,这是无明的根,因为真心不动。惠能大师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无动摇」。那就是你的真心是常定,自性本定,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动摇是什么?是妄心,就是妄念,这个东西动摇。「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楞严经》上说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两句话不一样,意思是一样,同样一个境界。我们今天犯的毛病就在此地,愈想问题愈多,愈想愈讹,愈想愈错,不想就对了,就没有办法做到不想。有人做到了,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做了示现,不想。一不想怎么样?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不想就见性,想就造成障碍,六根就还不了源。到不想的时候,这个六根互用,眼能见,眼也能听;耳能听,耳也能见,耳也能嗅,每一个根都具足见闻觉知,不是一根管一样,每一个根统统都管,通了,圆融了,没有障碍了。在大乘教里面讲六根互用,见不必用眼。阿[/]楼陀眼睛瞎了,他不盲,为什么?佛教他修一种定,他修成了,得到半头天眼,他的半个头都能见,所以在天眼里面他是第一。他的天眼是修来的,不是报得的,是修得的。他的天眼能够看大千世界,普通阿罗汉的天眼只能看一个小千世界,刚才我们说了,一千个银河系。大千世界,那多少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系。阿罗汉天眼当中,他第一。说明六根互用,修清净心。

  所以我们见不到东西太多太多了,那怎么办?我们得找一个眼光超越我们的人,我们跟他走。我们是一群瞎子,有一个有眼光的人,我们跟着他走,他在前面领路,我们有了依靠。这个领路的人是什么?已经开悟的人,已经见性的人,这个人是佛,不是普通人。虽然他没有证得究竟的佛果,天台大师讲,他是分证即佛,是真的不是假的。祖师用晚上月亮做比喻,这个很好,究竟圆满的佛果就像满月,农历十五,我们看到月亮是满月,一丝毫欠缺没有;十四,月光很强、很大,还不圆满,还差一点;十三,差得更多了。十四以前的,法身菩萨,《华严经》上讲的初住就明心见性,那个月光是什么?大概是初二、初三,月牙,放一点光了,但是你要晓得,那个光真的是月光,可不是假的,不是相似的,是真的。这就好比《华严经》上所讲的,初住菩萨、二住菩萨、三住菩萨,这是月牙,光明虽然不大,我们跟着他走,没错。这是要我们亲近善知识,我们要跟个好老师,这个好老师有学、有修、有证,这是真善知识。

  众生有福,这样的人才会出现。为什么?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一定是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一定是真正发菩提心,具足善根福德,真正发菩提心,佛就来应了。佛来应,这就是增上缘,来帮助你、来教导你,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大众讲经说法。这个讲经说法,诸位一定要晓得,教学,我们现在叫办班教学,教了四十九年。由此可知,当时善根成熟的人多,佛要教四十九年。佛灭度之后,代代承传的这些祖师大德,其中许多都是再来人。李老师过去教导我们的时候常说,中国人的善根、福德、因缘深厚,感得这么多的再来人,这些都是修行证果的,在中国出现,示现为祖师大德;有示现出家的,也有示现在家的,不是普通人,来给我们翻译经论。所以翻得好,意思没有翻错。方东美先生告诉我,不但意思不错,在文字上来讲,比梵文翻的还要华美,所以中国人学佛,不需要依靠梵文经典,直接依靠汉文的译本就行了。

  说到这个地方,方先生说:中国古人多么自豪,多有信心,哪里像现在的中国人,现在的人可以说把信心完全丧失掉,于是对于古大德的注疏、翻译都加上许多问号。自己没见性,想想古人大概也没有见性;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佛菩萨、对这些翻经大德也都没有信心,这就没有感应。即使经典在你面前,你也得不到真实利益。为什么?印光大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没有诚敬,佛菩萨当面来教你,你也得不到。果然具足十分诚敬,不要说是分证佛,相似佛,乃至于观行位的佛,这就很浅,观行位还没有出六道,但是他知见正,他来教你,你都能有成就。有没有成就你就知道了,不在老师,在自己,在自己修学的诚心。所以中国古人讲得很好,「至诚感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到极处自然就通,非常有道理。我们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就,成就大小,完全看你的诚、敬,敬人、敬事、敬物。《礼记》里面一开头第一句,「曲礼曰:毋不敬」,你看佛门里面的忏仪一开端,「一切恭敬,一心顶礼」。佛法跟世法都把诚敬放在第一句,开端,这个道理我们不能不懂。

  所以我们不是上上根人,是上中下根人,那就不能够离开善知识,不能离开善友。求学,要把世缘放下,世缘放不下,不能成就。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他把王位放下,宫廷贵族的富贵生活放下,一生去过那种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生活。也很难得,你看他的学生,常随弟子,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真的向他学习,也放下了,也跟他老人家一样,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们在这里看到,真正叫志同道合。不是短时间,跟佛跟一辈子,不是三年五载,你看看这种毅力,好学的精神。他们为什么这么做法?他们都是有大福报的人,为什么这样做?我们现在明白了,示现给我们看的,给我们做榜样的,真正要求道,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就得这个干法。

  所以世尊灭度,嘱咐后代的学生,有两句很重要的教诲,关系你这一生能不能成就太大了。这两句话第一个是「以戒为师」,第二个就是「以苦为师」。问题是你能不能持戒?你能不能吃苦?不能持戒,不能吃苦,换句话说,你不能成就。这个成就的标准就像世尊当年在世,那些弟子们的标准。那些弟子们的标准是什么?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大乘教里面说得很清楚,「皆是大阿罗汉」,这句话太重要!

  大阿罗汉是什么人?不是小乘罗汉,是大阿罗汉。阿罗汉这个名词要是把它从字面上翻成中文,阿翻作无,罗汉翻作学,意思是什么?无学。无学就毕业了,你所学的东西毕业了,没东西再学,叫无学。小乘阿罗汉,就是小乘经,小乘的三藏他统统学完了,毕业了,这是小乘阿罗汉,小乘阿罗汉毕业了,超越六道,他在四圣法界。大乘阿罗汉无学了,大乘经他学完了,无学,毕业了,他超越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无学位。在大乘的无学位是什么地位?法云地的菩萨,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上面就是等觉,再上去究竟圆满佛。所以在大乘菩萨五十一个阶级里面,他是上面第三个,这大阿罗汉。我们如果想一生当中证到这个果位,那就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要是做不到?做不到就降级,这个降级真的叫一落千丈。如果我们今天不能持戒,不能吃苦,那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就是天台大师所说的,名字位中,有名无实,出不了六道。既然出不了六道,肯定就是在六道里头随业流转;你造的是善业,三善道流转,你造的是恶业,三恶道流转,这个善恶标准就是十善业道。

  这一点我们确实要很冷静的细心去思惟,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十善业道摆在面前对照一下,我们是十善还是十恶?你自己最清楚。你来生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念佛求生净土,求生净土也要具足十善业道,而且十善业道里要上品,你才能往生。佛跟我们讲,上品十善业道生天,不高,欲界天,多半是生到忉利天;有这样的德行,念佛往生净土,生西方凡圣同居土,这才有把握,这才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你只是中品十善、下品十善,不行,这一生能不能往生,有问题。如果再加上三皈五戒,十善、三皈五戒,这不是表面上受,那没有用处的,真做到。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他说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意思就是说,三皈五戒那个形式受不受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做到。虽然形式上没有受,可是你真做到了,佛菩萨承认你受了三皈五戒,世间人不承认你,佛菩萨承认你。你形式上受了,你做不到,世间人承认你,佛菩萨不承认你,这个重要。

  三皈要记住,皈依佛,觉而不迷,你有没有做到?皈依法是正而不邪,正知正见;皈依僧是净而不染。觉正净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皈依僧,平等是皈依法,觉是皈依佛,我们有没有做到?所以难,不是容易事情。古人容易,为什么古人容易?古人从小有家教,家教是什么?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弟子规》,《弟子规》是家教,是父母教儿女的,不是教他念的,是父母做出来给儿女看,这是身教不是言教。小孩刚刚出生下来,不会讲话,但是他一出生下来,他眼睛睁开就在那里看,他就在听,他就在学习,所以大人做事什么样子,叫上行下效。中国这个教学,教,要写成篆字你就看到,学是模仿,儿童模仿大人。所以从婴儿出生到三岁,三年一千天,他才学了一千天,这一千天的学习就是他的根,他的根本教育,他的基础教育。如果父母在他面前表演的都是圣贤,那好了,他就有圣贤的根,所以圣人是教出来的。

  诸位在中国典籍里面能看到,孔子,母亲教出来的;孟子,也是母亲教出来的;王季是周文王的父亲,太姜教出来的;文王,太任教出来的,他母亲;武王、周公太姒教出来的。所以做母亲的人、做父亲的人,真正能把弟子规在家教里面落实了,圣人的家庭,这家的子女,那是圣人的弟子。三、四岁,肯定他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有能力辨别邪正真妄,他就有能力。这个基础太重要了,中国这种教学的理念跟方式,确实五千年来没有改变,只是在最近这一个世纪疏忽。

  这个疏忽我们不能怪父母,因素很复杂,你要是读近代的历史你就了解。满清亡国之后,君主政治被推翻,换成民主,国家没有办法统一,变成军阀割据。虽然有个形式上的中国,实际上每一省是半独立的状态,不听中央的,而且自己拥有自己的军队,这内战。接着日本人侵略中国,八年抗战,把中国的社会秩序打乱了,这么好的传统教育没有办法推行。尤其中日战争,这八年我们都亲身遭受的,天天逃难,我们在前面跑,后面日本人追,追赶。所以一直到今天,没有能够恢复社会正常的秩序,这个教育忘掉了。我们实在讲,很感谢释迦牟尼佛,他在《无量寿经》上教导我们,对这种遗憾的事情,不要责备先人,他在经上讲,这个事情是「先人无知,不识道德」,不认识,对于伦理道德他不认识,「无有语者」,没有人跟他们讲,你不要怪他。他所作所为违反伦理道德,你不要去见怪。这几句话我们看到之后,真的会心平气和。

  现在怎么办?现在就一切从头做起。从谁做起?从我做起就对了。我小时候没有学,现在我懂了,我认真努力补习,把我过去应该学的没有学到,现在统统补足,能不能成就?能。我们现在也懂得弟子规的教学,我们真正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学会。学会之后,最重要的要保持,这一生都不能失掉。为什么?这是根本戒。再学《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弟子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学《感应篇》是因果教育,再学《十善业道经》,佛陀教育,三个根。三个根,一年决定可以做到。一年时间,三个根就扎稳,你也具备了圣贤的基础。

  哪怕你今年已经是五十岁,六十岁,还行,用一年的时间认真来学习。学了之后怎么办?有不少人问我,这个根扎了之后,然后你看自己的程度,自己的兴趣,在儒释道这三家任何一家,你选一部经或者是一部论,用十年工夫,你五十岁,用十年六十岁,你就成圣人,中国古人常讲的「十年寒窗,一举成名」。我选儒家的《论语》,十年专攻《论语》,有这三个基础,十年专攻《论语》,十年之后你变成全世界的论语专家,那是什么?孔子,你就变成现代的孔子,真干!可是你要没有这三个基础,没这三个根,你学三百年,你都不像孔子,你都学不到。你有这个根,十年,你就是现代的孔子;你要学孟子,十年之后你就是今天的孟子;你要学《无量寿经》,十年你就是无量寿菩萨;你要学《金刚经》,十年之后你就是金刚萨埵;你学《普门品》,十年之后你是观世音菩萨,没有一个不成就的,为什么?十年心定了,你得三昧。我们讲的这一大段,三昧门,你得三昧了。得三昧,没有不开慧的,智慧开了,你会跟惠能大师一样,二六时中不生烦恼,只生智慧。为什么不干?

  环境确实是能够突破,只要你不怕苦,你就能突破;只要你持戒,持戒是坚持原则,绝对不跟现代社会大众同流合污,不干。那个戒是什么?根本戒,就是弟子规。所以你要认知弟子规是根本戒,没有这个东西不行,没有这个东西不能做人。《弟子规》就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最低的标准;加上《感应篇》,这个标准就提升,第二个标准;再加上《十善业道》,第三个标准,更高的标准,这上面可以建大楼。所以最重要的,十年只能学一样,不能学两样,学两样,你的精神、你的时间都分散了,不能集中,你很难成就。也就是说,你同时学多了,三昧不能成就,那你所成就的是常识,这里面没有三昧,没有智慧。所以你学一门,那你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不一样。这是凡夫成圣成贤,作佛、作菩萨的秘诀。

  如果真的有大福报,有大福报是什么?能够有一些善友在一起学习,像释迦牟尼佛当年那么大的团体,一千多人都志同道合,那个福报你看,直到三千年后的今天都再也看不到了,没有法子相比。我们再看中国,我们净土宗慧远大师,一千七百年前在庐山建念佛堂,一百二十三个志同道合。他们就一部经,《无量寿经》,因为那个时候《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净土经典只有《无量寿经》最早翻译的,远公大师就是依《无量寿经》学习、念佛,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往生。他们的东林念佛堂就跟关房一样,他们不下山的,所以有那样的成就。在今天,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是决定正确,小道场,不要超过二十个人。要是具足这三个根,二十个人统统具足这三个根,这还得了!这个道场一定是六和敬的道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这二十个人决定是个个成就,你说多么殊胜!

  祖师教导我们决定是正确,我们自己要有智慧体会得到。这是对我们现前这种根性,现前环境,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帮助自己,成就自己。如果有福报、有缘分再帮助有缘人,这就叫做『以灯施佛及佛塔』。这个「灯」,并不是真正叫你用灯、蜡烛去供佛,不是这个意思。这个灯代表智慧,我们要用智慧供佛(供养佛),用智慧供养道场,佛塔是道场。『是故得成此光明』。这是讲得很清楚。我们再看下面第二首,耳清净光:

  【又放光名耳清净。能令聋者悉善听。鼓乐娱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是『耳清净』,前面意思懂得,这个地方就不难懂。清净耳,『能令聋者悉善听』。我们今天是聋者,为什么?听不懂,听经听了几十年,不知道经典的真实义。想想《六祖坛经》里面所记载,惠能大师的故事,那是个樵夫,卖柴的年轻人,柴卖了之后,客栈(客栈就是现在的旅馆),小客栈的主人买他的柴,他把柴送去,拿了钱,要出来的时候,听到一个人在念《金刚经》,他就站在那里听,站了一会,听得很有味道。再到里面问这念经的人,你念的是什么?很好听。那个人就告诉他,我念的是《金刚经》。他说你这个经从哪里来的?他就把他听的那几句意思感受,告诉这个念经的人。念经的人听了之后,非常欢喜,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不认识字,有这么高的悟性,他很惊讶。当时就建议他到黄梅去礼拜五祖,去跟五祖学习,认为这个年轻人是个法器。

  所以这张居士也很了不起、很难得,成就了惠能。还拿了十两银子帮他安家,他要养老母亲。惠能也是年岁很小父亲就没有,母亲教的。你看古圣先贤都是得力于母教,所以母亲了不起,母亲最伟大,世间有没有圣贤,要靠有没有圣贤的母亲。把弟子规、十善业、感应篇全部落实是圣贤的母亲,他家里出圣贤,这个时代出圣贤,国家出圣贤,世界出圣贤,那世界就有救了,你说母亲多伟大。培养圣贤不难,首先有圣贤的母亲,下面决定有圣贤出现。像这种悟性的人,他一听,善听,他听懂了。

  我们在《坛经》上看到,惠能真的到黄梅去参拜五祖。五祖跟他说话不多,他们两个一对话,心心相印。这是唐朝时候,距离我们现在将近一千四百年。而五祖怕别人嫉妒,嫉妒就会有破坏,甚至于对惠能就会有伤害,所以也不跟他说多余的,叫他到碓房去舂米破柴。他干这一行的,砍柴的,那个时候,五祖道场也有一千多人,到那里工作。所以他在黄梅八个月,没有进过讲堂,没有进过禅堂,只是在碓房里面天天做苦工,这是五祖安排的,他在那里修行,他修什么?修六波罗蜜,你要知道。每天破柴舂米,布施波罗蜜,用内财布施,是修福报,没有福可不行,修布施。他懂得五祖的意思,遵守五祖的教诲,持戒。每天干这个工作,不怨天不尤人,干得很快乐,忍辱。他个子小,舂米,踏碓的时候要力气,身体小怎么办?他用块大石头绑在身上,那个石头现在还在,绑在身上增加重量,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你看他都在那里修。

  所以五祖传法也是民主的方式,让全寺的人,大家把自己修学的心得写几首偈子送给他看,什么人真的开悟了,衣钵就传给谁。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没有一个人敢作偈,因为大家都推崇神秀,神秀是五祖的大弟子,也是五祖的助教。他带领大众,大众对他也很尊敬,也都服他,五祖将来过世了,那一定是他继承,他是六祖,所以逼着神秀大师不能不作偈。这偈作出来之后,五祖一看,没见性,为什么?还在着相。就是我们在《华严经》上所讲的,分别执着没有放下。像天台大师所说的,他在哪个阶级?我们在《坛经》上能看到,神秀在观行位,修行不能说没有功夫,不能说不得力,确实是执着没放下。这偈子传到惠能耳朵去了,惠能一听,没开悟。所以他也作了一首,五祖看到了,看到之后跟大家宣布,没开悟,马上把偈子擦掉。五祖心里明白,不能宣布,怕人家害他。嫉妒障碍,自古以来就非常严重。

  他老人家亲自去巡寮,每个地方去看一下,巡查一下,看到碓房,他在舂米,就问他,怎么样,米舂熟了吗?他们俩在对禅机,别人听不懂。就说你在这里修行,熟了没有?惠能说,米早就熟了,还没有筛,还欠筛。筛是印证,没有人给他印证。五祖用拐杖在那碓里敲了三下,就走了。没有人晓得,惠能知道,这是通知他,叫他三更到方丈室去。三更的时候真去了,果然门是开着的。他们这些动作都有意思的,别人在旁边看的不知道。给他讲《金刚经》,那我们晓得时间顶多不过两个小时,三更是十二点,寺院大众都睡着了,寺院这一般睡觉是十点钟,五祖在等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完全明白了,说了五句话,这五句话说出来之后,五祖就说行了,不必再讲了。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听这五句话的时候,行了,衣钵就给他。亲自送他出去,半夜送他出去。早就预备好了,预备一条小船在河边,叫他赶快逃,到南方去。他再回到庙里,就真的睡大觉了。第二天早晨起来,不说话,也不跟大家见面,好像三天。人家还不知道,以为他生病,身体不好,三天都不跟大家见面。三天之后,再跟大家说,衣钵人家已经拿走了。大家问,什么人拿走的?「能者得之」,这大家就晓得,惠能不见,他拿走了,传给他了。

  所以像这些故事当中,善听,我们不行,我们跟惠能一比都是聋子,不会听,听不懂,眼睛也瞎了;看经看不懂,眼瞎了,听不懂,耳聋了,这个道理要懂。这到底什么原因?总的原因就是心不清净。所以清凉大师这六首偈,后面的批注讲是「内净六根」。所以心不清净,眼也没光,耳也聋,有这个毛病的人现在很多,不少。我们学佛,说实在话,非常幸运,追究其根本,还是在童年时候,农村、偏僻不开化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受到家庭的教育,根是那个时候扎的。我们别的不懂得,懂得孝顺父母,尊重老师,尊重长辈,我懂这个道理。这个缘我们自己想不到。一九四九年我到台湾,大概在五十年初期,好像是五十二年,是五十三年,我亲近方老师,跟章嘉大师同一年。得到这两个老人的照顾,凭什么?就是印光大师所说的,凭尊师重道。

  我跟方先生认识是自己介绍自己,仰慕他的道德学问,我写一封信给他,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送给他看,说明希望有机缘能到学校旁听他的课程,目的在此地。我的信写得很规矩,毛笔字工楷。一个星期之后,方老师回我一封信,约我到他家里见面,面谈。见面时问我学历,我向他报告,我初中毕业,高中念过半年,国共战争,我父亲过世了,没有办法再继续念书,跟着几个朋友一起来到台湾。在台湾举目无亲,要靠自己工作养活自己。方先生听了,表示疑惑,他不相信,他说你说的话是真的?我说,真的,我不敢欺骗老师。他告诉我,他说你写的信,你写的文章,我们台湾大学的学生写不出来。这我就明白了,我说我虽然是失学,学校教育没有完成,可是我喜欢读书,我没有离开书本,一生唯一欢喜的就是读书,完全靠自学。然后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学校,五十六年前,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我听到这个话的时候,老师拒绝了,心里就很难过,当然在表情上会看到,我回答不出话来。这样大概有五分钟的样子,五、六分钟,老师说了,他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我给你上两个小时课,以后这么约定。跟他这么认识的,很不容易,没有缴学费,没有能力缴学费。

  我对于佛法的认识,是从他老人家教学当中知道的,他把佛法,「佛经哲学」做一个单元跟我讲,介绍给我。他说「佛是大哲学家,佛是圣哲,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他把我的观念,以前对佛教错误的看法,完全扭正过来。好像大概是两个月之后,我就认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是一个朋友介绍的,没想到这个老人跟方先生一样,对我特别照顾,也是约定每个星期两小时,这是一个专门学佛的出家人。所以尊师重道,那就是缘分。如果我们对老师没有那个恭敬心,人家怎么会教你?恭敬、真诚、好学,这喜欢教,他能够帮助你,成就你。所以要会听,要会看。

  『鼓乐娱佛及佛塔,是故得成此光明』,这耳清净。清净耳怎么修的?耳是听闻音声,以音乐供佛,现在我们讲梵音供佛,不是世俗的音乐,世俗的音乐那你就染污佛了,那就错了,梵音。佛门讲梵呗,清净音。中国古时候的国乐是教育,寓教于乐,用音乐歌舞的这种形式,里面讲的是伦理、道德、因果、哲学,用这个做手段,来向社会大众推广。我们要懂得这个方法,这就是现在讲的文艺,文学艺术的方法来传播圣贤之道。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00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802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