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918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一八卷)  2008/2/15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1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第七段,所事佛同:

  我们学习了前面的两尊佛,「一以十难得法,可谓殊特」,这是第一尊殊特月佛,第二尊「发十大心,不可穷尽」,无尽月佛。下面是第三尊不动月佛,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给我们讲的,「观于空等,不可倾动」,这有不动的意思在里头。能够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如如不动,这就不是凡人。要到什么境界才真的不动?肯定是明心见性,真正透彻了解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空寂。一切法怎么可能是真有?能现能变的毕竟空、不可得,所现所变的是幻相,这就是《坛经》上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宇宙万法包括时间跟空间,都是心现识变;换句话说,就像《般若经》上所讲的,这些现相,相有性空,事有理空,你要是真透彻明白了,性空相也空,理空事也空。所以佛给我们讲真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观于空等,就是对于这些事实真相你统统都了解,当然你的心就不动了。那就是能大师见到这个真相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你的自性没动摇过。你现在动的是什么东西?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不是自性、不是真心,你的真心从来没有动过。

  由此可知,六道众生真的很可怜,他生活在虚幻、不安、动摇之中,这个很可怜。他本来不动,为什么现在心那么动,心不安,心不停的在动?这个动就是念头,前念灭了后念就生,生灭速度之快是我们没有法子想象的。我们过去在讲席里面讲,它的速度是亿万分之一秒。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一句话,亿万分之一秒,多少亿?三十多亿,不是一个亿。电影的银幕,二十四分之一秒,就把我们搞胡涂,我们就被欺骗了,以为那是真的,三十亿万分之一秒你怎么能体会?我们相信佛的话,佛没有妄语,佛的话才是事实真相,这要靠信心,信心成就了一切。所以诸佛菩萨了解事实真相,帮助苦难众生,苦难众生不能接受真实法,那就跟他讲方便法,所以佛才能普度众生。由方便回到真实有的时候要很长的时间,不是一生一世,无量劫他才能回头。我们要指望帮助一个众生在一生当中回头,没有这个道理,佛做不到。为什么?回头是要他自己回头,佛的力量加不上,迷是他自己迷的,觉还是要他自己觉,佛只是教你、只是提醒你,你自己不肯回头,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就是不知道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什么?不知道一切万法是假的,根本不存在的,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他心不定,心里有疑,心里有顾虑。佛在这时候就用善巧方便,你相信什么就告诉你,你就信那个就好,为什么?一切法不离信心,信就有成就,不信就没有成就。你信耶稣的,就告诉你认真学习,你会生天,得一点小利益。这里头也有邪、也有正,如果信了魔王外道,你将来变成魔子魔孙,堕落了,这不是天道,是魔道。跟着魔王没有不造罪业的,所以魔的前途并不乐观,魔的前途是非常可能堕地狱。从地狱里再出来,出来有的时候还会跟魔王,为什么?过去生中跟他关系很久,交情很厚。夫子在《易经.系辞传》里面讲了两句话,有道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个团体、一个团体生生世世常常轮回都在一起;天道,大家都到天道,人道,都到人道,畜生道,都到畜生道,一个小团体、一个小团体不容易分开,你就知道这里头情执是多么重。六道轮回坚不可破,建立在情识的基础上。但是觉悟的人很清楚,情识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哪一天不舍,你在六道里面就要受一天苦难,哪一天放下,你就解脱了,这个苦难就没有了。

  所以佛法是正法,正在哪里?佛不是教我们信他佛,佛是教我们信自佛。他佛是你自性变现的,你信阿弥陀佛,自性弥陀,你信释迦牟尼佛,自性释迦,你信毘卢遮那佛,自性毘卢遮那,这叫正法。依报环境,我们生活环境这个依报,山河大地,还是自性变现的。所以极乐世界,唯心净土,信你心现的净土,这叫真信。如果不相信弥陀是自性变的、净土也是自性变的,以为自性外头真有弥陀、真有净土,那不是真信,那是迷信。迷信有没有好处?对凡夫讲也有好处,不能说没有好处,阿赖耶里种了善根。几时你能够明心见性,几时你真信了,相信所有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全是自性现的、自性变的,一真法界是自性现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自性变的,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这叫真信。这是佛法里面讲信心,跟一般宗教讲的不一样,跟哲学讲的不一样,哲学有能有所,宗教是有自有他,佛法里头也讲这些,这是方便说,但是它告诉你,自他不二,凡圣一体,这就不一样,这在哲学、宗教里找不到。什么时候我们的心不动了,不动那就是不动月佛,这个名号从这里来的。

  第四尊「风月佛」,佛法里面讲风的意思就是代表动,风是动的,跟前面不动恰恰相反,不动是体,动是用,起用。起用有两种,一个是自己提升,一个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这都要懂。所以清凉大师告诉我们,「了知业行」。这个行要念去声(念「恨」),就是行为,是动词,它不是名词,业是造作,你的行动、你的造作你明了、你知道。「生死涅盘,如风不住」,不住就是动,不住就是风,风不会停住,停了就没有风了。生死涅盘的相太微妙,微妙在哪里?相有生死,性没有生死,性是涅盘,事有生死,理是涅盘,所以它是一不是二。在我们这个身体上,我们身体有生死,乃至于我们的灵魂也有生死,可是我们的自性不生不灭,那是涅盘。所以佛跟我们讲,生死、涅盘是一不是二,这个话很不好懂。从自性来讲,本来涅盘。惠能大师见性讲得很好,第二句是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不生灭就是涅盘,印度话就叫涅盘,那你还怕什么生死?没有生死。哪一天你不怕生死,你的业障就消了。你还贪生怕死,为什么?你有得有失、有能有所,就是说你有分别、你有执着。什么人没有生死?执着放下,没有生死了,阿罗汉就没有了,所以阿罗汉证涅盘,那个涅盘叫偏真涅盘,小乘的涅盘;他没有生死,是六道里面的分段生死没有了,但是还有四圣法界的变易生死。生死有两种,变易生死没有生死的相,为什么叫它生死?生死很苦,所以把那个苦看作生死。他什么苦?学习很苦。譬如你在学校念书,念了一年,很辛苦念了一年,考试及格了,明年升二年级,一年级死了,二年级生了,变易生死就是这种现象,不是真的生死,是你发愤用功苦了一年升级了,二年级又念了一年,辛苦念了一年升三年级,二年级死了,三年级生了,这就像变易生死。声闻修行把见思烦恼的习气断了,这很费劲,很不容易,断掉之后升级了,他升到辟支佛,就是缘觉,升一级了,更高的他可以升到菩萨,阿罗汉里面死了,菩萨里头生了,就这个意思,所以这叫变易。我们现在这个人一生死了,来生再投胎,这种生死叫分段生死,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

  给你实在讲,分段生死跟变易生死都是念念不住。现在科学家知道,我们身体的细胞新陈代谢永远没有停止的,就好像在换,旧的细胞死了,新的生了,代替了。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整个身体细胞统统都换,换尽了多少时间?七年。所以七年是一个周期,七是个周期。我们这个身体所有的细胞,七年之前那个旧的一个都没有了,全部换新了,新陈代谢。它不是整个一下换,它是一个一个换,换得很快,有先有后,天天都在换,念念都在换。所以真的是不住,行业、生死涅盘从来不停的,剎那剎那之间不停,这是事实真相。懂得这个道理,你说你天天换,好像车换零件一样,你是换个新的还是换个二手货、换个旧的?这个关系大!学佛的人、明理的人换新的,换新的怎么样?身体愈来愈健康,他把旧的全换新的。好像你开车一样,你零件天天换新的,今天换这个,明天换那个,都换新的,你那个车永远是新的,你不旧;不会换的,换人家二手货,换人家报废的,那好了,愈换就愈差,那就是你一年不如一年。儿童、青少年你细心观察,他们那个念念换的全是新的,中年、老年就胡涂了。所以中国谚语常讲「老糊涂」,这个话很有道理。怎么老糊涂?他分别执着很重,疑虑很多,那他所换的愈换愈差,换不到一个新的零件,这就是什么?聪明反被聪明误。青少年没有这个顾虑,也不知道什么叫补品,他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什么都吃、什么都喝,长得好。到年岁大了,要这个补那个补,结果愈补愈差,到最后连个老命都补掉了。这就是什么?有疑、有顾虑。有怀疑、有顾虑,信心丧失掉,童心没有了,童真,童都是用真心,童真失掉之后,那你就用妄心,妄心逐渐做了主,妄心是自私自利,妄心里有贪瞋痴慢、有名闻利养,这样子坏掉的。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可以把自己身心调整到全新的,可是这个怎么样?信自己,不是信外面,信外面永远被外面控制,这叫迷信。信神的,被神控制,信大仙的,被大仙控制,信魔的,被魔控制,这很苦。可是佛看到之后,佛不反对,佛知道魔也是空的,妖怪也是空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佛知道。但是他们有执着,他们是属于六道众生。高的,这就像我们一般讲灵性,其实不是,心善的、德行高的,天界;还能够懂得伦理道德,虽有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还不至于无缘无故的伤害,这是人道;心行残忍的、很容易伤害众生的,鬼道、地狱道。这些妖魔鬼怪哪一道都有,在天称为阿修罗、称为罗剎,这是总名称,这里头很复杂。所以到什么时候学不动心,知道如风不住,守住自己的原则,如如不动。

  像孔夫子给我们介绍的,也是夫子一生最赞叹的,颜回。颜回有四桩事情符合于君子之道,第一个「强于行己」,这句话是古时候的话,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坚守原则,就是这个意思,他不会轻易被外面环境动摇。这个坚守原则是什么?圣贤人的教诲,在佛法里面讲,依法不依人,他坚守原则。第二个是「弱于受谏」,这个弱是容易,受谏是听别人劝告,什么人劝他,他都欢喜接受;批评他,他乐意接受,劝导他,他乐意接受,从来不反驳。批评他错误了,错误了他也笑咪咪的接受,他也不反对。这个难,很不容易。在中国古谚语里面讲,这种人有大福报,福在受谏,听别人劝告。如果自己说一篇大道理来拒绝,这个人没福。第三个「怵于待禄」,用现在的话来说,怕做官,为什么?做官可不容易,做官要肩负三个责任,君亲师。你是领导,你把人民领导到哪里去,你是带头的,带路的,第二个你是人民的父母,第三个你是人民的老师,君亲师。这个责任太大!做不好是罪过,做好是应该的,所以他怕。第四个「慎于持身」,用现在的话来说,洁身自爱,表现于外面是诚敬谦和,与一切大众和睦相处。非常不容易,这是我们应当学的。颜回不是普通人,夫子那么样看重他,他不幸年轻的时候就过世,这是什么?这是缘分,不能说他住世的时间短,或者他有什么业障,不是的,他是来示现的,就是来教化众生的。像在舞台上表演,他担任这个角色,他就演这个,演完他就下台。演得好,演得逼真,你真看懂你就学到了。

  第五尊佛「水月佛」,清凉批注里面给我们说,「饶益安乐一切众生,如水普润」。水滋润大地,滋润一切众生。这个世间,我们说这个地球上,无论是动物、植物,如果没有水,都不能生存,水太重要了。水润泽一切众生是无条件的,它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决定没有厚此薄彼,真正是大慈大悲,所以佛的德号里面有水月佛。第六「解脱月佛」,清凉大师在批注里面跟我们说,「闻十种法,心定不动,故得解脱」。这十种法就本经来说就是十住法,就是这一品经,你能够心定不动就得解脱。可是十法,在大乘有部经就叫《佛说大乘十法经》,「佛言成就十法,为住于大乘」。《华严》是大乘,所以这十法就值得我们参考。我们想想我们有没有具备?如果这个都不具备,那十住法当然没有。老实讲十住法太难了,我们要学十法还是《十法经》里头这十法重要,为什么?它是基础。我们要自己肯定我们是初学,初学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学起。《十法经》里面所说的,第一条「成就正信」,这个成就太难了。我们有正信,但是没有成就,没有成就,这个正信不是真的正信。谁肯依教奉行?很难得,佛菩萨真的慈悲,真的不舍众生!前天刘居士来给我们现身说法,他得的是淋巴癌,非常严重,他成就正信,所以他没有医疗,他也没有吃药,他也没有求病好,这是他告诉我的。病他不怕,他说太好了,世间太苦了,我赶紧求往生。他一心念佛求往生,佛也没有来接引他,病没有了。他在我们这讲堂做的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他怎么好的?成就信心好的。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信心跟他比一比怎么样?为什么他能,我们不能?就是他相信,我们不相信,我们要遇到这个事情会怀疑,我们会去找医生、会去找药,你就晓得成就信心是多难。

  佛经上对这桩事情,真正是千言万语苦口婆心的劝导,就是因为太难相信了。难相信的根本原因,用佛法的术语来说,善根鲜少。你看《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少不行。善根不是一生修成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积的修学成就了善根。这与聪明智慧不相干,与认不认识字也不相干,与念多少书也不相干。有些确实不认识字的老太婆,你跟她一说,她就相信,她就不怀疑,死心塌地真干,她成功了,而且成就非常殊胜,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瑞相希有,这是善根,这就是正信,成就正信。信心生不起来的是善根不足,善根不足如果遇缘殊胜,能够把善根补足,所以缘很重要。你看佛法不讲因生,它讲缘生。善根是因,要遇缘,缘就是遇到正法。遇到正法还要长时间的熏修,时间短了不行。这是我自己一生亲身的体验,如果我是真的四十五岁寿命到了,纵然念佛求往生,佛来接引我了,我知道,凡圣同居土下三辈往生。那很不错的了,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只能到这个程度。现在有这个寿命,就是学习的时间延长了,延长三十多年,现在往生我不敢说上上品往生,至少可以提升到中辈往生,中上品、中中品,这是有把握的。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天天熏习,对于事实真相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清楚、明白之后就愈来愈放下,是要从你行动上去看。放不下没用处,学得再多也没用处,叫解悟。

  解悟是佛学,放下是学佛。我们到底是在搞佛学、是在学佛?学佛是学放下,相信自己是学佛,相信别人是佛学。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终于把这个事情搞清楚了,真的是佛法常讲的利益无边。所以要信,要真的信佛,真的相信自性,相信一切法从心想生。像刘居士,这是为我们示现最好的榜样,他那么重的病,他不想病,所以形式上、身体上有一点毛病,他心里没有病,他心里只有佛,所以全身那个病毒的细胞很快就恢复正常。怎么治的?清净心治的,真诚心治的,平等、慈悲心治的,这个心生起来,我们一般人讲得三宝加持,这个效果无比的殊胜。现在生病,我常常讲我不是不相信医生,我不是不相信医药,我跟大家讲老实话,我相信从前的医生、从前的医药。从前的医生是救人,真的是救人命,不忍心看到人痛苦,所以他不要钱。现在的医生,你有病了,这真的,我见到的,拿病人当作实验,为什么?他要他的业绩。有能力把你的病一次治好,不给你治,都要给你留一点,为什么?你送钱给他,每次治疗都要收费的。这个情形是我在韩馆长那里看到的,她的眼睛不好,在台北有个名医,眼科,非常有权威的一个医生,她也很相信他,给他治疗二、三年,始终不能断根,每个星期要去一次,你就想送了多少钱。有一年星云法师邀请我到佛光山去讲课,韩馆长跟我到高雄,住在佛光山,眼睛又痛了,找到高雄的一个眼科医生,叫吴基福吴大夫,一次就治好了。她才恍然大悟,那个大夫骗她,不是治不好,治好之后就没有钱了,你就不会再来了,你每次来挂号、每次来拿药都要付钱。没有医德!

  前些年我们遇到SARS,这个大家都知道的,每个人听到都很恐怖。凌孜,很多人知道她,她是演艺界的,以前做过导演。她有个朋友也是个导演,得了这个病,医院跟他讲顶多三天,没法子治了。凌孜向医院请求,为什么?他已经快死了,找个中医治治可不可以?院长也还同情,好吧!叫他试试看。她找个中医老大夫刘大夫,给他开了三服药,一服药六块钱,人民币六块钱,一天吃一服,三服药病好了。中医,十八块钱,人家出院了,就没事了。这个大夫我也认识,他告诉我,像SARS跟感冒差不多,属于瘟疫,很容易治。中国治瘟疫的土方子很多,但是你不相信,那就没有法子。现在人不相信中医,中医不合科学。科学才不过三百年,三百年以前的中国人怎么活的?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了,怎么活过来的?现在不相信了,要相信西医。所以成就正信太重要了。

  了解这些事实真相,那没有办法,现在连饮食都有问题,你在外面买东西全是假的,都是添加化学这些原料在里头。换句话说,都变成有毒的东西了。难怪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告诉我们,「饮苦食毒」。从前我们读这个经句的时候不懂,怎么会饮苦食毒?现在看到这个社会才知道,真的饮食全是用科学技术加工的,自然生态完全破坏了。稻米里面加滑石粉,现在我不知道还加什么东西,我不晓得,从前我住在台湾的时候知道加滑石粉,而且种植的时候使用大量的农药。农夫现在也没有良心,所以遭这个果报,共业所感。农夫种的稻米,自己吃的是另外种的,那个不好看,但是它没有化肥、没有农药,他卖的有农药化肥,所以长得非常漂亮、很好看,他们自己不吃。蔬菜,菜农亦复如是,他卖是卖那些菜,自己吃的是另外一小地方种的。这不是饮苦食毒吗?现在的饮料,饮料里面全有化学添加物在里头。

  李老师在世的时候,我在国外弘法,回到台湾去看他,每次都叮咛,不要到馆子吃东西,不要随便吃外面的东西,常常叮咛。所以我们在国外只有自己种菜,好在国外比中国国内也有好处,为什么?他们土地大人少,中国人太多了,所以土地很不容易得到。在外国每个人家都有院子,外国人的院子种花,中国人的院子都种菜,你只一看院子种菜,你就晓得那家肯定是中国人,所以蔬菜都不要买。澳洲土地更多,土地不值钱,所以我居住的院子合中国一百七十亩,你就想多大。那么大的大院子,里面种的树木,最近也种了不少果木树,搞一个大菜园。我们请当地的农夫给我们开辟,种好之后我们自己来照顾。我们种了有几十种菜,品种很多。平常可以供养三百人,办活动的时候可以供养一千人。

  所以想到饮苦食毒。可是真正有正信的人他们不喝这些饮料,加工的饮料不喝,他喝什么?他喝自来水。其实自来水里头也有加过化学物质消毒。过去我们做小孩的时候,我是一九三六年离开家乡的,那时候,在抗战之前,我们到外面去玩,水沟里面的水都可以喝,没有什么杯子,下去水捧过来就可以喝,什么毛病都没有。田跟田地当中的小水沟,那是灌溉用的,那里头都有小鱼。我们出去玩,很多花,花都可以吃,野树上的果子那更没有问题。我们做小朋友的时候,零食就是山上野生的这些果子,这是乡下人。可是现在不行了,现在水混浊,现在水有味道,没有那样的清澈。那时候的社会没有听说过化学物,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像农药都没有听说过的。所以成就正信真难,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不能建立呢?多听经,多在经教里熏习,熏习到我们疑虑断掉了,不再怀疑,没有顾虑,能够像刘老居士那样就行了,那不是容易事情,他有那么样坚强的自信心。

  第二「成就行」。有信心还要付出行动,真干,不是到信就完了,我真的要做到,那就是毛病习气要改掉。疑虑是烦恼的习气,这也是很自然的现象,为什么?凡夫!真正觉悟的人他才能断得了疑虑。佛法对于帮助觉悟,实在说是各种学术里面都找不到的好东西,如果你真的相信,你真的依教奉行,方东美先生跟我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要记住,学佛才会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学不行。这是成就行。第三「成就性」,成就性是什么?做明心见性的基础。你前面有信、有行,信的是自信,行的是自行,由假的、由相似的就变成真实,到成就性就是法身菩萨,就超越十法界。前面两条在十法界里面,见性就超越了,真正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第四「乐菩提心」,这个不念乐(音「勒」),念乐(音「药」),念去声,爱好的意思。爱好菩提心,真心。菩提心我们常讲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个说法大家好懂。我们生活用这个心,工作用这个心,待人接物全是用的这个心,快乐,真自在!

  第五「乐法」,这个法是大乘法,喜欢大乘。大乘法无量无边,修学的人最重要的是掌握纲领,在佛法里面,特别是我们修净土法门,我们最高的指导纲领就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同一切大乘法。头一个「孝顺父母」,怎么样真的孝顺父母?我们自己这一生修行成就了,真孝顺父母,为什么?父母都得度了,谚语所谓「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你往上面去九代祖先都生天,这是真孝。我自己要不认真修学,我的祖先什么好处都得不到。诸位读《地藏经》,婆罗门女是怎样救她母亲的?她母亲造作恶业堕地狱,她用什么方法帮助她?她用的方法是念佛法门,她不是念阿弥陀佛,她是念觉华定自在王佛,真正念到一心不乱。我们知道,念到事一心就是菩萨,念到理一心是法身大士。她真念真干,为了救母亲,母亲堕地狱,拼命的念,一天一夜她就得一心。得一心地狱就现前,地狱的鬼王看到她来了,合掌跟她行礼,问她:菩萨,妳到这个地方来有什么事?称她菩萨。地狱一般人是看不到的,一个是到地狱教化众生的菩萨能现前,一个是到地狱受罪的罪人;除这两种人,别人看不到地狱。婆罗门女向鬼王打听,说她的妈妈悦帝利女三天前过世了,在世的时候造作很多罪业,我想打听这个人。鬼王就告诉她:听说她有个女儿非常孝顺,给她念觉华定自在王佛,给她超度,她三天前生天了。不是等你经念完,你那个心一动念,他就得到了,他就得利益。发真心干,过世的父母、祖先统统得利益,不需要任何形式超度。形式是做给世间人看的,是属于宣传,让大众晓得这个事情,是宣传,真正的行是自己发心真干。我们依照净业三福的指导去真干,孝亲尊师,念念不忘父母、祖先之德,念念不忘老师教诲之恩,没有老师教诲,我们怎么会知道?这一生所得到的殊胜功德利益,感谢父母、祖宗,感谢老师,念念不忘。具体的报答报恩,就是自己真正做到信解行证,依教奉行。净宗同学我们修行具体的叫根本法,净业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学、菩萨六波罗蜜、普贤十大愿王,五门课,很好记。可是这五门不是讲的、不是念的,是要真干,我们才能得受用。

  第六条「乐观正法」,这句里面含一个重要的意思,爱好观察正法,你必定是远离一切邪法。邪掺在正里面,正法都变成邪法了。真里头掺不得假,一掺假就坏了。掺假是什么?就是经典、祖师教导我们的,夹杂,还夹杂着别的东西在里头就不纯。这一点是真不容易,你没有清净的信心、坚定的信心,做不到。譬如生病,我还请医生,我还用医药,或者我还用其它的方法来治疗,甚至于还求鬼神来帮助,这全是夹杂,不纯了。所以刘居士来示现,这是佛派来的,这不是简单的,那是什么?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秘诀,他没有夹杂,所以他感应那么殊胜。远一点,你再看「山西小院」,这大家看过,他怎么治病?也是不夹杂,所以一夹杂效果就失掉。真,李老师讲,掺不得妄。眼睛是真的,金钢钻好,我放一个金钢钻在眼睛里行不行?不行。沙,沙尘好比是染法,六道的,金钢钻是宝石,好比是佛法,佛法也不能夹杂,自性里头染净都没有,叫纯。你念佛是念自性佛,这真信。这个道理,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上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话不多,那真正叫乐观正法,远离一切邪法。这个道理,佛经没传到中国来之前我们老祖宗说过,所以老祖宗肯定都是佛菩萨再来的,应以圣贤身得度,他就现圣贤身,中国人敬圣贤,在印度是以佛菩萨身得度。老祖宗教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不要到外头求,向内求没有一样不能解决。向外求,麻烦就大,这里解决了,那个地方问题出来了,繁杂,永远搞不清楚;向内专一、单纯,一觉一切觉,一个明白一切都明白。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还是贵以专,古今不变的真理、不变的原则。但是现在呢?现在人不相信,对它没有信心。而《金刚经》上说得多好,「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是什么?开悟,信心清净就开悟,就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叫生实相,就是自性里头实相般若生起来,它起作用。乐观正法。

  第七「行正法」,这就是完全落实。具体的落实,在佛法是戒律,在儒家是礼。现在我们真的从基本纲领上来说、来学习,儒家的《弟子规》,这基础、基本,学习《弟子规》是行正法,道家的《感应篇》、佛法的《十善业道》。有这些基础之后,这都是正法,你要做到,就是行,然后再提升,三皈、五戒、十戒、沙弥律仪、菩萨戒,这些都是纲领。经典里面所说的,无非就是把这些理论给你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学,学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处,说清楚、说明白了,这不能不知道。净宗学会成立,行门,就是行正法,我们提出五个科目,三学、六度、三福、六和、十大愿王,简单明了。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顺于正法。第八「顺于正法」,怎么样顺法?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在大乘教里面教给我们的四摄法,四摄法就是恒顺众生。所以六波罗蜜里面的布施,要知道那是断烦恼的。布施的目的是什么?是把自己的悭贪舍掉,什么时候贪心没有了,吝啬的心没有了,布施波罗蜜圆满,它的目的是帮助你断贪心,把贪爱、悭吝放下。持戒是手段,帮助你断恶业,念念都是善念,行行都是善行,你持戒波罗蜜圆满,你不起恶念。瞋恚的念头没有了,忍辱波罗蜜圆满。懈怠、放逸的念头没有了,精进波罗蜜圆满。真的常常保持到一心不乱,禅定波罗蜜圆满。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样样明了、样样通达,般若波罗蜜圆满。

  自己圆满是六度,四摄里面是帮助别人,对别人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别人因为他还有烦恼习气,要随顺他,不随顺他,他不能接受,你就度不了他,这个要懂,这是真正慈悲。相信耶稣的,鼓励他好好学他的教,相信真主的,鼓励他相信真主。这都是天道,从人道上升到天道是好事情。帮助他脱离六道轮回,那不是这一生的事情,来生后世,他到天道里他就明白了。你看我们这品经,这天道,忉利天,你看忉利天王请释迦牟尼佛在他们宫殿里面讲经说法,相信天主的、相信上帝的他就会跟上帝一起来学佛。到那时候才学佛,不是现在,现在讲不通,现在他不能接受。所以我们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先帮助他生天。不要勉强、不要批评那个不是正法,这错了,那个也是正法。我们可以说都是佛菩萨示现的,忉利天主是佛示现的,要不是佛,怎么可能在忉利天听十住法门?十住法门是一真法界的,超越十法界,讲这个法门他怎么能听得懂?所以知道最低限度忉利天主是法身菩萨。要懂得恒顺众生。所以对于众生劝勉一定要很小心谨慎,不要引起反效果。他能听,要劝他,他不能听,不要说,说他生烦恼,生烦恼是最伤人的。听了很欢喜的话要讲,欢喜心能养人,烦恼能伤害人,尤其是有病的话,烦恼会加重他的病况,欢喜能够减轻他的病况。所以你要讲他喜欢听的,你不可以讲他不爱听的,这个要懂得,这叫真正的爱护众生。虽然你没有跟他讲真话,他总有一天明白了,他感激你,他也晓得这时候你跟他说真话他不能接受,会起反效果,所以这是真实智慧。

  第九「远离我慢等事」,等是什么?贪瞋痴慢疑。你看他没有讲贪瞋痴,他把慢放在里头,这就是说明人这个傲慢心很麻烦,傲慢障碍了一切善法,傲慢破坏了大乘,佛经讲这个字要断。传统儒家虽然没有讲断傲慢,他也讲傲慢要减轻,不可以增长。《礼记》一打开,头一句就告诉你「傲不可长」。这就是说明傲慢心是人人都有的,是俱生烦恼,不是你这一生学的,是你生生世世带来的习气,哪个人都有。你说谁没有?证果的人没有。阿罗汉证了果,傲慢真的没有了,还有傲慢的习气,你就知道这个东西不好断。世出世间的大圣大贤对这个事情很重视,首先你要晓得它是严重的烦恼,它是破坏一切真正的善法,世出世间善法,碰到这个就完了。所以孔子说得好,「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确实他是集尧舜禹汤文武的大成,是孔子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人、最敬仰的人。孔子真的想学周公,他是学到了,不过周公在位,他不在位,精神确实学到了,把周公的德行传下来了。他说:假如有个人他的德行、才华像周公一样,可是有一点缺点,「使骄且吝」,假使他有傲慢、吝啬,就是小气,大家好懂,傲慢又小气,夫子说「其余则不足观」,这个人不是真的圣人,假的。在佛法里面讲,欲界有慢,色界没有了。初禅以上没有傲慢了,他怎么没有的?他是定共戒,他入定了,如果有傲慢,定就失掉了。定要清净心、要平等心,他才能得定,心有不平就不能得定。

  我们念佛要知道,心有不平得不到一心,甚至于严重的时候,功夫成片都做不到;换句话说,往生就没分。这个字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看自己不容易看出来,能够看出自己的毛病,不是圣人也是贤人。凡夫决定看不到,但是凡夫很容易看到别人的毛病,看到别人毛病,能不能马上回过头来反省我自己有没有?这就得受用,这就受教,这叫什么?好学。孔子在世有人对他赞叹,他听了之后告诉大家,他说:我什么都没有,德行赶不上古人,学问赶不上古人,我知道的东西不多,不比别人强。谦虚!他说:可能有一桩事情别人不如我的,那就是好学,可能这一点我比别人强一点,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行。有了丝毫傲慢的心,你怎样好学也不会成就,所以这是第一关。

  傲没有了,说老实话,还有疑,那个病更深。断疑生信,断疑才成就正信,有疑正信是决定得不到的。我们有没有正信?就问我们今天对世间法、对出世间法、对心性之法、对老师所传之法、对现实社会你所观察的一切法,你有没有怀疑?你要有怀疑,你的正信怎么能生得起来?这个事情,怎样能够教我们断疑生信?你就马上想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苦口婆心的教学,为什么?帮助众生断疑生信,至于修行证果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一念之间。这就是章嘉大师跟我讲的,佛法知难行易,知太难了,就是看破难,放下容易。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菩提树下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那时候他三十岁,表演给我们看的,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惠能大师表演的更殊胜,没有学过,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二十四岁,《金刚经》上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听了就彻底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跟释迦牟尼佛放下是同一个境界。所以佛在印度示现佛身,在中国示现祖师的身分,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不能不知道。所以一个慢(骄慢)、一个疑、一个顾虑,这真是麻烦大,障道!障碍我们的信心,障碍我们对正法的认知。

  末后第十「善通达诸微密之语」。善是善巧,这就是听佛说法。什么法是佛的微密之语?佛每句话都是微密之语,任何一句话里头的含义没有边际,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以佛的经,不管是大乘、小乘,你永远都不厌,为什么?遍遍有新的意思出来,微密意思一遍透一点,一遍透一点,到接近成熟的时候,那就是善于通达。微密的意思,一个意思含一切义,一切义在一个意思里头,一多不二,这《华严经》上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说只有佛有、别人没有,佛告诉我们,个个人都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惭愧心才生起来,我本来是佛,为什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我本来是念念行行具足无量功德,现在为什么念念行行都在造业?能不惭愧吗?有惭愧心,人才肯真正回头,不能回头是惭愧心没生起来,还在胡里胡涂过日子。最后这一句,「而不乐声闻及缘觉等」,这就对了。声闻是阿罗汉,缘觉是辟支佛,是小乘。不错了,但是不究竟。虽然不是究竟,但是要晓得,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必须从这个基础向上提升,不可以停留在这里,停留就错了。譬如声闻是小学毕业,缘觉是中学毕业,我们念书念个小学、中学就够了,这是错误的,还要上升,提升到大学,提升到研究所,这才叫有志向,才是真实的成就。所以小学毕业、中学毕业,小成就。这十种法是基础,清凉大师讲「闻十种法,心定不动,故得解脱」。解是解开,把烦恼习气解除,我们讲解放也可以,烦恼习气没有了;脱是脱离生死、脱离烦恼、脱离妄想分别执着。这是解脱月佛他所表的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917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919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