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华严经

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990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九0卷)  2008/10/0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9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七段「西南方智慧菩萨」,偈颂第八首看起:

  【能知此实体。寂灭真如相。则见正觉尊。超出语言道。言语说诸法。不能显实相。平等乃能见。如法佛亦然。】

  末后三首偈是讲开悟。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这个地方的开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是普通的觉悟。学佛这是终极的目标,一个人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成佛,达到最高的境界?无论是在理上说,是在事上说,都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决定可能。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是知识分子,就是你是念过书的、认识字的,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在中国,一千四百年前,出现一个惠能大师,他给我们代表的是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是一个砍柴卖柴的樵夫。樵夫现在没有了,我记得在抗战时期还有,抗战之后逐渐就没有了。因为现在都市里面,厨房都用瓦斯、用电、用煤气,不再烧柴,这个行业就消失了。这说明一个现在所谓就是没有文化的人也能成佛。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三十岁成佛,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二十四岁成佛。我们看了有什么感想?我们依然在搞生死轮回,迷而不觉,像这个经前面第四首偈子所说的,「于无量劫中,流转生死海」,我们干这个。

  在大乘,在《华严》经教里面,佛说了真话,不是随顺凡夫说的,是自己亲证的境界。凡夫成佛,实在说是一念之间。这个一念我们不懂,什么叫一念?不是我们凡夫境界,我也没到这个境界。不过我们很幸运,在大乘教里面看到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我们明白了。理上明白了,事上依然不是我们的境界。什么叫一念?一念是我们现在人所讲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我们现在起个念,这个念粗,虽然还没有到一秒钟,应该半秒钟差不多,你想想这个一念怎么会知道?那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什么人看到这一念?这就是心地很细,细心人,细心到这种极微细的振动,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他能够觉察得到。这里讲的是佛家讲的科学,你能够感受得到,八地菩萨。也就是教下常讲见到阿赖耶识了,八地菩萨见到阿赖耶识,刚刚见到。后面九地、十地、等觉、妙觉,愈往后面去他所见的就愈清楚。八地菩萨,我们想想是见到模模糊糊的。好像早晨大雾,雾里面我们也能看到,我们在香港也能看到九龙这些房子高楼,但是隔一层雾。九地比八地就清楚一点,雾淡了一点,十地就更淡;到十一地等觉,很薄的雾,可以说看得清楚,很清楚了;到妙觉位,这雾就没有了。我们用这样的比喻,诸位能够联想得到。这个叫见性,见得究竟圆满。

  性是什么?《华严经》里面所说的「自性清净圆明体」,就说一句。惠能大师说了五句,五句就是这一句。你看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清净,这有清净在里头。自性「本不生灭」,圆,圆明的圆,圆是圆满,没有一点欠缺,有生灭就不圆满,没有生灭,圆的意思包括了。「本自具足」,也在圆里头,「本无动摇」,还是在圆里头,「能生万法」,它后头有个「明」,圆明体,一个明,明能生万法。你看《华严》上一句,能大师说五句,释迦牟尼佛把这一句详详细细给我们说明白、说清楚,那就是全部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你看佛法之妙!浓缩可以是一句,展开,这一部大经。

  这一部大经的分量,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天文数字!我们这个地球装不下,不但地球装不下,释迦牟尼佛这个国土装不下,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国土只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它的分量是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华严经》。《华严经》是什么?《华严经》是整个宇宙,一样都不漏。你能够证得,这就叫成佛,你得多大的自在!而且佛说的,这是人人都有的,不是释迦牟尼佛独有,也不是惠能大师独有,统统都有。现在?现在你还有,只是你不能够证实,你不能证得。为什么不能证得?你有烦恼、你有习气。所以烦恼习气称之为业障。业是什么?业是造作,这造业,业是造作的总的代名词。造作,微细的是起心动念,粗重的是贪瞋痴慢,那很粗的,微细的是起心动念。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三障、二障,我们都学过,学过很多遍。最重要的是三重障,上一次我们特别提出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为什么不能入门?佛办的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博士班,《华严经》上所说的,十信位就是佛教的小学,十住这好比是初中,我们现在讲到十住,十行好比是高中,十回向好比是大学,十地好比是研究所,等觉好比是博士班,很像!那我们今天连一年级都没有进去,一年级是初信位的菩萨。为什么进不去?因为你有三重障,所以你进不去。我们这么多年来常常劝勉同学认真努力要放下十六个字,这我讲了二、三十年。这十六个字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我讲了十六个字。这十六个字要放下,有一个就造成障碍,你就不能入学,这初信位的菩萨你得不到,初信是入门。到不了初信,那你就得要搞生死轮回。

  生死轮回的时间长,在六道里搞什么?搞冤冤相报。在六道里没有别的,佛讲得清楚,太明白了,六道里面搞什么?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所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这桩事情,在中国儒释道都讲得很明白,现在外国人也讲,也讲得很透彻。我看过,美国的心理医生魏斯博士,他有四本书,台湾有翻印。我看了之后,把里面重要的东西节录下来,大家方便。讲什么?讲轮回,真的,不是假的。他用的方法是用催眠,让一个人在催眠的时候,他能够回到前生,回到过去一生,再过去一生。有一个例子,居然回去好像有几百世,时间是四千多年,一百多世。证明,他本来是相信科学,不相信宗教,不相信这个的,真的有,不是假的。佛给我们讲,人堕落在六道流浪生死,时间是无量劫。

  遇到佛法就有救了,就等于说是遇到有出离轮回的机会。遇到之后,知道之后,你能不能把握住?这就是佛法常讲的,佛度有缘人。什么人有缘?第一个能信,有缘,不一定能得度。信了之后要能解,解了以后能行,到能行就有机会得度,很可能你在这一生当中就超越了。如果说能证,那就肯定超越。什么叫能证?能证就是上学了,不要多,你只要,在《华严经》里面讲,小学一年级就是初信位的菩萨,你就决定得度。为什么?有初信位的菩萨这个能力,《华严经》末后教导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你决定得生。而且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不是在凡圣同居土,在哪里?比这个高一级,方便有余土,这就入门。所以入门就得保障,你一年级也叫证,你证初果,小乘是初果,大乘是大乘圆教初信位的菩萨。

  要怎样才能证到这个地位?没有别的,放下!重要,我们不要讲得太高,太高做不到,我们只讲起码的,最低限度的条件。我们有这个条件就进入大乘一年级,这才真正是佛弟子;没有进去,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说我是佛的学生,连一年级都没上,这不是真的学生。我们这么多年来劝导大家放下十六个字,那是什么?把你带到学校的门口,没进去,算是什么?预备生。但是这种预备生念佛可以生凡圣同居土,也了不起,也就非常的难得。那我们想想自私自利有没有放下?名闻利养有没有放下?五欲六尘的享受有没有放下?还有贪瞋痴慢、烦恼习气,这个统统放下,你到佛的门口,小学一年级的门口。这一步要跨进去,大小乘经里面都说,要把见思烦恼这个见烦恼断掉。见烦恼佛说了五种,实际上是很多,归纳五大类。

  第一个是「身见」,身见放下了,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他做到了。所以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他没离开六道,要到七信位才离开六道,六道轮回没有了。初信到六信,就是说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这个世间,七年级超越了,不在这个世间。难!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惠能大师给我们示现的,他们示现的高,高到什么程度?他研究所毕业了,这叫顿超。你看小学、中学、大学他都没有念,一下就到研究所,就到顶头了。这什么道理?总的来说,妄想分别执着他全放下,哪有这么麻烦!世尊跟六祖的示现,我们要深深去体会。那我们是凡夫,没有这个能力,佛再开了方便法门,慢慢放,一点一点放。《华严》从初信到妙觉位是五十二个位次,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分作五十二个等分,一分一分的放。你要不放,就不能往上提升,这要懂得。至少要上一年级,你真的能了生死出三界,你的问题解决了。那你要是不肯放下的话,轮回可苦!

  我们中年以上都已经尝到这个味道,还继续干下去吗?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定要知道,造业!《地藏经》上讲真话,「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你造作的善是业,造作的不善是罪。这个不善,有意、无意,你自己不知道。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人结了冤仇,自己完全不晓得,为什么?晓得,你就不会干了。只有自己迷惑颠倒,他才不知不觉在造。造了怎么?造了以后要受。你得罪这些众生,要报。你吃的这些众生,佛法在因果里常讲,吃牠半斤,你来生还牠八两,你要报!你吃一只鸡,将来你堕落堕到畜生道里面去,你一定要被他吃掉。为什么?一报还一报,就这么个道理。你吃一条鱼,来生你也变成一条鱼,还给他,给他吃。这是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六道轮回的真相,你占人便宜,你来生就得还他。

  所以三世因果你明白之后才晓得,我们这个人在这一世当中,绝对没有一桩事情是占人便宜的,也没有一桩事情是我吃了亏,没有。所以你真正通达明白之后,你的心是定的,你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前定是什么?是你自己造作的。你能够用慈眼看众生,你就得到一切众生慈眼看你。你对人不慈悲,要想别人对你慈悲是不可能的,没有这个道理。所以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讲得多好!那个时候佛法虽然没有在中国,这两句话跟佛经上所讲的完全相同。所以真正学佛的人常常要将心比心,对人、对事、对物常常调过头来想,我是他,他是我,他这个态度对我,我什么样的感受?你就明白了。

  那我们在日常造作是怎么想法?没有想到他,只想到自己,随顺自己的习气来行事,这就可怜!这个业天天造,没有觉悟都造得很重,觉悟怎么样?觉悟还在造,为什么?习气没有断掉,比较轻一点。轻有轻报,重有重报。所以地狱,我们看到经典上讲地狱,七十多种,那就是报的轻重不一样。饿鬼道也非常复杂,也是轻重不一样。你去搞这个东西去了。现在在这个世间看样子是人,而实际上你造作的业,你是三途。有慧眼的人一看,你在三途里已经注册、已经挂号了,现在还没有去报到而已,很快就去报到。所以一年级的条件,我们知道,五种见惑统统断掉,你才能上一年级,真正是佛门弟子,释迦牟尼佛承认你是他的学生。头一个破身见,知道身体不是我,这个好!如果身见破掉之后,你对于物质、精神享受就不会再贪心,你就会随缘,像诸佛菩萨那么样自在。知道什么?知道自己的身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一切万物没有一样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二要破「边见」,什么叫边见?边是二边,用现在的话讲,对立。这个东西麻烦,这个东西是现在我们讲灾难,灾难怎么起来的?就从这里起来的。你有对立,你就有疑虑,有怀疑、有顾虑,你就有矛盾,慢慢就起严重了,矛盾再严重一点,冲突,冲突再严重就斗争,斗争再严重就战争,战争一定到毁灭,你想想灾难的发展。我从二00三年开始参加联合国主导的世界和平会议,参加了十几次。联合国这种会议的主题就是消弭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一个目标七0年代提出来,就召开这种会议,到现在三十七年,没效果,为什么?世界的冲突频率年年上升,灾难是一次比一次严重。什么原因?没有找到冲突的根。我在二00三年第一次跟澳洲昆士兰大学和平学院的教授举行座谈会,我就这样提出来,你们研究怎么样消弭冲突,冲突为什么消弭不了?冲突好比是病,你没有把病根找到。如果病根找到,对症下药,它就产生效果。病根是什么?就是对立。所以我当时就提出来,从事和平工作的人,必须从内心深处把我们对人的对立要化解掉,对事的对立,对万物的对立,统统化解掉,你的调解就会成功,你有这个智慧,你有能力。如果不从内心里面下这个功夫,那个会开的是白开,不能解决问题。

  这桩事情,在东方圣贤典籍里说得很清楚,佛经讲得更圆满。为什么?自性清净心,我们刚才用《华严经》的术语,自性清净圆明体里没有对立,没有这个东西,自性里没有烦恼,我们讲的自私自利,没有。为什么?他连身都没有,不但身没有,连心也没有,哪来的烦恼?哪来的习气?没有!自性清净圆明体是什么样子?净土宗讲四土,第一个讲的常寂光净土,那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的样子,常寂光,一片光明。这里头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这里头没有无明,也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我们刚才讲的见思烦恼,那是执着,你不执着,身见就没有。执着这是我的身,有了身,执着这是我所有的,我所拥有的,这不是执着吗?所以说自性常寂光里头没有,什么都没有,那是你的本性。什么都没有,它能生万法。万法是什么?宇宙,宇宙是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

  这桩事情,我们现在可以说是讲得有相当的体会,我们对这桩事情不怀疑了,宇宙怎么来的,清楚了,我从哪里来的也清楚了。禅宗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找到了。我们现在能搞清楚,能说得明白,是因为听佛在经典上说的,我们能接受,不怀疑。为什么?他有理论根据。所以自性清净心,什么都没有。现在我们所生起的妄想分别执着全是假的,这些假的把我们害惨了。为什么?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变成三途。谁变的?自己变的,与别人毫不相干,真的是古德常讲「自作自受」,一点都不假。这是说明了,边见很厉害,你不能不留意,就是决定,我们从哪里下手?绝对不跟人对立。这里讲人事物,首先从人下手,我不跟人对立,我看到任何人跟看到自己是一样的,自他不二。为什么?我想入门,我想在这一生当中脱离轮回,我真正有把握。你没有入这个门,你虽然是讲求生净土,你没有把握,这是真的。

  我在年轻时候,在台湾讲经,曾经遇到几个老和尚,那是我们长一辈的,我们那个时候三十岁才出头,他们差不多都五十多岁。给我说,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念佛念了这几十年,往生没有把握。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在那个时候,我们只能像经上讲的,祖师所说的,怎么回答他?这念佛功夫还不到。这话也没讲错,但是是个很笼统的话,功夫不到。现在我们就能讲得清楚,你没放下。你想想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你放下没有?你没有放下,你哪来的把握?搞三恶道的把握真有了,到极乐世界的把握你没有,天天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造三恶道的业。三恶道是什么?贪瞋痴,饿鬼道,贪;地狱道,瞋恚;畜生道,愚痴,你不是天天干这个吗?佛给我们讲的三重障,给诸位说,三重障是地狱道,还不是饿鬼、畜生。三重障是什么?统统是瞋恚。头一个是傲慢,你想想有没有傲慢?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站在人前面,决定不能落在人后面;无论在什么时候,唯我独尊,叫傲慢,这属于瞋恚的一分。嫉妒,看不得别人好,看到别人好总要想把他消灭掉,全造的是地狱业。所以这叫三重障。你看前面讲的三障、二障,是讲的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这三种就专讲地狱道。你干的是地狱的罪业,你不堕地狱谁堕地狱?天天在制造地狱,制造成功了,最后你自己去享受。

  佛教给我们破三重障的方法,讲得好,我们肯学就行。破傲慢,就是礼敬,你看十大愿王第一条「礼敬诸佛」。我们见人能行九十度的鞠躬礼,外面是礼,里面是敬,这是什么?这是折伏傲慢。怎么样克服我们的嫉妒?要修随喜功德,要知道人家那个好处就是自己的好处。看到别人好,我们有力量,帮助他,让他更好,这个功德大;没有能力呢?没有能力,赞叹他。所以普贤十愿第二愿是「称赞如来」,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他做的好事要帮助他。特别是在佛法上,如果这个人有悟性,又好学,你能帮助他、成就他成为一个法器,将来他的成就,他的弘法利生度一切众生,全是你的功德。为什么?你不帮助他,他成就不了,你怎么能去障碍他?你怎么能去扯后腿?那你造的罪业是阿鼻地狱罪业,将来地狱出来之后,生生世世的愚痴,为什么?你破坏别人的法身慧命,你得愚痴果报。你要是真正知道因果报应,这事情你就不会干,你就晓得怎么成就自己,怎么样提升自己。所以帮助别人是真正帮助自己,障碍别人是真正毁灭自己,就这么个道理。

  我也常常跟我在一起的同参道友们说,我自己这一生有一点成就,实在讲得力在从小。小时候生活非常苦,尤其在抗战期间,逃难的期间。我没有嫉妒心,逃难的时候得到一点吃的东西,看到别人没有的时候,我都分给人家。甚至于看到他比我身体更差的,我先让他吃,他吃剩下来的我吃,没有了?没有了我就不吃。从小接受这个家教,这个到以后有这么一点点德行,得很多帮助。人不能有自私自利,你自私自利,你遇到苦难的时候没人帮助。尤其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世界大乱,这是乱世。人为的灾难、自然的灾害,现在可以说没有一天间断。受灾难的人,你要是看信息报导,你会感觉得非常可怕。那这些灾难什么时候临到我们自己,要想想。你说我自己恐怕不可能。那你自己有何德何能,你能不受这个灾难?不容易。

  灾难里面最严重的,瘟疫,我们看到国际卫生组织的报告,提出警告,这个瘟疫会死几亿人,蔓延全世界。听说报导里面讲的是这个瘟疫没有药可以治,得到病的时候,大概是四个小时就走了。好像还是香港同修们告诉我,报纸上登到发现有一、二个例子,三个小时就走了。已经发现有这个事情,还没有药物能对治。我们能保得住吗?想尽方法要保住这个身命,这是愚痴,这个身哪有不死的道理!有生就有死。印光老法师为我们示现的,天天念「死」,他写了一个「死」字贴在他佛堂上,这我看到过的。天天能想到我就要死了,我明天就死了,那个念头、妄念就没有了,真正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寿命到了!那还有许许多多,所谓意外的,我们想象不到的灾难,太多太多!能不放下吗?放下,死就是生,死生不二。

  在灾难当中,我们身体死了,死了,我们的灵性上升,到极乐世界去了,或者是生天了,不就生了吗?比现在的环境更美好。要懂这个道理。如果我们有恐惧,想尽方法要保这个身体,要避免这个灾难,结果还是遇到难,遇到难怎么?恐怖,死了,往下堕落。你想想看是往上好,还是往下好?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念念要想到我要向上提升,天天向上提升。怎么提升?放下就提升,放不下那就累赘,所以要放下。对立要放下,不跟任何人对立。人真正放下这个,心理舒畅、快乐,真的你没有烦恼、没有忧虑,你多自在!这个境界没放下的人他体会不到。

  佛再教我们放下成见。成见,我们现在讲主观观念,我认为怎么样,就是主观观念,这成见。这个也是严重的烦恼,障碍你不能入门。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对治?随缘!随缘是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真正哪一天你能够入了,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不但随缘,随缘里有妙用,你得到了。妙用是什么?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见性,也就是你没有分别心了,就不二。没有执着还不行,没有分别才入不二法门,菩萨!升级了。

  我们也看到一个好榜样,我早年在新加坡,广洽法师告诉我的。我在新加坡讲经,广洽法师对讲经的法师非常尊重,他赞叹,欢喜赞叹。告诉我弘一大师的故事。他跟弘一法师交情非常好,他邀请弘一法师到新加坡访问,就住在他的小道场,叫薝葡院。我在新加坡住在芽笼净宗学会,离他的道场走路只要五分钟,走出巷口,拐个弯就到了,薝葡院,我去参观以前弘一大师住过的寮房。他告诉我,弘一法师没有分别心。因为接待,主人总是很关心客人的饮食起居,弘一大师什么都不讲究。广洽法师有的时候说,这个菜咸了一点,问他,是不是太咸?他怎么说?咸有咸的滋味。菜做淡了,淡有淡的滋味。从来没有说有个批评的,没有一样不欢喜,所以才知道他不分别、不执着。

  那我们晓得,弘一法师在没有学佛之前,他那一种执着,那不是普通人的。我们曾经听到他一个故事,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跟一个同学约了时间见面,八点钟。八点钟到了,这个同学没有到,大概差了一、二分钟。到了,他不开门,把这个同学臭骂一顿,你不守时间。他跟你约定时间,早一分钟也不行,迟一分钟也不行,就那么个怪脾气。学佛之后全改了,一点脾气都没有了,对每一个人都是慈悲、随和。所以他得到大众的尊敬,没有学佛之前,社会大众是尊重他的才华;学佛之后,大众尊重他的德行。这是给我们做出好榜样,对于日常物质生活是一丝毫都不计较。你给他安排,他没有说不满意的,怎么安排他都满意,简陋也满意,都欢欢喜喜,真诚的感激。我们听到广洽法师这番话,对弘一大师是格外的尊敬,他做出榜样给我们学习,放下了成见,不再计较。那在佛法里面讲成见,有因上的成见跟果上的成见,它分两种。因上的叫戒取见,果上的叫见取见,都是属于成见。彻底放下!

  所以我们随缘,随缘里头守住一个原则,人家做的事情不是善事,那我们要衡量,他对于社会有多大的伤害。如果伤害很小,不大,还是可以随缘。如果有大的伤害,这才想方法提醒他,劝导他。如果很严重的,可以离开他,欢欢喜喜跟他告假,到别的地方去参学,也不跟他结冤仇。这个道理重要,为什么?各人因果,各人承当。我看你做错事情,我要不提醒、不劝告你,我对不起你。我提醒你,劝告你,你不能改过,欢欢喜喜离开,我不随顺你造业,决定保持不对立,决定不结冤仇。这都是菩萨示现给我们看,教导世人。佛菩萨知道,脱离六道那太难太难!不是容易事情。你不是真干,那脱离不了。真干,从哪里干起?现在人不知道,我们提起来,他摇头,他不相信。这难怪他,为什么?传统的教育丢掉四代了。

  我这次在北京,我们的环保部的部长潘岳先生来看我,他就提到传统的教育至少断了两代。我告诉他,四代,你自己不知道,你的父母也不知道,你的曾祖父母也不知道,大概你问高祖父母也许知道。这就难怪了,你已经养成习气。本性是善的,习性不善。现在你的习性代替了本性,本性不起作用,完全习性做主,起心动念全是习性。习性不善,习性造业。那我们要回头,回头我们要放弃习性,要把本性找回来,我们才有救。有没有方法?祖宗、佛菩萨了不起,对我们的恩德太大太大,教给我们方法。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所以你要知道,你不能小看《弟子规》,现在对《弟子规》误会的人太多。《弟子规》是什么?是中国五千多年来家庭教育的集大成,家教!提起家,现在人也没有印象,实在讲不懂得。为什么?现在已经没有家了。中国人讲的家是从前的大家庭,也许你们看过《红楼梦》,《红楼梦》就是描写一个家,你看上上下下几百人,是个普通家庭。所以中国在从古时候,我在小时候,抗战之前我住在农村,我们农村里面还有家。这一大户,一家,五代同堂,不分家的。你想这个家,人丁不旺的也有一百多人,人丁兴旺的,六、七百人是很平常的。所以那个家是个社会,这个家里要是没有教育、没有规矩,那不就乱掉了吗?

  你看中国人讲「家和万事兴」,那是那个大家和。家和靠什么?靠教育,就有家学,学什么?学《弟子规》。《弟子规》是每一个家族,就是每一个大家庭,必修的科目,人人都要做到,从老到少都要做到。家规!你要不遵守,不遵守这家就乱了。所以你能齐家就能治国,道理在此地。家家都好,社会上没有犯罪的人,没有作奸犯科的人,为什么?家教好!这是每一个家族共同必修的科目,就是一定要做的。另外还有你家里,你家里从事事业不一样,那还有特别的,再加上去,那不算是共同,这一共是一百一十三桩事,是共同的。只要你是人,你就应该要这样做法,你才像一个人;如果你没有做到,那你就不是人,你说这个问题多严重?什么叫中国人?落实《弟子规》是中国人。中国人是好人,中国人不骄傲,不要我做到之后,我就感觉到骄傲,那错了!没教你骄傲的,总是教你要谦虚。做好人,应该的;做恶人,不应该。既然是应该的,还有什么好骄傲的?

  《太上感应篇》是道家的根,《十善业道经》是佛教的根。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佛藏经》里面有一句话,《佛藏经》,不是《大藏经》,叫《佛藏经》,经名叫「佛藏经」,分量不多,好像现在在「经集部」。佛说,「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小乘经典相当完备,现在我们《大藏经》里的小乘经典,跟南传巴利文经比较,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大概只多五十部的样子。它总共有将近三千部,只多五十部,可见得我们翻译得很完整。在隋唐那个时代,小乘有两个宗派,这是佛法的基础,学佛的共同科目,都必须要从这里学起。一个是成实宗,一个是俱舍宗,这两个宗派。可是到唐朝中叶以后,这两个宗就衰了,中国人学佛不再学小乘了。这是不是违背了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好像是,但是佛的四依法告诉我们,「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两句话把我们这个结解开了。中国的佛教,无论在家、出家的,不学小乘,学儒学道,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所以这两千年来,历代高僧辈出,成就比印度还要辉煌。所以用儒道代替了。

  今天我们学佛,你就要知道,必须要学《弟子规》,必须要学《感应篇》,然后学《十善业》就不难,你真能做到。教你放下见思烦恼,先教你放下见烦恼,就是刚才所说的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还有一个邪见。邪见就是错误的知见。什么是错误的?标准就是戒律,与戒律所说的相违背的,那都是错误的,这就有了标准。在家学佛佛弟子,你看经上我们常常看到「善男子、善女人」,那个善是有标准的。什么标准?十善业道。十善业道你统统做到,这善男子、善女人。出家的标准,要提升,高一层,《沙弥律仪》。《沙弥律仪》能够落实,《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提升了。威仪就是讲的生活规范,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怎么做法。你真能做到,这是出家人的标准,是佛的出家弟子。这些基本的教材,一生都不能放弃。你看佛门的戒律,佛的规定,至少每半个月要念一遍,要温习一遍,怕忘掉了,半月诵戒。现在没有了,现在虽然诵,就念一遍而已,没有去做。从前是要做到,这个东西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不是讲的,是要做到。我们从哪里做?从《弟子规》做。现在我们这么大年纪还要做吗?要做,更要做。为什么?给社会做个榜样。蔡礼旭老师讲解《弟子规》,在澳洲讲四十个小时,我坐在第一排听他的课,四十个小时我一个小时都不缺,为什么?带头。我自己不听,我不能叫别人听。我自己坐在那里很用心的听,大家就注意了,就没有疑惑。

  古时候,你要晓得,那些帝王他们聪明,他们请的一些专家学者到宫廷里面去上课,皇帝坐在那里听。皇帝知不知道?皇帝知道,甚至于皇帝所学的比讲的人还高明。他自己不讲,请别人讲,他坐在那里听。这个教育的意义很深,我们要懂。人家一看,皇上都听了,听某个老师讲,全国人民对老师尊敬,对这门课程尊敬。你自己不带头,叫别人学,人家说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道理不能不懂。所以今天世界的混乱,如何对治?有方法了,一定有好效果。如果国家领导人,这个老师在讲《弟子规》,国家领导人也在听,从电视上播出去,全国人看到了。我们的总统、我们的总理都在那里学《弟子规》,全国人都见到,全国人人都学的话,不到半年,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安定。所以现在用远程教学,用网络、用电视来传播,快。这一个国家地区只要能够培养三十、五十个这样的好老师,每天在这摄影棚里面去讲,或者一个大教室去讲,现场录相。你看国家领导人、这些部长、这些官员都在那里听,天天利用电视来播放,我相信绝对不会超过一年,这个国家地区社会安定。

  我们在汤池做这么个小的实验,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的,《弟子规》的教学教了三个月,这个小镇四万八千居民本性本善就唤醒了。所谓是人良心发现了,良心唤醒了,不愿意做坏事。做坏事感觉怎么?羞耻。如果再加上《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就不敢做坏事了,为什么?做坏事有报应、有恶报。所以拯救现在的社会,我们只要是真正大力提倡伦理,《弟子规》是伦理,道德、因果,把这三种教育提倡,普遍到全民,普遍到全世界,我相信一年之后,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灾难都没有了。灾难从哪里来的?是不善的心行所感得的。如果心行都回归到纯净纯善,我们这个地球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没差别。环境是从人心转的,所以境随心转,这佛在大乘经上常常教导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想善,没有一样不善,你心想恶,没有一样不恶,就这么个道理。

  有个同学搜集现在国内报章杂志上讲的有毒奶粉,他找了十几张来给我看,真严重!如果他有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他敢不敢做这个事情?不敢,为什么?从因果上来讲,干这个事情,绝子绝孙。你害这么多小孩,你家里还会有儿孙吗?没有!绝子绝孙,自己还要堕阿鼻地狱。这些吃毒奶粉死的,你将来还要还他命,害死一个,你要还一次命,害死十个,你要还十次命,麻烦可大。你想到这个地方,敢做吗?现在社会所缺的,就是缺这三样东西,伦理教育没有了,道德教育没有,因果教育没有了,所以才造成现在这个社会现象,我们要知道。拯救之道,实在讲非常简单,把老祖宗的教诲捡回来就有效,问题就解决。

  所以诸位想想,我们常常提倡的三个根,你就要晓得这三个根是多么重要。没有这三个根,天天念佛都不能往生,肯定不能往生。为什么?因为你有三个重障,这三个重障障碍你往生,傲慢、嫉妒、贪欲。佛教我们断贪欲,不是叫我们换对象,这个要记住。我们对世间不贪了,我贪佛法,那还是贪心。那就是换对象,换对象不管用。佛门里面修积一切善事、善行,做许多好事功德,如果你还有这三重障,你将来到哪里去?到阿修罗、到罗剎,你不是走佛道,你是走魔道。因为你修的福报很大,你的脾气很大,瞋恨心很重,嫉妒障碍重,你修大的福报,得福享福的时候,你会害很多人,一个不高兴,你可以杀上千上万的人。那个果报完了之后,福享尽之后,堕阿鼻地狱,所谓是永劫不能翻身。阿鼻地狱罪受完之后,你所害的那些人,一个一个的要去还命债,你说这个多可怕!

  所以圣贤对众生最大的贡献,没有别的,教育!了解这个,你才知道释迦牟尼佛对我们是多么大的恩德,大恩大德。我们明白了,这才真的会回头,认真去学佛。从哪里学?要扎三个根。不扎三个根,假的,你是搞佛学、搞儒学、搞道学,与你自己的心行不相干。从前李老师讲,你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该到哪里轮回你还到哪里轮回。你所学的不管用。要真修,真修就是把自己错误的心行修正过来。圣贤的标准,没有别的,就是本性本善,教你回头是岸。你本来是佛,换句话说,《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就有的。你现在迷了自性,把这个性德丢掉了,是这么回事情。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提醒我们,要回归自性,要把自性的性德找回来,什么事都没有了。

  前天有个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禅宗所讲「识得一,万事毕」。我跟大家讲清楚了,一是什么?一就是自性,能生万法。真的回归自性了,认识自性,就是明心见性,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怎样才能够认识自性,才能明心见性?放下就是!我们放不下,放不下是你的业障习气太重,造的业太深,时间太长。你没有能力一下放下,佛慈悲叫你慢慢放。依照《弟子规》,把《弟子规》这一百一十三桩事样样都做好,从这里开始。这就叫你放,放下那些不善的行为、不善的念头,就用这个做标准,从这里开始,你真得受用。经教,不着急。为什么?你现在研究这些经教不得受用,听经有没有用处?说老实话,没用处。听了几十年,老毛病天天发,有什么用处?古人为什么有用处?古人因为这三个根都有了,所以他听教管用,他会不断的向上提升。现在人因为没有这三个根,没有三个根,怎么听都落空。

  所以这就说明,我们在这个时代怎么救自己?《弟子规》就救了自己,有《弟子规》,诸位要晓得,你就是佛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念佛决定往生。为什么?你是善男子、善女人。生哪里?生凡圣同居土。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弟子规》跟《感应篇》,你决定得生,你就拿到保证书。你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你天天学《华严》、学《无量寿经》,靠不住,不一定能往生。这给你说老实话!有了《弟子规》,有了《感应篇》,有了《十善业》,你再学《华严》,学什么经,会有成就。为什么?你有根。佛家讲,你看《弥陀经》上不是说,说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个善根是什么?就是这三样东西,这善根。什么是福德?肯干的人有福,真正能信、能解、能行,这个人有福德。我们中国人常常讲,你要「厚培德土」,用什么来厚培?就用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没有,就说明你没有德土;没有德土,你没有立足地,学什么都是空的。所以这是多么重要的一桩事情!无上甚深微妙法都建立在这个德土上。

  尤其是一个团体的领导人,现在胡小林居士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那一天在此地,刚刚好听到我讲这三重障。我讲完之后,他特别来问我,详详细细记下来,他告诉我,这三样我统统都有,我从今天起要认真来改过。这个难得!他说他样样都有,这就是他觉悟,知道自己的过失,这觉悟!下定决心要把它改过来,这叫真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行为,真干!真干就得利益。你听了他的报告,你看他现在干了才两年,你看他的成绩。以前天天操心,操不完的心,累死了,现在不操心。以前跟员工天天开会,现在不开会了。每个员工都学《弟子规》,他自己带头干,大家都能够非常认真努力的去学习、去工作。别人说你这样做事,也不去谈生意了,也不去跟同行竞争,你怎么能赚钱?他真的,不跟同行竞争,也不刻意去找生意,居然是今年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五。一直这样做下去,我相信他的锅炉将来决定在中国是第一,排名第一。德行的感召!这就跟那个农夫种植,不用化肥、不用农药,长得比化肥、农药的还好,他做了个证明。用什么来培养?用德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自己现在试验的农耕,在马来西亚做的,在澳洲做的,在汤池小镇做的,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用我们的真诚心、慈悲心对这些小动物。小动物受了感动,不再伤害。所以现在我们感觉,对这些小动物,对这些小鸟,我们跟牠的约定,牠能遵守。我们的果木树,在澳洲种得很多,许多的品种,我们指定几棵树那个鸟可以吃,供养你们。牠就吃那几棵树,不是指定的,牠就不吃。我们尊敬牠,牠尊敬我们,我们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我们绝不轻慢牠。看到小鸟,我们都合掌「小鸟菩萨」;看到小虫,我们都合掌「小虫菩萨」。我们尊重牠,牠也尊重我们。所以我们的菜园划上一个小范围,专门供养小虫的,牠就吃那一边;不是划给牠的,牠绝不侵犯。跟这些小动物相处,比人还好,好处。人有的时候他欺骗你,他不守这个约定,这小动物能遵守。所以我们知道都有灵性。

  于是我们晓得牠有灵性,我们就在菜园,在果木树上,都挂一个小的念佛机,让牠们时时刻刻听到佛号,有的时候也播放一点讲经的,让牠们听听经,听听佛,将来牠们往生之后也能到极乐世界去,不再去搞三恶道。有效果,我们这样对牠,牠很感恩。所以心量要大,对这些小动物我们这样爱护牠,帮助牠,帮助牠离开三恶道。最低限度,牠来生在人天,肯跟着念佛的,肯听经的,接受三皈依的,一定能生净土。这桩事我们也做出成效出来,让我们生起信心,我们不怀疑了。

  在这段末后这三首偈,这开悟,所谓开悟,前面的两首「顺理之得」。理是什么?理是自性,随顺自性,你得到的是什么?你得到的是成就佛道。违背了自性,违背了性德,你就堕落三途。这个启示非常重要!经上这些话是对法身菩萨说的,不是对我们说的。我们今天读这个经,确实在心上,法身大士的境界,让我们生起向往的心。我们这一生能不能达到这个境界?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把分别执着放下了,像弘一大师晚年为我们示现的,我们就能入这个境界。靠我们这一生悟入不容易,我们念佛求生净土,生实报庄严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像经上所讲的「花开见佛悟无生」,就这个境界。所以我们借着净土达到这个境界。可是那个基本的条件,必须是不再有分别执着了,这才是生实报庄严土。还有分别,没有执着,生方便有余土。如果是执着也还有,妄想分别执着都有,生凡圣同居土。

  这个妄想分别执着都有,怎么能往生?这个我刚才给诸位说的,你只要能把《弟子规》、《感应篇》做到,百分之百的做到,念佛往生净土,决定生凡圣同居土。为什么?你是善人,佛菩萨承认你,《弥陀经》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你是其中的一个。如果《感应篇》、《弟子规》做不到,你不能算善人。不能算善人,你怎么能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那想到,上善,我不是上善,我能做到中等善,行!做到中等善就是上善,为什么?佛来接引你的时候,就把你提升一倍,你是一个小善就变成大善。所以佛接引的时候,先是佛光注照,佛光照你,这一照就把你提升了。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把你提升一倍。你如果是念到事一心不乱,这一提升就是理一心;你念到功夫成片,一提升就是事一心。

  所以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弥陀经》,他经文上讲的「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是有道理的。那个经的原文不是一心不乱,这是鸠摩罗什大师他用了这个。因为一心不乱一般人讲做不到,谁能做到一心不乱?对于往生不就没指望了。原文经典里面是一心系念,你看玄奘大师的译本就看出来,一心系念,这个可以做得到,一心不乱可做不到。但是怎么样?一心系念,佛来接引的时候,佛光一加持,就把你变成一心不乱。所以他讲得没错。你生到极乐世界肯定是事一心不乱。这事一心不乱里头功夫浅的,到极乐世界再不断向上提升,就是这么个道理。

  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把那个分别执着淡化,认真努力把它看淡,不要太执着,不要太分别,对自己有大利益。应当怎么样?应当克期求证,希望我在两年当中做到,三年当中做到,自己要定时间表。最好在一年当中做到,你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样。不可以超过三年,超过三年这世界大灾难来的时候,也许你的机会就没有。所以一定要了解当前事实的状况,我们怎样修才真正对于灾难没有丝毫恐怖,那就对了。任何灾难,任何时间、任何处所,不管是什么方法、什么方式走,自己都有把握,你怎么会不自在?你怎么会不快乐?这是真的。这个世间什么名闻利养是假的。要记住古人讲的一句话,「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我们要常常想到这句话,六道轮回里头业力不可思议,不要再造业。不要再造业,我相信每个同学听到都点头、都肯定,事实上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习气太重。可是我们的老祖宗、佛菩萨有很好的方法帮助我们,什么方法?天天读经,天天讲经。

  我也说过很多遍,我这一生没有被这个社会染污,没有被社会影响,靠什么?天天讲经,读还不行,读还没有办法伏烦恼。讲什么?讲,你要准备,你不准备,你上台下不了台,逼着自己非干不可。所以那时候有人讲我喜欢讲经,不是,我哪里是喜欢讲经,不是!这个方法可以逼着自己规范,它对我很有效果。所以这样养成一个读经的习惯,每天至少三、四个小时,天天读经,亲近佛陀。天天讲演!我离开讲堂有没有讲演?讲演,我跟一个人也是讲,跟两个人也是讲。所以我知道经上讲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我知道。对一个人是讲,对两个人也是讲,只要开口都是在讲,所以讲经没有中断。天天劝人,劝人他当然头一个劝自己。所以我说我讲经四十年,一堂课没有缺,是我自己一个,真得受用。缺课的人,常常断的人,他不得受用。所以「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尤其现在社会诱惑的力量太大,你用什么方法去招架?招架不住。所以你被染着,你会堕落,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一点都不稀奇。我要不是天天干、天天讲,没有中断的在这里讲,我也会堕落。这是我表演给大家看的,不受环境影响的一个方法。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989
下一篇:二零零三年讲于澳洲净宗学会 1991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