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28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二十八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28

  我们接着看提婆达多这一段:

  【永嘉云。观恶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冤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这个几句是《证道歌》里面的话,《证道歌》可以说句句都是格言,应当要把它念背,在日常修行可以能够随时提起观照的功夫,这是对这一品的意思完全相应。前面给诸位介绍过,这品的主旨,是教我们如何去处逆境、逆缘,成就自己无量功德。世间人一般的缺点,就是不会『观恶言是功德』,不会观。你看这用的字我们世间人听人家恶言,烦恼心就起来。佛法里面教我们观,观是什么?用智慧,用智慧叫观,在眼叫观,在耳也叫观,鼻舌身意统统是观,你要会观就自在。这个观就般若里面所讲的「观照般若」,六根接触六尘如果是般若用事,都叫做观照。所以在恶言这个境界里头,只要你能够用般若观照,恶言是功德。为什么说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识』。怎么成就的?正如同提婆达多成就释迦牟尼佛,歌利王成就了忍辱仙人。舜王的父母、他的弟弟,成就了他的孝行,岂不是成就了功德吗?如果没有这些逆境现前忍辱波罗蜜从哪里完成?忍辱波罗蜜就是要在逆境里面去修行。所以末后这说一句,如果要『不因讪谤起冤亲』,「不因讪谤起冤亲」从什么地方表现?你无生法忍、大慈大悲、忍辱功德之力什么地方表现?就是在逆缘、逆境里面,显示出你慈忍的功德,表现出你真正证得了无生法忍。诸位要晓得,无生法忍是要理一心不乱才能够证得,心在境界里平等。底下说是:

  【由是而推。佛从提婆闻法者。在逆缘也。由以逆缘。成就人之菩提。故成佛时号曰天王。】

  世出世间,我们可以说无论是哪一行哪一业,要是有真正的成就,都是从慈忍而成就的。如果他这个成就要不是慈忍,他的成就不是真正的成就,表面上好像成就,不久就败坏,所以不是真正的成就。真正的成就,成就的大小,与慈忍力的大小成正比例。慈悲心大,忍辱的心大,他的成就就大;慈忍的力小,他忍力就小,这是一定道理。再看下面这一段,翻过来这一页第一行:

  【如来虽作状头。实在劝诫后人也。盖后之求法者。多因逆缘而退。如身子乞目等。若能处逆常顺。则无法不为知识矣。】

  到这里是一段,这是讲求法之要有二,第一段讲「不得观其行业」到这个地方,这是前面这一段。『如来』在此地指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起了个带头作用,遇到冤家『提婆达多』。实际上诸位晓得,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提婆达多」也是大菩萨示现的,他们两个在唱戏,一个唱正派,一个唱反派,是唱给我们看的,让我们在这里面学习。所以他的用意实在是『劝诫后人』,我们是这一堆后人里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劝诫我们的,给我们讲的。为什么佛当时这样慈悲示现?佛晓得后来求法的人,遇逆缘而退心的不晓得有多少,禁不起考验,遇『逆缘而退』。小小一点的障碍就退了心,这怎么能成就?这个问题实在是个大问题,不是一桩小事情,是很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没有长远心。修道,你看经典里面常讲的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是多长的时间?这就是要我们培养长远心、恒心、耐心。特别是在逆境,诸位要晓得,我们娑婆世界这个世间,古人常讲「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意的事情才十分之一,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你要找个一切都顺心如意的,环境里头去修行,你到哪里去找?你有多大的福德?有的环境很好、很舒适,这道场有财富,有许多护法来拥护,它里面没有道,顺境,在生活上是顺境没有道。

  有的有道的那个环境非常之贫苦,甚至于连饭都没得吃。特别是在求学的时候,诸位要晓得,真正有道的老师,他是很守本分,不作怪。常说「和尚不作怪,居士就不来拜」,老师很守本分不作怪,拜的人就少了,拜的人少供养就少。所以你跟他学学什么?跟他学只学个清净心而已;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讲的精神上的享受。出门没车坐,要走路的,是这样的一个环境。千万不要误会,这个老师这样有道德学问,又具有无量功德,一生做这么多好事怎么还会这么穷?你们看看台中李老师是个榜样,是个修行人的榜样,他今年九十多岁了,还是自己照顾自己,出门还是要走路。他如果要是不做这好事,就是以他薪水来说,他自己本分赚的钱来说,买几辆轿车都够了,买几栋楼房也够!他老人家怎么样?除了很简单的衣食以外,全都布施掉,他给我们做的榜样。他的衣服,一件衣服都穿三、四十年的,不会天天去做新衣服穿,穿没穿坏还能穿,吃饭吃得最简单的。我在这个地方十天,你们看到我的饮食怎么样?李老师的饮食就跟我这一样简单,一点都不麻烦,统统布施尽了。你要跟他学道,就学他这样,一样吃苦,看起来好像物质生活很苦,精神生活比谁都乐,为什么?身心无事,这个多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最快乐的事,这种乐谁知道?你跟人家讲,人家作梦都想不到,想不到他乐在哪里?看他这么苦,乐在哪里?一生穿个布鞋,皮鞋也没穿过,李老师没穿过皮鞋,粗布衣,清茶淡饭。

  我们不要说别的,他在台湾这三十多年来,所教化的众生,如果说是连听他讲过经的人算起来,我给他估计至少有五十万人以上。这个估计是最保守的估计,绝没有一点夸大,他怎么不乐!他太乐了。今天一般人说竞选台中市长,还要到处去拜托、去拉票,李老师如果是在台中点点头,我要做台中市长,我相信他马上就做。为什么?他不需要拉票,他台中莲社有姓名、有住址的,我看就有二十多万人,一个人拉个十人太简单了!他笃定当选,只要大家点点头,他就当选了。人家不干,人家不干这个事情这就叫高人,清高!诸位要记住清一定就贫,浊富,清贫浊富。你要高,高一定要清,一定就贫。所以我们过去修道的人,你不要看别人,看看小说上面,贫僧、贫道。现在我们要出去称个贫僧,人家要怀疑,现在是富僧、富道,现在富。贫僧出门怎么可以有轿车、有私家车?从前僧道真贫,穿草鞋,甚至于草鞋都没有买得起,这草鞋值几个钱?这从前两个铜板一双草鞋,两个铜板只能够买一套烧饼油条。草鞋你们也没见过。所以说连草鞋钱都没有,换句话说,连吃一套烧饼油条的钱都没有,真贫。这是教给我们,要能够处逆境不退心,学世尊、学忍辱仙人、学舜王,这都是我们的榜样。在眼前的李炳老是我们的榜样,他只是个没有剃头的出家人而已,相是在家相,他的生活纯粹是出家人生活,甚至于我们出家人做不到他的样子。第二就是:

  【不观种性者。】

  这个底下说,『不得观种性』就是不得观其,拿我们现在来讲他的身分,或者是家庭背景。那个某人出身富有之家,或者出身贫贱之家,或者受过高等教育,或者他没有念过书,「种性」,这些都是包括在种性里头。不要看那个人好像呆头呆脑,好像没什么知识,比我们自己差得远,说不定将来他成佛在我们之前。不但对人不敢轻慢,对于畜生也不敢轻慢,蚊虫蚂蚁不能轻慢,说不定什么?牠一转世就做人了,这一修行就成佛。说不定我们堕三途,牠不会堕,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非常可能。不要认为我们现在很聪明、很伶俐,不见得。底下就举出例子说:

  【托龙女以明其事也。】

  『龙』是畜生,畜生比不上人,这个底下说得很清楚。经里面多宝如来表的是实相之体,智积菩萨表实相之用。

  【白佛欲还本土者。摄用归体之象也。】

  诸位合在经里头一看意思就明了。在这个地方特别注意是它的表法,我们往往读经不晓得经里面表法的义趣,死在经文里面,这个得不到受用,不会开悟的。

  【释迦不许。当与文殊论明妙法者。不废大用之象也。】

  大家只注重这两句就好,『摄用归体,不废大用』,佛法有体有用,「体」是清净无为,「用」是无所不为。体是根本智,用是后得智;体上讲真空,用上说妙法。但是诸位要晓得,体与用是一不是二。如果是二就可以废用,因为它是一,一就不能废用,所以体与用是一不是二。底下说的:

  【文殊与无数菩萨。俱从大海涌出者。】

  这是表:

  【智行皆依心海出生之象也。】

  要注意表法的意思,『文殊』是表智,『无数菩萨』就是表行,大智与大行都是从心生出来,心太大了,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海』就是比喻。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真心变现之物,都在真心之中,绝没有跑到心的外面去。你要不信,可以从梦境里头做比喻,你晚上睡觉作梦,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变的,那个梦境绝没有超出心外。梦境里面梦到自己,那是你自己,梦到一切人物还是你自己,你自己心变的,梦里面山河大地还是自己,梦里面的虚空世界也是自己,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我给你讲的这些话容易懂,为什么?你曾经做过梦,醒过来想想是的,不错,统统是自己变现出来的。梦里面梦到一个很爱护你的人,你感激得不得了醒了,有什么感觉?那人是自己,自己爱自己,有什么好感激的。梦中梦一头老虎要吃掉自己,诸位知道,老虎是自己变的,自己吃自己也不害怕,就这么回事情。现前这个境界就是在做大梦,你梦还没醒。你现在睡觉作那个梦是第六意识起作用,我们世间所讲的是下意识起作用。现在我们作的梦,梦里现的相是阿赖耶识起作用,阿赖耶识的作用,阿赖耶识一旦要是省悟过来就叫大圆镜智,《证道歌》里头「觉后空空无大千」。所以要晓得十法界依正庄严,皆是我们梦中所现的境界。你要是觉悟,虽然现在还没醒过来,在梦里头一下觉悟,我现在在作梦觉悟了。

  梦里头也有时候知道自己在作梦,但是没醒过来。菩萨就是这样并没有醒过来,自己晓得作梦,晓得作梦什么?他态度就不一样,慈悲心现前,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现前,晓得一切众生与自己是一体。像《老子》所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知道是一体。所以他对于逆境能够容忍,那是自己变现的,不是外面的;顺境他不贪恋,因为也是自己变现的。所以顺逆境界他就等观,平等观,在这里面不动心了,渐渐功夫深,就慢慢醒过来超越!佛经就是给我们启示。所以诸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最大的功德唤醒梦中人,使我们自己晓得我们在作梦,这是说明『皆依心海出生之象』。所以既然是平等,都从心海里面出生,哪里有什么凡圣!所以这凡圣是方便说,对还没有觉悟的人,没有觉醒的叫他做凡,已经觉醒的就称他作圣。实际上在体性上来讲,没有什么分别,是一样,只是现象上有迷悟不同而已。既然没有凡圣可分:

  【人龙之可分耶。】

  这个话是比喻六道,『人』是人道,『龙』是畜生道;换句话说,哪有人畜之分?

  【以不可分故。即彼龙类而修菩萨行。】

  诸位要晓得,畜生里面修菩萨行的很多,不但是这些灵性高的畜生类里面修菩萨行,我们知道很多,还有这些低等动物也有修菩萨行。灵性高的,大概晓得龙是灵性最高的,畜生里面最高的狐狸灵性高的,猩猩灵性都很高的。除这个之外一般的畜生修菩萨行也不少,你们看看我们佛教里有小册子,《物犹如此》,也许你们有人看过这本书,那里面专门记载过去现在这些动物,牠们学佛,牠们的成就,畜生修行往生的也很多。我是前一个月在高雄讲经,高雄就发现了一桩很奇怪的事情,在高雄有个草衙,那有个什么庙我一下忘掉了,就在今年前几个月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这个庙里头有一条小狗,牠这个小狗通灵性,每天寺庙里头早晚课诵牠都来,来的时候牠站在当中,到打三皈依了牠就走,一打三皈依就走,早晚课都不缺。所以有人就很奇怪,这个小狗会做早晚课,可是到打三皈就走。有一天有个外地的法师从那里过,听说这个事情要随喜课诵,看到小狗到打三皈依牠要走了,他就叫牠住,「你不能走,你怎么可以走?你要晓得你现在的身分不是住持,打三皈走是住持和尚,你不是住持,你要把课诵做完了你才能够离开。」这个小狗听了乖乖的,课诵完了才走。

  这个小狗就是这个庙里头以前的住持和尚,死了之后投胎还到他的庙里,还跟着大众课诵。人家晓得以前这个和尚人非常好,投落到畜生道,讲什么好像牠都知道。所以诸位这不简单,这还是个好的榜样,如果落到饿鬼道、畜生道恐怕不晓得了,这千真万确的事实。一讲牠就觉悟,牠就知道自己的身分不对,现在是条狗!所以你们要晓得,寺庙里有的时候看到小狗、小猫,甚至于老鼠,乃至于更下一点蟑螂,许多都是本庙以前的出家人。在家也不例外,家里养的这些动物,可能都是过去的老人转世,因为什么?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他留恋。留恋怎么样?又得不到人身,罪业深重得不到人身,五戒不全得不到人身,那怎么办?就投到畜生道里,牠还认定了这是牠的家。有的时候牠对前世的因果还不昧,在牠自己还感觉到,我的儿孙对我不孝顺,天天打我、骂我,又不给我吃。牠家里人哪里晓得是老人,不知道,只是把牠当畜生养。

  我在过去还看到一段文章,文章上写的也是一个事实,它是讲一个人记得三世,记得三世的事情。他前一世是个修行人,修行得很好,死了以后,他的神识隔了很多年都没有去投胎,他神识在什么地方?就在他自己书房里,白天就藏在书架的后面,晚上就出来。他修行有功夫,所以并不是四十九天就投胎,他隔了很多年以后投胎了,投什么胎?投鸡,公鸡,那个鸡就在他家里,牠很清楚。每天那个鸡又往桌子上跑,又要往床上跑,牠那个媳妇、儿子来赶,牠总觉得媳妇、儿子不孝顺牠。原来是牠自己的床,牠要上去的时候人家把牠赶下来,那个桌子从前是牠读书的桌子,牠跑到上面去看看,人家也把牠赶走,所以牠就很生气。到后来发现这个鸡太讨厌,牠的媳妇就把牠杀掉杀了吃好了,媳妇把牠杀掉。杀掉以后又投胎了,这次投了人胎,都记得清清楚楚,当中堕落是鸡,被他媳妇杀了。如果他媳妇要晓得,那个鸡原来是她公公,那她对牠就很尊重,就不会那么虐待牠了。所以说总是把牠当畜生来看待,不会把牠当人看待。佛经里面常讲「人死为羊,羊死为人」,六道是永远在那里轮回,我们千万不要欺负那畜生,说不定畜生前世是有恩于我们的人,是我们的相识。我们没有天眼通,没有宿命通,如果有天眼、有宿命,你再一看六道里头多少畜生,与我们都有亲属关系。

  【龙乃异类。女非男子。】

  这龙女年岁才:

  【八岁非耆德。】

  并不是年岁很大,『八岁』,龙女八岁成佛。

  【剎那非久修。】

  这是说明什么?说明修行成就,实在讲是没有时间的短长,问题就是在你悟不悟?前面给大家讲的,看破放下关键就在此地。看破了叫解悟,放下了叫证悟,所以悟有两种,解悟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好比是什么?解悟好比是认识路,路虽然认识你没走,你还在老地方,你没走;证悟是走到了,说得有道理,所以说悟有两种。禅宗里面常讲「悟后起修」,就是指解悟以后才开始修行,悟后起修他们修行快。为什么?他们认识路,有方向、有目标,进展得快,不走岔路,不走冤枉路,不走迂回路,不退转,所以很容易成就,绝非盲修瞎练。不认识路的人那个修行就盲修瞎练,不认识路也不晓得这个目标在哪里,对于教义不能够通达,这麻烦在此地。世尊四十九年讲经,目的就是叫我们认识路,认识之后这个路是自己走的,无需要老师带我们走。所以这个悟就是剎那之间,每个人悟都是剎那之间。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悟?你要找出自己不悟的原因,把原因消除掉,那你一剎那之间也开悟,这很简单的道理。我们之所以不开悟,就是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没看破,不肯放下,这个东西就是堵塞了你的悟门。我们为什么没看破?为什么不肯放下?不晓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真相,不晓得。如果晓得它的真实相立刻就看破,立刻就放下,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看破放下。

  不了解真相,以为这一切法是实实在在有的,不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假的!好比作梦一样,在梦里头不知道是作梦,把那个梦的境界都当作真实的,不晓得是作梦。如果你要是晓得作梦,梦里头有人送给你一个金山,你也不会欢喜,晓得这是作梦不是真的,梦一醒来之后什么也没有,那得了金山有什么欢喜。梦里头有人杀我头,杀我头也不怕,杀就杀,作梦假的,醒了以后头还在脖子上,没被杀掉,所以你自然就看破放下。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事实真相不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之后在一切境界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自然不动心,自自然然晓得怎样待人、怎样处世。见什么样的人晓得说什么样的话,处什么境界晓得该怎么做事,用不用头脑去想一下我该怎样?不用,自自然然的;如果一想,那就落在心意识里头,不想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他动过念头没有?没有动过念,没动念就说这么多东西出来,不动念。所以说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身体一切造作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整个身心境界都在三昧之中,这是悟了的境界,我们讲明白人的境界;没悟是胡里胡涂的人,醉生梦死迷迷糊糊的过日子。

  所以佛在此地,对于这个问题,以龙女做个榜样给我们看,说明这个事情不是难事;虽不是难事,我们自己这个障碍实在太大。如果诸位没障碍,那就可以证果,经还没有听一半就开悟,就证果了。龙女在法华会上,你看看一半还没有到,「安乐行品」讲完才一半,她一半还没到,讲了「提婆达多品」的时候,她就成佛,所以由这里看这又不难。前面给诸位说的,此法非难非易,没有难,就在当人自己肯不肯承当?悟了的人他决定不会贪恋世缘,这是给我们自己做一个借镜,不要以为我们自己我开悟了,开悟怎么样?还贪财、还贪名那开什么悟?那这叫什么?叫增上慢,没开悟。悟了之后对于这个世缘,心里面确实没有印象,这个心干干净净,无论是在顺境、是在逆境,心都是清净的,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祖大师开悟,他的心本来无一物,自本以来就无一物,这个心清净,悟是觉的;心里头有一物,有个佛也不行,有一个佛,佛还是一物。前面给诸位讲《心经》上说的,「无智亦无得」,这才是真正悟入境界。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小悟、大悟、彻悟。我们先要从名利上放下,从这下手,看到别人有了名利,有了富贵,你的心还会动,功夫不到家。

  自己是个出家人穷得不得了,有道,有道谁晓得?哪个知道你有道?道又值几个钱?看到富僧坐了私家车,盖了个大庙,侍候的人众那么多,信徒那么多,你动不动心?心里头才动你要晓得你是凡夫,你没开悟。确实不动心,这个心才真正开悟,悟的心是净的,悟的心是无一物的。所以你要问,修行在哪里修行?在境界里头修,时时刻刻考验自己,我心动了没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动了没有?修的什么行?用的什么功?用的不动心的功夫,一切顺逆境界里头不动心,给诸位说,这是真功夫,这个功夫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证大菩提、大涅盘。诵经、拜佛、参禅、打坐、念佛,目的都是要达到这个境界,那些是什么?那叫方便法。我们的心接触外面境界还动了,动了怎么办?念佛的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动念的心压下来,心里面想阿弥陀佛,不想这个境界。参禅的人或者用观心的方法远离境界,或者用参话头的方法离开外面境界。所以这些是方便方法你要会用!绝不是念佛人每天在阿弥陀佛像面前,念个一万声佛号,阿弥陀佛我今天对得起你,我念了一万声。离开佛像还是起心动念,那有什么用处?接触外面的境界心里面还动贪瞋痴,给诸位说,这样念佛念了一辈子,就算他每天一万声佛号一天也不缺,他也不能往生。

  为什么?譬如说他的病天天吃那个药,病没有治好,药投下去了不生效,没治好,治的不是地方,这搞错了。譬如说病痛,我这个膀子很痛,那个医生给他开了药,叫你用药敷一敷、贴一贴,他把那个药贴在这里来那有什么用处?贴了多少服药,告诉医生不行,我这里还是痛。为什么还是痛?药贴到这边来。现在的修行人都是干这个事情,都干这个事情,他不晓得把佛号去伏贪瞋痴,去伏烦恼!他念了个佛号这是有口无心,要唱给阿弥陀佛听的,巴结阿弥陀佛,去讨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一天念你这么多,到时候你要接我去,他用的这个心糟糕不糟糕?他没有用在降伏烦恼上。我们见到外面境界称心的,心里起了贪心,一句阿弥陀佛压下去,贪心压下去;见了逆境,心里面不高兴,起了瞋恨心,一句阿弥陀佛把瞋恨心压下去,这个药是正好用对了地方。

  所以诸位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佛堂里的课诵不重要,那等于说学生在学校上课的课堂作业,那是课堂作业,初学的人的课堂作业。怎么最重要?心里头起念头这个时候最重要,这个病起来了,立刻这个药投下去,把那个病立刻控制住,这顶重要的。所以说二六时中课诵功夫不间断,不间断念佛,这叫真正会念佛,真正会诵经。所以诵经那个诵是背诵,你要不背诵什么?一天到晚把经本拿在手上,走路也拿着,站着也拿着,坐着也拿着那多麻烦!念背了不要拿经书,而这个经是一遍一遍在心里头诵,注意力精神都注意在这经上,把外面这个事情喜怒衰乐,渐渐就伏住了,才能够发生功效。初学的人,给诸位说,诵经的功效比念佛功效大,因为佛号太短,一面念阿弥陀佛还打妄想,就这个妄念很容易掺杂在里面,很容易渗透。背诵一部经不容易渗透,因为一部经要渗透,底下就背不下去了。所以初学的人诵经,比念佛效果要来得显著。



上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27
下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29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