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40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四十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40

  刚才讲到:

  【持经者兼行六度。】

  又发心建立道场。

  【理事既备。成佛祇在剎那。】

  所以说很快的就能够得到:

  【一切种智。】

  这一句里面就包括着有事、有理,理固然重要,事也不能够偏废。建道场的功德,就是因为这个场所是弘道的场所,所以才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六度是行道的表现,也就是行道的迹象,如果只是在理论上的讲解,而没有在事相上的行持,对于上根利智的人来说是没有困难,对于中下根性的来讲,免不了要有怀疑。于是难免有毁谤、有批评,所谓是说食数宝,能说不能行,这都是毁谤、批评。所以最圆满的是理事俱备,有理、有事,这个样子才能够成就自己、利益众生。后面结尾的几句:

  【如是之人。四威仪中。同佛受用。安得不起塔散华而供养之。】

  再看底下「随喜功德品」,在这品一开端是极赞末法时期弘传的功德,这是我们应当要记住,应当要学习的。

  【前品但明闻如来本寿。及略解言趣深心信解之功德。未及如来灭后。闻经随喜。转为人说。劝人往听。】

  就是这一品与前一品,在旨趣上不相同的地方。前面这品着重在当时,佛讲《法华经》,在当时这个法会道场上,这些大众听了佛说经之后,能够「深心信解了悟自心」,说他们的成就。可是经典流传到今天,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现前的利益,如果我们现前要得不到利益,那过去人所得的利益对我们来说,也是徒然,他得了好处,我们得不到,我们今天最关心的是自己。现在佛不在世,我们读到《法华经》,我们能够随喜的信受奉行,或者我们自己发心为别人讲解,这就是『转为人说』。或者我们自己不能讲解,有别人讲解,我们『劝人往听』。你们看看这个地方,「劝人往听」的功德,跟自己讲解的功德是一样的。这个听经的人开悟、得度了,虽然他是从别人那个地方听经得到开悟的,可是我劝他去听,我要不劝他去听,他还是开悟不了,他没有这个因缘。所以劝人往听的功德,跟讲经的人功德一样大,没有两样,诸位要晓得这个道理。你建道场请法师来弘经,你再到处宣传请人来听经,你这个功德与佛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所以不一定要自己能够讲经,这才得殊胜的功德利益,不一定。一个人没有力量,我们集合一些道友同志,我们大家来做,功德也是一样。所以在这品里面说明随喜功德不可思议,无怪乎普贤菩萨要劝我们,教我们修「随喜功德」。所以这个地方主要就说这个道理。经上说:

  【第一人即如来。】

  说佛是最初给我们大家讲《妙法莲华经》的人。辗转第二个人:

  【第二人即佛弟子。】

  传法的弟子,佛不在世,这些弟子们不但依教奉行,而且辗转的教化。

  【第三人即像教法师。】

  这个『像教』,就是如来法运里面,像法时期的这些法师。那我们晓得,佛法传到我们中国来,是像法时候来的。佛的法运一共分为三个时期,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根据我们中国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灭度在周穆王的时候,佛住世是八十岁。根据这个记载计算到今天,佛灭度大概是三千零十年,十年还是十一年我记不清楚,总是这个样子,三千零十年或者是十一年,诸位可以查一查,能够查得到。就是根据外国人的记载,他们这些考证也有二千五百多年;换句话说,不管是根据中国人的记载,是根据外国人的说法,我们现在都是末法时期。但是佛法传到我们中国来是像法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佛灭度一千年,这个佛法到中国。也就是我们中国汉朝时候,汉明帝时候传到我们中国来,这个时候的法师就是「像教法师」,像法。从这个上面来看,第一人是『如来』,这个第二人就是正法的弟子,就是佛灭度一千年当中,正法时候的弟子;一千年以后这是像法时候的弟子,就是第三人,「像教法师」。第四人、第五人,那就是变成我们今天末法时候,变成末法时候。

  【第四人即会下徒众。】

  就是像教法师底下这些会下的徒子徒孙们,就一直到今天,一直到今天这些弘法的法师们。这个第五人,情形就不太相同了。

  【第五人即道路传闻。】

  是说哪些?譬如讲今天,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上能看到的,有许多这些教授们、学者们,他们在研究佛法,也在这里讲经说法,可是他们并没有受过三皈,不是真正的佛弟子。像现在许多学校里头有佛学课程,有这些老师在讲授佛学,他们并不是真正三宝弟子,并不是有师承的。而是自己去研究,这个地方听听,那个地方听听,这就叫『道路传闻』,这些人。由传闻再传闻:

  【如是展转。至第五十。】

  这就是愈传愈广。

  【所传既远。】

  愈传愈远。

  【所禀愈薄。】

  这就是禀受的,他能够接受的,实在讲是微乎其微。如果我们拿日本人来做个比较,那真是像此地所讲的一样,日本人今天对于《妙法莲华经》,只有一个经题,已经没有内容。所以日本人佛教徒,都会合掌念「南无妙法莲华经」,你问他什么叫《妙法莲华经》,他不晓得,这真是禀受得太薄,只有一个经题。可是佛给我们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就是这一个金刚种子,永远不坏。所以说就是这样的:

  【尚超世间二乘。何况最初。】

  我们念一句「南无妙法莲华经」,我们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功德超越了小乘人。但是这种超越诸位要记住,不是我们现前超越,现前我们比『二乘』差得远了。是说的什么?种子的超越。二乘人不愿意听大经,前面我们读过,佛讲《法华经》的时候,「五千退席」,他不听!末法时期这些人他还愿意听,听了还不肯走,就是在种性上讲,那已经是胜过二乘;但是在眼前的果报,那比二乘还是差得远。这是讲承传,一代一代的承传,还是有无量的功德。下面再讲传播的范围,也是愈来愈广!

  【且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

  前面讲的是数目,这么多的世界不止一个,这是讲空间之大。下面讲这个听众很复杂。

  【十二类生。非一人道。】

  不仅是一个人道,六道里面、九法界里面,统统都具足。所以说是一个正法道场,我们凡夫肉眼往往只看到:这没有多少人在听。如果你要有天眼,你要有法眼,那你看这个道场就不一样,非常的殊胜庄严,因为来听经的不仅仅是『人道』。在时间上:

  【满八十年。】

  这讲释迦牟尼佛。

  【非一日一月。】

  这是举个比喻说『八十年』,天天不间断的在这里弘经,不是一天、一个月短时期,长时期在弘经。

  【复令得圣乘。非独世间之乐。】

  这就讲的什么?弘经的效果,而是叫这些听的人都能够证果,不是得世间一点善报而已。

  【如是财法二施。已不可思议。犹不及其第五十人闻一四句偈随喜功德者。】

  这是用种种的来比较,说明辗转到第五十人就愈传愈远的,这样的人听一句、一偈妙经的随喜功德,比那些人还要超胜。末法时期为什么?末法时期闻经难得了,尤其是闻正法更为难得。这品经希望诸位细细的去揣摩,体会佛说经的义趣。下面这个两行就说明这所以然的道理,为什么这个经有这样殊胜的功德,我们通常在讲席里头给诸位说明,那就是一乘了义经典。所谓一乘了义经典,你看此地讲:

  【此经即是自心。能信自心。成佛。虽未即证。已超世出世间远矣。自心即一佛乘故。】

  这个几句话非常重要,世间人不能够相信,不但不能相信,世间人连什么叫自心,他也不晓得。正如同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所讲的,世间人把第六意识认定了,认为那是自心,能够思惟、能够想象、能够分别、能够判断的认为这是心。这个东西佛在大经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清楚,在唯识里面叫第六意识。《楞严经》里面给我们讲的「前尘虚妄相想」,大乘经里面常讲的「六尘缘影」,它完全是虚妄的,无有真实,这不是自心。自心在佛法里面叫真如本性,能生一切万法,拿我们今天哲学上的术语来说,宇宙万有的本体这就叫自心。念佛人所证的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个自心;《华严》里面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个心是讲的自心。法界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性,性就是体质,就是能变、能造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理体,那是什么东西?那就是自己的真心,是自己的真性。所谓成佛无非就是深心信解自心而已!像前面讲了悟自心,此地『能信自心』,就是前一品「深心信解了悟自心」,前面说八个字,这个地方说四个字。可是自心如果要不证得,不能叫深心;绝不是我们今天在经上听到佛这么说,我们就相信,这没用处的。

  为什么?我们没见道,没有证得,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第六意识做主,还是用的妄心,没有用真心,这还是不信;证得了,证得就成佛。此地讲这是把标准再把它降低,降到你自己有了信根,我们在五根五力上说,你有了信根,你再有了信力。成佛虽然现在没有证得,诸位要晓得,证得佛果在大经里面讲,圆教初住菩萨以上这是证得;没有证得,这是在圆教十信位的菩萨,这个没有证得。但是他是「能信自心」;换句话说,他修学的方向是正确。虽然没有达到目的地,可是向这目标迈进,这样超出了世出世间。这个世间是讲六凡世间,出世间是讲的二乘、权教;换句话说,不但六道凡夫不能跟他相比,声闻缘觉、菩萨也不能跟他相比。他虽然没有成就,但是他是向着一佛乘迈进,这是我们应当要修学。所以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一生当中决定有成就。这就是弘扬一乘经典,功德不可思议。

  【须臾听受。即得上妙车乘。心为万物之主众法之王。故劝人坐听。分坐令坐。即得梵王帝释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在此地是先给我们讲,说明一佛乘的殊胜功德利益。『劝人坐听』,看到有一个人来了,你就请他坐下来,或者你把自己位子让一半给他坐,这个果报就得『梵王帝释转轮圣王』的果报。比我们世间这个国王、总统果报要殊胜得太多!所以我们今天所修的福诸位不晓得、不知道,我们眼前所说的果报,前世造的因;今世所造的因,来世的果报。所以在讲席当中我劝诸位,常常劝诸位心要清净,要纯不能杂,你将来的果报才殊胜。如果现在这个心杂乱、不纯,你将来的果报就不是在「梵天帝释」,不在这里。福有没有?有,不能说没福。可是你的果报多半在哪里?在修罗道、在人间、在三恶道,在这些地方。修罗,天上的阿修罗,福报跟诸天一样大,在哪里修的?都是在佛门里修。为什么会堕落在修罗?瞋恨心重,架子大,脾气大,他在佛门里认真修福,所以将来的果报就到修罗去。你看这个世间鬼神,鬼神福报大,但是他毕竟是鬼身,做城隍、做妈祖,台湾所拜的王爷、土地公,这都是佛门里面修道贪心不断,愚痴,贪瞋痴慢没有断,也一样的修福。

  讲经说法,或者礼请法师,自己建道场,劝人来听经,『分坐令坐』,但是贪瞋痴慢没有断,果报就做这些鬼神去、去当修罗去。如果在人间享福那要具足五戒,六道里面人道是善道。所以纵然在佛门里面修福,来生在人天两道享福的人并不多。诸位可以放眼仔细看一看,现在修福的这些人,多半都是修的修罗跟三恶道的福报。修人天的福报的人,心就清净得多,没有恶念,像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诉我们,「不念旧恶,不憎恶人」,我们所修的福才能到人天两道来享受。心里面常常某个人坏、某个人做坏事,实际上那个人做的坏人坏事,与我们自己有什么相干?不相干!而我们自己得不偿失。为什么?阿赖耶里头落那些坏人、坏事的种子,我们将来要遭受这个果报,这真是冤枉。所以大修行人心里面不落这些拉杂种子,心地清净光明一尘不染,这是真正修行人。底下讲:

  【劝人往听。】

  这就是劝人听经的果报。

  【得与总持菩萨共生一处。】

  这果报比前面还要殊胜,为什么?前面随喜看到人家已经进门来,来听、来听,坐到我这来。这是什么?人家根本没有来,他不晓得,你去劝他来听,这个果报比前面更殊胜。『得与总持菩萨』,什么是「总持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就是总持菩萨。像《华严经》里面讲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是总持菩萨,在净土里面讲就是证理一心不乱的菩萨。这个位次高,也是实报庄严土华藏海会的菩萨,跟他们『共生一处』;换句话说,你当然也是跟他有同样的地位。你与他不同样的地位,你见不到他,这个果报太殊胜。我们发心要像佛心一样,希望一切众生早成佛道,愈早愈好。我们也得尽心尽力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别人,希望他快快成就,这样的发心,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至于他能不能成就?那是他自己的业障,他如果把这个道理听明白,依照这个方法去做,他一定成就。佛菩萨、善友能够帮助我们的就是这些,至于肯不肯依教修行?这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萨不能强迫我们怎么个做法。开悟也是自己的事情,佛菩萨只能给我们讲解这些原理原则,说明我们之所以不悟的所以然,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要把我们之所以不悟的原因,要把它消除,消除这个原因要靠自己。

  在此地也许有人怀疑,「劝人往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们也劝不少人来听经,我们也常常劝人来听经,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没有证到一心不乱?佛在经上说的这个有没有问题?诸位要记住前面的话,劝人往听的人,能劝的人是能信自心,成佛虽未即证的人,是这个人。我们今天劝人去听经的,大概跟这个道场、法师很有缘,我很喜欢他,我拉他到那听经;那个地方讲经,我不喜欢他我就不去,我自己也不去,我也不劝别人去。由此可知,这感情用事,自己不能够辨别正法、邪法,不能辨别,是对人不是对事。佛法是讲对事不对人,这个地方是正法道场,这个法师跟我有仇,冤家,我也要劝人去听,为什么?正法;那个人讲的是邪法,不是正法,他对我再好,我也不去听,我也不劝人去听。所以这里头只有邪正之辨、是非之别,不能讲感情的;不能说情之所好,情意相投,那是要不得的,那是迷惑颠倒。一定要以理智的抉择,才能够得殊胜的功德利益。

  【利根智慧。乃至六根净妙。见佛闻法者。劝人必称赞妙法。宜其获报如斯。】

  你看这底下几句就说得很清楚,劝的人是什么人?比我刚才讲的条件还要高,是利根之人,是六根清净之人,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要弘法,先要自己修持,我们自己道没有见到,如何能弘道?自己先要求见道,道就是一心;换句话说,我们自己先求证得一心。二六时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唯用一心,就是用一心,那你就见道,你也就修道。一心是平等心、是清净心,是大慈悲普覆之心,平等的慈悲,清净心则一尘不染,慈悲心平等普覆。自己到这个境界,对于一乘妙法没有不称赞,没有不弘扬,遇到有缘的人必定会劝他来听,所以他得这样的果报是理所当然。底下讲:

  【且须臾听受。不及长时。】

  听个一次、两次,不是长时间来听的。

  【分坐令坐。】

  让半个座位请别人坐。

  【势难终席。劝人往听。未若亲闻。而功德如是者。以劣显胜也。劣既如此。胜则可知。】

  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到的,就是经一句也好,必定要大开圆解。也就是我们讲听这一句经,他有悟处才有受用;听经没有悟处,听得再多也不得受用。可是悟与不悟,与分别执着有很大的关系,这个分别心多,执着坚固的人,不容易开悟。换句话说,我们这个悟门,就是被分别、执着、妄想给堵塞,所以有听经听一辈子都不开悟。那个一辈子不是像我们现在这种情形,一个礼拜听个一次、两次,一天听上个一个钟点、两个钟点,不是这样。天天听,每天都能够听上个七、八个钟点,一生不间断的,不开悟的人都很多。所以这个事情要紧之处,就是叫你要看得破、要放得下,你能够样样事情都看得破,样样都放得下,就很容易开悟。所以什么叫利根上智?那就是能看破、能放下的人,这个人就是利根上智。看不破、放不下的人,这个人根性就迟钝,样样与人计较,这是障碍了自己。根性利的人,什么都看得开、都放得下的人,听一句、两句就大彻大悟。悟性给诸位说,一切众生与诸佛菩萨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差别的。我们之所不悟,就是有这个障碍,你的分别执着愈坚固愈不容易开悟。所以诸位要想开悟,就得要放下,我为什么要放下?为了要求开悟、为了要求作佛。下面这个一段两行半非常重要。

  【不轻菩萨。】

  就是底下这一品「常不轻菩萨品」,我们举他做个例子,这是《法华经》里面出现这样一位菩萨,教给我们修行。『不轻』就是不敢轻慢别人,这个菩萨专修自卑而尊人,看一切人都在自己之上,见一切人都顶礼下拜,眼睛里面看一切人都是诸佛,都是自己的老师。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一个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就是常不轻菩萨。所以《华严经》里面以善财童子做榜样,《法华经》里面以常不轻菩萨做榜样,这是现身说法示范给我们看的。如果你还轻慢一个人、还瞧不起一个人,你自己把你自己整个毁掉。为什么?你就是不想开悟,甘心堕落,就是这么一个人,岂不是自己把自己毁掉!这是举个例子说常不轻菩萨。

  【力难弘演。】

  就是他的智慧、能力不足,要弘扬这一部经他做不到。那怎么办?

  【但持一句。】

  他一生他在这个一部经里头,只明白、只记住一句经文,就照着这一句去做。哪一句?

  【所谓汝等皆当作佛。】

  常不轻菩萨就是只持这句,你们都是佛,我是众生,他一生就修这一句,所以见一切人不敢轻慢。为什么?你们都是佛,我是众生,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人。

  【自持劝人。】

  他持什么?就持这一句,恒持一句功德难思。

  【因超沙劫。疾至菩提。随喜功德。岂人天二乘福田可比耶。】

  这个几句话极力劝勉我们学常不轻菩萨,为什么?因为我们自己最坚固的障碍,如果用常不轻菩萨的方法,可以把我们所有坚固障碍都破除,自己才有资格到上根利智一闻千悟,一生成就;所以我们要不肯这样学的话,就糟了。我过去在台中修学,李老师就常常教给我们,因为佛门学佛的人总是喜欢批评人,总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所以李老师教经,《内典讲座之研究》,那就是教讲经的方法,不给人看。不是吝啬,不是吝法,怕的是你看了之后你批评法师,你这个地方讲得不对,那里讲错误,毛病百出。那个东西就跟戒律一样,你看了戒律,你就批评这个人犯了戒,那个不守戒,成天自己造罪业,自己起分别、起执着,造无量无边的罪业,自己都不知道。所以佛不叫你看戒律,李老师不叫你看《内典讲座之研究》,这大慈大悲,为什么?你不是这个人。你如果是明理的人,看了之后晓得戒律戒自己,不是戒别人,别人都是佛,他示现的破戒来给我看看,看看我动不动心?看看我还造不造业?那你就是常不轻菩萨。所以经、律、论都是对我一个人讲的,不是对别人讲的,与别人统统不相干,别人都成佛了。戒是教我自己守的,不是教他人守的,他是佛!你要这样学你一生成佛,你不能这样学无量阿僧祇劫你也成不了佛。好,今天讲到此地。



上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39
下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41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