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妙法莲华经大意

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8

  日期:2011/10/7   阅读:    繁體   

 

妙法莲华经大意  (第五十八集)  1981/7  台湾圆觉寺  档名:08-002-0058

  【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者。又云。是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宣』就是宣说,这都是《法华经》里面,佛说的经文。

  【又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又云。是法甚深奥少有能信者。】

  这个几句话都非常重要。特别显示出,佛的言说,是从无言说当中流露出来的言说,是在不可说之中不妨权说,示不可说,所以说不碍权说。虽然是权说,如果我们要用思量分别,确实没有办法理解,这就是佛法困难的地方。佛法难在什么地方?开经偈里面讲「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愿解是不错,能不能解?不能解。为什么不能解?因为我们用的是思量分别。思量是第七识,分别是第六识;换句话说,我们用的是这个心,怎么能解如来真实义?如果佛不在前面讲,『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不说这几句我们很不容易体会到,为什么佛法不能用分别思量。我们今天学佛之所以不成就,就是落在思量上、落在分别上。所以日本佛教看起来很发达,居然还有人说,我们中国现前的佛教,比起日本至少要落后六十年,有这个说法。我们佛门里面有时候好像对日本佛教也很佩服,我们也自叹不如。实在讲这是连我们自信心都丧失掉,我们连事实真相没看清楚。佛门里面当然有大德不承认这个事情。

  连世间的学者方东美先生,就批评过日本佛教,把日本佛教批评得一文不值,当着那些日本大法师的面前批评的。那日本人本来好像是趾高气扬的,听了方先生的一番话之后,头都低下去,没话说了。方先生怎么批评它的?日本这个佛教里面所出的人才,不要说在我们中国一流、二流的,在日本历史上没有。就是拿三、四流的像谁?像我们明朝末年莲池大师、蕅益大师这样的人,日本都没出一个。那如果要像鸠摩罗什、像智者、像清凉,那更没有了,那是一流的法师。我们中国三流的法师,在日本都找不到,你日本还有什么成就?日本今天的佛教它出的东西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诸位要晓得,它是落在思量分别里面,所以说已经走了样子!他们今天在世界上可以称为佛学家,佛学的学者。明心见性、断烦恼、成菩提没有他的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他的分,那还谈什么?表面看见很热闹,里面去看一看全是假的,不是那么回事情。这点我们要晓得,更应当反省的,我们自己有没有落在思量分别里面?别人是不是与自己不相干,我们自己有没有落在这里?

  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修为之中,我们用的什么心?如果还用第六意识心,第七末那心,恐怕我们连日本都不如,那真正是落后六十年。他错了,我们也走错路,那在错的当中,我们不如他。这样学佛,给诸位说,将来连个下品下生都捞不到,功夫成一片都做不到,这一生势必又是落空。过去世中生生世世我们都落空,都没有成就,总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要好好的把握着,不再落空。你要想不落空,转识成智,我在一切法里头不分别,诸位晓得,妙观察智就现前;不思量,平等性智就现前。为什么?因为四智是本有的,八识是本无的,本无的去掉了,本有的就现前,这个道理不难懂。本来无的你执着它要用它,本有的就不显,被本无的遮盖,这才吃了大亏。本有的虽有,它不起作用;本无的虽无,它起作用,凡夫亏就吃在这个地方。所以佛菩萨称之为「可怜悯者」,真正可怜,自作自受没有人能救你。这个法确实是深奥,愈是正法,信的人愈少,为什么?理太深,不是思量分别之所能及,所以他不信。离了思量分别就大彻大悟。所以在经上把这些理:

  【喻如顶上明珠。】

  这个文我们把它念下去:

  【与之而莫不惊怪。】

  『惊』是惊奇,『怪』是感觉得怪异。

  【库中珍宝。付之而躃地称冤。】

  诸位这个一定要读经,你才晓得这个公案,才体会到这个比喻。

  【医师治之。反谓不良。不轻告之。】

  这是常不轻菩萨。

  【以为虚妄。如是难信多逢怨谤。故佛备称持诵之益。谤毁之过。殷勤诫勉。】

  这个地方要留意的就是后面这一行,『难信』必定『多逢怨谤』,一定道理的。你说正法别人不懂,不懂怎么样?他就怀疑、就毁谤、就障碍,这是一定道理。佛在世的时候就如是,何况末法时期斗诤坚固的今天,你要说弘经不遭怨、不受谤,那到哪去找去?今天谤佛、毁佛的人有多少,我们自己遭到怨谤又算什么?所以我们要觉悟,一切怨谤都是为自己消业障,这样才能转境界。『佛备称持诵之益』,注意这个地方「备称」两个字,特别的称赞,「持」是受持,「诵」是读诵。何谓受持?《起信论》里头有三句十二个字,要牢牢的记住,「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这就叫受持;换句话说,就是前面所讲的,离思量分别就是受持。因为心缘相就是思量,言说跟文字都是分别,你们想想看,这不是转识成智吗?转识成智才叫做受持。读诵是三学三慧一次完成,也就是转识成智的方便法,这个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我们心在境界里头不平的时候,常常起分别、打妄想的时候念经,把心在境界里头收回来读经。读经怎么样?不打妄想、不分别、不执着,用这个方法来摄心。所以讽诵的目的,就是叫我们达到受持,受持真正的功德利益就现前。这个利益是无量无边,十方诸佛赞叹不尽。

  毁谤的过失不得了,所以别人毁谤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对他?是要用忍让,不要辩驳。为什么?愈辩争论就愈厉害,譬如别人要骂我,让你骂,骂累了你自然不骂;如果他骂你,你也回他,愈骂愈起劲没完的时候,没完没了。别人打我,让你打不还手,他打了几下,他打不下去,必须你还手打得才起劲,你不还手没法子打,那个时候就会真正下不了台!所以对于侮辱、毁谤,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就是忍辱。我们能忍,不动心,始终保持着清净心真正叫消灾免难。古人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说话不小心、不谨慎就伤人。他要是个菩萨无所谓,你伤他他不动心;他若是个凡夫,若是个小人这个事情可麻烦,为什么?他记仇。你说的人无心,听者有意,这个事情就麻烦,所以还是少说一句话好,多念一句佛有功德。与自己不相干的何必?与自己有关系的,自己也要谨慎,也要认真去考虑,当不当说,应不应说,说了这个话的后果如何要想到。纵然是好心,如果后果不善,我们也要特别谨慎。所以佛法里常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因是造作,众生是胡造妄为,到了果报现前害怕了;菩萨在造作的时候,就想到后来的果报,所以他的造因很慎重。佛在此地是『殷勤诫勉』,「诫」是诫劝,「勉」是勉励。

  【弘经之人须具三法。】

  『三法』在前面说过。

  【药王菩萨等。深体佛意。故说咒护持。令末世持经者。远离魔障。其所说之咒。或六十二亿恒河沙诸佛所说。或四十二亿诸佛所说者。谓是佛佛授受护持之敕命也。然弘经之难。在古犹然。岂独后世。】

  这个三句十二个字我们要多念几遍,这个地方是『说咒』,菩萨说咒用意是来护法的,是来护持的,咒一般讲是属于加行。这个护法最重要的,就是护自己的清净心,因为你心清净,心生智慧,智慧就能够应付一切灾难。为什么前面佛讲的持诵之益,菩萨还要来说咒?经是显益,利益是明显的;咒是密意,是暗暗当中的利益,我们常说叫冥冥加持,暗中来加持。咒语十之八、九都是护法神的名号,譬如我们人与人之相处,一见面你就能把这个名字叫得出来,就有个亲切感;一见面点点头,他姓什么,我见过忘掉,就不好意思。这个密咒味道就在此地,这些护法神不错,他是发心护法的,你能叫得出他名字,就特别有亲切感意思在此地。咒语里面有一小部分是经义的精华,我们一般称之为咒心,这就是一部经、一品经里面,最重要的几句话,而佛是用什么?用他们的语言说的,不是用我们语言说,用六道鬼神语言说的,说他们的话,把经义精华等于说也告诉他们。所以显说是为我们,密说是为鬼神,鬼神要能够发心来拥护,对于我们的障碍,就能够排除了许多,所以密咒持咒护持是这个意思。何况咒心都是佛说的,当然这里面一方面是开导这些护法鬼神,另一方面勉励他们护持后世修学的行人。因此这个持咒不但是能够对他一种亲切,能够叫得出他的名字,同时也把佛教诫他护持的这些话提醒他。后面说『弘经之难』,这个字在此地是双关的意思,如果把它念成多音字,「弘经之难」,有许多的障碍都讲得通。『在古犹然』,古时候风俗那么样的淳厚,都免不了,何况在今天?我们今天讲弘经要是不遭难,轻而易举,诸位要晓得,哪有这个事情?我们图书馆建立在此地,一个星期在此地讲几次经,诚如此地所说:

  【若非贤圣天神拥护。后五百岁持经之者。欲其无难。安可得哉。】

  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在道场护佑我们,我们自己还不晓得;如果要是没有的话,我们这个图书馆想讲经讲不成,不那么简单。

  接着我们再看下面一节,「妙庄严王本事品」。我们来看看这一尊菩萨:

  【妙庄严者。以法言。即慈悲喜舍庄严自心也。】

  这叫『妙庄严』。

  【以迹言。即称扬供养之功德也。】

  从事相上说,就是《普贤行愿品》里面,十大愿王的「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就是修的这两愿。从法体上讲,就是你本性里面本来具足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都是尽虚空遍法界平等清净,真正的慈、真正的悲,真喜、真舍。我们要是得到,自己就是妙庄严菩萨,有内必有外,外面所表现的必定是『称扬』、必定是『供养』。所以初学的人,应当是以称扬代替毁谤,以恭敬代替怀疑,我们才能够成就菩提道业。再恶的人他也会有点小善,有点好事,古人教我们修什么?教我们修阴德。你看《安士全书》里面,文昌帝君教给我们这些「阴骘文」,教我们积阴德,阴德利益不可思议。阴德从哪里修?从隐恶上修,我们见到人家做坏事情,起恶的心念,我们不宣扬他,我们自己知道了也不告诉任何一个人,这叫积的是阴德。他有一点点好处我们赞叹他,就是救那个人,这是大慈大悲。久而久之什么?这个人他有良心他发现,你看我做的坏事人家都不说,我做一点好事人家都称赞,他能够改过修善,阴功好大!如果说他做再多的好事,一句也不称赞他;做一点点坏事赶紧来宣染,这个自己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人家听到做好事干什么?做好事谁知道、谁称赞?做坏事做得愈多愈好,你愈说我坏,我比你说的还坏,成就了坏人。他本来不坏,你这一来把他激发,他做了更坏的人、更恶的人,做更多的恶事,谁叫他做的?你叫他做的。不得了!

  所以这祸从口出一点都不假,这些事情我见得很多,不忍称说。我们自己要晓得,我们自己不敢说人家的过失,因为我们自己想想看,自己也有过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到了佛完全没过失了都不说人过失,我们自己还有过失,还没有到完全没有过失,我们有什么资格说人过失?说人过失的只有两种人,这个诸位要记住,一个是父母,一个是老师,所以说过失的只有两种人。除了这两种人,再有人跟你说过失的,那是交情很厚的人,不是简单的人,泛泛之交人家不肯说的,把你看作一体,才会规过劝善的。而规过劝善的时候,必定是在没有人的所在,有第三者在,话就不好讲。第三者见的时候会激起反效果,他不认为你是劝他,你是恶意毁谤他,你是恶意抵触他。所以有第三人在会收反效果,不能收到正面效果,他会记你的仇恨。如果他这个仇恨要记得深,这个事就麻烦了,就结怨。佛教给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不知不觉无意之中给人结了冤仇,而冤仇都不容易化解。这个事情说实在的,防不胜防,我们自己确实对这个道理明了,很小心、很谨慎,不轻易说人过失,不毁谤人。可是我在讲经当中无意的得罪很多人,自己都不晓得。经里面是佛说的,佛告诫弟子,有人听了什么?这个法师在骂我,这结了冤仇。

  后来人家告诉我,我自己都不晓得,我哪里晓得他有什么过失,我讲的是经,经文这样说的,我的冤枉只有佛菩萨晓得。他要那样怪有什么办法?那这是他的事情,唯有佛菩萨晓得,我确实没有这个意思。你做的什么事情,我又没成佛,我又没神通,我晓得你做了些什么坏事,我不知道。所以这个事情就是说明了弘经之难,弘经之难没有法子避免的,自己总得要谨慎。所以外头一般人讲经,我们想想也有道理,讲了大家欢喜,他怎么讲?念一段经文讲一段故事,那个故事跟经文风马牛不相干,大家听了很欢喜,为什么?绝不得罪人。你要讲经,经文里头免不了,佛要给我们辨别是非、辨别真妄,说明利害得失,劝我们改过修善,那我们有的时候听起来就不入耳,听出来好像都在说我的毛病,这都无可奈何的事情。底下我们念下去:

  【前文屡言。】

  多次的说到。

  【见有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修种种供养。且持经在彼。于我何预当兴供养。故引此往事证成。明供养之益当得成佛。与彼持经功德等无有异。】

  这几句话要把它记起来,这是说明供养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供养利益之大了,不晓得修供养能成佛。我们得要问,供养为什么会成佛?这什么道理?诸位要晓得,我们本来是佛。本来是佛现在堕落成凡夫,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清净心中起了一念不觉,在这里起一念无明,无明妄动这才起了烦恼障。烦恼障的大根大本就是一个贪,佛法把无量烦恼归纳为六个根本烦恼,六个根本烦恼再把它略为三毒贪瞋痴,三毒你还嫌麻烦,你再把它归纳一个就是贪。你为什么会瞋恨?贪不到才瞋恨;为什么贪?愚痴才贪,所以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布施供养就是把贪除掉,功德是除悭贪的!不要以为我辛辛苦苦好像赚了一点钱,我就供养他,送给别人,我得什么好处?这就是你虽修布施供养,你贪心增长,贪心没断,你这个布施供养得的效果是反效果。布施供养对别人有利、没利不相干,不要去问他,问的是什么?我们自己悭贪心一分一分在减少,减到都无了,贪心断尽那你就成佛了。世法里头不可贪,出世法里头也不可贪。我们今天念佛贪图一心不乱,所以得不到一心,为什么?你是以贪心去求。

  我们念佛贪图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所以不能往生,为什么?贪心,心不净!常言说得好,「心净则土净」,才能往生净土;你带着贪心你就能生净土,没有这个道理。所以讲生净土的时候,下品下生还要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有力量把你的贪心压住,不起现行,烦恼是没有断,石头压草,古人所说的根没有除掉。烦恼要断掉那是连根除掉,根在,石头压住了长不出来,这就是功夫成片的力量,有这个能力才带业往生。诸位可想而知,这三毒烦恼决定不能有,如果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三毒烦恼常常起现行,不是好事。在功夫上来讲障碍功夫成片,我们不要谈一心,不要说那么高,你功夫成片做不到。换句话说,障碍到你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去不了!布施它的功德、它的利益,就是把这个贪欲压下去,能伏得住,对什么都不贪、不执着、不吝啬。忍辱是压住瞋恚,一切逆境里面不起怨恨心,不起瞋恚心;禅定,是降伏我们散乱心的;精进,是降伏我们懈怠心的,懈怠、懒惰。智慧,是对治我们愚痴心的。六度是六服药,治我们六种大病,功德利益在此地。

  如果你要是上了当被别人欺骗,这个佛门里头好修福,一本万利,舍一得万报。你们诸位想一想,这在佛门里头布施供养什么心?增长贪心。为什么?我做什么生意也没有这么大的利润,一本万利;佛门里一本万利,到佛门里头来做生意,心里念头都想赚钱,我舍一得万报。你们想一想,如果佛门里真是生意这么好做,大家都到佛门里头做生意;不是那么回事情,错误了。大概我们过去生中学佛就是这个观念,舍一得万报,天天在念着,我的果报怎么还没有来?到后来发现没有果报,我上了当,我被欺骗,连老本都舍掉,怨恨心起来了,贪不到怨恨就起来了,三毒烦恼就起来。所以这不会学佛的人怎么样?增长三毒烦恼,有没有?真有。我学佛的时候我见到很多,有钱、有力量的这些居士们,在佛门里头广修供养,大施主,来的时候寺庙都把他侍候得像老佛爷一样。到他生意做失败倒闭了,再到庙里来,人家看到理都不理他,居士寒了心,关起门不出门再也见不到,寒心了。他学佛学的结果怎么样?是贪瞋痴增上,毁谤佛法,佛教原来是骗人的。我见得多,我也听得多。

  寺庙里头天天盖房子,盖得富丽堂皇;我们家人口那么多,挤在一个小房子,想添个房间都没钱。我们还把钱送到寺庙里去,庄严他的道场,替他来盖大房子。这里出了钱,背后怨声载道,这都是事实!我接触的佛教面不大,我不常跑寺庙,听到的少,也许你们听到的比我更多。这叫颠倒,是不晓得供养之意在哪个地方,是治自己病的,这就是不但自己病没有治,把病加重。佛的六种药是治病的,他用了这六种药把病加重了,这不叫颠倒吗?这就是对于佛法理事俱不通,不但是理不通,事上是怎么修他也不通。功德利益不是他所想象的,他所想象的那不是功德,不是真正的利益。眼前得一点小便宜,以为这就是功德利益吗?那大错特错。眼前就是把整个世界给你,你还免不了生死轮回,那怎么叫利益?佛法里面讲利益有个定义,现在得利益,后世还得利益这叫真利益;现前得利益,后世没有利益这不叫利益。佛法的利益是利益今后,永远得利益这真利益,你把悭贪烦恼断了你是永远得利益。所以我们要晓得,布施供养的利益是在这个地方,除我们自己悭贪大病。



上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7
下一篇:1981年讲于台湾圆觉寺 59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