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无量寿经

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三十四

  日期:2011/7/16 12:09:49   阅读:    繁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三十四集)  2010/5/9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02-039-003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三十六面倒数第三行。

  「又四种念佛,难易悬殊。深浅似异,实则事理不二,浅深相即。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故持念佛名又何异于念佛实相」。到这里是一小段。这一段,念老为我们细说修行的功夫,修是修正,行是思想行为。行里面包括三种,起心动念,这是意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一切动作,这是身的行为,行为再多,总不外乎身口意这三类。如果我们的思想言行发生错误,佛家,特别是大乘,标准是自性,也就是法性,与自性法性相应的,这是正确的,正当的行为;与性德相违背的,那就是错误的行为。正当的行为是健康的,对自己来讲是身心健康,我们常讲家庭和睦、事业顺利、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这是从近处来看,修正行为所得的好处;要从远大的来看,我们的心行会影响我们周边的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会影响花草树木,会影响山河大地,会影响到整个宇宙。为什么?大乘佛法里头有两句话非常重要,那是最高的原则,是诸佛如来亲证的,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真理,诸佛如来亲证的。这就是讲,「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讲经教学,无论是在此界他方,我们今天讲的不同空间维次教化一切众生,总离不开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如果我们参透了,真明白了,我们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宇宙之间问题也解决了,真不可思议!

  佛说他证得,并不是他独有,哪些人有?佛说一切众生个个都有。众生,不是说很多很多人,我们要这样去体会,这个范围就太窄小。佛经上讲众生的本义,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众生。我们想一想,无论是什么现象,能有一种现象不是众缘和合而生的吗?找不到。我们这个动物,人是动物,佛讲的,什么东西和合?四大五蕴。四大是讲物质,五蕴是讲整体,五蕴里面的色就是四大,色细说就是四大,受想行识是精神,整个宇宙不外乎物质与精神。物质里面有精神,精神里面有物质,这是佛法的高等科学、高等哲学。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大乘经典里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是从心现识变的。这个心就是性,性当作体讲,所以心性有时候是一个意思,有时候是两个意思,看用在什么地方,也可以把心性连起来一起讲。心性是真性,心性里面没有物质也没有精神,就像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在大乘教里面称为心性,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但是它能变现出物质,也能变现出精神;换句话说,精神跟物质现象,这两种现象都是从它显现出来的,都是从它而生的。只有它是永恒的,不生不灭,它没有生当然就没有灭,它什么都没有,不能说它无;它能生万法,不能说万法是有。

  现代的科学家,我们也很佩服他们,他们讲宇宙之间只有三样东西,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什么都没有,这三样是什么?能量、物质、信息,这近代科学家讲的。这跟大乘阿赖耶里面三细相很相同,阿赖耶的业相就是能量,阿赖耶的见相就是信息,阿赖耶的境界相就是物质。唯识学家他讲的,宇宙之间唯识,唯有这三样东西,除这三样东西之外,什么也没有,一切境界都是这三样东西变现出来的。很难得!这三样东西从哪来的?科学没有说到,佛法讲到了,这三样东西是自性变现的,自性是本体。怎么会变出来的?这个变是个波动现象,这也被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宇宙之间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波动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是波动频率不一样,所以它变现的物质就不相同。佛在三千年前把宇宙真相宣布了,他怎么知道的?他比科学家知道得还清楚、还要详细,什么原因?科学家是从数学、数理推论到的,然后用科学的工具、方法把它证实,让我们知道。佛没有用数学,也没有科学工具,他怎么知道的?知道得那么清楚,超过科学家太多太多了,什么原因?佛菩萨是亲眼看到的,这个厉害,亲眼看到的。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能看得到?他用清净心看到的,他用平等心看到的,他用圆满觉悟心看到的。所以佛说我们都有这个能力,只是现在怎么样?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叫烦恼,把我们的本能障碍住了。

  所以佛家的修行修什么?禅定,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禅定,如果离开禅定,这就不是佛法。我们念佛法门是不是修禅定?是的,全都是修禅定,只是方法不一样,定功的浅深不相同。譬如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不要很深的定就看到,尤其是欲界,欲界六层天,包括下面的畜生、饿鬼、地狱,这叫欲界。欲界,有小小的定功就见到,这个小小的定功,《华严经》上讲的,初信位的菩萨,好像佛教小学一年级,小乘须陀洹果,他就有能力见到。虽然见到,他出不去,这什么原因?他定功不够,他才得一点小小的清净心,恢复两种能力。佛讲我们的本能有六种,叫六通,六种神通,人人都有,一点都不稀奇,只要你把障碍去掉,这个能力就恢复。去掉什么障碍?这个障碍的确不是很大的,小乘须陀洹所证得的,初果,他把五类的见惑,就是错误的见解放下了。这是修行,修正!修正就是正确的看法。正确看法第一个,身不是我,这对一般人很难!身不是我。身是什么?身像衣服一样,我所有的,是我的一个工具,它不是我。你要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不再执着身是我了。第二个把边见放下,边见是什么?我们讲对立,这是所有一切烦恼的根源。我们再不跟人对立,无论是亲人、是仇人,冤亲债主,不对立,自他不二,不对立了。再把成见放下,成见是什么?自以为是,这个观念要放下,错误的。再放下一切错误的观念,你能把这部分修正过来,这是修行,修正过来,你就证须陀洹果,你的六种能力就恢复两种。这两种第一个是天眼,第二个是天耳,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你能看到,什么原因?你突破了一部分空间维次。我们一般人只能看到三维空间,你能看到四维、看到五维、看到六维,自然就不一样了。为什么?空间维次从哪里来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你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减轻,放下一部分,它就突破一部分。

  空间维次,科学家告诉我们,从理论讲它是没有数量的,无量无边,所以只要你能够突破。科学家不知道空间维次怎么来的,佛知道,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变现出来的。如果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空间维次全部打破了,全部打破之后你的能力就大,你睁开眼睛,你能看到遍法界虚空界,不需要用望远镜,这些科学仪器统统不需要用,你能看到其它的星球,看到星球就好像看到我们面对面一样,那么清楚。其它星球里面,距离我们无限的遥远,他们在那里什么音声,我这里听得清楚,他有这种能力。本能,我们在《还源观》上讲到的,它有三种周遍,第一个,念头一起,周遍法界,第二个出生无尽,第三个含容空有。这种能力还得了吗?不可思议!不需要用任何仪器。所以佛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或者讲统统断掉了,他的能力完全恢复。所以他所讲的都是现量境界,就是亲眼所看、亲耳所听,那当然真实,不是推测,不是妄想。而且佛告诉我们,我们也有这个能力,只要我们肯放下,我们就恢复了。所以这是科学,科学实验,你试试看,你放下放下看看,你一放下,这个能力真的恢复,这不就证明是真的不是假的吗?所以凡夫日常生活,生活在哪里?心浮气躁。心浮气躁是怎么造成的?妄想分别执着造成的,只要有这些东西,你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完全不能现前。所现前的是什么?现前是扭曲的现象,烦恼现前,灾难现前,就这么回事情。这是修行最高指导原则,要知道!

  净宗修行就是四种念佛,四种念佛有难有易,所以难易差别很大,浅深好像不一样,其实理事不二,浅深相即,浅中有深,深中有浅,这都是事实真相。而这个事实真相,在此地虽然是讲我们念佛功夫,其实八万四千法门,乃至于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得上,就是这个道理。若是圆人看来,称名暗合道妙。称名就是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道妙是什么?道妙是性德。称名很浅,人人都会念,三岁小孩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道妙是什么?道妙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称名,老实念这一句佛号,念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成佛了,你就得到最高、最圆满的成就。为什么我们这些人念了一辈子,念了几十年,还离不开烦恼?为什么?那是因为你不会念,你不了解念佛的道理,你不懂得念佛的方法,所以你合不了道妙。如果你会念,你懂得道理、懂得理论、懂得方法,那念佛这个受用就不可思议。

  这部经典上就是告诉我们这些事情,这些事情只要你一通,整个佛法就通了;不但佛法通了,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了,为什么?不离自性。只要明心见性,你就全通了,你全都明白了。释迦牟尼佛三十岁的时候,他自己感觉他学了十二年,他十九岁出来参学,到三十岁学了十二年,古印度这些宗教、哲学他全都学习了,四禅八定他也修成功了,感觉得再没地方学了,所以在恒河边上,找一棵大树底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的也放下。这放下就是放下所知障,他学的东西是所知障。这一放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世间人称他为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觉悟。从这一天开始,他就教学。六道怎么来的,宇宙怎么来的,万物怎么来的,生命怎么来的,我从哪里来的,全搞清楚了,一丝毫疑惑都没有,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往生的,整整教了四十九年,所以经论记载「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

  诸位要晓得,佛教是佛陀的教育,不是宗教,他没有建立一个造物主,没有建立一个形像,他跟中国孔子一样有教无类,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给他定位,他是一个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当之无愧!他的身分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他教学不收学费,不分族群、不分国家,也不分宗教信仰,你肯跟他学,他就认真教你,这个我们在经典上看到。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教人改变宗教信仰,你查遍《大藏经》,没有这个说法,他尊重宗教,也就等于尊重社会,尊重国家,绝不搞破坏,绝不说你那个教不对,你要信我才对,释迦牟尼佛不是,它是教育。所以任何宗教都可以接受佛陀的教育,把你自己的德行学问向上提升,这是对的。无论信什么宗教,跟教育不冲突,你看现在大学里头,信仰的宗教不一样,不都在一个教室上课吗?佛法教育教什么?宇宙人生的真相。现在这个命题是在哪一个学科里头?在哲学里头、在科学里头。

  佛法是什么?我初学佛的时候,方东美先生介绍给我,「佛法是全世界最高的哲学」,方老师看出来了。我们已经学了快六十年,我二十六岁开始学的,今年五十九年,明年就满六十年,深深体会到这里头有高等科学。对社会大众有没有好处?有,有什么好处?它有伦理的教育。伦理的教育讲什么?讲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植物的关系,人与山河大地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的关系,这个伦理讲得圆满。我们中国人讲伦理只讲到人,没有讲到我们跟动物、跟植物的关系,他讲到。关系讲到最后,总结论是什么?是一体,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是一体,这在哲学上讲圆满了。所以方老师的话没错,一点都不错,一体。既是一体,我们就必须要尊重,不但对人要尊重,你看《弟子规》上讲「凡是人,皆须爱」,这是中国儒家的伦理只讲到人。我们对于花草树木要尊重,要爱它,所以佛法里面讲花神、树神、草木神,就这个意思。对山河大地要爱,小到一粒微尘都不敢轻视,这是什么?尊重自性,表现在这个地方。自然现象要尊重,天晴、下雨、打雷、刮风都要尊重,那是什么?自然现象。我们一个尊重的心、敬畏的心、爱戴的心,真的风调雨顺,没有灾变发生。你看他讲伦理,再讲道德、讲因果,人要是把这三样东西学好,这个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所谓的长治久安。这套东西可以贡献给治世的帝王,他们能够得到利益,能够用来治国、平天下。有少数人希望提升自己境界,希望成就自己圆满的学问德行,那就向上提升,这里面肯定有满足你的需求,让你证得究竟的果报。

  其实中国人老祖宗也非常了不起,我觉得也是佛菩萨在古老中国来应化的,三十二应里讲,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圣贤身得度,在中国就成为圣贤。所以《弟子规》里有两句话跟大乘相应,「凡是人,皆须爱」,这是小乘人相应;有两句话,「泛爱众,而亲仁」,这两句话是大乘。什么是那个众?众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那就包括整个宇宙,泛爱众这个意思跟大乘法一样,不但爱人,花草树木、山河大地、宇宙现象统统爱,为什么?它都是众缘和合的。众字范围包得广,人不行,人是十法界里只有一道,那个众就是全部都包括了,所谓是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众字包括了。你看这心量多大,真的叫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基于这个爱心,提高自己的境界,就是扩展自己的慈悲,境界愈高,你的慈悲心愈广愈大,没有一样不能包容。所以圆教菩萨看起来暗合道妙,初步即是到家,这是大乘圆教。

  「故持名念佛又何异于念佛实相」,实相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为什么?这一句佛号是梵语,阿弥陀佛,如果完全翻成中文的意思,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不是不能翻,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整个翻出来是无量觉,没有一样不觉。我们现在怎么样?我们现在是一切迷,一样也不觉,天天念这一句提醒自己。什么是觉?放下障碍就觉了,不执着、不再有成见,你就开始觉悟了。真的不执着了,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执着,身也不执着了,恭喜你,你证得阿罗汉果,你成了正觉。再放下分别,不但不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分别了,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今天科学家跟我们说,一切现象都是波动,根本就不是事实存在,了无所得。科学家发现这个事实真相,只要他放下,他也成佛,他也成菩萨。不一定是学佛才能成佛,学科学也能成佛,学哲学也能成佛,学其它宗教也能成佛,成佛的条件是放下。无论学什么,你只要能把执着放下,在佛家讲,你就成正觉,你证阿罗汉果;你分别放下了,你就成菩萨,你成正等正觉;你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成佛,你成无上正等正觉。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这些事实真相,除了教学之外,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回归自性。他要什么?他什么都不要,他也不要名,也不要利,也不需要别人尊重,心地确实一尘不染。他给我们示现的,他所教导我们的,都是我们自己本来有的,我们本来跟他是一样的,向他学习就能够找到我们本来面目。所以这一段的意思是告诉我们,持名虽然是很浅、很容易,但是真正功夫得力、功夫到家,就变成实相,就契入实相。

  下面引用《弥陀疏钞》里面一段话说,这是莲池大师讲的,「实相云者」,什么叫实相?「非必灭除诸相」,这句话很重要,不是要把这些相灭掉,不是这个意思,「盖即相而无相也」,这才叫真正契入实相。这个问题不好懂,我们在学习当中常常用电视屏幕来做比喻,为什么举这个例子?现代人家家都有电视,在你整个生活当中,你每天一定看电视,而且看电视的时间都很长,所以电视变成你生活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你要会看,会看就成佛了,就怕你不会看。我们把电视的屏幕比作能生能现的自性,为什么?它永恒不变;这个屏幕上现出的画面,这就是能生万法,对不对?这个万法是千变万化。我们频道不打开,关掉,关掉电源,那就是它的本来面目,干干净净,一尘不染;频道一打开,色相立刻现前,那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它怎么现前的?依靠屏幕现前的,它要没有屏幕,它就现不出来。屏幕是真的,它不生灭,它什么都没有;这色相现出来了,它什么都有,剎那剎那在生灭。虽现的是有,但是它剎那生灭,这个常识大家都懂,所以你不能说它真有;屏幕什么都没有,不能说它真无,它能现。屏幕跟频道里面的色相它是变成一体,它有没有办法分开?分不开,其实它是两回事情,两回事情融在一体,不能够分割。你要晓得,色相就是屏幕,有即是无。那个有是幻有,屏幕永恒不变,确实没有改变屏幕一丝毫,它还是干干净净的,还是一丝毫不染污,这叫即相而无相。你看到画面同时看到永恒不变的屏幕,这就叫即相而无相,离相是这个意思。不是叫屏幕电源关掉之后,那个叫离相,不是的,那个离相的意思很浅,三岁小孩都懂,没有了。即相离相,这个境界高,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明了。这个现象存不存在?这个现象不存在,剎那就灭了。

  尤其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现前这些色相,它变动的速度,「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识就是受想行识,他告诉我们,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有受想行识。前天一个同学拿光盘给我看,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发现什么?水有记忆。日本江本博士的实验,水能看,见;能听,闻;懂得人的意思,觉知,有见闻觉知。觉悟的时候是见闻觉知,迷了的时候,见闻觉知就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受想行识。你看水有没有受想行识?有,你贴个爱,它喜欢,你贴个恨,它讨厌,它马上就有反应,它有受,它接受了;我们的意念,它懂得,所以它会想;行是什么?行是执着;现在发现它会记忆,记忆就是识,你看受想行识都有,都具足了。这个事情可麻烦,我们用来解释现在地球的灾难,住在地球上这些人起心动念对不起地球,你破坏它,你要晓得,这些所有物质现象它都有记忆,它都有分别,它都有执着,你对不起它,它也对不起你了,它轻轻摇晃一下,你就觉得受不了,摇晃一下就地震,海水摇晃一下就是海啸。所以佛给我们讲的那个大道理一定要记住,「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的心态善良,我们的心态慈悲,会感得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样样都美好。

  极乐世界跟我们世界做个比较,为什么人家世界那么好?没有别的,那个世界居民皆是上善之人俱会一处,不就这么回事情吗?我们今天回来想想,看看地球,正恰相反,我们地球上是上恶之人俱会一处,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这还得了!神圣的教诲抛弃了,说它是迷信;圣贤人的教诲那过去了,不合乎时代,不合乎科学,都不要了,毫无忌惮,任意去作恶。伦理道德不能规范你,法律也不能规范你,政府也管不了你,皇帝对你也无可奈何,最后怎么办?最后是山河大地它生气,它来报复你,你有什么办法。所以我们细读这些大乘经教,对这些因因果果事情全都搞清楚、都明白了,众生的共业,没有办法,我们跟他讲,他也不听。但是我们天天还在此地讲,叫佛度有缘人,我们用电视、用网络,到这个时候他打开这个频道来收看的,这是有缘人。真的明白了,回心向善,再不敢作恶了,别人对我不好,我也不在意了,原谅他了,不能跟他作对。跟他作对,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不是好事情,不如一笔勾消,这个多自在。毁谤我的人,侮辱我的人,陷害我的人,统统一笔勾消。他们都是菩萨,他们都是我的恩人,为什么?替我消业障,好事!提升我自己的境界。顺境、善缘,不起贪恋;逆境、恶缘,不生瞋恚,永远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这就上升,不断上升。所以他们是菩萨,示现这个境界帮助我提升。

  如果你受不了,顺境里头起了贪心,恶境里头瞋恚,那些人就是魔,为什么?他把你送到地狱去。外头是不是真有佛、有魔?没有!我们一念正确的态度去对他,他都是佛;要是反常的态度,怨恨对待他,他们都是魔。所以境界里头无佛亦无魔,全是我们自己善恶的念头,我们善念起来了,全是佛;恶念起来了,全是魔。魔不在外头,在你心里头!天天接近佛法,天天学习佛法,整个宇宙全是佛,一个魔也没看到。如果离开佛法,你跟这个社会去学,现在电视里杀盗淫妄、暴力色情,你跟他们学,那你六根接触全是魔,要懂这个道理。真搞明白之后,我们的心态恢复正常,山河大地、一切众生无不是佛菩萨、阿罗汉。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当我们自己功夫还不够,没有这么深的定力,没有这么好的智慧来转变我们的境界,那怎么办?少接触,负面的少接触,正面的多接触。「泛爱众,而亲仁」,佛菩萨是仁慈的,宗教里面神圣是仁慈的,那些神职人员是仁慈的,跟他们多亲近,向他们学习,那就好。在现前这个世间,我们还是过一种非常幸福圆满的人生,这就是佛家常讲的,共业里头有别业,别业里头有共业。如何化解劫难?对自己来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对自己,老实念佛,用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对社会一般大众,决定要修六和敬,自己学谦卑,学恭敬别人。

  下面莲池大师很感慨的说了一句话,「经云:治世语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这个话是真的,这是什么?圣贤治世。你看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记录古圣先贤用什么方法治世?总纲领就四个字,你看多简单,教学为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政权,治理社会人民,什么最重要?教学。在中国古代,中国社会组成的特色是家,这是全世界没有的,所以中国,家齐,国就治了。家里面什么是第一?也是教育为第一,还是教学。教学从哪里开始?这个大概世界其它国家很少,在中国很普遍,胎教开始。母亲怀孕,知道自己起心动念、言语动作会影响胎儿,所以她行住坐卧都端庄,常常保持清净的慈悲心,这个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小孩一出生就知道,他睁开眼睛他在看,他已经在那里听,虽然不会说话,他已经开始在学习。所以,所有一切负面的行为决定不能在婴儿前面,要让婴儿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都是善的。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的,是父母在他出生的时候,在家庭里做出来让他看。他天天看,看到三岁,他学了三年,这叫扎根教育。中国古谚语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八十」,三岁扎下这个善根,这个好的根,他到八十岁不会变。

  所以中国人重视家教。因为他是大家庭,人丁不旺,也差不多有一百多人左右;人丁稍微兴旺的,就是一般家庭,三百人左右;人丁真兴旺的是五百人左右,它这么大一个团体,大家庭,兄弟不分家的。诸位看《红楼梦》,《红楼梦》就是一个家庭。所以小孩从小就要防止他有私心,从小要学大公无私,他要有私心,这个家就会毁掉。所以养成他一个观念,你生下来,你这一生为什么?为我的家,不是为我自己,为家,荣宗耀祖,光大门楣。所以他一生,他奋斗,他有个目标,我是为家的。命里有财富,再多的财富都要归公。自己生活费用,你们在《红楼梦》上看到,每个月发分子,零用钱,衣食住行等于说都是家来负责,给你制作。家负责育幼、负责教育、负责养老,所以家是你一生唯一的依靠。你在社会上无论做什么事情,做失败的时候,你的家是你最好、最得力的后盾,它支持你,它帮助你。所以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要,《弟子规》里就显示出来,在家里真的是大公无私。所以他将来长大成人,踏进社会,他的德行能够符合古圣先贤的标准。他常常能为别人着想,他不会为自己着想,这是从小养成的,这是教育。所以家庭里面培养这些子弟都是好人,善人、君子,他怎么会做坏事情。在社会做坏事情,家庭蒙羞,头一个人家说,父母没把你教好,父母感到羞辱,祖宗感到羞辱,这个家族怎么出这样一个人出来?出一个贤人,出一个好人,大家赞叹,家教好,祖宗有德。你看,这么教出来的。所以家齐,国就治了。

  在古代,所谓三百六十行,哪个行业最舒服?做官的。做官的俸禄(就是收入)不少,地位也很崇高,得人尊敬,又没有事情干,没有案子办!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皇帝垂拱而治,也没事干。没事干怎么样?读书!写文章、诗词。你们看看《四库全书》集部,那是些文学作品,几乎一半都是那些做官人写的。现在,他哪有时间?从前没事,所以常常,你看到深山里面去访道,找这些道长,找这些法师,跟他们交友,跟他们往来,吸收儒释道高深的文化。一切行业里头,工作最轻的、最舒服的,也最被人尊敬的,就这个行业,所以「学而优则仕」。现在不是的,现在这个行业,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做官的,都教他自己的儿女不要干这一行,鼓励他们去经商,从事其它的行业。世界变了,怎么变的?把教育摆在最后了。从前的国家是把教育摆在第一,在中国汉朝以后,中国是两个系统的教育,一个是儒的教育,一个是佛的教育。佛教育,皇帝自己抓,皇上管;儒的教育,宰相管。所以宰相底下有个部,就是教育部,那时候不叫教育部,叫礼部,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他管,是向全国推行儒家教育。佛教育是皇上管,所以佛的教育推广比儒就方便多了。人民崇敬皇上,所以佛教育很快就普遍到全国,连小村庄里都有庙,都有个佛寺。两种教育,佛是用《十善业道》,儒家是用《弟子规》,道家是用《感应篇》,这是属于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所以社会能保持长治久安,人民个个学会谦虚礼让,不争!这也是汤恩比所说的,解决现代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需要孔孟学说、大乘佛法。他是一个历史哲学家,专门研究文化史的,他知道中国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成就,值得今天做参考。治世语言与实相相应。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释道三家。从总体上来讲,中国文化是孝悌的文化。在儒家,从孝悌延伸了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很好记!这是总纲领,千经万论都离不开这个宗旨,这个宗旨是什么?与实相相应。所以它是永恒不变的,在这几千年当中改朝换代多少次,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政策、教育的方法从来没有变过,都能够遵守。只有民国成立之后,逐渐的疏远了,学西方的。西方现在自己出问题了,我们怎么办?他们对于现在自己发生的这些社会问题、这些自然灾害已经束手无策,所以有人向东方来寻宝,找中国古圣先贤的东西,到印度去找佛法、找婆罗门,来寻求解决社会问题,怎样拯救地球,怎样化解灾难。

  经上说这句话,下面这是莲池大师的感叹,「云何万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语」。这一句佛号里头,含意太深太广了,它是大乘教里的总纲领,就跟我们儒家讲的孝悌一样,这个万德洪名就相当于儒家讲的孝悌,总纲领。阿弥陀佛这句是不是总纲领?是的,你看阿弥陀佛展开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展开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展开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展开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阿弥陀佛是个源头。确实,今天净宗同学能把阿弥陀佛讲得清楚的人并不多。

  我们再看下面,「又《圆中钞》曰」,幽溪大师的《弥陀经》批注。「四明云」,天台家的四明尊者,「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皆极真故」。阿弥陀佛证得究竟圆满,我们念这一句佛号,目的在哪里?希望我们跟阿弥陀佛一样的证得圆满,这就对了。能行吗?行,只要你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把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取而代之,就成功了。念头才一动,阿弥陀佛,全归在阿弥陀佛上,不要让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冒出来。用这句佛号把它压住,把它控制住,久而久之没有了,不知不觉你就成阿罗汉、成菩萨、成佛了。念念无量觉,觉而不迷,就这个意思,你得会念。一有执着,我迷了,阿弥陀佛,回归无量觉。一有分别,我迷了,这一起心动念,我迷了,用什么方法破迷开悟?一句阿弥陀佛,真管用,真有效!不要被别人骗了,现在这个世间骗人的人太多太多了,妖魔鬼怪到处都是,你不跟佛走,你跟谁走?千万不能跟鬼神走,千万不能跟邪魔走。首先你要有慧眼,你要把人把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才不会上当。所以所有名字,这就是六字洪名,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所召就是感应,皆极真故,它与自性相应,它跟别的不相应,跟自性相应,跟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相相应。

  「故《大经》云」,这个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就是本经,「世谛但有名,无实义」。这个世谛是讲什么?讲十法界,不止六道,为什么?它跟自性不相应。「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六字洪名是第一义谛,无量觉这是名,自性确实是无量觉,而且无量觉没有生灭,世尊在《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佛是谁?是自己,不是别人,本来是佛。现在是不是佛?现在是佛,只是你现在在自性里头有一层障碍,妄想分别执着,你有这个东西障碍着你。我们用世间话来说,你是个胡涂佛,你有障碍,有障碍的佛;障碍去掉之后,你就是大觉智慧佛。你看这三重障碍,去掉一重,执着,去掉一重执着,你就成正觉,佛家的名词叫阿罗汉;放下分别,你是正等正觉,菩萨,称你作菩萨;放下无明,无明是起心动念,极其微细,放下这个你是无上正等正觉,你完全回归自性,你是究竟圆满佛。你应该成佛,你本来是佛。佛法里面讲信心,这是第一重要的信心,你对这个不相信,那你修行,功夫永远不会得力。

  所以佛教跟其它宗教不一样,这是真的。你看佛家讲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不是一个国家,那个地方没政府,没有听说极乐世界有个皇上,没有;极乐世界有个大臣,也没有;极乐世界有个县市长,也没有。极乐世界是什么?极乐世界是个学校,住在那边的人只有两种人,一个老师,一个学生,它是学校。所以极乐世界我们应当把它看成一个地区,它不是一个国家;宗教里面讲的是国家,它有上帝,它有政府组织,它不一样。所以那是个学校,十方诸佛如来共同在那里办了一个学校,阿弥陀佛是校长,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是那里的教授,所以到那边是求学的、是成就的。你真的成佛了,你不能老住极乐世界,那不可以的,学校不可以当家住。成就之后,你要跟佛陀一样,遍法界虚空界里面去教化众生,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这一定要搞清楚。你看一般宗教升到天堂、升到天国,他在那里安居,他就落户了。西方极乐世界不是的,学成功之后,赶快离开学校,你去搞你的教学事业,不一样!所以诸佛菩萨对于天国非常尊重,见到天王、上帝也礼拜、恭敬、赞叹,这我们在经典上都看到的。

  我们再看底下,「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故一称嘉名,万德齐彰。弥陀万德慧日,既已俱体齐彰,众生黑暗罪瑕,自然当念消乎尘劫」,这是讲灭罪。罪有没有?真有,怎么样灭?念头一转就灭掉了,觉就灭了,罪是从迷才感的,觉悟就没有了。佛在经上举个比喻好,很好懂,罪业像黑暗,叫千年暗室,我这个罪业重!时间久了,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那一盏灯是什么?觉悟,智慧开了,智慧光明一照,黑暗就没有了。所以造作一切罪业不怕,怕你不觉。你要不觉,感得的果报就是地狱三途,这个东西现前;真正觉悟,这就没有了。所以这个经上给我们讲的,一念十念,五逆十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那边皆是阿惟越致菩萨,一生决定证得究竟圆满。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什么道理?这个道理还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原理。

  此地底下讲的,「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觉悟它就没有,不觉它就有。佛陀教育没有别的,帮助我们觉悟,帮助我们恢复正常,没有别的。佛实实在在没有东西教人,智慧是你自己有的,德能也是自己有的,相好还是自己有的,都是自性里头的,就像惠能大师开悟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样都不缺。佛拿什么教你?只是劝你回头,告诉你,你真的一样不缺,你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只是迷失了自性,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变成造业,相好变成六道三途,变质了。所以要懂得要回头,要真正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它这底下几句话说,「罪性本空,虚而不实者既销,则称名功德,福等虚空者自生」。灾消了,福就来了,为什么?福是你本有的,自性里头无量的相好,这是福报。因为你迷失自性,罪业把你障碍住了,罪业消除,福报不就现前了吗?就这么个道理。消罪业最好的方法,无过于念佛。所以经上有这么一句话,「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真的吗?真的,一点不错。那我们念,是不是真消掉?你不会念,怎样才会念?用真诚心念,用清净心念,用平等心念,用慈悲心念。否则的话,你念这句佛号,里面夹杂着怀疑、夹杂着妄想、夹杂着杂念,这佛号不纯,所以它不起作用。一定要纯,不能有丝毫夹杂。从前李老师常常教导我们,他用比喻说,譬如醍醐,醍醐是天人最佳的饮料。他说这个醍醐,一杯醍醐里头,滴一滴毒药在里面,整个醍醐都变成毒药。用醍醐比喻我们的性德,毒药是烦恼习气,只要有那么一点点,你的智慧全变成烦恼,你的德能全变成烦躁,你造业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据上钞义,一称名号,功德尚然,况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者乎」。这是根据《圆中钞》所讲的意思,一称名号,功德尚且如此,一称嘉名,万德齐彰。一称,这个一字,我们要重视,关键就在这个字,一是什么?一心。这一心是什么?没有怀疑、没有夹杂,那才叫一,纯一。如果我们有怀疑,真的吗?真有这么多好处吗?这就不行了,掺杂着妄念在里头,这就不灵了。一称是一心称念,万德齐彰,这是我们前面也念到过的,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一念跟阿弥陀佛相不相应?肯定相应,你不要怀疑,为什么?《还源观》上给我们讲的,极其微细的那个一念才动,它的速度就周遍法界,绝对不是光的速度、电磁波的速度,没有办法跟它比的。太阳的光照射到地球,还要八分钟才能达到;我们这心里动个念头立刻周遍法界,光怎么能比?所以念头才生,遍法界虚空界的佛菩萨全部已经接收到了。你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你怕不怕?不要以为动一个恶念没人知道,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全都知道了,你能瞒谁?只能瞒六道里面这些愚痴众生,他不知道。甚至于鬼神,鬼神有五通,小的事情,很近的事情,他也能知道得很清楚。二、三个月以后的事情,他晓得;二、三年,那就未必了,他那个神通不大。所以有时候你看他吉凶祸福讲得很灵,很灵验,那是什么?那是很近的事情;讲远,远就靠不住。

  所以念佛确确实实能灭罪,不管它明显不明显,灭罪是肯定的。我们的罪灭不掉就是那一边灭,这一边又生,所以永远灭不掉,道理在此地;那一边灭,这一边不生,就灭掉了,一定要晓得。像《地藏经》上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要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老祖宗教给我们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问题解决了。你真有耐心,真有恒心,守住一门,定!心定在这一部经上,把这部经好好的去念十年,心定了,没有别的杂念,效果就出来了。这个经,我们看看古来大德为我们所开导的,真正是佛门第一经。真正可以代表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来,住世八十年,讲经说法教学四十九年,第一部经是什么?这就是第一经。这一部经能代表一切,只要你肯相信它,你真正受持,放下万缘,一心读诵、称念,你的成就就非常非常的快速。确确实实快速的成就,那就是你业障消除了,你智慧现前。

  底下这一段,「又持名即是甚深般若」,这是暗合般若。《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什么?是根本智,它是根本,它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我们这个世间人,现在求的是什么?就是要求有知。那不是般若,那求的是什么?知识,知识有知,有所不知,它不是圆满的。无知是什么?无知是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有知是什么?妄想杂念,佛法里面讲所知障。所知障生什么?生知识,不是智能。清净心生智慧,分别执着心生烦恼,不一样。所以知识跟智能是两桩事情,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没有后遗症;知识能解决一些问题,可是后遗症一大堆。现在这个社会,普遍在追求知识,智能没人求。求智慧的人,身心清净,你看他的现相,淡泊名利,他的心是定的,他的言语是定的,他的行动是定的。佛经上形容他,「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他永远是静观法界,他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所以在中国古代,这些达官贵人遇到难题了,不能解决,找谁去?找道长,找和尚,向他们请教,他们真的能帮助他解决问题。这符合中国一个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这些人旁观,旁观是什么?没有利害得失,他看得清楚。你为什么看不清楚?你有利害得失在里头,你的思考里头夹杂这些东西,夹杂利害得失,所以你就看不清楚了。那些人利害得失与他完全不相干,所以他是纯客观的看法。你看不清楚,你主观,主观就是你有成见;他没有成见,所以他看得清楚,道理就在此地。所以这不是迷信,也没有什么玄妙,很简单。持名暗合道妙,就是甚深般若,根本智。

  「念得纯熟,万缘齐放,能所顿空,即是无住」。《金刚经》上讲的「无住生心」,清净心现前,万缘放下了,心里面只有一句佛号,除了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无住。「于此之时,一句佛号,朗然明白,相续不断,即是生心」。他所生的心,念念是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此本众生行不到处,兹以念佛故,暗合道妙」。你说一般凡夫怎么能跟阿弥陀佛接通?现在讲热线,这个热线怎么跟阿弥陀佛接通?这一句佛号念到纯熟就通了。它所以不通,是因为你有怀疑、有夹杂、有中断。大势至菩萨讲的这个念佛方法,一点都不错,「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就是放下万缘,眼所见的放下,不放在心上,耳所闻的也不放在心上,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不要向心里面放,这叫都摄六根。不是叫你不看、不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凡夫见闻觉知都放在心里头,一放在心里头,心里头立刻就起了分别执着,心就被染污了。要学的是什么?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就是说,决定不要用心意识,那就跟菩萨没有两样。心是阿赖耶,心是什么?记住了,落印象了,末那是执着,意识是分别,不用心意识就是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叫离心意识。离心意识是菩萨,菩萨做到了。佛法里叫参,叫参究,不叫研究,研究里头是有心意识,就是有分别执着,参究没有分别执着,所以它是属于直觉。这叫无住生心。

  「暗合道妙,不行而行,无到而到。句句是佛知见,念念放般若光。密教谓声字皆实相」,声是音声,字是文字,音声、文字无非实相,只要不落心意识都是实相。「故念佛名即是念实相。持名念佛,无异实相念佛」。修行人要会念,宗门大德所说的「会么?」会,确实持名就是实相,实相就用持名,用持名可以达到实相,实相跟持名无二无别。这一段讲得非常好,还没讲完,可是我们时间到了。底下这一段还是接着上面这一段来的,因为这是修行方法里头非常重要的开示,我们认真学习,不但对于现前生活有利益,咱们可以用得上,对于境界的提升,或将来我们期望到极乐世界,到这个地区亲近阿弥陀佛,大有帮助。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三十三
下一篇:二零一零年讲于香港 三十五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