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空讲经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净土法门法师讲经说法 :无量寿经

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一十四

  日期:2011/10/7 21:12:06   阅读:    繁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一四集)  2011/7/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1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四十七面第五行,从下半段看起,从「如来从体起用,悲智并运,故妙用无尽」,从这看起。

  前面跟诸位说过,佛法不同于世间法,佛法确实它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体就是自性,从自性。悲智双运,起作用总而言之不出慈悲跟智慧,这两种全是性德,一定要明心见性它才能现前,那没有明心见性的还是占多数。无论是自己修学、是为人演说,都必须以经论为依归,不能违背经典宗旨,否则的话肯定就出错误。以凡夫的知见来解释佛经,这种事情可以说自古以来就非常之多。所以古时候讲经的法师一定要开悟,为什么?没有开悟,全是自己的知见。自己错了情有可原,你还误导别人,这个罪就重了。不是如来真实义,自己以为是如来真实义,错解了。所以开经偈上「愿解如来真实义」,这句话非常非常的严肃,决定不是随便说的。古人有修有证,证是什么?烦恼真断了。小乘,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三果以上,在中国传承佛教的出家在家的大德,都有这个水平。所以中国经典的翻译确实是无比的殊胜,参与翻译的都是证果的人,其中有不少是佛菩萨再来的,来主持这个译场。他们只要见性之后,佛是从自性流出来的,你是以自性来接触它,跟你自性没有两样,所谓心心相印。没见性,统统用阿赖耶识,阿赖耶识里的第六意识分别、第七识的执着,哪有不错误的道理?于是经教的流传就难了。

  我在早年到台中亲近李老师是去听经的,不是去学讲经的,从来没有起这个念头,我这一生去讲经,没起这个念头。这是到台中之后,李老师鼓励我们大家,他开个经学班,同学二十多个人,要我参加,我不敢。他告诉我,你去看看。那可以,我去旁听,去看看。他们在上课,我坐在最后一排。结果一看的时候,出乎我意料之外,这个班素质不整齐,学历有大学肄业的(没有毕业的),朱斐居士念过大学,应该是大学二年级的样子,有高中的,绝大多数是初中跟小学,占三分之二。二十个人占三分之二,程度小学程度、初中程度,而且年龄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岁,这班不好教!所以李老师完全用私塾教学法,就是个别,两个人一组,两个人一组。这个教导的方法很笨拙,让我们想起古时候这种教学。我小时候念过一年,大概一年不到,私塾,有这么个印象。那个时候私塾的学生,最小的六、七岁,最大的有十五、六岁,这么一群孩子,一个老师带着,大概也有三十多人,也挺热闹的。一个教室里头上课,每个人念的课本不一样,有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有念《千家诗》,年岁大点有念古文的,念《古文观止》、念《四书》的,每个人功课不一样,我一看老师这个经学班亦复如是。

  但是怎么讲法?完全是复讲。老师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一个讲普通话,一个是讲闽南话,就好比是翻译,其实他们是用一份讲稿,两个人上台。所说的全是老师说的,把老师,老师讲得很慢,笔记把它记下来。那个时候没有录音,录音这个设备都没有,完全靠笔记。这两个人也记不下来,如果是小学程度的话他怎么记得下来?所有的同学都帮助他记,我们每个人听到每个人都记,记了统统交给他。他回去整理,把它写成一篇讲稿,一篇讲稿两份,两个人一人一份,上台去讲。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一个半小时等于真正上台去讲是四十五分钟,除了上台的仪式,讲完之后的回向,实际上一个人是四十分钟。就是这样的讲稿,这个讲稿确实,如果讲错了老师负责任,同学没有责任,老师负责任。

  所以我看了之后,我说这个学法可以,老师要我参加,我就愿意参加。我说古人的标准高,这方法能行吗?老师说,古人的方法是正确的,现在没有人讲经了,如果你们这些人再不发心讲,佛法就断了。这个话是真话,不是假话。那怎么个讲法?我们没有开悟,怎么个讲法?老师提出来,我们讲批注。这我们松了一口气,讲批注。而批注最好是依古人的批注为标准,为什么?古人确实有修有证。现在人的不敢讲,换句话说,是他自己的见解,不是佛的解释,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也就是佛是从体起用,我们今天是从什么?是从妄想分别执着起用,那这个差得太远了!所以尽量勉励我们采取古注。古注多半是文言文,我们用白话把它翻出来,就这个意思。古注里有看不懂的,看不懂的不说,念过去,没有过失。老师提醒我们,你看批注,古人批注,也有经义里面我们看到好像是有意思,为什么他这个地方没有讲清楚?老师就说,可能他也没有透彻了解,他不敢讲,他念下来,这个没有过失。这是夫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做学问最良好的态度,我们在台中学到。不能了解的念下去就好,不必一定要勉强把它讲出来;人家要问,这一段我不懂,你要懂的话你讲给我听,向别人请教,一定要谦虚、要恭敬。诚心诚意的去学习,会得到佛菩萨的感应,这是每一个真正发心上台讲经的人都有感应。老师教我这个方法,我采取古大德、祖师大德的批注,真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不要去想,想是胡思乱想,不能解决问题,放下,把经本放在佛像面前拜佛,拜上个二、三百拜豁然就通了,这个意思完全是自然往上涌,我们拿笔写都来不及。感应不可思议,像这种感应常常有!

  老师送我四个字,「至诚感通」。要弘法利生,对于世间法你要通,出世间法,就是经也要通,经的教义通了你契理,世间人情世故通了你契机,理机双契。老师举个例子,世间法,我们不说别的,就说中国这一部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你能读吗?佛法那就是三藏十二部经典,这就把人吓倒了。怎么办?我们求感通,感是感应,用这个方法。怎样去感?诚,真诚,要学真诚,真诚到极处叫至诚,至诚决定能感通。老师教我一生守住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不但是对经教,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要用至诚,你这个至诚才是真的,才不是假的。我求佛菩萨用诚心,跟一般人往来就可以欺骗,那就错了,一心无二用,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教我们在这上下真功夫。

  这个方法我们用了六十年,最初认真努力学习,好在我从小对名利看得很淡,这个到以后对学佛来说是很大的帮助。我心量也比较大,念初中三年级的时候遇到一个同学,他教我忍辱波罗蜜,我跟他学了忍辱,一生当中得很大的受用。无论什么样的逆境都能够平安度过,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所以跟一切人不会发生冲突。为什么?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也不要。我要什么?每天上台讲经,你不要;名闻利养你要,那个我不要。所以没有冲突,跟任何人都好相处。我们细心观察诸佛菩萨他果然是这样的,诸佛菩萨跟什么人发生过冲突?跟妖魔鬼怪都不会发生冲突。这就是什么?跟任何人没有利害关系,这个真是得大自在,彻底放下。我今天所要的阿弥陀佛,你们都不要;经典你们欢喜我都可以让给你们,我最后我就要一句阿弥陀佛,其它的没有一样放不下。世尊在《金刚经》上说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只要你肯放下,你就天下太平。所以从体起用,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福德,福慧双修。放下是真正的福!你看中国古人讲一句话很有味道,「吃亏是福」、「难得胡涂」,不要装得太聪明,胡涂一点好,胡涂一点没有人嫉妒你;肯吃亏,吃亏真的是福,消灾免难。

  所以一佛二菩萨的表法,佛是代表体,性体,是无知,般若无知,它代表根本智,代表什么?我们这个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它代表这个,体是代表清净平等觉。起作用的时候无所不知,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知,什么念头都没有,什么妄想都没有,人家来问什么对答如流,不需要用思考,直接就把问题给你解决了。什么疑难杂症离不开业因果报,离不开这个东西,个人的、家庭的、事业遭遇的,都不能出这个原则,掌握住这个原则你就能解决问题;当然首先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后才能帮助别人。实际上只是提供别人的一些参考数据而已,真正解决问题是他自己,这一定要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老祖宗的教训,不从自心去解决问题,问题是永远不能解决的。今天你看这个社会上,多少冲突无法解决,原因是什么?都把这个目标搞错了,他不从自己,他从别人、从对方、从外面环境,这是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回过头来从自身来解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是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妙用无尽。「是乃弥勒以福智超胜赞叹佛德」,来赞叹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

  「又佛十号之一曰天人师。天上天下,唯佛独尊,游步十方,为大导师」,故云『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佛是师道,以师道的身分出现在世间,所以佛教是教育,跟我们一般人讲的宗教性质完全不相同,它是教学。你看它的历史,释迦牟尼佛十九岁离开家庭,出去求学,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展开教学,七十九岁圆寂。四十九年之间他没有一天休过假,为我们示现精进不懈。他的精进是帮助别人。十九岁出家,放下了烦恼障。他是王子,太子的身分,他要不出家他继承王位;放弃王位,放弃宫廷里面的生活,富裕的生活,出去求学,过苦行僧的生活,这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一般人所求的是名闻利养、荣华富贵,他把这些东西都丢掉了。为什么?那是烦恼,你想得到它可以,你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的示现让我们去认真反省,这是不值得的。他开悟是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了,那叫所知障,他要求真智慧,自性里头有圆满的智慧、德能、相好,他要求这个。回过头来从自性求,不从外面求,如愿以偿,真得到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种示现告诉我们,他能做到,每个人都能做到。所以他肯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为什么成不了佛?就是你烦恼障跟所知障放不下,你成不了,你真肯放下就成了。

  我学佛,第一次见出家人就是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法要,法要是什么?我说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法殊胜,知道佛法是这个世间哲学的最高峰,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契入?我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老师听到我这个问题之后就看着我,很严肃的看着我,我也看他,等他回答,我们这样一看就看了半个多钟点。那时候他的小客厅只有四个人,四个人都像入定一样的。半个小时之后他说了一个字,「有」,这个有,我们马上就振奋起来,他又不说话了。很多年之后我才想到,他为什么不当时就给我说?我们年轻,心浮气躁,在这种状态之下心浮气躁,讲了没有用处,所以耳边风,右耳进去,左耳就出去了,不起作用;一定要叫你把心定下来,把情绪统统放松,这时候告诉你就管用。决定不能有浮躁的态度,我遇到这样一个老师,用这种方法教导我。又停了六、七分钟,给我说出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你就能够契入。

  什么叫看破?事实真相明了了;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就成佛了!当时老师没有这样详细给我解释,他要求我一定要做到,我告辞的时候他送我到门口,跟我说:今天我给你讲的六个字,你好好的去做六年。我真听话。我问他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从布施,叫我学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告诉我,放下这三种,自然有三种果报,那就是你会得到财富、得到聪明智慧、得到健康长寿。我们不是为这个来放下的,我们是希望契入如来境界,此地所讲的体,我们如何契入如来所证之体,就是自性,宗门讲的明心见性,我们求这个。如果要是求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这就落到人道来了。这是世间人所要求的,你要依照佛法肯定求到,你命里没有财富,你会得大财富;命里没有聪明智慧,你会得大智慧;命里面是短命,可以得健康长寿,真求得到!所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它有理论、有方法,如理如法的求,哪有求不到的!不合理、不合法而求到的,那是什么?命里有的,而且命里有的决定已经打了很大折扣,这错了,不值得。真诚去学习,你得到了,这三样东西得到了,你要真正为苦难众生服务,你所得到的有价值、有意义,会愈得愈多。如果得到的只顾自己享受,不顾别人,你得到东西很有限,而且果报不好。如果是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堕落在名利里面,往往果报都在三途。这些道理不清楚不行。都清楚、都明了、都放下,这是走的正道,走的是佛道。

  经上讲的「普为一切天人之师」,佛的十号之一有「天人师」,这是说明世尊当年在世做出来给我们看。「游步十方,为大导师」,这八个字把释迦牟尼佛一生行业都说尽了,世尊在世确实是游化十方,居无定所,他没有固定的道场。什么叫道场?讲经教学的地方就是道场,可能在树下,可能在山坡,可能在河边,任何地方他教学,那就叫道场,没有房屋。释迦牟尼佛一生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说明明天就不在这个地方了,别的地方去了。确实一生过着游化的生活。释迦牟尼佛在世,没有建一个精舍,也没有建一个寺院,这些寺院庵堂都是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建立的,佛陀在世没有。那些国王大臣供养园林、别墅,请佛在那个地方修习、讲经教学,佛也接受,都是做样子给我们看的。接受,用现在的话说,佛接受使用权,不要所有权,所有权还是主人的,他在那里讲经教学一段时期,结束之后还给主人,他离开了。世尊圆寂是在树林里面,不是在房子里头。这些他老人家的表演,我们细心去体会、细心去观察,从他经典教诲当中完全印证。对于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一丝毫都不沾染,那个心多清净。

  我们体会到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的示现,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里会有分别执着?所以佛的现身,现而无现,无现而现;佛的说法,无说而说,说而无说,我们要会听。会听的人怎么样?也得要听而无听,无听而听,那你就真契入了。我们现在不行,我们现在有说有听,有说有听我们用的是识心,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转智,转八识成四智那就是说而无说、听而无听,那就得大自在。转识成智很有味道,这个话。识是什么?知识。如何能把知识转变成智能?转的方法,小乘不分别不执着,转了一半;大乘不起心不动念,全转了。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见是见性见,《楞严经》上讲得清楚,我们听是闻性闻,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怎么修成功的?他是用听。怎么叫反闻?听的时候不用耳识,不用意识,不用末那识,用什么?用闻性去闻。闻性在哪里?只要你不用妄想分别执着就是闻性,你见就是见性。这就是从体起用,妙用无尽,我们现在不会。不会那就老实学经教,经教上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乖乖的去做,这样学可以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学到相似即佛。见性就不是相似的,成佛了,相似即佛可以到十法界里头的菩萨、佛,到这个地位。都是非常认真,很认真、很听话,佛教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能够到相似即。

  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如果是见性,转八识成四智,就不是方便土,他生实报庄严土,品位不一样。不过在极乐世界特殊,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在极乐世界也是阿惟越致菩萨,成就殊胜不可思议。阿惟越致菩萨,也就是说明他是法身菩萨的待遇,智能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萨一样。这怎么回事情?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功德的加持,这是他方世界找不到的。所以我们要是转八识成四智,话说得很容易,事上确实非常非常的艰难。我们要是知道这个难,就不必去找这个麻烦,我们的一生寿命有限,这个路认真去想一想,很难走得通,就回过头来走净土。净土这个路,你看《往生传》、看《净土圣贤录》,里面有一半的人差不多三年就成功。三年的时间我们认为有可能,三年时间,一门深入,三年熏修,真没有问题!这三、四年前,深圳黄忠昌居士给我们做的表演,他才三十出头,听到我讲经讲到这些地方,他就闭关试试看是不是三年真能往生。他在关房,两年十个月成功了,预知时至。我相信他的寿命他不要了,跟阿弥陀佛走,佛真的把他接引走了。回过头来我们想想,这些念佛人谁能跟他相比?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证得大乘无量寿庄严。这就说明凡夫成佛不难,难在我们自己不认识路,难在我们自己不知道怎么修行。一句佛号,经教懂不懂没关系,真信不需要懂得这个东西。

  四十年前,星云法师在台湾南部买了一个山,他把它起个名字叫佛光山,建了一个佛学院,请我做教务主任。我在山上教了十个月,遇到一桩事情,佛光山有个长工,因为它的建设是长年不中断的,几十年不中断,工人就一辈子在他那里做工,等于他包了。这个长工是将军乡人,离佛光山很近,工人有一天告诉我,他们的邻居有个老太太,念佛三年站着往生。告诉我们,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亲眼看见的,劝我们念佛。前几年,高雄中山大学的校长请我到学校讲演,我提出这桩事情,我讲完下台之后有两个人来找我,他们是将军乡的人,告诉我是真的,一点不假。这些人来给我们三转法轮里作证转,他们的示现是给我们做证明,不是假的,为什么不干?所以我曾经劝过同学,我们在一年前看到美国「2012」的这个电影,我看完之后,那一天陪我的有二十多个同学,我就告诉大家,我们就把往生的时间定在二0一二年的十一月,我们就一句佛号,看到那个时候我们会不会往生,肯定会往生。我们不受这个灾难,这个灾难与我们没有关系。真正念佛人,在这个机遇当中克期求证,我们把时间定到那个地方,我来求证。做得到,不是做不到。所以心是定的,心是清净的,没有惊慌、没有恐怖,心不散乱。

  底下讲,『今得值佛』,值是遇到,我们这一生能遇到佛。「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此地说「人身难得,佛难值」,得人身不容易,得人身遇到佛更不容易,我们今天遇到了,遇到佛、遇到佛法。「是一大庆也」,这是值得庆幸的,不是一般的庆幸,无比殊胜的庆幸。『复闻无量寿声』,这还得了!你遇到的不是一般佛,遇到阿弥陀佛、遇到《无量寿经》。「经云信慧闻法难中难」,关键就在这两个字,信、慧,我真相信,我能理解,我依教奉行这是慧。慧的反面是愚、是迷。愚迷的人信了不求解,他也不认真念佛,还留恋在世间的名利五欲六尘,他这个放不下,那这一生就很可惜,会空过了。「何况所闻乃六字洪名,一乘愿海,最极圆顿,不可思议之妙法」。我们今天闻的,不得了,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是弥陀的圣号,是自性的德号。无量光、无量寿是自性,只有自性是真正的无量光寿。等觉菩萨都没有,等觉菩萨无量光寿都是有限的,有期限的,只有自性无量光寿是真的,没有期限的,永恒不变的。所以弥陀名号是自性的德号,我们称弥陀圣号、自性德号,是一不是二。一乘愿海,这是赞叹阿弥陀佛,法藏比丘所修成的。一乘是作佛去了,不是作菩萨,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所证得的佛果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这是四十八愿跟这部经的经文所说完全相应。最极圆顿,圆是圆满,顿是快速、顿超。你在一切经教当中找不到,哪有比这个更快的!快到什么程度?《弥陀经》上说得好,「若一日,若二日」,一天可以办到,两天可以办到,三天可以办到。

  一天、两天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三天的有记载,宋朝莹珂法师他是三天,真做到了,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他凭什么?他本身是个不守清规犯戒的和尚,在庙里人家都瞧不起他,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勇猛精进?他怕因果,因为他自己造的罪业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决定堕地狱,怕地狱苦!向同学们请教,有没有办法救他?他的毛病习气很重。同学们给他一本《往生传》,他看了之后非常受感动,就决心痛改前非,忏悔。关起寮房的门,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他也不吃饭,一句佛号念到底,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真叫至诚感通,真诚到极处他不是假的。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到你十年寿命完了,命终的时候我来接你。莹珂法师说:我不要了,十年寿命不要了,因为自己习气很重,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十年不知道又造多少罪业,我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当然意思叫他表法,表个法给大家看看,不是当时带走,当时带走了大家不知道,没人晓得,他怎么关门念三天佛他就死在房间里?大家不知道。佛告诉他,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这就可以表法了。他很高兴,门一打开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告诉我三天之后来接引我。这庙里上上下下全都知道了,但是没有人相信,你这种人,才三天,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好在三天不远,看你三天往不往生。到第三天真的往生。他要求大众帮他助念,送他往生,真往生了,这不是假的。

  最极圆顿,莹珂法师证明给我们看了,破戒比丘,念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寿命不要了,就走了,不可思议的妙法!他做出这么好的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牢牢记住,真的遇到危险急难我们要学他。他没有别的本事,就是真诚到极处,我真的什么都不要了,我就一心投靠阿弥陀佛,你赶快来接引我。我们的念头一动,阿弥陀佛就知道了。造罪业不怕,莹珂造的罪业很重,阿弥陀佛都来帮助他。何况经上讲得很清楚,念一声佛号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他念三天,三天三夜没中断,他的罪业大概也消得差不多了。对这个世间全放下了,什么都不想,只想阿弥陀佛,这叫真忏悔,真消业障,你还怕什么?不要怕业障太重,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肯真干,真干真有效果。所以确实,这个法门是不可思议的妙法。

  「又《弥陀要解》曰」,这是蕅益大师讲的,你看他,「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这是说这个名号的功德。莹珂法师是至心,真诚到极处,三天三夜就成就了。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一句名号太不可思议了。至心念、散心念,散乱心;或者是有心念、无心念,有口无心;或者是解,或者是不解,只要阿弥陀佛的名号你听进去,听了,有心听、无心听都可以,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你跟阿弥陀佛就有缘,佛度有缘众生。你阿赖耶识里只要有阿弥陀佛的名,或者有阿弥陀佛的像,看到一尊阿弥陀佛的像,你见到了,一历眼根,听到名字一历耳根,你阿赖耶识就有种子,什么时候缘成熟你就遇到,这个种子就起作用。所以假使千万劫后,千万劫当中你都没有遇到缘,千万劫后遇到了,因斯得度,就因这一句名号得度。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帮助众生,帮助别人,跟别人结法缘,就用一句阿弥陀佛,就用这一句名号。甚至于我们穿的衣服把名号印在衣服上、绣在衣服上,你到外面去走一圈,很多人就种了善根,好!你跟多少人结了缘,这个事情是大好事。

  「故令会众,欢喜庆幸」。「开发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开明』。佛、菩萨,道场的领导人,乃至于我们自己学佛明白这个道理,时时刻刻都要想到让大家知道有阿弥陀佛,让大家有意无意念一声阿弥陀佛,这个人就已经得度了。但不是现前,现前如果他真的明白,真的努力抓住不放,他这一生就成就了。给他种了因,下了种子,将来缘成熟,就是这个种子成熟,就这个种子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开发佛智,明悟自性,故云心得开明。「如会疏曰:开发佛智,断灭无明,故云开明」。「靡者,无也」。「靡不欢喜」,没有一个人不欢喜,欢喜,心得开明。我们接着看下面一段经文:

  【佛告弥勒。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游步三界。无所挂碍。开示正道。度未度者。若曹当知。十方人民。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苦不绝。生时苦痛。老亦苦痛。病极苦痛。死极苦痛。恶臭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

  这一段念老批注上写得很清楚、很明白,「佛重诲弥勒」,前面为弥勒菩萨开示,不厌其烦,再进一步开导他,「首当自度」,这句话太重要了,你自度你才能度人,你自己成就你才能成就别人。为什么不能自度?前面这几句话就把这个缘说出来了,『敬于佛者,是为大善』。头一个对佛不尊敬,那你这一生当中得度的机缘就没有了;你有善根,阿赖耶有善根,这一生不能往生。所以这个「敬」字多重要。古人教学,这个孝敬是从小培养的。从什么时候?中国在古时候,大家族里头,所谓是富贵人家,贵是有地位,做官的,官做得很大,富是有财富,这样的人家决定是知识分子,他没有知识他就不能在社会上取得这么高的地位、这么大的财富。所以都是读书人,对儒释道都通达明了,所以家里面人重视家教。这几乎我们可以从每一个家族家谱里面看到,家谱里面除了记载从远祖一直到现在,世世代代不断绝,这是家庭的历史,之外一定记载家道、家规、家学、家业。

  所以妇女从怀孕的时候就懂得胎教。孕妇知礼,最重要的懂得起心动念会影响胎儿,所以怀孕的这十个月不能有不好的念头,念要正、行要正,言语要柔和,动作要端庄,它统统影响胎儿。这十个月那就真的叫扎根之根本,这小孩生下来一定很好教。为什么?没有一丝毫偏邪干扰他,他所得的是纯正,纯净纯善。小孩出生下来之后,他睁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就在模仿、就在学习。所以接近他的人,父母是最接近的,时间是最长的,表演给他看,表演什么?现在讲的《弟子规》。所以《弟子规》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不要搞错了,是父母做出来给他看。父母把《弟子规》全做到了,他统统看会了,这个三年教育,一千天叫扎根教育。父母完全是身教,就是身行,没有言教,言教他不懂,甚至于他还不会说话,父母怎样对他的父母,小孩看到他就记住了,这是中国教育。我们这个教育丢掉大概一百五十年,一百五十年前非常普遍。这个一百五十年,头一个五十年还有,少了,不太重视,最后的这一个世纪这一百年真的疏忽了,现在讲出来没有人懂,没人知道这回事情。所以古时候父子有亲,那个亲非常明显,亲爱。现在小孩对父母不知道孝顺,父母真是娇生惯养,把小孩都教坏了,小孩认为父母侍候他是应该的,侍候稍稍怠慢他就要报复,你怎么这样对我?所以有杀父杀母,会出现这种事情,这在古时候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小孩到六、七岁之后上学了,把这些事情讲解给小朋友听是老师的责任,老师要给学生做榜样,也是身行言教。他已经学会了,再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小朋友他懂了,为什么要孝顺,他就明白了,这个时候可以教念《弟子规》。《弟子规》里所说的他全做到了,再教他认识字,明白这个意思,老师会讲为什么要孝,把孝悌忠信讲清楚、讲明白。小孩的教育没有别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把这些东西讲清楚讲明白,在德行上根深蒂固。还有多余时间就教他背书,为什么?不让他胡思乱想,他要不去背书他也会胡思乱想。所以从前教育很厉害。聪明的人每天多背一些,迟钝一点少背一些。最少的一百个字,一天背一百个字,最多的大概差不多七百个字,普通的是三百到五百,这叫中等根性,上等根性的可以到六、七百个字。所以老师教句读,教你念,标准就是你十遍可以背得下来,念十遍还背不下来就不能再多了。所以那个很聪明的,念六、七百个字,十遍他就能背。所以这是一个标准,一定要适合于他的根性、他的程度。因此每个学生的标准都不一样,同是学一部书,譬如学《论语》、背《论语》,记忆力很强的他就背得多,《论语》二十篇他可能一天就背一篇,那个程度差的、记忆力不好的,每天只能念几行,一百个字左右。十遍他会背,以这个为标准,他能接受多少。所以读书乐!每个人都适合自己的程度,读书很快乐。私塾里面读书不讲解的,只讲解做人的道理,书不讲解,书是叫你背的。背书就是修定,修禅定,不许你胡思乱想。十遍能背下来了,老师督促你,聪明的小朋友要念一百遍、背一百遍,稍微迟钝的他要背两百遍。到第二天,一上学先要把昨天的功课从头到尾背一遍,再教你念下面的,所以这个书念到他一生都不会忘记。

  我们就没有下过这个功夫,不行,得要找很多参考数据来。李老师,这我们上面一代,他大概是比我多两代,祖父级的,他就不要查资料,全会背,引经据典随手拈来,那么容易。我们问老师,老师你记得真多!老师说:你不知道,跪过砖头来的,背不出来被罚的时候跪在砖头上。现在没有这种体罚,从前体罚是家常便饭。教不严师之惰,老师教学生很严格。学生受处分,家长会到老师那里感谢,还要送礼物给老师,谢谢他的管教。哪有像现在,现在老师严格一点,小孩回家对家长说,家长马上到警察局去告状,这个老师虐待儿童。所以这教育不成话,怎么能教得出来!我这一代所经历的还有一点这个情形,我们念小学,在学校犯规了,被老师处分、处罚,有的时候流着眼泪回家去,「怎么了?」被老师罚了。父母第二天买礼物去感谢老师。我们看到了,以后处罚回去不说话,也不流眼泪,免得父母还要送礼物给他。这种风气在现在完全没有了。所以现在师道没有了,孝道没有了,人造作许许多多不善的事,你就决定不能怪他,这个是有历史的渊源,一定要懂得。

  怎么挽救?从自己做起,教孝、教敬。课堂里从来没有挂老师照片的,没有的,佛教讲堂里只有供佛菩萨,没有供老师的。今天我们都把老师的照片放得大大的,都挂在那里干什么?教孝!从我做起,我来表法,对老师是一种安慰,对大众是一种提醒。净宗,我们这边十三代的祖师,这是画像。我们这一生很幸运,能够学到一点传统文化,能够学到一点佛法,能信、能解,能把所学的东西落实到生活上,真正像方老师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对老师不能不感恩、不能不礼敬。上课之前,这堂课完了之后,都对老师鞠躬致敬,对老师。佛告诉我们,「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重恩是父母恩、老师的恩、佛菩萨的恩、国家领导人的恩,所以我们这里供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每一堂经讲完之后我们都回向,为有恩于我们的人,给他祈福,为有灾难的人为他祈祷,希望消灾免难,从我们这里带头来做。

  劝别人,人家未必会听你的,我们自己天天做,希望这种真诚的心慢慢会感动一些善根深厚的人,他们看到会有感动。重新再回到从前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如果是三代之后,那这个速度就很快的,我们深深相信有可能。所以我们一定要抱住,前途是光明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是真理,真理是不会被磨灭的。这个世间世世代代一定有传承的人,如果我们发现有传承的人,我们要全心全力照顾他、帮助他。我们不是圣贤,我们也不是佛菩萨,我们是凡夫,凡夫没有那么高的智能能认识人,所以也有一些人欺骗我们,我们也被欺骗过。每一次被欺骗,我们认真反省,我们不会责怪他,我们检点自己,我们自己做得不好,德行不够,这样子帮助我们提升境界。逆增上缘往往比顺的增上缘还要殊胜,经典里面教训我们真落实了,这个确实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所以这个「敬」比什么都重要,恭敬。「敬佛者,《净影疏》云:敬荷佛恩,名为敬佛」。首先要敬父母,提倡孝道,孝道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大根大本,佛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教孝、教敬。真正觉悟的人,就如《菩萨戒经》上所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意思是说什么?用孝亲的这种心对待一切大众,你这个孝做到家了。老师恩同父母,这佛经上说得很好,我们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们的慧命得自于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老师的地位跟父母是平等的,老师的儿女跟我们的关系跟亲兄弟没有两样,一生都要互相关怀、要互相照顾、要互助合作,不是外人。所以社会能和谐,社会能长治久安靠教育,靠孝亲尊师的教育,这个不能不知道。

  用什么方法来做?举办大型的活动这是宣传,在今天不但要办学校,还要有试验点,真正做出来,大家看到感动了、相信了,所以这个试验点重要。能做成功?我们过去在庐江汤池做过,做成功了。真正做成功它就有效果,我们大型活动都宣传,宣传完了之后你到那去看,你就看到了。所以这个点太重要了!汤池这个点关闭了,我们离开了,台湾在做,台湾有两个地方在做,大家都在努力,这个是全世界人都在等待着,都想真正看到。六月初我在日本讲经半个月,日本那边的同学也想做,好事情。真正能够落实传统教学,日本的灾难会大幅度的减轻;我们不敢说没有,会减轻,我们乐观其成。日本的文化是春秋战国时候从中国传过去的,他们的民族性善于保守,一直到现在还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到日本去就好像回到春秋战国那个时候,农村里头的人民非常纯朴。《还源观》上讲的四德,在日本能够看到一个影像,随缘妙用、威仪有则、柔和质直、代众生苦,能够看到一些,很难得!

  「敬荷佛恩,名为敬佛」。要知道父母对我们有恩,老师对我们有恩,佛对我们有恩,国家对我们有恩,一切众生对我们有恩,佛家讲「上报四重恩」。「荷者承担领受之义。如来万劫熏修,入佛知见,乃以佛之知见开示我等,普令悟入」,这就是佛对我们有什么恩德,这说出来了。佛的智慧、佛的道德、佛的教学是无量劫修成的,生生世世永无断绝,确实他入佛知见,入佛知见就是他成佛了、他证果了。即使是世间的老师,他也有几十年的学习,功夫、经验、心得来给我们分享,来教导我们,来帮助我们,你能说没有恩德吗?农夫耕田受尽辛劳,收获这些农作物供养我们,让我们能吃饱、能穿暖,这是他的恩德。一切众生,各行各业对我们全都有恩德,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用什么回报他?在自己这个行业上认真、努力把这个行业的工作做好回报他们,我们才对得起。佛陀教育就是以佛的知见开示我们,普令悟入,普遍让我们去觉悟,契入经戒。我们各人根性不相同,有入得浅,有入得深。所以菩萨级别也有五十一个,从初信位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我们要不断的去深入,希望证得究竟圆满。

  「以佛果觉,作我因心,不历三祇,顿入佛智」,这是净宗法门,这是一个特别法门。以佛果觉,这个佛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佛了,而且成佛很久了,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弥陀成佛到现在十劫了。时间是用劫来计算的,这个数字今天所谓是天文数字。他的方法太巧妙,就是用一句佛号,用这一句佛号做我们现在修行的因心,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这个速度快!不历三祇,不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不需要,顿入佛智,我们立刻就能够证得,只要把障碍去掉,佛智就现前。用什么方法除障碍?就用这一句名号,妙就妙在此地。我们起心动念一定要晓得,起心动念都是错的,你要肯定这句话,不要以为我起心动念是正确的、是好的,那就完了。惠能大师与这个地区很有缘分,他是广东人,在唐朝出了这么一位大德。他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他真开悟了。怎么开悟了?放下,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他这一放下,真的是这里所说的顿入佛智,他不是渐入,他是顿入。所以我们看到他老人家一生的行谊,我们真的要觉悟,不觉悟就错了。真正要知道我们起心动念是错误的,为什么?真心离念。念头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没有念头,所以有念即错,这个要承认。

  我们又不能没有念头,没有念头做不到,像惠能那种人能做到,我们做不到,这历史上没有看到第二个惠能,我们只有能把妄念减少,没办法断掉。现在佛教我们这个方法,把那些妄念统统换成阿弥陀佛。这倒是个好方法,真是妙绝了,果然换过来,我们就能够得入。什么都放下,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我们起心动念是妄心,妄心是假的,不是真心;我们的身体不是真的,假的,有生有灭;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地球、星球有成住坏空,都不是真的,你想它干什么?你念它干什么?彻底放下。这一放下,给诸位说,就顿入佛智。惠能没有别的本事,就是放下,一句话听明白了统统放下,他就成佛了。成佛之后才能够帮助没有放下的那些苦难众生,他们也是佛,我没有放下跟他们一样,我放下了帮助他们放下,这就对了,叫自行化他。所以这一段经文里「首当自度」,自己没得度,怎么帮别人?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上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一十三
下一篇:二零一一年讲于香港 五百一十五

下载TXT文件(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华人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网,世界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