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罗汉寺700僧人托钵,四川什邡万人空巷! |
||
|
||
罗汉寺700僧人托钵,四川什邡万人空巷 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海山老和尚在长达3公里的托钵队伍最后压阵。据说海山老和尚的俗家弟子最多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老和尚知道他们经济条件不好,当他们供养的时候,老和尚只收一块钱,说“有心就好”;他们走的时候反要接受他布施的其他弟子供养的物品和有助修行之类的东西。 寂静法师陪同现年83岁的恩师海山老和尚一起托钵。老和尚虽年岁已高,但步履轻松,从未掉队,步行两小时,行程4公里,一路法喜充满。 佛制比丘,三衣一钵。比丘,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比丘一词,是梵语的译音,意译“乞士”,意思是上从诸佛乞法,下就俗人乞食。钵是出家僧人必备之物,为比丘十八物之一。佛教认为,出家人的生活就是从托钵行乞开始的,一个僧人若不托钵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因此,罗汉寺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在为新戒传授具足戒后,即带领新戒比丘(比丘尼)众托钵乞食,感受一个出家僧人应有的责任和胸怀。 附录:杭州佛教界举行僧人托钵行脚慈善行 5月21日,托钵僧人走过杭州灵隐景区的林间小路。新华社记者王定昶摄 (图1) 5月21日,杭州法喜讲寺的方丈定本法师在托钵接受信众的捐赠。 5月21日,托钵僧人募捐后在杭州灵隐寺参加祈福法会。 5月21日,杭州法喜讲寺的方丈定本法师带领僧人托钵募捐。 5月21日,托钵僧人在杭州灵隐寺把募捐到的钱放进募捐箱。 5月21日,托钵僧人在品尝“托钵乞食”来的粗茶淡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