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然教法师:‘环境有利于修行’的说法与佛法相违


   日期:2012/5/24 9: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一家人驾车到郊外野餐,见到一处秀丽风景便停了下来。摆放好各种饮食,正准备就餐的时候,忽然闻到阵阵牛粪的味道飘过。真是晦气,只能收拾起来,重新选择地点。车又开了一段时间,又见到一处不错的风景。于是停下车又开始摆放各种食品,就在刚要摆放好的时候,又闻到阵阵牛粪的味道,真是倒霉透了,不得已还要再觅新境。就这样连续找了几个地方都是一样的结果,没有办法,一家人灰头丧气的结束了郊游。当汽车驶入车库的时候,还是闻到阵阵牛粪的味道,仔细寻找,原来是在路上车胎压到了牛粪。

车胎上沾到牛粪,无论到哪里停下来,也没有清新的空气。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却是一般人不明白的。人都会有烦恼,人也都追求快乐。但往往一般人找不到烦恼的根源,过分依赖外在人和环境的改变。诸如不停的搬家、换工作、离婚再婚。《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握。正像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学佛的人也是一样,在家人向往寺院的清净生活;寺院僧人向往一个清净的道场;道场住久了向往山林生活;生活在山林间还不行,于是追求闭关。总之心依赖外在环境的清净,从不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好的环境有氛围,可以帮助自己修行。可是修行的关键是安心,不是安身,心不安,身体没有办法安。

就闭关一事来讲,不仅很多人自己认为应该这样做,并切很多人认为出家人都应该这样做。甚至刚出家就要闭关,其实这是对佛法的误解,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确实很多经典中,佛讲到出家人应该居住在安静的环境中修行。比如《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但同时佛还有后话:“是故当舍己众他众,空闲独处,思灭苦本。”此处说的很清楚,怕我们只执着舍外在环境的他境,紧接着就告诉我们关键舍己众的五阴心心所法。也就是说心清净是很关键的,心要能够独处,心不受外在影响,舍掉心里的执着烦恼,就是求寂静处之一。 如是思维三界如火宅,如果心在妄想,哪里有清净之地?

闭关是独住关房,精进专修,闭行诸恶业,关息众邪缘,以隔绝尘世杂念,随时保持內心清净;闭关是先独善其身,充实自己,等待时节因缘的成熟,以便将来出关后,再兼善天下,利益群生。开悟后要住房子闭关,称为初关;破了初关,要住山,但可在山中自由往来,称为重关;破了重关,则住闹市,在声色场合中调练,称为牢关。

闭关不能没有见地,最重要的须有“四念处”作为思想基础,思念处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和观法无我。因为观身不净,生起无常心,精进修持,减少染污,以防因无常而横死;观受是苦而了知凡受皆苦,要把觉受空掉,以免烦恼和执着;观心无常,不随之乱走,以减轻散乱和昏深之心;观法无我是为了证入空性。具备了这些条件,闭关才有习定的正当动机,才能坚持下去。禅宗则在未开悟前要参访行脚,参访就是学,不许闭关。

如果不开悟,住山闭关,与世隔绝,没有什么大用,无名烦恼还在,贪嗔痴慢疑,念念妄想不断。唐代永嘉玄觉禅师在《永嘉集。劝友人书第九》中提到︰“先须识道后乃居山。若未识道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必忘其道;若未居山而先识道者,但见其道,必忘其山。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是以见道忘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若尚未破除烦恼,不能随便闭关;若尚未开悟识道,不能独住深山,以免在关房中盲修瞎练而走火入魔。

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中记载:“吴泗洲寺僧性空,弃应院,闭关尧封山,尝寄予所发誓愿,及禀告十方等语。予嘉叹希有。俄而魔著,遂癫狂以死。予甚悼焉。揆其繇,盖繇乍起信心,有信无慧故也”。说的是吴县泗洲寺有一位法号叫‘性空’的比丘,离开经忏的道场,到尧封山闭关。但不久他却著了魔,疯癫发狂而死。莲池大师说追究原因,是由于初发信心时,有信心没智慧的缘故。

明代憨山德清法师在《費闲歌》中指出:“闭关容易守关难,不肯修行总是闲,身在关中心在外,千年不出也徒然。”此处显而易见,闭关关键是关住心,而不是单独关住身。既然如此,心不攀缘外境,到处都是关房,当下就是闭关。否则纵然身体不动,心猿意马,关房也不清净,何况其他有人的地方,终归白费力气。一切外境都是心的显现,心不清净而妄想换个环境就清净,则与佛法相违背。

天台家依据《摩诃止观》的道理,主张阴妄介尔之一念心具足十界三千之性相;佛界乃至地狱界之依止,皆此一念心中本具。因此,净土亦非存在于心外。大乘经典主要讲的就是修心是关键,境随心转的道理。《观无量寿佛经》中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大乘起信论》中说:“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维摩经》中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又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唯识之理,心外无别法,万法万相皆是自心。《解深密经》中说:“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都无少法能见少法,然则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相显现。”《厚严经》颂云:“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这些经论都提到了外境的表象(识所缘),其实都是心识本身所显现的(唯识所现),皆视心为主体世界之所依,这就是唯识理。

那为什么人们的认知感觉环境会对人影响很大呢?其实是一种假象,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是一种逃避的心态。一个对自己负责人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最多的是找自己的原因;相反,而更多人是找出许多客观原因,相对应的,这两种人最后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有人拿孟母三迁来做例子,说明环境的重要性。其实大家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孟子的成就和他自己的天分以及母亲的教导有直接的关系,否则单凭搬家,是不会成就伟大的圣人的,否则现在教育就简单了,只要不停的搬家就好了。再比如,凭着自己的天分该考什么样的学校就读什么学校,这样结果就很好。如果单方面认为一流学校对孩子好,试问几个靠其他手段进入一流学校的学生有质的改变,其实结果如何根基最重要。

之所以说环境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比如我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新的班级,新的公司,新的部队等等。刚去的时候是因为这个环境在自己的认识中,比以前的环境好,于是看到新的同学、新的同事、新的战友人都不错。但只要时间一长,周围人形形色色的性格都会在你面前展现。有人用参学来为自己躁动的心遮掩,岂不知古代人参访是参学的法,不是参学的环境。并且修学要有一定的认知之后,才可以离开师父参学,也就是五年不离依止。否则没有正法眼,学到的都是随顺自己习气的东西。就如虚云老和尚曾经说道:“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访善知识呢?

由此可见,我们追求环境的清净,以为可以帮助我们修行,这个大部分人认可的道理,确和佛法相违背。心不改变环境就不会改变,到哪里都一样,因为你看待问题的心是依旧的。一味追求外在环境的清净,使得人们心更加散乱烦恼;一味追求外在环境的清净,使得人们逃避现实;一味追求外在环境的清净,使得人们放弃担当;一味追求外在环境的清净,成为心外求法之外道;一味追求外在环境的清净,使得人们迷失自性。只有按住本心,守住念头,心不随外境转,从而心转外境,才能进入选佛场——心能转境即同如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然教法师       环境)(五明学佛网:然教法师       环境)  

 道坚法师: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中国佛教慈善事业 

 卢志丹居士:选择环境,扬长避短 

 慧光法师:菩萨寺,是一个用环境来说法的地方 

 其它法师:佛教在当前文化环境下的困境(普正法师) 

 昭慧法师:“环境伦理与动物伦理”专题引言 

 昭慧法师:环境权与动物权——“人权”观念的延展与“护生” 

 昭慧法师:谈“环境伦理”与“生物科技”——昭慧法师于“科 

 一诚法师:保护地球环境致力和解共生 

 明贤法师:环境就是生命——佛教关注心灵的理念 

 感悟人生 第一讲 感悟人生 四、环境对人的影响 

 白云禅师:环境的适应性 

 其它法师:略论佛教的传承及其在现代性环境中的传播(海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