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6)(《大经解》讲授)


   日期:2012/5/31 14: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量寿经讲座26(法藏因地第四品)

     我们释迦牟尼佛也是什么都不要,他也不要我们一文钱,释迦牟尼佛不要你一文大光钱,不至于找你要钱。和尚,庙里的僧,庙乞,不代表如来,如来不要你一文钱,也不拉你一拉送票。所以说他弃国捐王,行作沙门。沙门,《四十二章经》云:"辞亲出家",亲是难舍能舍。"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作为沙门要看看沙门的定义,什么叫沙门,有一个人老跟我说:"我这一生老穿这衣服。"我说你老穿这衣服,不怕,最可怕的是袈裟下失却人身,披着袈裟,你难得人身,丢掉了,再也没有人身,这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要识心达本,识自本心,达自本性,要能够解无为法,不是搞有为。我和通愿法师第一次见面。我说可惜啊!明明是无为法,到很多人手中变成有为法。他回我一句,明明是无漏法,让有些人变成有漏法。所以这就叫沙门。 

    "号曰法藏",这个名号。当年世饶王出家,这个法藏就是将来成就的阿弥陀佛。简单说,不多说了,时间不多。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念力,慧力,增上其心,增上,念慧有增进,坚固不动;"          

     修行精进,无能逾者。没有人能比了,底下就是到世自在王前发愿,这是修菩萨道以后。现在是阿弥陀佛,这时候已经出家了,法藏很突出,弃国捐王,行作沙门。 

     以后就打算这样,教育处的安排考虑一下,一周一次是显的密一点,尤其是冷天容易生病,但是我也愿意出自内心的愿意,多来供养一些。所以就想一次三节课。因为你跑一趟,汽车啊,你要花很多时间,动员很多,大家都要来。这样嘛,变成两周一次,一次三节课,不超过三节课,连着讲,135分钟,11:50不超过这个时间,大家都要愿意,上厕所只管去,我们一口气完成下来,我们也是看,能进行多久就是多久,佛力加被嘛!再把这一轮讲下来这要看安排,这是我的设想。这一年大家共同研究一个大经,现在国外很多地方都在研究,而且他们发现就是讲经的人不少,都是讲什么呢?讲三昧,讲法相。讲净土的很难得,找不着人,而大家都很需要,这是个形势,我向大家报告一下。《无量寿经》大家不读,没有善本,现在大家都承认《无量寿经》。海外都大量的印。你们这完了以之后,马上美国有个代表团来,他们组织了净宗协会,华盛顿的佛教会,他的代表团来。他们就读我这个译本,他们每周念经,讨论,讨论完之后大家把剩下的问题都记下来。这次把问题寄来了,他们行程一个多礼拜,要来谈清那些问题,所以这样地方很多,不只一个地方。如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新加坡这个团叫青年团,也成立了净宗协会,都在研究这个书,都在那读,所以大家也是一种直接因缘嘛。一切事情不能离开直接因缘。我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随大家的意了,所以我们这个经也不考试,也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净土宗。但是有一个希望,每个人你听完这个课之后,你不要去谤净土宗。只有一个愿,因为有谤法之罪,不可思议啊!你要谤净土宗,就是谤法,就是谤佛。内心中最关心的法啊!因为十愿必生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如《观经》,《观经》中只是五逆都能往生,你怎么不能啊!不行啊,忤逆是不但是忤逆,还有诽谤正法呀,比《观经》重呀!《观经》只是忤逆,只要念佛,他就往生了,最后他往生了。这个为什么?《无量寿经》和《观经》不一致,还是为这个诽谤正法,这个大家说的很对呀。因为如果两个人一个是诽谤正法,没有忤逆之恶,一个是有忤逆之恶,没有诽谤法,这两个人如果念佛到底哪个能往生呢?哪个不能往生呢?所以这个问题就是要问,问了之后这个想法对大家都有促动。五逆十恶不谤法,当然往生啦。《观经》里是个例子,你要是不五逆十恶,只是谤法,不能往生,只谤法没有五逆十恶你不能往生。而且谤法之罪大劫的时候,这个世界都碎为尘,地狱也空了,这个时候地狱的众生,都没有了,也都出狱了,但是谤法的人不行,谤法的人给你换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封着,你到那里去服刑法。到无间地狱,无间地狱,诽谤如来正法者。是不是你谤法,大家很轻率,看不起净土宗,说什么净土宗距我很远,还有种种,这些都属于谤法。我这个目的,不是很高,而希望大家如果有发大心,这当然是十方诸佛都欢喜赞叹,至少希望大家听了之后,从内心重视净土法门,不但不谤法,重视净土宗,就是这个希望。那么明年再会,谢谢大家都来听讲,现已圆满。 

     我们就是要讲阿弥陀佛,他从国王,他学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让我们学历史,出这个题目考你,法藏比丘成佛的经过。你都答对了,你得一百分,不是这个事,而是你要从这里吸取阿弥陀佛是如何成功的,什么样的道路,我应当怎么样,我应当受到什么样的感动,而向阿弥陀佛学习啊。将来咱们也要成功,要成阿弥陀佛。同样的大愿,同样的大佛,这才是学佛,所以佛学,是佛学院的一门课,大家不要忘了,在这个课程里头,我们真正要学到的。我不考试,不是从卷子里头看的见的,是看你们从读书里头如何真正去学佛,这是成绩,这是收获,比分数有价值万余倍。上次是补课,因为同时有很多位,还有赶不回来的,我们补课抓的很紧,一周一次,一次讲三节,现在呢,因为我现在还要赶写论文,明年在日本,佛协让我代表去参加一个会,日本的会,交论文还是很忙,所以我们还是两周一次,但是我们每次还是要多讲一点,上三节课135分钟,我们从第二节课讲起,8:55讲起,讲到11:00,125分钟,125分钟比三节课稍微差10分钟,但是11:00下课,咱们司机送我走,回来吃饭不妨碍。这样大家都合适,所以这个期间我们一口气下去,中间有事,大家有事可自由出入,不要受限制,下课时间可以自己掌握。可拖个一两分钟,找回一两分钟,基本上11:00,125分钟,上次我们讲了,三节课的情形,不过我们也能坚持,这次就这样做了,这样为了什么呢?也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把这一本,我们在一块的学习时间能够尽量的长一点,上次学的不少,已经学到我这个书的181页,我们这个正宗分,就是阿难看见佛放光,就问释迦牟尼佛什么缘故,佛就说,你这一问太殊胜了,功德无量,将来众生都因为你这一问而得度啊。 

    这就开始讲,过去有佛,名世间自在王如来,那时有个国王,这个地方我们重复一下,其实这个地方上次我们讲过了,181页,我们稍微从这接个头,就不讲了,就是世自在王如来那个时候有个大国主,名叫世饶王,这个世饶王名号见于汉译,魏译里没有,我们要会集这个意思,把译本的精华之处会集在一起,世饶王就是阿弥陀佛的前身。因呀!因地啊,闻佛说法,欢喜开解。闻就是听到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法就欢喜,内心踊跃,所以说经典最后都是皆大欢喜。闻法都欢喜,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话,还开解!所以我们研教的人,学教的人,不光去研究种种教,研究种种经典,这个突破叫大开圆解,开了圆解,不但开圆解而且大开圆解。这就不是在书本里的学问,这么一个范畴突破了,把心地上,经上看的都是指,你从这个指看到月亮,就开圆解了,都是圆融的,知道佛的真实义了,开解就是这个意思。大开圆解,参禅的人,需要悟,顿悟,证悟,三关已破,一关一关的破。念佛也可以,一是往生,一是现生也证,证念佛三昧,事一心,理一心,到了理一心,跟禅宗的开悟是一样的,都是破无明。所以这个修持,都是自然有一个果实,能够开解,开解什么,都是开解你本来智慧德相,寻发就是随机就发了。"发了无上真正道意。"真正道意就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发菩提心啊!发心是关键,所以我们现在说修行的人,第一是出离心呀,这个出离心,不光是身出家,身出家当然这一步是比凡夫俗人强了,出离了。还要心出家,是慈悲心,普度呀。观无是小乘,再进一步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不好简单地说了,发了无上真正道意,就是这些都发了,发了菩提心,行愿菩提心,胜义菩提心,都发起了。"弃国捐王",所以国位不要了,王位也不要了,现在我们佛学院的学生就是因为想当方丈,念念不忘,本来学习很好,在班上,名为前例,现在神经失常,心没有出家。弃国捐王,国位,王位都不要了。所以印光大师他不当方丈,他不是想作这些事情,一定是想当法师讲经说法。升座天下闻名,弟子满天下,这还恐怕都是世间的一些名利思想搀杂在里头,有弘法之心,有度众生之心,但是还有世间的名誉地位,还互相搀杂在里头,那都不行呀!要贵于纯呀。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所以法藏比丘的纯,我们在下边可以看出来,不但能舍弃国王之位不要了,他就出家,就是法藏。这法藏比丘怎么样呢?我们就到了182和183页交界的地方。"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这就是国王出家以后他的心愿和行动。修菩萨道,大乘法,大方等里头呵斥这些罗汉、声闻焦芽败种,是腐败的种子,焦了的稻子出的芽。不能发起大乘心呀,不能进佛国土,普度众生,所以法藏一出家,就不是一步一步的,先从小乘一步一步上升。他一修就是菩萨道,就是大乘。这个菩萨道而且是真正的一乘法,一乘法是最高了。法藏比丘就是如此嘛!"宋译"本里说的很详细,说法藏所修的大乘第一,大乘嘛,菩萨乘就是大乘,而大乘第一,那就是一乘法,所以《法华》就是一切都要成佛,只是一乘法,三乘法是权说。就是说《法华》的时候五千弟子一直跟着释迦牟尼佛听法,到了这个法会上,五千人退席呀,这些人听了那些法相,唯识,早就听过了,《阿含部》早就听过了,三论方等都听过了,最后说法,还有五千人都已经培养成熟,还一起退席。这佛法我们要知道,无差别中还有差别,所以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挽留他们。说你们退了也好嘛,不能勉强。勉强,能勉强一点,早就没众生了,要勉强咱们不都成佛了嘛?不能勉强,因为你本来也是佛,这是最平等之法,因为众生平等,人人本来是佛,只有能够让你自己觉悟,自己走自己的路,自个来成佛,所以这大乘第一。因此法藏他就直驱一乘,所以如迦陵频伽,虽然这个鸟,还没有出蛋,这个鸟还在蛋里头,他叫的声就超过一切鸟,所以法藏一出家,他就直驱一乘。 

    高才勇哲,才能啊,才智啊,能和智啊。哲是明知,咱们过去这有个负责人叫明哲法师。哲是明知,明知就是哲,高才勇哲。《净影疏》咱们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经注解,他说,才是才巧,才能,才德过人。才和德各一半,高才就是才德过于常人,成为高才。志强名勇,什么叫做勇呀?他的志很强,这个强一个是强大,志是大志,一个是坚强,不为一切所动摇。咱们中国所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这一切都不能动摇你,你才是有志之士,这个志是强,他说勇名为志,志很强。一个是很大,一个是很坚决,这叫作勇,不是善于和别人打架斗殴,那个不是,心明称哲,心里很明白,称哲。这注解的含意都很深,所以我们常常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你就好像大海的水,大极了。你要取水随着你用来取水的工具来定,能取多少,只是这么大一个碗,我只能盛这一碗水,多一点也盛不来,不能勉强,是你的器所决定的。我们学法也是如此,看似种种,因为你的器所决定。心明称哲,这个哲指什么呢?指法藏比丘,心明。你也体会他心很明白,你也可体会他是明心呀,他是明知,明见他的本心呀,这是《净影》的解释。 

    高才勇哲,咱们中国就这两个注解,一个是《净影》,一个是嘉祥。嘉祥是三论宗的祖师,他的注解,所以我们把这些注解都会在一块也都有好处。什么叫高才,称逸群之能,你这个能力,才能逸群,超于群众。就好像你赛跑,你超过前边的了,把这一群大伙都超过了,你跑到最前边了,那你第一嘛,你得了金牌。超一群之能成为高才。什么叫勇呀?勇就解释很好,自胜,胜他,什么叫勇是自胜,胜他,自胜怎么讲?自胜是胜过自己,战胜自己,这叫勇。确实这真是个勇呀!这个自己是什么?我胜过的对象是什么?这个就是使我们轮回,使我们不能超脱,使我们迷的根本,就是个我。人人都有这个敌人在我们脑袋里头,可是把这个敌人当作自己最心爱的独生子女,自己的儿子,这个爱护的倍至。因为释迦牟尼佛给他说了一个很形像的说法,是认贼作子,我们每个人都在内心你所最宠爱的最什么的,这个那当然就是你自己啦。我的见解不对,谁跟我这不一致,我就生气,这个娇宝宝谁也不能碰呀!有人批评了一句马上就变色,恨他一辈子,那叫报复呀。这个是贼呀!那是认贼作子,由于认贼,那人修行就是煮沙做饭。这个《楞严》的话,你把沙煮着做饭,哪有那一天啊!自胜者,就是胜过了这个贼。所以《四十二章经》:"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最初翻译的经他是选择了精华,《四十二章经》这就是精华,你不要相信你的意思,你的意思不可信,所以一个怀抱成见的人,往往看到很多在学问上很有成就的人。有的人根本不能学佛。举两个人一个是傅仲相,傅仲相十八岁中翰林,在翰林考试中,第一名出来了就是状元。十八岁中翰林那是在秀才、举人、进士之上。一生有学,当过国务总理,当然了,不明白佛法。还有一个张国干,是我同学的父亲,他是袁世凯的秘书长,当过教育总长,什么代理国务总理,很有学问,解放后还把他请到北京来,他也不能信佛,那都晚年了,我再看看是什么,还是不能信,这是一种。这些人都不能信,还有一种信了之后他走他研究学问这条路。慎勿信你的意呀,你要以佛的经上许许多多的教导来破除你自己的成见。有一位我给他临别赠言,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作个核心,你哪怕阅了全部大藏,你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话来加在你这个核心之上,来装饰他,美化它,你不知道,你这个核心是癌细胞啊!所以我们要自胜、胜人。胜他,也不是我要超过他,而是说自己要克服自己内在的癌细胞,外边我要胜过一切干扰,这是外边来的要胜,这是胜他。所以贫贱、威武、富贵啊种种美色,黄金啊都属于他,种种还有许多邪色、异端,我都能胜过。这是一种。第二种,我能帮助别人,也同样的来破除这个我,走向菩提的道路,这是胜他,这个叫作勇。所以高才勇哲,这个勇字的解释那就很深了,所以说法藏比丘,我们要学佛,这是法藏比丘学佛道路过程,这是我们的样板。是不是,我们要善于学习样板。如果我们把说在这个"自"丝毫不动保护他,谁要碰他一点儿我就跟他拚命,那你就走相反的道路,你不想胜过你自己,是不是。 

    "坏邪见之明,所以言哲。"他能破除邪见,他有智慧。所以这个见大家要知道,舍身容易,舍见难呀,所以我们做事一定要小心,不要形成一个邪见。你要把头脑,髓给人都容易,你要把你心中的邪见舍去是非常之难呀!能够把自己的邪见,都能给破坏了,不但不拿他当邪见,当主人,当发号施令,而且把邪见都破除了、消灭了,成以成为哲。高才勇哲这四个字咱们中国的两种古译,古的注解讲的很深入。 

    "高才勇哲,与世超异"。 高才勇哲不是一般的勇哲,是以在世间超出来非常奇特。《会疏》是日本人的解释。日本人的注说:"不常人所及"。这是日本的文化,"不常人所及",咱们就不习惯了,就是非常人所及,不是常人所能及的。白话文就懂了,不是常人所能及到的,所以说是超异,这是日本《会疏》的解释。这个解释我们引了三个,两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净影》呢?他的解释说:为什么说与世超异呀,"此德孤出"所以叫与世超异,古德注经我们要知道,他一个字,一个字都甚深呀,若能读古注的人,尽量读古注,近人有好些人水平确实远远不及古人。就是这样,此德孤出,孤是孤独、孤单,此德孤出就是要理解这个"孤"字。我们用禅宗的话来理解,比较可以深入。临济,现在天下临济儿孙遍天下,现在庙里出家人都成为临济的后代,就是临济僧。临济的话"此德孤出",他讲这个孤出,他说四个字"孤明历历",聪明的明,他的孤明历历说是什么,这是人的本心,人的本心,我们修持应该如何呢?就是保持着人的自信,是孤明历历。孤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明,又称为孤明,这里边无所住,什么都没有了,孤呀!生其心还是明呀!孤明历历,一个是清清楚楚,历历,历历分明。是禅宗开悟,了了见,无所见,无所见了了见,历历分明。历历分明的那个历,不是日历的历,一个是这样的解释。一个是相续,所以到了禅宗出关和重关的境界。孤明历历,此德孤出,他称赞,所以说他是与世超异呢!为什么说世间超异呢?因为他是能够达到孤。这个德,什么德,是孤明历历的德。底下把这个世字讲一讲。大家说好你同意我这个讲法了,我们故往深里讲啊!底下我们再把日本《合赞》里边说,也就更清楚了。同意这样的解释了,《合赞》他是日本人著作,所说这个地方也很不错。他讲"与世超异"所谓世者可能是说法藏这个时候的发心,底下就要发心了,已经是地上菩萨的地位,登地以前都叫世间,与世超异,这个世字,不是和世间的人比突出啊!他是和地前一切比,他超异啦。地前在登地以前都称世间,登地的菩萨才称出世间,所以《阿弥陀经》讲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世间也是讲的这个世间。不是说人难信,畜生难信,天难信,阿罗汉、缘觉,地前的菩萨都难信,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大家对于净土经之信,那是自然如此,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个世间不是光是古人吗?所以真正信净土的人,都要知道自己,我这个肩头很有责任,不要太低估了自己。一切世间难信的,我能信,难信能信。底下就要知道自己不是小器,是个大器,你很大的一器。还能舀出水来,你不辜负你这个器嘛。这么来看这个地上,因此孤明历历,此德孤出,不要像一般讲的。一般讲就是他比一切世间都强呀!他很高才啊!他很勇猛精进啊,很明哲。就是很泛泛的带过去了,这个地方就很深了,所以我们也不能满足于泛泛的这种情况,就满意呀。我们的修持也是要走这个道路,所以识心达本,这个沙门。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有为法,你理解了,无为法不行了,你现在大家弄的都是有为法,要了解无为法,识心达本,才叫沙门;所以大家知道,不要把许多,同俗世间,世间有很多说法,是把咱佛教庸俗化了。我们要还他本来面目,不能把庸俗化了的东西,把他当作真容颜呀,所以就把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就超过这个世间,为什么要超过世间,为什么超过,这个德孤出。这个德是什么德,明哲,哲是心明,就是识心达本呀!在这方面呀。这是主要的,这个《合赞》他是一个疑问的话,就是不敢问肯定的。他也觉得法藏这个时候,应该是地上,但是他又不敢肯定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净影疏》这个时候先作了一个结论,所以对于法藏当下这个时候,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过去是有争论的。一种是像《净影疏》所说的,《净影疏》说是寻发无上心呀,发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地前的世间行,是在登地以前。地前叫三贤位,先是十行、十住,住住有十个住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个十是地前三贤,三贤的位子,到了十地,初地十地,地上,地前,虽然是贤,称为内凡,在这里称为外凡。现在这个凡夫是外凡,不是出了家,你就不是凡夫,在这里称为外凡,现在这个凡夫是外凡,不是出了家,你就不是凡夫,深刻地说,你登了地前三贤才是内凡,三贤以下是外凡,是外凡。所以他说是这个时候法藏还是地前,地前三贤位子哪有如此的,底下后来就发四十八愿。那才是地上的出世间行。他把这分成两段,在日本译集,望西,都是日本的注经,他们就属于这一派,那么至于中国的这个昙鸾大宗师啊,昙鸾净土宗的,昙鸾、道绰、嘉祥,大家都知道,嘉祥是禅宗的祖师,善导,善导是净土宗的祖师,日本对于善导最尊敬了。还有日本的《甄解》等等。不同,都不赞成这个说法,《甄解》就破《净影》之说,说有前(此段)后(第五品),发心无有二,唯是一发心也,他说前后两段。法藏都在发心,是有前有后,实在是说,他的心,他所发的心,没有两个是一个。在这个时候,法藏已经是地上菩萨了。《甄解》还说,龙树大士认为初地,或为八地。这话意思,龙树认为法藏或是初地,或是八地。在这之间不肯定。反正是地上,总之法藏是从果向因。我们讲了很多,这是从果向因呀!到了果位,但是他还有度生的本愿。他还示现菩萨的行来度众生,这叫回果向因,因为在这个法会上,不但文殊普贤等等,这些菩萨,就释迦牟尼佛也是从果向因。这些大菩萨也都是从果向因呀。而且我们又谈到法会盛众这都是直接专修,咸尊普贤大士之德,都是从果向因。都是从果位示现,用这个地位来弘法利生呀!这个地方就是说:法藏当年也是从果向因。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法华寿量品》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我们不要以为释迦牟尼佛成佛刚刚两千多年的一个说法,一个又说三千年前。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看来三千年前说法还是有根据的。现在说二千五晨年前时髦一点,从中国那个时候,一接触到,我们就把释迦牟尼佛诞生时期我们就折算了。折算成中国的时间,推算是周代什么什么时候降生,中国的这个历,这个年,是祖宗推算过来,一直没有错,一年也没有错过。那时的推算水平也是很高的,中间从来没有错过。因此这三千多年,比较可靠。这两千五百多年怎么来呢?时髦一点,是根据印度集结之后,就是那个贝叶上点的点,结集一处点上点。数那个点,把那个点数下来就是两千五百多点,就是现在两千五百多年。印度中间经过多少次变化,多少次战争。经过英国的统治。这个里头他能每年还去点点吗?所以根据点点,或者还有贝叶上的种种的,数这个点来考证佛的时间,我们觉得还没有像中国这个可靠呢。这顺带着说一说,实在不管是二千五百年还是三千年,就是在这个时间之内释迦牟尼佛,才成佛。释迦牟尼佛,实在是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之前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传说,而且是久远,久远无量阿僧祗劫前,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当时做佛,都是大通智胜如来的王子。这里大家读《法华》就知道了。十六个王子,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是弟兄。底下我们说了,阿弥陀佛是无所来,亦无所去,但是为了示现于众生,作如是说,因此这样从果向因,那法藏属地上就很自然了。 

    再有"信解明记,悉皆第一。""信"是信受,奉行。我们信受呀。《大乘义章》说:"于三宝等净信不疑名信。"我这个心很净,很清净,很干净,我相信,没有怀疑,这叫信。这是信的解释,这个信很重要。晋译《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道的根源,是功德之母,要得功德,那他的母亲呢?就是信,信解。解是了解,开解等等。《华严》一部经讲信、解、行、证,要有信解才有证,是不是。明记呢,记忆得很分明。悉皆第一呢。有两个解释,信解能力至高无上,谁都比不了,这叫第一。再有一个解释,他所解的都是符合第一义谛。圆教的圆人,法法皆圆,没有一个法不是圆顿法,圆人的法,法法皆圆,那么法藏比丘所说的一切法都是第一,都是第一义谛。这两个解释,并不矛盾,同时进行,因为他所解都是第一义谛,所以人不能及。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这又是高才勇哲又是信解明记,悉皆第一。还有很多殊胜的"殊",很特殊啊。胜是超过,我们说超凡脱俗,称为殊胜,希有啊,殊胜。"行愿"指心愿和真行。要从行愿,菩提心这两个连在一起说,行愿是指一件事。原来是指一件现在我们把他分说开两件事,更普遍化的一些,行是身行,这一点将来我们再把他改一改。愿是心愿,行是身行,这两个互相资助,互相帮助。所以"菩提心论"又说"求菩提者,发菩提心,修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心愿,修菩提心就是行。所以我们要有愿也要有行,这是信、愿、行三资粮之一。此三者如鼎之三足,如照相机三条腿架着。照相机三条腿架着,一条腿不能缺,一缺就倒了。这信、愿、行之中,阿弥陀佛号称大愿王,净土法门就是靠阿弥陀佛一乘愿海,阿弥陀佛,这个大愿是海。为什么说一乘愿海,希望让一切众生都成佛啊!这是一乘法,一乘的愿海。那么净土法门,也以信愿持名为宗啊!这就看出愿字,很重要。愿者是自觉、觉他的关键。我们可以说这个愿,一个愿字他是从信来的。既然你肯发这个愿,当然你愿意办起一件事,你相信这件事对你有好处,你就对他有信心,就愿意去做。但你真愿之后,你有行动呀!这个愿字就反映你信心的果实,它必然要带动你的行,所以这个愿字就是关键啦。大愿能生大力呀,所以我们要发愿呀。大的愿能够产生大的力量,所以这个殊胜的宏愿。愿也能产生愿力,所以他跟着念力和慧力一块,都来作增上的因缘。增上信心呀,这是我们说的愿。再者呢?什么是愿力呢?《净影疏》说:"起行之愿名为愿力。"能够带动你的行动,这个愿就叫愿力了。《会疏》日本人著作说:愿力是什么呢?因为有四宏誓愿,你就能够庄严清净佛的国土,建立佛的国土,成就众生。因为是四宏誓愿才有这个结果嘛!他才有这个力量嘛!这是愿力,拿这个作为比方啦。现在呢?法藏菩萨有殊胜的愿力,殊胜的宏愿,殊胜的愿力。因为没人能赶的上的,他称为大愿之王。因为他还有念力,慧力。念力慧力是什么呢?这是五力里头的,五力就是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五根就是这五样事情,信、精进、念、定、慧,这五样是五根,它能产生力量。《智度论》《大智度论》说:五根增长,信呀,慧呀等等他增长了。因为我们修持他增长了。增长了,不为烦恼所坏。人间为世间,总是有烦恼呀。越来越退啊!进一退九啊。到了有念,有慧,有信,有定,烦恼不能动摇你了,这个就叫力,成了力就好啦。美国有一个老和尚来,他希望有人去,在美国缺少两个助手,在大陆选了两个年青的僧侣到了美国。到了美国之后,你不会说英语,你不会开汽车,你一点用都没有,寸步难行。学英语学开车,这两人也学会了,这两人也不是和尚了。因为这是被环境所动没有力。你要真的能够不受这些烦恼,你才有力量,哪一件事,你真有信心,怎么情形之下都不动摇。有些人奇异功能一来就新鲜呀,好奇啊。和尚庙里,南方气功呀,不相信自己啦。最近在深圳,严新表演,场场都失败,严新也不出来了。这些事情往往一阵风来就动,这叫力。还有天魔外道不能阻坏,故名为力。实际这些奇异功能很多都是外道,看他能治病,看他很奇异,看他有特殊的就保持不住信念呀。力就很重要。再具体讲,这个念力,慧力这两件事非常重要,五种之中就拿这两种为代表。所以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把念力单独提出来,念力是什么呢?灵峰大师说:"念根增长,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他说这个念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他说出世的正念功德高、增长,他的力量能使他增长,这是念力,能破邪念,能使正念增长。慧力呢?能够遮,遮是止,能够止住,通别诸惑。通惑,是见思惑,这大乘小乘共同的,都有这个见思惑,要破这个见思惑。阿罗汉就是因为破见思惑,证为阿罗汉,成为漏尽。尘沙惑还不知道,还有天明惑,这是别惑,不是跟小乘共同的,这是别教,大乘所有别惑。慧就是能破这个共同的就是通,特殊的就是别,就是把这个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都可以止。不是根除,要根除就很难了。要止这些惑,慧光止惑,显发无漏真智。无漏的智慧。这是慧的重要,这是慧,慧力。如是诸力在法藏比丘身上都很殊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五明学佛网:黄念祖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五、记我与黄念 

 黄念祖:不要总想什么事都如意,什么都好了那就要有麻烦了 

 黄念祖:为了求得福而行善,其善心已不纯,其所得之福则如仰 

 黄念祖:有许多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佛教的轮回之说 

 黄念祖:一生补处 

 黄念祖:住正定聚 

 黄念祖:大势至之功德是不可思议呀 

 黄念祖:这么念,她就能救你的苦,救你的灾、救你的难呐 

 黄念祖:截流大师谈信 

 黄念祖:这个经,有方便,有理论,有实际,又种种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