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杜大威:《心经》讲解


   日期:2012/11/25 14: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心经》讲解

杜大威(2001年7月25日)


    首先,我们感谢柏林寺、感谢净慧老法师能够提倡生活禅夏令营,也感谢各方面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使我们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共同学习《心经》,我感到很荣幸。说到《心经》,在座的绝大多数营员可能都看过,也许有些同学还能背诵。在此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如果真正愿意学佛的,我建议大家最好能够背诵,这对我们一生应该是很有好处的。

我先介绍一下《心经》在佛法中的地位。大家都知道,佛说法四十九年,分五个学时——华严时、二乘阿含时、大乘方等时、般若时和涅槃时。如果开始讲般若,多数学生会不理解,佛法是个很实际的学问,也是一门很实用的学问,能够解决很多具体问题,人生的烦恼与痛苦都很实际,所以佛在大乘、小乘都讲了以后,才讲般若。般若也就是智慧,翻译深入的也叫空慧,佛讲般若花了十九年时间,《大般若经》讲了六百卷。六百卷学习起来时间很长,后人归纳一下,认为六百卷的精华都浓缩在了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里面,所以《心经》是一部很好的经典。

一、概况

《心经》全文二百六十个字,归纳起来共讲了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部分是观世音菩萨指导我们修行达到一种空慧的境界。观世音菩萨以身作则,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根据人世间的烦恼、痛苦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自我观察。在座的对这个问题可能有不同层次的体会,但解决这个问题的专家就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学名观自在,观察自己内心的自在情况,自己境界的自在情况。自在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或者是我们对痛苦的感受。观世音菩萨指导我们,通过对自我感受的观察修行,达到空慧以消除人生的痛苦。人民很崇拜这位菩萨,特别是我们学禅的人,观音菩萨是一位很重要的老师,求观世音保佑当然很好,但学习观世音更符合经义,更能获得受用。

这一部分是揭示主题,通过观察修行,照见五蕴皆空,达到空慧的境界。这是一种证悟的境界,直接的效果是度一切苦厄,度过了痛苦就不再痛苦。人们往往有这样那样的想法,不管是学佛、学气功,还是学些什么本事,总想增加点效益,佛却实在告诉我们,对那些效益的期待先放一放,先解决自己现前的实际问题,就是人生当下的烦恼与痛苦。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错误的思维方法,如果我们把错误的思维方法解决了,痛苦的根源就消除了。入手的方法就是观察,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参禅,就是老法师讲的生活禅与禅生活,要在行住坐卧中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观察,功夫深入的可以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跟踪观察,也就是在现实人生道路上观察得勤奋些。如果完全不观察,随波逐流,浑浑噩噩一辈子,这样就不好了。

第二部分讲空见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这是修行人很感兴趣的。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是成功?经典明确地将成功的境界作了介绍,即达到“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境界,就成功了、觉悟了。

第三部分是讲悟后起修。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以身作则,觉悟以后,仍然不放松观察,也劝我们不要放松观察,不要忘记修行。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普通人在普通的境界里如何照见空性而获得解脱;二是缘觉乘水平的人怎样深入空性而得以解脱;三是声闻乘的人怎样修行而获得提高;四是菩萨也不能执著教条,也应证入空性。

第四部分讲菩萨乘的成就。

第五部分讲佛的成就。

第六部分又回到现实中来,用咒语来总结全经,还是要达到结束痛苦的目的,不但自己解除痛苦,也要让所有的人解除痛苦。

二、题解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意思是到彼岸。我们现实有很多烦恼,生老病死、环境污染、经济拮据、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年轻人可能病痛苦恼要少些,但还是有求不得、爱离别、怨憎会等痛苦,比如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时的不愉快、自己拼命努力也达不到目标的那种失意。佛法的意义在于能够把我们从苦恼中解脱出来并获得提升,从某种角度来讲,佛法几乎是唯一能把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学问,对症下药是佛教存在的重大价值表现,我个人以为不能完全用宗教的角度来认识佛教。佛教解决的是实际问题,像生活中的烦恼、苦闷与痛苦都是实际问题,我们不要停留在信仰与研究的层面,而是要用般若的方法,用“智慧观照”这种可行的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到了彼岸便解决了这些痛苦。

净慧老法师给我们透露了很重要的信息,就是此岸与彼岸离得并不是很远,正如俗话所讲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句话大家比较熟悉,但做起来却有个过程,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名利、饮食、男女等等确实有很大吸引力。我的老师本光法师曾讲过:“人类的文化、文明是很可爱的,但都是开在烦恼基地上的鲜花。”艺术也好,原子弹、核武器也好,都是开出来的鲜花,在人世间有它的用处,但从究竟的层次上讲,它的价值也不见得有那么高,特别是对具体的个人而言,无论是多么重大的科技发明,在自己病痛或者生死攸关的时刻,未必有多大的用处。我是位医生,我懂得有些病到了后期是很痛苦的,一切的荣誉、地位、金钱都无法解决这个痛苦,到那时佛法带给你内心的安定、安宁、安详、自在、超脱才显得特别重要与亲切,这就是佛教的好处。有些知识分子问佛教还能存在多久,我想只要人还有烦恼与痛苦、还有生与死这些问题的存在,那么佛教就会存在,因为人的心灵需要安慰,渴望获得安详与解脱。

《心经》的心字,用现代语讲,就是意识流,我们一辈子是在意识流里生活,也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真实人生内在的路径。我们脑子里起起伏伏,全是概念、理论、推论、归纳、评价、分别等等,一辈子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搞这些活动,这就是心,就是心地。这个心地很缺乏自觉性,佛教批评它是“无明住地”,也有叫“住地无明”。有的人从小学读到博士后,水平很高,不承认自己有无明,实际上知识、知见这一层次的意识形态是只知外、不知内,这个意识流老是往外涌,攀缘外面种种情况进行分别知见。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都是缺乏自我觉察,如果我们能对自己的意识流——即知识、知见、感情等进行观察,就会有觉醒的感受,这就是自觉性。

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内部的意识流看成为一部经,这部经贯穿着我们的从生到死,贯穿在我们起起伏伏的一切有意无意的意识活动中,这部经我们自己没有去读,而老是去钻外面的东西,这本书正好像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虽然它很亲切,离我们很近,但我们实在没有把它看懂。观自在菩萨就是让我们把自己的思想扭转过来,认真反省,看看我们自己;观自在菩萨给我们做了榜样,看自己的作用就是要把我们从痛苦中解放出来。“观自在”就是这么一个既简单又实际的作用,它通过反省观照的智慧而达到解脱人们痛苦与烦恼的目的。

《心经》是研究人的意识形态活动的经典,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观世音菩萨让我们看自已这本书,看我们自己心灵的这本书。这也就是老法师倡导的“生活禅”,看清楚了就是过“禅生活”,是我简单理解。我们常说要把佛教拉得与我们近一点,我们的心和我们很近了吧,关键是要去观察,以《心经》为具体指导,通过反省、自觉,把我们的心观察好,我认为观世音菩萨就是这样以身作则地教化我们大家的。

三、正文

1.揭示主题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小段是全文的主干,也就是要解决苦厄的问题,解决烦恼、痛苦的问题,佛教就是这么实际。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就是观自在菩萨现身说法,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的观察以后,就会产生一种觉悟,这种觉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观照、照看。本光法师开始教我们不是教知识,先教做人。他说:“你们都很聪明,才高八斗,但是你们缺乏自我观察,显得很不自觉,你们表面很聪明,但不能就认为水平很高。”自觉的人,人格才会高,可以一下把所有的聪明才智全抛下、放下,而进行自我观察。说起来很惭愧,我好像也能说两句,但自我观察还大有可为,自己觉得还需要深入学修,深入地进行自我观察,以达到深般若波罗密多境界。现在虽然讲观音法门,但讲到深般若时,文殊法门就出来了,文殊菩萨讲智慧、讲深般若,应达到一切法空灵无垢的境界。观要一步一步地观,虽然是观自在法门的观法,但也包括普遍观察的意思,这样普贤菩萨的广般若法门又出现了。我们不能只观察一下,今天观察了,明天就不观察,他要我们时刻观察,一直保持下去,这就带有普遍性,即进入了普贤法门。

五蕴,对一个人而言叫五蕴身,对外而言叫世界、五蕴世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就是一切色法,指一般的物质。其他四蕴属于心理方面、主观方面,虽然是主观方面,但是能接受外面的信息。受,就是对外境接受、领纳,有苦受、乐受、舍受之别,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的感官觉受。想,就是念头,念头延续的那些意识流,想能摄持感官觉受。行,是把想变成计划、实行,行是一个微小、微细的东西,一般讲行是指身、语、意的造作、行动,行有时也翻译为思,自有它的深意。行是我们的身、语、意在制造我们自以为是的真实。色、受、想、行综合起来也就是识。

佛教讲五蕴身是小我、肉身我,我们自认为这个“我”很重要,我很难受、我很快乐等等,其实我们凡夫想得那么执著,以为真有个究竟确实的“我”,其实主观的“我”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真实,执著人我是有问题的。外面的“我”,佛教称为法我,即一切作为对象存在的事物,看、听、想象这些精神作用都很真实,房子、天地、音乐也很真实。如果以肉身的我为界线,以内的是小我、人我,以外的是大我、法我。那么我们都是很伟大的创造家,制造了人我与法我这两个伟大的执著,并迷信其为真实,确实是真实的吗?观自在菩萨让我们在修证时去发现这种真实不过是一种假相,这说明了“行”的作用。行就专司造作,造作就有假相,造作称为缘起,缘起的东西就是假有,表面看来是有,其实是空的,所以我们说缘起性空。

识就是在缘起假有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形成了知识,这就是识蕴。唯识宗认为识可以分为八个识,其中第八识阿赖耶识最重要。第八识也叫藏识,有贮藏的意思,它好比是个大容器,我们人生的一切就装在里面,人从生下来到死亡的一切情趣、活动、感受都是阿赖耶识的表现。第八识管辖其他的识。第七识称末那识,专司认识的“识”,其实是专司认假成真,它专制造“我”,制造“人我”与“法我”。末那识伴随着其他的识而共生,往往是有一个概念或境相,马上就会产生出“对,它是真的”这种信念,这就是第七识在起作用。第七识是个“执我”的意根识,恒常执著一切识为实有实我,但它的这种执为实有是不真实的,所以第七识的心态为非量。第六识是意识,指概念、判断、推理甚至梦境等。现在意识活动是越来越高级、精密、复杂,但从现在的心理实况进行审察,不外乎还是那些概念、推理、判断而已。它能概括前五识,并给各种境相按上名称,比如诗词、文章、新发明等等,都是意识层的内容。但这些新的、复杂的所谓知识大爆炸的东西,使我们感到很难受,刚学会一点,新的东西又出来了,好像老赶不上趟,这就是意识的特点与作用。前五识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按现代哲学叫感性认识,佛教叫现量,是直接的用不着加什么,如我一下子看见这盆花,颜色是红的,是用不着去推理、比较。前五识是属于自己的感觉,不能拿来与别人分享,同样的东西,并不见得所有的人感觉都一样,各有各的感觉,如眼睛,我有三年多的老花眼历史,近的东西就看不清楚,而同学们就看得很清楚;听觉也是如此,音乐家对每个音节之间的十六分之一的差别都能听得出来,而普通人对半音就有些分辨不清。因此,每个人的现量是不一样的。前五识叫自受用境,也叫自相。第六识叫比量,它的特点就是分享,譬如说,我们讲名相——椅子,大家都会明白是什么含义,所以是概念共享,第六识的境界也叫共相。

五蕴,我们看得很真实、很重要,而观世音菩萨通过深般若就发现了问题,特别是第七识照破后,它的实执性就被取消了,世界原来是一种空相,并不是实在的,包括内缘“人我”、外缘“法我”并不见得是实在的,都是缘起法产生的假相,这是很深的实际。当然我们也要努力,走观音菩萨指的这条路,深入地观察、深入地努力,希望我们都能照见五蕴皆空,勘破我们内心的第七识、第六识。在缘起法中,把主观感想认作客观事实,纯粹是颠倒梦想、自作多情,错认主观境相为外在实有,能如是觉照,就能体会到五蕴皆空,不再认假成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说直接些,就是第六识、第七识对我们的执著封闭得很凶,通过我们的观察,打破这个封闭,即打破认五蕴为实有的执著,就可以度一切苦厄。

2.达到的境界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一段是观世音菩萨向我们介绍他观察的成就,即所达到的清净安宁的境界。

舍利子又叫舍利弗,是佛的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我们所看到的色是有实体的物质,把物质看空是有难度的,如何说色不异空呢?这就要通过深入的观察。关于色与空的关系,我可举几个例子,也是我的学习与理解。我们看这些柱头,离我们近的,看起来要高些,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就矮些,这说明我们的观察不太客观,看见的色并不是外面的存在。假如我患有白内障,看东西的边缘是模糊的,于是我就认为那些东西的边缘是模糊的,同学们会觉得可笑,一定说那是我的眼睛有问题,并非外物生毛。佛经上就用患白内障的人看见月亮是长毛的东西来做比喻。现代学术上也提出:眼睛所看到的境界不是外面的东西,而只是这些东西在视觉上形成的一个图像。所以,实际境相的显示只是自己的一种视觉现象,或者叫视觉的精神现象,学过心理分析的人对此应该很容易理解,唯识宗叫识所变现。如果我们迷信看到的就是外面的真实,这就有问题。大家仔细地想想,既然我们看到的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个外面的真实,那么所谓的外在真实就不成立,将因为外在境是看不见的,外在感只是第六、第七识虚拟出的存在。六识、七识专门我们的主观视觉图像虚拟为外在的,这是不折不扣的颠倒见,将主观境认作外在境。六、七识的虚拟是不能真正成立的,不成立就是空的。如果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我就以为世界的真实就是黑的,这肯定不对,这只是我自己主观的一个概念与印象而已。“以为是黑的”只是自己的假设、内心的虚拟,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色即是空”。

反过来,我们总要见点境界,即使是盲人,也有黑的境界,黑的境界也是一种境界,就像镜子里面的东西,动物园里的大猩猩总往镜子后面去捞却什么也捞不着,我们知道镜子里面没有实质性的东西,但所映的相还存在着,也就是“空即是色”,所以我们的眼界都有空性的一面。这就有问题了,这就有强将主观当客观的“颠倒梦想”的大问题。当然,耳、鼻、舌、身、意都有类似的情况,不仅看见的有很大的问题,摸着的也有很大的问题。心理学家做试验,用三个水盆倒入不同温度的水,左边是烫水,中间是温水,右边是凉水,他把左手放在烫水里,右手放在凉水里,左手感到烫,右手感到凉,这种感觉好像很客观,然后他同时把两只手放进中间的温水中,左边的手则会感到凉,右边的手则会感到热,同样的温水,同样是自己的手,伸在同样的水里,感觉却不同。这说明我们触觉的外面真实也一样有问题。外面的存在归根结底是我们第六识、第七识执著感官境虚拟出来的概念境,而我们往往不知不觉,这在佛教上叫摄、所摄计著。摄是第六、第七识能摄持感官境界之心,所摄就是前五识的境界,可以被第六识的概念、第七识的实有感所摄持,计著就是第六、第七识摄前五识和合产生外在实有感。这就是缘起法的最大奥秘,所谓的外在实有是假的,故缘起性空。

这个弯子一下子不好拐,我只是想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告诉大家我们所感觉的外面的真实世界是有问题的,是一种错觉。我们一旦达到了观世音菩萨启发我们的空灵境界以后,即悟入五蕴皆空后,就会有一种定的感觉,定在空灵的境界上,那我们原来糊里糊涂以为外面是真的,突然觉得不那么真,所谓的真很大部分是由我们的知见、概念制造和虚拟出来的。外在世界的真实性只是我们的知见、概念的虚拟,一旦把它打破,就有一个空灵的境界,观世音菩萨把这个空灵的境界如实地给我们展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像镜子一样,虽然有相,但后面没有实体,这就是所谓的性空。外在真实性空,有相而没有实体,到了性空这个定的境界,就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能说它是垢,镜子里的大粪,能说它是垢的吗?能说它是净的吗?但它确实是大粪。如何理解不增不减?将我们的生命看成是个容器,那它既没有遗漏孩提的时候,也没有遗漏少年、成年、老年的时候,不会减少一点,也不会增加一点,虽然小孩让位少年、少年让位成年,但都只是在展现,全面展现我的空相;就像一年四季,春天到了,就好像冬天没有了,实际冬天一样是有的,并不由于被代替而没有;现代科技的全息观念,四度空间就有这些理念。这些比喻只是为了方便理解,比喻归比喻,与实际证悟是两回事。

观音菩萨达到觉悟后,启发我们一个空的定相,空就是定相,定相就是空,而这个定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死板。如果我们人生是八识的一个容器,它不是一个僵化的容器,它在运动里容纳运动,用人生来观察人生,用过程来容纳过程,用禅宗的话讲叫“全程是空,全空是程”,所以说这个空是活的。观音菩萨到了八地以后,是不动地,是动中的不动。就算我们达到这种境界,但还是不够的,因为八地以后还有九地、十地、如来地,还得努力。

3.悟后起修

经文先讲世间法的空性,包括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空性;然后再讲出世间法的空性,包括缘觉乘十二因缘也是空性,不可执于教条;接着讲声闻乘的空性,也不可以执著教条;最后是大乘、菩萨乘的空性,对六度也不可执为僵化的教条,《金刚经》也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从而彻底地破除一切心理偏执,才“是名般若波罗密多”。“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这一段就是一般人讲的悟后起修,虽然我们没怎么悟,但还是要修,因为这里面讲的还是人世间的问题。

站在佛法空性的基础上,达到空灵的境叫实相般若,修空观也叫观照般若——照见五蕴皆空;通过观照般若达到实相般若,文字上的描述、语言上的交流叫文字般若,也叫相似般若,比喻不是般若本身,只是多少指点方向。一旦达到实相般若,实证以后,就是“是故空中无色”——回转一看,在“空”中没有我们假想的实实在在的色。如白内障病人看见长毛的月亮,就以为有一个客观长毛的月亮,实际这是假相,是没有这个客观色相的,但是长毛的相,我们可以照见它是个空相。受想行识的种种感受、认识实际上也都是空相。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几句话概括来讲“有”的世界。我们生活在有的世界里,佛教的“三有”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简单讲就是“有”的世界,到处都是“有”。有了“有”,我们才有踏实的感觉,这也不能完全说不对,只不过这种踏实不是真正的踏实,叫做“认假成真”。在欲界,一旦把认假成真当成了习惯,改变就不太容易,我自己体会也是比较深的。欲界对我们凡夫俗子是有吸引力的,一旦落在三界里生活,习气是很重的,像名利、饮食、男女这些都不好改。色界是我们观察、感受存在的真实性。无色界是我们的精神生活,譬如我们知道夏天过了是秋天,秋天过了是冬天,这虽是看不见的,但我们很确信,这就是无色界的。那些聪明才子、科学家在无色界方面有很大建树,像搞什么预测,搞种种科技发明,有时很奇特,这就属于无色界的境界。门捷列夫做梦梦到元素周期表,阿基米德在洗澡中产生灵感发现阿基米德定律,这都是无色界范畴的现象。三界属于三有,是被第六、第七识封锁下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佛教称为黠慧,虽然是一种智慧,但是黑了半边,黑了被第六、第七识封锁的那半边,只知其外、不知其内,能外知而不能自知,所以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佛教很注重这个问题。

对三有,观音菩萨启发我们是以蕴、处、界三种方式存在。蕴,前面已经讲过;处是指十二处,包括眼、耳、鼻、身、意与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也即主观世界的六根与客观世界的六尘构成了十二处;界,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与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合称。这十八界把主观与客观讲述得更为详细,这个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就是我们的人生实际。观世音菩萨给我们揭示智慧的境界、般若的境界之后,就讲用这个境界来看主观与客观的内容都是一种空相。这是对凡夫的启示,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主观与客观相隔阂的世界里,一旦达到般若波罗密多这种智慧的境界,渡到彼岸以后,这个界限就消除了,主观与客观严峻的相互对立就消散了,虽然现象还有,但是一个空相,这就是我们观察现实生活的磨练过程。虽然,菩萨是早已成功了,但为了指导我们,就把所谓的三有世界、主观与客观相互对立、人与我相互隔阂的情况揭示给我们,并且指出不要执著,因为这个执著不是最后的真实,是有问题的。这一段就叫悟后起修,只不过给我们介绍一个次第,他早已成佛,但为了启发我们这些凡夫,在现实生活中把内为主观的小我、外为客观的事物看淡些,在长期的修养里放下执著,提升我们自己。以上讲世间法的空性,以下讲出世间法的空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几句话是对二乘圣贤们的一些要求。在这里要谈到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包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即由无明至老死。无明就是不明白,就是缺乏观自在的自觉性,对我们自己心的自在、对我们的心地实况都缺乏观察、缺乏自觉,这就叫无明。行,由于有无明,就会去造作诸恶业,通过身、语、意,尤其意念的虚拟、妄执,造作一些本来是假相的而我们还认假成真的所谓种种存在。无明也叫过去因,现在人生是经过很多次的转世而来,无明已成为了习惯,认假成真已成为习惯、习气,要提升现世人生,就要对治无明,对境观照进行勘破,对自己身语意造作的勘破。由于不明白,我们造作了很多自以为真的内外存在,通俗地讲,自作多情,自己造作,认假成真,就叫无明缘行。烦恼是我们自己找的,造作是我们自己作的,无明缘行是过去因。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是现在果;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些过程,叫做现在因;有缘生、生缘老死叫未来果。二乘圣人把这些关系弄得很清楚。由于行产生了种种认识,有了识,六尘名色就会进入,使身体有直接感触,就产生爱,有所爱就有所取,取就会有未来的生、老、病、死。这个过程是不断地循环,结果就是轮回转世,在五浊恶世中不断翻滚,其根源在无明、在造作。

佛陀称这个世界为五浊恶世,是受蕴所造、知见不正、不奉正道。五浊的内容,一是见浊,知见的分别心分出主观、客观,而且格格不入,如有白内障的人认为月亮是长毛的,眼睛好的人见解则不同,在没有裁判时,就会互不相让,这叫见浊。知识虽有发展文明的一方面,但是确有制造差别、分化的另一面,是一种黠慧。二是烦恼浊,有了知见,意见不统一,烦恼就出来了,而且由于对外界太过于认真,认外面为真,也会有问题,贪嗔痴慢疑的心态都产生了出来。无明缺乏自觉性,不懂得观自在,不懂得观察念头的本身,不懂得实际的真相,而执著假相,就是痴;疑也是一种通病,如怀疑佛法是不是真的,人与人之间怀疑,对利害冲突怀疑,对他人的动机怀疑,对自己也怀疑。烦恼浊是想蕴所造,贪图享受,欲望则应运而生,欲望给人带来无边的烦恼。三是众生浊,也叫众生结集浊,指世人身心不净,执著人我差别,斗争不已,不达义理,故显浊相。四是命浊,我们的生命过程有其污浊的一面,包括缺乏卫生的很多地方,体内外积垢不已,长漏污秽,主要还是思想上制造出种种执著,内外淤滞。命浊主要是由识蕴造成的。五是劫浊,佛法把世界的一次成坏叫一劫,这一劫时间是很长的,劫浊是由色蕴造成的,包括人世间治理乏术,族群之间永远斗争不已,难有太平。这是五浊的世界观。

我们总是执著在事物的相上,认为外在实有从而造业受报,老是在因果里反反复复而得不到提高。怎么办?缘觉叫人们一步一步地去灭掉,无明灭就行灭,行灭就识灭,最后到老死灭,这里面最大的灭是无明灭,消灭了无明,就达到了觉悟。说灭不要害怕,灭是消除了不好的部分,哲学上讲扬弃,好比扬小麦时,风把麸皮吹掉而留下麦粒。佛教讲灭是灭掉增加误解的部分,而实际的情况、实证的空性本身是不生不灭的,但灭掉不是成为绝对的虚空,追求绝对的空虚那是四禅天的事情,实为知见持空。一些外道也可以达到这个境界。除掉多余的错误的、误解的那部分,剩下的是空灵的、实证的、实际的真相,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没有假的质碍现象,显得很空灵,我们也可以认为它是灭相。在五浊世界中,我们要去解决、去灭掉痛苦与烦恼,争取达到觉悟,虽然在十二因缘里的缘起门、还灭门是成功了,但还不够,不要执著在这个境界上,否则我们又会产生出新的知见与习气,误以为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行了,其他人管不了也不好管,这就成了一个自了汉,这还不究竟,应该把这个见解扫荡掉。

“无苦集灭道”是声闻圣人的境界,这个境界很高。佛陀住世时,首先讲的就是人世间的苦集灭道。昨天老法师把这个问题讲的很透彻。在大乘菩萨的立场,修行人不要执著灭除个人小痛苦的目的上,还要向前进,对众生负起责任,不执著苦集灭道的完成,或者执著在苦集灭道这些教条上,仅仅是教条是不行的,所以说“无苦集灭道”就是要打消教条式的执著。要达到觉悟,应该觉察到我们微细的知见,我们是很容易生起自己的知见,包括人世间的一切文化活动,以及我现在讲的言语,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知见。《楞严经》为什么被佛经记为会消失得最早,就是因为经中指出了一些不令人欢喜的现象,也就是触及到人们的命根子——知见、习惯,企图有所得的习惯,自以为有很大收获,实际上又堕入知见的老套路,经上却讲是个很大的问题。在中国近代就有一些学者讲《楞严经》是伪经,如果知道经中的含义,是很难这么讲的,所以也就有很多大德高僧站出来捍卫这部经典。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我一开始看到这两句话时,心里感到很怅然:修了这么多怎么会无所得?后来才觉得说得真好,是要我们放下,再放下,把一切起心动念、所有的习气扫荡掉,这确实不容易。像日本电视里的一休爱讲的“不要着急”,只管扫荡,再扫荡,扫荡最彻底,扫荡到最后,我们突然大喜,其实我们点滴无所失。但是,有所得的心态是有一个主观的我和一个以假为真的环境,这个主观的我以为能够获得外面的某种东西,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要有所得。菩萨教导我们对有所得心要观照,菩萨的境界已经打破了主观和客观很生硬的界线,就像不能说我得到了我的手,因为那本来就是自己的手,自身内外本来是一体的,无所谓有所得。从外而得,只是我们的分别心把一个内、一个外拉得很远,然后向外尽量索取。当然,有所得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三有世界因果里,我们也可以在这个等级的世界里长期生活下去,但是不能提高。我们应该如老法师讲的向上向善那样,不能满足于老是粘滞在主客观无限期的对立上,然后追求外在有所得到,而应该回归到本来如此,去打消、照破主观与客观的界线。虽然这很不容易,但只能回归到观自在境界,观照我们的分别心,才会得到提高,提高到观世音菩萨在前面给我们揭示的空慧、空灵的真实世界。所以,“无智亦无得”是对照破主观与客观、照破能取与所取幻境的高级阶段而言的。然而,那种有智有得,实际上也是一种我执,也是分别心执取的作用。“无智亦无得”是针对大乘六度而言的,对六度也不能执著,《金刚经》不是明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吗?!

4.菩萨境界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一段讲述的是菩萨乘果。

大乘佛法讲有十个次第,即十地,菩萨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初地是欢喜地,一旦发现主观与客观、我执与法执这种假相,我们的生命就会解放出来而得到真理的沐浴,实践这种真实感觉是很欢喜的一种境界,我们会感到人生宇宙原来如此美妙啊!会庆快平生,涕泪悲泣,内心洋溢无量的幸福与感恩之情。我们只要力求提升自己,就能够达到菩萨的境界。禅宗讲的是顿悟,就是大欢喜,似乎天地一下子变了、净化了,感到人生获得了一种极大的幸福,达到了一种新的真实的境界。原来自以为真实的都是不真实的,我们一下子就懂得了古德圣人昭示的“见山不再是山”的境界,我们突然间就实践了世界观的巨变!我们都很向往经典与禅宗语录里给我们展现的那种发生了重大突破的欢喜地境界。

离垢地是离开了人我执、法我执这种执著的污垢,地是真实境界的意思。发光地是指有了前面的基础后,总要对众生有些帮助,就是有一份热,发一份热,有一份光,发一份光。焰慧地是指智慧就像太阳的光焰一样,非常强大、强烈,使人为之庆贺与向往,菩萨的这种放光的景象直接就能使我们受到很大的感动与启发。我们现在只能用语言来向往、崇拜他们,来向他们靠近,用他们指示给我们的方法踏踏实实地去观察自己内心的实况,用最贴近我们生活、心灵的方法来进步。只要我们去观察实践,总会有点智慧的光芒,总还是能向菩萨学点智慧,总会比完全驰骋在我们的贪、嗔、痴、恐惧、傲慢上要好得多。如果在座的能把这个观照之光再加强一点,更努力些,我们的前景就会更加光明、真实。

再发展一步就是难胜地,俗语讲真理是不可战胜的,菩萨的境界就是不可战胜的。其他低层次的种种知见,表面上好像是比较高明的东西,但都不能动摇菩萨的信念,而且人世间这些东西在菩萨的眼里也是很容易理解的。现前地指在在处处都是现在的观察、觉悟与实践,都是现在的觉悟境界。有些大德讲“不再追求什么高明的境界,但愿解脱自己现在的无明与知见”;社会上也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虽然菩萨的境界很高,但他们的教化都是我们可以领略得到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可以感受到菩萨教化的温暖与关怀。远行地也叫远离地,就是说要当下远离对小我、外法的迷信执著,七地菩萨的一切行为都广泛地破除了人我、法我两执,在任何地方都不会迷失。八地是不动地,到了此地就是观自在菩萨,达到了实证不生不灭的境界,表面在动,实则不动,有如放电影的胶片,银幕上的动与不动都是一回事。九地是善慧地,菩萨修行很高以后,用他的体验与关怀直接来感化众生,以普利众生为已任。十地法云地,意思是诸法如云,度众生也不执著在度众生的相上,“空花佛事,水月道场”,不执著度众生有特别的功劳,也不著这些相。观世音菩萨把菩萨的所有境界都归纳了一下。

“菩提萨埵”是大乘菩萨,前面讲的声闻、缘觉都是在一个过程,这个阶段很重要,但我们还要前进。站在菩提萨埵的立场,还要“般若波罗密多故”,因为运用智慧观照,智慧就像明灯一样会照破无明、执著的黑暗,而达到彼岸。“心无挂碍”,这里的心是指毫无挂碍、障碍的心,是内无人我、外无法我、寂灭、轻安本觉的大自在心。观世音菩萨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变为很可以操作,就是实践无挂碍。

我们的挂碍真是很多很多,比如,此事对我有没有好处,外面情况有什么不妥吗?我有无损失?领导对我的印象怎样?众生对我的印象好不好?包括我现在讲课,坦白地讲挂碍也不少,担心别人如何看我,患得患失。因此,经典虽然很深奥,但最后落实下来,而且谈大乘菩萨法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很深刻的方法与甘露,这就是“心无挂碍”的无挂碍。坦然地面对,无私无畏就是一种气概,具有佛陀的大无畏精神。对照自己,我们真是很惭愧;能惭愧也很好,是向善的一点努力。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坦白的人,在学佛的道路上心无挂碍、勇往直前。反过来,一切阻碍也是对我们的磨练,是我们修行的一种经验和资粮,一个成熟的修行者都必须要经受种种挂碍、恐怖、患得患失等的考验,我们应该大跨步超越——超越自我、超越挂碍、超越恐怖!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一般人恐怖很多,如我有病能不能治好?外面的情况会怎样?是否对我不利?人际关系又会怎样?考试通不过怎么办?这都是恐怖。恐怖有时把人搞的很萎靡而不能正常前进,对待恐怖一定要用观照的办法,照见自己内心的恐怖感是如何生、住、灭的。注意力要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内心挂碍恐怖的表演,不要关注外面,注意力放在外面,就是在制造挂碍恐怖,而观照自心,就可以消除挂碍与恐怖。照见恐怖还是五蕴皆空,照见内心挂碍还是五蕴皆空,这样我们才能前进。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我们颠倒梦想很多,比如领导怎样看我,明明是自己在挂碍、烦恼,还要以为是领导的问题,这就是颠倒;是自己的眼睛患了白内障,还要坚持是月亮长毛了,这也是颠倒。凡有挂碍,必有恐怖;凡有我执,必有挂碍;凡有知见,必有我执。我们的生命严格来说就是知见的生命,因为佛陀说过见浊、命浊的道理,我们应该解脱出来。因此,我们要接受观世音菩萨给我们的这个强有力的帮助,进行自我观照,增强自觉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样我们才能达到现实的涅槃境界。涅槃是清静的、安祥的、安宁的、回家的,是消除了一切知见制造的差别境界,甚至可以说任何狂风恶浪、很恐怖的惊险境界仍然在涅槃大地的柔和境界里。所以说有鲜花也有冰雪,有和风细雨,也有狂风暴雨,而唯有在最艰苦、最艰难、最触及我们灵魂的感受里,涅槃的力量才能获得最充分地展现。它是全面的、是圆融的,即使是惊涛骇浪,在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化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祥和,我们可以透过惊险的假相,惊喜地发现惊涛骇浪原本是莲池般的安宁,无限温馨的救助原来竟与我们时刻同在!它是真正的回家,是彻底的究竟涅槃。

从教下讲,涅槃有自性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无住涅槃。佛认为每个众生都生活在本性清静涅槃里,这是人本分都有的,都是平等无差别的,这就是人们之所以可能获救,并最终获救的内在根源与可靠保证。但众生没有发现,没有看见内在安定的这个东西,只看见分别心所制造的主观、客观对立的差别世界。虽然我们的佛性是恒常存在的,但是我们却生活在烦恼、迷失与困惑中,因此,我们要修行、要提高。于是就有二乘的有余涅槃,虽然涅槃,必须要灰身灭智,才能达到无余涅槃,这是二乘的观念。大乘的观念则不同,大乘佛法认为无余涅槃就是达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本来就住在这安宁的大觉悟中。大乘认为二乘只是烦恼障问题解决了,但所知障问题还没有解决。无住涅槃即真如实相涅槃,它是如来的境界,认为本来已经涅槃了,于是不再执著于涅槃的境界,为度众生不舍有为法故无住涅槃。

5.佛的境界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三句话,讲的是佛的成就。三世诸佛指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佛,运用了般若波罗蜜这个智慧观照的方法,达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菩提即觉,正等可以理解为平等,即当我们的知见心、烦恼心一生起,当下就平等照破,当下就是空相。正觉就是现在;当下照破,就是正在、正当、正好、正是;所谓平等,就是当下即烦恼而证菩提、即生死而证涅槃。烦恼、菩提正觉不二,当下证入不二法门,就是佛陀的平等性智,也叫正智。这就是佛陀在无量无边度众生的过程里,不断地自觉觉他,不断地度众生,在度的同时仍处在即今、现在正等正觉的菩提境界里,最后达到圆满的果德,三障皆清静,三德齐显,无修无得无证,究竟涅槃。

四、归纳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语是佛菩萨从禅定中发出的秘密语,梵语叫做陀罗尼。咒语到了一定的实际境界是不能用文字来表达的,直接用一种声音来表达其真实义,八地菩萨以后心音自发就能够说咒,是直接呈现的境界。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心经》是显密圆通的,一般人可能认为谈到咒语就会涉及到密乘,实际显宗也有咒。《心经》的宗旨是除苦,所以谈咒语又回到除一切苦,回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要除苦,就要对治。苦的原因是“集”,就是知见收集摄取感官的境界执为实有,充分发展贪、嗔、痴而不自知、自觉自己的心态,积淀成越来越深厚的执著。攒集起来的种种知见、烦恼与习气,要用般若、观照这个智慧之光来照破,所谓的内外实有空寂了,包袱放下了,身心解放了,感觉舒畅了,我们的痛苦也就解脱了。到最后会觉得用人类特有语言现象还不能直接表达出这种效果,就非常情真意切地谈到能除一切苦,般若波罗密多咒是真实不虚。这里关键是要靠大家去亲自实践,我本人的体验是菩萨说得确实是真切的,很令人信服,是确实有效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心经       讲解)(五明学佛网:心经       讲解)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高明道老师:「讲解佛经」与「开设讲坛」──古文今译非易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一)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二)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三)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四)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五)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六)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七)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八)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九) 

 宽运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释(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