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大事化小


   日期:2013/1/14 21: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

  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们知道这个原则了,尤其要注意的,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为一定要懂得防范一切冲突。小冲突起来了,马上要把它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要让冲突扩大,自己怎么样吃亏都行,就是不能把冲突扩大。这就是很大的功德,对这个社会安全、和平,你就做出了贡献。都是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小事情上用心、着眼,决不能随顺自己的烦恼,不可以随顺自己的习气。要知道社会安全重要,破坏社会的安全,破坏团体的秩序,这个罪都很重。我们能维持这个小团体,让这个小团体里面和睦,纵然有意见,很好的意见,要观察他能不能接受,能接受,我们贡献,不能接受,不说。适当的因缘,现在他不能接受,也许过几个月他会接受,也许过几年他会接受,什么时候接受什么时候给他说,不接受的时候,绝对不提。为什么?这个时候你提出来,会引起他的反感。那说得不好听,现在说出来,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变成一种冲突的挑衅,这就错了。

  所以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我们依智慧不依感情,这就是四依法里面讲的“依智不依识”,这一条很重要!永远生活在理智,不要生活在感情的里面;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不要生活在对立的世界。处处跟人对立,很糟糕,彼此双方都痛苦。所以首先求自己不染着,就是尽量减少分别执著,时时刻刻留意化解一切冲突。古人讲的话有道理,常常记在心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无就清净,无就真心现前。我们大乘教学了这么多年,总要懂得这个意思。然智慧现前,清净心智慧现前,智慧现前,你对于一切众生的根性就能观察,了如指掌。然后你跟每个人,善人处得好,恶人也处得好,仁人君子处得好,那些小人也处得好,你这才能够教化一切众生。一部分众生处得好,另一部分众生处得不好,你就没有办法教化一切众生。实在讲,跟你处得好的,你也没有法子教化他。跟什么人都能和睦相处,跟妖魔鬼怪也能和睦相处,自己什么?清净不染,智慧能够拣别。

  这最后,‘善逝法如是’。“善逝”是佛十个号之一。他为什么不用诸佛法如是、如来法如是,如来也是十号之一,调御法如是,他都没有用这个,他用善逝。逝是灭,从内心里面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这叫真正善逝。所有一切冲突,从我自己这一边化解了,这叫善逝,不是从对方那里化解,对方化解不掉的。自己这一边化解了,对方自然就化解,这个叫善逝。这个逝就是灭的意思,灭烦恼,灭冲突,灭争执,灭是非,灭善恶,都从自己清净心里面去做,才能达到圆满功德。总而言之,自己心地不清净、不真诚,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用如来的这些方法,你去学,你也学不像;佛菩萨做得好,你做就做不好。用这个名词太好了,“善逝法如是”。我们应当要学习,要把它用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的生活就幸福、就圆满、就自在。无论在乱世、在危邦,你都是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246卷)【不作诸众生。业报因缘行。而能了无碍。善逝法如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事化小       华严)(五明学佛网:大事化小       华严)  

 韩焕忠博士:20世纪的华严宗判教研究 

 韩焕忠博士:天台与华严及判教 

 韩焕忠博士:《华严原人论》对儒家人性论的批判 

 韩焕忠博士:《华严心要》浅解 

 张文良教授:《楞伽经》与灵辨的《华严经论》 

 高明道老师:海外华严研究一则 

 高明道老师:谈谈翻译与诠释──以《华严》数偈为例 

 高明道老师:漫谈华严中的净土 

 高永霄居士:华严宗在中国佛教的重要性 

 吴汝钧教授:龙树与华严哲学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二十四、永远之求道——入法界品(三 

 鎌田茂雄:华严经讲话 二十三、唯一法门——入法界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