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观察上师善知识的四个步骤


   日期:2013/10/11 14: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皈依上师,要皈依一位具德的、具足法相的上师。不能盲目地依止上师,首先要观察。

  第一条、观察上师是否具有清净的戒律。如果上师没有清净的戒律,自己都把握不住自己,怎么能摄受弟子、怎么能影响别人呢?如果要摄受弟子、救度众生的话,就更要受持戒律。如果连自己都做不到,到处犯戒,谁也不能跟你学修,谁也不能相信你。你的境界高,对你来说没有什么,但如果是摄受弟子的话,就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还要考虑他人。一定要好好地持戒,好好地表法,这样才能吸引众生,才能摄受弟子,才能帮助别人。

  你内心里有没有功德,别人很难看出来。这就需要你好好表法,口和心要相应,心和身要一致。如果你在表面上没有表好法,别人一定会怀疑,这样就无法帮助、救度众生。所以不管你内心的境界有多高,都一定要受持好戒律。

  第二条、观察上师是否有无伪的慈悲心。如果上师没有慈悲心,他懂得的再多也没有用,不一定能教给你,不一定能帮到你。什么是无伪的慈悲心?就是对任何众生都一样,不管他们是富还是穷,是贵还是贱,是丑还是美,都平等地慈悲。

  第三条、观察上师是否有广大的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光有慈悲也不行,因为没有智慧,你无法教导、引导众生。就像我们的父母特别慈爱我们,但是他们没有智慧,这些慈爱在修行面前也许是一种障碍。所以我们要依止的上师也是,如果只有慈悲、没有智慧,就无法给我们指出解脱的道路,无法引导我们,让我们开悟、证悟,让我们解脱成佛。所以我们依止的上师,要有广大的智慧,如无我的智慧、证悟空性的智慧。

  第四条、观察上师是否有摄受弟子的能力。每位具德上师度化众生的任务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利益众生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大德高僧,不能说没有摄受众生的能力,但他在示现上没有,因为他的任务是在暗中、默默地度化那些有缘的众生。所以如果上师在显现上没有摄受弟子的能力,那么他就不能摄受你,你依止他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观察上师是否有清净的戒律,是否有无伪的慈悲心,是否有广大的智慧,是否能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种善巧方便来摄受弟子。观察后如果你对上师有信心,觉得跟他很有缘分,这样就可以依止了。

  还要观察:第一、我们要依止的上师是否有修、有证。如果他自己没有修行,没有证悟,怎么引导你、帮助你呢?第二、你是否能够随时亲近他,随时与他沟通。第三、他的所作所为与自己今生解脱是否有直接的关系,他是否能够直接帮助你解脱。通过观察,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律;有无伪的慈悲心;有广大的智慧;还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他有修有证;你随时都能亲近他,与他沟通;他的所作所为与你今生的解脱有直接的帮助,你感觉与他很有缘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可以依止他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上师       善知识)(五明学佛网:上师       善知识)  

 韩廷杰教授:智敏上师及其住持的多宝讲寺 

 陈士东居士:能海上师论禅法集粹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法与人类文化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工商时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十二因缘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医事人员如何学佛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