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上)


   日期:2013/10/15 12: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正文: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文殊菩萨又向佛作结论说,佛法出现在这个娑婆世界里,娑婆是堪忍的意思,可以说这个世界多缺憾,能忍受诸多缺憾的意思。这世界上真实教化的体系,在于听闻音声的清净功能。如果直取如来正定的三昧,实在要从清净能闻的自性入门。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要求达到离苦而得解脱的法门,最好的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修法。观音菩萨具备两种意义,一是代表观世音其人的名号。二是代表观察观照世界上的音声法门。这个观世音菩萨与他的修时法门。经过如恒河沙数之多的时劫,和像微尘数之多的诸佛国土,都已得到大自在的力量,以大无畏做布施,给一切众生以安乐的境界。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观世音菩萨与他的修持法门,第一就是他与一切众生的自性妙音,即如天籁清越的梵音,与海潮等相似的大声音。第二如果能够信心勤修,加以体验,依观世音修持之力,用之入世,就可以救世,而悉得安宁。用之出世,就可以获得自性真心常住的果位。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文殊菩萨重加证明地说:正如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譬如一个人清净闲居的时候,十方同时打鼓。这十处的声音,同时都可以听得到。这证明能闻声音的功能,是真实普遍圆满。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眼睛虽然有能看的作用,但受到障碍,就看不见了。口与鼻的作用,也同眼睛一样,都有一定的限度,也有一定的范围。身体是须要接触,才发生感触的觉受作用,离了感触,就没有觉受。心思念虑,则憧憧往来,纷繁复杂,极不容易整理出它的头绪。所以整个身心的六根,除了耳根的能闻以外,其他的功能都是不完全的。

【隔垣听音晌,遐迩具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就是隔着墙垣听一切的声音响动,无论远近,都可以听得到。这种作用,是其他五根,眼鼻舌身意所不能具备的。因为这样,所以说,只有耳根的闻性,才能通达真实的自性境地。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音的性能,在有声的时候,就有响动作用的动相。无声的时候,就是寂静无音的静相。能闻的自性,闻到有声的响动,就叫做有。闻到无声可闻的静境,就叫做无。在无声的静境里,虽然叫做无闻,但是能闻寂静无声的自性,并不是绝对地灭了。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在无声的寂静境里,能闻的自性,既然并不是绝对的灭了。就在闻到有声音的响动的时候,能闻的自性,也并没有因为有声音才生起来的。因此了知能闻的自性,本自远离生灭的两种作用,就可以证到自性是真实常存的了。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即使人在梦境中,还是有想念的存在。而且能闻的作用,并不因为不思想而不存在。例如人在梦中,呼之就醒。等到醒了以后,能生起思惟的作用,才有知觉观察的作用生起。所以证明能闻的自性,是超越于身心以外,不是身心所能及的。就是现在这个婆婆世界上所有国土的众生,都是靠声音去明白宣扬它的理论,才能使人了解一切深奥不可思议的妙理。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一切众生,都迷了本来能闻的自性,只依循追逐声音的作用,所以就流转循环,不能超越,阿难虽然博闻强记,即使学通万理,依正觉本来自性的至理来说,不免仍然落在邪思之中。岂不也是因为追逐声音,便至沦溺吗?如果能够回旋闻听业力之流,归返旋复的自性,就可以获得无妄常住真心的实性了。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蓄闻成过误。】

文殊菩萨又向阿难说:我现在承受佛的威力,明白宣说佛的至理,犹如颠扑不破的金刚宝石之王,如幻化的不可思议的法门,出生一切诸佛之母的真正三昧境界。你虽然听过如微尘数之多的一切佛说法,记得佛的一切法门,如果不先除了有漏的欲念,纵然蓄积多闻,那反而变为过误与障碍。)

【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如果把自性能闻的功能,专门来记忆诵持诸佛的佛法,要求他佛来成就你的自性的佛果;何以不向自己能闻的功能上,返照追寻能闻的自性,从闻听法门以返闻自性呢?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闻听的作用,并不是自然而生。因为有声音的动相,才有闻听这一个名词的形成。

【旋闻与声脱,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如果不依循追逐声音的动静二相,只回旋返闻那个能闻功能的自性,日久功深,就脱离动静有无的声音羁绊。能闻的自性,与声音既然脱离关系,试问:能脱的那个又是谁呢?倘使能闻的自性,与声音的动静有无脱离了关系,返回本然清净的根源,那就是耳根一源,返还本原了,这一根上,既然得到返本还原,所有六根,也就解脱完成了。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

眼的看见,与耳的闻听等作用,都是自性功能上的变态,犹如澄清虚空中的幻翳。三界中(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有的暂有现象,也都是清净自体的幻变,犹如清净虚空中的花朵。如果能闻的自性,复返本来清净的自体,一切六根幻有妄动的尘翳,自然消除。浮尘幻翳一经消除,本觉的自性就圆满清净了。

【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欲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圆满清净到极点,自性的光明,就自然通达。在自性光明中寂然不动,包含朗照十方世界所有的虚空。由比再来观照,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事事物物,都犹如在一场大梦之中了。

【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如果达到这种境界,摩登伽女也是大梦中的一个梦影,她又怎能留得住你的身形呢?)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虽然诸根动,要以一机抽。】

清净本然的自性本体,变态幻化而生出世间的万有,犹如这个世间上的魔术师们,变化幻作许多男男女女的存在。虽然每个人能运用六根,事实上,只是如机器人一样,根本只有一个机关在抽掣不息,才发生人生的各种作用。

【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如果能止息一机的动能,归返于自住寂然的本位,所有一切幻象,就都没有单独存在的自性了。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人的六根作用,也和这个道理一样,元来都只是依于心性的一点精明所生,分散功能,变成六根的单独作用。总合起来,才叫做一个人的全能。所以在六根作用上。只要有一处休息,复返于自性功能,所有六根的作用,就完全不成其为障碍。到了这个时候,一切六根的尘垢,就当下应念消除,成为圆满光明的清净妙觉了。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如果还有少许的尘境不能消尽,就叫做二乘声闻等,还在有学的阶段。到了光明圆满之极,那就是佛的境界。)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文殊菩萨再告阿难与大众说:修行的法门,只要你倒转来,回旋复返你能闻听的机能,反转闻听的作用,去听闻自性,明见了真心自性的寂然自体,才得完成无上大道。所说的修行圆通法门,最真实的莫过于这样了。

【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所有无量数的佛,都同修这一路的法门,而证入涅槃(圆寂)。过去所有已经成佛的人,也是修这一法门,而得到成就。现在的一切菩萨,也正在修这一法门,已经各自入于圆满光明的境界。未来一般修学佛法的人,也应当依这个法门而修。我也是从这个法门中证得佛道,不只是观世音菩萨一人而已。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诚如佛所询问我修行方便的法门,为了救度末劫时期,想要出离世间苦海的人,使他成就证得寂静真心的,只有修观世音所开示的观察世间音声的法门,才是最好的修法。

【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浅深同说法。】

至于其他各种的修持方法,都是因佛的威德神力,为了救度众生,叫他出离苦海,姑且设立各种权宜的方法。针对各种世间的世俗希求,使人们即此用,离此用,而舍弃世间尘劳的束缚,并不是菩萨或佛境界的人所经常修学的。至于这些许多不同方法的深浅关系,和每位自己所叙述的情形一样,不需再加详细的分析。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文殊菩萨最后又郑重地表示,起立敬礼说:顶礼无漏不可思议的果位境界,法身本体自性佛。唯愿十方三世诸佛的加被,对于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这一圆通法门,不要再生疑惑。它是一切修持方法中的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法门。不但可以教化阿难,并且也可以教化末劫时期在沉沦中的众生。只要依耳根法门修持,自然可以进入圆通,可以超过其余的方法以证得真心实相。

《楞严大义今释》

--------------------------------------------

【闻性者,即今闻性具三真实。文殊简出,现证可知。观音入门,圆通立验。非从行得,不堕有为,岂假功成,本来如是。】

这一节引用了《楞严经》上说明修行“观音法门”的殊胜处,从耳根入门。

“闻性者,即今闻性具三真实”,耳朵能听声音的功能具备了三种真实法门。

“文殊简出,现证可知”,楞严会上二十五种圆通法门,文殊菩萨一一做了评判,特别推荐最适合这个世界众生的是观音菩萨的修行法门。

“观音入门,圆通立验”,观音菩萨从耳根来修持的法门,很容易进入圆满而无所不通达的自性境界。

“非从行得,不堕有为”,此法门不同于一般靠点点滴滴的善行,积功累德而成的有为法,它乃是清净无为之道。

“岂假功成,本来如是”假就是藉的意思,此“观音法门”不但不是靠有为的用功而成就的,而且很现成,个个都能修到。

【首楞严经偈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首楞严经偈云”,这里引用楞严会上文殊菩萨称赞“观音法门”的偈颂。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例如一个人很宁静地待在某一处,此时十方八面一起敲鼓的话,他能同时听到这些鼓声,这证明了我们听闻的能力是圆满而真实的。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我们的眼睛只有正前方的东西才能看得清楚,左右两侧面就不太清楚了,至于背后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存在。而且前方一旦遇到障碍物就看不过去,不能看到障碍物后面的东西,嘴巴和鼻子也同眼睛一样,受到许多的限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身体要接触到才有感觉,有距离就不行。至于我们的思想心猿意马,把握不住。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虽然隔着一道墙,远近的声音依然听得到。其它眼、鼻、舌、身、意五根,则各有缺陷。只有耳根最好,不会受到阻隔及距离的限制,所以是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声响叫动,无声响叫静。相对于能闻的功能而言,听到声响称为有,听不到声响称为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虽然有时听不到声响,然而能闻的本性却永远存在。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有听到是生,没有听到是灭。换句话说,有听到是动相,没有听到是静相,把动静二相拿开了,能闻的本性还是摆在那里,它永远不变,所以叫常真实。上面引用《楞严经》的原文说明闻性具有圆、通、常三真实性。

【释曰:此是直说,如今一切众生,日用现行闻性三真实之理。一圆真实,二通真实,三常真实。】

“释曰”,从这里开始是永明寿禅师说明“观音法门”的殊胜。“此是直说”,观音菩萨用耳根闻、思、修而证果,只有这个法门是直截了当的。

“如今一切众生,日用现行闻性三真实之理。一圆真实。二通真实。三常真实。”就是一般凡夫,日常生活中一天到晚谁不用到耳朵。现代科技昌明,噪音特别多,是噪音的圆真实、通真实、常真实。因此之故,身心不得安宁。如果真懂了“观音法门”的修持要领,第一,耳朵就不再受到噪音的影响,耳朵不会聋;第二,无论是如何恐怖的声音都不会怕;第三,就是整个地球爆炸了,心念也不会动。

【一圆真实者,以闻性遍一切处。十方声尘,应时无有前后,以同时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离水。以声处全闻,闻外无法。即是本闻,自具圆通之性。非待证圣,方有斯事。故法华经偈云:父母所生耳,清净无瑕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又云: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

“一圆真实者,以闻性遍一切处”,所谓圆真实者,因为我们能闻之性无处不在。“十方声尘,应时无有前后”十方八面的音声一响,立刻同时听到。

“以同时周遍一一皆不出自性,如水起波,波不离水”,能听闻十方有声响,是依自性而起的作用,就好像水上起了波浪一般,波浪本是水变的,所以波不离水。“以声处全闻,闻外无法”。由此可知,声音来它完全听得到,除了能听的闻性之外没有第二个东西了。“即是本闻,自具圆通之性”,以人来讲,能闻之性的本身具备了圆通的功能。“非待证圣,方有斯事”,并不是要等做功夫证到圣人的果位了才有这个本事。

“故法华经偈云:父母所生耳,清净无瑕秽。”佛在法华会上说,父母所生给我们的耳朵,自性生来本自清净而没有杂质。“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如果人的心能够宁静下来,所能定力功夫训练好了,就凭父母所生的肉耳,就能听到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切音声。

“又云:持是法华者,虽未得天耳,但用所生耳,功德已如是。”真依《法华经》来修持佛法而进入法华境界的人,虽然尚未得到天耳通,就凭我们现有的耳朵就有那么大的功力,可以听到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音声。换句话说,可见我们的生命原本具有这个功能。但是这个生命无限的功能一辈子都没有发起来过,只有靠修佛、打坐静定到极点的境界,与生俱来的功能才会复活起来。

【二通真实者,且眼根见性虽即洞然,能观前而不观后。鼻舌身等三根,皆以合中知,因能所而生起。若意知根,所缘不定,念念迁移,故五根所不齐,唯耳根圆通无碍。听响之际,任隔碍而远近俱闻。妙应之时,无拣择而大小咸备。故高城和尚歌云: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十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则处凡身而不减,居圣体而非增。常现常通,尘劳不能匿其神彩;非间非断,天魔不能挫其威光。不坏缘生之耳根,圆具一灵之妙性。】

这一段是永明寿禅师说明耳根闻性具通真实的部分,内容大部分我们在前头已解说了,就不再赘述,请大家自己看。至于高城和尚则是宋代以前的禅师。

【三常真实者,音声性动静者,动静是音声之体,性于闻中似有似无。若无声时号无闻,非实闻无性。以闻性常在,若闻性随声尘灭,则前声灭时,后声不合更闻。故知声尘自无,闻性非灭。声尘自有,闻性非生。又非唯闻性无生。返观声尘,亦无生灭。以从缘而起,自体全无。如华严论云:一切诸法,犹如谷响。】

我们选重要部分再做一次说明。“以闻性常在”,耳朵听到外来的声响时叫动,没有听到时叫静。无论是否听到外来的声响,闻性的功能常在。

“若闻性随声尘灭,则前声灭时,后声不合更闻。”假如我们认为外来的声响没有了,耳朵听闻的功能也就消失了。那么在前面声响消失后,我们就不应该会听到后来的声响。这就说明了我们耳朵听觉的功能是永恒的存在。

“故知声尘自无,闻性非灭”,由此,我们应该能了解,声音来了耳朵反应就听见了;声音没有了,耳朵还是听见了,听见没有声音的境界所以声尘本身没有自性,而我们能听声音的功能——闻性,并没有随着声音的生灭而起变化。“声尘自有,闻性非生”,声音的本身没有自性,生是自有,灭是自灭;而耳朵能听的功能则生而不生,应而不应。

“又非唯闻性无生”,再说并非能听的闻性本身不起作用。“返观声尘,亦无生灭。以从缘而起,自体全无。”我们进一步地来观察声音的本身,声音从有到无本身并无生灭,只是能量的转换而已。这个原理现代的物理科学探讨得很清楚。声音的产生是由因缘和合而有,因此它没有本身的本体存在宇宙间。

“如华严论云:一切诸法,犹如谷响”,由音声的道理推而广之,来看宇宙万有一切现象的产生都和声音一样。好像深山的幽谷中循环振荡而起的回音,虽然有现象,有作用,但是却没有真实的本体存在。这个意思是说一切事、一切理都象空谷的回音是空的。例如,我一拍手就发出声响,因为空。一拍才发声犹如谷响,假如是实的就拍不出声了。虽然产生了声音,但它存在吗?声是无常,它本来是空的。不只是声音的本质如此,就是天地万物人间诸事,尽管百态繁华,都如声音一样,犹如谷响、本来空。

【故文殊云: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这里又引用《楞严经》的原文。众生因为迷失了能听后面的本性,“循声故流转”,而跟着声音的现象轮回。“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兴趣广泛什么东西都看叫“博闻”;真有头脑把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得住叫“强记”。但是博闻强记还不是学问,只能说是学识不错,这在中国古文叫做“记问之学”。

在中国文化里“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充其量不过只是个书柜;其次就是辞章之学,这是文章写得好;还有一种是义理之学,等于哲学,这是真正的理透过修养应用在待人处世上。拿中国文化来讲,义理之学的完成也就是内在修养的成功,还必须辞章也好,又能博闻强记,才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知识分子或称为一个儒者。

阿难虽然强记,学问渊博,文殊菩萨仍把它许为“邪思”。因此学问越好修道越不容易成功,因为执著名相多,因此妄想多,这在佛法就叫做“所知障”。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不管学密、修禅或念佛,坐在那里总是打妄想。因此第一个困难就是妄想不能去。这是什么道理?就因为不能“旋流获无妄”,我们的思想习惯就象电风扇开了一样,这个旋动的流转太快了。修道的道理就是把这个流转先缓慢下来;然后再返回来,回到本位上不动了,达到真如不妄想的程度。这个过程就叫做“旋流获无妄。”

“又云旋汝倒闻机,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这里文殊菩萨下了结论,说明了修“观音法门”如何悟道成佛。

“旋汝倒闻机”,假如修“观音法门”把耳朵都塞起来,还是听到心跳及血液流动的声音,仍然在能所对待的境界。要把心静下来听,听到内在及外在的声音都与你毫不相干,等于没有听见一般,就是“倒闻机”。

例如,明朝的《憨山大师年谱》记载,当年他在五台山住茅蓬时不能入定。于是他就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原来是五台山的积雪融化成水,流到溪流嗡嗡作响。他想想没办法,于是他拿起圃团在那桥上一摆,索性坐在最吵闹的地方让它去吵。忽然什么都听不见,等他一出定已经过了七天了。什么都听不见,这是功夫,不能说是他悟了道,这就是“旋汝倒闻机”。那个能闻的作用不听声音了,而回到能的本位上。

进一步要“返闻闻自性”,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一个定的境界,有了这个基础后,能够在入定以前、出定以后或是功力再深在那什么都听不见时,再用灵敏的智慧推究:这个现象是如何变来的,后面是个什么东西?这就叫做“返闻闻自性”。

在这个地方一悟,悟道了就“性成无上道”,也就是明心见性,证得菩提。因此,随时随地六根六尘要关闭就能关闭才可以谈“定”,有了定以后,才由定生慧而开悟。

所以“返闻闻自性”的“闻”不做耳朵听闻的闻来解释,我们勉强把它换个字叫“返闻追自性”,即一直追究下去看看自性在哪里?见到了自性才是“性成无上道”,就证到了耳根圆通。“圆通实如是”,耳根圆通的道理在这个地方。

【如今以声为闻,背心循境,岂不是倒闻之机。若能旋声尘之有流,复本闻之无妄,则是返闻自性。得本归原。内灭翳根。外消尘境。能所既脱。本觉道成。寂照圆通。真实如是。】

这里永明寿禅师自己再做结论:他说现在我们听到的声音是所闻的现象,如果跟着声音走就“背心循境”,违背了你的本心。

有许多年轻同学告诉我,老师,我打坐时听念佛的录音带好不好?我说:为什么?他说:听念佛录音带越听越清净。这里就告诉你,那就是完全跟着声尘在流转。你觉得有点清净,我是承认,但那是你心影里头的假象,是妄觉。例如,听到高雅的音乐情绪会被引到有些飘飘然,这是意境的境界,是大妄想境界。对普通人来说是对的,但对修道求证的人来讲则是错的,这就是“背心循境”。因为你的心已经动了,跟着音声的现象在跑了。

“岂不是倒闻之机”,这个机关开颠倒了,不但没有关闭反而打开了跟着流转了。

“若能旋声尘之有流”,打坐起来听录音带好不好呢?好呀!要能做到旋声尘之有流,开始听得很悠雅,听到后来什么都没有。乃至打雷或原子弹的爆炸都不受动摇。

“复本闻之无妄”,能闻的功能回转来,回到本位上,这个境界上没有妄想也无所谓能闻。道家的思想就用“混元一体”来形容它,是人与宇宙混然一体。“则是返闻自性”,这个时候,你那灵敏的作用自然回转来听那个能听的自性。

“翳”,就是眼睛得了白内障的毛病,好象有一层薄薄的纱把眼睛给障住了。“内灭翳根”,表示能闻的翳还障在那里,要把它拿掉。“外消尘境”,一切外境都不相干了。“能所既脱”,所闻的声尘及能闻的作用,这两种都解脱开了。“本觉道成”,本来是佛的本性就现前了。

“寂照圆通”,这四个字是形容词,形容自己的本性是永远寂灭的,如果到达了这个境界就是到最热闹最吵闹的地方,他的身心内在的感觉都是寂灭的。虽然寂灭,然而一样能照见一切,不但自己起心动念的丝毫习气都知道,乃至外界一切众生的心理行为也都清楚。“圆”,就是圆满。“通”就是通达。不能把这四个字看成一个概念就带过去了。

“真实如是”,真如自性就是这样或是真实的佛法就是这样。

【是以若了闻性,即成正觉。于是心境双融,动静俱泯。】

又是永明寿禅师自己的说明。“是以若了闻性,即成正觉”,所以说,由观音菩萨圆通法门的返闻自性进入,一定可以成佛。“于是心境双融”,到达了返闻闻自性的程度,由于心平等而归到真心,真心也空了,一切的音声也空。音声空了,一切境界跟着皆空,此时心与境自然相互圆融。“动静俱泯”,因此,听到音声的动相与没有听到音声的静相,这两种相都平静了。

整理自《宗镜录略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自性)(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自性)  

 刘嘉诚博士:业自性空而能生果报 

 黄国达居士:自性见的消融 

 黄国达居士:中观无自性之研究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何谓“自性” 何谓“唯心” 

 大安法师:答当处寂光,何必取舍和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自性与生死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自性与庄严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反闻闻自性 

 宽运法师:自性弥陀 唯心净土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