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定弘法师:印祖开示往生要道暨净土修学座谈会


   日期:2013/11/26 9: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黄警官,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午安!很感谢黄警官和诸位这样盛情的欢迎,定弘很抱歉,因为下飞机提行李时间耽搁了,让大家久等了,真是很不好意思。这次定弘第一次来到讲堂参学,就已经被这里的真诚恭敬的氛围摄受,大家能够在这里修学是莫大的福报,我们也很感恩黄警官这样的护持。

  正如刚才黄警官所介绍的,定弘蒙恩师上人净公老和尚的慈命,到这边埔里正觉精舍跟上果下清律师学戒,预计要学三到五年,才能够打好修学的基础。这五年学戒当中,定弘也是想著一切的经教都放下,专学戒律,因为这是佛陀当年制定的这样的原则,说五夏以内要专精戒律,如果比丘五夏(就是五个结夏安居之间,就是五年),五年之内如果没有好好学戒律,就学经教,佛就会喝斥,是不允许的。所以戒律是修学的基础,戒为无上菩提本,我们要修证菩提,这个是根本。所以净空老和尚慈悲,安排让我跟果清律师来学戒,我就听话,放下讲习,放下经教,一心一意的先把这个基础打好。所以本来是不想再出来讲课的,黄警官盛情邀请了好多次,结果盛情难却,我跟他讲,说我们就座谈一下,也不要正式的讲课,他也就满口答应。结果没想到来了之后见这么多的同修,当然心中也是非常的欢喜,能够跟这么多同修结缘。所以今天也不算什么正式讲课,就简单的谈谈一些修学的心得体会,跟大家聊一聊。

  我们今天谈的话题是印光大师的一段精辟的开示。这段开示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了,每一位同修可能都已经拿到阿弥陀佛的小画像,背面就是印祖的这个开示。这个开示,最好大家都能背下来,这个很短,但可以说是印光大师一生所修学精髓的一个开示,可以说也总结了我们末法时代修行人如何修证菩提、如何能往生净土的最精辟的一段开导。

  我们就简单的来讲一讲。如果真能把这段话完全落实,你往生是决定有把握的,持戒、念佛都在其中。因为戒律的精神,定弘总结的,第一个是少欲知足。人如果能够少欲,他自然就能够持戒,换句话来讲,戒律也就是让我们能够断贪瞋痴这些烦恼,对治我们的贪欲、我们的瞋恚习气、我们的愚痴,使我们能够把这些见思烦恼放下,这样才能够出三界。戒律跟世间的礼有一点不同,虽然都是一种规矩,但是礼的规矩是帮助我们修身,同时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它的目标不是出三界的,它是世法;而戒律的目标是让我们对治见思烦恼,而能够出离三界,所以这是一个出世法,是解脱道。所以少欲知足就非常的重要。第二个方面,戒律的精神是一心敬慎。我们能够在戒法上很留心、很谨慎,一心一意的持好,不管你是受了五戒,还是菩萨戒,或者甚至是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你受什么样的戒法,就好好的去持,一心一意的、一丝不苟的把这个戒法都能够落实、都能够做到,这样恭恭敬敬的依佛的教诲去做,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你那个敬慎的心就出来,一切都能恭敬,举手投足都会想到有没有违犯佛陀的教诲。当你恭敬谨慎到一定的程度,心就能得定了。所以持戒最后它的结果是能得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戒律要愈精细愈好。

  所有的戒法,比丘二百五十条戒,也都跟五戒是相应的,都是五戒的展开,大家在家居士能够把五戒持得很好,实际上你就总持了佛陀给我们所制定的戒法。因为你得定了,得定就叫定共戒,那你就绝对不会犯戒,念佛人就能得三昧,所以持戒是很殊胜的。印祖在这里没有直接给我们讲持戒,但实际上你从他这开示当中可以看到,都是教我们认真的持戒,在生活中、待人处事接物中,都是这样的一心敬慎。我们就闲言少叙,我们来看这一段文。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先看到这里。这段话讲的是我们日常的修持。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念阿弥陀佛要求生西方的,对不对?要求生西方,不是说我只念阿弥陀佛就行,日常的修持是非常的重要,因为如果我们日常没有注重修持,念佛是不相应的。古德有讲「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心散乱往往都是因为日常没有注重修持,所以心是放逸的,通过我们这种修持的话,可以把我们的心能够收回来。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跟我们讲,念佛怎么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印祖所说的这种修持,都是教我们都摄六根。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境界,一接触的时候我们要觉悟,不能随顺烦恼习气,要随顺佛陀的教诲,这样就能够从恶回归到善;再加上当我们起妄念的时候又能够立刻觉照,用阿弥陀佛去替换这个妄念,这就是从迷回归到悟。这都是都摄六根,这样你的净念相继才是有保证的。所以印祖这里讲的开示,无论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四众同修都是一样的。

  首先第一个,『必须上敬下和』,对上要恭敬,对下要和睦。这个上包括范围是很广的,在家里有父母、长辈、老人,这都属於上,包括兄长、比我们辈分高的、年龄高的这些人都是属於上;在公司行号、机关团体里头,我们的长官这也是属於上;在佛门道场里面,如果是出家人,下座的比丘要尊重上座的比丘,也就是戒腊高的人就是上。佛门的伦理跟世间的伦理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是按戒的腊数。像我们在正觉精舍,对佛门伦理都是很注重的,戒腊低的人受戒时间短,必须要尊敬戒腊高的,他不是按实际年龄,按戒腊。

  所以我们是属於下座,出家才两年,受戒也还不到两年,见到高腊的比丘都要顶礼,都要礼敬,排的座位也好,走路的次序也好,都是要长幼有序,腊高者在前,腊低者在后。这样的话,真的有这种伦理的规矩,自然人心就会比较安定,他就没有争的念头。吃饭就按顺序,戒腊高的人就先排,他们拿完饭菜我们再开始拿,每一样的事情都是按这样的次序来排。实际上跟《弟子规》讲的「长者先,幼者后」完全一样。这样的做法结果就是和谐,所以在正觉精舍很难得,五、六十位比丘在一起,我到现在已经半年了,还没有看过有什么吵架、口角,都没有,这是非常难得的。因为现在佛门道场,正如我们净公老恩师有时候常常提的,两个比丘在一起都有可能会吵架,在正觉精舍这么多的比丘在一起都没有,就是佛门伦理大家都很注重,另外很注重戒法,很注重规矩,真的是修六和敬。

  我们在家居士团体也是一样,能够修六和敬、重视伦理。在家人一般是看年龄,年长者我们要尊敬,或者是他学佛的资历很高,甚至可以做我们的老师,我们也对他尊敬。这样的话和敬的心态出来,你这个心就很调柔,三昧它的前方便(基础)一定是调柔的。如果我们心很刚强,个人主见很强,个性很强,不能够柔顺,跟人家相处都不能和谐,那你是绝对不可能得三昧。所以你看一个人能不能得三昧,你去观察他,一定是很调柔、心也很寂静,这种人就是得三昧的样子。

  所以「上敬下和」这是非常重要,佛门道场如果都能够修六和敬,这个道场就是正法道场,它就是世间一切团体的榜样。僧团,从广义上讲有四个人在一起修六和敬,这个团体就叫僧团。真的把六和敬全部做到,这个团体就能够住持正法。所以古德讲法赖僧传,佛法要依靠僧的这个团体来传,所以我们在佛门团体里面就要尽这一分义务,一定要和敬,和为贵。假如说伤了和气,那你再有道理都变成没道理,就是你只执著你自己的道理,而最后结果伤了这个和,实际上就是没有道理。所以放下自己的主见,随顺别人,随顺团体,这样的话你自然就有功德。

  上敬下和,对下和对上,对上是恭敬,对下是和睦,实际上都一味的,都是这样的和敬的心。然后自己的修持上,『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持戒上面是忍辱,忍辱的功德远超於布施和持戒。菩萨六度是一层一层往上提升,最开始是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一般人很难说一下子身心世界全都放下,那是很难的,那我们就从一点点身外物放下开始。

  像我自己是个钝根,我就是这样一点点的从外放到内,一开始就尽量的多布施,自己有多余的钱财,拿去做法宝、拿去护持三宝,哪怕是不多的,我们能够尽我们所能,然后为团体服务,这是内财布施、外财内财。布施到习惯了就很欢喜的,愈施愈欢喜,不会觉得好像舍不得,那种吝啬的习气慢慢一点点就化除掉。最后把自己整个人都要布施出来,把你的工作也要放下,全身心的投入到圣贤教育工作当中,跟老和尚学习。老和尚也是希望我们走出家弘法利生的道路,也是要听话,就是不要有自己的意见,把自己的意见也布施出去。你看,世界就是身外物,还有你的身,还有你的心,你的心就是你那些妄想、你的执著,全部都布施掉,然后你就能够走上这条路。

  出家,老和尚是鼓励我们出家要走弘法利生的路子。我在出家那天,我是两年前二0一一年国历七月十五号在香港圆明寺出家,是净公老和尚给我介绍他的一位三十五年的老朋友,上畅下怀老和尚,让他来给我剃度。剃度的那一天,净公老和尚也亲自到现场来观礼、来加持,畅公就请净公老和尚上座给大家,也特别是给我这种出家的弟子开示,老和尚讲的几句话,我现在一直都记著。他说我们出家的使命就是要把佛陀教育从宗教回归到教育,让大家真正认识佛教,要把佛陀教育发扬光大;而且不仅佛陀教育要恢复到教育,所有的宗教都要恢复到教育。所以走这条路,就一定要把自己的身心世界种种的执著都要放下,你不放下你不可能走得成功。

  所以出家两年就不遗余力的去讲经,也下定决心讲《无量寿经》。结果今年年初的时候,忽然又有了一个大转折,我们净公老和尚一下子说让我去学戒,不能讲经了。这个时候看你能不能放下。其实人生都是很多的历炼,我们觉得正是在讲经讲得得心应手、如鱼得水的时候,那时候也是不容易放下,结果一下子急转弯。这些都是老和尚给我们的锻炼。反正一句话,就是要听话,不要有自己的意思,老和尚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所以叫我们讲经我们就出来讲经,叫我们不讲经就不讲经,叫我们去学戒就去学戒,叫出家就出家,叫学戒就学戒,一切都要随顺师长的教诲,随顺师长就是随顺佛陀。

  因为佛法是师道,我们虽然现在见不到佛陀,但是我们有师长在,师长就代表佛陀给我们教诲,所以我们尊师重道就是尊重佛陀。这是佛在经上讲得很明确的,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讲的,说弟子视师当如同视佛,不能够对老师有任何一种逆反的心,一定是完全的随顺,这样就对。当然自己要修忍,忍住什么?忍住自己个人的分别执著,忍住自己个人的知见,没有我执了,一定要随顺,这样你的布施才有可能叫圆满。你要是忍不住,你个人执著太严重,实际上你那个布施是不圆满的。所以有布施、有持戒,最后要忍辱,才能把你布施持戒的功德保得住,一切都要忍,「忍人所不能忍」。

  在我们待人处事接物当中,往往都会遇到一些逆境、一些恶缘,这个时候也要忍耐。在这个时候忍,你的业障就会消掉;如果你不能忍,在逆境恶缘里你会起瞋恚心,那你的业障就消不了,反而会增长业障。所以这个时候马上要想起经典的教诲,想到自己是要往生西方的人,诸佛菩萨都能够看到我们的心,为什么一个求生西方的人,还要跟这个虚幻的世界过不去,还要跟种种人事物对立,还会起瞋恚心,诸佛菩萨看到了不都笑话你吗?所以自己想到这一点,就要把它放下,让自己的心愈来愈柔和、调柔,这就非常的好。

  「行人所不能行」,人家可能都不愿意干的活,自己要去干。定弘刚刚到正觉精舍,也是对自己一个锻炼,因为过去没有干过的活,现在也要干。刚到道场里面,正觉精舍是一个很正统的传统丛林,所以刚进去的新戒比丘都要多干活,它那边是五腊以下的人主要承担劳务工作,到五腊以上就会比较的轻松一点。那边大概三分之二的人都是五腊以上,所以这半年以来,基本上五个月都是干很多的勤务。早上四点钟上早课,上了一半大概四点半就要下殿,就到大寮,大寮就是厨房。然后洗菜,大概是四、五个人要洗五、六十个人的菜,洗菜择菜,而且要很细致的,每一个菜都要三易水,都要洗得干干净净的。有些不好的菜要细细的挑出来,挑不好的话都会被呵斥,你挑不好让比丘吃了之后闹肚子的话,那你都有罪过,所以都要很认真、很耐烦的去做这些事情。基本上早上从四点半一干就干到六点钟,就是择菜洗菜。

  因为现在定弘也没有吃早餐,别人吃早餐的时候我就去洗碗,洗碗一直洗到大概差不多七点,然后去扫地。我是负责大殿周围的走廊,先要扫,然后再拖,差不多也是干一个小时。干到八点钟,然后就开始早上的上课,我们统一有课程,一个半小时。到九点半下课,马上又要到大寮去干活,就是负责切水果、分菜等等,一直到十点半打板,用午斋。用完午斋之后,又洗碗,锅碗瓢盆很多,都要洗,差不多洗到十二点半,甚至有时直到一点钟,然后才可以松一口气。所以从早上四点来钟一直到中午一点钟,基本上都是在紧张忙碌当中度过。一点钟回到寮房已经很累了,只好倒下睡一个小时,再起来才有自己学习的时间。不一会又到六点钟,准备上晚课,上完晚课就是八点多,八点多之后就敲钟打板准备睡觉了。所以一天都是这样很紧张的过。这是定弘以前没有体验过的。他们跟我讲说,大陆过去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都上山下乡,他说你现在也上山下乡,因为正觉精舍正好依山而建,埔里是山城,我们也上山下乡了,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正觉精舍三多,第一个是供养多。因为那边持戒精严,所以周围的居士都非常的护持,菜、这些供品都很多,当然菜多就要洗菜也要多。我们有的同修很难得,专门种有机的菜送过来,所以说我们也很感恩的。除了供养多以外,还有蚊子多,特别是听说台中的特产叫黑金刚,你们有知道吗?黑金刚比蚊子厉害好几倍,它是你赶都赶不走的,而且一来一大群扑在你的肉上,蚊子只是单个行动,它们是一群行动。然后它咬了你,痒的程度比蚊子要厉害好几倍,赶又不走,它宁愿死都不走。忍蚊子是可以忍,蚊子叮在肉上,我们都可以说供养;黑金刚一开始我真的受不了,但是没有办法。有个法师跟我讲,他说出家人要做大丈夫,就要忍人所不能忍,凡是什么痛、痒、热、寒、苦、累,你都得忍。所以最后咬著牙忍,当它咬的时候就作念头,我要用我的大悲血来供养你们,希望结个善缘,将来我往生之后再来度你,这样想反而就没那么痒了。要是你要赶它,它来个回马枪,那是很厉害。

  第三个就是蚂蚁多,在精舍的蚂蚁,在春天的时候蚂蚁繁殖期,真的是没见过,很吓人。早上一起来,见到寮房自己屋里的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蚂蚁,外面更是多,拿扫把扫都扫不干净。所以师父上人跟我讲,你可以跟它们沟通。我说怎么沟?拼命沟通都好像不灵。然后师父说,这是它们来分享你们的功德,我说那只有忍。所以这都是以前没有体验过的,忍人所不能忍,这是都要忍的,实际上这些都是修行。

  既然我们走出家的路,师父常讲,我们也要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个苦并不一定说好像皮肉很痛那种病苦,不一定是那种苦,就是你能够通过持戒受到这种生活的磨练。像日中一食,一开始我也不敢下决心,我就有时候看到我们三分之二的这些法师们都日中一食,我就请教他,你怎么能够日中一食?他回答我很简单,他说你不怕死就行,不能想那么多。结果我想,是,我们还怕什么死?死了就去西方,那好。所以也就学著日中一食了。

  那是从二月十五佛陀涅盘日开始,刚好是我们师父上人生日,我那时就发心。因为佛陀当年嘱咐比丘,要「以戒为师,以苦为师」。当时迦叶尊者已经年纪很老了,仍然坚持头陀行,十二个头陀行里面就有日中一食。佛还劝导迦叶尊者,说你现在年纪老了,不必要这样坚持苦行,你可以跟一般比丘一样,只要过午不食就可以了。结果迦叶尊者就说,我不能够随顺佛陀,我一样还是要坚持头陀行。结果佛陀很赞叹迦叶,就对众比丘说,我这个佛法就是因为有像迦叶尊者这样的苦行,所以能够得以长久住世。当时我看了这段话也是很感动,在佛陀涅盘日就发心日中一食了。刚好是师父生日,也希望以这个微薄的功德,来回向我们老人家长久住世。

  这些所谓的苦行,一般人好像觉得挺苦,其实当你真正这样做下去,特别做成习惯了之后,其实你不会觉得苦,而且你会觉得是一种解脱。少欲知足真的是一种解脱,因为当你没有什么欲望的时候,你就自然没有那种求人的心。所谓「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你的人品就是要慢慢的去积累,你什么都不求,那你自然就会高尚起来。所以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像我们果清律师持戒精严,三十多年日中一食、手不捉金,这是很不容易办到的。手不捉金银这个戒律在我们精舍也是只有大概六、七位比丘发心来持,一般的比丘他是用《根本有部律》,就是金钱可以说净,也是可以持的。但是《四分律》,就是戒律有五部律,有《四分律》、《五分律》、《僧只律》、《根本有部律》等等,《四分律》就比较严格。我们果清律师就按照《四分律》来持,所以他手是不碰金钱的。我们也问过一些法师,说假如真的有用钱的时候那怎么办?跟著他的侍者就跟我讲过他一个故事,说有一次果清律师出门,结果没有人护持的时候,本来去一个地方要搭巴士,没有钱买票,因为身无分文,怎么办?老人家就坐在那个车站那里等,他也不攀缘,一直等,从早上等到下午,一直等到有人发心供养他车票。

  你看他有这样的恒心和毅力,这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我们一般不理解的人还觉得,这好像太迂腐了,其实不然,他这种就是真正尊重佛陀的戒法。能够这样的去精严的持戒,能够以苦为师不怕吃苦,这是诸佛如来所赞叹的,而正法就是这样能够得以承传。如果我们说这些戒律都无所谓,只要是杀盗淫妄重戒不要犯就好,其他轻戒就可以不守了,久而久之,我们对戒法的尊重心就没有,然后愈来愈松弛,到最后可能杀盗淫妄都干起来了。往往都是轻戒老是不守就会影响、会威胁到重戒。

  所以果清律师他要求我们持戒要轻重等持。轻戒都丝毫不犯,你怎么可能犯到重戒?因为轻戒是保护重戒的。譬如像淫戒,比丘戒第一大波罗夷戒就是大淫戒,大淫戒之前就会有很多的比较轻的戒,像僧残就比较低一等。僧残就是跟女人在一起讲这种淫欲的话,你这个都不犯,那你就不会犯到波罗夷罪。波罗夷罪就是叫断头罪,就已经没有比丘的资格,戒体都已经被破坏了,僧残罪犯了还可以忏悔。僧残戒之前又有波逸提戒,就是你不能跟女子在同一个房间里面单独相处,虽然你没有染污的心,但是你也不要这样做,你不能这么做的话,那你自然重戒更不可能犯。再往前推的话,甚至你打电话都不要去打,跟女子通话都不通,这样的话你对最微细的突吉罗罪都没有了,自然重戒你肯定是完美无缺。当然小小的戒,如果是因为为弘法利生的事情可以去开许,但是为了尊重声闻戒,我们回来还是要忏悔。譬如说我们正在谈著重要的事情,跟女子通了电话,晚上都要去忏悔,甚至跟自己的母亲通电话,按照戒法都是要忏悔的。你看这样精严的去持戒,那你对戒法的尊重度就很高,绝对不会去犯那么重的戒,所以轻重等持是很重要的。

  底下说『代人之劳,成人之美』,这一点是培养自己随喜功德、恒顺众生、广修供养这样的心态,这些心态都是跟菩提心相应的。在《无量寿经》二十四品里面,三辈往生都要求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所以发菩提心是往生净土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第一必要条件。如果你只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但是没有发菩提心,你也往生不了。所以发菩提心比一向专念更为重要,大家不可以忽略这一点,以为我念佛就行了。但是你的心不相应,念佛也不行,只是修一点口善而已,得一点将来人天的福报而已,不是往生净土的资粮,往生净土发菩提心很重要。

  发菩提心了就有菩提心的相状,你检查检查自己有没有发菩提心,这里就可以检查:你能不能代人之劳,你能不能成人之美;见到众生有需要你帮助的,你能不能伸出援手;见到人家的好事,你能不能够去助一把力,你能够随喜功德,哪怕是自己没有能力帮助,你能够赞叹。你看黄警官能护持这样的讲堂,我虽然没有办法能够护持,我在旁边赞叹赞叹,成人之美。虽然不能代人之劳,至少你有随喜的心,这个随喜的心就是善心。

  我们凡夫,真的,如果没有好好的学佛,没有能够观察自己的心理,你就会感觉到,你自己无意之中会犯很多的恶业,而且这个恶业是遍布法界。什么意思?就不光是你在台北这个地方造恶业,实际上如果你飞到美国,你那个心也会带到美国,一样去造业,而且你要是晚上作梦,梦到你到月球上,你也是带著这个心到月球上造业。所以那个恶心是遍布法界的,因为整个法界是你的心变现的,你那个恶心遍布。

  我们凡人往往就会犯什么恶业?嫉妒的恶业。那个嫉妒的心都是因为深度的我执产生的。我跟人那种对立,见到人有好事不能够随喜,反而会生嫉妒。一开始是不以为然,觉得这没什么;然后再加强一点,心里就很不高兴,看到人家做好事心里就觉得有瞋心、有反感,这都是嫉妒心;甚至会毁谤,造口业,那又加一层;甚至你还去障碍他,这是身业也造作,身口意都造作这种嫉妒,那将来果报都是在地狱。所以我们修行人要舍离嫉妒之心,嫉妒是很可怕的恶业。连世间人都讲,嫉妒心是心灵的肿瘤,你要是不好好的去控制它,它愈长愈大,最后变成绝症,你就没救了。

  所以要成人之美,要随喜功德,要养成这个随喜心,见人家有点滴的善事,都发一个随喜的心,让我们的善心遍布法界。二十四小时,乃至晚上作梦,我们都是发随喜的心,这样你的功德就很大。随喜的功德跟他真正去做这个功德是一样的、平等的,那何乐而不为?你都不用去做,你就跟他平等功德,只要发随喜的心就行了。因为理上讲,人我是不二,他做就是我做,只要我随喜,那他的功德不等於是我的功德吗?你要是嫉妒他,他多大功德你就多大罪业,何苦来!所以常常要帮助人,代人之劳,成人之美。

  底下『静坐常思己过』,这个静很重要,一个人有没有修行,就看他是不是安静,因为安静才跟三昧相应。从来没见过三昧的人一天到晚爱说话的,不会的,他都是很静、很少言。连世间儒家讲君子,是慎於言而敏於行。代人之劳这个时候敏於行,你很快的去做,但是平常就少言寡语,守默,六根收摄住,这样你的净念才能够相继,所以平常要安静。静坐当然也包括静立,站立的时候也是一样,走的时候也是这样。都要怎么样?常思己过。当我们常常观照自己的过失,你的六根就会收摄;如果常常看到人家的过错,你的六根都是放逸在外面,这个跟你念佛三昧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常思己过就是帮你收心。世间的圣贤都是讲收心的学问。你看孟子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放出去的心,放在五欲六尘上放逸的那个心,你把它收回来,你把它收回来这就是实学。不在乎你读的经典多少,而在乎你真正能不能有收心的功夫,所以常思己过就是收心。

  君子慎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都很密切的留意自己的起心动念,看看我这个念头是与善相应,还是与恶相应。什么是恶?自私自利就是恶,贪瞋痴慢就是恶。那善反之,大公无私是善,能够寂静调柔这就是善。常常都审察自己的念头,用这样切实的功夫来观照自己起心动念,哪有什么工夫去谈论人家的过错?『闲谈不论人非』,他自然就不会搞这些讲是是非非的事情。凡是讲是非的人,都是那个心很放逸,他本身那个心就是恶心。所以古德讲,「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这个人都不是善人。因为什么?他心是往外跑,攀缘五欲六尘,深度的分别执著。所以遇到这种人,就不要跟他谈,你就守默,他跟你讲半天是是非非,你就是阿弥陀佛,讲完之后他问你,你听见没有?你还是阿弥陀佛,下次他就一气之下不找你讲,不找你讲就正好。「闲谈不论人非」,这真是切实的功夫,当我们能够这样做的话,你的心才会得定。

  所以从不论人非,到最后不见人非,连见都不见。不是说我真的不知道,没有感觉人家有过错,不是的。你感觉到了,但是你不放在心上,问起,你自己知道清清楚楚,他是对是错你很清楚,但是你绝不放在心上。正如你走在马路上,你看到一个人随地吐痰,你知道这个人是错的,但走过你就忘掉了,你根本都没有放在心上,你绝对不会挽起袖子跟他骂,说「你怎么能随地吐痰?我拉你去那里学一学《弟子规》,你好好学学传统文化,怎么可以这样!」你不会这样,对不对?你就看到之后知道是错的,我们不要学他,走过就忘了。人家再问起你,那个人长什么样,那个人是什么时候见到的?你也可能不记得了。但是当下你很清楚,知道那是对还是错,可是你不放在心上,这叫不见人非。

  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真正是修道的人,你不去看人家的过失,你只是把眼睛收回来看你自己的过失,自己的过失忏悔都忏不完,你还管别人,哪有这个闲工夫?所以不论人非到不见人非,这样你的心就愈来愈清净。那用功怎么用?底下就告诉我们了,念佛。印祖告诉我们: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

  这就是用真实的功夫,真干。我们想往生西方,你不下这个功夫是不行,你不肯下这个功夫,说明你没有真诚心。有的同修说,「阿弥陀佛很慈悲,蕅益大师也讲,有信有愿就能往生。我信了,我也愿意去,极乐世界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我也愿意去。行就是乃至十念都可以,何必要这样辛苦念佛?」他说这个话有没有道理?他讲这个话,怕他用心用错了。祖师讲的没错,蕅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你真信切愿求生净土,你决定能往生,乃至十念都可以往生。阿弥陀佛也是发这样的愿,你看第十八愿讲得很清楚,「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乃至十念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阿弥陀佛。到你临命终时,只要有十句阿弥陀佛,你就决定得生。但是念佛这个心,一定是至心信乐,那个信乐前面有至心两个字,什么叫至心?至诚心,我真诚到极处,这个心叫至心,它里头没有夹杂。没有夹杂什么?怀疑、间断、投机取巧。你说既然十念法就可以了,我现在不用念佛,到临终再念就行了,投机取巧,那个心就不真诚。

  真诚的人是什么?除非我不知道,我现在知道了,要求生西方,我就拼命的念下去。我不是等临终才十念,我现前就是十念十念的至心信乐,每一个十念就如同临终那样的十念那么至诚,一直这样念下去,念到临命终,你肯定那个十念就是至心信乐的十念。我现在不好好的念,期待著在临终刚好最后十念那一小段是至心。你那是买彩票,你怎么能够保证刚刚好最后一张就投中?这是投机取巧,这个就往往是不能往生,因为没有至心。所以真正至心的人,就像印祖这里讲的,要「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要练这个功夫。

  有同修说,我现在不行,别说从朝至暮、从暮至朝,我就念个一百句佛号都老是间断,妄想就夹杂进来了。没错,初学都是这样的,但是你不要气馁,你不要退心。这就是我们有深厚的妄想习气,打妄想打习惯了,念佛很生疏。念佛你想拼命的念都念不成片,打妄想你根本不用使劲,它自然就出来,甚至妄想成片。所以修行修什么?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原来很生疏的,譬如念佛很生疏,老念都念不成片,老中断,要念到熟、念到不间断;原来打妄想打得很熟,连作梦都是妄想不断,现在让它生疏,慢慢的不打妄想,这就是真干。

  一开始你就从十句开始,我就保证十句佛号不间断,这个咱们应该有信心,对不对?十句佛号不间断,你稍微用点心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好,从这开始,然后再来个十句,二十句不间断,这个稍微再努力一下,也是应该能做到的,二十句成片,功夫成片二十句;然后再慢慢延长,一百句我也功夫成片,你的功夫就增长了;慢慢一千句也功夫成片,你就不错了;继续努力,每天这样的加强加强,到最后你能够一万句佛号都不间断,功夫就很不错了!你有这个功夫,基本上大的烦恼你可以降伏住,小的烦恼可能有时候会出来,习气,但是你也很快能觉醒。到你十万句佛号都成片,那你就几乎是三昧了,晚上睡觉都在念佛,二十四小时都能接上。这就是印祖这里讲的,「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这是讲二十四小时功夫成片的样子,念佛三昧最低的一层功夫。有这个功夫决定可以往生,你有往生的把握。

  如果你这个功夫没有,你只能够努力。但是你心里没底,到临命终时候,只能够希望众缘和合,阿弥陀佛肯定会来接你,希望那个时候自己心不要颠倒,但是你自己还是有点没把握。可是你不要动摇信心,一定要相信,最后阿弥陀佛是来接你的。有没有把握是你功夫问题,信心一定要具足。信心具足,愿望恳切,阿弥陀佛肯定会来,没有理由不来,这是阿弥陀佛发的愿。我们自己希望求我们心安,我们就要练这个功夫成片。所以一句佛号不令间断。

  那么往往间断的原因是什么?大家自己要常常观照,我念著念著的时候,忽然起了什么念头,你自己要觉察,这个念头往往就是平常你没放下的念头。譬如说念著念著,想著我孙子放学没有?那就是你没把孙子放下,这个你要马上觉醒,可能到我临终的时候,念著念著,孙子想起来了,这个时候就障碍你往生。所以平常你没放下的念头,你要好好的放下,往往在你念佛的时候你就会观照出来。所以妄想有时候也并不是坏事,它帮助你观察出来你有什么没放下,这就是烦恼即菩提。你没有这个烦恼,你就不能证得菩提,因为有你这个妄想出来了,你就知道你要放下它,你就对治。念著念著,觉得明年的生意该怎么做?你这开始又思考了,对金钱没放下,这些都是要把它放下。不外乎就是身外的这些东西,财色名食睡,放下;还有心里头对亲情的执著、恩怨、是非,这些统统要放下。

  有时候像我们也常常遇到,念著念著就想到,将来我弘法要怎么个做法,这属不属於妄念?一样也是妄念。那些也不能想,假如在临终时候你想那些,又回来了,你回来弘法,你不去极乐世界了,那也是很可怕的。即使你回来做了大法师又怎么样?还是六道轮回。我们以前可能就是这样经历过的,所以不能再搞了,一定要放下。「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你讲经说法弘法利生,那是供养,法供养。供养恒沙的圣人这么大的福德,不如你一心一意求生净土。

  所以往生西方,那是绝对的、第一的、排他的,什么其他的,比起往生净土来讲都是次要的,都是要放下。更何况我们稍微学一点般若就知道,这个世界就是梦幻泡影,一切法是空,哪有什么真实的东西?都是你念念相续的妄心变现的这些虚幻境界,就像作梦一样,梦里都有这些景象。梦里今天我们在一起,在孝廉讲堂一起研讨佛法,你可别把这个当真,假的,这是作梦。你要是以为真有个定弘法师来到孝廉讲堂,真有个孝廉讲堂,我真来了,那你就是执著,被眼前境界迷惑了。古德讲,「大作梦中佛事,建立水月道场」,这些是梦。要不要做?好事是要做,但是你不能执著它,因为都是梦幻泡影,所以都要放下。到往生西方的时候,这些全部都要舍离,放下了整个娑婆世界,极乐世界就现前。

  所以在念佛的时候都是这样的细密观照念头,用自己的般若智慧去放下眼前这一切,然后让你的心能够专注。放不下,最难的那就是情执,尤其是我们女众同修,因为女子比较重感情,普遍来讲比男子相对注重感情。当然世间讲有情有义也不是坏事,但是你要是执著那个情感,那就是变成了障碍你的道业。对治情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般若智慧。你看文殊师利菩萨宝剑在手,一剑慧剑斩情丝,用般若的慧剑,智慧的宝剑,把你的情执斩断。当你真正了达这个世间都是梦幻泡影,一切都是一场幻梦,没有实法可得,一切人都是假的,一切都是梦,一切物、一切事全是梦幻,你自然情执就淡了。所以常常薰习般若,对你放下是有好处的。

  念佛的方法,这里介绍『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念佛不用很大声,大声容易伤气,共修的时候偶尔一小段时间大声点念,庄严道场,这是可以。但是你总是大声念,念没几天恐怕你就得要吃补药了。平常要小声,养一下气,甚至是金刚持,金刚持是嘴在动,自己耳朵能听到自己念,但是别人听不到,小声念,很微细的念。或者是默念,默念是嘴都不动,心里的佛号那个声相在动,虽然是嘴没有动,没有声音,可是你的心还是听到你的声相,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声相还是有,所以你摄耳谛听,就用你的耳朵听你的心声。

  印光大师教我们十念法,这个大家都了解,以十句为单位,一般我们用三三四的节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十句,三三四。其实你不用去数,有的人要数手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数了半天自己也数乱了,不如用这个节奏,节奏感很强,你也不会乱。有的人用五句、五句这么念就容易错,念著念著,这是上面五句还是下面五句?就忘了。三三四是不会忘,它的节奏感非常强,你不用太刻意去数,它自然就是十句十句。

  平常就金刚持,定弘自己的感受,金刚持的效果是最好的。因为默念有时候我们的心力不足,就很容易被妄想拖走,因为默念要很强的心力才可以。但是我们金刚持,因为嘴在动,它会带动那个心,那个心就不用太费力,这是真的是比较容易念,所以平常你就可以这样念。

  我也鼓励同修拿一个计数器,这个计数器就是你自己有手指计数器,捏在手上,我念十句就摁一下、念十句就摁一下。印光大师说,可以不用数珠,就是不用计数,固然是很好,就只念十念,但是定弘感觉到就只念这十念,如果没有一个定课,有时候也是散漫。蕅益大师主张我们初学的人每天要有定课,他说或三万或五万、或八万或十万,毕此一生都不改变,如果你不往生西方,三世诸佛都成妄语。换句话说,你肯定往生西方,诸佛给你做保证。他开出最低的数字是三万,当然三万对我们现在人来讲也是有一点难度,比较有福报的人有时间可以念三万。

  我给大家按照黄念祖老居士开出的数字,一万,每天念一万,一般来讲稍微努力一点是可以做到。一万句佛号你用一般中等念佛速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个多小时不到两小时,一万佛号就能念完。怎么念?你也不用固定拿出每天两小时,这个一般可能也有点难度,你就平常拿在手上那个计数器,只要有时间就摁,我摁个十下就是一百句。吃饭,我现在拿著碗我也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是要念佛,我就这手托著钵,手指套著计数器,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边吃,心里就念阿弥陀佛,都摁计数。只要有时间就摁,一万佛号很容易摁下来,一天不会很难。像刚才我们坐车,从机场到这里四十多分钟,就摁了好多下,就有好几千了,所以很容易就摁完,坐飞机一个多小时就好几千。所以要平常用这个功夫,限一个定课,不要让自己懒散放逸。只要终此一生,你一万佛号不改变,按黄念祖老居士说法,你也是一样能往生。因为你有这种毅力、有这种恒心,你的至心就出来了。至心信乐,你不拿出实际行动,说我就有至心?不是口说的,要用实际行动来表现。蕅益大师开的三万是比较高的标准,能做到固然更好,做不到,最低也是一万,一万你要是不肯做,你确实往生就估计没什么把握,这是说老实话。

  所以平常要多念,念习惯了你这个佛号就容易成片,有止息妄念的功力。到最后『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这个功夫就已经是成片,它能够压你的烦恼习气。念头都不起了,你怎么还会有贪瞋痴,对吧?贪瞋痴就是你的恶念,我一切念头都没有,只有佛号,你这个贪瞋痴就不会有了。换过来讲,假如你现在还有贪瞋痴,说明你的功夫没有成片,这就是检验标准。你说我昨天还跟人发了脾气,不行,差得太远!好好念佛,让自己念佛的功夫提升。『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要快,毫不犹豫、斩钉截铁,不能姑息纵容你的妄念。特别是情执这些念头,这一起来它就一个念一个念拉著没完,你整个人就缠缚在当中,这时候就需要慧剑斩情丝,喀就把它斩断,把它消灭掉。因为那些都是与生死轮回相应,我们不随顺生死,我们随顺涅盘,我们随顺菩提、随顺净土。

  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稍微有一点修持就有傲慢心,这个是假的。连孔子老人家都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人就不行,不用看了,假的,即使他有周公之才,那都是假的。为什么?他有骄慢。周公你看多谦虚,吃著饭的时候,人家来了,立刻放下饭碗去接待,把自己口里的饭都吐出来,然后接待完了又回来吃。吃著吃著又来一个人,又吐出来又接待,「一饭三吐哺」,吐三次去接待。「一沐三握发」,洗著澡的时候有人来找,怎么办?头还湿,赶快(古人头发长)把头发卷起来去接待,回来继续洗。洗著洗著又来人了,又得卷起来,一沐,一次沐浴三握发,你看人家多谦虚。周公这大德都是这样的谦卑,所以反之傲慢是什么问题?傲慢就是因为愚痴,浅智才有傲慢心;「学问深时意气平」,学问深的人一定是很谦虚,都是觉得自己功夫很浅、学问很浅,很惭愧,真的不足以为人师,都是这样的。假如我们有一点点自以为是,这时候立刻就要深责自己那个傲慢心,痛自改革,这种心往往就是让我们著魔的。

  人为什么会著魔?大部分都是增上慢,觉得自己了不起,我见到佛,我见到光,我怎么样怎么样了,完全都是著了相。所以蕅益大师讲,「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劣智慢心,痛自改革」。傲慢都是因为智慧浅薄才会出来,要痛自改革,『常生惭愧心』。你看印光大师何等人物,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人,三、四十年在经论上面用功夫,通宗通教,他自己称「常惭愧僧」,一天到晚都常惭愧。而惭愧才是善心,无惭无愧这种人基本上没救了。要常生忏悔心,因为人都有罪业。

  像我们现在在正觉精舍,每天晚上都有忏悔,因为每天都犯戒,二百五十条戒,天天都有犯。大罪虽然没有犯过,小罪还是常常有,小罪你要是不忏悔,累积起来那个罪业就不得了。在比丘戒里面最微小的戒是突吉罗的罪,犯了一个小戒就是一个突吉罗。一个突吉罗的果报是多少?在地狱里面九百万年。什么是突吉罗?不小心踩到生草了,踩到小草比丘犯一个小突吉罗罪;跟女人碰了身体这是一个突吉罗罪。在出来的时候不经意都会犯,一定要忏悔,不忏悔将来地狱里面有得你受。所以要常生忏悔心。

  当然居士没有受这个戒,就没有这么重的罪,大家不要害怕,做比丘的比较高标准、严要求。但是我们自己也是要常忏悔,五戒十善我们天天对照,可能粗的罪没有,细微的罪可能会有。譬如说可能我们不会犯邪淫,但男生见到女生心里起心动念了,这就是与邪淫心相应,要忏掉;看到一个东西,虽然没有去偷拿,没有偷盗,但是你有一种贪取的心,那个念头起来了,那都要忏悔。所以都是有轻重不同、粗细不同。如果你细的这些罪业都能够忏悔掉,那你重罪是不会犯。细微处就是心地,能够在心念上防范罪恶,这就是修持。

  有修持也觉得自己功夫很浅,不敢自夸。自己确确实实不行,比起古大德怎么样?你念佛纵然是一支香念得一个妄念都没有,你有没有真正得三昧?真正得三昧,都能够出现神通,一入定的话,你几天可以不出定。我们这功夫还是很浅,对吧?再加上对教理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没有开圆解,即使开了圆解,也没有了生死。开悟了,教下讲大开圆解,那都是讲我们知见同佛而已,但你真正的断烦恼的功夫,可能跟到了生死的地步还差得很远。所以你看禅宗里都有开了悟的人他都要轮回,因为他没有了生死,对吧?

  所以这些不同的层次,当你学得愈深,你会感觉到自己前面的路愈远,你会愈来愈谦卑,这样的人就是有真正修行的人,不会自夸的。『矜夸』就是自己夸耀自己,感觉到自己很不错,绝对不可以,这一点在修行上我们一定是要好好的防范。因为修行人最怕就是增上慢,我慢之魔一著上,那是很麻烦的事情。

  只管自家。不管人家。】

  什么意思?就是我只管修我自己,不要去修别人。戒律不是用来修别人,是修自己的。你不能说我持戒,我看人家破戒,看到家里人,你怎么还吃肉?你吃肉将来要还债的,今天吃它半斤,下辈子还它八两。你去骂人,这就错误了。所以也有些同修有时候写信来跟我讲,说家里人个个都好像业障深重,怎么办?我说不是他们业障深重,是你自己业障深重。老看人家业障深重,就是你自己业障深重。为什么?看人家过,那是你最大的过。所以不能管人家有没有犯戒、有没有造恶,自己修好自己。你自己修好了就能感化别人,人家如果有善根,他自己会改;人家没有善根,你也给他种善根。因为人家看到你的样子也就会有这个印象,这印象落在他的阿赖耶识里就是善根的种子,它将来会成熟,你不急於一时来度他,你好好把自己修好了就行,自度就是度他。这是印祖这里讲的意思,「只管自家,不管人家」。不是说人家有难不去帮助、不管人,不是那个意思,那时候要代人之劳、成人之美,你要帮助人。人家有需要立刻帮助,人家有缺点你不要放在心上,管好自己就行。

  特别是道场里头,同修之间,我们互相见到好的,有优点我们赞叹、我们学习;人家有缺点我们不讲,大家都沉默,那个犯错的人他也就不好意思了,你用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譬如说他很放肆的时候,你就在那沉默,很谦卑的,他就不好意思了,这就帮助他反省。这个时候如果你指责他,他就会跟你对立,他就没有办法改他的过错,反而加重他的过错。所以一定是要用身教管自己,做好样子。

  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

  看人家,人家有好样子,我们就学。不管他是不是平常造恶多端,只要他有一个优点我们就学他那个优点,哪怕他是满身罪业,但是他总有好的地方,我们就看他好的、学他好的,甚至称赞他的好的。对他的那个过错,我们绝口不提,不放在心上。这样自己又自利,你不受他的污染,你只学他的好处。同时你对他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他会生惭愧心,他受你的感化。所以不要看他坏样子,只看好样子。

  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这一点就是更殊胜的心态了,不仅是看人家都是好样子,要看人家都是菩萨。你看人都是菩萨的时候,恭喜你,你也成菩萨了。为什么?因为整个法界都是你的心变现的,你是个菩萨心,你变现的一切人都是菩萨,一切境界都是菩萨境界;你要是个恶心,你变现的境界全是恶人。所以你看这个人又坏、那个人又不是,跟境界对立,实际上全是你的恶心所变现的,你跟你自己恶心变现的境界在搞对立,这是愚痴。

  所以把这个心态转过来,我看人都是菩萨。好人这是菩萨示现,坏人也是菩萨示现,他示现不好的因果,他杀生他身体就不好,你看这是印证了佛讲的因果。他能够无畏布施,不杀生了,就能够健康长寿,反之就会疾病,就会短命,这都给我示现,教我断恶修善。这是印祖告诉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菩萨。那个来赞叹我的固然是菩萨,那来骂我的也是菩萨,消我的业障。我的业障正苦恼没处消,难得有位大菩萨来帮我消业障,感恩都来不及,怎么还可以跟他反骂,对吧?你反骂就是叫做不识好歹、恩将仇报。你看这心多么好!你这瞋恚心就不会起来了。

  我们师父净公上人教我们更殊胜,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唯有自己是凡夫。当你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的时候,其实你也就是阿弥陀佛了,因为心境是一如的,那个境界就是心变现的,你有这个佛的心就有佛的境界。你怎么知道你有佛心?你看有没有佛境界。你如果看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就知道那个心已转成佛心了。

  《阿弥陀经》上有一句话,说极乐世界那些鸟都会说法,对不对?但是你不要认为那个鸟是真有什么三恶道,那不是畜生,那是谁?「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是不是这样?你看鸟都是这样。当然除了鸟,树、花、风,全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这你就是极乐世界的人。我现在问你,你在这个娑婆世界是不是这样?你看那鸟、那花、那个风,你也要把它观想成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所以听到风声,台风来了,怎么听到都是阿弥陀佛,鸟儿叫也是阿弥陀佛。好了,这时候有人来骂你了,你能不能听到那个骂你的声音也是阿弥陀佛?那个骂你的人是谁?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真的每个境界都是这样,你要是用这种心态来对待你从早到晚的境界,恭喜你,你就是念佛三昧,你就没有离开过阿弥陀佛。

  所以一定要去历事炼心,尤其是在顺逆境界上,都是要起这种观念,这就是觉悟。三皈依讲,皈依佛觉而不迷,这就是觉而不迷。你一看好吃的东西,赶紧多吃点,贪心起来了,这是迷而不觉。这时候立刻起来阿弥陀佛,那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就像极乐世界一样,吃的东西都不需要吃,对不对?就像《无量寿经》上讲的,百味饮食在前面,实际上什么?「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极乐世界都是这样,身住在禅定当中,你念佛三昧,哪还用吃饭?现在还没到三昧,不得已,身体会瘦弱,勉强拿东西吃,顶一顶身体而已,不可以有贪美味的心,这觉而不迷。遇到逆的境界,人家来骂我的时候,这是阿弥陀佛消我业障来了,业障多消一点,将来往生品位高一点。一切善恶境界、顺逆境界,全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都是来度我的。所以最后这里讲:

  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你看印祖给我们下了保证书,这一张小纸上面就是保证书,极乐世界的护照发给大家了,你要真能依之修行,把这一小段话做到,『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你不往生,三世诸佛都成妄语,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也成了妄语,那是不可能的,一定你能往生,就怕你不肯做。

  所以我们学了印祖这段话,要把它奉为无上的至宝,最好每天都要念,背下来。这个很短,一分钟就把它念完了,但是这是无上醍醐,印祖给我们的精华开示。这就是戒律,这就是念佛的要领,我们天天都拿它来检点自己,改过自新,认真的依教奉行,那就恭喜你,你就不是娑婆界内人,这时候你就极乐世界莲花开敷,当来阿弥陀佛必定拿著莲花来接引你往生西方。今天第一阶段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黄警官:现在我们在座同修都想向师父您请教,提出了许多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第一个问题:您是如何适应持戒精严道场的这种生活?第二个,您是如何放下对父母,特别是对母亲的这种亲情?

  定弘法师:这是黄警官给我们这样的一个考试题,定弘在这边不是以老师的身分自居,师父上人教我们,在座各位是老师,我们在台上的是学生,老师要给学生出考题了,看看答得怎么样。

  刚才黄警官提的第一个问题,就说自己如何适应持戒精严道场的这种生活?像日中一食,还有这么多的勤务。刚开始确实定弘去那里有一段要适应的时期,因为毕竟自己有之前养成的一些习气,可能并不是很耐劳,可能忍力并不是很好,去到那里一下子完全跟以前生活都不一样,那是有一段自己感觉到辛苦。但是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心态,因为只要人有一个向道的心,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诲,这种生活是一个比丘应该过的生活,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去过。因为我们现在的身分就是以比丘的身分出现,那么就应该尽我们做比丘的本分,不能够再有别的妄想。所以就应该拿出佛陀当年要求我们的标准,自己尽量的严格的要求自己。

  实际上佛陀给我们制定的戒法,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果做不到,佛是不可能制这个戒,制戒那不等於让我们太委屈了吗?肯定是做得到,佛陀才会制,既然是如此,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做。所以我也没有太多的去想,因为想太多往往就不敢做了,不要想那么多,拿起来就做。像日中一食,就不要考虑太多,说以后身体没有营养怎么办,倒下去了怎么办?你想那么多就不敢了,所以我很感恩那位法师跟我讲,他说你不怕死就行,就这么简单。你问问自己怕不怕死,我们念佛求生西方还怕死吗?所以不怕死,不怕死就做。所以持戒吃苦,只要你能够把这个身放下,把你的命都能放下,这样的毅力,你什么事情都能办得到。

  佛陀强调,宁愿舍身都要护戒,身命是可以舍,戒不可以舍,为什么?因为戒是护我们的慧命。慧命长存,身命那是很短暂,身体这几十年就死了,将来还会有个身体,我们念佛求生净土,这个身死了,将来就到西方,所以这个身都是假的,根本不要去执著它。有这样的念头、这样的心态,对持戒也就不会很难,难都是难在对身有执著,那反之,用持戒来对治这个身见也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当然日中一食,我这里不是鼓励大家要这么做,特别是在家人,毕竟一天有很多的劳务。师父上人也曾讲,一个人他吃多少饭、吸收多少营养,都是补充能量,你要是能量消耗得多要补充得多,你要是能量消耗很多你补充不够,那身体就会出毛病。所以在家人没有持八关斋戒的时候,你就不必要去自己太刻意的在过午不食乃至日中一食上去委屈自己,随顺,特别你有家人,你有你的工作,你不要硬来。

  戒律,我们著重在五戒,佛给在家人制定的戒律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这五条戒律能够持得很好,那你就是非常合格的在家居士,优婆塞、优婆夷,这是佛赞叹的。你在受八关斋戒的时候,你能够加持过午不食固然是很好,那是一天一夜的事情,也是你在家里很清闲,你有这个时间可以专注的来修学,这时候持八关斋戒,那当然我们是很赞叹、很鼓励。这是第一个问题。

  刚才黄警官讲这第二个问题是,对俗家母亲放下情执的问题。刚开始出家也是有一个心理挣扎的,毕竟我跟母亲的缘分是很深,且不谈前世的因缘,就这一世生我、养我、陪伴我,一直到三十多岁,三十九岁出家,现在出家两年,这个深厚的恩德,还有恩情,确实很难割舍。出家一开始自己也没有什么概念,因为从来没出过家,这是第一次,所以这个心态的扭转也是有一段挣扎过程。因为出家就没有家了,你看菩萨戒里面讲,出家对国王不用礼拜,对父母也不礼拜,一切鬼神都不用礼拜,好像就觉得这是不是把恩情都忘掉了?其实不然。因为出家他是真正的报恩,我们走这条无为法的道路,解脱道,如果真能够出三界,那宿世的父母,不光是今生,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能够得到至少生天的果报,他的福德是很大的。甚至如果他求生西方,你这个福德也都可以加持他能够往生。

  佛曾经也讲过,有人问他出家的功德有多大,佛就说,假如我这一生从生到死,除了吃饭以外,其他时间不停的在讲出家的功德,一辈子都讲不完。换句话说,这个出家功德是不可思议的,连佛都讲不完。所以我们如果真正出家的话,发起这个道心,那父母,乃至生生世世父母,自己的祖先乃至六亲眷属,乃至一切护持我们的人,他们都会得到这个功德的加持,这就是真正的报恩。这个比起你自己守候在他身旁、承欢膝下,其实对他的利益要大得多。因为你对他的这种孝养固然是很值得赞叹,这是世间的孝,可是你只能最多让他这一生得到一些欢欣,得到一些利养,可是他来生怎么办,生生世世结果如何?这个你就不能够保证。

  所以出家走这条路,那是一条不寻常的路子,真正孝养父母,这条是行大孝。所以我们在出家的那个时候,做出家仪轨,这仪轨上面有四句偈,其中两句就讲,「弃恩入无为,真实报恩者」,你能够舍弃这种俗世的恩情,能够入无为之道,能够出家,你才是真正的报恩。我们自己相信,我们如果真正好好的修行,随顺佛陀的教诲,肯定有护法善神、龙天,包括一切善心人士,都会护持我们的家人。确实,我今年年初有回俗家看看我的母亲老菩萨,看她的状态非常的好,很乐观、很豁达、很健康,每天有自己忙的事情。我问她,你会不会想我?她说她也没想我,一天到晚都很多事情做。

  因为差不多每天都会有人来看望她,她住在云南大理,那个地方风和日丽、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老法师讲那是养老最佳的选择。她福报很大的,住在那里养老,自己有一个独栋的小别墅,有个小花园。她身体倒挺健康,每天早上三点钟就起来,做完早课,自己做完早餐,天亮了出来小花园淋花,自己到小池塘提水上来淋花,这是她的运动。然后就出去散步,每天大概散步一个多小时,然后回来听经教。然后做午饭,中午午休,午休完了下午有时候有客人来拜访一下,有时她自己又继续听经,或者出去爬爬山。因为那里有苍山、有洱海,风花雪月都在大理。确实,我看她是一个快乐幸福的老人,所以自己也很安心,真的是佛菩萨护佑。

  真的,你好好的修学,佛菩萨来供养你的父母,比你自己供养要好十倍、百倍,所以让定弘也是很欣慰。自己如果不好好修行,走了这条路,又没有任何成就,就等於辜负了父母养育之恩,辜负了师长的培养、法乳深恩,那自己就成为罪人。所以定弘每天早上起来,都自己要念一念:定弘,莫忘父母养育深恩,莫忘师长法乳深恩,当精进办道以报恩;要念佛法衰残、众生迷苦,莫忘出家弘护正法之初衷;念自身罪业深重,若不决志求生西方,饿鬼畜生尚难求。这是印祖大师当年也是这样警策自己。每天早上我们出家人都有六念法,念完之后我就加上这三念,念父母师长之恩,念自己出家之志,念自己罪业深重,一定要求生西方,这都是警策自己。

  当然情执也是要一点一点来化掉。古来就有禅宗那些大德,出了家之后再没有回过家,甚至跟自己的父母都没有来往,好像我们看他是很绝情,但实际上他真正就是把情执全部放下,完全是用自己的功德来加持父母。当然现在我还没有做到这么样的斩钉截铁,常常有时候还打个电话回去问候一下,但是一点点的化掉。当然打电话也不是说因为自己情执,有时候也是让老人家解脱一点忧虑,因为老人家毕竟是一个人过日子,比较孤独。可能也是我自己多虑而已,因为每次打电话,看到她好像没什么忧虑,所以可能也是自己的忧虑,多虑而已。所以情执要慢慢的放下,真正要见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是佛要求菩萨要存的这个观念,要平等的去敬爱、去孝顺一切的众生,不是我只孝顺某个父母,要孝顺一切的父母,这样才符合佛的教诲。

  黄警官:第三个问题就是,人生最可贵的,那就是闻到佛陀的妙法,那就是走上圣贤的道路。基本上我们一般同修都有此感慨,听到得太晚了!那么学佛真正要能够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最关键的是什么?同学们都非常敬慕定弘法师您的大智大慧,恭请师父为我们解答。

  定弘法师:定弘也非常的惭愧,自己其实根性是下根人,并不是很利的,学习、学法这方面,比起祖师大德那是差得远之远矣。跟师父净公上人这二十年学经教还是一事无成,学佛上没有什么成就,所以黄警官您也是过奖了。自己就感觉到对经教的学习,其实那个心态是很重要的。印祖说,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你的心愈恭敬,你得到的法益就愈深,很多的经教里头的义理,包括里面的名词、警句,你不用刻意的去记,它自然就会记,不用特别的去思惟,它自然就会理解,所以恭敬心是很重要。往往我们如果没有恭敬心,你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也是不可以,那就变成世间的学术、知识。所以我们读经也好,听经闻法也好,我就不赞成刻意的去背或者是记忆那些名相,那些就是你听懂了就能够记住。听懂和听不懂跟你的诚敬心是相关的,你有诚敬心就能听懂,听不懂是因为没有诚敬,那就继续努力的去听,多听。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真正把一本经书读上一千遍,你的诚敬心就出来了,你没有诚敬心你不可能读一千遍的,对不对?

  像《无量寿经》,我们师父净公上人最近讲经都跟我们讲,要把这部经一天读三十遍。这是要读很快的,因为一般如果一小时才读一遍,你是读不到三十遍的。那是什么?像有的人读经读得像顺口溜一样,半个小时就能读下来,一天可以读十五个小时,所以三十遍是这么读法。我们可以比照十五个小时,假如我一小时读一遍,我就读十五遍,你要拿出这种决心,你就是诚敬。师父讲得很清楚,你能这样读十年,你绝对开悟,不开悟,那师父上人就打妄语了,肯定开悟。但是能这么做的人是很不简单的,你想想十年如一日,这么一天十五个小时读经,那你说你不开悟都很难。心得定了,定久了就开悟。当然一定要随缘,像有的人他可能有弘法利生的缘,利益众生的缘,可能没有办法一天读十五遍,这个也是自己要做选择的。

  像我这次回香港,刚好是结夏安居圆满,有些假期,我回香港看望老人家,住了几天,老人家讲经就讲到这段。我听了之后很欢喜,师父讲完经,我跟师父说,师父,我学戒五年之后,我就闭关十年,每天读十五个小时经,希望能开悟。结果师父说,不行,将来我们在斯里兰卡要办佛教大学,你要去。然后我说,那我开悟不是没指望了?师父讲,众生重要,佛教重要。我一想,是,你要自己开悟,不要护持正法、众生,那也是自私自利,实际上你可能也开不了悟。所以各人的缘分是不一样的,要随缘。假如你没有这样的弘法利生的机缘,你就在家里老实的十五个小时一天干下去;假如你有,当然你也不要拒绝,因为这个事也是难得的机遇。当然在弘法利生当中要小心谨慎,要好好的持戒,要练习定慧。在做的时候不要执著,要把它真看作是水月道场、梦中佛事,不要把它著实,这样作而无作、无作而作,那你才有可能开悟。所以跟大家先分享到这。

  黄警官:感谢师父的开示,这个发言非常的精彩,而且非常的殊胜。我记得在大陆九华山,金地藏菩萨还住世的时候,因为当时金地藏菩萨成道,韩国很多的僧众就到九华山去依止金地藏菩萨金乔觉,金乔觉菩萨,当时米粮不够,米粮不够就磨石粉,石的粉,白色的,当饭来吃,当时真的不够,他们被称作是「南方枯槁众」。可是他们大众跟金地藏菩萨讲,我们宁可身体饿,我们要法食,我们不愿意饮食。今天我们大家也是这样的渴求法食。今天的问题,大家都问得很多,而且这里面的内容很精彩,一共有十八条问题,师父可能要把握时间,不然会讲不完。师父叫我念,师父来答。第一个,这个同学有三个问题,他第一个小问题是,受菩萨戒可以经营事业吗?第二个,受戒以后可以盖农舍吗?第三个,受戒以后可以种菜吗?因为第二条盖农舍跟第三个种菜,会有小动物,会伤害到众生。因为台湾现在很流行盖农舍,到宜兰、到花莲、到山上,尤其是学佛的更喜欢这样的。这三条问题麻烦请师父答覆。阿弥陀佛!

  定弘法师:都是可以的。菩萨戒是心地戒,譬如说不杀生这条戒,它注重在心地,犯杀戒通常是有几个缘,就是几个条件才成杀这条戒的犯戒。第一个就是杀心,你有杀心,又有杀的事,你才成犯杀戒,所以没有杀心的话这是不构成犯戒,特别是菩萨戒,全都是心地上的戒。所以我们在经营事业上,或者是经营农业、种菜等等,我们自己要有个慈悲心,就像师父讲经的时候有讲到,你能不能够发个心辟出一小块地,专门给小虫子做餐厅?立一个牌子,昭告天下小虫,让愿意来吃菜的,请到这个餐厅吃,不要到别的地方乱吃,写封信恭恭敬敬的跟佛菩萨、跟龙天善神做一个祈祷,然后去田里头做一下念佛、洒净,然后给虫子们皈依,请它们在这里好好享用,你用至诚的心是可以感通的。

  最怕你心不诚。不诚是怎么回事?你心里有怀疑,你怀疑这到底是行还是不行,试试看,行固然好,不行就算了,这样的念头就是怀疑心。怀疑,你的诚心就破坏了,往往就没有感应。所以你用至诚,相信只要你这样做,你很如法,你尽了心,结果一定是好,一定是能成就的,不要有怀疑,这样的话你就一定可以做到的。这些小虫子它会很配合的,在理上讲,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跟我的心是相通的,我的心起心动念它会有感觉。你这样的慈悲善待它,它怎么会恶意来对待你?所以你这样努力的去做,这样你的菩萨戒没有问题的。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第二个,这位同学也发问了三个小题,第一个,如何发菩提心?第二个小题是,忏悔是不贰过,如果再犯,是否犯了欺骗罪?第三个,叙利亚的化武丧生的百姓,收容中心被安乐死的小动物,如何去看这些生灵?

  定弘法师:如何发菩提心,其实祖师大德讲了很多。我曾经讲解过一篇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讲解过好几次,好像讲过三次,这个不妨可以参考。省庵大师是净宗第十一祖,他写的《劝发菩提心文》真的是非常的精彩,很让人感动,看了之后真的不发菩提心都挺难。他上面讲的是有十种因缘会发菩提心,就是怎么发,这十种因缘,每个人根性、缘分不同,但是都可以发出来。

  譬如说有的人见到众生苦发起菩提心,我要救度一切众生;有的人欲报父母恩,孝心,孝心是菩提心之本,由孝心而生菩提心,地藏王菩萨就是这样的,你看婆罗门女为了救度母亲发起这个孝心,最后她就发起我要救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有的人念师长恩,发起菩提心,报恩心重;有的人见到正法衰残,发起护法的心,护持正法不惜身命,发起这种菩提心,等等十种因缘不同。你看了之后,自己按照这个上面去观想,慢慢的你菩提心就能发起来。当然菩提心要发得真、发得正、发得圆满,发得不要偏邪、不要虚伪。

  往往障碍菩提心的是什么?世间的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人家的恭敬赞叹。刚开始发好像是个真心,但是发了之后没多久,你可能变成佛门的大德,人家来恭敬你的时候,你菩提心就开始变了,那个时候往往都是一个关口要过,所以修行很重要。发了菩提心是要持菩萨戒,菩萨戒就是护养你的菩提心,你能真正按照菩萨戒这样如法的去做,你的菩提心是能保护得很好。所以菩萨戒那是佛戒,帮助你成佛的,你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如果你能够持好菩萨戒,那是不得了的。当然你没有能够圆持菩萨戒,而能够发起菩提心,只要是真的,阿弥陀佛也会接引你。如果能去受菩萨戒固然是很殊胜,没有的话,能够平常多听经教,认真的学习,护持菩提心,这样也是很好的。这是刚才第一个问题。

  黄警官:第二个问题是说,忏悔是不贰过,如果再犯是否犯欺骗罪?

  定弘法师:也不能这么说。以前我也有这么个困惑,在十多年前,我那时还在澳洲昆士兰大学教书,经常到图文巴亲近师父上人。有一次跟师父同桌吃饭,吃完饭我就请教师父,我说师父,弟子常常犯过错,很想改,每次都在佛菩萨面前忏悔,忏了之后没多久还犯,犯了又忏,忏了之后又犯。忏的时候是很真心的,不是说骗佛菩萨,很真心想改,但是就是习气。结果忏到最后自己都怀疑,到底自己是不是真干,还是在欺骗佛菩萨?我就向师父请教这个问题,我也是很诚恳的,因为这确实是我的一个大的困惑。师父沉默了半晌,然后跟我讲说,你这样就是真干。

  我听了之后也很感动,眼泪都掉下来。为什么?我们这凡夫业障习气都很深重,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个深重的毛病习气可能是多生多世养成积累的,怎么可能说我一下子就能断掉?所以忏了之后再犯,犯了之后还要忏。你看普贤菩萨怎么忏悔业障?尽无量劫,虚空有尽,忏悔无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无有疲厌,是这样忏法的。普贤行愿忏悔业障是尽虚空,「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此忏悔无有穷尽」。你这忏了两天自己就退心了,那你跟普贤菩萨差距差很远,人家是无有疲厌,没有疲厌的,不会疲倦、不会厌倦,犯了再忏,一直忏到最后不犯为止。只要你用真心,你最后还是能忏得干净的。

  有的人说,我实在业障深重,忏到最后临终都忏不完,我还能不能往生?这也是个大问题,我告诉你,你要真正有这样的真诚,忏到临终还忏不完的,带业往生。真的,阿弥陀佛很慈悲,他知道你是忏不完的。不仅你忏不完,普贤菩萨自己都承认他忏不完,他说,如果我无量劫来的罪业有体相的话,尽虚空界都不能够容纳、不能够容受。人家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你算老几,你能忏得完吗?你忏不完。不要紧,也不要气馁,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继续忏,忏到你成佛就忏完了。

  黄警官:第三个问题,叙利亚现在在打仗,用化武杀害的百姓,收容中心被安乐死的小动物,如何看待这些生命?

  定弘法师:这些生命当然是无辜的,我们能够给他们念佛回向就很好。谈到安乐死,有人会问,给动物安乐死,或者甚至给人安乐死,算不算杀生?这个就要看被你安乐死的那个人或者畜生同不同意被你安乐死。假如他愿意让你用安乐死,你随顺他,这样的话还情有可原;但是这个事情如果他自己不同意,或者是最后你给他下安眠药,或者怎么样的时候他后悔,这个就构成杀生。所以这个事我们佛门不主张。

  最好的方法是怎么样?给他念佛。譬如说你遇到癌症的病人,他很痛苦,他想到安乐死,你这时要安慰他,跟他讲阿弥陀佛的大愿,跟他讲极乐世界,劝他念佛。你让他念佛,他真正有这种诚心念佛的时候,佛光,你看十二光里头就有一种叫安乐光,照触在人身上他就安乐。佛光什么时候照触在身上?你念佛的时候,佛光就照在你身上,你就得安乐,你就得解脱,要相信这点。所以与其要安乐死,安乐死他死了之后就六道轮回,那你不如劝他念佛,真正帮他了脱。

  黄警官:谢谢师父!刚才师父讲,说他学戒五年以后要去闭关十年,他要开悟,老法师说不行,要到斯里兰卡佛教大学,这个考题马上就来了。请问师父真如本性,请师父以最简单的、易懂的方便法释解。这个真的是考师父,阿弥陀佛。

  定弘法师:谢谢这个考题。真如本性人皆有之,每个众生都有,它实际上是什么?就是我们讲的真心、自性。自性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子都不是,它没有任何的相,它不能够用你的六根接触得到,你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子嗅不到、舌尝不到、身触摸不到,连你的意都想不到,眼耳鼻舌身意你没有办法接触得到,缘不到,但是它又真实的存在。

  打个比方来讲,好像这个磁场,磁场近似的说法,它眼见不到、耳听不到、鼻嗅不到,就是你看了好像没有,可是它存不存在?存在。而且它有作用,这个作用真是大用无方。你看,你要是把一个线圈通上电放在这个磁场里面,它就能够转动,这就是电动机的原理;你要是把线圈,譬如用风的能量或水的能量让它转动起来,它就会发电,它就有电流出来,这就是发电机的原理。电怎么产生?就是这么产生的,有磁场,有个线圈,它就有电流出来。这电就大用无方,你看这电灯、电视、所有的电器设备,现在社会没有电是根本没办法过日子,而它的原理就是磁场在那里作用,大用无方。我用这个比喻大家就可以好懂。真如本性比那个磁场还要大用无方,它虽然也是眼看不见、手摸不著,但是它真实的存在,它真的有这个作用,它的作用是什么?变现整个法界,虚空法界全都是真如本性所变现出来的,我们现在所见的一切境界全是真如本性。

  那个相的体就是真如,就好像那个线圈发的电,那个电的体就是因为磁场,有磁场才会有电,没有磁场就没有电。那不可能说我看不见的东西就没有,不是,它有,它有作用。所以佛教我们证这个真如本性,就是证明它确实是存在,而我们所见所闻一切境界,没有离开这个真如本性,没有离开这个磁场。当我们证得真如本性的时候,你所得到的受用就如同十方诸佛,大用无方,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的道场,应以何身得度,你就现何身而为说法,遍入一切众生的心想,而随顺一切众生的心,现种种境界,做种种佛事,度化一切众生,大用无方,真如本性是这么一个道理。

  什么东西障碍真如本性,使我们见不到它,没有办法证得?佛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华严经》上讲的。所以障碍我们真如本性的就是妄想和执著,讲得简单,就是个妄念,执著也是个妄想。因为我们有这个妄念,所以迷在妄念所现的相当中,而忘了那个相的体是真如,凡夫迷在相上,所以见不到性。

  当我们能够听经闻法觉悟了,如理去观察这个世界,佛教我们看这世间如梦幻泡影,一切法都是什么出来的?妄念变现的。这个妄念就好像那个磁场里面发了电,就有了电的相,灯光是个相。灯光你要寻找它怎么出来的?电产生的。电怎么来?磁场产生的。磁场就是真如,它的体是真如,我们所有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都离不开这个真如本性,真如本性遍一切处。我们现在看的这个相,全是妄念通过真如的作用而产生的相,没有这个真如就没有这个相,妄念不是说单独存在的,它离不开真如本性存在。

  但是我们如果迷在这个妄念所现的相,就不能体会那个真如。所以佛教我们如理观察,看眼前的相,去体会那个体,然后慢慢的把那个妄念息灭,妄念息灭之后,那个体就能现前。妄念没有了,还有没有相?只要众生有念头,还是有相。因为众生的念它也现相,这个相也是念念刹那刹那在生灭,所以现出的相也是刹那刹那在生灭。可是你自己很清楚,你没有妄念,你是随众生的心念现种种的相,现相的时候你也不起任何妄念,这就叫度众生。

  跟众生在一起和光同尘,你就用你清净的磁场,慢慢去感化他那躁动的磁场,最后也帮助他放下妄念、证得真如,回归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佛与众生是平等无二,这是常寂光里头是本来无一物,有念就有物,无念时无一物。这个道理,师父净公上人讲经里面也反覆的提到。常常的薰习,现在主要是我们没有如理的去观察,没有去作如是观,所以可能就会迷惑。慢慢的作如是观,你这种印象愈来愈深刻,你对这个眼前的世界就会愈来愈淡薄,愈来愈容易放下,就好像一个醒的人去看梦里的境界一样,慢慢你就能够放下。这样的观察对我们往生西方是很有好处,可以帮助我们放下。

  黄警官:感谢师父,我们热烈掌声,师父这么精辟的说法,真是太殊胜、太不思议了!今天有来听这一段,统统赚到、统统得到了。第三个问题,请问师父,如果能信愿持名,断恶修善,愿意捐大体,但是因为功夫不够,临终起了瞋恨心,怕痛不能忍,能不能往生?捐大体能够试吗?

  定弘法师:捐大体就是捐器官,是吗?(黄警官:是,捐器官。)捐器官,世间人都认为是好事,佛门当然也认为是好事,这也是布施。可是也要斟酌斟酌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定力,因为临终的时候割自己的器官,那时候可能不打麻药,那个时候你可能会很痛,因为你那个阿赖耶识还没离开,对身体如果有执著,你会起瞋恚,这个瞋恚确实就会障碍你往生,所以自己一定要小心。

  如果有功夫不要紧,这功夫也不用很高,一般念到三昧的时候,至少功夫成片的时候。《无量寿经》,不是我们现在会集本,五种原译本里面有一个译本就讲到,说我们念佛念到功夫成片的时候,阿弥陀佛一定会来你梦中示现,等於说给你做安慰,甚至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往生,甚至有时候在定中你就能见到佛了。所以很多预知时至的,不是说自己出神通,说自己能预知未来,不一定有那么高的功夫,有那么高的功夫通常是证果之后;你不需要证果,你念到功夫成片,阿弥陀佛就会来安慰你,甚至告诉你,你什么时候要准备往生,你就预知时至。那个时候当然你就不怕,你就告诉他,譬如说你十点钟往生,你叫他十二点钟来都可以,那时候你就有把握,这当然就很殊胜。

  话又说回来,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说害怕我临终的时候有烦恼,不一定说捐器官的问题,譬如说你见到冤亲债主,你生起了贪爱或者瞋恚,这个时候怎么办,会不会又影响往生?很多人都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信心不足,如果信心足你不会有这个问题。所以障碍你往生的不是那个冤亲债主,而是你自己信心不足。蕅益大师讲得好,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你能不能往生,看你是不是信心具足、愿心具足。如果你信心不足,那就不能往生,即使你念佛念到功夫成片,但是你这个怀疑没放下,你顶多到边地疑城,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而且要功夫成片、续念不绝,「然犹续念不绝」,才能够到边地疑城,你要没有功夫成片这个功夫,你还到不了边地疑城,你就到六道去了。所以有疑,这个疑根要把它断除。

  佛在经里面讲得那么清楚,说只要「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你必定往生。现在问题是你会不会有怀疑,你有怀疑就没有至心信乐,你信里头夹杂著疑,那信就不纯,我果然是一点怀疑都没有,我现在就一心一意求往生,这愿也是很恳切,对这个娑婆世界我真的能放下,恨不得现在阿弥陀佛就来接我,我就走了。阿弥陀佛现在来,大家走不走?走?还是有点犹豫,这就不行!你看冷不丁一问你,你好像就没准备。假如阿弥陀佛来你走不走?(听众:走!)大声点。(听众:走!)对,这样斩钉截铁。平常都要这样训练自己,常常问,现在如果阿弥陀佛来接我,能不能马上放下?正想发火的时候,马上就问自己,阿弥陀佛现在来,我还继续发火吗,还是要跟阿弥陀佛走,不再发火了?你看,你这个问题就很管用,一问自己,你这些烦恼就可以放下了。那孙子我很疼他,阿弥陀佛现在来,你疼孙子还是去跟阿弥陀佛走?要跟阿弥陀佛走,你看疼爱就能放下。这是愿心要恳切。你平常时刻都是这样训练自己,到临终你就有保证。平常我都全部放下了,到临终自然就放下,就很自在,甚至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站著走、坐著走都可以的,就自在往生。

  所以这个跟你的功夫,关系不是那么大。你说念佛我一天念个十万八万,甚至念到铜墙铁壁一般,风吹不入、雨打不湿,那个功夫是不错,但是里头信愿不具足,有疑根,有一点放不下,那就是成为往生的障碍。什么是真正的功夫?信愿具足是真正的功夫。我们在心地上去检查,我会不会怀疑,我现在念著念著,临终冤亲债主来了怎么办,他把我拖到六道里怎么办?你有这个怀疑,证明你信不足。我真正相信、真正发愿去,阿弥陀佛一定来,阿弥陀佛的力量还不如那个冤亲债主的力量大吗?

  印光大师讲得非常好,说我们众生无始劫来的业力,再重就好像一片小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好像一个大熔炉,烧钢铁的大熔炉,那小雪花飘到大熔炉一下就化掉了,根本微不足道。所以阿弥陀佛大愿船,可以让我们什么业都带走,那是微不足道的业,所以我们有什么害怕的?要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奔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护我们往生。

  冤亲债主拿阿弥陀佛没办法,我们的业力再重,也重不过阿弥陀佛的愿力,只要我们一心向往,里头不要有怀疑、不要有夹杂,你一定能往生。不要害怕,对自己要有这种坚强的信心,这信心无论什么境界都不动摇。自己要生惭愧心,我自己是业重凡夫,我功夫是不行,但是我靠阿弥陀佛就行。靠自己当然不行,靠自己你别说你不行,阿罗汉都不行。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他不能入一真法界,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他不行,靠自力是不可能的。靠他力,靠阿弥陀佛的愿力什么都可能,五逆十恶的罪业都障碍不了你往生。但是你有怀疑就障碍你往生,你不肯去那就障碍你往生。所以说白了,你只要信心十足、不怀疑,想去就去,怕就怕你不想去,怕你怀疑。

  所以这个时候你自己要拍著胸脯说,这样我就一定能往生了,你要坚定的信心,但是功夫要炼。念佛为什么?念佛是为了报佛恩,要把自己至诚的心表现出来。你说我现在信了还愿了就行,一开始第一念是真的,到后来慢慢就散了,散了自己就骗自己,那个信愿其实就不真。你要用念佛来维护你的信愿,你愈来愈精进,说明你信愿在增长,你愈来愈松懈,你自己信愿就在往下掉,所以自己要努力、要精进。

  有的人问,我如果真的相信、真的发愿去,万一真的在临终时病倒,不省人事,甚至变成植物人了,这还能往生吗?你看又提出问题了,又是怀疑,这样的话,可能就不能往生。为什么?因为他有怀疑,他认为自己的业力还是比佛的愿力重,真的到那个时候,阿弥陀佛的愿力都拿他没办法,他必定是变成植物人,这个样子他就往生不了。不是因为业力重往生不了,是因为他的疑障碍了阿弥陀佛的愿,他就不能跟佛感应道交。

  所以往生净土,这个他力法门最关键的是信愿,信愿是搭上你跟阿弥陀佛的桥梁。业力没有关系,业力只要你忏悔,不要再犯就行了。不要说你杀著生吃著肉念佛还能往生,这个不可以,临终时候还想著杀生吃肉就不能往生的。现前业是带不了,旧业都能带,哪怕我上一个小时还杀著生,这个小时想不行了,我一定要放下,我念佛往生,你要是真心这么做,都是能往生。唐朝张善和一生宰牛为业,他临终都能往生,不就是这样?所以那个业力不可能大於佛的愿力,而障碍佛愿力的就是你自己怀疑,所以疑是最可怕的事情。

  《无量寿经》里用两品的经文,四十品、四十一品著重说明不能够怀疑,整部经文里面反覆强调。所以这个法门是易行道,却是难信的道,你只要能相信,你只要不怀疑,万修万人去。你要直下承当,我是可以往生的,对自己、对佛要有充分的信心,不能有丝毫疑惑,不能说我万一怎么样,没有那个万一。你不用有疑虑,在佛那边没有万一,万修万人去,万里没有一个漏,要这样坚定。百分之百往生,万分之万往生,亿分之亿往生,一亿人修行一亿人往生,这个净土法门殊胜。不知这样讲大家能不能听明白?所以要坚定信心,毫不要有疑惑。

  黄警官:其实现在就是莲池海会,阿弥陀佛在说法,各位都是海会的菩萨。接下来这个问题是,这位同学问,第一个,人往生后,灵魂脱离肉体后,五蕴还有知觉吗?第二个,一直念《地藏经》,往生的时候,地藏菩萨来接引,可以跟他走吗?

  定弘法师:第一个是,五蕴在往生之后还有没有知觉?没有。往生之后你神识都离开了,它五蕴都是依你的识而产生的,所以五蕴本来就是空的。「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他知道它本来是空的,不是说因为我修行才把它修空,不是,本来就空。是你自己执著它有,好像就不空,当你一下觉悟它就空了,那个识没有了不就空了?它依识而建立的,而识本来也是空的,本来没有,就是你的妄念、妄识。本来是什么?清净本然的自性,那里头本来无一念,本来没有识,所以本来没有五蕴,本来五蕴皆空。我们往生之后,你就能够相似的证得,因为你的识已经脱离你的肉体,你抛离了这个娑婆世界,那么你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就随著这个娑婆世界、随著你的色身就一起皆空。你回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极乐世界是法性土,那不是识变现的境界,是真心本性所现的境界,是阿弥陀佛愿力所变现的境界,那是一真法界。所以那里大家都是用真心,没有妄识,所以那个时候当然就是五蕴皆空。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问题是地藏菩萨来了,(黄警官:一直诵《地藏经》)如果见了地藏菩萨要不要跟他走?这个就是看你自己的愿,你是想往生西方还是往生东方,到哪里?你要求生西方净土,一定是阿弥陀佛带著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来接你,可能地藏菩萨也在座,也会跟著来,但是阿弥陀佛一定会来。因为西方的教主是阿弥陀佛,地藏菩萨是很有礼貌,他不会占著阿弥陀佛的位置,不会不让阿弥陀佛来,他自己来,不可能的。

  所以你求生西方,必定是阿弥陀佛带著众菩萨来接你。假如说你求生西方见到地藏菩萨,那个就不对了,跟你的本愿不相应,你本愿是求生西方的,就应该是阿弥陀佛来。即使你念《地藏经》,你只要回向求生西方,也是阿弥陀佛来。可能是什么?你见到地藏菩萨,那是地藏菩萨在加持你,这个时候你也不要生什么欢喜心,也不必跟他走,你最好继续念阿弥陀佛,一直念到见到阿弥陀佛来,你再跟阿弥陀佛走,这就对了。相信那个时候你也不需要怀疑,因为你平常受持《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一定护念你,他也一定是护念你求生西方。因为你的愿是求生西方,这个愿是符合佛的教导,十方诸佛都赞叹,所以地藏菩萨一定是护持。

  所以你绝对不可能说见到地藏菩萨还会迷惑,还跟他误走了。那个也不可能是魔变现的,因为你平常受持《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护念,魔也不能扰你,那个时候你自然是很清楚的,你就很清楚地藏菩萨在护念我,我就继续安心念佛,念到最后见佛求生就往生了。所以不必有什么疑惑。

  黄警官:谢谢师父!今天的因缘非常的殊胜,千载难逢,师父难得,今天真的给我们这么多的时间,那么我们一定要法喜充满,满载而归。接下来请问师父一个问题,就是这位同学常常耳闻,就是可能在耳朵旁边会听到,问他一个问题是,「普贤何在?」问他四个字,普贤何在。末学常常就是会听到这个声音。请师父开示。

  定弘法师:普贤何在,在哪里的意思,他总听到这四个字,是吧?(黄警官:对。)如果修净土的人听到这一类的声音,最好是不予理会,因为这种可能是一种好的感应,但是你不要去著相,著相就不是好感应,就变成魔来骚扰你。所以一切相都是虚妄的,眼见的相,见花了、见光了,虚妄,耳闻的相也是虚妄,就是於一切不要动心,好好的继续念佛,这样就好。甚至你见到了西方莲池海会,也不需要动心。你看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见极乐世界见了三次,他都没有跟人说,如如不动,何等的定力!见如不见,我就老实念佛,感应自然的,好现象,不必动心,也不必狂喜,继续老实念,你将来所证的品位就很高。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这位同学问说,请问师父,你在《母慈子孝》这本书中有提到,尽量让自己在单调中求单调,使躁动的心息灭。请问师父如何做到尽量让自己在单调中求单调、让躁动的心息灭,如何做到?

  定弘法师:当时我也没有什么境界,都是很浅的,二十多岁的一个小年轻人,到美国去留学,学佛也不太深入。当时就是有这样的一个志愿,希望满父母的心愿,好好的把书读好,有一点成就能够报父母恩,大概有这么一点点孝心,就心甘情愿的去发奋读书,所以也没有什么很深的这种境界。从这里可以看到,如果一个人有志愿,他就什么事都能做到,使自己的心安定下来,这是持戒修定。我们念佛也是这样,要求三昧,愿心就很重要,你是真正要求往生,真正希望出离,你自然就会能做得到。凡是做不到,就是你愿心不恳切,你还贪恋娑婆,你有放不下。所以修行人尽量的要生活单调,少应酬。常常出去应酬,识的人很多,经常出去party、饮茶、聊天、社交、娱乐,那个久了之后,印光大师讲容易失心,把你的心都失掉了,我们一般话讲,把你的魂都丢了,自己都忘乎所以了,这是很可怕的。所以一定要收,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应酬,心要安住,身尽量的也要安住,这样身心都能够清净才能跟三昧相应。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这位同学问说,急需要三百部《地藏经》回向给业报现前的人的累劫冤亲债主。如果请人助念凑三百部的《地藏经》,效果如何?

  定弘法师:请人念不如自己念。自己念心恳切,功德就大,请人念,你请那个人有没有你的心那么恳切?未必。你自己的亲人,你为他念那你是很恳切的。你看婆罗门女为她母亲念,她没请人念,她就自己念,一个人念,因为至心恳切就念到一心不乱,就能够把她的母亲,乃至跟她母亲在一起的地狱众生全都超度到天上去,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而且自己都作菩萨了。所以自己心要恳切、要真诚,不求人,有人来一起助念固然是好,但是没有,我自己都要扛起来,这样的真诚就一定能够感应。

  黄警官:他的问题里面还有第二个小题就是说,协助念经,就是帮人家念《地藏经》,可否做多向的回向?就是回向很多对象,而不是专为某事或者某人来回向,效果如何?可否更换六字阿弥陀佛的洪名?

  定弘法师:回向是可以做多向回向,但是如果你是专回向,其实因为你心力专注那个效果是更好。就像地藏菩萨当时婆罗门女为她母亲念佛,她就一个念头,希望把她母亲救出来,她没有再回向别的,这样她心思不散乱,专一,功德就很大。当然除了专一以外,你要再加上别的也是可以,不是不可以,这些就是看自己了。

  改成念阿弥陀佛好不好?当然是很好。一切功德里头,念佛功德是最大的,但是这个念佛一定是至诚恳切的念,就看你自己念经恳切还是念佛恳切、念经没有妄想还是念佛没有妄想,你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检点。哪个法门让你没有妄想,那个法门功德就大,对你功德大,这是你跟它相应。所以各人根性是不一样的,不能千篇一律。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这位同学问说,她的先生跟儿子都有遗传性的疾病,就是僵直性的脊椎炎,另外儿子又有学习上的障碍,现在不知要如何帮助他们。六年前她跟她的儿子已经发愿吃素,已经回向了。就是怎么去度她先生跟她儿子?

  定弘法师:对,吃素念佛这是很好的方法,凡是疾病,多半都是因为前世今生造作杀业导致的,能够吃素、念佛乃至放生,这都是很有帮助的。放生,现在来讲可能有时候不太方便,如果是大规模的放生,往往都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这我们不敢说赞叹。放生最好的方法是,随缘在菜市场买到的就放,决定能放活,他不是跟你订的,或是专为你抓的,这样是最好。

  平常好好的修持,就是忏悔消业障。忏悔法门有很多种,各人的根性不同。像净土里面的忏悔就是用念佛,念佛如果至诚恳切的话,你一句佛号都能够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就有这么大的威力,就怕你的心不是至诚的。所以像这种有病患,如果能够好好的拜佛念佛,是可以扭转的。

  我多年前认识一位患癌症的病人,他是四十多岁,一位在云南省省政府工作的公务员,结果因为患癌症就被迫停职,在家里休养,而且医生说他已经没救了。他自己是念佛人,回家里自己就每天拜佛。拜佛的时候一开始拜不下去,身体很虚弱,一天只能拜十几拜,但是他很有毅力,咬著牙慢慢拜,愈拜愈多,拜到最后一天能拜一千八百拜。他说拜到最后身体出的汗都是臭的、黑的,整个拜佛垫子都染得黑的,味道很难闻,就是把毒都排出来了。结果拜了半年,到医院一检查,癌细胞都没有了,恢复了,现在都很好。所以你只要用至诚恳切的心去消那个业障,没有消不了的业障。

  黄警官:接下来这个问题,请问师父,如果家人真的要吃肉的话,我要如何如理如法做?要为吃的肉(就是做菜的肉)做三皈依吗?如何做?请问师父。

  定弘法师:可以给那个众生做三皈依,念佛。对家人慢慢的劝导,要察言观色,像《弟子规》上讲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你不能够太强硬,要柔风细雨慢慢的来感化,有时候用情动之,有时候以理晓之,有时候以幽默化之。像师父净公上人讲过简丰文居士有这么一个故事,他早期学佛的时候吃素,跟一些商业上的朋友吃饭,人家都点大鱼大肉。他怎么度这些人?他说,大家请等等,先别动筷子,我做点法事。然后嘴中念念有词,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念,说我要超度这些众生,这些众生被我们杀了,跟我们结怨,我们要把它超度了我们才能吃它的肉,否则它跟我们没完的。念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好了,都超度了,大家现在可以动筷子了」,结果没人敢动筷子。所以这也是用幽默的方式,当然也是真诚的,也是一个很好、很有趣的方法。慢慢的感化,千万别对立,别说「你杀生,你将来要还债,你罪业深重」,行了,你这一搞对立,人家永远不能够再听你的话。一定是要慢慢的来感化。

  黄警官:谢谢师父。请问师父,人家说学佛很快乐,可是我很消极,觉得满身罪恶感,每天一早起来,脑子里都有死的念头,究竟是何因?请师父开示。

  定弘法师:学佛的心态应该是有惭愧心、有忏悔心,但是不要消极,不要退心,用心要很正。惭愧、忏悔这样是好的,像印祖说的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这是对的。但是不代表说我惭愧,我就没有资格往生,不去了,那你错了。愈是惭愧愈要求生西方,因为你不求生西方,你往哪里去?你真正是愧对佛恩。佛,你看「如母忆子」,生生世世在那护念我们,这生又让我们遇到净土法门。你看《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楚,遇到净土法门都是经过十方佛加持的,因为有十方诸佛的威力才让我们得到此微妙法门,我们得到了还要自暴自弃,那就深负佛恩。所以我们有惭愧心,更要努力、要上进,而不是消极,这样的心态就正确。

  其实每个人都有罪业,哪个人没罪业?普贤菩萨都说有罪业,你说哪个人没罪业?普贤菩萨说,他的罪业若有形相,就是有体积,哪怕再小,尽虚空界都不能容受,何况我们?谈起罪业那是没得比的,也不要去比,个个都是罪业深重的凡夫,罪业不深重你不来这个娑婆世界,对不对?你不会来五浊恶世。怎么办?现在就出离,而凭佛的愿力个个都能出离,这就是佛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念佛、我们弘法,都是为了报这个佛恩。当然是报不尽的,一直到成佛才报尽佛恩,我们现在就是尽我们的心而已。但是往生西方是坚定不移。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这个同学问第二问题,说末学自从念《地藏经》一年多,常常会梦见往生的父母以及往生的朋友。请师父开示。

  定弘法师:这都是感应,因为你有学佛,你的功德就加持你的这些过世的父母亲人,他们就蒙受利益,他来有可能是报答你、感谢你,也有可能有求於你。因为你现在学佛了,你能帮助他们,他们就来;你不能帮助他们,来了也没用,所以他来,证明你可以帮助他。这时候你就要好好的修持,你可以发愿,做功德回向给他们,做功德最殊胜的莫过於在家里读《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譬如说你在家里打个佛七,这个佛七在家里一个人打就行,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止语念佛,不接电话、不应酬、不看电视、不看报纸,封上自己的嘴,封上门,闭关七天在家里这样来念佛,清清净净的念,甚至在家里持八关斋戒更殊胜,持戒念佛。

  八关斋戒,弘一大师和蕅益大师都有佛前自受八关斋戒的仪轨,很简单的,十五分钟这仪式就做完了,不用请戒师,自己在家都可以受。你就坚持这八条,除了五戒以外,再加上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就是不要打扮,不要涂脂抹粉;第二个就是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就是不要搞娱乐节目,不唱歌、不跳舞,不看电视,清清净净的;还有不坐卧高广大床,你不要再去享受,睡个单人床。如果这七天不睡觉是更好,实在是念佛累了就坐一会儿,休息休息起来再念。勇猛精进,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你跟婆罗门女一样,你母亲、你生生世世的父母就得到超度,而你自己也作菩萨了。

  最后第九,第九是不非时食,要过午不食,一般我们讲十二点,过十二点不吃。一般午时每天不一样,大概是十一点四十五到十二点十五分之间,你十一点四十五分之前吃完,一般就不会过午。台湾时间是这样的,当然要参考天文日历就更精确了,但是也不必要,你十一点钟吃饭一般都不会超过。所以你就过午不食,这样的话到第二天明相再出来,就天亮,伸手见到手相、指纹了,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进食,这叫不非时食。非食就是过了午到第二天明相出之前,这都叫非食,不应该吃的时候。

  持八关斋戒加上念佛,精进的念佛,那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或者一天你除念佛外,诵《无量寿经》,一天诵十五部,甚至三十部,那也是了不得,跟念佛是一样。诵《无量寿经》就是念佛,因为是忆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个超度的效果比任何的法事都要殊胜,但是自己就要肯吃这个苦,肯去用功。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这位同学问说,恳请师父开示,若学人想学大陆那位已往生、老法师常提到的黄忠昌居士,克期取证,用三到五年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若有好因缘有人来护持,若定弘法师有这样的因缘,师父您会怎么做功课?

  定弘法师:这是很大的福报。你看我跟师父上人请示,我能不能十年闭关,老人家都不允许我,我的福报还不够,缘分不同。你要是有这个缘分,我恭喜你,这我很随喜你,你能够闭关三年有人来护持,你功夫不会亚於黄忠昌,只要你真肯干。闭关最重要是止语,不讲话。人能不讲话三年,功夫就已经出来了,很殊胜。

  自己的功课定好,每天要很紧凑,不能太松懈,不能说闭关我在家里睡大觉,睡了三年,你将来往生哪里?可能往生那个龟壳、贝壳里头去了。所以自己要很精进,睡眠尽量减少,吃也可以减少,因为在家里运动不多,不用消耗体力精力,你吃得少点,最好是晚餐断掉,持戒念佛。然后每天你可以听经,因为教理也是很需要的。听就专听《无量寿经》,像我们师父最近讲的《净土大经科注》,播经机在家里就够了,一天我听个四小时甚至八个小时。然后八个小时念佛,念佛包括拜佛,看自己体力,一天能够拜个三百拜很好,甚至拜一千拜。一千拜大概要多少时间?三个半小时。一天一千拜,三年如一日,你这三年下来就真的是三昧。你要用功,往生就有把握了,无量劫来没有办妥的事情现在就办妥,就了生死,你想太值得了。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这位同学问说,请问代人之劳,须视自己的年龄、体力跟时间,还是来者不拒?请问师父。

  定弘法师:代人之劳,这是要随缘、随力、随分,不用太勉强。你能够帮助得了的才帮助,帮助不了的,我们就生一个善好的心给他祝福,这样也就可以,不需要硬来。有的事情实在做不了,也是可以婉言谢绝的,这个就是看缘分。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这位同学问说,往生后可以海葬或者树葬吗?

  定弘法师:都可以,那个就无所谓,抛下的这个躯壳都是假的,爱怎么弄就怎么弄,他愿意海葬给鱼吃也行,土葬给蚯蚓吃也行,火葬也行。你看蕅益大师要求门人,他说我死了之后把我的身体的骨灰跟面粉和在一起,扔到大海里给鱼吃,跟这些众生也结西方的缘。你看无所谓的,这些都不用太多的操心,你就爱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可以的。

  黄警官:接下来这位同学问说,在家播放播经机跟法界众生结缘,有需要注意什么吗?还有第二个问题是,五欲中的睡欲十分严重,有何方法戒除?

  定弘法师:放播经机给众生听很好,最好有一个祈请,就好像你请客人来吃饭似的。你说我这边有法宴,大家可以来享用,那你得请人家来,请人家来大家就敢来,你不请人家不好意思来。所以你就可以祈请,在佛前上香祈祷,说我现在开始给大家播经,大家欢喜来都可以来听,同生西方。做一个这样祈请,这样就很好。众生来了,你这样召请,他真的就会来,所以你在家里你也不要太放肆,就好像家里有客人你也不能太放肆,是吧?不能够自己在家里看不好的电视,或者是太随便,这都不可以,就好像真的客人来了一样。这样也有助於帮助你修行,慎独你就能做到。

  刚才讲的睡眠,睡眠我也是经过好长一段时间才稍微克服一点,是很不容易。财色名食睡五欲,好像一条比一条要难,睡放到最后,这是最难突破。吃还能放下,一天吃一顿好像还可以,你说睡眠一天少过四小时就不行了。这个我自己体会,就是要慢慢的来,不要太刻意。一开始我也是很刻意的去修自己,那时也是很苦,强迫自己,晚上十点钟睡觉,翌晨二点钟一定要起来。闹著闹钟,一个闹钟不够用,我是用手机,我两个手机都闹,一个是二点,一个是二点零五分。手机它有个功能,就是它叫了一次你按它一下,它可以又让你小睡十分钟,然后又响。我通常就按一下小睡,结果二点零五分那边又响了,又按个小睡,二点十分这边又响了,又再小睡,结果搞了好半天,到三点钟才能起来。这个就是你特别硬来,它身体需要睡眠,硬来结果起来身体还不好。因为你那一小时基本上就是在紧张的度过,跟那个闹钟在闹,紧张一小时,又不是睡眠,又没有起来,所以挺冤枉。倒不如你就干脆把那一小时稳稳当当的睡完了算了,我自己感觉是这样。

  所以回头来思考,怎么才能减少睡眠?也不是硬撑的。人为什么需要睡眠?因为人平常打妄想很多,耗神,耗神就要通过睡眠把你的精神补足。你要是打妄想打得多,你睡眠不够,精神就不足;精神不足的时候又会容易打妄想,这人就混混沌沌像作梦似的。所以一天睡眠不足,头晕脑胀,实际上他没有清净心,都是像在梦境一样的度过,这样是没有什么用处。这个睡眠要充足,充足的时候精神就够。所以平常的用功很重要,平常要放下妄想,减少忧虑、减少牵挂,心要清净,自然你的睡眠就少,它是自然的,不是刻意的。所以定弘就是自己一点点体会,要在你的平常用功。定弘到了正觉精舍就感觉到睡眠是减少了,也不是刻意,它就会自自然然。因为精舍确实很清净,每天生活十分的规律,到哪个时间点就得干什么事情,没什么妄想可打的,然后一天也就很累了,马上倒下就睡著,基本上头一挨枕头,两分钟就进入梦乡。睡也睡得很安稳,那边又非常静,所以睡眠品质会很高,效率会很高。睡眠保证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很精神。

  另外就是,平常睡眠前也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不要喝太多的水,喝水晚上起来小便的话,就等於也是个干扰。所以要保证晚上睡眠的品质,哪怕时间很短,但是它品质高,你就不用睡那么长时间。用功要在平常放下妄想。

  黄警官:谢谢师父。接下来这个问题说,请问有定时间读经跟念佛号做回向,如果没有如期完成,可否后补,是否犯妄语罪?

  定弘法师:可以后补的。有时候也确实有特殊的情况不允许你完成功课,那你就跟佛菩萨祷告一下,说今天惭愧弟子没完成功课,明日再补,佛菩萨肯定可以听许你的。当然不能老这样,老这样就好像有点过意不去。也不能叫妄语,因为你已经尽到心,实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你,你的身体体力不够,你也不能完成那么多功课。所以我建议大家,一开始定功课不要定太多,日常定课最好是少一点,自己没有压力,多做了就多赚,少做了心里也没有觉得很愧疚,这样的心就很和平。

  像我们精舍有一位老比丘,六十多岁,他出家有将近三十年,念佛也是很精进,一天到晚拿著念珠。他是日中一食,差不多是树下一宿,什么意思?他是在我们门口的小木屋,没有床,是坐的,坐在那里就是几十年,都是这样坐著,晚上不倒单的。因为小木屋门外就是树,他打开门的,晚上也不关门睡觉,不关门就这么打坐,所以我称他也是树下一宿。所以很难得,修持很精进,一天到晚拿著念珠,很少说话,衣服穿的是很破旧,补丁一层一层的,真的是百衲衣。他的衣服我问他,您这补了几十年了吧?他说是,是他师父往生不要了他捡来的,补到现在几十年了。所以这样的一种修持,很令人感动。

  我就问他,我说你一天有没有定课?他说有是有,不过很惭愧,定得很少。我就追问他,你多少?他说,不好意思说。我说,你说一说,让我觉悟。他说我就是念佛号,念一百零八珠,念两串,十念法,一串大约是一千声,念两串就二千声,大概不到半小时,这是他的定课,其他没有了。我一听,真的有点惊奇,我说,你平常那么精进,为什么你定课只有这么二千佛号?他就跟我讲,他说我们定得多,也未必能够保证天天能做得到,我定这个课,是保证天天能做到。我们要相信阿弥陀佛,你定的课乃至一天十句佛号都能往生,不是在你念得多念得少,是在你的心是不是真诚,对这个世界是不是能放得下。像他这样,我看他是真放下了,你看什么都没有,他整个所有的东西就是那几件衣服,而且都是破得不能再破了,这样的修持,他真的是没什么牵挂了。二十多年,自从正觉精舍建好之后,他就没有离开过正觉精舍的门,不出门几十年了,这么修持的。

  人家是真正看破放下,丝毫没有任何牵挂。一天他就示现定课二千佛号,人家念佛确实没有妄想。所以我们定课也不必说太贪多,贪多了嚼不烂。有些人一开始很精进,《无量寿经》我一天念十部,佛号念十万,顶多一天,第二天就不行了。那个是不行的,还不如人家老老实实,不贪多,不求速,认认真真、老老实实,这样的好。

  黄警官:接下来这位同学问说,老法师在讲经时提到,他老人家生死都放下了,但是对传统文化能否延续传递下去是有忧虑的。在台湾的佛弟子应如何发心随分尽力,不使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中断了?请法师开示。

  定弘法师:你有这样的心,这就是发菩萨心,护持正法。老人家也是示现,在不忧虑的境界中示现忧虑,忧而不忧,不忧而忧。他示现这个忧是什么?促发我们的菩提心,他老人家都是示现。我们自己见到老人家这样,我们也要跟老人家同忧、同一志愿,要舍自己的身来护持正法,宁愿牺牲自己的品位,也要护持如来的正法、护持传统文化,老人家这是给我们做这样的示现。所以老人家为什么不一天念个十小时佛,而一天能讲四个小时经?当然讲四小时经至少四小时备课,他为什么不拿这时间自己念佛求往生,来讲经说法?这都是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菩萨的慈悲。

  我们要跟师长同一个志愿。自己如果有能力,譬如说你还年轻,你能够对於传统文化有修学的兴趣、好乐,那么你认真的学,从扎根做起,把三个根扎好,好好的持戒,好好的研究经典,一门深入,将来真正能说能行,成为当代的圣贤,这就是护持正法。以此功德回向往生,你乃至十念也都能往生。

  当然,如果说我现在年纪比较大了,过去可能在经典或者是传统文化上也没有怎么用过功,现在再帮也帮不了什么,或者是体力也不行了,我在道场也没办法服务了,怎么办?你在家老实念佛,回向传统文化将来复兴,也是尽你的一分心力,这是一样的,是很好的。

  所以鼓励年轻的同修都要发大誓愿,先不要求自己安乐,包括自己得涅盘的安乐也要放下,就像我这两天问师父,我能不能十年闭关念佛,师父不让。确实,这些东西都要放下。因为你有这么样的缘,我们这个缘也是十分难得,你看有师长这么样的培养、这样的造就,如果我们说自己跑去念佛,那真的有点辜负师长培养之恩。所以我们必须是要走弘法利生的道路,这是义不容辞的,哪怕牺牲自己的品位(不要牺牲往生就行了,牺牲品位),低一点都没有关系,但是你发的是真的心,菩提心,你是决定能往生,要有信心。

  将来,师父净公上人非常看好的两个地方,一个是马来西亚汉学院,希望它将来复兴传统文化、国学;第二个斯里兰卡,现在已经动土了,开始建佛教大学。我们师父上人给他们很大力的支持,人力、财力、物力都要支持他们,希望在那里把佛教复兴起来,还把所有的宗教团结起来,复兴宗教的教育。难得那边斯里兰卡,上自总统,下至黎民百姓,都信仰佛法。这个是独一无二的佛教国家,佛陀当年就曾经去过三次,世尊三次去过那里加持,所以那里也是圣地。

  《楞伽经》就是在那里讲的,楞伽就是兰卡,楞伽,斯里兰卡那个「兰卡」就是楞伽,在兰卡讲的经,《楞伽经》。所以师父准备印《楞伽经》给那边人流通,纪念佛陀在那里弘法。如果是真的佛教大学建好了,师父让我也要过去,当然希望志同道合的同修们将来也过去,我们要集中人力,一心把佛陀教育事业办起来,如果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所以师父净公上人说,这个佛教大学建好之后,他要去那边一年,把《大经科注》重新讲一遍,用讲经来加持那里。住一年,我相信很多人就去那里住了,他就是希望大家过去,一起支持,共襄盛举。这样就是支持佛陀正法,所以用这样的一种功德来求生西方,你也是决定可以往生。

  黄警官:谢谢师父。我们剩下最后两个问题。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为何闻法念佛会有周身舒畅的感觉,也感觉心里十分的平静?末学是个初学佛的人,请师父开示。

  定弘法师:这是因为佛光加持你。你看佛光十二种光,有清净光、欢喜光、安稳光、解脱光等等。它就是你得到佛光加持之后,你自然有这种感受,心地清净,法喜充满。你看大家在这边,听说是两点半就来了,现在快七点半了,将近五个小时,我看好像大家都不累,我自己也不累,这是什么?佛光加持。佛光加持,就是你自己就很欢喜。我们研讨净土、研讨佛法、念阿弥陀佛的时候,真的佛光就加持我们。所以平常要多念佛,你永远都活在佛光注照当中,你会得到平安喜乐。

  黄警官:接下来这位同学,这是最后一个,他有四个小问题。第一个,他的问题是,《地藏经.地狱名号品》里面提到各地狱的名号,众生处地狱之中,自己知道自己在地狱中吗?如果知道,当要想伺机脱离?若麻木不知,当如何解脱?如讥毁他人供养菩萨,一般要在阿鼻地狱中受罪,「过是劫已,方受饿鬼,又经千劫,复受畜生」等等,是否这样一步一步的受报?这是他第一个问题。

  定弘法师:对,地狱众生他的一个大的特点就是愚痴,所以在地狱里面受苦不能够回头。譬如说淫欲心重的人,见到那个铜柱,烧得火红的铜柱,他因为业力的缘故,就把铜柱看成是美女,所以就往上抱,一抱的时候身体烧得燋烂,阴风一吹他又醒了,结果又把刚才的事忘了,又看到是美女,又抱。如是一日之中万死万生,他都不能够回头。这很可怜,愚痴到极处,这是因为业力,业障障住他的智慧,所以他就回头不了,所以他才一直无量劫都是没有一刻回头,一直长劫的这样受苦。甚至业重的人,这个世界的阿鼻地狱都破了、都坏了,又转向他方,他方又坏,又转向他方,这样如是反覆的轮转。最后业尽了,他才起一念觉悟,我不能再抱那个美女了,这一念起来之后,他才能出地狱,否则他的业是消不了。

  不要说地狱众生,就看我们现前的众生,有一些淫欲心重的人,他明知道纵欲会伤害身体。就像以前彭鑫博士,大家知道吗?他在讲论坛的时候讲过他的一个病人,他是中医大夫,他的一个病人三十多岁而已,一个企业家,纵欲,养了很多情妇,结果每天都过著纵欲的生活,不多久身体不行了。来把脉,彭大夫告诉他说,你一定要杜绝房事至少一年,你身体才有可能恢复,否则就会中风。因为什么?中风是脑上的病,它是通肾的,髓都是肾精产生的,所以肾精伤了,它就会伤脑、伤髓,所以就会有中风的现象。结果那个企业家说,这个我办不到,他还是继续的做。结果不到一年,他真的就中风了,很可惜。虽然事业做得不错,但是一中风,那就一落千丈,每天也不能讲话,嘴角都歪斜,家里请个工人,拿轮椅推著他出来晒晒太阳,很痛苦,三十多岁,你看这一生就毁了。三十多岁就中风,以前都很少听说,这是因为什么?过度的纵欲。而他不能回头,他知不知道这样不好?他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就回不了头,业力,业障太重。我们可想而知,地狱众生不也是这样?这种人,他不能回头的人,不等於就是地狱的众生?现在的人还有些余福未尽,余福尽了,将来就要到地狱去受抱铜柱的报应。

  所以,如是我们自己警觉到造恶业这是很可怕,你就是造了之后,它这个业就会牵著你继续造、继续造,这个恶习的种子会不断的增长,阿赖耶识里恶业薰习那个恶种子,恶种子又变成更强的业力,又继续薰习恶种子,如是辗转的增上,你的恶的报应就会永无止息。所以是很可怕,要赶快回头、赶快觉悟。

  黄警官:接下来他的第二个问题是,光目女发的广大誓愿,一如《地藏经》中所云,「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其中啼泪号泣,是否是真诚恭敬心所发?我等众生发不出真诚心,往往是不知世事无常、苦痛,以为日子还很长。问题是,一般人都觉得待在现在的时空也不错,劝人发出真诚心恐怕极难,请师父开示。

  定弘法师:对,像婆罗门女这样的真诚恭敬,她是到了至诚的地步,一般的人发不出来,所以没有像她这样的感应,只要你真的发出来了,这个感应个个都会有。所以孝心很重要,我们对父母平常就要培养真诚的孝心,不能说我到时候再真诚,真诚不起来,它这不是一夕一朝可以养成,平常要做这个功夫,把《弟子规》在平常要落实。只要有这个真诚的孝心,发起菩提心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就像婆罗门女一样,她这个心是孝到了极点,到最后经佛一点化,她就能够发起广大菩提心。这是地藏菩萨给我们最大的一种启示,佛门的《孝经》,地藏菩萨就给我们做出来了。

  菩提心,根就在这个孝心,所以三福里面第一福就教我们孝养父母,这是很重要的。你在家里面好好的侍奉父母,你的心虽然对的对象只有两个人,但是把这个真诚养成了,只要一发广大心,我面对十方法界所有众生都用这个真诚,那就是菩提心,那你就作菩萨,而且就是作了地藏菩萨。

  黄警官:谢谢师父。第三问题是,末学以凡夫俗情的测度,一般的人看学佛者,每天青菜豆腐、豆腐青菜,实在太无聊,往生以后去极乐世界也是青菜豆腐,还不如娑婆好,好好玩、好好吃,肯定不输给极乐世界,如此这般该如何是好?

  定弘法师:这个问题可能也是示现出来,这是有一部分人不了解佛法的真谛、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他就有这些问题。我们学佛目的是为了第一求解脱,第二求成佛。解脱就是讲我们离开六道。六道的因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来六道?佛告诉我们,因为有贪爱,因为有爱欲。这个爱欲包括财、色、名、食、睡,所谓五欲,你就会感应来六道。如果爱欲心重,你的生命层次就低,甚至到三恶道。像刚才讲的地狱众生,那个爱欲心是很重很重,重到他自己没办法控制,完全就是业力支配他,所以他受无量劫的痛苦。爱欲心轻的人他的生命层次就高。天道的爱欲心是很轻微的,你看男女之间的爱欲,天道,愈往上层的天,爱欲心就愈淡。你看忉利天以上,夜摩天,男女之间这个爱欲,碰到了身体就完成了;再往上,兜率天都不用碰到,互相的微笑,就没有了,所以他愈往上愈淡;到最后,超离欲界了,到色界的时候,爱欲心就完全没有了,就伏住,烦恼伏住了。所以三界六道里面,爱欲愈大愈重他就愈苦,爱欲愈轻就愈快乐。所以爱是苦本,欲是苦本。

  我们了解这个道理就要学习少欲知足。少欲知足是解脱道,是离苦得乐之道,佛把这个道理给我们讲清楚了,所以我们说学佛不是搞青菜豆腐,自己苦自己,不是那个,这是真正的解脱。你少欲知足,你解脱了,你每天吃青菜豆腐,你可以万事不求人。你每天说,我为了吃那山珍海味,我要去赚钱,对不对?赚钱你不是苦吗?我吃青菜豆腐,很少的就够了,这就不苦。

  佛陀制定的让比丘只能去乞食,都不用去赚钱了,你给什么就吃什么,甚至没有的话就吃垃圾,捡回来的东西我都可以,真是苦行,头陀行,但是他是解脱的行,他无欲无求,所谓「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他是活得很自在、很快乐的。真正能够脱离三界,你把这个人身放下之后,你就不在这个世界轮回了,这个三界里的苦你全部都解脱了。欲界的苦,所谓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苦交煎,无论你上自总统、下至黎民百姓都得受,你就不用受了。甚至色界的坏苦、行苦,无色界还有行苦,你都没有了,所有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苦都能够得到解脱,你得涅盘之乐。

  而到西方极乐世界比这个乐还要乐,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的妙乐,大涅盘之乐。即使你现在是凡夫,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享的乐至少跟阿罗汉,所谓漏尽比丘是一样的。而且还比他更殊胜,你能够每天到十方世界去旅游,上供诸佛、下化众生,你的旅行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你所接触的都是诸佛如来、大菩萨,以观音势至、文殊普贤这类大菩萨为伴。而且你要广度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你能够到那个世界现什么身来度化众生,这种大妙乐那是凡夫没有办法想的。所以极乐之乐,连诸佛都说之不尽。只要你稍微深入一点经教,你这些都懂得了,然后你才可以发出离心,那些五欲之乐,财色名食睡你是可以放下了。放下了,你并没有失去什么,你得到的反而是快乐。那些是痛苦的根源,放下痛苦的根源,你才有可能得到解脱。

  黄警官:最后一个问题,鬼道众生有因缘的话,会附身到有缘的人身上,这事可能吗?

  定弘法师:对,可能的,而且这种情况是常常有,定弘有见过、有听过,历史上也有多种的记载。其实鬼神跟我们人是杂居在同一个世界里头,人虽然见不到鬼,鬼能见到人。其实你也不用怕鬼,怕,你也避不了他,他到处都有,就你跟我之间都有很多的鬼神来来往往,所以根本不需要害怕,你周围都围绕著鬼。但是问题就是什么?我们要存一个好心,就招感善神善鬼,假如我们存恶念,那就招感恶神恶鬼。《感应篇》上就讲得很清楚,「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吉神、凶神那都是充满法界,就看你用什么心,就会招感什么样的鬼神,都是物以类聚,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招感什么样的众生来。所以关键不是害怕他,就是你自己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你周围都是善神护佑你。

  黄警官:谢谢师父。非常难得、非常殊胜,今天这场殊胜的法缘将近持续四个小时,师父非常劳苦,没有站起来,各位莲友也都很认真在听。今天师父的开示非常的殊胜,非常的圆满,而且非常的了义,孝廉讲堂决定把它流通出来,制作母带流通给十方,请师父在最后帮我们做一个简短的总结,然后祝我们今天法会圆满。

  定弘法师:今天跟大家分享印祖的一段开示,和跟大家交流这些问题、心得,说到最后,想用印光大师的十六个字来祝福大家和策励大家,就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老实念佛,求生净土」。敦伦尽分,就是讲我们要敦睦伦常,尽自己的本分。我如果是身为父要尽父之责,身为母要尽母之责,妇有妇道,夫有夫道,子有子之道,你无论什么样的身分,要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到自己的本分了,你的心才会安,你的心才能够得定。所以敦伦、尽自己的本分,能够这样去做,心就能够真诚,心就会有那种道义感,跟佛菩萨容易感通。

  在这基础上再加以修持,闲邪存诚,闲是防止,防止邪念、邪行、邪语,让你的身口意都要清净。身不干杀、盗、淫,这个属於邪行;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是邪语,我们不讲;意不起贪、瞋、痴,包括慢,傲慢,还有疑,怀疑,这些都是邪思,所以身口意都要闲邪。存诚呢?当你没有了邪思、邪念、邪行、邪语,心自然回归到真诚,因为心本来就是诚的。诚就是没有妄念,当我们心都没有邪思邪念的时候,身口意都清净了,那就是诚。用自己的真诚心来念阿弥陀佛,老实念佛,老实里头没有怀疑,也不要去怀疑说我业障深重能不能往生,这个也不要怀疑。不要怀疑说我冤亲债主很多,又堕过胎又杀过不少生,他们都来找我怎么办?也不要怀疑,这些念头都是不老实。也不要想说我念了那么久佛,阿弥陀佛怎么还不来?或者我都见阿弥陀佛了,是不是要往生了?到处跟人讲,都是不老实。老实人心里是清净的,诚诚意意的,很有诚意的这么念下去,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味的念下去,念到最后到临终就肯定往生,都不用去再打妄想想别的,想别的都是打闲岔,这样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依印光大师,就是第一节课跟大家交流的这段话,我们依教奉行,确确实实果能依此而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我们同生极乐国。谢谢大家。

  黄警官:各位莲友,我们再一次的热烈掌声,非常感恩定弘法师今天这样精彩的一个开示。我们现在请师父带领我们回向。大众请起立。

  定弘法师:我们一起将今晚共同研讨佛法的功德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印祖开示往生要道暨净土修学座谈会  定弘法师主讲  (共一集)  2013/8/31  孝廉讲堂  档名:57-113-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弘法师       净土)(五明学佛网:定弘法师       净土)  

 仁焕法师:如何理解净土法门 

 吕有祥教授:教演天台,行修净土――简述近现代天台宗大师倓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净土信仰之确立 

 仁焕法师:净土三经与念佛法门 

 杨笑天教授:日本净土宗简介 

 宋立道教授:中国净土理论的开山者昙鸾 

 华方田教授:试论吉藏的净土观 

 仁焕法师:净土法门的特点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观音法门与念佛求生净土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