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印光大师论蛋奶非素食 |
||
|
||
印光大师论蛋奶非素食 吃素,原为悯彼痛苦,养我仁慈,油与肉,有何分别?肉汤亦当不食。然众生根性不一,能常素,则令其常素。否则,令持十斋,六斋,食肉边菜耳。此乃为不能吃常素之方便法,非实义也。汝既以病苦之故,愍念众生之苦,当吃净素,勿以口腹,为心性累。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以肉食有碍卫生,素食有益健康卫生故也。 鸡卵(鸡蛋)之可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晋支道林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彼以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佛法初入中国,大小分弘。大乘一切肉均不食,小乘则食三净肉,五净肉。三净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加自死,鸟残。鸟残者,鸟兽所食之余也,为五净也。至梁武帝时,悉依大乘,永废小乘。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 凡属有知觉者,皆不宜食。虽无知觉,然有生机,如各种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无碍,然亦系取彼脂膏,补我身体,亦宜勿食。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何苦用钱买祸(以食肉欠杀债,故云买祸)。而求补益耶。吃荤之人,若肯吃素,定规会少病强健。以肉食有碍卫生,素食有益卫生故也。虾酱最毒,万不可吃。以做时,系于海边掘一大坑,于五六月间,捞诸虾子,及诸小鱼,倒于坑中。烈日晒之,全坑发滚,臭闻数里。凡蝇,蚁,蛇等,好是味者,皆自投入悉死之。待其发透,用磨磨过,装篓发卖。吃荤之人,当做宝货,可怜可怜。此系一僧,见其做法,为光说之。汝既吃素,纵不能令全家吃素,当令少吃。不可买活物到家中杀,家中日日杀生,便成杀场,大不吉祥。 「鸡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机故。即无生机,亦不可食,以有毒质故也。有谓无雄鸡之地,卵无生机,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鸡蛋,久 则腹中余毒,生许多鸡卵及小鸡。诸医不识其病,张仲景令煮蒜食之,则吐出许多鸡子,及已有毛并无毛之鸡。令一生勿再食,食则无法可治 。可知鸡卵之祸大矣」!(按福州吃素佛弟子,往往患乏滋补,藉口无胚之鸡卵,不具生机,尽可食噉,相习成风,贻误不鲜,几等於破戒,故弟子特恳大师开示此文,宜广刊登,庶可警人,弟子罗智声谨注)。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一·复罗智声居士书二》 「蛋不可食!邪见之人云:“无雄卵之蛋(没有受精的鸡蛋)可食”,切勿听信此言。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复唐陶鎔居士书》 ●一切蛋奶皆属荤腥不可食,经论为证: 蛋类荤素决断 【按语】 一切蛋类皆属荤腥,不可食用,食之即同杀生。乍看这种观点有点“武断”,其实此说非笔者自创,乃历代祖师之共说也。印光大师对吃蛋荤素与否,曾举支道林的故事以示众,其文末云:“鸡蛋可食否,此晋时所决断者。”且有经论为证。笔者整理了《大藏经》中对吃鸡卵与否的相关经文论题,期望读者阅读本文后,能将鸡蛋荤素与否做一彻底了断,不再因贪恋其极低的“营养”价值而破戒(鸡蛋的营养成分低于豆类素食,美其名为营养,实在是不合逻辑只为贪其荤味也),以免去投胎鸡肚还债,那时后悔晚矣。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第十八:复有众生,从生至老,无有儿子,孤立独存。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坐为人暴恶,不信罪福。百鸟产乳之时,赍持瓶器,循大水渚,求拾鸿鹄、鹦鹉、鹅、雁诸鸟子卵,担归煮啖。诸鸟失子,悲鸣叫裂,眼中血出。故获斯罪。 《楞严经》:“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於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显识论》云:“一切出卵不可食,皆有子也。” (《大正藏》第三十一册页882上) 【按】释尊和祖师在有很多经论中都教导我们“一切卵不可食”,如果要学佛,却对佛祖的教诫置若罔闻,实在令人费解。吃鸡蛋也好,什么蛋也好,要想到人家失子的痛苦。有人胡说没有受精的卵不是生命,不管是不是生命,百鸟众生可是视之如子。 “蛋亦不宜吃,以有生之机,且有毒。张仲景医书云,有好吃鸡并蛋者,后腹中生鸡及蛋。仲景令其吃熟蒜(生蒜则不可),尽吐出而愈。仲景令毕生勿再食(动物与蛋),食则无可救药矣。”(印光大师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鸡卵之食否,聚讼已久,然明理之人,决不以食之为是。好食者,巧为辩论,实则自彰其愚。何以故?有谓有雄之卵,有生不可食,无雄之卵,不会生雏可食。若如所说,则活物不可食,死物即可食,有是理乎?此种邪见,聪明人多会起,不知皆是为口腹而炫己智,致明理之人所怜悯也。晋·支道林(道林乃高僧,乃依小乘为论耳)博学善辩,与其师论鸡卵之可食否,以彼善辩,其师不能屈。其师没后(师亡后),现形于前,手持鸡卵,掷地雏出(有鸡雏从卵而出,飞翔饮啄),道林惭谢,师与卵雏俱灭。此晋时所决断者。” “吃鸡卵之偈,乃妄人伪造,不可依从!”(《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二》页485,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鸡卵,吃素之人不可食,以有生机故。即使无生机,亦不可食,以有毒质故也。有谓无雄鸡之地,卵无生机,此地甚少。昔一人好食鸡蛋,久则腹中余毒,生许多鸡卵及小鸡。诸医不识其病,张仲景令煮蒜食之,则吐出许多鸡子,及已有毛并无毛之鸡。令一生勿再食鸡蛋,食则无法可治。可知鸡卵之祸大矣!”(按:福州吃素佛弟子,往往患乏滋补,借口无胚之鸡卵,不具生机,尽可食啖,相习成风,贻误不鲜,几等于破戒。故弟子特恳大师开示此文,宜广刊登,庶可警人,弟子罗智声谨注)。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上·卷一》页222,复罗智声居士书二) “民国十七年(1928年)秋,彭泽李锦新,偕谢、汪二人,同往九华晋香。舟过大通,李、谢登岸,汪独居船中,见卖灰包蛋者,价极廉,因购数十枚藏舱内,意欲带回家后用以佐餐也。夕抵茅坦,天明上山,汪忽僵卧不能动。惊问其故,亦不自知,但觉周身蠕弱如绵。强扶之坐,旋即倾倒。众谓此必心有不诚,受护法神谴,速当自省悔过。汪乃沉思曰:‘得毋昨日误买鸡蛋所致乎?’嘱代弃之,李等上山礼佛,并代为忏悔。汪在舟中,梦被人拘,呵曰:‘远道来礼菩萨,安可贪小利,带荤物,幸能悔过,免汝无罪。’迨李等回船,汪霍然愈矣。更沐浴上山,尽敬而返。” “蛋不可食!邪见之人云:无雄卵之蛋可食,切勿听信!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 “五荤何在?葱韭蒜以无闻,蛋虾子而未嗜,罗卜青菜为无上清斋,黄荠野藿当珍馐妙味,素口之道通矣。” “乡村之精舍,廛市之伽蓝,以经忏为家物,以酒肉为佛事。每日三时,用鱼肉充饥,取葱蒜治味,说鸡蛋不是荤腥,言茭头即是素菜……若信吃斋之言,断无此等恶习。” 广钦老和尚的道场承天禅寺则明文规定:严禁携带荤食、烟、酒、蛋等进入。莲因寺的忏公师父一再开示:“鸡蛋不能吃!”(见莲因学院发行的忏公师父开示录音带) “梁时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破二三十枚,临终但闻发中啾啾数千鸡雏声”。 “南北朝周武帝宇文邕,好食鸡蛋,一餐数枚。有一位监厨官,常与武帝进食。武帝亡,丞相杨坚即位,称文帝国号隋。此武帝时代之监厨,亦常与文帝进食,开皇期间,监厨忽然暴死,三日后复苏说:他到了地狱,见到武帝与阎王,阎王问监厨:汝为武帝作食,一日煮几粒鸡蛋?监厨实告:不记数。阎王说:既然不记,向武帝迫出即知。忽见庭前有铁床并狱卒数十名,皆牛头人身,拉武帝倒卧铁床,狱卒用铁梁压武帝身,武帝之两胁剖裂处,出鸡蛋十余斛。后来武帝向监厨说:回后向文帝语,仓库玉帛金银,皆我所储,我生时灭法,令下地狱受极大苦,请以此玉帛为我作大功德”。 “唐魏州武强人齐士望,贞观二十一年死,经七日而苏醒,云:初死之后被引见阎王,判官对士望曰:汝生平好烧鸡子,宜受罪而归,即命人送出其门,出城见一城有鼓吹之声,士望不觉即走入,城门即闭,其城内无任何屋宇,遍地皆是热灰,士望不知所计,热火烧灼其足,异常痛苦。后士望四顾城门欲令其门开,凡经一日,有人命门开,遂放士望出。后而复苏,不敢再轻视鸡子无命也”。 “唐武德中,遂州总管府记室参军孔恪暴病死,一日而苏,自说被收至阴官府之事。狱官问:何故复杀鸡卵六枚?曰:平生不食鸡卵,唯忆小年九岁时寒食日,母亲每与六鸡卵煮食之。官曰:然欲推罪母也。恪曰:不敢。官曰:汝杀他命,当自受之,言讫忽有数十人来抓恪将出去受刑,命鞭主司一百,倏忽鞭讫,血流溅地。后官谓恪,汝应先受罪,后令汝回阳七日,可勤加修福追修。后恪即苏,大集僧尼行道之忏悔法,精勤苦行。至第七日,与家人辞决,俄而命终”。 近代宣化上人说:“吃斋吃个蛋没有关系?有关系!等你托生鸡的时候,就知道果报是直接从吃鸡蛋而来的。” 《楞严经》:“清净比丘及诸菩萨,於歧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於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必定要使身、心和一切畜生的生命以及所有它身上有关系的这一种业,都不可以造的。身心二途,不服不食:身也不可以杀生,心也不可以杀生,也不穿有众生生命的衣服,也不吃众生生命的肉。我说是人真解脱者:我说这个人是一个真正的解脱人。 ——宣化上人讲述《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