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三皈与佛事的真实涵义


   日期:2014/1/4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六百零八页倒数第五行,「又无量功德,具足庄严者,昙鸾大师《论注》曰」,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

  每堂课开头我们皈依三宝,这个意义很深。早年我们升座讲经,以开经偈做开端,「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个偈子武则天作的,讲经之前都念这四句偈,提醒自己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到斯里兰卡来讲经,强帝玛国师提醒我,讲经之前最好跟大家一起念三皈依,我接受了。这个建议非常难得,为什么?三皈依是我们学佛的依靠。现在佛法衰了,我们不像学佛的样子,究其根本原因在哪里?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把三皈依忘掉了,我们还是依靠自己的烦恼习气,没有依靠三宝。这个提醒比什么都好。早晚课,早晨早课,最后念三皈依,晚上晚课最后都念三皈依。这个三皈依是形式,心上有没有?没有,生活上更没有,这就是我们把佛教实质丢掉了。

  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实质就是把佛法放在心上。把什么放在心上?三皈依放在心上,那是我们一天、一生、一世修行最高的指导原则。皈依佛陀,两足中尊,我们有没有?皈是回头,依是依靠,依靠佛陀修二足尊,足是圆满,两足,两种圆满。哪两种?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我们皈依佛就想到,我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不是在求智慧、求福德?真正是求智慧、求福德,佛是我们最好的榜样,这叫真正皈依佛。我们不学佛这个榜样,我们的福慧求不到。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离欲中尊。法的大根大本,这是讲佛陀教给我们的法,是什么?离欲,这是真正的佛法。不能够离欲,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里头夹杂著欲望在里头,这把法就破坏掉了,这不是佛法,这是世间法。佛教我们念念要放下欲望,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贪瞋痴慢,这是真正皈依法。皈依僧伽,诸众中尊,这个僧伽是团体,我们今天讲团体。天上人间所有团体里面,出家人团体是最尊贵的,是个模范的团体。为什么?它有六和敬,天上人间团体没有六和敬,佛法团体修六和敬。所以这一句提醒我们,我们有没有真正在做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没有做到,不是世间示范的团体,这个团体不能给大家做榜样。你看,这个提醒多重要。

  每天两遍,念的人很多,没有去做,这白念了,念只是一种形式,没有起作用;没有起作用,念如同不念。不过念也是有好处,为什么?有形的人世我们没看到依教奉行,但是有我们看不见的天地鬼神他们在旁边听,提醒他们,可能里头真正有发心、有真干的,这就是念比不念好。最重要的,念了我们懂得意思,我们要依教修行。早晚各一遍,这是慈悲到极处,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提醒就迷惑了,就颠倒了。为什么?习气太重,烦恼太深,念念习气现行,烦恼起用,把我们所修的功德全都破坏了。功德不能成就,原因在此地,所以三皈依至关重要。

  我们现在看念老的注解,昙鸾法师的《论注》说,「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这都是我们要学的,「庄严佛事」。佛事,《佛学大辞典》有解释,我们把它节录在此地,要把它搞清楚。「指凡诸佛之教化,谓之佛事」。最简单的解释,也就是字面的意思,做佛之事。佛干什么的?释迦佛他干的是什么?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他干的是什么事?那就叫佛事,佛所干的事。佛事是教化众生,教是事,是教学,化是这个事情成就了,通过这个教学,学生真的起了变化,化恶为善、化迷为悟、化凡为圣。这个化是教学的成绩、成就,教学得到的结果,这变化气质。中国古人也有这么一句话,读书在变化气质,读圣贤书,慢慢培养成自己是圣贤人。如果气质没有变化,这书就白念了,那不是真念是假念。念佛的书,慢慢就变成佛、变成菩萨,这是什么?起变化作用。

  佛陀在世只有讲演、只有示范,佛用身教,一举一动你把它记录下来那就是戒律,中国人所讲的礼,记录下来,就这个东西。《礼经》,《礼》是五经之一,《诗》、《书》、《易》、《礼》、《春秋》。经它里头所说的理跟事永恒不变,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地区都用得上,这称之为经。佛所说的,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超越时空,无论在什么场所、无论在什么时代全能用上,绝不是这个东西过时了,没有,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这个道理要懂,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学到真实智慧、真实的德行,来化解我们眼前许许多多的困境。让我们得到平安、得到安定、得到智慧、得到幸福快乐,这是佛陀、圣贤教诲的真实利益。这叫做佛事,佛是觉悟的意思,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的事就叫做佛事。

  「观无量寿经曰」,这净土三经之一,「於肉髻上有一宝瓶」,这是大势至菩萨。观世音菩萨於肉髻上有一尊立佛,站著的佛像。在肉髻戴的帽子上面有个宝瓶,这是大势至菩萨,宝瓶里头「盛诸光明,普现佛事」。这个宝瓶放光,在光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教化众生,看到这些形相。八相成道是表演给我们看,四十九年弘法利生,主要的你看清楚了,再讲给你听,详细说明,让你深入的理解。这是佛事,普现佛事。

  「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於娑婆世界,施作佛事。」娑婆世界就是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这是个大世界,大千世界,是释迦牟尼佛教化的区域范围。有多大?黄念老居士告诉我,十亿个银河系,娑婆世界这么大的范围。所以释迦佛在不在?在,这么大的范围。地球在这个范围里头是它一个芝麻粒,很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示现是应化身,在大千世界示现的是报身。我们前面读过了三身佛事,无非是帮助众生觉悟的。帮助众生觉悟要记住,首先要自己觉悟,自己没有觉悟,怎么能帮助别人觉悟?要发大心,发大菩提心,发菩萨的大心,慈悲喜舍,那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愿是发了,发了愿,赶紧回头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第一桩事情就是断烦恼,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放下,这叫真功夫。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这个。在哪里修?日常生活当中修。看到一桩心里喜欢的事情,感到很快乐,这个很快乐是烦恼习气起用了、作祟了,要赶紧把这个快乐降温,不要得意忘形。不能说没有快乐,要有适当的度数,不能过分,没有也不行,过分了也不行,所以讲求中道。微微笑一笑就可以了,不要手舞足蹈,得意忘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想开口骂人了,赶快把这个念头放下,保持温和,不要有不愉快的脸色。这就是修行,这就是佛事。如何学得能跟菩萨一样,恩怨平等,对於冤家对头跟自己的亲人用平等心对待,这个人是菩萨,这个人是觉有情。

  所以修行在哪里?在生活当中,饮食起居之间。吃饭的时候不要挑剔自己喜欢吃的,喜欢吃的就是烦恼,就是分别执著,要放下、要随缘,不要挑剔。舌头知道五味,酸甜苦辣咸,知道,要不知道那叫麻木不仁,那错了。知道而不起这些作用,对一切味道是平等的,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什么都好,这是菩萨行。穿衣、待人、处世、工作觉而不迷,做得非常快乐,过得非常幸福。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自己不快乐,别人也受罪。员工看到老板不快乐,每个人心情都不会舒畅,不知道老板什么事情出事了,都提心吊胆。所以修行一定要晓得,是在生活当中修,在待人接物当中修,在处世当中修。依什么?就是依三宝,最高指导原则。觉而不迷是皈依佛,正而不邪是皈依法,净而不染是皈依僧,你看三宝代表的是觉正净。这是佛教化众生,上面对等觉菩萨,下面对无间地狱,最高的指导原则,我们要掌握住。

  今天学佛同修都受过三皈,有没有掌握到原则?没有,甚至於这三皈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只知道我皈依三宝,我就是佛的正式的弟子,我就入佛门了。不见得!章嘉大师早年告诉我的标准,佛教重实质,诸佛菩萨重视实质,不重视形式,有形式没有实质,世间人承认你,佛菩萨不承认。真正干的人,没有受过正式三皈的仪式,世间人不承认是佛弟子,佛菩萨承认,你念佛,佛会来接引你。佛菩萨承认,这个重要。

  《维摩经》的注解,「什曰」,什是鸠摩罗什大师,「佛事谓化众生」。注解里解释什么叫佛事,佛事是说教化众生,教化众生是佛事。佛教确确实实是一切人类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对众生有无比殊胜的利益。怎么学法?印祖常常提醒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要用诚敬心、恭敬心,决定不能有丝毫疑惑。要知道,佛经典字字句句都是真言,真言就是真实的话,没有一个字是妄语,没有一句话是废话。具足真诚、恭敬,诚信不疑,这个人有大福报,这个人能得佛法、能成就。

  「同」,就是跟前面相同,是《维摩经》注解里头说的,「菩萨品曰: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这个范围广了,释迦牟尼佛一举一动都是佛事,都是在那里教学,一举一动都合规矩、都合礼法。所谓是四威仪,站有站的样子,坐有坐的样子,走有走的样子,睡的时候有睡的样子,这都是佛事,教人怎样得到身心健康。一切合规矩,身心就健康。心没有贪瞋痴慢疑、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好高骛远、没有损人利己,你说这个心多自在。心地是清净平等觉,行事跟五常、五伦相应,跟四维、八德相应。在佛法里面跟三皈、五戒、十善相应,跟六和、六度、普贤十愿相应。你说这个生活多快乐,这种生活跟极乐世界就没有两样。极乐世界讲什么?就讲这些东西,天天讲,大家天天学习,念念都落实,所以那个世界人快乐。人快乐,山河大地也快乐,花草树木也快乐,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人造的,阿弥陀佛带头,阿弥陀佛做出最好的榜样。

  「同注」,僧肇大师注的,「佛事者以有益为事耳」,这句话也说得好,说出一个总的原则,什么叫佛事?对一切众生有真实利益的事情,这是好事。好事当然有最好的果报,可是好事,我们必须要知道,好心、好事里头有掺杂著不善,有没有果报?有,果报里头有善的果报,里头也掺杂著不善,为什么?因如是,果亦如是。而且我们细心观察,从历史上看到我们眼前,有很多开头是好事,到后来就变成坏事。那是什么原因?开头的时候都是菩萨行,行菩萨道,没有什么利益可图,大家都为了佛事。譬如建道场,李老师告诉我们,建道场的时候人人都是菩萨,一心一意出钱出力,到外面化缘,尽心尽力都为建道场,同心同力。道场建成之后,人就都变成罗刹了,为什么?争权夺利。

  这个事情被我看到了,我在这么个道场讲经,这道场有个老比丘尼,师父,有二、三十个出家的女众跟著她,比丘尼的道场,老师父修得不错。庙怎么建成的?都是大家化缘。建成之后,她底下徒弟就争了,我化的钱最多,当家师应该是我做;那个人说我化的钱也不少,好,你做当家,我做知客。争了,争得几乎打架,天天吵架,天天闹事。我就把这个事情告诉李老师,李老师说算了,别去了。我说经没有讲完,讲一半。不讲了。我们亲自看到,都是争名争利,把道场就破坏了。

  这个道场天天干什么事?天天斗争。也没错,为什么?跟释迦牟尼佛讲的话相应,如果他不斗争,那佛就打妄语了,给佛做了证明。佛在世的时候曾经讲过往后五五百年,他老人家灭度之后,第一个五百年,戒律成就,大家都持戒,有成就;第二个五百年,禅定成就,修戒不行了,要修禅定;第三个五百年,多闻成就,也不修行了,专门研究经教,讲经教,讲空话,会讲不能行,这叫多闻成就;第四个五百年,塔庙成就,也不研究经教了,去建庙建塔,一个比一个庄严,一个比一个高大,搞这个了,去争这个;再往后五百年,叫斗争坚固,那要不斗争,释迦牟尼佛的话就说了没有灵验。所以今天斗争正确的,跟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完全相应。

  我们真的不想斗争,於人无争,於世无求,我们就躲得远远的。远远的什么地方?没有佛教的地方,可以立足。我们移民到澳洲,选择图文巴这个地方,就是那个地方没有佛教,那个地方是基督教的大本营,我们跑到它那里去了。当时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这个地方你能够生存得下去吗?我说应该可以。为什么?同行相忌,他虽然也是宗教,他跟我不同行,不同行应该没什么忌讳。我们发现,这个发现是在早年在新加坡就发现,我们搞团结宗教,宗教里最怕我们拉信徒。结果发现我们不拉信徒,我们劝他的信徒忠於他的宗教,好好学他的宗教,这他们很欢迎。信仰他们那个宗教人数多,信佛的人少,不拉他们的信徒,彼此相安无事,住久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在图文巴住了十一年,十一年还是十二年,跟当地这些宗教处得非常好。我们是希望宗教能够团结成一家,把这个小城建造成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我们有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一直没有放下。没有想到去年三月,我在澳洲,跟这些宗教领袖们在论坛上见面,他们主动的来看我,告诉我,他们很想团结起来,把这个小城做成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我说太好了,正是我所想的,他们主动提出来。所以我就勉励他,我说你们认真做,一年真正做出成绩出来,我说我想方法我们在联合国去做报告,这样全世界人都知道。他们真努力做,我自己提心吊胆,我怎么到联合国去做报告?话说出去了,收不回来,所以求佛菩萨保佑。

  联合国的场地是要会员国才能租借得到,上次我们办活动,泰国帮忙的,泰国是他们的会员国,泰国申请办这个活动。今年又有感应,斯里兰卡申请办卫塞节,二00六年泰国办卫塞节,今年是斯里兰卡办卫塞节。有这个活动,他邀请我在大会上做一次讲演,我就把澳洲图文巴这些宗教领导人,统统邀请到教科文组织做报告。主要的听众,是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使、代表们,一百九十五个单位,这就是全世界人都知道了。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去参观、考察,看看这个小城。他们计划在今年九月正式发邀请书,九月是这个小城的花季,花园城市,全世界喜欢花的人都会来看花。所以九月是最热闹的一个季节,在最热闹的季节,我们展示出和谐示范城市,在这个里头办个论坛。论坛地点可以用南昆士兰大学的场地,让大家在那里看,在那里研究、讨论、学习,又可以赏花,这非常的难得。

  今天没有示范,没有人相信,一定要做出来给人看,大家就相信了。所以我们希望,斯里兰卡是佛教国家,它能够把佛陀教育落实,落实在民间,全国人都学习,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我们也非常的赞叹,在这个地方才真正看到了什么叫佛教。佛教还管用吗?有什么用处?到斯里兰卡来看看,你全都明白了。佛教还有非常丰富的内容,这个地方还没有到这个境界,我们全心全力帮助它,将佛法各种不同的宗派,显教密教、宗门教下,统统能够在斯里兰卡认真的学习。让这个小地区,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门在斯里兰卡都能看见,名实相符的佛教圣城。这圣城不是一个城市,这整个岛就是佛教的圣城。佛教是什么?到这边来住个十天半个月就知道了。佛教有什么样的好处,有多少好处?住上二、三个月,你体会到了。这个功德不可思议,这个功德救了整个人类,救了一切众生,无量无边无比殊胜的功德,我们在这一生遇到了。贡献一点点的力量来成就它,这个福报都没有边际,不是你能够想像到的。

  我们再看下面,「又,害佛道谓之魔事,反之者则谓之佛事」。你想破坏它,你想障碍它,你想在它里面得一点自私自利,这都是魔事。魔事的果报都是地狱,而且非常容易陷入无间地狱。因为佛道太殊胜、太大了,你要障碍它,那个罪也就是太大、太重了,决定不能干。对佛事出一分钱的力,果报都无法想像,经上讲的话,不可思议,你所得的福报,你所得的好处。那要有心去障碍它,还是无意去障碍它,那个罪报也不可思议,这是不能不知道的。你善用它,得福;错用了它,你就得罪。所以反过来,反过来不是害佛法,是成就佛道。有人在做,他福报大,我们没有这个大福报,我们做一点小福报,出个一块钱、两块钱,出之於至诚心,尽到你自己的力量,你得的福、得的慧都不可思议。

  我们在《了凡四训》里看到一个例子,说是一个女孩在寺庙里头布施两文钱,很少。两文钱现在人看不懂、听不懂,我们这个年龄行,为什么?我在十几岁之前,十岁,十岁之前,用铜板。那一个铜板上有字,「当十文」,这一个铜板抵得十文。那就是过去,过去我们没用了,我记事的时候,也就是三、四岁的时候,就没人用了。清朝的铜钱,当中有个洞的,有个方洞,那个一个叫一文。民国的时候这个铜板,一个铜板换十个,换十文,当十文。那一个铜板可以吃一个早餐,你说那时候人生活还是比现在好多了。一块钱换铜板三百个,一块钱是银元,我十岁以前用银元。一般人,乡下农民的生活,大概一个月收入两块到四块的样子,他就能养家,他一家就过得很好。两块钱过得辛苦一点,四块钱就过得很舒服,一家四口。换句话说,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一块大洋,一块大洋会过得很舒服。五毛大洋还行,生活能过得去,辛苦一点,那个时候的生活。

  那时候什么东西最贵?书最贵。商务印书馆出的辞典《辞海》,不叫《辞海》,叫《辞源》,《辞海》是以后才有的,最初出的《辞源》。大概本子就这么大,一本差不多就这么厚,一本就这么厚,就这么厚,两本,也就是这个书的四本这么厚。卖多少钱?五块大洋。书珍贵!所以有钱人家展示出他家里藏著什么?藏的有书,书架上摆的,真的摆几套书,那是大富贵人家,一般人家买不起,书最贵。现在书最便宜,你跟生活其他的一比较,书最便宜。这是印刷术发达了,人工节省,大量的节省,成本降低,生产量大了,所以特别便宜,这个对於读书人来讲是好事情。你说在古时候,说家里头藏一部《大藏经》,不可能,没那回事情。大寺庙藏经楼可能有一部《藏经》,你要学经教,找时间到那里去抄,那没有影印机,靠抄,手抄,自己得一部不可能。我们家乡安徽省,这一个省有多少《藏经》?两套半,两套完整的,一套残废的,不齐。你看一个省,只有这么大的分量。这个《藏经》从哪里来?皇上颁发的,这个地方学风很好,人学得不错,皇上送一部《藏经》给你们,那是大事。哪里像现在,《藏经》那么便宜,每个人家都可以供养一套。

  《四库全书》那就不必说了,全国只有七套。八国联军,圆明园那一套烧掉了,换句话说,只有六套。《荟要》两套,圆明园烧掉一套,只剩下一套,孤本。分量太大了,没有办法出版。我们早年在台湾,最担心的就这桩事情,万一要发生战争,这个书毁掉之后怎么办?没了。别的不担心,就担心这个。台湾的学术界终於争取到政府同意,大家同心协力把这套书印出来了,字缩小了,《四库全书》缩本,一千五百册,这是大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印了多少套?三百套。很难得,三百套统统卖光了,我买了一套是最后的一套,三百套最后一套,我这套书放在澳洲。

  民国一百年,这政府的意思,希望这个书局再版,庆祝纪念民国一百年。商务跟世界书局的老板通知我,我说好事。现在的印刷术比过去更进步,进步到什么程度?你要一套就可以给你印。从前不可能,从前印书至少是五百套,他成本才收得回来。三百套卖出去,成本收回来,另外两百套是他赚的。现在可以你想要一套就给你印一套,你想要两套就给你印两套,这个本事。印出来跟第一版差不多,品质不错。他来通知我,我说老价钱,你可不能涨价。行,老价钱。老价钱是美金五万一套,我说我跟你要一百套,高兴得不得了,五百万美金。世界书局也通知我,印《荟要》,《荟要》全套五百册。他过去只印了两百套,过去印的,第一次印的两百套,我跟他买了大概七十多套,有钱就买,有钱就买。所以这个书局跟我很熟,现在书局老板都学佛了。来通知我再版,我说行,我说都是老价钱,不能涨价,我跟你买两百套。《群书治要》给我印一万套,《国学治要》印一万套。这个总的数字也是五百万美金,正好我有这么一笔钱,开销掉了。

  这个钱,早年是新加坡一个居士,我在新加坡的时候,他送了五百万美金给我,我就存在银行。早年叶局长,中国宗教局的叶小文局长,告诉我房山佛经,赵朴老也特别派人带我去看这个东西,我看了之后非常欢喜,希望把它印出来。他们印的字太小了,那个没有办法用,至少,缩小是可以,至少是要缩到寸楷,那就非常有价值。当然缩小,那么大的话,印的分量就多,成本就高。所以我跟叶局长说,我这笔钱专门做这个,如果能够印成一千套,我一部都不要,送给国家。希望国家用这个东西做礼物,送给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石经,这个石经有价值。过去刻这个石经,八百年,世世代代继续不断才完成,八百年的时间,古人多用心。字写得好,也刻得好,非常有价值的国宝,希望给政府从外交途径做礼物送人,让全世界每个国家都供养。他是真愿意帮忙,但是不能完成,许多关卡,只要有一、二个不答应,就不能成功。前后差不多十年,没有办法搞成功。这笔钱碰到《四库全书》、《四库荟要》,我就这样把它花掉了。

  现在我很不希望别人送钱给我,不送钱给我,我没事,送钱给我,我想著要干什么事情。现在这个地方要办一个国际佛教大学,将来还会接著办一个国际宗教大学,诸位同修真正发心做好事,钱不要寄给我,直接寄到他们的筹备处,不要经过我的手,这个最好。另外我还劝导台湾的果清律师,专门学戒律的这个法师,他现在有六十多个学生,我劝他扩大,在台湾办一个戒律学院。当然这个要钱。大家要供养我,可以把这个钱都寄到他们道场去,希望把它扩充起来,正规办一个戒律学院,帮助全世界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不能不学戒律,戒为无上菩提本,希望大家不要疏忽,这是真正的功德,我来提倡。我参观他们的道场,我非常欢喜,看到之后觉得佛教有前途,有继承的人会传下去。我们这一代,下一代是他,也是李老师的学生,我们也是同学,也是师生。

  戒律比什么都重要,中国连过去的成实、俱舍十个宗派,十个宗派统统建立在戒律的基础上。一定遵守佛陀教诲,依戒得定,依定开慧,佛法修学的目的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戒律是基础,没有戒律不能入佛门,我们看净业三福就明白了。净业三福,第一是世间福报,「孝亲尊师,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那是世间的福报。没有世间福报不能入佛门,具足这个条件才能入佛。无论在家出家,要「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看多重要,怎么能疏忽?所以,有世间善、有佛门的善,你才可以正式修学佛法。修学佛法是第三条,第一个发心,「发菩提心」,就是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发这个心,「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要发这个心。发心之后,要「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净业三福这三条是佛门里头不分宗派、不分显密,只要是佛教就必须要遵守。佛说得很清楚,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那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菩萨都是遵守这个指导而成就的。所以佛法在中国能够受中国人欢迎,完全接受,把它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是没有道理的。它的基础跟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孝悌,佛法亦如是,孝亲尊师,没有这个根基不能学佛。

  今天的社会,孝亲尊师几乎没有了,这是让我们感觉到忧虑,佛法能不能再承传下去,真是个问题。我在去年,看到《群书治要》、看到《国学治要》这两本书,让我感到传统文化有救,不会断掉。今年年初,我没想到果清法师到香港来看我,住了五天。我们三十多年没见面,也是久别重逢,看到他的行持、修行,我感觉到佛教有希望,世世代代承传,这是真正在承传佛法。特别是他三十多年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苦攻戒律。定弘师跟我不少年了,我想帮助他、成就他,遗憾的是他没有缘分学到戒律。正好碰到这个机会,我就让他去跟果清学戒律,最好是五年,最少也得要三年。五年是最好的,是中国世世代代学戒律的一个时间限制,五年学戒。古人有智慧、有德行,经验丰富,教人大器晚成。年轻出名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自以为是,傲慢心生起来,全完了,那非常可惜。五年学戒,跟中国传统胎教用意是一样的,希望你一生不会改变,五年时间专攻戒律。守住释迦如来的成法,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不管世间人怎么变,我不变,你才能成就。你要跟著世间人变,你就不能成就。

  学佛的同学,我这个一生讲经大家可以学,我讲经之外的,我的生活行持不能学。这是什么?这是特殊的缘分,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说这是佛菩萨安排的。和尚怎么可能到联合国去?我作梦也没想到。你们要学我这些就错了,大错特错。我在庐江办个文化中心来做传统文化的实验,这个不能学,这是什么?特殊环境,这不是正常的。正常要记住,正常的佛事是觉悟众生。传统文化这个事业是国家办的,不是和尚应该办的。我们办这个事情,我说了很多次,我们是被联合国逼著的,他们不能接受古老的传统,认为这是过去的东西,说得好听一点,这是理想,不能落实。我是受了这些压力,不做出成绩他们不相信,所以那个实验是启发信心。我们对於传统文化有信心了,对宗教教学有信心了,那就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的正业就是讲经教学,除讲经教学,不是我们的正业,一定要搞清楚,释迦牟尼佛一生表现的就是正业。

  每个人在这个世间,都有他自己的缘分,全心全意为众生、为正法久住,必定得到三宝加持。应当要学贤首菩萨教给我们的四德,《华严经》上,「随缘妙用」。随缘妙用一定要从佛陀教诲里面相应,违背佛陀教诲,那就是错误的,就不是妙了。「威仪有则」就是做榜样给别人看。我们起心动念要想一想,这个念头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榜样?不能,把这个念头打掉;如果能,这个念头可以增长。言语、动作能不能给社会大众做好样子?能,可以做,不能就不可以做,这叫依教修行。更重要的,这个我们在斯里兰卡看到了,「柔和质直」。你看到这个地方的居民,老老少少满面笑容,这就是柔和;质直用我们普通话说,就是老实,心地善良。

  他们没有竞争的念头,学生待遇是相同的,所以学生跟学生,生活上穿著、饮食起居没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国家供养的。它这个地方的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是免费,国家负担。所以这个国家学生失学,绝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失学的,没有,国家负担了。我问过总统,你们国家开销是不是教育费用是摆在第一?他说是的。重视教育,把后代教好了,这个国家怎么会不兴旺?家庭里面要重视把儿女教好,这个家庭会兴旺。国家亦如是,把国民都教好了,一代超胜一代,国力就提升。就是学生是国家照顾的,衣服,发的制服是国家发的,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好争的。有些富裕的国家,现在学生都在物质上竞争,你好,我比你更好,显示他有钱,有钱就有地位。用这个来做衡量、做标准,错了,小孩就学出傲慢、学出竞争,学会了斗争,你说麻不麻烦!

  这个地方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教育。每个国家地区负责教育的人,老师、校长都应该到斯里兰卡来考察,他们是怎么教的,为什么人民没有竞争?现在好像不竞争就不能活,他们不竞争为什么活得下去?为什么那么快乐?没有愁眉苦脸的人,无论老人小孩,你接触到的都是笑咪咪,都很亲切跟你打招呼。这不是装出来的,不是临时有人教他的,不是的,本质就这个样子。这就是佛道,佛陀教育在这里起了作用。

  我们再往下面看,「《放光般若经.不和合品》说魔事毕」,毕是把这个地方说完了,后面的结论,「若有是善男子善女人,书」,书是写经,「持」,持是受持,书写、受持,「讽诵」,讽是唱出来,有声音的,诵是读经,这四桩都是好事,「般若波罗蜜者,便具足」,这里头具足真实智慧,「五波罗蜜及萨云若已」,萨云若有注解,萨云若就是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当知是为佛事」,这是佛教化众生的。五波罗蜜就是前面五种事,这五种事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五种。后面有及萨云若,萨云若是一切种智,就是般若波罗蜜。这就是六波罗蜜都齐了,前面五个是事,后面是智。智在哪里?智就在前面五种事里面,智没有形相。布施波罗蜜里面有智慧,持戒波罗蜜里头也有智慧,乃至忍辱、精进、禅定这里头统统有智慧,这叫佛事。如果前面这五种里头没有萨云若,就是没有智慧,没有一切种智,不叫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究竟圆满,没有智慧,这些事不圆满,它有缺陷。所以,六度具足这才叫佛事。

  后面还有一条,这从事相上说的,「又,(仪式),佛忌」,佛忌是佛涅盘日,做追悼会,我们现在讲普佛,纪念释迦牟尼佛的。佛诞,佛诞生,佛入般涅盘,我们都有仪式,都有纪念的仪式。「祈祷」,这仪式。「追福」,追福是什么意思?多半是为亡者,亡者这一生修的福报不够,不知道到哪一道投生,修福回向给他,让他能生到好的地方,这叫追福。这些法会也叫做佛事。「以是为托事而开示佛法之所作故」。因为在佛的佛诞节、佛般涅盘这些仪式当中,都会开示佛法,为什么?说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的大智、大德、大行,在大会当中宣讲,让大家听了感动。知道佛陀对人类做出无比殊胜的贡献,我们应当向他学习,这叫佛事。这是托这些事情,有开示佛法的机会,依旧是帮助人,现在讲接引大众,用意真的是在此地,希望藉这个机会宣传佛教,接引大众。

  我们接著再看念老的注解,前面讲的一段就是昙鸾大师《论注》里头说的,「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佛事大概有这些种,我们得认识,「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依法性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法性是真心,真心就是菩萨,比阿罗汉、辟支佛高。法性是什么样子?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就是法性的样子,就是真心的样子,真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觉而不迷的。在一般我们常说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依法性入清净相,话说得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这是佛与法身菩萨对我们第一个真实的愿望,佛陀、法身菩萨希望我们快快成佛。这个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昙鸾大师和盘托出如来秘藏」,昙鸾法师非常难得,把真实功德为我们指出来,真实功德就是如来的秘藏。他怎么成如来的?就是说他怎么成佛的?「盖谓菩萨依於法性之实际,入於清净智慧」,就是本经所说的住真实慧,「故远离虚伪颠倒,是为真实功德,真实功德即无量功德」。为什么?自性是无量的,只要入自性就是入真实功德,就是无量功德。这是真的无量功德,这不是赞叹。自性没有限量,阿赖耶有限量,真性没有限量,真如本性没有限量。所以说功德,无量功德;说寿命,无量寿命;说智慧,无量智慧;说德能,无量德能;说相好,无量相好。因为它是自性,它是究竟圆满的。

  佛法教育终极的目标就是教你见性,见性成佛。佛没有嫉妒、没有虚伪,他希望你的成就跟他一样,为什么?本来是一样的。绝不是说我要高你一等,你的成就不可以超过我,那是什么?那是凡夫心,那是六道轮回的心,是六道轮回的观念,那个人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佛法不但出六道轮回,而且出十法界,到最后连一真法界也不住,他契入常寂光了。常寂光就是自性,他入了自性,入了自性就入了无量,这才叫终极圆满。真实功德确实就是无量功德。

  「极乐世界乃如是真实功德之所庄严」,所以叫做「具足庄严」。「故成就不可思议之力」,这个力,现在科学家说的能量,成就不可思议的能量。这个能量里面出现了世界,出现了宇宙,出现了法界虚空界,出现了无量无边诸佛刹土。迷了自性,部分的刹土变成十法界,那是阿赖耶起的作用,阿赖耶是迷。转识成智,阿赖耶就不见了,它是假的,像一场梦一样,醒过来,梦境都不见了。我们哪一天把见思烦恼断尽,六道就没有了,醒悟过来了,六道是一场梦。但是四圣法界还是一场梦,六道是梦中之梦。必须要超越十法界,超越十法界就是不能起心动念。

  什么时候不能起心动念?眼见色的时候,耳闻声的时候,鼻嗅香的时候,舌尝味的时候,身体接触的时候,还有念头思惟想像的时候,这叫六根。六根对六境,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境,不起心不动念,是佛陀;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是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个人是阿罗汉、是辟支佛。我们就晓得,修行在哪里修?就在六根六尘里修。眼看见了,耳听到了,无论听到什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这是佛的见闻,佛知佛见,非常清楚,没有起心动念。

  诸佛如来应化在这个世间,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住在这个地球上,为大家讲经说法,为大家表演,住世八十年,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如果他起心动念,那就不是佛,那是世间人。他是佛,绝对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讲那么多经,那个经是从自性自然流出来的,这是不可思议的力。所以佛有没有讲经,有没有讲一个字?没有,一生没有说一个字。如果有人说佛讲经说法,这个人在谤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确实没有起心动念,你随问随答,没有通过思考。中国大陆最近我听说,习主席倡导官员做报告不要用讲稿,他说不用讲稿是讲真话。这个话讲得很有意思,不用讲稿讲话的时候是自性流露。但是凡夫还有思考,我得怎么讲,没有讲稿怎么讲?这就不行了,这就是凡夫。根本没有起心动念,这一问立刻就答,这是真话、是真言,这个高明。佛说的一切经就这么说出来。

  所以我们今天去思考,他什么意思?这样理解的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佛没有意思。没有意思,这个经有无量义,有意思就不能无量义。所以佛的这部经,谁讲是谁的意思,无量义。我们要到不起心不动念的时候,我们看这个经就是无量义。我们来讲这个经,讲这个经也是无量义。无量义不思议,听众浅的人听得很浅,他听懂了,听众程度深的人,他听得很深,他也懂了。每个人听经都很适合,都说佛是为我讲的,这是无量义。这个是世间人不能理解、不能接受,哪有这种道理?这是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的地方。佛法知道世间法,世间法不知道佛法,佛知道世间人,世间人不知道佛菩萨,真的是妙不可言。

  「《论注》又曰」,《论注》昙鸾法师的,「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这十七种是讲依报庄严,极乐世界的环境,生活的环境、居住的环境,你要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恨不得赶快去。生活极乐,在那边学习极乐,再高深的东西,佛菩萨有庄严功德力让你能够理解,你能够契入,你不会感觉到困难,这就快乐。我们这边有些真的听不懂,想不通。这十七种庄严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往生论注》,昙鸾法师的注解节录的,括弧里面是注解,昙鸾法师注解,括弧外面的是论文,《往生论》的经文。「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有十七种事应知」,应该知道的,「何者十七?」是哪十七?底下的注解说,按《往生论》原文,每条前面没有庄严这两个字,今按《往生论注》,每条前面保留庄严两个字。本文里头没有,注解里头有,注解里头每一条都加上庄严两个字。

  第一条,「庄严清净功德成就」。《往生论》里头就是清净功德成就,昙鸾法师的注解加上庄严这两个字。论里面有两句偈文,说「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三界道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十法界,或者是讲我们六道轮回,欲界、色界、无色界,它超过。我们这个三界,愈往上面愈殊胜,比起极乐世界差很远。「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说明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是阿弥陀佛大愿里面的第一愿。为什么没有?清净功德成就是果报,果必有因。他怎么到极乐世界去?他念佛去的,念佛功德不可思议,无法想像,为什么?因为这一句佛的名号是从自性里流出来的,是自性里头的真实功德。所以,你用真实心去念,用清净心去念,用没有丝毫怀疑的心去念,它就是无量功德。无量功德成就的是无量功德庄严,是这么个道理。这个道理太深了,我们凡夫无法想像,但是它是真实不虚,我们应当深信不疑,应当发愿往生。只要我们肯发愿,阿弥陀佛决定接引,没有一个去不了的,这个法门叫万修万人去。只是你的心不真诚,你还有怀疑,这就去不了;真诚,丝毫怀疑都没有,他决定得生。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三皈与佛事的真实涵义  (共一集)  2013/6/13  斯里兰卡弥陀精舍(节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02-040-0325集)  档名:29-368-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三皈       佛事)(五明学佛网:三皈       佛事)  

 觉明法师:觉明上人在张掖大佛寺禅院佛事法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道坚法师:身为佛子 当作佛事 

 宽运法师:慈悲道场 庄严佛事(水陆法会开示) 

 宽运法师:一切如来说 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 

 宽运法师:戒为无上菩提本 长养一切诸善根(三皈五戒暨在家 

 仁达法师:三皈五戒的重要性 

 隆莲法师:三皈依观初修略法 

 明海法师:信仰的力量与三皈五戒 

 其它法师:三皈五戒和短期出家的意义(明影法师) 

 净慧法师:第七届夏令营 净慧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净慧法师:第十一届夏令营 三皈五戒开示 

 净慧法师:第十二届夏令营 三皈五戒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