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之17参公案


   日期:2009/12/3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参公案

  “实相不可以通过概念来把握。”我不知道是谁第一次这样说。当我们全身心专注一境以便观照事物的实相时,我们也有这种认识。概念思维之剑只把真实分割成看起来彼此互相独立的没有生机的碎片。很多科学家承认,一些重大的发现往往是通过直觉来实现的。对他们来说,推理不是科学发现的动因,而是发现之后对它进行解释和论证的工具。发现往往发生在最出其不意的时刻,那时科学家并没有积极地从事于思维、分析和推理。因为科学家一直在默默持续地专注着所从事的问题,吃饭、走路、谈话,甚至睡觉,几乎一天中的每时每刻都念兹在兹,于是某种富有启发性的观念就产生了。人们在参公案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形。

  我们常说对某个公案进行“冥想”,实际上更确切的描述应当是“参”或者说是“看”。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所有情绪,比如激动、厌恶、悲哀和痛苦,及至生死、色空、有无等观念,都可以作为我们“参”的对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一行       )(五明学佛网:一行       )  

 仁焕法师:参加法会首先要明白定位 

 觉明法师:参学问答趣事二则 

 我在无锡参加地藏七的经历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陈士强教授:禅的变迁——参禅悟道话古今 

 刘元春教授:虚云和尚的禅法思想——读《参禅要旨》 

 温金柯博士:佛教徒参政之省思 

 温金柯博士:佛教团体参政之商榷 

 陈士东居士:参天大木——“根本”不可离开木 

 池田大作:续·我的佛教观 参考文献 

 道坚法师:破山海明的出家修学生涯之参访善知识 

 李四龙教授:楚山绍琦及其“参究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