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净土法门法师:不能容忍,喜欢批评,念一辈子佛不能往生 |
||
|
||
净土法门法师:不能容忍,喜欢批评,念一辈子佛不能往生 四十八愿一定要列作早课。早年我在美国加州,美国净宗学会成立,杨一华担任会长(现在这个会还在,还是他做会长),我们写了一篇文章,净宗学会的缘起。是以韩馆长名义发表的,提出净宗同学行法,就是日常生活,也就是我们讲的戒律,必须要遵守的五科,非常简单,这五科是净业三福,最高的指导原则,「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把它摆在第一。 我们的理念,它有三条: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第一条我们落实在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后面修十善业。儒释道的三个根,没有这三个根不是真学佛,假学佛。第二个科目三皈五戒,第三个科目六和敬,第四个科目菩萨的六波罗蜜,第五个科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够了,其它都不要了。能够把这个做到,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没有一个不往生。这五个科目很好记,不会忘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对一对,如果与这五科违背的决定不能做,与这五科相应的就应该去做,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 《无量寿经》讲得更清楚,因为它经文长。在善护三业,第八品里讲的,我们看到一个与一般大乘经不一样的排列,大乘经教里头佛说三业都是讲身、口、意;本经佛所说的,他所讲的是口、身、意,把口业提在第一,这有特别的意思。口业最容易犯,所以口业有四条,你看身三条,意三条,口四条,最容易犯的,学佛的人、念佛的人,所念的功德都从口里流出去了。不能包容,不能容忍,喜欢批评,所以念一辈子佛不能往生。 海贤老和尚一生,九十二年念佛,他是累积没有流失掉,这个功德多大。我们是一面念一面丢掉了,造口业。所以佛把它列在第一,特别告诫念佛人。因为这是特别快速信道,快速成佛信道,这个十善业比什么都重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也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要守住!为什么会造业?当然意业是主,你起心动念不善,意业是贪瞋痴,自私自利。贪瞋痴慢疑五毒具足,起心动念很容易、很自然的都想到损人利己,这就坏了,这就造三恶道的业,自己不晓得,有意无意天天在造,功德累积不住。念佛的时间少,造业的时间长;念佛的力量薄弱,造恶的力量浑厚,你怎么能离开三途?说得不好听的话,你怎么能离开地狱?全都造的地狱业。 经有没有听懂?没有听懂,听的遍数不够。为什么不够?是用散乱心来听的,佛是用散乱心去念的,所以听经、念佛得不到效果。我们现在改个方法,把海贤老和尚这片光盘看作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总结。我劝大家一天看三遍,看一年。看你们华藏卫视肯不肯发心做这点好事,一天播三遍,早晨播一遍,中午播一遍,晚上播一遍。提倡一年,一天看三遍,一年就一千遍;一天能念一万声佛号,那就三百六十五万声佛号,这一年下来决定不一样,往生极乐世界就有把握,如果三年不断你决定得生,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六集 净空老法师主讲 2014年3月16日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