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不做家务的孩子很难有出息


   日期:2014/5/2 1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做家务的孩子很难有出息

 

■对孩子来说,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从干家务开始的。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对家庭、对父母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如果家长把自理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些对孩子而言举手之劳的事当负担,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久而久之,孩子依赖家长、懒得自己动手做事便成为习惯。

■爱劳动是孩子的天性,懒与笨是后天养成的。对孩子成才抱有期望的父母们,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认真对待孩子的劳动教育。

■关颖

 

最近,一份“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在网上很流行,家长跟帖中用得最多的词是“汗颜”,说明公众普遍认可从小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很难有出息。劳动对孩子的意义何在?孩子懒与笨的症结在哪里?家庭劳动教育从哪里入手呢?

家务劳动与孩子成才密不可分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而一个人是否成才,从根本上说,是看他能不能在社会上实现自身的价值,是看他在劳动岗位上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也就是说,劳动与孩子成才密不可分,而干家务是孩子最早、最基础的劳动形式。

劳动是做人的基础。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曾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进行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

尽管未来人们所从事的劳动将愈来愈依靠智力而不是体力,但基础劳动总是必需的,脑力不会完全替代肢体劳动。如果孩子从小缺少劳动这一课,将来就很难成长为一个有自我服务能力、有为他人服务思想的社会人。而对孩子来说,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从干家务开始的。

劳动开发思维。中国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却不知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在劳动中孩子往往会遇到或发现新问题,这就会引发他思维的需要,他就要对劳动的结果有所预想,设计达到目的的路径。当孩子克服劳动中的困难,解决了劳动中的问题,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便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将进一步激发其求知欲,增大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这一过程在其他活动中是难以实现的。

有个语文老师让三年级学生写一篇以擦玻璃窗为题的作文,结果只有3个学生把玻璃怎样才能擦干净这件事写得很清楚,因为他们曾在家长的指导下干过或看家长干过这事。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既有学习活动,又有创造活动,而劳动正是兼有学习与创造这两个功能。

劳动培养技能。不论孩子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有动手的技能技巧。如果父母有意识地从小训练孩子动手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形成善于动手的好习惯,在未来社会中便能很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根据长期研究观察得出结论:在家里获得正确的劳动教育的儿童,以后就会很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专门教育。凡是在家庭里没有接受任何劳动训练的儿童,虽然国家机关努力去教育他,也不会获得很好的熟练技巧,会遭遇到各种失败,会成为很不好的工作者。

劳动增强责任感。一位母亲生病了,让14岁的女儿收拾桌子,而孩子冷淡地回答:“我不是保姆!”妈妈伤心地向专家诉苦,专家问:“您常常让您的孩子帮您干家务活吗?”妈妈说:“从来没有……”这样的父母平时总是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怕孩子累着,不给孩子学做家务活儿的机会。一旦父母有需要孩子帮把手的时候,孩子不可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父母,对待家庭,他会觉得那是分外的事。

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对家庭、对父母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孩子才会逐渐认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个不可少的重要成员,并且知道自己应当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情,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完成自己该做的和父母委托的事情。没有家务劳动的锻炼,孩子就很难有这种责任感。

孩子懒又笨 问题在家长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有一种又懒又笨的通病,五六岁了不会自己穿衣服,上小学了不会收拾书包,上中学了不洗自己的内衣……孩子的事全由大人代劳,更不要说做家务了。有人把病因归结到独生子女的天性,更多的人说是孩子学习负担重、压力大的必然结果。

1996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与教育调查”显示: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不干或很少干家务,独生子女平均每天的家务劳动时间太少。

2005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指出:部分少年儿童缺乏对劳动的主动参与意识。

孩子是天生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吗?笔者近年主持的一项对1666名三年级至八年级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愿意和大人一起干家务”的高达93%,“愿意学做家务活儿”的高达92.7%;当问及“劳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时,77.6%的孩子选择“培养自己的能力”,67.2%选择“在劳动中获得快乐”,说明孩子们很看重劳动对于自身成长的积极作用;71.2%的中小学生不同意“现在的孩子是懒惰的一代”的说法。

从总体上看,热爱劳动是孩子们劳动意识的主流,可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就少了劳动热情呢?

就家庭影响来看,家长的劳动价值观和负面评价对孩子劳动意识有负面影响。调查表明有54.4%的长辈说过“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用不着你管”,41.4%的长辈说过“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马路(去种地)”,44.8%的长辈说过“学生就是要学习好,闲事少干”,44.48%的长辈说过“看你笨手笨脚的,这点事都干不好”,54.7%的长辈说过“去干你自己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听长辈说这些话的孩子,对洗碗、扫地这类简单的家务活儿表示“没兴趣做”的,明显高于长辈从没说过这类话的比例。一个四年级学生说:“我觉得好多像我一样的孩子害怕劳动,是因为怕大人说他笨,不会做,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家长过多替代,减少了孩子自理和做家务的机会。调查表明,42.2%的少年儿童说“大人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家务事”,39.5%的孩子说“自理的事我愿意干,大人不让”。说明有些事尽管孩子会做、愿意做、也有兴趣做,但是由于家长替代过多而没机会做。调查中一位老师介绍“有个学生跟我说:我妈妈告诉我,不会系鞋带就先掖到鞋里面,回家后妈妈再给系。现在那孩子都9岁了,还是不会自己系鞋带”。

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如果家长把自理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些对孩子而言举手之劳的事当负担,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久而久之,孩子依赖家长、懒得自己动手做事便成为习惯。

不做家务不会带来好的学习成绩

有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担心孩子学习负担重。通过调查数据比较我们发现:学习负担重与家务劳动时间少并不完全呈正比;学习状况处于“中下等”和“下等”的学生,平时家务劳动时间明显少于中等以上的学生,也就是说,家务劳动时间的减少,对提高学习成绩并不存在积极意义。

事实表明,爱劳动是孩子的天性,而懒与笨是后天养成的。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参与自理性劳动和家务劳动是为了保证他的学习时间,学习好了是为了上大学、为了孩子将来谋个好职业,那么由于孩子鄙视劳动、劳动能力弱而导致难以胜任工作,岂不是得不偿失?对孩子成才抱有期望的父母们,真是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认真对待孩子的劳动教育了。

首先,改变对劳动、对孩子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把干家务当苦差事,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以至弱化了孩子的生存能力,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不劳可获的种子,然后又给孩子们贴上了天生就“懒”、就“笨”的标签,扼杀了孩子最初的劳动兴趣。所以对孩子进行爱劳动的教育,父母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劳动对孩子的积极意义,转变对体力劳动的鄙视心理、大包大揽的替代心理、不相信孩子的保守心理。

其次,身体力行,与孩子共同参与。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在“全家人共同做家务”的家庭中,表示“非常愿意”做家务的孩子,分别高出“妈妈为主做家务”、“爸爸为主做家务”近20个百分点;在这些家庭中,从来没有“家务活相互推诿”情况的高达75.3%,说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劳动氛围对孩子的劳动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父母与孩子共同干家务,不仅仅是劳动的分担,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学习、相互体谅,增进沟通和理解,融洽彼此感情。

再其次,注重在劳动实践中开发孩子潜能。家务劳动是知、情、意、行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是家庭教育最大的优势所在。一些父母忽视了在家庭生活和家务劳动中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片面地认为孩子从课堂上、书本中才能学到东西,其实孩子通过劳动中的切身体验,了解有关劳动的知识,接纳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爱惜劳动的成果,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才能启迪他们的劳动情感,锻炼他们的劳动意志,最终形成热爱劳动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当孩子把动手与动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劳动中感到“我就是主人”、“我觉得有意思”,面对劳动成果自豪地说“这是我干的”,将促进他们在劳动中产生尊重劳动的情感,建立做好事情的自信。当正确的劳动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便成为他们成长中的不竭动力和成才的坚实基础,使其终身受益。(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德国法律规定家务劳动

德国法律规定: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及给全家人擦鞋;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16—18岁,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

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要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案例围观

不妨“时时缺席” 不要“事必躬亲”

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时,家长的示范越多,孩子的喜好程度越低。

回忆我小时候关于劳动的故事,我惊讶地发现每一个劳动技能的获得都没有父母的身影。小学时学会洗衣服,是因为父亲不在家、母亲生病了;高中时学会做饭烧菜,是因为暑假期间母亲上班、父亲出差,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能够学会这些劳动技能,跟父母的教育和逼迫无关,更多来源于自我的需求。所以,在交代了必要的安全知识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让他自由发挥,让孩子自我激发内在的劳动需要,在主动尝试中学习和掌握劳动的技能。

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小学 鞠锋

以学习为由逃避劳动却变得好逸恶劳

我的邻居小勇是个智商很高、受到老师喜爱的男孩儿。他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因幼时家庭困难没读多少书,在生活中饱尝了不识字、算不了账的痛苦,所以一心希望自己的儿子好好读书,自己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此,在我参与各种家务劳动时,小勇就以学习为由逃避各种劳动,他母亲却以为儿子是在好好学习而满心欢喜。长此以往,小勇养成了好逸恶劳、说谎话的恶习,不仅书没读出名堂,而且还好吃懒做。而我不仅在劳动中强健了身体,而且由于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更加用功学习。

湖北省南漳县板桥镇新集完小 王道勇

儿子的关爱让我感受到“感冒的幸福”

“茶几上有两个洗好的苹果,我顺手拿起来吃。还没咬上两口,儿子就冲出来大声吆喝‘我洗的苹果你凭什么吃!’”这位家长的经历正是我国大多数家长的缩影,从小给孩子灌输学习至高无上、劳动无用的思想,不仅导致孩子的劳动能力缺失,更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不参与劳动的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不会换位思考,意识不到关爱他人也是一种责任。

我儿子今年11岁,我们三口共同干家务,分工明确。一次我感冒,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儿子默默地洗了碗,还找来感冒药送到我床前。儿子对我的关爱让我感受到了“感冒的幸福”!

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办百尺小学 洪艳

用《弟子规》教孩子做家务

“做家务其实就是让垃圾‘有定处’。” 针对《弟子规》中的“列典籍,有定处”,我教孩子在做家务中注意先后顺序。孩子一开始想先扫地后清理桌面灰尘及垃圾,结果发现要重复扫地,因为清理桌面后地面又脏了;如果先清理桌面再扫地,只需扫一次地。通过实践,孩子理解了按先后顺序做事情的重要性。

接着我又将看得见的垃圾与人的心理垃圾联系在一起,告诉孩子人的心理每天也会产生“灰尘”(垃圾),需要及时清理,思想和心灵才不至于灰尘满面,才能更好地享受学习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家庭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 童家松

海外育儿: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国专家谈孩子学做家务

你的孩子是否已经到了可以帮你干一些简单的家务事的年龄,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帮助做家务的良好习惯,来自美国的早期教育专家为您提供以下建议:

如果你曾经有过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一个处于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的孩子已经开始能够对大人的要求表现出不耐烦和抵制的情绪。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与其要求他去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容易。

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4,5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用以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所要求的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图,对孩子来说也家务劳动是益处多多。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尽管孩子们会觉得做一些家务劳动是件有趣的事情,但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非易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被人依赖。所以要求孩子形成作家务的好习惯却非不可能。如何让孩子轻松的,持久地养成这个好习惯,以下几点家长必须注意: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

4.忘记“完美主义”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5.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她帮你收拾饭桌,那末,就只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6.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作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她一起玩。

7.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

8.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而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她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她一颗小红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品。

9.合理安排所有任务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做某件事就会让孩子感到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但绝不要打破传统的习惯分工,例如让男孩子拖厨房的地,女孩子就让她去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10.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给他/她的工作,就应该给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他/她的工作范围。比如,他应经可以熟练的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类工作,那在你的指导下,就应该让他学习如何使用洗衣机了。

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相关阅读:

做家务有助于儿童智力发育

【导读】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的手,使其终身受益。

海外育儿:德国父母的育儿分工表

【导读】撇开德国与中国的各自社会结构和运行模式不同的问题不谈,我个人认为,准父母在孕期就开始设想新生人出生后的各自分工,并且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让大家庭的成员理解并支持自己,会减少很多因为家庭新成员到来儿引起的家庭内部的爱的排序波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做家务       难有出息)(五明学佛网:不做家务       难有出息)  

 做不做家务严重影响孩子未来 

 孩子做不做家务,未来大不一样 

 小孩做不做家务对其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