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消除抱怨的“转念作业”


   日期:2014/12/2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我们的心灵之上存在着一条永恒的规律——那就是“因果规律”。不管我们有没有认识到,或者承认不承认,这条规律都在起着作用,从来不会有半点偏差。因果规律告诉我们,所有起心动念的“内容”都会被存储进自己的心田——也即变成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将来在因缘成熟的时候,变现成外境。所以,如果我们每一个念头的内容都是精彩而美好的,那么将来自己生活的环境、遇到的人与事都会是精彩而美好的;如果念头的内容不精彩、甚至是痛苦的,那么将来自己生活的环境、遇到的人与事都将是不精彩的、痛苦的。

当我们抱怨时,所思所想都是事物不好的一面,因而每个抱怨的念头其内容肯定是不精彩的、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如果允许抱怨的念头在心中生起一次,那就在心中播下了一个不好的种子,于是将来就会多一分不精彩或者自己不愿看到的场景。

而当我们感恩时,或者怀着慈悲去创造时,所思所想也必定是美好而精彩的。所以,如果能够让感恩或者慈悲的念头在心中生起一次,那么心中就多了一个美好的种子,将来我们所处的世界就多了一分美好。

所以,佛陀在无量的经典里面教诫我们要断恶行善,去除心中所有不好的念头,努力让感恩与慈悲的念头在心中生起。经书上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如果我们能遵从诸佛的教导,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那么我们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知道,抱怨的本质就是让不满一次又一次在心中泛起、撞击并折磨自己的心灵,种下一个又一个不好的种子。所以,按照因果规律,所有不想将来遭遇痛苦的人都应当千方百计地阻止自己去抱怨。

如何阻止抱怨呢?因为所有的抱怨都来源于对人对事的负面看法,所以要阻断抱怨,就必须阻断对人对事的负面看法,学会从正面看待一切事物——也即学会转念,将对周围事物的消极看法转化为积极的看法。

在《一念之间: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这本书中,作者拜伦·凯蒂传授了一种“转念作业”技巧。按照她所传授的技巧,一个人可以像做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样,通过回答与思考问题,可以将自己心中的消极心念转化为积极心念。这个“转念作业”的完成,具体操作有如下四步:

第一步:用笔在纸上写下你的抱怨。这包括两个方面:1)抱怨的人或事;2)抱怨的原因。例如,你心里最近对张三很不满,甚至很痛苦、纠结,此时你不妨坐下来,拿出一张白纸与一支笔,写出不喜欢的人或事。例如,某女士正对她的丈夫张三生气,此时她可以写到:“我不喜欢张三,对他很生气、很不满。”然后再分析一下不喜欢的原因并写出来,例如,她对张三生气的原因可能是:“他不肯听我的说话,对我不够体贴,老是与我争辩我说过的每一句话。”她可以将这个生气的原因认认真真地写在纸上。

第二步:拷问抱怨原因的合理性。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对那件事的想法”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所有的痛苦烦恼都源于我们对人对事的错误的观点与看法,而痛苦和烦恼之所以能够持续存在,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去反思存在于内心的这个导致痛苦与烦恼的观点的合理性,甚至拼命地去维护。如果我们直接面对心中那个导致痛苦与烦恼的观点或看法,并仔细去审视和分析它,就会发现百分之九九的导致内心生气抱怨的观点都是很荒谬的。由于人们习惯于维护自心的观点,所以拜伦·凯蒂建议了两个问题来拷问内心的抱怨之因:

1、那是真的吗?你反问你自己:“张三不肯听我的说话,那是真的吗?”然后就静静地等待,等待内心出现公平正直、没有偏颇的声音。

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你不妨追问下去:“我能百分之百地肯定张三不肯听我说话吗?”有时候,我们外表上看来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但是自己实际上还是在听的,张三会不会就是这种情况呢?他听我说话,而我却武断地冤枉了他?

通过上面这两个问题,你常常会发现导致痛苦与纠结的很多观点都是很荒谬的。大慈大悲的佛陀曾教诫我们说:“真理会让人感到幸福快乐,谬误会让人们遭遇种种痛苦。”所以,内心的痛苦与烦恼本身就是自己心中存在谬误的最好的证明。

第三步:观察抱怨的合理性。我们通常会认为:“既然对方是这样的,或者事情是这样的,我抱怨对方或者这件事,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当我们对这样一种反应进行观察时,就会发现这种反应是欠妥的。拜伦·凯蒂建议用以下两个问题来观察抱怨的合理性:

1、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这个问题是让我们发现上面两问所拷问的存在于心中的错误观点对自己心情的影响。此时,你仔细检视内心,你会发现,当你心中持有:“张三不肯听我说话”的观点时,你会:“非常不高兴,甚至会与之争吵,以牙还牙等”,你可以写下你的反应。

2、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此时,你会发现,当你没有“张三不听我的说话”这个想法时,你会很自在,不会出现任何纠结。

透过上面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观察,你往往会发现,即便张三真的不听我说话,其实自己也是没有必要对他生气或抱怨。

第四步:反向思考。反向思考也称为换位思考,也即将自己与他人换位,假想自己心中的抱怨以及抱怨之因不是自己对张三的,而是张三对自己的,或者其他人对自己的,此时自己会有什么反应。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中说:“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反向的换位思考,是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同时观察抱怨与抱怨之因的合理性。我们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自己的思想站错了地点,现在让自己的思想换一个立足点,我们的思想本身就会得到升华。此时,你可以将换位思考的句子写在纸上:“张三对我很生气,因为他认为我不听他说话。”当你写下这个换位思考的句子时,你会本能地出现两个反应:1)张三是不是冤枉了我?2)即便我不听他说话,可能也是有原因的,难道他就应该对我生气吗?你看,人心就是这样——总是会偏向自己而苛求他人。

据说,拜伦·凯蒂传授的这四个步骤的“转念作业”,让成千上万的人去除了痛苦,改变了命运,过上了健康快乐的生活。如果此时的你内心充满抱怨,不妨也准备一张纸和一支笔,完成拜伦·凯蒂布置的这些转念作业题,看看自己心中的抱怨是否会消失?

摘自《永不抱怨》(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转念)(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转念)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伍、认识佛性 (四)涅盘妙心 6.转 

 世俗不急之务很多,很烦恼,如何转念? 

 意YIN如杂草,转念才是戒YIN的关键 

 意YIN如杂草,转念才是戒YIN的关键 

 意YIN如杂草,转念才是戒YIN的关键 

 戒邪YIN转念法,转心六想的日常修习 

 在一转念之间、能回头转身,就见本地风光(宣化上人) 

 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必须修心 

 慧律法师:往生念佛是现在的事,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 

 随时转念,让别人看到你都是很快乐的样子 

 慧律法师:转念头是比修行更重要 

 世俗不急之务很多,很烦恼,如何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