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日期:2014/12/27 18: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这句话意思是讲处世必须要慎言,不可多说话,因为话说多了很容易就会失言,说错话就很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灾祸。《弟子规》上面也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这是教导我们言语要谨慎。夫子教学四个科目,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就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把言语放在德行之后,可见得它的重要性很大。实在讲,人的言语也是体现人的德行,所谓“言为心声”,你有什么样的心地,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言语。即使是很会讲话,讲的言语很好听,可是欺骗人也不能够长久,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从事上讲,这句话教我们慎言。曾国藩先生教导子弟说,“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这是教我们看人,看人当然要看他的德行,看他的为人。曾国藩教导我们看人要看人的操守,看人的节气,要有节气而不能有官气。官气是什么?傲慢自大,刚愎自用,不能够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另外要多条理、少大言,这个大言就是很多的绮语,花言巧语,或者是大话,夸大其词。夫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一个人很会说话,他的容貌举止看起来好像很好,但是如果没有踏实的心地,就是没有操守,这个人只务在颜色上做表面功夫,所以很少有真正的仁心的。所以满口大道理,往往都是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不一定是亲身证得这些道理,都是道听涂说的。

  在东晋时代,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叫王献之,他的父亲王羲之,父子俩都是伟大的书法家,历史上称为二王。有一次王献之跟他两个哥哥去拜见谢安先生,在会谈的时候,他两位哥哥多半谈些俗事,只有王献之略略的在礼貌上问一些寒暖,他并没有多说话。后来三兄弟走了以后,有人就问谢安,这三兄弟谁的德行最好?谢安说,最小的那个最好,也就是说王献之德行最好,他讲,吉人的话少。所以“戒多言”可以提升我们的德行,当然也能够保全我们的福报,往往人因一言而丧身,甚至因一言而败国。

  孔老夫子教导子弟,这个言语是非常重要,《论语》里面就有很多的篇章是讲言语的学问。像《论语》当中有一句话说,“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这句话是讲,说话要懂得抓住契机,既要契理也要契机,要讲正确的话,同时也要看时机说话。“可与言”,也就是说可以跟他谈论道德学问,讲这些话,而不跟他谈论,那么就等于错过了一个在德学上与人相互切磋的机会。譬如说见到一位好学的人,他向你请教问题,本来你可以多教导他,可是没有说得很充分,这就属于失人,对不起人了。反过来,“不可与言而与之言”,不应该说的,不应该跟他谈论的这些事情。譬如说他对于道德学问并不大感兴趣,根本没有那种好学的心,你跟他讲,讲了半天,他是左耳入右耳出,那是浪费言语,叫失言了。那浪费言语倒是次要的,关键是他对于圣贤学问反而起了轻蔑之心,不以为然,那是他自己有了过失,我们也有过失。所以“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他不会失人,也不会失言。失人和失言都是不明智,所以夫子这里对于言语的学问要求很高。说到底,还是一个智慧的问题,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这个分寸的把握那要凭智慧。智慧哪来?心地清净就有智慧了。人为什么没有智慧?多半是因为有私情,私是自私自利,情就是感情用事。《大学》里面讲的,“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让我们心正,要放下私情。

  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失言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记载,唐朝开国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这是在历史上一个很少有的英明皇帝,他执政期间是贞观之治。可是他也有不明智的时候,在立太子的时候,他就表现出有失言的行为了。他本来立的太子叫李承干,后来因为犯罪被废黜了。唐太宗虽然过去立李承干做太子,可是自己对于自己的第四子魏王李泰非常宠爱。因为李泰自幼就是天性聪慧,而且也相当有文学修养,多才多艺,深得唐太宗的欢心,因此自己已经滋生了要改立李泰为太子的心。后来太子因为企图谋反被废黜了,所以唐太宗就当面应允了、许诺了,要立李泰为太子。他第二天告诉大臣们,说昨天有青雀,青色的麻雀飞到我的怀里,魏王就跑来跟我说,我今天才能够当陛下的太子,这是我重生的日子,这个李泰就很会说话。然后这魏王就说了,我只有一个儿子,我将来去世的时候,我会为您,为父王把我的这个儿子杀掉,这样能够把我的王位传给晋王。晋王是唐太宗第九子李治,他后来当了皇帝,就是唐高宗。唐太宗就对大臣们说,父子的感情是出于天性,我看到魏王有这么样的心,心里非常疼爱他,所以已经允诺要立他做太子。

  结果太宗的一个大臣叫褚遂良,也是一位名臣,他马上就说,这是陛下你失言了。你仔细想一想,魏王现在跟太子争夺王位,争得是不择手段。他对你宣誓说,等你去世了之后,他继位当皇帝了要把自己的爱子杀掉,把好不容易才抢来的王位要传给自己的弟弟晋王,这有可能吗?他又说了,从前陛下你立了李承干做太子,可是又宠爱魏王超过了太子,这种嫡庶不分,导致魏王跟太子争宠,所以才逼得太子要谋反,他们抢夺这个太子位,这种教训足以当我们的鉴戒。很难得,唐太宗是一个善于受谏的人,他听了大臣的这番话之后,就觉悟了。他说对,如果要是立了李泰做太子,这不就是向天下人显示太子的位置可以用诡计来求得的吗?如果他做了皇帝了,那他的兄弟李承干(这过去的太子)和李治都没有办法活下去了。所以想想,干脆就两个都不要立,立李治做太子,这样既能够使得兄弟两全,也能够使大唐江山得到平安。所以后来唐太宗就忍痛割爱,没有立李泰做太子,而改立李治做太子,李治后来就是继位之后的唐高宗。像唐太宗这样的英明皇帝,由于对自己的儿子特别宠爱,所以也会讲出那种不该讲的话,随便的允诺,差一点就酿成宫廷的内乱。所以《弟子规》上讲,“苟轻诺,进退错”,这个讲话,特别是承诺人,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没有经过再三的思考就承诺,这后果可能是很可怕。

  《论语》里面鲁定公曾经向孔子请教,“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有没有一言可以兴邦的?“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孔子也很客观,说一言兴邦大概还不能够说得这么绝对,可是也都差不多了,“其几也”就是也几近了,接近。他说,“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孔子这里举了个比喻,他说如果人要说,“人之言曰”,如果有人说“为君难,为臣不易”,做国君很难,做大臣也不容易,为什么难?因为国君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就导致全国人民民不聊生。所以这里讲到的,如果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知道国君做起来不容易,这一句话不就是可以兴邦了吗?当然孔子是藉这个机会来教育鲁定公。

  鲁定公又问了,“曰,一言而丧邦,有诸”,有没有一言可以丧邦?“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这个话也不能讲绝对,但是也是可以接近了。“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果有人说,我当国君唯一的乐趣就是我说的话别人不敢违背,“莫予违”就是不敢违背我,这是我做国君的乐趣。说“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果这个国君他说的话是善的、正确的,当然这是好的,大家不敢违背他,这是好事情。“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如果这个国君说的话不善,他的命令不善,他的国策不善,而大家又不敢去违抗,不敢去劝谏,那你想想这个国家不就是很快会亡国吗?因此那句说,我说的话没人敢违背这是国君的乐趣,这句话不也就接近一言而丧邦了吗?所以确实是,愈在高位的人,影响力愈大的人,他的一句话产生的效应会很大的。所以这个话在出口之前,必须要再三的审思,宁愿少说,不可以多说而失言。所以孔子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捷,做事情要敏捷,可是言语要谨慎,也就是说要多做少说。实际上敏于事和慎于言它不能够分开,不是说两桩事情,其实是一桩事情。一个人真有智慧真有德行,他就自然能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个人是君子,所以言为心声。当然行也是心声,言行都是自己内心德行的一个表现。

  因此“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这句是教诲我们,从心上来讲,要修养诚敬谦和的仁德。诚是真诚,敬是恭敬,内心有真诚,外面言行都表现得有恭敬,敬人、敬事、敬物。自己能够谦卑,必定能够跟人和谐相处,这是仁德。有这种诚敬谦和的仁德,自然他就能够敏于事而慎于言,不用人教,不用刻意,他言语自然就会谨慎,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从事上来教我们存养仁心。

  《论语》里面曾经有一段是“司马牛问仁”,司马牛是宋国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他的兄长叫司马桓魋,这个人不仁,为什么?他想谋反,想把国君(当时是宋景公)谋害了,自己可以当王。司马牛他跟他的哥哥相反,他是一个很有仁德的人,他不愿意参与到他哥哥谋反的这个计划当中。因为弑君篡位这个是天下人皆得以诛之,会招来灭族之祸。所以当时司马牛也非常的忧虑,忧国忧兄,他是进退两难。这个时候更需要慎言,说话稍不谨慎,可能会有难以挽回的过失。所以当司马牛向夫子请教什么是仁,仁德的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这个訒就是说话很谨慎,它有忍的意思,言字边一个刀刃的刃,就是忍住自己的言语。司马牛听到夫子讲这个话,觉得好像讲得太浅了,他问的是仁,为什么孔子只是说讲话要谨慎,难道这就是仁?所以他说,“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矣乎”,难道这就是仁吗?“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孔老夫子是善于因材施教,他的教诲契理契机。对待司马牛,他为他设身处地给他教诲,因为司马牛这个人他比较浮躁,比较喜欢说话,所以孔子告诫他一定要慎言。当然慎言本身也是仁的一个表现,这也是仁之方,一个为仁的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下手处。

  所以你看,一部《论语》里面,不同的弟子来问仁,夫子答的都不一样,是不是仁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其实要得到仁了,夫子所说的他都能做到。这里司马牛问仁,孔子教他要忍言,要谨慎,慎于言,这也是仁的一种表现。那颜回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是教颜回敏于事,在事上真干。颜回讲的“请事斯语矣”,我要好好的力行夫子的教诲。这敏于事也是仁,慎于言也是仁,不同的角度来说。所以“其言也訒”全是从仁这一字而来,只是司马牛把它解浅了,当做很容易了。所以夫子后面说,“为之难”,这件事情不是容易事,是很难的事情。讲难也是对司马牛,因为司马牛当时起了以为它很容易的这种心,轻慢的心。所以夫子应病与药,他轻视,我就跟他讲难,如果有人是以为这个很难,夫子就告诉他很容易。这是什么?善于教化,让人有下手之处。可见得,说话谨慎完全是跟人的仁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仁德之人,他一定先慎于言。我们怎么样去行仁、修仁?那就是戒多言,这也是一个下手方便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处世       言语)(五明学佛网:处世       言语)  

 悟妙法师:静默无言 处世泰然 

 蔡礼旭老师:言语的智慧 

 蔡礼旭老师:言语的态度 

 陈大惠居士:我们所有的行为、言语、念头,都是能量 

 济群法师:处世间,如虚空 

 宽运法师:识自心众生 见自心佛性──以佛心处世为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七)~B 第457经(说经 

 不讲是非、不撒谎的人,言语方面的威力就大,说话很有分量。 

 星云大师:处世态度 

 做人处世遵循这四条法则福报自然多多 

 唐代寒山和拾得,为人处世的法宝 

 心存敬畏是“为人处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