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为什么僧人的鞋子上面三个洞


   日期:2014/12/30 7: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僧人的鞋子上面,左三个洞右三个洞,为的是让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但是人在诸多慾望面前却很难看得破,因为很多时候当我们的眼睛只紧紧盯着自己渴求的东西时,是很难低下头来看的。

  在禅宗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後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後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後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後,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後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麽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後没费什麽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

  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後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於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後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间痴情之人,执着於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

  在我以前工作过的单位,有一个人称棋迷的老王,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同人家下棋。一次在闲聊中他告诉我:他在二十岁的时候下棋的技术就很不错了,经常参加县里或市里的比赛。他为此很是得意,就连以前教过他的老师都不放在眼里了。有一天,他过生日,请了很多人。其中包括他的女朋友和教他下棋的老师。

  宴席过後,他如同以往一样要跟老师赛一盘棋。老师提出一个要求,每局都用一样物品做赌注。第一局用一百元做赌注,第二局赌老王最心爱车子,第三局赌老王女友送他的生日礼物。老王痛快的答应了。结果第一局他轻松的就赢了老师。第二局的时候,老师很郑重地警告他说:“不要太骄傲,如果输了,车就要不回去了。”老王当然知道车子在自己心中的位置,所以很用心地跟老师又过起招来。可是让他意外的是,他居然输了。在第三局中,老师又对他说,如果他赢了,不光可以保留住女朋友送他的礼物,还可以把车子也拿回去。於是他就更用心了,全部的精神都放在棋盘上。让人不可置信的是,他居然又输了。他怎麽也想不通,平时自己轻松就可以赢得的胜利,怎麽会如此大失水准一再失败?老师最终当然没有要他的车子和他女友的礼物,临行前他送给自己这个弟子五个字:“外重者内拙”。

  老王从这五个字上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正因为他太在意车子和女友送他的礼物,所以思想上有了羁绊,过度用力和意念过於集中,因而将平素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搞糟了。

  是啊,越是急於完成什麽,越是太在意得失,那麽巨大的压力和恐惧就会束缚你的手脚,你离你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远,成功也将遥不可及。所以,不妨把眼光放得远一些,得失放得开一些,名利看得轻一些,让生命中充满淡泊的恬适和达观的从容,就一定能“水穷之处待云起,危崖旁侧觅坦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僧人       鞋子)(五明学佛网:僧人       鞋子)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七章 佛教僧人 

 陈坚教授:当代“文化僧人”与中国文化的传承——以真禅法师 

 陈坚教授:从“闲人”到“忙人” 当代佛教的社会服务及僧人 

 魏德东教授:假僧人现象的挑战与应对 

 高振农教授: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 

 高振农教授:台湾佛教发展得益于大陆僧人的努力 

 宽运法师:以法自严 以戒自律──僧人形象的自我建立 

 明海法师:一个僧人的宗教体验 

 静波法师:弘扬佛法——僧人永恒的使命 

 圣凯法师:佛教僧人的禅七生活 

 明贤法师: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 

 月悟法师:怎么如法称谓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