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世俗之乐其实是一种错觉


   日期:2015/1/6 16: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看下图中,女孩左眼是什么颜色?

图片

        
    
     这是
北冈秋吉创作的漫画女孩,看上去一只眼睛呈蓝色,另一只则呈灰色。而实际上,两只眼睛都为灰色。由于微红色的背景,女孩右眼的颜色与绿松石色发夹一模一样。
 

 
                                       上图中,  第一眼就看见了三个人,而事实上,没有人。

 

 



                                                                       上图中, 所有的线都一样长,不信?你可以量一下


     

        盯着中间的黑点,前后移动,看看发生了什么。
 
 

图片



图片


                                                                  盯着看,图片在波动。 


       
          所以,你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它总是在欺骗自己
       其实何止是眼睛,我们的感受很也都是错觉呢

 
    《广论》:【
能增贪现前乐受,多是于苦渐息灭位,妄起乐觉,全无不待除苦所显自性之乐。

现在所感受的能增长贪欲的乐受,大多数是对前面痛苦逐渐息灭的阶段,产生了安乐的错觉,而完全没有不观待遣除痛苦所显现的自性安乐。

这一句的重点是要我们认清:因为痛苦的减轻,而产生了自性就是安乐的错觉。

眼前第一步最不容易对治的就是对这个乐的贪着,这个乐会增长我们的贪心。实际上真的有乐吗?不是真的有乐,而是苦的渐息灭位,苦受渐渐减轻的时候,因为无明颠倒以为这是乐,其实并没有真实的乐,真实的乐不必等到苦消失才有。

下面举一个实际上的例子,这是我们人人感受得到的。

【譬如太走为苦,略为住息遂生乐觉。现见此是先生大苦渐息灭时乐渐次起,故非性乐。】

譬如一直叫你走,实在是苦不堪言,一旦停下来就觉得好舒服,这个舒服是你行走的苦停下来的感觉。实际上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受种种的大苦,当这个大苦渐渐息灭的时候,好像有一点快乐,实际上这并不是本性的快乐。同样地,坐也是一样,叫你老坐在这里,你还是一样会痛苦。不管做任何事情,譬如说我们欢喜吃,一直吃下去,或者让你一直睡,你还是一样会痛苦的。所以你希望的东西如果是真实的快乐的话,应该越做越快乐,然而并非如此。

比如,从洛若乡往山上不停奔走,到一定程度时,身体的苦受会逐渐加重,如腰腿酸胀、心跳加速、供血不足、头晕眼花。此时若稍作休息,就会有一种身心负担减轻的安乐感觉。

【若太久坐,仍复如前,生众苦故。若是性乐之因者,应如苦因,随其习近,其苦渐增。如是习近行住坐卧、饮食日阴等,亦应随其几久习近,便有尔许安乐渐起,现见太久惟生苦故。】

如果坐得太久了,仍然会象前面一样生起很多痛苦。如果坐是真正的乐因,就应当象苦因一样,随着不断受用苦因,痛苦会逐渐增加。同样随着行、住、坐、卧、饮食、日晒、乘凉等时间的增长,也应当逐渐生起越来越多的安乐,但是现量可见,受用的时间太久只会产生痛苦。

因此,有漏受并没有自性安乐的自体。
 

 请牢牢记住:乐并不存在,它只是你心中的一种错觉。就像颜色、声音并不存在一样,都是你心中的一种错觉而已。看看《津巴多心理学》对此的阐述吧:

 “花和熟番茄本身并没有色彩(color,也译为颇色),对此你也许会感到非常惊讶。在亮光的照射下,物体似乎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但是,正如我们已经提到的那样,红番茄、黄花、绿树、蓝海和七色的彩虹本身并没有色彩。从这些物体上反射出来的光也没有色彩。虽然、这个世界看似色彩丰富,但实际上,色彩在我们的大脑之外并不存在,因为色彩是大脑根据进入眼睛的光波波长创造出来的感觉。所以,色彩只存在于观察者的头脑中,是我们感觉体验的心理特征。光柬进入眼球之后,光感受器会将光波的波长以以神经冲动的方式进行编码,并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的特定区域进行视觉处理,这样色彩就随之诞生了。”

 为什么说颜色并不存在呢?明明我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外境呀!因为所谓五颜六色,只是对于“你”而言,而如果是一只小狗,那它看到的就都是灰色的了。你看到有一个足球,是立体的,而蚂蚁只看到是一个平板。你说蚂蚁看错了?那蚂蚁还说你看错了呢?

 到底谁看错了?

 都看错了。

 只有佛陀看对了——一切皆空。

 外境,都只是存在于我们的感觉当中。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的感知赋予了外境自己认为的定义。请看下面这个单词:


  图中写着“THE CAT”(这只猫),对吗?现在,请你再看一下位于两个单词中级那的那个字母,从形状来看,这两个字母完全一样,但是你把第一个单词中的这个字母看做是”H“,而把第二个单词中的这个字母看做是“A”。这是为什么呢?显然,你的感知受到了你英语单词知识的影响。“T_E”所提供的背景让你把这个字母认为是“H”,“C_T”的北背景下,你却认为是“A”

看,我们就是这样被自己所欺骗,被自己所谓的知识所欺骗。现在你明白了佛法里的所知障是什么意思了吧!

所以,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我们都是将自己想出的含义施加在感觉体验之上。或是:我们总是看到我们预期看到的东西,而不是事物的真实面目。

《楞严经》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圆觉经》说:“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老鼠恶心吗?可它在猫的眼里是一顿美餐。

大便恶心吗?在狗的眼里,是一顿美餐。

美女性感吗?在蚊子的眼里,竟也是一顿美餐。

境无自性  悉从心转!

你喜欢的,别人可能很讨厌;反之,也成立。

 

药山惟俨禅师在庭院打坐,弟子道膺和道吾陪侍在侧。惟俨忽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两棵树,问道吾: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荣的好。

惟俨又问道膺:你说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

道膺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走过来,药山又问他同样的问题。

侍者答道:枯者由他枯,荣着任他荣。

药山禅师笑道:“天真自性佛!”

凡夫都生活在无量的分别知见中,是非、善恶、长短、多少、对错、美丑·····不知道这一切皆是虚妄。法无实性,但以自心分别而立。
   再看《津巴多心理学》里的几个案例。请看下图:


     


      

  在上图中,你会说左边看到一棵杉树,右边看到一个三角形。
     事实上,都不存在,那只是你一厢情愿的事。杉树,和三角形,只存在于你的主观中。 

  其实这个世界,也都是存在于我们的主观中。

     《楞严经》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原来我们都是自己编织了一个美梦,然后甘愿在其中受骗。
     修行,就是让我们从虚幻的世界中解脱,从虚假的感受中清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楞严经       虚幻)(五明学佛网:楞严经       虚幻)  

 吴汝钧教授:智者大师前期思想中的心灵哲学 四、心的虚幻性 

 衍慈法师:《楞严经》阅后札记 

 吕建福教授: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圆瑛法师之《大佛顶首 

 宽运法师:《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宽运法师 弥 

 雪漠:在虚幻中建立相对的永恒 

 雪漠: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卢志丹居士:《楞严经》的神秘传奇!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四)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三)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二) 

 药师山·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妙心法师:十番显见——《楞严经》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