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慈悲心与我们的生活


   日期:2015/1/11 20: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认识真相,需要每个人的勇气,而力量的源泉,来自每个人的慈悲心,并以自己力量去实践。让我们重新变得简单一点、本质一点,有勇气去承认,鸡肉是来自一只鸡的生命,粮食是来自一块土地的养育,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的劳动和无数生活在土地里的小生命消失的代价。非有机农业生产的粮食,甚至来自一块土地孕育生命能力的永久性丧失。

每个人都是改变环境的参与者,每时每刻,没有例外。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或者旁观者。认识自己内心的形象,感受内心如何决定着自己的行动,自己的一举一动又对外在环境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应该是重要的。

当人感到自己的力量和作用如此重要时,将爆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

1、我们身处环境的真相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已遭遇很多前所未有的健康问题,那些应该给人类带来营养和利益的食品,正在给人类带来危机。

这些具体危机就在我们身边,可是由于广告宣传、生活习惯等原因,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中有这么严重的问题。知道这些问题之后,我们也许还在延续自己的生活方式,还在使自己和家人完全暴露在这些危机之中。

对于食品危机和环境危机,我们仅仅是受害者吗?我们的日常生活、内心观念,都在深刻影响我们身处的整个环境和所有生命。

案例的思考——

阿拉善现象:今年,我认识的一位北大教授到阿拉善考察,回来后非常感慨。他说,以前也看到环境恶化的各种案例,但都觉得那些事离自己很远。可是,阿拉善地区的改变仅仅20年。20年前,牧草茂盛,马放牧其中都被淹没不见。而现在,地上只有沙子。他问我,你说这是谁改变的?之前,沙化的普遍答案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牧民过度放牧及气候变化。但教授亲眼看到牧民的生活,并没有真正富裕,有些人家甚至付不起孩子的学费。我也想了很久,之后才与他讨论,真正改变了环境的,是城市的主导消费理念。当物质改变成为生活幸福的唯一标尺时,牧民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每个人都是水波中心的一点,力量不断向四周扩散。当我们不能认清快乐与痛苦的来源时,当我们以自己的行为印证外在是快乐的源泉时,我们正在加强这种理念的力量。

南极:香港人李乐诗,原来是一家经营良好的广告公司的老总,现在,她希望别人称她为“科学工作者”。她以摄影为契机参加极地探险之后,放弃原先的企业,希望为没有得到人类重视的环境做一点事。她创办了中国的极地博物馆,希望更多人了解南北极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为什么南北极的考察重要,它和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她说极地是个重要标志,极地的各种变化能让我们了解整个地球环境的变化。被称为无污染地的南北极,现在已在海水中检测出污染物,这让我们真切意识到地球是一个整体。受整个气候变化的影响,南北极的冰雪消融,同时也给地球气候带来新的影响。在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人是独立的。

水:西藏某些牧区的水,以前没有工业污染,现在多处被检测金属含量超标,是采矿导致的。矿石是用来做什么的?某工业城市,工厂泄漏造成的水源污染,已全面影响城市的正常生活。工厂的产品是用来做什么的?地下水位下降,水都去了哪里?没有什么不最终指向我们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认识真相,需要每一个人的勇气,而力量的源泉,来自每一个人的慈悲心,并以自己力量去实践。

我们已经习惯了生活中的交换。粮食从哪里来的?蔬菜从哪里来的?有些城市里的孩子们说:从超级市场里。

让我们重新变得简单一点、本质一点,有勇气去承认,鸡肉是来自一只鸡的生命,粮食是来自一块土地的养育,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的劳动和无数生活在土地里的小生命消失的代价。非有机农业生产的粮食,甚至来自一块土地孕育生命能力的永久性丧失。

2、我们内心的真相

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幸福的根源。我们追求的外在物质的改变,并非幸福的答案。

“慈悲心”能真正改变我们的生命,并改变周围的世界。所有的行为,均由我们内心的观念所指引。烦恼指引我们对他人发脾气,伤害自己与他人。慈悲指引我们带给更多人利益。

更重要的是,慈悲心是智慧的源泉,只有当我们超越自我利益的封闭时,才有机会认识真相,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一位西藏的智者说:如果智慧如同鸟的翅膀,能够将我们带上蓝天,慈悲心就是鸟的两只脚。首先要站起来,才有可能飞翔。

认识自己的内心,在行动之前明了我们内心的状态,长养慈悲心的力量,从点滴做起。

3、我自己能做到什么?

认识真相、寻求真相,让更多人意识到慈悲心的重要,从转变内心开始。在生活中实践:改变一点饮食习惯、参加一点环境保护工作、力所能及地解救有情的苦难以至生命,为家人和周围的人布施慈悲心(不以烦恼伤害家人和朋友,为他人的利益、快乐努力,而不仅是自己)。

大家一起努力,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改变环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悲心       生活)(五明学佛网:慈悲心       生活)  

 李向平教授:生活即是信仰 

 严耀中教授: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 

 铃木大拙教授:丛林生活的现代意义 

 华方田教授: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韩焕忠博士:生活禅与天台宗的圆融观 

 陈坚教授:学佛修行就是享受生活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后记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绍琦大师的念佛禅及其对后世的影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单提向上举扬净土——中峰大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