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勿凝神对视、勿肢体相碰、男女分坐、庄重言行


   日期:2015/2/27 14: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圣严法师:如何解决情缘的问题?(四条守则、《断情缘愿文》)

  1.断所有情缘

  每个人在无始以来的轮回中,到底有多少情缘存在?答案每人不同。

  一般人若有愿早脱三界了断情缘,最好是出家。出家发愿守戒,情缘现前时佛力会助他(她)消除(但若双方都已为人身时,就要靠彼此的自我约束)。

  在家居士,一旦发愿要了断过去情缘,则与其有缘的冤亲债主,尤其已着YIN乐的YIN魔,都会前来了情债,干扰将会不断发生。因此,除了极少数人其情缘已很少,一般居士身的修行者,最好不要急着想了断情缘。

  我们目前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尽量减少再造新的情缘。

  这要由戒律方面下手,试着作下列四条守则:

  “勿凝神对视、勿肢体相碰、男女分坐、庄重言行。”

  就是为了减少彼此间产生情缘的机会。

  此外,要“消除表相痴业”与“放逸业障”,但这必须修行者有特殊条件才可以。

  一般人要自己随时提高警觉,要有“决心”不再造情缘。

  随时注意庄严自身不放逸。对攀缘心出现时,也要警觉到是否已对某人产生喜爱。

  庄严自身,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尤其修“空”的人,认为“不必受束缚”,因此,经常忽略庄严身相之事。

  例如,法会要依律着装、佛前打坐衣着要整齐不可露背、弘法之时要整理仪容、说话作事要仪态端庄、吃饭要守饭桌礼仪、要随时制心使心端正不生邪念等。

  身相庄严,才能为众生表率得众生护持,尤其当住持或弘法之主事者,更当如此,随时注意庄严自身,则放逸业障较不易显现。

  2.断情缘愿文

  在了断情缘过程中,若过去有情缘的债主前来,应该告诉他(她)们:

  “过去情缘已是过去,今日我等已学佛想了生死,情缘乃痛苦之源,但愿你能舍此情缘共同修习佛道。若你愿意,我可求佛菩萨消去我们的情缘种子。若你真的执意不舍,那就等未来再叙,但今生请勿干扰我的修行。”

  这段告白,很有用处,请各位作为参考。

  总之,要解决情缘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本师的戒律行事,也要如出家人般的随时庄严自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圣严法师       言行)(五明学佛网:圣严法师       言行)  

 李富华教授:沉重悼念圣严法师 

 温金柯博士: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 

 王孺童居士:沉痛悼念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圣严法师: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 

 药师山·紫雲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 

 蔡礼旭老师: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圣严法师: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四章 明末的居士佛教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三章 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 

 圣严法师:明末佛教研究 第二章 明末的净土教人物及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