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无量寿经(第35集)


   日期:2015/3/5 15: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上次在第四十一品「惑尽见佛」,这一品没有讲完,说到众生由於疑惑,只能在边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本,「深自悔责」,要悔,要责备自己,而且要很深。所以你看往生之后,还是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在做。「求离彼处」,等到生前的过失都消失,都忏悔干净,然后才出来,才能见佛闻法。讲到这一段。

  等到罪业消除,经文「即得往诣无量寿所」,这才能够从边地疑城出来,到海会之中,到无量寿佛面前。「听闻经法」,来听来闻这两个字,听就浅一些,闻就深一些。往往大家对於闻字体会得不够,以为就是听。一经於耳,这是在听跟闻之间的,就是一经过耳朵,不管你懂不懂,只要耳朵听到了,那就都算。闻就很深入,闻,你得信受奉行,才叫闻。所以说到闻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家不是说只听到这个名字、听到这一句话就如何如何,你得信,你得接受,你要去执行,这才是闻。所以闻的含义很多。所以闻菩提(这西藏的),你一听,你就可以成佛。这个闻字也应当照我后头这个解释,不是一经於耳。听闻经法,听就是听见,闻当然就是水平提高,能理解就是闻。

  你看,「久久」,不是当时。所以从边地疑城出来,见了佛,闻法之后,是久久,两个久字,久久也会「开解欢喜」。现在有些人比较急躁,就觉得好像是为什么我还不懂,为什么我不怎么怎么样,为什么不如何如何,不知道你这些想法是不合规律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当信佛经语深,哪里是三言两语,你这么用过几天功就能理解?就是佛之所说是佛的知见,众生心中是众生知见,这两个是水火,你心中是众生知见,你怎么能够接受佛的知见?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的众生知见,这是有一个过程,不然你以为是懂的。还有以为是懂了,这就更危险,你不知道你懂成什么样,你一懂就错。尤其是禅宗,不懂还有法子开悟,懂了就没法子开悟,懂了就更远,不懂还近一点。所以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开解者,心开得解也」。这个还不是开悟,就是你理解,理解真实义。不是我会答卷子似的,你说一个什么问题我会答,我答得很正确。那是学生考试卷,那个容易。真正要开解,开解就欢喜,踊跃欢喜。从边地疑城出来以后的人还是忏悔,深自悔责之后见佛闻法,用了两个久字,就是不能急躁。我们只能欣赏,我们在佛经之中我们能懂得几句,哪怕是粗浅的懂得,这就很宝贵。一有急躁情绪,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是错会,拿你主观的东西以为是佛的意思,那就离题更远。

  「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这就初步出现神通,在佛的威力加被之下,无量无数诸佛都可以普遍去供养,普遍去承事,普遍去听法,这就快了。「修诸功德」,要修种种的功德,所谓诸善奉行,一切功德都在修,种种陀罗尼、种种的妙法都在修。久久才能达到这一步,因为这个人他生在极乐世界是生了,但是他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经复少」,这是疑惑。没有开智慧,知道的经又很少,所以他堕入疑城。现在虽然亲自看见阿弥陀佛,亲自听到佛的开示,可是心中的污垢还没有除,情见还存。他是众生知见,众生知见就是情见,所以我们要超情离见。离见现在谈还早一点,但是超情确实需要,要超乎这一切情见。所以无情不能学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情要空。在这种情形之下需要多闻薰习,多度的闻法,多度的思惟,在极乐世界耳听目睹都是增上,这样就增长了智慧,这才能开始,能够信佛的话,理解佛的话。所以说为什么需要久久,而不是一刹那?因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他是上根,在这还没有断气,已经就是菩萨,早超过这个境界了。所以根器,大家要知道,根器它就是不一样。上品上生的根器和到边地人的根器不是佛在选择,我厚待谁,谁走后门,不是有这个事,自然,自然如是。所以大家要知道,现在我们就是要好好的修持,使得我们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根器,於是就可以遍供无量诸佛,修诸功德。

  「汝阿逸多」,阿逸多是慈氏的号,弥勒菩萨的号,释迦牟尼佛又叫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让大家重视。阿逸多,「当知疑惑於诸菩萨为大损害」,是个大的损害,「为失大利」,就失掉最大的利益。望西《无量寿经钞》里他设一个问,怎么说菩萨还有疑惑?怎么还失大利?他解释,他说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萨?他没有肯定,一个问号的语气;「或是纵说」,纵然是菩萨如果生疑,「可失大利」,他没有做肯定。其实他这个问号是很谦虚,这个事是肯定的。别教的说法,「信位菩萨,如空中之絮」,咱们春天看见柳絮,它就在空中飘忽升沉,变化万端,这就是信位菩萨的情况。咱们凡夫真实发起了菩提心,我们就可以称作初发心菩萨。这样的菩提心就是像《论注》所说,「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怎么度众生?你要把众生摄受到生在有佛的国土这个心,不是一个空的心,不是一个空的愿,你要有具体的做法,产生了效果,这才叫做愿。只是空洞洞的一个东西,所作所为不能达到你的目的,这是空愿、狂愿。发这个心,就是要一切众生成佛。怎么来度这些众生?那就要摄受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所以净业的行人发这个心愿,「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天天这么念,不就是在发菩提心吗?同生极乐国,这也就可以称为初发心菩萨。而初发心菩萨,再进一步,甚至於到了信位的菩萨(不要小看那个信位,有时候初悟的人只在信位),都如空中之絮,忽升忽降。他生疑,因为他总还是有疑,就是所谓根本智、差别智,明白了根本智,还没有明白差别智,对於差别智他还是疑惑。所以这样说,就是菩萨可以生疑惑,信位菩萨、初发心菩萨就很当然。

  你退了就太可惜,所以为失大利。大利指的什么?就是经中说的真实之利。「十方婆伽梵,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三个真实:真实之慧、真实之际、真实之利,十方的佛就是这么样住於这个真实的慧,显示真实之际,这样子来给大家利益,所以是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值是遇著,你碰到了,比方开会,碰到在一块开会,就说值了,但是你不见得能够会见,这就是难值难见。同在一块开会就是值,能亲自相见就是见。难得能够同会一处,更难得见面,十方的婆伽梵。「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昙花一现。现在是难逢的也逢了,难闻的也能闻了,可是疑惑,而没有信受,所以失大利,最可惜了。何况咱们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一乘大愿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无量,只要信愿持名,很简单,就径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真实利中最真实的,是大利中之最大的,於这个不信就真实失了大利。这就是说明这个经上的话,「当知疑惑,於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

  底下为了深入,我们再引证一些经。例如《十往生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对於《十往生经》能产生正信,「爱乐是经」,爱是欢喜,乐这个经,「劝导众生」,拿这个经来劝、来引导众生,「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说这个经的人,听这个经的人,都可以往生。「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这样等人,有在说、有在听的,「我从今日」,就从说的、听的这一天起,「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护持这个人。这个今日也就代表佛说这个经的时候,阿弥陀佛当时说的,那就早就如此了。对於我们来说,你要是这样解释,你也得到这个利益,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萨来护持。「常令是人无病无恼」,没有一些疾病来缠扰他。所以到了病中,他没有病不知道,有了病告诉他念,他就难念。这两个病人,一个费济良,他是念不了了;圆得师也是,大家怎么劝他也不行,他心不肯念,最后什么心我不知道,中间曾有这个情况。所以就是要知道,指望著到最后,这病所干扰,这个就困难。你真是发心的人,佛就派二十五个菩萨护持你,不让你生病,没有烦恼,人跟非人都不能得到他的便利,来捣乱你。你行住坐卧之中,不论是白天是黑夜,「常得安稳」,你就好修了。这个就表明信的人得这个利益。

  相反,经中又说,你怀疑,你毁谤,「於后阎浮提」,指这地球,「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者他很生气,或者心中有毁谤。「由是谤正法故」,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他是门户之见,常常就是说所谓斗诤坚固。所以我们不可以产生门户之见,产生门户之见,对於一个异己的就很厌烦。那天我看见个比丘尼,对於别人念《普门品》,她那个厌烦的情绪简直是表示得很充分,非常生气。所以这种情形是会常有的。如果有人对於念《十往生经》的人也是同等的态度,他诽谤,他发怒,他就诽谤了正法。这种人怎么样?你看就是一个信,一个不信,这个对比很清楚。「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身体也就残缺,「聋盲喑哑」,身体瞎、聋、哑巴。「水肿鬼魅」,有鬼来缠,「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一个法师身上插了五条管子,插了很长很长时间,后来实在难过,自己把鼻子的管子拔掉,小和尚赶紧又给他插进去。那个管子一寸多长,都是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他拔掉管子想死,旁边有人不让他死,又给他插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如果死的话,「堕於地狱」,就入地狱。所以谤法之罪是最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护持自己要修持,另外一方面要下定决心不可以谤法。一问三不知都不要紧,我就是不懂,我不知。你不明白就存一个问号,不要随便做结论,随便表态,随便批评。如果堕於谤法,这就严重得厉害,你「八万劫中受大苦恼」,不是八万年。一劫不止八万年,八万亿年也不止!要把一个大石头用轻纱一遍一遍擦,把它蹭来蹭去,把石头蹭没了,这才是一劫,你说多少年?所以谤法之罪是最大。为什么谤法之罪这么大?众生这么苦,所有能出离的就是靠法,你给毁了,你说你罪大不大?这有道理的。众生唯一得救的就是靠佛法,你就毁谤这个。比方庄稼正熟了,要等著秋收,一把火把它都烧了,老百姓没东西吃,这个罪也很大。大家最急需的,他就靠佛法得度,你就把佛法给毁了,所以胜过於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所以言论要十分小心。「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所以为什么大家施水?这个饿鬼就是百千万世,不要说没有水跟吃的,他就连这个名都听不著。所以为什么老放焰口?就是请鬼吃饭,他苦,他得不到东西吃。「久后得出」,出来之后,「在牛马猪羊」,因为它愚痴,就要被人杀,受极大的苦。最后这些都消灭,变成人也生在下贱处,「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这种人听不见三宝之名。「是故」,这两句话我们要注意,「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所以说法的人为什么不轻说?为什么要慎重?就是这两句话。你在没有智慧、没有信心的人,不要说这个经。所以最近我在进一步的关门,还不是自己想休养,实在还是少说为宜,你引起人家的,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听了之后他疑谤,他得这么大的罪。所以这就是说,如果要是疑惑就为失大利,从这段经文就把这个做了很大的一个证实,引证,引佛经来证明佛经,不是用自己的话来证明,多方面的,所谓引经解经。

  从这两句话也提醒我们大家,你去说这些事情,不是随便说说,你都要看对方的机缘,他能不能接受。所以为什么密坛不让人进,等等等等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没有什么可保密的,只是为了对方的好处,为了对方。所以说我们有一个法本,锁著不能让别人看,别人要是偷看了,看的人有罪,你这个主人同样有罪,你收藏得不好,就是你不负责任、不小心。所以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都要看对象,不能像救世军那样的就是大呼大号。当然说类似的人天乘的话也可以,那跟他们也就没什么多大分别。所以我们看到,疑和信只是当人的一念,可是这个差别岂但是天渊之别,没法说了,这个差别。所以最后就说,「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应当明白的信,不是迷信,明信是最好,佛所希望的是明信。你做不到先仰信,诸佛所说必定如是,自己要很好的学习、参究,希望一天一天的明白。仰信也是很可贵的,你通过仰信达到明信,不能随意就以为如何如何,下评论,也不要轻易以为我现在所理解的就理解得对了,打个问号。你要把它钉住了之后,再接受新东西,它就成了障碍。无止境在发展的,你怎么能钉得住?你不想再发展了吗?你上梯子,在这一层你就把腿捆上,不再往上上了,把你拴在梯子上,那好受吗?但是人都喜欢栓在梯子上。要放弃以前的,再前进,都不可停留。

  底下就是弥勒菩萨回答,「慈氏白言:云何此界」,因为大家正看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还在现前,讨论的时候极乐世界都在现前,边地疑城都在现前。现在佛、未来佛的讨论,弥勒菩萨就问,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众生,有这么一种众生,「虽亦修善」,他也修善,但是不求往生,为什么?佛告弥勒说,「此等众生智慧微浅」,智慧很小、很浅,「分别西方不及天界」,他觉得西方不如天界。这样的人,没有知识的人就不说,有知识的人我见过两个,一个大居士的女儿,她不求生西方,她说西方极乐世界老开会,她想生天,就是这一类。还有个胡亚龙,好像是个翻译,他也不是求生极乐世界的,他要想生什么天。所以有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以为没有,很多人是这样。「不及天界」,他认为这个不乐,他就不求生,因为他智慧微浅,他就有这种分别心。就回答了弥勒,为什么?就因为这个。

  慈氏又接著说,「此等众生虚妄分别」,这些众生是虚妄的分别,这个分别是错误的,虚是不实,妄就是错的,这样的分别,「不求佛刹」,他不求生佛刹,「何免轮回。」所以大家要知道,这是弥勒未来佛的话。你说这个佛不行,等弥勒佛来,弥勒佛还是这个话。弥勒佛就是这个话,「不求佛刹,何免轮回」。你修唯识观,你也要求生净土,你不求生净刹,你何免轮回。要众生不受后有是什么境界?禅宗有时候都三关齐破的人,所谓「三为国王,便失神通」,当了三次国王之后,他神通就没有了。所以入胎很可怕。所以不生佛刹,要出这个轮回,就是弥勒的话,「不求佛刹,何免轮回」,这个语义多精炼。就是说,弥勒这两句话是指的两种人,一种就是说从享乐的观点来看,他觉得天界快乐,尤其是有男女之欲乐,所以留恋。但是这样修善,你可以达到你生天人的目的,你福报尽了之后还又轮回。第二种,各宗各派有许多人以生净土为著相,有的人他就死於句下。这次从美国来的一个人,他看了黄檗《传心法要》说了一段,佛有什么相可见,有什么可来可去,所以临终见佛你也不要跟他走,跟净土就不合,看的人就问我。我的回答,我说禅宗都是法身境界,须菩提他佛来了不去接,无来无去,我有什么可接?他是先看见佛了,这个境界。临终念佛,蒙佛接引,你生的是凡圣同居土,你还是凡夫境界,你当然要跟著去。他懂了。其实这个话还没有说透,这句话有四料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是一定生,去就没有去,往哪去?都在自心之内,你去哪?这不去就如须菩提不接,不接他就见了。再有,「去则决定去」,去就是决定去,「生则实不生」,生了之后证无生,我生什么?所以这有四料简。再其余二料简大家自然就明白,都可以,只是你的境界,不要在语句上去执著。有人就不行,就认为禅宗高,你们随佛接引这个低。他要把这四料简都知道之后,有什么叫来去?有什么叫跟不跟?实际上都是以情见心来推测往生的情况。但往生人的那个情况,佛力加持之下,远离这些跟不跟、去不去这些思想,没有这些,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哪里还有这些起心动念、这些琢磨、这些安排?有些人就是在凡夫境界去推测许多殊胜的境界。所以各宗的行人虽然很精进修持,但是不以净土为归宿,在现在生中要坐断生死,可以说不可能,何免轮回。这是弥勒的回答。

  佛就接著说,「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所以愈讨论愈深入,就是佛法需要彼此要计较计较,所谓许多问答、许多交谈,经中就是这个内容。咱们这个《无量寿经》不就是阿难问吗?《金刚经》不就是须菩提问吗?而且经中还有很多菩萨提出问题来问答,这才能引出佛殊胜的开示。佛就说:「彼等所种善根」,他是种了善根,但是他种的善根他不能离相,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了,他没有离相,他「不求佛慧,深著世乐,人间福报」。底下就进一步指出著相和离相的利害关系,这个差别。上头说明了疑和信,底下就分别你是执著(著相),你还是能离相。你著相修福,你住相布施,你就有一种,今天我是做了很大的功德,我在庙中是大施主,端著一个大施主的架子在那,这就是十分的著相,这就是住相布施。还有单跟某一个人有情感,就多去支援他,这都是住相布施,住相、著相。这个修福,不光是布施,种种都是如此,你要在禅定中去著相,那就一定要著魔的。所以你求往生,不是你著相而能往生,你要是离相就真正得解脱。

  底下就是佛说的,「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他求人天福报,做布施,也供养,种种种种的,装金、造像、放生等等,做了很多很多功德,他所求的只是人天的果报。他得到享受这个报的时候是丰足,可是他没有能够出三界的牢狱,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个牢狱。所以外道以生天为解脱。我们不但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都认为是牢狱,这就是不同於其他的地方。只有佛法,你才真可以出三界。你修人天福报,你所得的只是人天的果实,你出不了三界的牢狱。你死了之后,你的父母、妻子,你的种种眷属,「欲相救免」,请人给你做功德,做许多许多善事来救度你、超度你。「邪见业王,未能舍离」,这四个字分量很重,他前生干什么来著?这还是邪见业王,他前生还是修善,问题就是著相。所以对於著相的人用这四个字,大家要知道,这要接受批评。你为什么著相?是你邪见的业王,罪业的王,这个邪见是业王,这样的一个东西它不肯离开你。所以在生前你就是著相修福,你死了之后虽然搞大法事、修大法会,进行超荐,儿女给你诵经,给你做种种功德,但是你这个邪见之业王也还不能离开你,因此你常处轮回,而没法救你。活的时候你种的福就是生天,这个福报尽了之后就要轮转,轮转之后别人要救你救不出来,你的邪见业王在,你出不来,这是一种。佛所批评的这还是轻一点的。

  更重一点的,「汝见愚痴之人」,更有愚痴之人,这样一帮糊涂人,「不种善根」,那就更错了。前头的人还种善根,他还念佛,他不离相,不求佛慧,不求佛慧比不离相又更严重一层。你现在没有达到离相水平,但你在这求佛慧,你学般若,学般若就称为学般若菩萨,你在学。你不学就是不求佛慧,但你结果就是这样,邪见业王,你常在轮回中出不来了。这还是好一点,更差一点的不种善根,「但以世智聪辩增益邪心」,这个批评就很厉害。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现在这样的人很多,他只是拿所谓的世智聪辩(我们常说世智辩聪,这个意思上没有分别),世间的智慧,能说、能够辩论,能够写文章,能够咬文嚼字,能够夸夸其谈(聪辩就是夸夸其谈),增益邪心。本来众生就是迷惑、就是邪,正的东西很少,但是他就是用这个世智辩聪,他没有用佛的智慧去除掉自己的邪心,不是去东西,他是使得这个世智辩聪增长他的邪心。所以有人研究佛教之后,说这个经是假的,那个经是假的(当然有一些经是假的,你说出来那就是很有功德),但是明明是对的,你硬要说是假的,因为跟你所理解的不一样就说是假的。跟你所解的,你要知道四依,「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你那就是不了义教,你就应该放弃你那个,依那个了义教,他就坚持他那个不了义教,来说这个了义教是假的,这种人就不好办。「云何出离生死大难」,他如何能够出离生死这个大难?无量无尽无边的生死,无穷无尽的生死,这个大难,怎么出离?大家看见病十分可怕,这个病人痛苦,疼得要死,无穷无尽。世智辩聪,增益邪心。前者是修善,求世福,所以不能出轮回,但求世福就出不了轮回。这个就更愚痴了,不种善根,他反靠他的世智辩聪骄慢自大,他没有增长正信,反而助长他的邪心。不知道世智辩聪正是八难之一,所谓盲聋喑哑、生在边地、世智辩聪,世智辩聪就跟瞎子、聋子、哑巴、疯子是同等的困难,确实是同等的困难。那个盲人,将来他能够读盲文,将来会有盲文的佛经看,他还是有希望得度。这种世智辩聪,靠世智辩聪来增益邪心,这个就确实是困难了。

  「复有众生」,再有些众生,「虽种善根」,前头有种善根的,有不种善根的,底下就结在一块,虽然种善根,「作大福田」,种了很大的福田,可是「取相分别」,在这里头他有相、有分别心,「情执深重」,情念执著很深很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这一段就是说,如果你情执深重,取相分别,虽然种善根,作大福田(作大福田就是念佛号,这才可以称为大福田),但是你有了这种情况,你求出轮回还是得不到。这个道理很清楚,咱们经里头三辈往生都是由於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两个条件。他刚一听,念佛也不行,那怎么办?不是,你们不要片面,是两个条件。菩提心是大智、大悲、大愿圆融一体的心,圆融成为一体了。你情执深重就是愚痴,你不愚痴为什么情执深重?既然是愚痴你哪里有大智?取相分别你就有取有舍,有的是我要的,有的是我不要的;有的是我喜欢的,有的是我不喜欢的,你怎么能够兴起无缘大慈?无分别的、普遍的、究竟的心生不起来,怎么能生起同体大悲?大悲的心他也不具足。既无有大智,又无有大悲,这样的人怎么能谈发菩提心?所以念佛也不能得到往生三辈,最多最多达到边地。所以蕅益大师说,念佛如果没有信愿不能往生,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清楚。我们首先要念佛,不念是不行,念佛之后大家就知道要提高我们的信愿,没有信愿,念得如铜墙铁壁一样也不能往生。你如果决定有信有愿,你哪怕念一句也可以往生,就跟这个地方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大家既然念佛,作大福田,底下就是说这一步必须要争取,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大家就清楚了,你情执深重,现在大家在这个地方上还都需要很好的思惟一下。肯念的人,在座的人大家都肯念,但是对於这个问题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现在就是要提高一步。我说就像上梯子,你不能留恋在这,我在梯子上头,我比在平地的人看得远一些,你在梯子上能老待著吗?要前进。所以,「著相修福,其福有尽」。

  底下我们引《金刚经》的话,「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是《金刚经》的原文。底下蕅益大师《破空论》里头有所解释:「以无所住法住般若中,炽然修行六波罗蜜,而不取相」,这几句话很深很深!用无所住的法住在般若之中,不是有所住而住於般若,是无所住而住於般若;炽然修行六波罗蜜,火要蓬蓬勃勃的在那修行六波罗蜜,而不取相,没有一切相可取。这才是《金刚经》的宗旨。有人都把《金刚经》上无为、无相,什么什么都跑到无一边去了,不动;不知道炽然,炽然修行六波罗蜜。所以蕅益大师《破空论》,因为大家执著於空(偏空)。有人说《阿弥陀经》是有,《金刚经》是空,错了。错了,《金刚经》的空,蕅益大师给破了,他们所谓的空给破了,不是大家所领会的那个,都是片面。这样的炽然修行六波罗蜜,他不取相。他为什么?他无住法住於般若之中。所以他就能够可以使他很少的一点布施,这一点的布施就跟虚空相等,虚空有多大!相反的,「众生住於相故,妄自计果计因」,自己就这么著计果计因,「观大观小」,做种种的分别,就如仰箭射虚空。「若能称性而住」,怎么住?称性而住,称於自己的本性而住,就是如法性而住,也就是如如而住,不住於一切相,只住於如。这就譬如芥子当中一点的空跟十方的虚空有什么分别?一个芥子里头的空跟十方的虚空,请问大家,你们回答回答,有什么分别?实际就是这样,因为你执著了,它就不一样;你要不执著,本来就是如此。所以就是说你这个微小的布施可以与虚空等。「芥子中空与十方空,性无二无别」,本性无二,也没有分别。因为空没有内外、彼此、方隅、形相等等的差别,也没有小空与大空的不同之处,你说小空跟大空有什么不同?同样是空。「无相之福,其福乃大。」若是离相念佛,离相修法,离相做一切的功德,这个福就大!一个芥子中的空跟十方的空是一样。《金刚经》的话:「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都是《金刚经》的话。所以说,你违反了这些道理,很大的福田也成了有限度的。就是我说,你那个杯子没有洗,那个杯子里头有毒,你来装了很好的药,你把它喝下去,那个药没有毛病,是你杯子不干净,你吃了毒药就把你毒死了,你还怪大夫。所以要把杯子洗干净。不要执著,往往大家就是总想得境界、得神通、得感应,都是有所求,有所求就都成了有为、有住,就都是这一类,你做的功德都七折八扣了,要无为法才能相应。

  所以就是经这一段末,「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无相的智慧来种植诸德的根本,这样来求生净土就得解脱。「众德之本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净土的宗。无相,色受想行识这五尘,这是五相,加上男相、女相、生相、住相、坏相,就是相里头最严重的,这个叫做十相,没有这些相就叫做无相。《涅盘经》解释无相,「涅盘名为无相。」《演密钞》解释说,「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这个寂灭,这个涅盘,只是你的心你自己证的,不是从他所得,从另外所得,所以说没有一切相。有一个地方给你得到了,你就存在出现那个地方的相;你完全是自心的自证,所以不从外来。所以不能心外求法。心外无法,你还有相吗?都是心,还有什么相?《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有的本子说,「则见如来」,都一样,版本不同,好多字有出入,意思相同就行了,我们不去考证这些。这几句非常好。所以大家在用功的时候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愚痴的人就在虚妄之中去求虚妄,都是虚妄。你见著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是说根本没有相,那是虚妄。你如果在见相而非相(无相)的时候,你就见到如来。又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所以这是极直捷的事情,离开了一切相就叫做一切佛,哪有那么些罗嗦!都是自己找的,修行之后又自己找了好多好多东西,搬了好多粪往脑袋上面装,天天往里运粪入。所以修禅宗有两句话,「运粪入」与「运粪出」。一种人的修行是运粪入,把粪往里头搬,都塞进来,叫运粪入;运粪出,把你的粪运出去。所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都是来表彰无相的智慧。

  现在咱们把这个经和《金刚经》来会合一下,《无量寿经》上说,「若以无相智慧,植众德本」,就是《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无相智慧,植众德本,就是永得解脱,这不就是《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蕅益大师的解释,「不达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伪果」。你不了达无我,总有个我在这。所以《金刚经》的离相,首先就是要去我相。现在大家处处有一个我,处处突出我自己,我怎么怎么样,碰到了我,顺著我、不顺著我,合於我、不合於我,这个我在这没完没了。你不了达无我,根本没有我。这个我天天都在这死掉,又出现一个,一会又死掉一个,一会又出现一个,哪个是你?这个身子是你?我年轻的时候跟现在就一点不像,不一样,早那都死光了。连阿赖耶识也是在变化,它只是相似相续,哪里有你?什么是你?没有。所以你不达无我,虽然修一切善法,你只是得人天的伪果,这个果是假的。「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证我空,止成二乘小果」。蕅益大师这个议论好!你不修善法,你只是我空,这个就叫阿罗汉。阿罗汉确实我空,所以他没有生死,他还有六神通,不可思议的神通。现在这些个奇异功能,那万万分之一,九牛一毛,一万头牛的一毛也比不了。这就是佛呵斥的焦芽败种。再一种,「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恶法」,这种人现在也很多,自说我也空、法也空,是妄言,是胡说,任意在那造恶,「则为阐提狱种」,这是阐提地狱种子。蕅益大师这一句很切中时弊,这个病,自己吹得很厉害,恣行恶法,这是阐提狱种。「惟以无我修一切善法」,无我,别的可以不说,无人、无众生不说,无我而修一切善法,「正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么讲。你无我来修一切善法,这个把《金刚经》这两段融合起来功德非常大,「故即得无上菩提」。把《金刚经》和《无量寿经》这一段来比较,经中说的「无相智慧,远离分别」这两句,就是《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说要「植众德本,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修一切善法」,这都是善法,修一切善法;这说「当生佛刹,永得解脱」,《金刚经》就说「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净土宗和《金刚经》分别在哪里?完全是一味,就这一个道理。「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盘门。」方便有多门,真正到了真实法中就是一路涅盘门,一直到他涅盘。所以无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的「当生佛刹,永得解脱」。

  净土宗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对於难信之法能够信,这就是无相智慧。按说无相智慧我们没有。《金刚经》也说,「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听到《金刚经》的章句,乃至能够一念生到净信的,「是诸众生」,这些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众生就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又说,你听到这个经你能够信,你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没有这四相。蕅益大师又解释,如果有个人有一点点我人等相,反过来证明,你绝不能信这个经。能够信解受持,你决定可以了达我相、人相等等的相,当体都是无相,所谓当体皆空。所以就是说能信这个妙德,他本体全部就是无相智慧。也就是说,你如果能忍,要住相,你绝不能信;你要能够信,能够受持,你一定可以了达这些无相的真谛。所以信和智慧是不二的。净土宗是最圆最顿的法,是超情离见、不可思议的法门。如果人对於这个法能够生出实信,真实的信心,我们六信具足,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这个人他必然也超情离见,超情离见就是无相智慧。

  所以在《无量寿经》中最后的「独留此经品」说到,「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有种种的难,你听到了这个经,你相信,你快乐,你愿意接受,愿意去奉持,在一切难中之难,没有比这个更难的。所以现在大家第一步,有的人肯相信、肯念,逐渐逐渐的达到受持。受持两个字也是不容易的,能够接受,经中的道理我接受了,能够坚决见之於行动的才是持。前面说到,这个信解如上之难,能信就是智慧。你取相分别,你种大福田,甚至於念佛,你求出轮回终不能得。蕅益大师说,念到跟铜墙铁壁一样,也不能往生。这就是取相的过错,那个不行,就是因为取相。现在「若以无相智慧,植种德本,当生佛刹,永得解脱」,这就是离相的殊胜。一个就是三辈往生,在七宝池中闻受妙法,就可以分身尘刹,广度有情;或者你就堕落在疑城里头,你取相分别,但是你缺少智慧,这个关键所在就在於离相和不能离相。经文说,「身心清净,远离分别」,因为无相智慧,万法一如,万法一如就是万法如一,既然如一,还有什么叫染,还有什么叫净?它一个了,这就平等,还有什么可取可舍?所以身心就清净。「一切皆如,故离分别」。

  「再者,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故身心清净;净念相继,自然远离分别」。或者有人会怀疑,净土宗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不就是有厌有欣,这不就是分别吗?《妙宗钞》的回答说,「取舍若极」,你这个取和舍达到了极点的时候,「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这个就是净土宗之妙就妙在这,达到极点,你跟那个不取不舍不是两样事情。你舍到了极点,什么都舍,就是我们常说的万缘放下,都舍了,万缘放下。六根寂静,万缘放下,取到了极点,就是一念单提,只剩这一念,这才说达到极点。你这么念佛的时候,万缘放下,一念单提,跟那个不取不舍的人念佛,不取不舍,他对於一切都无取舍,内心清净,他在念,他也自然是万缘放下,一念单提,我这也万缘放下,一念单提,那岂不就是一样吗?所以说不是异辙,不是两件事。这一点就是说我们要求离相智慧,大家有可能专门去注意离相;是要学习,要明白这些事,但是要圆融,不要死於句下。《弥陀要解》还说到,「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这又是依文解义,不取不舍才对,我就要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你执著了理。你执著什么?你不是执著这些情见,你执著了理,你把事给废了。「既废於事」,离开了事,「理亦不圆」,理要靠事来显,你把事都废了,理就不圆满。「若达全事即理」,这一切事就是理,「则取亦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所以这种净土宗的妙谛,不是情见所能及的。

  「求生净刹者,至心信乐,愿生彼国也」。至心信乐,愿生彼国,就是把我们微小的一念心愿,我们的心愿是求生彼国,投入在弥陀无边的一乘广大愿海里头。弥陀愿意众生求生彼国,摄受了净土,劝大家念佛。我们也念佛,也求生极乐,这就是把我们这一念心愿投入在弥陀的愿海里头。底下我写了两句,这也就是摄彼弥陀一乘无边愿海,进入到我自己介尔一念心中。前头一句好懂,我的心愿就投入弥陀的愿海里头成为一体,能如是理解也就很不容易。底下说,这样的话也就是等於把弥陀整个的愿海摄入在我们自己的心中。这个费解吗?这个在我看还多了一个摄字,本在我们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愿必满」。「趣佛菩提」,我们在因中发菩提心就是趣佛菩提,趣向於佛的菩提,以这个为因,我们果上必定是成阿鞞跋致,究竟佛果。所以,「以无相智慧,植种德本,身心清净,远离分别,求生净刹,趣佛菩提」,就是本经的宗,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照著宗去修持,宗就指明修持的捷径,就「当生佛刹,永得解脱」。刚才我们说到这些都是离相智慧,以离相智慧来求生佛刹就永得解脱。

  所以现在大家对於这些内容应当著重,应当要去掉这些执著。我常常说,咱们修行如剥笋皮,笋本来很脏、很粗,应该耐心的去剥,剥了一层还有一层,剥到最后笋心都露出来就无可剥了,就是如此。你这个剥的过程,就是笋心显现的过程。在这个里头如果贪著,自己要得点什么,这种思想就是执著。你本来是佛,你还要得什么?「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就说明无所得。所以不用功则已,一用功就想马上要修出个什么样来,一有个样不就坏了吗?就有个相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硬要出个什么相,你只是要去东西,扫除这些情见,一方面要用功,一方面要看一些书,用般若智慧扫除自己修行中的这些绊脚石。盲修瞎练得的好处就太小了,要避免盲修瞎练。要知道,我们一方面要跑、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睁开,眼睛也要好好的擦亮,看不清楚是很危险的。

  底下就是「菩萨往生」,这是正宗分的最后一品。表明十方,不但是凡夫往生,十方的菩萨,无量无数,都要求往生。所以弥勒菩萨就问佛,这个娑婆世界,跟各个佛刹不退转的菩萨,已经到了不退转的菩萨,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是为了得到不退转,得到不退转的菩萨也还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很有意思。弥勒就问:「其数几何」,这数多少?「佛告弥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亿菩萨,已曾供养无数诸佛,植种德本,当生彼国」。有许多大菩萨,七百二十亿,过去供养了无数的佛,做了种种的功德,都当要往生极乐世界。「诸小行菩萨,修习功德,当往生者,不可称计」。这个数目就不可说了,不知有多少,包括咱们都在里头。小行者是指十信的菩萨,因为十信还在退,十信以上都是不退的菩萨,这里他称为小行。

  释迦牟尼佛接著又说,「不但我刹诸菩萨等往生彼国,他方佛土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底下谈了很多佛国的名字,最后这些菩萨他们要往生者,「或数十百亿,或数百千亿,乃至万亿。其第十二佛」,这个按照《唐译》来参考,我们知道就是第十二个佛国,因为前面谈的都是佛刹,「名无上华」,佛名无上华,「彼有无数诸菩萨众,皆不退转。智慧勇猛,已曾供养无量诸佛,具大精进」,他们是趣向一乘法。「於七日中」,七天里头,「即能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之法」。你看七天之内,他就能够摄取百千亿劫大士所修坚固的法,他都能摄,都能圆满。「斯等菩萨,皆当往生。」无数的菩萨众,这是第十二佛国。「其第十三佛名曰无畏,彼有七百九十亿大菩萨众,诸小菩萨及比丘等,不可称计,皆当往生。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这个就是说说这个名,穷劫都说不尽。

  第十二佛国的菩萨皆修坚固之法,所谓修坚固之法就是不退转之法,因为这都是不退转的菩萨。他们这么多,能够摄集无数无边菩萨的坚固之法,皆当往生。第十三佛国说到名称,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样的问题,这是龙树菩萨造的。菩萨应该度众生,为什么到极乐无量寿佛的国土去?龙树菩萨回答说,「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他有慈悲心,他的心多是为众生,这是一类;「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他愿意多来收集、摄取一切佛的功德。喜欢多集诸佛功德,这样做的就到无量寿世界;喜欢要度众生的,就到没有佛法的地方去,到没有佛法的地方去就好去度众生。所以这里菩萨有两类,一类是愿意多为众生,就到没有佛法的地方去;一个就是愿意亲近佛,把佛的这些功德都摄受住,学习圆满,就到无量寿佛国土。这就把菩萨分为两类,这也是个回答。

  昙鸾大师的《论注》,他说「未证净心菩萨者」,什么叫未证净心菩萨?指的初地以上到七地以下的菩萨。这些菩萨他能够现身,「若百若千若万若亿,若百千万亿无佛国土施作佛事」,要做这些事的时候,「要须作心入三昧乃能」,才能做得到,就是要起这个心,要入三昧,然后才能够做得成。他不是以无作心,因为他要有所作。因为他是心有所作,作心,所以就叫做「未得净心」。你看看,这种心就不叫做净心,未得净心。「此菩萨」,这类的菩萨,七地以下的菩萨,就是很高很高的菩萨,分身这么多尘刹去度众生,他要入了三昧之后才能做得到,所以叫做未得净心菩萨。「此菩萨愿生安乐净土,即见阿弥陀佛」,马上可以见阿弥陀佛。「见阿弥陀佛时,与上地诸菩萨(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毕竟身等法等」。这快!所以这些菩萨往生,他为什么要往生?他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四十八愿有这个愿,这些菩萨往生之后很快,身也等,法也等。「龙树菩萨、婆薮盘头菩萨愿生彼者」,他们愿生极乐世界就是为这个,他们到了极乐世界马上跟上地的菩萨身等法等。又说菩萨,这一点很特别,这个事要不是大菩萨说,凡夫是没法子知道,「菩萨於七地中,得大寂灭」,一切皆空,大寂灭。「上不见诸佛可求,下不见众生可度」,无佛可求,无众生可度。这个时候他就想般涅盘了,在这个时候若没有十方诸佛神力加被劝导,他就灭度了,就跟阿罗汉一样。所以七地菩萨还有这么一个岔路,他无佛可求,无众生可度,「即便寂灭」,他就要入寂,就跟二乘的证涅盘一致,十方诸佛要加威劝导,这才继续前进。所以从上面的《大智度论》和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这两部重要的论著(论很重要,论是慧藏),都是说明不退菩萨(这都早是不退了)要往生的原因,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

  《无量寿起信论》说明,它对於这个有一番议论,「右明往生菩萨不可计数。皆是如来愿力所持,光明所摄」,无量光,光明在摄受。例如智者大师临终的时候,让这些门人唱无量寿佛佛号,还有《观经》的题目《观无量寿经》,然后「合掌赞曰: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很容易去,可惜没有谁去。「火车相现,一念改悔」,在地狱里头火车的相现前了,在这种紧迫的时候,就这么样的罪人一念改悔,悔过念佛,「尚得往生」,还能够得往生。「况戒定薰修」,用戒有禅定来薰习、来修持的人,「圣行道力」,圣之所行这个修道之力,「实不唐捐」,不会虚废的。这临终的证明。他已经见到这一切,说到这些众生临终都还能往生,现在的人你要是好好的去修,决定功不唐捐。说完了之后,「称三宝名,奄然而逝」。智者大师当时是一代大师,总结佛教,这是了不起的人物,这是他临终时候的景象。这都证明什么?证明无量光,光明普照,摄受大家往生。所以往生菩萨是不可计数。这是《起信论》的又一个说法,都是对的,证明这个往生法门。

  唐朝法照上五台山,到了竹林寺,看见文殊、普贤两个大菩萨,他问这两个大菩萨修行之要,重要的是什么?文殊的回答,「诸修行门无如念佛」,种种修行的法门没有能够和念佛相比的。「我於过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文殊就是这样,我在过去劫中,因为念佛就成佛了。文殊是老早成佛了,他是现在示现为菩萨身。「是故一切诸法」,一切法的重要之处,像「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般若、禅定,这六度里头最重要的二度,一个是慧,一个是定,里头摄了其他,「乃至诸佛正遍知海」,再说诸佛的正遍知海,大智之海,「皆从念佛而生」,都从念佛而生。文殊这段开示,非常亲切,非常扼要。

  法照他也很善问,他接著问,「当云何念」,怎么念?所以这个问很重要,不问,这个事情就平平淡淡的停止在那。所以问什么人能报佛恩?两个人可以报佛恩,一个是善问,一个是善答。把这个善问的人搁在前头,因为你有善问才有善答。怎么念?他回答得很好,「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在世界的西方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关键就在这个愿力不可思议。所以种种的根器,你只要是真正的深信切愿去念,决定皆可得度,他有不思议愿力。所以难信也难信在这,一个是下等的凡夫,更要甚深的智慧,怎么他能够往生?他有不可思议的智慧。「汝当继念」,你就是这么念,接著念,他已经念佛,就是你接著念,「令无间断」,难就难在这。所以念佛是易行道,是一切修行中最容易的道,但是也不是说谁都行。所以易往无人,你看见没有?很容易往,还是没有人,一个是不肯信,信了之后你要念到不间断,确实不容易。所以夏老师说是「火中生莲,旱地行船」,火里头长出莲花来,不要把这看成好像垂手可得,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就是这一个令无间断,这一辈子能不能做到?所以说很难很难!要容易也是容易,谁拦著你?就是自己不能下这决心。「命终之时,决定往生。」命终之后,那还有什么话说?他已经有正信、有正愿,又这么念,那不往生等什么?「二大菩萨因与授记曰:汝以念佛不思议故」,你因为念佛这就是不可思议功德,「毕竟证无上觉」,给他授记了。授记就是说你一定要成佛,还没有成佛,但是给你授记,决定成佛。这是他在五台这段因缘。

  又有一个慧日,他渡海到印度,这个山有观音像,他七天在那观音像前磕头,又不吃饭,愿意磕到命终为止。到了七天七夜,忽然看见观音现紫金身,坐在宝莲花上头,伸出手来给他摩顶,「汝欲传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你就唯独去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一切都是证明念佛法门胜过其他的地方。大的经论,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马鸣大师的《起信论》、智者大师的《十疑论》、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还有永明、天如、楚石、莲池、蕅益诸位大德等等,他们的著述都是殷勤赞叹。所谓是「千经万论共指,十方诸佛同赞」,都是劝导大家到西方。这里头绝没有欺世误人的事情,有好多人是欺骗、误人的事情。这个欺骗的事情它很奇怪,最近他们从美国带来一个录音带,说是黄念祖居士念佛。不是我,有人就是要做点假。这个里头没有,这都是真实的。何况我们已经生在末法,「法弱魔强」,要是靠自己力量去修行,可以说难逃走上错路,跑不了,总会走上错路。如果还在徘徊,还在留恋尘劳,喜欢这个尘劳世间,放不下,舍不掉;留恋尘劳像什么?就像那个飞蛾扑火,这个灯蛾看见光明,它扑上去,结果把自己烧死了。现在许多众生都是奔向他自己所谓的光明,结果都是把自己身命送掉为止。「如鱼处涸」,鱼跑到没有水的地方去,不要多久,一期报身的寿命就没有了。「大苦随后」,大苦就要来了。「宜各猛省,莫更他求。」我们应当很好的省悟,不要再求其他的事情了。尤其很多人还是在这个尘缘上,恐怕还是尘世间的事摆在第一的人还是有,这就很不够了。

  我现在不是劝大家唯一是佛法,目前还做不到,但是要把佛法搁在第一位。当两个不能得兼的时候,就应该放弃尘缘而取佛法,这是第一位。有的还可以得兼、可以并行的时候,你就不妨并行、不妨得兼。总之慢慢的修行是不是有进步,不是你见佛见光,而是你的尘缘慢慢的淡了,佛法的道理你能够明白,你的慈悲心扩大了。人都有独生子女,你对於独生子女是爱护备至,这是小慈小悲,如果把这种心扩大到无量无边的众生,你就是菩萨。我们要慢慢的扩大,扩大出自己的慈悲心,行解相资,来发起菩提心,一向专念。当然不是想生边地,但也应知道,生到边地就不容易,就很好。但是你的志向,你最高的志向只是想生边地,万一没有达到,那就落空了。所以我们的努力应该更向上,多看一点,不行、达不到,落后一步还有个边地。所以真正明信佛的智慧,或者深信自己的智慧,不是那么空空洞洞的,你信不信?我信,这个跟不信没什么分别。你信佛的智慧,佛所说的你就自然会依教奉行;佛只管说,我还是照我的老法子去做,没有信佛的智慧。佛早替你想好了,你种种种种的,他给你安排了最佳方案,但是你自己有你自己的最佳方案,这就是没有真正信佛的智慧。所以真正信很难,不是说就是一个空洞的这样的信,还自己生出很多知见来,得少为足,或者生出轻慢的心来,种种的。能信自心,这种种的罗嗦就没有了,也就不可能被这些邪徒、邪说,甚至於次要的这种书所动摇。所谓四依,「不依不了义」,要真正信自心的话,你对於不了义的东西你也就能够辨别。所以这里头还都有很可提高之处。但是大家还是很有机会,很庆幸能遇到这样的法。除了这,只有更难,这点可以肯定。不然我也变成谤法,我谤了别的法。我深知谤法之罪,我不敢谤法。所以这一点大家共同在今后要努力的。正宗分就到这。

  彭二林的《起信论》里说,「正宗者」,为什么说是正宗?因为这里说了四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首先说明法藏比丘他广大的誓愿,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个经大功德就在这,说了弥陀本愿之海,佛之出兴於世就是要说。而说这个法的就是这部经,将来独留在世间也是这部经,这部经的重要就大家自己说,是不是重要?说这个誓愿海,让众生「生担荷心」,你也担荷。法藏能发这样的大愿,我们至少也是共同投入这个愿海,担荷。发起大悲大智的心,也发起导归极乐普贤之愿,这是第一。第二,说明法藏比丘的广大功德,以五劫的时间来集结四十八愿,然后又住真实慧,一向专志庄严净土,种种的难忍能忍、难行能行,让咱们行者生出真实心,弥陀如是修持。我们今天能够相信弥陀的法,研究《无量寿经》,过去生中我们就得过弥陀的救度,结了这个善缘。所以一直在救度我们,现在还摄取不舍。所以我们要生出真实心,要广行方便。广行方便者,就是说也要用这种便利的方法来劝说大家相信净土法门,来圆满普贤之行愿。再有,说了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种种庄严,「为令行者生决定心」。这个世界,过去不知道这个才是事事无碍,总觉得说些境相,后来才知道这是完完全全说的事事无碍,是托彼依正,显我自心。你的自心不可思议,怎么个不可思议?就假托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来显现我们自心。这完全是华严境界,事事无碍,完全是自心功德,若非自心,不可能如是微妙。再一个就是说,我们这样的话,就是至诚回向,要相信佛的智慧,不要堕到疑城里头去。第四个就是说往生的正因,「三辈往生」以及「往生正因」,令大家生精进的心,用这种修持生精进心,念佛成就三昧,成菩提果。《起信论》分析,为什么以前叫做正信?正信里有这四个内容,这四个内容大家都已经讨论过了,它是确确实实有这四个内容。头两个是劝愿,第一个就是阿弥陀佛的愿,第二个说明弥陀的功德;第三个劝信,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第四个就劝行,你要去修行。这就是指信愿,头三个是信愿,信愿就是发菩提心,底下要劝行,要持名等等,这就是一向专念,就是本经的宗,所以这是正宗分。

  再者,经分三分,第一是序分,就是阿难请说,当中是正宗分,末了是流通分。灵峰蕅益大师说,「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都是好。序像一个人的头,五官都在头上。所以这是灵峰大师跟别人就划分不一样的地方,有的人划分把重要的全搁在正宗分里头,一开头一点叫做序分,最后末了有几句话叫做流通分,中间有重要内容的全分在中段就是正宗分。蕅益大师他说不然,他说三个都各有其重要,「序如首」,眼耳鼻舌什么都在头上;「正宗如身」,心肝脾肺肾等等,都在身体躯壳里头,身体还是主要的,心脏在这;「流通如手足」,你要没有手足,走路都不方便,动作不方便。所以流通就是要广泛去流通。这个里头道理都讲了,我们应当使这个经能够流传、能够普利,就叫做流通。

  今天我们时间也到了。底下从下面起,流通分两次我们把它讲圆满,就一切圆满了。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无量寿经(大经解)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第三十五集)  1991  档名:51-001-0035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       无量寿经)(五明学佛网:黄念祖       无量寿经)  

 温金柯博士:以经显经的《观无量寿经》大意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释经题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之辩体、明宗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之力用、教相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一)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二)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三)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阿难启请(一)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阿难启请(二)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法藏发愿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 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