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良心与善业


   日期:2015/3/6 2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一次我们讲“良心与善业”。我们知道心是造业的源头,善业或恶业都是一种业,它来自我们的心,但是我们要超脫这样的概念,什么概念呢?当我们在讨论善的时候,恶就隐然存在,当我们在讨论智慧的时候,愚痴就隐然而存在,这就是一种最标准的二元化的非黑即白的概念。但是我们要记得,这些能够造作善业、恶业,能够区分美丑、好坏的这个东西,追本溯源还是来自源初的那个(佛性),只是你们源初的、圆满俱足的那个东西被披上一个二元性的袈裟,使得我们只能用有限的感知去看我们生存的世界。

这一点前面已经解释很多了,我只是想再强调,就是这样的机制不是为了让你造作善业、让你造作恶业,而是为了让你能够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学习到最多的东西,这是源初的目的。

这样的旅程充满了惊奇、充满了危险,但是它的成果是丰硕的、甜美的,所以不必用一种哀叹的态度去面对它。但是,再好的舞台剧总有谢幕的时刻,所以不需要过度留恋在这样的人生舞台上,当你完成了这样的表演、这样的历练,就是你离开这样的舞台到下一个阶段,那里有新的舞台、新的挑战等待你。

什么是地狱?我们一讲到地狱,总是把它想到这是一个受苦的地方,但是我们来想一想,真的有地狱这样的东西吗?如果真的有,它真的是一个受苦、惩罚的机制吗?我们来讨论这样的问题。

第一个,是否真的有地狱?那就看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它,从一个至善的角度来看,是没有地狱这个东西,这些都是我们造作出来的,三界、六道都是我们形塑出来的,因为生命是拥有无限制的自由;但是,当我们仍然身陷其中的时候,有没有地狱呢?只要你去医院的急诊室去走一圈,你就知道地狱不在远方,时常化现在你的眼前。

但是,我们还是不要从这种角度去看它,要赋予(地狱)这样的机制一个正面的意义,这是一个检讨的场合,就是面对你这样的一段历程,一个中途的检讨,也许做的好、也许做的不够好,我们都可以拿出来检讨,经由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我们就逐渐、逐渐的趋向完美的境地。

如果有人、或者某一些存在,他身陷其中、流连忘返,怎么办呢?就好像你在游乐场中,东一个、西一个(游乐设备),你迷失了,每一个都非常的新奇有趣,有的有点恐怖、有的有点刺激、有的有点……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非常吸引你,于是迷失在游乐场中的小孩,当你流连忘返,怎么办?或者父母、或者店经理、或者警察先生、或者老师朋友,他们会提醒你,提醒你,这些只是一个幻想,看过了就可以了、经历过了就可以了,无需流连其中,所以你就幡然醒觉,离开了这样的幻境。我就是担任这样的角色,提醒迷失的存在,不要流连忘返于幻相之中。

你说这样的世界,当我们双手触摸着墙壁、喝着饮料,是如此的真实,怎么可能是幻相呢?这一点就必须要亲身的经历,才能够有深刻的体会。就好像当你谈到所谓的气功,无法觉受的人还认为你说的都是天方夜谭、甚至根本是一种谎言,因为他完全无法感受、无法觉知;但是,对于能够感受、能够觉知的这些人,你也无需多说,因为一切都是那么样自然的存在。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说这个物质世界是虚幻的时候,你以现在的状态也无法觉知、无法感受,有一天,当你能够了知这一切,那时也无需言语的说明,所以为什么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到底有多冷、到底有多热,怎么说得明白呢?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佛经典上的叙述,但是我要强调这并非必要,所谓并非必要就是并不是每一个存在都需要这样做。举个例子,你如果生长在基督教的文化底下、回教的文化底下,会不会有人去看佛教的这个经、那个经呢?不会。

但是,不同的传承有不同的因缘,同样的,我们把关注的焦点缩小到现在,那你生活的周围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看圣经?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看佛经呢?每一个人适合的道路都不相同,无需勉强、无需造作,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尊敬的心,彼此互相尊重,不要认为自己优于別人、优于其他的宗教,这样就可以了。

因为生而为人就是有限的觉知,因此当我们以有限的觉知,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总有一些看不清楚的总有一些偏见。如何避免这些偏见造成的影响,就是要抱持一种尊重的态度,不必当审判者,因为你唯一能够审判的就是自己,也只有你才能审判你自己。

要记住这一点,不要随意的去批评人事物,要经常检讨自己的心念、做为。这是我要对你的劝说、对你的忠告、对你的导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