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理事要圆融,阴阳要平衡 |
||
|
||
今天讲“阳阴平衡”,这是常常听到的,但是我想多阐述一下,就它的范围层次多说明一下,让我们以举例的方式,什么叫“阳”?对外叫做“阳”,对內叫做“阴”,所以你做了很多服务(众生)的事,这个叫做阳;反过来说,经常的內省,省察自己思想言行,这个叫做阴。什么叫做“(阴)阳”?你的物质身体叫做阴,而你的精神体叫做阳。 这样,我们总说阴阳要平衡,平衡的意思不是说你一半、我一半,叫做平衡,是说要互相搭配,譬如说,你做了有益于众生的事,终其一生你都在做这样的事,这样的事有没有什么助益呢?有,它可以结“善业”,但是善业得善果,也就是俗称的福报,这样的福报有没有用?有,它可以让你做事少遇阻碍,但是光是这样子够不够?不够,因为这些只是世间的(福报),还需要智慧来指引,智慧由何而生?就由经常地反省、省察自己而逐渐升起。 所以,当我们的行为没有智慧来指引,它有可能会偏差,譬如说,当你做了一件你认为对众生有益的事,而他们却或者不接受、或者接受了却带着很大的疑惑、或者虽然接受了但是却没有任何的疑问,这些都不是最有益的,理、事要圆融,阴阳要平衡。 理,我们就用通俗的话来讲,这个叫道理,你可以用心法,也可以用原理、原则来说,就是它背后的原理要懂、要了解、要能够好好的把握,你所做的事才能“成”,这个“成”是圆满地完成,不是有缺憾地完成。什么叫圆满地完成?就是施、受两者之间都能够有所助益,而不是彼此损伤,共同提升才叫做圆满地完成,所以,理、事要圆融,阴阳要平衡。 你,要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做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只以一头栽的方式去做,值得商榷。这是我要对你说,智慧不是挂在口头上,要真实地加以实践,善行不是留在脑袋里,是要具体地实践。 这是一个幻相,这是一个舞台,但是,无论是谁,当你站上了(人生)这样的舞台,最好都要卖力的演出,这样才能达到你登台的目的。目的何在?不在获得掌声,而在自我完成(佛性)。记住我的话,不在掌声,在自我完成(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