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幸福人生 -->为人处事

 心有多大,你的舞台就有多大


   日期:2015/5/9 7: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许多人有了浪子回头的决心。因为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安全的回旋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世界最美的祝福。禅者说:“量大则福大。”就是在说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所以,能获得最大的福缘。

  宽容地对待别人的过错,这是何等的胸怀。学会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因为你能容得他人不能容,所以你也必将拥有了别人不能拥有的。

  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宽容是一剂良药,医治人心灵深处不可名状的跳动,滋生永恒的人性之美。我们不仅要宽容朋友、家人,还要宽容我们的敌人、对手。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体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道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人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但是纷纷攘攘中难免有碰撞。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上。

  宽容敌手,除了不让他人的过错来折磨自己外,还处处显示着你的纯朴、你的坚实、你的大度、你的风采。那么,在这块土地上,你将永远是胜利者。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一些人为的紧张。学会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心存介蒂,从而拥有一分流畅、一分潇洒。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摩擦和矛盾,其实这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不愿去化解它,而是让摩擦和矛盾越积越深,甚至不惜彼此伤害,使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用宽容的心去体谅他人,真诚地把微笑写在脸上,其实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一个人能否以宽容的心对待周围的一切,是一种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宽容和谅解,可是自己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总是把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放在心里。所以,带给自己的就只能是烦恼和怨恨。宽容是一种美,当你做到了你就是美的化身。

  悟语:选择对别人的宽恕就是选择了爱护自己。

  宽恕,是一种净化。当我们手捧鲜花送给他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而当我们抓起泥巴想抛向他人时,首先弄脏的就是我们自己的手。

  宽恕别人并不困难,但也不容易,关键是看我们的心灵是如何选择的。

  佛陀说:“对愤怒的人,以愤怒还牙,是一件不应该的事。对愤怒的人,不以愤怒还牙的人,将可得到两个胜利:知道他人的愤怒,而以正念镇静自己的人,不但能胜于自己,也能胜于他人。”

  悟语:因为任何人都难以做到。所以,能做到的人才最值得别人去尊敬和赞美。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所以高山雄伟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边。

  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者,必是人中之佛。

  宽容应该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宽容应该是一个神圣的概念,宽容应该是一种人类精神。宽容是一种善,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人性,宽容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成熟,这种修养表现出来的不是软弱,相反是力量,是魅力。

  悟语:忘记不快的记忆对自己有益,对他人有利。何乐而不为!

  嫉妒心特别强的人,将别人的收获看成自己的损失,为别人的成就暗自神伤。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太得意,他经常在背后搞小动作,干一些损人不利已的勾当。他们成天忙于这些惹麻烦没好处的事,哪怕一生劳碌,也百事无成。

  一个人可以在一念之间变成耶稣也可以变成魔鬼,那是因为人性中本就存在光明与黑暗的两面。当妄念太过执著时,人便舍弃了光明的那一面,而走向黑暗。其结果也必将是黑暗的。人生如过眼云烟,最终必是一切成空。为恶一生所得的所有益处都无法带走。只有以无所求之心培养善心善行,方能得到“极乐”的赠予。

  悟语:对恶人以善相待,胜于对其严惩。

  忍辱精神:当国王将修道者侮辱后,修道者虽然痛苦,仍然和缓地看着他,回答:“我不愤恨。怀恨只有冤冤相报。将来我成道后,一定要来度化你,以了结这段业缘。”慈悲心在他的神态中表露无遗。国王感动极了,跪在地上,深深忏悔。这位忍辱仙人,下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

  佛法中的一视同仁度化世人在这个故事中可以极其明了地说明一切。无论恶人还是善人,他们的心始终会有柔软的那一部分。只要你不抛弃那个恶人,你终会感化他向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舞台       )(五明学佛网:舞台       )  

 仁焕法师:浅谈明心见性 

 沈海燕教授:观心 

 沈海燕教授:论一心包容宇宙万法 

 仁焕法师:改良生命从心开始 

 仁焕法师:信心和勇气的重要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仁焕法师:不要心外求法 

 杨笑天教授:举一心为宗 照万法如镜——《宗镜录》“标宗章 

 杨笑天教授:永明延寿禅师的唯心净土与指方立相 

 仁焕法师:寺庙是心灵教育的学校 

 韩廷杰教授:《心经》不同版本论 

 觉明法师:《准提咒念诵仪轨•大悲心咒持诵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