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买卖的真经


   日期:2015/6/8 17: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个姓李的商人做铺地砖的工作,跟一个客户谈好了,已经签了约,这才发现这笔生意做下去一定是亏本。客户也很会做生意,很精明,一看,这个生意对方肯定亏钱,所以就吩咐手下人要好好盯着,看他是否偷工减料。结果工程很顺利就完成了,然后就付给款项,姓李的商人一句话也没多说就走了。客户觉得纳闷,就把姓李的商人请回来,问:“我想请教你,你的生意究竟是如何做的,如此高明,你这个生意赚钱没有?”这商人回答:“没有赚钱,把我十万块本钱都亏完了。”他说签完约就发现亏本了,但已经签约了,就要信守承诺把它做好。客户听后很感动,当晚把他公司里的主管都找来,说:“以后我们所有工程的地砖都给这人铺。” 摘引自《哲理故事》

  人类有史以来,为了物质生活的需要,就不断从事各种交易活动。最初通过以物易物,交换生活所需:后来发明钱币,就开始了买卖的商业行为。

  自古以来的商场里一直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例如大斗进小斗出、大秤小秤、长短尺等,虽有度量衡可以测量,但还是有做手脚的舞弊空间。另外,货色的真假,价格的贵贱,都让人产生“十商九奸”的不良印象。其实在商人当中也有人重视商誉,诚实讲信,不舞弊造假,不玩弄手段,所以在商场上建立了善名美誉,打响了老字号的招牌,成为自己成功的重要因素。

  买卖其实就是一种人际互动,如何建立良好的买卖关系,有下列六点:

  一、公平交易。所谓公平交易,就是商家将本求利,依照成本高低标出货物价格,赚取应得的利润。买家一旦看中货物,照价购买,双方即可买卖成交。卖方既不能事前哄抬物价,更不能在交易进行中偷斤减两。当然,买方也不能没有行情地乱杀价,更不能顺手牵羊贪小便宜。无论百货公司,还是商场小店,只要公平交易,买卖双方就能相安无事。

  二、货真价实。买卖不公的原因,除了故意抬高价位,有时还以假乱真,所谓“货不真、价不实”,自然纠纷不断。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商德,现在的日本也保存中国古代商人的品格,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重视货真价实。世上纵有一些不肖的商人,也是少数,而且迟早会被人唾弃、淘汰,不能永久生存。

  三、童叟无欺。平日里,有一些生活必需晶随时需要,不可能每次都由家庭主妇亲自采买,不管事的老弱也会偶尔帮忙买个油盐酱醋等。有些不肖商人就会趁机动个手脚,让人吃亏,引起纠纷。诚实的商家都会在门口标示“童叟无欺”以昭信用,“童叟无欺”因此成为商场信誉的代名词。

  四、银货两讫。买卖最重要的,现货交易,现金付清,所谓“银货两讫”。但有些地方经济条件不够,总有赊欠行为,这是一时给人的方便,但是一到收账的时候,有时难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所以买卖双方如能遵守“银货两讫”,就没这些后遗症了。

  五、让人受惠。商贾营利,当然以赚钱谋利为先,但总要讲究良心道德,要顾及消费者的利益,不但价钱要公道,而且货物质量要有所保证,不能以劣等货充当上品货,让买者吃亏,甚至昧着良心出售有害健康的食品。像现在“黑心食品”充斥市面,让消费者受害,也损及商人信誉,让人觉得“商人失德”,致使广大的厚道商家跟着受害。所以,对于少数的害群之马,大家实在应该做一些清理运动,要鸣鼓而攻之。

  六、皆大欢喜。一场交易买卖,大至土地房屋,小至柴米油盐,双方要能皆大欢喜。你感谢我帮你推销东西,我感谢你提供我的所需,能够相互感谢,这就是最成功的交易了。有的买卖双方事先明订契约或者要求公证,因为彼此信赖、诚实,到最后成为好朋友,这就更加说明皆大欢喜的可贵了。

  ·佛光菜根谭·

  愿力非即兴的发心,而是永世的承诺;

  愿力不是内心一念,而是实践的行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买卖的真经       成功的重要因素)(五明学佛网:买卖的真经       成功的重要因素)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