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HT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日期:2015/6/21 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

  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在今天我们呼唤伦理道德教育回归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对道德水准的界定和表现仍然很模糊。打开先哲的教诲,才衡量出自己的道德究竟是深厚还是浅薄。它的表现贯穿在我们身、口、意三业之中。

  “德盛者其心和平”,品德高尚隆盛的人心平气和,这是心善。“见人皆可取”,看人人都有可取之处,这是身的善业。举一个看,就包括了听闻、感受,所接触的环境,没有一样不好,都有其可取之处。“故口中所许可者多”,所以言谈间都是赞叹别人的多,这是口的善业。行为、言语的善来自心态的平和公正,这是道德的基础,也是幸福的源泉。因为他生活在爱与感恩的世界,时时欢喜,事事欢喜,和大众融为一体,自然得道多助。儒家常说“仁者寿,智者乐”,确实是非常有道理、有科学依据的。

  “德薄者其心刻傲”,德行浅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这是心的不善、偏邪。于是“见人皆可憎”,看人人都不如自己,个个都有可憎的地方。举出眼看到的做代表,包括耳所听到的言论、自己在一切环境中的感受和认知都有了偏差,而趋向不善。“故目中所鄙弃者众”,所以目中无人,对人鄙视嫌弃的多。可以设想, 这样的人当然口中也很难赞叹别人的善心善行,而是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心理极度不平衡。于是他的世界终日凄风苦雨,冷落萧条,更无法得到大众的欢迎和帮助。

  最初一个意念的善恶,最终导致不同的生活品质,并不是环境真的有意识有差别,而是自己内心生起了虚妄的分别、想法。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所以想要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态,提升自己的道德。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德盛者其心和平       德薄者其心刻傲)(五明学佛网:德盛者其心和平       德薄者其心刻傲)  

 蔡礼旭: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薄者其心刻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