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道证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大安法师

法宣法师

星云法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慧律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海涛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证严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二规教言论》讲记(九)有愧


   日期:2015/6/27 10: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5年6月7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二规教言论》。《二规教言论》有略说和广说,今天是广说。

  在这部论典里,麦彭仁波切用大树来比喻人。树有树根、树茎、树枝、树叶、树花和树果。同样,人是有标准的。如果不具备这些标准,没有这些功德,没有做人的这些原则,你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做人的标准中,犹如树根般的原则是什么?智慧和稳重。在前面已经讲过。此二者是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智慧。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自己都有一些辨别和取舍的能力,这种能力叫智慧。比如,一个人有很多该做的或不该做的,可以说是取舍之处。作为学佛人,更是有很多该做的,有很多不该做的。所谓戒律,“戒”是不该做的,“律”是该做的、要做的。你不迷惑于这些学处,自己能够辨别,甚至有取舍的能力,这叫智慧,这是很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没有辨别的能力,没有取舍的能力。虽然都想获得快乐,都想追求完美,但是结果往往都是痛苦,都是不如意的事情,这是因为什么?没有其他原因,就是自己没有智慧,没有好好地取舍,若是好好取舍,不会有背道而驰的行为,也不会有背道而驰的结果。

  所以,大家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智者——具有智慧的人,具有取舍能力的人。这样就不会给自己带来这些灾难、痛苦,所以智慧很重要!

  第二,稳重。稳重也很重要,人就要稳重。前面讲过,不稳重的人很少有功德,即使稍微有一点点功德,也不可能留得住,不可能存得住,功德不会永久的。

  什么叫稳重?首先自己要有智慧,通过智慧去观察,一旦做出决定,绝不动摇。比如,你要学佛或者出家,或者准备做其他任何事情,首先都要通过观察,不能盲目去做。通过观察后,自己知道“这件事情对自己的今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都有利益,自己应当这样做”,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能再动摇,这叫稳重。如果你总是动摇,什么事都不会有成功的时候,什么功德都不会有圆满的时候,所以不能动摇。

  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决心、做决定,就不能轻易放弃。自己通过观察,决定要去做、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即使遇到再大的违缘也不能放弃,这种不动摇、不放弃叫稳重。

  有些人没有智慧,他的选择明明是错误的,他的决定明明是不对的,却也不动摇,这不是稳重,而是顽固!在佛法中,这种人叫刚强难化。稳重和顽固不能混为一谈,稳重就是稳重,顽固就是顽固。没有智慧,就是顽固;有智慧,就是稳重。稳重是一种功德。

  今天继续讲有愧和不放逸。智慧和稳重是树根,有愧和不放逸是树茎。如果没有树茎,就不会有树枝,没有树枝就不会有树叶、树花和树果。所以树茎也很重要。

  什么叫有愧?“愧”指惭愧。人要有惭愧之心,若没有惭愧之心,这个人无法得到救度,也不可能有任何改变,所以惭愧心很重要。

  人不可能没有过失,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是内心必须要有惭愧之心。佛法里讲忏悔,忏悔的根即是惭愧心。有惭愧心才有真正的忏悔,若是没有惭愧心,即使你每天念得再多,修得再精进,每天念几千遍百字明,每天念一百、一千遍《地藏经》,也不是真正的忏悔,你的业障或者过失肯定忏不掉,无法清净。

  惭愧之心是修法的根本。以前讲过,所谓的修行就是忏悔,忏悔的根就是有惭愧之心。你有惭愧之心才是真正的忏悔,否则不会有真正的忏悔。

  你今天有过失或者犯错了,你知道自己有过失,知道自己犯错了,心里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对自己感到厌烦:“我怎么还会有这些过失,怎么还会犯这种错误。”心里生起惭愧心:“我不应该犯错误,但是我犯错误了;我不应该有这些毛病,但是我还是有这些毛病,我什么时候才能改啊?”如果心里能有这样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有一种愧心,尽管你无法立即改掉这些毛病、错误,但是慢慢地一定会改掉的,那时你也就圆满了。所以惭愧之心很重要。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人要有惭愧之心。如果有惭愧之心,这个人一定会有改变,他的人生会很圆满。从修行的角度来讲,解脱的障碍是什么?就是业障。若是有惭愧之心,业障会很快消除,成就也会非常容易。

  我们可应该反省,自己有没有惭愧心?也许有些人根本没有惭愧心,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已经很不错了。这叫什么?这叫傲慢。有傲慢就不会有惭愧之心,有惭愧之心就不会有傲慢。傲慢也有很多层次的定义,我们现在讲的是一般层次的傲慢。

  除了佛,谁都有过失,谁都会犯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不知道自己犯错误,就还是没有惭愧之心。连自己犯错误、有过失都不知道,这种没有愧心的人是非常可怕的,这种人不会有改变,不会有成就。作为凡夫,我们怎么能不犯错呢?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犯错,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应该怀着惭愧心,这样去做事,去修持,才是正确的。

  以何名为有愧者?即于下等恶劣事,

  极生忧愁厌烦心,此乃二规之妙衣。

  什么是有惭愧心?“于下等恶劣事,极生忧愁厌烦心”。心里对这些恶劣的事情感到忧愁、烦恼,非常讨厌,非常厌烦。

  我们经常会说“讨厌这个”“讨厌那个”“讨厌这些事”“讨厌那些事”。讨厌就是不喜欢。若是不喜欢,就不会去做;若是心里厌烦,肯定会离得远远的。可见,惭愧心的力量多大啊!我们真正要断除这些过失,消除这些恶业,若是没有惭愧心,哪有这种能力啊?若是没有惭愧心,哪有成功的时候啊?所以说惭愧之心是很重要的!

  什么是“下等恶劣事”?从世间角度讲,诸如吃、喝、嫖、赌等很多种。

  现在你们看看,什么叫“吃”?这个“吃”不是一般的、普通的我们所谓的吃饭那样的“吃”,吃的是众生的生命,必须要活的,已经死亡的就不叫“吃”。这就是拿众生的生命开玩笑,拿众生的生命让自己欢喜。一顿饭需要多少众生的生命啊?这是拿众生的生命来玩,来寻乐趣。并不是自己没有吃的,你可以吃蔬菜,实在不行也可以吃三净肉。为什么一定要吃众生的生命呢?难道这样公平吗?难道这样没有罪过吗?将来它们会来吃你,你吃一次,它们就吃你五百次;你杀一条命,将来至少要还五百条命。将来还要下地狱感受痛苦,这都不用说了。也许说了你也不明白,你也不知道地狱是怎么回事。但是将来一定是要以命偿命的,这叫天经地义;按照佛法的角度来讲,这叫因果。因果不是佛制定的,而是自然规律。大家最好不要吃活物,不要拿众生的生命来开玩笑。否则,将来你遭受果报的时候就会知道,但是到那时一切都晚了。刚才也讲过,如果你实在做不到不吃肉,你也可以吃三净肉,这样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的罪过。

  “喝”是喝酒。当时佛陀为什么严格地禁止喝酒呢?喝酒会令人丧失理智,没有理智就是疯子。从前有一个公案:有一个人受持八关斋戒,不能喝酒、杀生、淫欲。他可能当时没有自由,有人逼他必须在喝酒、杀生和淫欲中选一个犯戒。他想:杀生和淫欲都不好,那就选择喝酒吧,这个好一些,喝酒肯定没有那么严重的过患。于是他就选择了喝酒。结果,他醉酒后,既做了杀生,也做了不净行,破戒了。这是一个例子。喝酒后会丧失理智,自己一定会在别人面前现丑,一定会做其他的犯戒的行为,既影响解脱,又影响自己的声誉。

  吸毒、嫖娼等就更不用说了。这些都是极其下等的事情,真正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对这些事情,内心应当特别讨厌,特别厌烦。

  怎样对待做这些下等事情的人?现在有些人说:“慈悲为怀嘛,我要摄受摄受他。”你现在还没有摄受的能力,最好远离,“远离恶友佛子行”。对于这种人,虽然我们是要发慈悲心,但暂时还没有能力度化他的时候,应该讨厌这种人。有些个性比较强的人,讨厌这个讨厌那个,不能这样。如果要讨厌,就应该讨厌这些下等事,讨厌做这些下等事的人。讨厌、远离、不喜欢、厌恶。一想起这些事情,心里就厌烦;对做这些事情的人,比如在外面吃喝嫖赌的人,要厌烦、讨厌、远离。若是你真有度化他的能力,自己有一定的智慧和定力,那就可以接触他。文殊菩萨曾经就接触皇宫里的那些人,和他们一起吃喝玩乐,后来把他们都度化了。如果你有这样的能力,行啊!你有这样的能力吗?没有!最后把自己都陷进去了。你拉不了他,反而被他拉下去了。所以在没有能力的时候,还是远离好。

  从出世间的角度,站在佛法的角度讲,“下等恶劣事”就是杀盗淫妄等。做杀生、偷盗、淫欲、妄语等这些事情就是犯戒。

  杀生。现在很多人打蚊子、打苍蝇,一点都不在乎,这都是杀生啊!甚至还有的人杀害他人,杀害其他众生的生命。你看看自己,反观自己,你的生命对你来说多珍贵啊!你的生命对你来说多重要啊!同样,对包括苍蝇、蚊子在内的每个众生而言,自己的生命都是最珍贵的;对它们来说,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你那样轻而易举就把它拍死或毒死了,这就是杀生,将来要遭受果报的。

  妄语。妄语就是欺骗他人。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通过欺骗的手段,承办一些事业。这样做不会有什么成就,即使有了成就,也是暂时的。妄语有很多种。通过欺骗的手段,获取利益也是一种妄语。如果你现在骗他,将来他就来骗你。

  现在很多人都容易上当受骗,这是什么原因?你前世欺骗过他人,欺骗过众生,所以今生就要感受这种果报。这是因果。

  欺骗,也是心里的一种意念。如果你没有这种心,不叫欺骗。有想欺骗他人、想忽悠他人的心,就是欺骗。现在很多做生意的人认为,若不使用欺骗手段,能做生意了吗?能混下去吗?能!做生意也有做生意的方法,做生意也有自己的行规,按这个行规去做,按这个方式去做。不要有不好的念头:“我怎样才能骗到他?”“我怎样才能忽悠到他?”不要有这种想法,不要有这种念头。如果没有这种不好的念头,就不叫欺骗。就是意念嘛,不要有这些恶念。

  此外,还有一些犯戒的行为,不正当的行为。对这些行为有一种厌烦心,特别不喜欢,这叫有愧,这种人就是有惭愧之心。

  大家现在应该都懂了吧?世出世间都有很多下等的行为,比较恶劣的行为,对这些行为不喜欢,心里厌烦,这叫有惭愧心。

  我们犯错误时,首先要明白自己是怎样犯错误的,观察自己的动机,再观察自己的行为。如果动机不好,不清净,就应该惭愧。如果行为对自他带来了伤害,行为不好,就应该忏悔。

  这些下等的行为,比较恶劣的事情,都会给自他带来伤害。吃喝嫖赌,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伤害。你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在染污自己的相续。相续被染污很容易,但是要恢复清净却非常难。染污自己相续的同时,也伤害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身体只有害没有利,身心都会受到伤害。这还只是暂时的果报,以后更不要说了,还要堕落,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不仅如此,你做这些事情的同时,也伤害了他人。你让别人做这些不正当的事情,他人也染污了相续,伤害了身体,身心都受到伤害。而且他人也造了恶业,将来也要遭受痛苦。

  佛讲过,乐着造,苦着受。造业的时候是乐乐呵呵地做,将来遭受果报的时候,就得哭着受——哭啊、喊啊,忍不住啊。那个时候就晚了,没有用,活该!不要这样。

  此处主要讲什么叫惭愧心。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若与众多士夫中,遍身沾满不净物,

  裸体行走非为耻,然此无愧真羞耻。

  此处是以比较的方式进行说明,这样容易理解。很多人都会说“羞耻、羞耻”“这个人不知道羞耻”……什么是真正的羞耻之心?若是没有惭愧心,才是真正的羞耻。

  在大庭广众面前裸体,全身沾满了不净粪,这样行走,人们都会替他羞耻,肯定都会说“这个人怎么不知道羞耻呢?”其实,与无愧者比起来,这不算什么。

  不净以水可洗净,裸体著衣可严饰,

  无愧沐浴不得净,著上妙衣亦不美。

  “不净以水可洗净”:若身上全是不净粪,洗个澡、冲个凉就干净了,就没有事了。满身都是不净粪,身边人看都不肯看,捂着鼻子远远地躲着,进澡堂好好地洗个澡,就没有事了,那些人仍然喜欢你,追随你。

  “裸体著衣可严饰”:若没有穿衣服在外面跑,人们肯定觉得这人是疯了,肯定都躲得远远地,肯定会说“不知道羞耻”。没有事,一会儿打扮打扮,穿一些比较华丽的衣服出来,一样有诱惑力。

  与无愧者比较而言,这些都不是什么羞耻的事。

  “无愧沐浴不得净,著上妙衣亦不美”:若是你没有惭愧之心,自己有过失、犯错误了,却不知道忏悔,这种人就没有办法了。洗也洗不净啊,穿再好的衣服做装饰,也没有用。

  有些人天天洗洗刷刷,觉得自己很干净。但若是你没有忏悔之心,那还是不干净。即使天天洗浴也没有用,还是洗不干净。

  有的人穿着华丽的衣服,戴些昂贵的装饰品,觉得自己很有派头似的。其实若是没有惭愧之心,还是不够庄严,不够美丽。

  如果有惭愧之心,即使穿得再破也没有事,你还是个端正好看的人。有惭愧心的人,即使长得再丑,穿得再破,看着也舒服,心里也欢喜。

  一个人如果有惭愧心,即使显得再脏,好像一辈子都没洗过澡似的,看上去傻傻的,也没有事,看着也很顺眼,很喜欢。真的,在藏地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有很多成就者,一辈子都没有洗过澡,穿的衣服也特别破,又黑又丑。但是人们都喜欢接近这种人,和这种人在一起很舒服。相反,有些人白白嫩嫩的,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接触起来却令人生不起欢喜心,看不习惯。

  尽管有些人从外表上看很干净,很美丽,但是却没有惭愧心。我不知道愚者对此的看法是怎样的,但是以智者的标准来看,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应该有惭愧之心。

  真的,人低调点儿,处处反省自己,这样是不会错的。你不用装,也不用跟别人攀比。现在人都爱攀比。今天一个人用的何种化妆品,明天自己非要买那种化妆品;后天又有一个人买了另外一种化妆品,自己又要去买那种化妆品,化来化去,还不如平平淡淡的,不如内在有惭愧之心。

  有些人因为有惭愧之心,所以很低调,很谦虚。谦虚是一种功德,低调也是一种功德。尤其是作为一个学佛人,不能贡高傲慢,这是一切成就的障碍。

  此处讲,不洗澡没关系,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没有事,有惭愧之心就OK了。这是通过比喻来说明惭愧心。

  下面是展开讲。

  利济恩人不报恩,作害仇人不追踪,

  心头茫然无所措,此等即是无愧者。

  “利济恩人不报恩”:无有惭愧心的人,对有恩于自己和利益于自己的恩人没有报恩心。

  对恩人,我们应该永远不能忘。一个好人,别人利益过他一次,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回报这个人。回报的时候,他要回报一百次,乃至两百次……人要知恩报恩,要知道别人对自己有恩,只要有机会就要报恩。但有的人不知恩,更不去报恩,甚至会恩将仇报。这种人不是好人,也称不上是人,看似是人,实际上不是人。

  父母对我们有恩,上师善知识对我们有恩,很多帮助过我们的人对我们有恩。这些恩德都不能忘。若是有机会,有能力,就要报恩。要报答父母的恩,报答上师善知识的恩,报答对自己有过帮助的人的恩。

  有些人忘恩负义,就是无愧者。

  “作害仇人不追踪”:对处处与自己作对,处处伤害自己的人,没有任何追踪,还跟这种人好。如果你真正有慈悲心,真正以利他心去接近他,也可以。但有些人不是这样,即使知道对方是伤害自己的仇人,还是跟着他跑。这是不是因为他太慈悲,忍辱修得太好了?不是!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忍辱,更不知道什么叫慈悲,懂吗!人当中就是有这种人,就是不知好歹。我们有一句谚语,“不知道给喝的是茶还是尿”,说的就是这种人。有些人给他喝尿和给他喝茶都一样。给他喝茶没什么关系,给他喝尿也没什么感觉。这样的人也不是好人,这种人没有惭愧之心。这主要讲的是人规。

  按佛法的角度讲,佛菩萨也有忿怒相,该惩罚的惩罚,该制止的制止。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有很多严格的戒规,对弟子有很多严厉的惩罚。我们有一句谚语“表现比较好的人就要赞叹,如果不赞叹,他就会心灰意冷。对经常犯戒,经常做些不如法行为的人,要严厉的处置,否则,他就会越来越猖狂。”所以这些都是有必要的。佛菩萨的内心都是慈悲的,但是显现上有忿怒,也有寂静。该忿怒忿怒,该寂静寂静,这是必须的。

  什么叫有摄受弟子的能力,什么叫有度化众生的能力?就是该忿怒的时候忿怒,该寂静的时候寂静;该表扬的表扬,该呵斥的呵斥;该赞叹的赞叹,该批评的批评。否则,对表现好的人不赞叹,对表现不好的人也不批评,这就乱套了。作为一个领头人,必须要这样。

  从佛法的角度来讲,这也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为了他人。无论是批评还是处置,也是为了他好,是为了大家好,不是为了自己好。

  不论是按世间的角度来讲,还是按出世间的角度来讲,都应该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要知道什么是恩人,什么是仇人。

  “心头茫然无所措,此等即是无愧者”:一个真正的人,他知道功德的殊胜,就会去追求功德;他知道对自己有利益,就会去追求利益;他知道有很多过失,就会想尽办法远离过失;他知道有很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他肯定会想尽办法躲避。人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的追求,也有很多事情是要躲避的。但是有些人天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也没什么追求,这就是混日子,也是没有惭愧之心的人。但是,现在的人却把这种状态当做是一种修行,认为自己一切放下了。这叫放弃,不叫放下。放下不是放弃。你真正放下的时候,不会放弃。

  人怎么能没有取舍呢?在诸法的本体上,从自性的角度讲,都没有;但是在诸法的显现上,从因果的角度讲,都是存在的。现空不二嘛!我们经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也就是说万法在体上空,但是在相上都不空;在体上是没有取舍的,但是在相上仍然有取舍。

  莲花大士师讲过“见解比虚空高,但是取舍因果比面粉还要细”。即使你的境界再高,但取舍因果是不可松懈的。境界越高,取舍因果越细。现在有些人说自己的境界高,自己已经超越了,自己已经大自在了,然后无恶不作。有些无明的人、没有一点智慧的人,把他们当做成就者,跟随他们。真的,这叫以盲引盲,这都是害己害他!现在汉地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很多自称“成就者”却无恶不作的人是从藏地这边过去的,这些是什么大成就者?正如莲花生大士所讲,见解比虚空高,取舍因果比面粉还要细。

  佛在《般若经》里讲:现即是空,空即是现。显现即是空性,空性即是显现。从空性的角度来讲,都没有;但是从显现的角度来讲,都有。若是最终都没有,叫断灭,那是堕落。所以我希望大家要有正知正见。

  取舍因果永远是第一位的。我讲加行的时候跟大家讲过:外道也讲空性,佛法里也讲空性,二者有何差别呢?佛讲的空性是在因果的基础上讲的。所谓“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先讲因果,再讲空性,因果和空性是互不障碍的,因果理和空性理是圆融的,也就是一体的。而外道讲的空性是单空,没有讲大空性,他讲不出来大空性。佛讲的不是单空,讲的是大空性。诸法是空的,但是因果不灭,因果是不空的。这到底是空还是不空?就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是什么意思?对于一个不明白的人而言,他觉得这似乎不是一个正常人说的话,好像是一个疯子说的话。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见闻觉知都是不正确的。若是我们的见闻觉知是正确的,那就不是超越的,不是究竟的了。

  佛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识都是错觉,都不是正确的。所以,若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来衡量,那肯定都是不对的。

  “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不是相互矛盾吗?确实是相互矛盾的,但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都是错觉,它们的所见都不正确,不究竟。而诸法的究竟实相就是如此,是超越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取舍因果。从世间的角度来讲,有好事和坏事。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好事,什么是坏事,然后要去取舍,尽量去做好事,尽量去断除不好的事情。从佛法的角度来讲,有善有恶。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善,什么叫恶,然后要去取舍善恶,行持善法,断除恶业。佛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不这样做,你就不是佛弟子,你也不是修行人。所以取舍因果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世间有很多人,什么也不明白,不明白取舍之处,也没有任何取舍,天天如此。我们学佛人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看似在学佛,看似在修行,其实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目标与方向,仍然是盲目的。你找到目标了吗?你找到方法了吗?没有啊!如果你真正找到了方法和目标,还会这样漂浮不定吗?你这样漂浮不定,就说明你还没有找到目标,还没有找到方法。如果找到了目标和方法,这个人肯定会很稳重,尽管学修有精进的时候,也有不精进的时候,但是他不会漂浮不定。这样的人就是无愧者,没有惭愧之心。

  大家看看吧,把佛法当镜子,把我刚才讲的这个偈颂当镜子,照照自己,看看自己是有愧还是无愧?看看自己的相续中有惭愧心,还是没有惭愧心?佛法、这些教言,是要拿来对照的,当镜子照自己。

  虽受恶语不顾忌,有利之语不愿闻,

  善妙德行无希求,此等亦是无愧者。

  “虽受恶语不顾及,有利之语不愿闻”:说一些他的过失、坏话,他丝毫也不在乎,什么事也没有一样。是不是真正得自在了?不是。说一些对他有利的话,他也不愿意听。

  说坏话,他也不在乎;说好话,他也不听。这种人一意孤行,也是无愧者。

  当对他说过失等恶语时,对于一个刚学佛的人来说,如果他在乎这些话,他肯定会注意,会改正。如果自己不在乎,就没有办法了。别人说他,他不在乎,也不管,这种人没有办法改变。

  当别人所说的话对自己有利,就要听,谁说都应该听。佛讲“依法不依人”,而现在的人都“依人不依法”。很多人就看这个话是谁说的,却不看这个话有没有道理,对自己有没有利益。若是有名气的人说的,就行;若是没有太大的名气,根本不在乎。这是一种过错。

  国王宝库里的黄金是黄金,乞丐鞋垫里的黄金也是黄金啊!若认为,这个黄金是从国王的宝库里来的,就收起来了;这个黄金是从乞丐的鞋垫里来的,就不要了,扔掉了。这个人多傻啊!只要是黄金,都一样啊!

  真的,现在的人都有这个毛病。佛当时为什么强调“依法不依人”呢?就是这个意思。佛当时说了,若是没有道理,对自己没有真正利益,即使是佛说的,也不用听,不用接受。若是有道理,对你有利的话,即使是乞丐、残疾人或一无所有的人说的,也要恭敬,也要接受。这是佛的亲口教言,但是有些人就是不听。

  “善妙德行无希求,此等亦是无愧者”:有很多仁义道德,他也不希求,对这些没有兴趣,不追求,这也是无愧者。

  无论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有很多功德。若对这些功德既没有希求心,也不去争取,这种人叫无愧者。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人。若是,那你也是个无愧者。

  泄露极为隐密语,令诸信赖者灰心,

  虽成应供亦不思,此等亦是无愧者。

  “泄露极为隐密语”:谁都有秘密,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秘密,一个团队有一个团队的秘密。这些秘密不能轻易泄露,否则,也是无愧者,属于没有惭愧心的人。

  佛法里也有很多秘密。比如密宗里面有很多要保密的。为什么要保密呢?因为要看众生的根器。若是你有这个能力,知道这个众生能接受这个法,是这个法的根器,那么你就可以说。否则你随便讲,不但不能利益他,反而会伤害他。不仅密法如此,讲空性也是这样的。以前佛讲空性时也是很保密的,因为很多阿罗汉接受不了。后来有些阿罗汉听到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甚至吐血而亡。你看,多严重啊!

  有些密宗里的修法是要保密的,比如说大圆满正行。它不可能公开传授,因为很多人不是大圆满的法器。若是给谁都讲大圆满正行,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为什么呢?现在有很多修大圆满正行的人,大部分都会堕入那种无想、无记的状态,因为他没有见解,若是什么也不想的枯坐,就是无想,即使是真正入定了,真正进入状态了,那也是无想的状态。

  为什么不轻易传大圆满正行呢?怕众生落入无想的状态。大圆满是慧中修定,先让你明白,再让你安住。若没有明白就安住,你容易堕落。这样的情况有很多。

  此外,我们的僧团等学佛团体,也都有要保密的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让你保密就要保密,这是有必要的。有些好事需要保密,否则,容易出现违缘;有些坏事也需要保密,否则,会伤害更多人,会染污更多人的相续。

  现在有些人特别爱传这些不好的事情,山上出现了一点点不如法的行为,第二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是谁传的?都是你们传的,有必要吗?你看,多数人心里都生烦恼了,多数人心里都生邪见了。这都是你造成的,都是你一个人造成的,是你一个电话造成的。你为什么要伤害这么多人呢?为什么要染污这么多众生的相续呢?

  现在人都有这个毛病,好事不愿意传,坏事传得特别快。没有必要吧。这样做只会染污众生的相续,你告诉他,他就生烦恼,他就生邪见;你告诉她,她再告诉他,都生邪见,都生烦恼了,这不都在染污相续吗!这是谁造成的?这是你造成的。第一个电话是你打的。真的,有必要么?

  之所以保密,不就是为了众生嘛。并非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而是要保护众生的相续。有些人对佛法有信心,对僧众有信心,你这么一个举动或者你这么一句话,就令一些众生开始生邪见,开始生烦恼了。这是断他人的慧命,断众生的慧命。如果我不说,你肯定不知道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假使今天你在这里杀了一百头牦牛,这个罪过严重不严重?非常严重,罪过非常大!但是跟刚才那种行为相比,不算大。刚才那种行为罪过更大!因为这是断掉了众生的慧命,染污了众生的相续。即使你没有传给太多的人,只传给了一个人,若这个人因此而生烦恼或是生邪见,你就伤害了他。你以为“我们两个关系很好,是密友,我得跟这个人说一下。”你觉得自己对他好得什么都不需要保密似的,实际上你在伤害他。有必要吗?

  让传的不传,不让传的就传;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说。你们自己看吧,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因缘个人了。这都是造业,将来是要承受果报的。

  需要保密的,让你保密的,你就要保密。

  从世间的角度来讲,也有很多要保密的。一个家庭有要保密的,一个团队也有很多要保密的,该保密的就要保密。朋友、道友之间也一样,何种事情让你保密,你当面说:“行,放心吧,没事,绝对不往外传。”没过一个小时就开始往外传。一传十,十传百……你觉得他不会往外传,你就跟他说;他觉得他不会往外传,然后跟他说;他再向下一位传。这样人人都知道了。

  无论从世间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该保密的要保密,不该说的不要说。所谓“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我们现在还不会说好话,那就别说话。我们都不会说好话,如果会说就可以说,二十四个小时不停地说也可以,只要你自己不累就可以说。

  什么叫会说好话?就是《二规教言论》的这些内容。如果会说这些话,你就可以到处说,可以不停地说。如果不会说,那就别说了。真的,口业很容易犯。

  “令诸信赖者灰心”:人家信赖你,依靠你,你却欺骗他,让他心灰意冷,这种人是坏人,是无愧者。

  无论从世间还是出世间的角度来讲,都一样不能让信赖自己的人、依靠自己的人心灰意冷。在世间,你不听父母的话,不做父母希望你做的,就是让父母失望,让父母心灰意冷;在出世间上,你不听上师的话,不做上师让你做的事,就是让上师失望,让上师心灰意冷。

  无论是父母还是上师善知识,内心都是慈悲的,不会怨你,不会恨你。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谁都会有心灰意冷的时候。你以为“上师善知识是大成就者,永远是慈悲的,肯定没有事”……他的心也是肉长的,怎么能没有事呢?

  此外,对比较信任自己、依赖自己的人,也不应该让他们心灰意冷。朋友之间,道友之间相处要注意。很多人刚开始吃穿都在一起,时间一久就出现问题了。我讲过,彼此相处要不近不远,但是有些人不听,过段时间就开始闹矛盾了,过段时间就开始出问题了。

  都是同修道友,都是一家人,没有什么近、远之别,都是一样的。龙钦巴大士在《三十忠告论》里讲过: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太近了不好,太远了也不好,保持距离。距离才会产生美。距离不是要远离。保持距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虽成应供亦不思,此等亦是无愧者”:得到别人恭敬和供养的时候,更要小心翼翼,不能飘。

  我的上师也是这样的,对弟子既有赞叹,也有批评。如果不打压,有些人就要飘,一飘就要犯错误了。得到别人的恭敬和供养的时候,更要小心翼翼,不能有一点儿飘。

  有些人稍微得到一点点别人的恭敬和供养的时候,就开始飘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了,好像一夜间成菩萨、成佛了似的。哪有啊!这个时候更要反省,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这样会稳稳当当地功德圆满。否则,肯定会摔倒。若是在高处摔倒,会很危险。所以越高越要注意,不能让自己摔倒。

  你们很多人就有这种毛病,受到一点点表扬,就开始骄傲了,取得一点点成绩,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不能这样,你考上辅导师了,有什么啊?没有什么!甚至于你考上了堪布(堪姆),也没什么。看看自己的内心,若是你内心没有烦恼,没有习气,也许还可以。若是你内心还有烦恼,还有习气,说明你还是个凡夫啊!

  凡夫的标志是什么?就是有烦恼,有习气!你还是个凡夫嘛,你飘什么啊?考上辅导师也没有什么,考上堪布也没有什么。主要是看看自己内心的境界,看看自己真正获得的功德有多大。

  其实,功德越大的人越低调,飘的那种人肯定没有功德。如果有傲慢,就没有功德;若是有功德,他不会傲慢的。什么是傲慢?有看不起的人,有看不惯的事,这都是傲慢。你有没有看不起的人,有没有看不惯的事?如果有,就是傲慢。

  有什么看不起的啊,都是一片凡夫,谁看不起谁啊?只要是凡夫,就都是平等的。有什么看不惯的?世间的这些事情都叫琐事,能有什么好的?都是平等的,哪有十全十美的?觉得“我做的好,他做的不好”,那有什么?都是平等的。只要是琐事,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好或不好的。

  以前上师就这样调伏弟子。当时喇荣人不多,不到一千人吧。上师有两位弟子,当时的学习成绩特别好,很多人都特别羡慕这两个人。后来上师怕他们有违缘,让他们扫大道。那个时候喇荣没有厕所,就让他们扫大道,就是要对治他们的傲慢心。一旦生起傲慢心,这个人就完了,真正的功德就没有机会再产生了。

  我有时候也是要打、骂一些人,就是怕他们有傲慢心。也许你们觉得“这个人这么凶,这么狠啊”。不凶能行吗?这都是有必要的。

  以上所讲的这些都是无愧者。大家要看看自己,是个有愧的人,还是无愧的人?在自己的内心中,有没有惭愧之心?

  《二规教言论》里讲得很清楚,这都是标准啊。大家要用这些标准考量自己,才知道自己是个有愧的人还是无愧的人,才知道自己内心中有没有惭愧之心。讲得多好!虽然这里讲的都是人规,但是对学佛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大家不要小看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这样对大家会有很大的帮助。

  做人是基础,如果没有人规,哪来的圣规啊?如果没有世法,哪来的佛法啊?做人是基础。大家要先把人做好,在这个基础上,再做菩萨,再做佛!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

  《二规教言论》讲记(九)

  1、什么样的人是有惭愧的人?

  2、泄露秘密有何过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有愧不放逸       污染众生的相续)(五明学佛网:有愧不放逸       污染众生的相续)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