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不负如来不负卿 |
||
|
||
曾经上宣下化老和尚开示:青年人,正年轻,前途有无量的光明,你应该念南无阿弥陀佛,你的前途也有无量的光明。所以这个念佛法门无论任何人,都应该念佛的。 然而,年轻的学佛人在面对人生光明的时候,往往也会面对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学佛和谈恋爱之间的取舍。 非独恋爱如此,就连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修行人也要报着与常人不同的态度。 很多人学了佛之后,高呼“学佛真是苦啊,太苦了,要持戒什么都不能做了,不能婚前性生活,不能发火发脾气,烟也不能抽了,这人生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吗?” 这是多么愚痴啊! 佛法是智慧啊,告诉我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世间的善法尚且如此告诫我们,何况是佛法呢?而且在面对情境的时候,佛学中的方法往往更能奏效,比如对治YIN欲就用不净观、发脾气就用慈悲观,按照佛法修学我们的心量能无量大,而世间善法的修学,我们的心量只不过最大如天人那么大而已,这就是佛学带给我们实际的好处。 大乘佛法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就是,一切唯心造,告诉我们不要着想,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不着相就好。譬如济公禅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现在人往往曲解禅师的意思,以为喝酒吃肉是可以的,须知禅师还有后两句话:世人如学我,如同入魔道。 我们不必苛求喝酒吃肉的时候不着相,如果您能保证做到,喝酒之后心依然有定力,吃肉并不妨碍您的慈悲心,那您当然也可以去做,可是大家只不过用酒肉穿肠过来做一个不愿意持戒的幌子,这就太不应该了。 同样,谈恋爱也是如此,不知道“不负如来不负卿”是不是真是仓央嘉拓说的,这里面的意思也许很深,也许不是很深,我不敢妄自揣测,但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这确实是一个年轻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怎样能维持道心,又能谈恋爱结婚生子呢? 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是万法,只不过佛法中没有一门讲如何对待恋爱的经文而已。虽然没有,我们可以用戒来约束自己,爱一个人的时候,是否有占有的心?是否有邪YIN的人?是否有自私自利的心? 如果有,那应当说,您的佛法还应该更好去学。 曾经,我以为不造业就是舍弃,为此我舍弃了小说家的职业。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我又犯了难,难道我要舍弃爱情吗?可是舍了爱情,那亲情是不是也要舍掉呢?世间万法是不是都要舍掉呢? 后来渐渐,我懂得了,舍要有选择,取舍之间,有一个点,叫做智慧,也就是我们自性流露的正觉。 智慧少,能处理少的事,智慧大,能处理大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尽力做到圆满。做不到怎么办?随缘。 比如小说、影视这一职业,注定要造口业,凡故事,必有贪嗔痴,但是有的媒体人做得很好,他们把自己的钱用来做慈善,自己做了很多慈善活动,这是好的一方面,这是普通在家人不能做到的。小说家中,也可以写很多深沉智慧的故事,只是我承认自己没有那个智慧,所以我选择了放下。 放下很好,心很清净,不再贪图名利。 但是家庭不能放下,放下了就住到顽空里了,“顽空”这个词,是我从拳术讲义中了解的,它所阐述的道理就是“身相虽空,但不能全空。”和佛学中的“真空妙有”,完全一致。所以我们看,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也不离佛法。有的人说这个法不好,那个法不好,那是执着,如果入到三昧中,工作有工作三昧,吃饭有吃饭三昧,念佛有念佛三昧,处处都是三昧。 当然,这个道理懂得了,距离真正的“行证”,还有一定距离。 恋爱也是如此,自身不要着想,但是自身不着相、不搞妄想分别执着,并不能要求对方也这么做。心中舍掉对方的不好这就是不着相放下执着,然后按照对方的兴趣爱好对为他考虑,这就是随顺众生的分别执着。 如此就是自爱而爱他。 我想,我的见解还是有不周到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把自己学佛运用在生活上的一点心得,分享出来,抛砖引玉。 谢谢各位师兄,谢谢创办网站的大德。 南无阿弥陀佛。 |